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首都,人口,面積,民族風情
印度首都馬德里,人後12.102億(2011年),面積298萬平方公里。
印度人有4大傳統儀式,分別是出生、葬禮、婚姻和普迦儀式。除此之外,在印度旅行,你一定要知道印度的10項特殊習慣和6大禁忌,保你玩得開心、一路平安。
六大禁忌
1. 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濕婆神的坐騎,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牛皮製品。但是印度的回教徒不吃豬肉,因此遊客最好食用雞肉或羊肉。
2. 在印度,應避免以左手遞物給當地人,因為左手被視為視不潔的。
3. 在印度,不要撫摸小孩頭部,因為印度人認為頭部視神聖的。
4. 在印度,進入宗教寺廟和古跡都必須拖鞋,最好入境隨俗。
5. 參觀印度寺廟時,最好不要穿著短褲和短裙。
6. 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儀式舉行時,千萬不克鄙視或加以批評,免得招惹是非。
十大特殊習慣:
1. 印度人習慣以「納瑪斯特Namaste」代替早安、午安、晚安或歡迎、你好......等一切問候語。
2 . 印度人回答問題時,通常頭部都會向左右兩邊點一下,這是代表「OK」「沒問題」或「Yes」的意思。
3. 印度大部份地區,都沒有門牌地址,當地人習慣以地標、橋梁、寺廟、市集作為辨識。
4.如果向10個印度人問路,會得到10個答案。
5.印度人對遊客最常說的話是:「Where are you from?」「What's your name?」「You're my friend.」不過當他們說這些話時,都是另有意圖。
6.印度人思考邏輯很簡單,動作也很緩慢,所以遊客要有耐心。
7.到印度人家裡吃飯時,通常是由男主人作陪,最好不要勉強女主人同桌吃飯。
8.印度人習慣用右手抓飯吃,並且將左手放在背後。
9.印度男性很喜歡找外國女子搭訕,尤其當你被誤以為日本女性的時候。
10.很多印度人為了賺觀光客的錢,都會學習各國的語言。所以在印度,能說各 種語言的人,不是導游、生意人,就是騙子。
㈡ 印度首都離中國邊境多少公里
印度首都新德里距離中國邊境最近的直線距離有300多公里。
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
新德里位於印度的西北部,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南方附近。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
新德里的天然缺陷就是距離喜馬拉雅山太近,山上就是中國,直線距離只有300多公里,並且還是俯沖,站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喜馬拉雅山俯沖新德里,就像站在屋頂俯視鄰居家一樣。
(2)印度人的首都是哪裡擴展閱讀:
新德里乃至印度的語言情況:
印度的語系主要有印歐語系、漢藏語系、南亞語系、德拉維達語系,語言復雜。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30%人口使用。
英語已經在1965年終止了它唯一官方語言(與印地語相同的)的地位,但依舊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語言」的地位,亦是全國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另外還有其他21種少數民族的預定官方語言。
印度有大約2000種語言,其中55種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有各自文學寶庫的19種完善語言被定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㈢ 印度第二大城市,首都德里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印度,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度,印度第二大城市為新德里,是印度首都,人口2500萬,位居世界第二,GDP總量為2100億美元,約為人民幣14095元,這個成績在中國相當於什麼水平呢?
不管是印度還是台灣,都因為媒體報道的問題,對我們有偏見。這個是可以理解的,是媒體人的心態不好導致的,我們不怪印度人或者是台灣省的人,我們就怪這些無良的媒體人!新德里,一個印度的大都市,也就是這個水準,看來印度的經濟發展總量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你覺得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在我們國家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水準?
你喜歡印度嗎?你想到印度去旅遊嗎?
