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的IT業發展如何
在2月13日結束的印度NASSCOM年會上,「中國服務」的品牌成為了「重塑全球經濟格局」中的亮點。有國內軟體服務外包企業感言,對於印度,我們已不再需仰視,而是可以平等對話。
國際環境變化帶來機遇
在印度孟買舉行的這一屆印度國家軟體和服務公司協會(NASSCOM)年會吸引了全球的800多家企業。中國方面派出了由IT服務外包行業領軍企業、政府官員等百餘人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會議,並在主題為「中國服務」的論壇上與來自全球的專家分享了中國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戰略思想。
德意志銀行首席歐洲經濟學家Thomas Meyer先生在論壇上指出,中國服務外包業在人才數量,市場規模及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近年來,IT服務行業在中國的迅猛發展也證明了中國的巨大潛力,中國將毫無疑問成為新一輪全球經濟格局整合的受益者。
「美國金融危機沖擊了世界軟體外包業,也讓中國軟體業從浮躁回歸商業本質。人力成本和市場優勢仍在中國,經過危機的磨練,行業內龍頭企業將獲得與國際巨頭叫板的實力,我國在國際軟體外包中的地位將得到鞏固和發展,世界軟體外包業的格局也將出現新的變化。」參與論壇的中國民營軟體外包企業博彥科技集團總裁兼CEO王斌如是說。
印度不再遙遠
據記者了解,由於印度IT產業40%的年盈利來自於全球金融服務商,其外包產品的 61%是售往美國,30%的市場在歐洲國家,印度軟體業幾乎把籌碼都押到了華爾街,今年全行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將下降5%至6%,印度最大的3家軟體外包巨頭,TATA、Infosys和Wipro的利潤都出現了明顯下滑並面臨裁員困境。日前曝出的印度軟體外包巨頭薩蒂揚軟體技術有限公司(Satyam)巨額財務造假丑聞更讓印度軟體業雪上加霜。
⑵ 印度那麼貧窮,為什麼IT業卻很發達,程序員數量也比其它國家多
大多數人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後的,然後還有落後的社會制度造成的問題,如婦女問題、健康問題、高文盲率、貧富差距嚴重等。然而,奇怪的是,在如此大的環境下,印度的信息技術產業非常發達,印度程序員也受到該產業的高度關注和青睞。不僅如此,印度也是程序員數量最多的國家。為什麼印度的程序員比其他亞洲國家多?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貧窮的低種姓印度人不想每天都呆在垃圾里,不想每天都吃腹瀉,不想看到他們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地死去,然後他們想通過成為程序員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畢竟,程序員是印度最與世界接軌的主流行業之一。
⑶ 印度的IT產業在世界上的地位怎麼樣
印度軟體業也就那沒回事,沒什麼神秘的,不過人家得環境相當於,一個健壯青年人,國內的軟體環境還處於,兒童階段。印度的IT業所謂發達,無非是是指他的外包產業,這種產業就是給人當藍領,不過他們主要的客戶是歐美,所以接觸的東西,比國內做日本要多些,而且這邊做.net相當多,而且因為日積月累,印度軟體經驗已經打到很不錯的層次了,很多公司已經開始借用軟體服務積累的成本大量開展其他義務了,而且在印度到處可見招聘10年,20年開發經驗的,人員,而且從業人員待遇好,我認識個印度人在oracle,工資換成人民幣一個月5000,每天早上11點出門上班,下午3點多就回來了,業務很忙的時候也就是到5,6點。而且印度公司是24小時運營的。不過做外包的公司還是比較辛苦。最關鍵的是印度人對技術人員不排擠,在印度軟體工程師,搞技術的地位很高。這點是印度軟體行業能夠做長的關鍵之一。
印度也很幸運,這次經濟危機沒怎麼影響印度的業務。
不過印度也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創新問題,現在印度只給別人打工,自己的產品很少,這已經成為印度軟體業一個巨大的瓶頸了。
而且由於國情關系,在印度開公司簡單,做大很難,很難,各種隱性成本,和國家政策導致的原因。很多公司還停留在小規模,其他工業也是這樣,所以軟體普及很難,國內市場很低迷,政府又沒錢,所以現在依賴外國的業務比較大。整個國家的產業鏈不健全,所以就阻礙了,軟體業的發展。這點就不如中國了,比如中國某個城市公安局監控系統就要花幾千萬。印度公立銀行的條件還不如國內10年前的。
不過論規模,國內的企業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印度第3大軟體公司wipro現在已經有126490員工截止到2011年6月,最大的TCS已經達到200000人啦!!!就營業額來說wipro在2011第一季度是1.4bn,14億美元一個季度。
