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半島為什麼沒有受副高控制

印度半島為什麼沒有受副高控制

發布時間:2022-06-11 12:27:42

⑴ 為什麼太平洋是東南季風,印度洋是西南季風

季風是大陸和大洋之間由於海陸熱力學性質差異形成的,太平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南方向,所以形成的季風為東南季風(夏季風)和西北季風(冬季風)。
印度洋位於亞歐大陸南邊應該形成南季風和北季風,但是由於受行星風帶和青藏高原隆起的影響,季風變成了西南季風(夏季風)和東北季風(冬季風)。

⑵ 為什麼印度受副高控制在冬季

冬季,赤道上空的空氣受地轉偏向力影響不能前進,在300附近上空堆積,產生下沉氣流形成,在印度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

⑶ 為什麼印度大部分都是熱帶季風氣候但是卻以熱帶草原帶為主呢

印度半島熱帶季風氣候又為何是熱帶草原帶?
摘於劉德生主編《世界自然地理》:
印度半島熱帶季雨林和熱帶雨林佔有廣大面積,其分布與降水量有密切關系,西高止山西側、東部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和阿薩姆地區,年降水量2000mm以上,為熱帶雨林,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為1000--2000mm,樹木為了減少熱季的蒸發,形成乾季落葉,德干高原內部,印度半島北部,年降水量500--1000mm多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爾沙漠及其周圍地區雨量很少,為荒漠半荒漠。

中學地理教材將印度全部劃為熱帶季風氣候。不說明印度全部地區都是熱帶季雨林,在有些地區,呈現熱帶草原氣候的某些特點,尤其在高原腹地;在印度西北部,再往北就是荒漠氣候,所以還有過渡。草原與季雨林的區別主要在於年降水量的大小。降水多了,就可能發育季雨林;少了,就發育草原;當然,人類的干預也會很有影響。如果地圖能細分細化,可能會將印度劃出3個甚至更多的氣候亞帶來。中學很多地圖都是概化過的,只能用於分析主流、整體、大部分情況。
眾所周知,印度半島及中南半島北部的氣候類型屬於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季節性移動的影響而形成。但該處的自然帶卻不是我們平時說的與熱帶季風氣候相對應的熱帶季雨林帶(也可稱熱帶雨林帶),而是絕大部分形成了熱帶草原帶。究其原因應該是受地形和山脈阻擋作用的影響。印度半島南部為德干高原,東西兩側分別是東高止山脈和西高止山脈,而中南半島東西兩側也有山脈阻擋,所以高原地形及山脈阻擋使其內部降水相對較少,而自然帶形成了熱帶草原帶。
德干高原地處低緯,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除東西兩側雨量較豐富外,高原內部高溫少雨,缺乏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以灌木和高草為主,呈現出一派熱帶草原的景觀。熱季印度各地氣溫可高達40℃,德干高原可高達49~50℃。年降水量自東至西遞增,由1,000毫米以下增至3,000毫米以上。在高原的河谷盆地中,年降水量僅450毫米,成為半乾燥的荊棘草原。 原因在於:高原東緣是東高止山脈,西緣是西高止山脈,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的深入影響,在東西兩側降下豐富的地形雨;高原中部有北回歸線穿過,受到副高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不易形成雲雨而降水。而隨著太陽直射點的運動,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也會隨著變動,因此,此地在夏季時,由於東北信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北移至此,會帶來豐富的降水。
印度氣候絕大多數為熱帶季風,西北部少數地區為熱帶沙漠。 通常情況下熱帶季風的自然帶是熱帶季雨林,其氣候特徵是終年高溫多雨,一年可分為旱雨兩季。但印度半島卻有特殊性,他的氣候一年分為涼熱雨三季(印度獨有): 雨季6-9月,南半球東南季風越過赤道,偏轉為西南季風,掠過濕熱的印度洋,給本區帶來豐沛的降水。
涼季10-12月,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季風,天氣涼爽。
熱季3-5月,由於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是印度半島氣溫迅速上升
正是由於印度的氣候特點特殊,使得它的自然帶也變化(水分不足,沒有形成熱帶季雨林的條件),形成熱帶草原自然帶。

⑷ 印度半島為什麼西北沙漠東北熱帶季風氣候

印度半島西北側塔爾沙漠形典型熱帶沙漠氣候具體原三 (一)與印度低壓關: ①塔爾沙漠經北歸線位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內夏季形熱低壓高空仍受副高控制沉氣流盛行形高低壓疊置使表低壓氣流能進步升流作用受阻易雲致雨 ②春、夏季印度低亞區域由於北半球氣旋作逆針向流塔爾沙漠區氣流自撒哈拉阿拉伯沙漠區水汽少較乾燥 (二)與形關: 印度河平原位於南亞內陸區受周圍高原山特別伊朗高原影響少降水自印度洋西南季風末端已強弩末影響微弱;受伊朗高原、蘇萊曼山脈阻擋水汽難深入即山背風坡區氣候 (三)與類關: 類歷史悠久歷史印度河流域度發古代原始森林遭破壞面缺乏植保護由於該區水埋藏較深土壤含水少鹽灘、龜裂等廣布部區植物少數耐干、熱植物存態環境惡劣且脆弱據科家發現塔爾沙漠空空氣渾濁堪塵埃彌漫白遮蔽灰濛蒙片夜間見群星塵埃面反射部陽光另面吸收部陽光使其本身增溫散熱塵埃削弱太陽輻射使面加熱形逆溫層空氣易升難雲致