㈣ 印度有哪些城市
印度的城市有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金奈,班加羅爾,海得拉巴,昌迪加爾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城市:
1、新德里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新德里位於印度的西北部,東經77度,北緯28度,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南方附近。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
2、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屬印度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孟買和新德里)。加爾各答位於印度東部的恆河三角洲,北緯22度33分,東經88度20分,海拔高度介於1.5到9米之間。
3、金奈
金奈以前稱為馬德拉斯,南印度東岸的一座城市。它坐落於孟加拉灣的岸邊,是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印度第四大都市,世界100大都市地區之一。
4、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五大城市。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班加羅爾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樞紐,其中的印度科學學院是印度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和研究所。
5、昌迪加爾
昌迪加爾是印度第七大城市,也是印度主要的工業和製造業中心。昌迪加爾是從平地興建起來的新城市。昌迪加爾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乾旱的平原上,市區多法國式建築,劃為30個長方格形,行政區位於北部,西為大學區,東為工業區,市中心有綠色地帶與空曠處和寬狹不同的道路系統。
㈤ 印度曾經的首都德里和現在的首都新德里,有什麼區別
印度首都德里分為舊德里和新德里兩部分 ,德里是印度的首都所在地,城區又可分歷史悠久的舊城區及新規劃的新城區。舊城區目前仍保有許多重要古跡,新城區部分則是印度現代化的象徵。新德里位於德里南部,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始建於1911年2月。
德里是印度北部重要城市。一稱沙賈汗納巴德或老德里。 位於德里中央直屬區亞穆納河西岸,西傍德里山脈。面積1484平方公里,習慣上又常把新德里和德里兵營包括在內。其政治地位為直屬聯邦政府的直轄區,全稱為“德里國家首都轄區 ‘’
㈥ 印度首都德里市的歷史起源於何時
印度首都德里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追溯到「摩訶婆羅多」英勇的國王們統治的時代。印度人堅信,還在公元前13~12世紀時,這部史詩中的賢明英雄們——般度五兄弟——在朱木拿河畔創建了美麗的英德拉普拉斯特哈市,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變成了宏偉壯麗的首都德里。
㈦ 德里是印度的首都
准確的說「新德里」才是印度的首都
印度首都德里分為舊德里和新德里兩部分,根據聯合國2014年發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報告》,德里人口達到2500萬,位居世界第二,超過人口2100萬的孟買成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德里是印度的首都所在地,城區又可分歷史悠久的舊城區及新規劃的新城區。舊城區目前仍保有許多重要古跡,新城區部分則是印度現代化的象徵。新德里位於德里南部,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始建於1911年2月。
名稱來源:
「德里」(Delhi)一詞的來源眾說紛紜,大多數的觀點認為曾有一位叫「Dhillu」的人統治過這一地區。有些歷史學家認為「Dilli」為「dehali」的傳訛;「dehali」——印度斯坦語即「起點、開端」之意,故「德里」同樣被認為與印度特徵事物的開端,如印度河-恆河平原。另外一種理論認為,「德里」的原名為「Dhillika」,古印度語(Prakrit)「dhili」一詞常指位置(方位名詞),「dhili」漸漸演變為地名「Dilli」。
㈧ 印度的首都在哪裡
印度的首都在新德里。
新德里(New Delhi),印度共和國的首都,也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根據聯合國2014年發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報告》,人口為2500萬,位居世界第二,超過人口2100萬的孟買成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主要產業為IT、電信、餐飲住宿服務、金融、媒體和旅遊業。
新德里位於印度的西北部,東經77度,北緯28度,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南方附近。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新德里是在古老的德里城基礎上擴建而成,1911年開始動工興建城市,1929年初具規模。1931年起成為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後成為首都。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間隔著一座印度門(the Indian Gate),印度門以南為新德里,印度門以北為老德里。
新德里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成輻射狀、蛛網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偉的建築群大多集中於市中心。政府主要機構集中在市區從總統府到印度門之間綿延幾公里的寬闊大道兩旁。
國會大廈為大圓盤式建築,四周繞以白色大理石高大圓柱,是典型中亞細亞式的建築,但屋檐和柱頭的雕飾又全部為印度風格。總統府的屋頂是個巨大的半球形結構,鮮明地帶有莫卧兒王朝的遺風。城市西端的康瑙特市場建築新巧,呈圓盤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業中心。
(8)印度人的首都是哪裡擴展閱讀:
1、賈瑪清真寺
賈瑪清真寺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也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修建的。用砂岩跟大理石修建的這座建築物有三個門和兩個叫拜樓。這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南叫拜樓,攀登到頂部,將會看得到非常美麗的景色。不過到這里時需要穿適合的衣服,包住頭部,腿部和肩膀。
2、阿克薩達姆神廟
這是個比較新的旅遊景點,2005修建的。用粉色石頭跟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這間寺廟,裡面有一座很漂亮的花園和一些很有意思的雕塑。值得分出半天的時間來逛逛這里,不過在裡面不可以使用手機跟照相機。
3、胡馬雍陵
1570年修建的這座建築物是莫卧兒王朝第二代皇帝胡馬雍的陵墓。很多人覺得胡馬雍陵看起來很像泰姬陵,據說泰姬陵就是仿照這里建造的。這是莫卧兒風格的第一個建築物,胡馬雍和皇後的墓冢在寢宮正中,兩側宮室有莫卧兒王朝5個帝王的墓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德里
㈨ 印度的首都是哪裡
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位於印度的北部,離我國邊境直線距離只有300多公里。如圖:
㈩ 從德里到新德里,為何印度要頻繁更換首都
選擇新德里作為印度首都是一項政策,畢竟,熟悉海洋的英國人不喜歡這樣的內陸城市,但是,為了鞏固殖民統治的總體狀況,印度總督選擇搬到德里,像過去的南亞統治者一樣管理這個混亂的次大陸。從德里到新德里,為何印度要頻繁更換首都?
二十世紀初,印度各地的反英運動逐漸增多, 1911年印度突然宣布首都遷址的消息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對印度民族主義者起著懷柔的作用。正如印度總督當時向英國政府提交的報告所述,新德里的建立是大英帝國的聲望很高,它可以表明大英帝國作為印度統治者的正統立場。
如果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被摧毀了,印度的獨立性可能會更加的遙遠。但是印度非常幸運,新德里成立八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十六年後印度獨立。新德里成為英國人送給印度的最好的禮物,它仍然影響著印度城市建設的風格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