wipro已經有很多其他業務了,比如基建、照明,TCS所屬的Tata集團跟不用說,印度到處都是tata產品,從汽車到礦泉水。
這些東西都是外包產業所帶來的收入,真正自主研發,類似騰訊,網路、淘寶這樣的企業還是很少。這些行業在印度還是被谷歌,雅虎,ebay所壟斷。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Wipro
Infosys
HCL Technologies
這幾個就是印度比較大軟體公司
⑷ 印度IT真的很強
印度IT真的很強。 中國和印度都是亞洲的大國,從地理位置上看是領土緊挨著。就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兩個國家在過去的將近20年的迅速發展成長過程中,都在向著西方經濟的發展進行學習。當各自的IT產業都與美國「矽谷」緊密相連的時候,對西方的了解遠遠高於兩國互相的了解。基本上在一段時間,很多人對印度的了解也只是限於那幾部引進中國的電影印象,似乎把印度和高科技IT都無法聯系起來。 然而,當世界的經濟腳步都在往前邁步的時候,印度也借著IT的風潮迅速發展起來。通過這些年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印度的軟體產業、IT教育等都已經處在世界的前列。 國家的綜合國力,地理位置、國民素質,印度都與我國有相似之處,在學習西方IT發展模式的同時,印度IT產業的發展更應該讓我們在經歷了IT風暴般地發展之後,認識和解決一些遺留下來的問題。
⑸ 印度的it很發達嗎
據研究人士認為,印度軟體業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發展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政府扶持、英語基礎、人才培養與儲備、重視管理以及開放等。
可以說,給印度軟體業打了強心針的是印度政府的扶持,印度政府不但在減免稅、取消限制、培養技術基地等方面給予行政支援,還將IT業作為經濟騰飛的標志加以鼓勵。早在1991年,印度政府就下發文件大力扶持軟體產業,推出了「零稅賦」的政策,對軟體和服務公司的銀行貸款實施「優先權」,因而引發了印度軟體產業的一場革命。到1998年7月,印度政府決定為金融風險資本設立10億盧比的基金,由「小型企業發展銀行」(SIDB)管理。同時還出台政策,規定銀行優先貸款給新創設的高科技風險公司,尤其是小型企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印度政府早期、獨具慧眼的大力扶持是印度軟體業飛速發展的導火線,曾被指責為腐敗、無能的官僚政府實際正是印度IT產業飛躍的倡導者。此外,為適應今後的發展趨勢,印度政府正在加快IT業的硬體基礎設施建設。據香港「亞洲私人資本評估」的研究報告,2001年流入印度IT業的風險投資將翻3倍,達到25億美元,印度不久就會成為吸引IT技術啟動資金最多的國家。
其次,由於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因此不僅非常容易進入歐美市場,而且培養的眾多軟體精英並不用為設計軟體時的語言障礙而為難。相反,從這一點上來看,印度軟體業擁有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再者,印度還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大多數的軟體工程師都擁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其中不乏一些從美國回國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另外,印度許多軟體公司還讓高中生來編代碼,這些高中生往往能很好地把握軟體的整體設計。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很好地調整了人力資源的結構,因為就算是一些尖端的軟體需要一兩個軟體高手來編程,但大多數軟體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需要更多的是類似於編代碼的高中生那樣的「軟體藍領」。據悉,印度一家名為APTECH的電腦教育公司,在印度國內有1030個培訓基地,每年可培訓近100萬的電腦技術人才。類似的培訓機構為印度軟體業培養出大量的能編程的「軟體藍領」,使得印度的軟體企業形成了「項目經理→系統分析員→軟體工程師→具體程序員」這樣合理的人才結構。印度正是因為有了大量的基礎技術人才,才能在過去的10年裡後來居上。
此外,印度軟體業飛速發展還得力於印度良好的計算機教育機制,即重視計算機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教育,以培養出復合型軟體工程師——不但懂程序設計,而且懂哲學、歷史、藝術等,多學科教育的成果能拓展他們的思維,賦予他們創新的意識,而這正是優秀軟體工程師必備的條件。