⑸ 同緯度的印度半島相比,為什麼

阿拉伯半島三面被陸地所包圍,常年受到東北信風帶和副熱帶高壓帶的控制,盛行熱帶大陸氣團,風從陸地吹到阿拉伯半島,水汽含量少.
印度半島三面為海洋,夏季時,氣壓帶風帶北移,東南信風過赤道後偏轉為西南風,風從北印度洋吹向印度半島,帶來充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冬季時,氣壓帶風帶南移,使印度半島受東北信風帶的影響盛行東北季風,且此時亞洲大陸形成冷高壓,氣流向四周輻散,影響印度半島,使其降水少,形成乾季.

⑹ 全球各氣候相關問題。

熱帶雨林氣候:
成因:終年赤道低壓
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分布規律:赤道至南北緯10°
最大分部區:南美巴西
其他分布區:非洲中部 東南亞
特殊分布區:巴西高原東南部(1.緯度低2.位於巴西高原東南部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3.沿岸巴西暖流)
主要城市:新加坡
自然帶名稱:熱帶雨林:
溫度條件(最冷月均溫):在15°以上

熱帶草原氣候
成因:夏赤道低壓冬信風
特點:全年炎熱有明顯的干濕季
分布規律:南北緯10°—20°大陸西岸
最大分部區:非洲
其他分布區:澳大利亞北部、巴西高原,墨西哥南部
特殊分布區(及原因):索馬里半島內部(受地勢抬高降溫,降水減少形成熱帶草原也稱高原高山氣候)
主要城市:巴馬科
自然帶名稱:熱帶草原帶
溫度條件(最冷月均溫):在15°以上

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風帶氣壓帶的季節性移動
特點:全年炎熱,有明顯的雨季、旱季
分布規律:北緯10°—20°大陸東岸
最大分部區:印度半島
其他分布區中南半島
特殊分布區(及原因):無,但注意世界雨極乞拉朋齊
主要城市:孟買
自然帶名稱:熱帶常綠闊葉林
溫度條件(最冷月均溫):15°以上

熱帶沙漠氣候
成因:夏信風冬副高
特點:全年炎熱乾燥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回歸線—30°大陸西岸
最大分部區:北非
其他分布區:澳大利亞中部, 西亞阿拉伯半島
特殊分布區(及原因):印度半島西北部(1.冬受副高控制,降水少2.夏季西南季風無法到達炎熱乾燥3.歷史上對印度河流域的過度開發,導致森林植被的破壞)。南美西部狹長地帶(1.寒流2.副高3.安第斯山脈)。索馬里半島外沿(1.緯度低2.副高、信風3.地形封閉(東非高原))。
主要城市:比爾馬
自然帶名稱:熱帶荒漠帶
溫度條件(最冷月均溫):高於15°

亞熱帶季風(或季風性濕潤)氣候
成因:海陸熱力差異
特點:夏高溫多雨冬低溫少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25°—35°大陸東岸
最大分部區:中國東南部
其他分布區:台灣,美國墨西哥灣,南美東南部
特殊分布區(及原因):無
主要城市:上海
自然帶名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溫度條件(最冷月均溫):大於0°

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成因:夏副高冬西風
特點: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分布規律: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
最大分部區:環地中海
其他分布區:非洲好望角地帶,澳大利亞南部,南美西部狹長地帶
特殊分布區(及原因):無,但注意非洲好望角地帶,澳大利亞南部,南美西部狹長地帶面積較小是因為無陸地此氣候無法延伸
主要城市:雅典
自然帶名稱: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溫度條件(最冷月均溫):大於0°

溫帶海洋性氣候
成因:終年西風
特點:冬暖夏涼全年降水均勻
分布規律: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
最大分部區:西歐
其他分布區:北歐西南部,澳大利亞東南角,南北二島,南美西南部
特殊分布區(及原因):無
主要城市:倫敦
自然帶名稱:溫帶落葉闊葉林
溫度條件(最冷月均溫):大於0°

溫帶季風氣候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特點:夏高溫多雨冬寒冷乾燥
分布規律:北緯35°—55°大陸東岸
最大分部區:亞洲東北部
其他分布區:無
特殊分布區(及原因):俄羅斯西部55°以上區域(山脈阻擋冷空氣削弱)
主要城市:北京
自然帶名稱:溫帶落葉闊葉林
溫度條件(最冷月均溫):小於0°

溫帶大陸性氣候
成因:身居內陸遠離海洋
特點:冬冷夏熱降水少
分布規律:南北緯40°—60°大陸內部
最大分部區:亞洲中部
其他分布區:南美中部狹長地帶,北美中部及北部
特殊分布區(及原因):南美中部狹長地帶(受離岸風和高原地形的影響,海洋水汽不易到達2.位於安第斯山脈背風坡3.寒流西風漂流的影響)
主要城市:吐魯番
自然帶名稱:溫帶草原帶
溫度條件(最冷月均溫):小於0°

終於完了~手打的哦~殘了我~

⑺ 印度西北部為什麼形成熱帶沙漠氣候

在印度半島西北側的塔爾沙漠形成了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具體原因有三

(1)與印度低壓有關:
①塔爾沙漠經過北回歸線,位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內。在夏季形成熱低壓,但高空上仍受副高控制,下沉氣流盛行,形成高低壓疊置,使得地表低壓氣流不能進一步上升,對流作用受阻,不易成雲致雨。

②春、夏季那裡是印度低亞的中心區域。但由於北半球氣旋是作逆時針方向流動的,塔爾沙漠地區的氣流多來自撒哈拉和阿拉伯沙漠地區,水汽很少,較乾燥。

(2)與地形有關:

印度河平原位於南亞內陸地區,受周圍高原山地,特別是伊朗高原的影響,很少降水。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末端已是強弩之末,影響微弱;又受伊朗高原、蘇萊曼山脈的阻擋,水汽難以深入。即山地背風坡的地區氣候了。

(3)與人類活動有關:
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歷史上對印度河流域的過度開發,古代原始森林遭到破壞,地面缺乏植被保護。又由於該地區地下水埋藏較深,土壤含水少,鹽灘地、龜裂地等廣布,大部分地區無植物生長,少數耐干、熱的植物可以生存,生態環境惡劣而且脆弱。據科學家們發現,塔爾沙漠上空的空氣渾濁不堪,塵埃彌漫,白天遮天蔽日,灰濛蒙一片,夜間也不見群星。塵埃一方面反射一部分陽光,另一方面又吸收一部分陽光,使其本身增溫而散熱。塵埃削弱太陽輻射使得地面不被加熱,從而形成一個逆溫層,空氣不易上升,也就難以成雲致雨。

⑻ 為什麼印度河流域冬季受副高控制而恆哥流域冬季受東北信風與季風控制 兩地位置差不多為什麼不同

印度河流域在北回歸線的西部,冬季受副高控制。

恆河流域在北回歸線的東部地區,受海陸熱力差異和風帶、氣壓帶季節移動影響,冬季受東北信風與季風控制。

⑼ 同是副熱帶,同是大陸,為什麼印度西北部夏季形成印度低壓,而撒哈拉地區夏季卻仍受副高控制

印度低壓的形成是受到海陸熱力性質影響形成的。印度低壓(Indian low)中心位於印度北部至巴基斯坦一帶內陸的夏季南亞大陸低壓。具有強熱低壓特性, 7月份其中心平均海平面氣壓低於 994hPa,是北半球夏季低緯度大氣環流的一個主要活動中心。
而非洲地區的副熱帶高壓屬於三圈環流的影響下形成的。副熱帶高壓帶的主要成因是動力的作用,其高壓脊線(等壓線或等高線反氣旋曲率最大處的連線)處於哈得來經圈環流和費雷爾經圈環流的下沉氣流區,天氣多晴朗。

⑽ 印度半島是受氣旋控制還是說反氣旋控制

印度半島的季風氣候是由於風帶的季節性移動形成的。
由於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周期性移動,夏季南半球的 東南信風 移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變成西南風,形成雨季,而這種情況只有在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風帶移動才出現,形成了季節性降雨。
季節不同氣團類型不同,雨季主要受到氣旋控制,旱季受到反氣旋控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謝謝採納

閱讀全文

與印度半島為什麼沒有受副高控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拜登為什麼打伊朗 瀏覽:34
英國死亡人員有多少 瀏覽:386
印尼生肖煙多少錢一包 瀏覽:382
10萬伊朗幣多少錢 瀏覽:902
在印度說元氣周期爆棚是什麼意思 瀏覽:205
義大利妹子教你怎麼學習中文 瀏覽:400
越南留學生簽證怎麼辦理 瀏覽:736
達芬奇出生在義大利的哪個小鎮 瀏覽:517
在越南投資有什麼優惠 瀏覽:877
印度人做雞心怎麼做 瀏覽:490
如何做英國的餅 瀏覽:317
越南約會吃什麼 瀏覽:148
印度收視率為什麼那麼高 瀏覽:462
伊朗的波斯人信什麼教 瀏覽:884
印尼怎麼打入中國移動 瀏覽:927
印尼大葉紫檀多少錢一克 瀏覽:59
義大利社會企業有哪些 瀏覽:809
印尼sim卡是什麼模式 瀏覽:296
中國有哪些國航公司 瀏覽:994
伊朗加油站多少錢 瀏覽: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