目前,為在新世紀保持「軟體大國」的地位,印度政府還決定在全國教學大綱中引進IT教育,大力推動全國IT教育正規化、系統化。各地區提出了「IT面向普通人」、「通過IT消除貧窮和解放女性」、「把IT普及到任何一個偏遠角落」的口號。還在2001—2002財年預算中出台了對軟體產業15年不加稅的優惠政策。另外製定了優惠政策、完善各方面法規,為回國人員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以吸引外流人才迴流。
⑹ 印度的it行業很強么
一般人理解錯誤。印度的軟體外包服務全球第一,但是IT整體水準不高。就比如印度自己造的筆記本電腦很垃圾。
⑺ 印度IT發展世界第二,為什麼卻沒有出名的互聯網企業
提起印度,想必大家對這個國家都不陌生。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說到印度想到的就是這個國家臟亂差、落後又貧窮而且貧富差距十分的大。盡管印度存在著嚴重的貧富差距,人們傳統觀念的影響根深蒂固,但是,事實上,經過了多年以來的發展,印度的經濟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就目前而言,印度的GDP已然居於世界第七的位置,再加上印度政府大規模的招商引資,印度整體的經濟發展也在突飛猛進著,可以說,印度是除了中國以外,在亞洲最受關注的一個發展中的國家。尤其是印度在IT行業的發展,更是不容小覷的。
最後,印度國內整體的經濟基礎很難支撐起整個IT行業的發展,雖然國內有大量的精英人才,但是沒有好的福利待遇很難能夠留下人才,造成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外流,本土的IT企業盡管發展不錯,但是卻沒有辦法發展成世界知名的企業。
歸根結底,重要的還是在於印度整體的經濟水平上面,留不住人才是一方面,國內嚴重的貧富差距和種姓制度也制約了本國互聯網市場的開發,印度至今仍有一半左右的人口不識字、不會使用手機和電腦,甚至在絕大多數印度人的家中,不像我們國內現在都能夠安裝起了網路,印度網路一般不接入家裡,整體基礎設施差,給印度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很多的阻力。
⑻ 印度IT行業在WIPRO的帶領下發展如何
如同微軟影響整個世界汀產業的發展一樣,在WIPRO公司的帶領下,印度正逐漸取得在世界軟體設計和網路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並逐步成為重要的軟體出口大國。在1992年至1999年間,印度的IT產業年均增長率在59%以上,其為印度創造的外匯收入從10年前的每年約2000萬美元,迅速增加到目前的每年39億美元,其中向包括美國在內的91個國家出口軟體創收達26.5億美元。
⑼ 印度經濟那麼落後,卻為什麼印度的IT行業能如此強大
多數人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後,再有就是女性問題、衛生問題、文盲率高、貧富差距嚴重等等由於社會體制落後造成的問題。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印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他們的IT行業卻很發達,並且印度的程序員還受到業界的的高度關注和青睞,不僅如此,印度還是程序員最多的國家。
為什麼印度是程序員比其他亞洲國家的程序員多?
印度的程序員多這一點很好解釋,因為印度的人口基數大,印度有著13.24億的人口,而程序員占總人口的0.2%,約為270萬人,但在這個文盲率高達50%的國家中,270萬程序員也是個十分恐怖的數量。拿中國作比較,中國的文盲率不到1%,但程序員的數量只佔了總人口的0.14%,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情況?
首先是語言上的優勢,印度曾經被英國殖民過長達兩百年,所以英語對印度人而言能夠算得上半個母語了,然而市面上的編程用語言基本都是用英語編寫的的,所以印度人相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語言的優勢。
中國的留學生人數是印度的兩三倍,然而這之中能拿到工作簽證的僅僅只有印度留學生的十分之一,在知乎,矽谷的華人與印度人糾紛能讓你看上三天三夜,印度工程師被認為是中國工程師在矽谷的對手和絆腳石,然而從管理層開始,很多公司都被印度人佔領了,你不得不忍受這樣的氛圍。
雖然在美國,印度碼農更勝於中國碼農,但只要我們國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成長起來,多多出現華為、阿里這樣的後起之秀,那麼未來的中國工程師將不必再將矽谷奉為心中的聖地。
但這些都是從宏觀的層面來看的,中國程序員也有很多優秀的,只是比例沒有印度程序員高。對於印度IT行業你怎麼看?
⑽ 印度的it行業為什麼那麼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