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每年凈出生人口
2011年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印度:1.64%,每年大約增長2011萬。
印度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2010年印度人口有12.102億,較2001年人口普查增加了1.81億,年均增加2011萬人,預計2018年超過13.7億
② 印度大概多少年後人口總數能超越中國
印度目前大約每年出生人口比我國多1000萬左右,未來差距可能會逐年增加。印度目前是12.1億,不是你說的11.7億。目前中國比印度多不到1.3億人口。這樣簡單一除,大約是13年後超過中國,而其實中國每年的死亡人口比印度要多,且未來10年,我國每年死亡人口還會慢慢增加,而印度出生人口也還會增加,而我們由於計劃生育,出生人口則不可能增加。所以每年印度有可能超越中國1500萬以上。如果按1500萬算,大約是8年到9年之間。也就是2020年左右吧。只是估算。但2025年之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印度人口總量超過中國的時間大約是:2020-2025年之間。這里指的是人口總量,年輕人口而言,印度早已經超過中國。
五次人口普查的時候,中國人口比印度多2.7億左右;而十年後最新的人口普查,僅比印度多1.3億了,也就是說印度在這個10年裡超了中國1.4億。速度是相當快的。
③ 現在印度總人口多少什麼時候能超過中國
印度人口50年後超中國
http://crab.blogbus.com/logs/17838.html
中新網9月7日電 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6日發布了2006年版《世界人口白皮書》,世界人口2006年已高達65億4030萬人左右,比去年增加了約7560萬人,且今後估計仍將保持增長勢頭。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白皮書顯示,中國人口約為13億2360萬,印度約為11億1950萬。
據分析,印度人口2050年有望超過中國,達到15億人以上。
④ 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十個國家是哪些
目前,全世界每分鍾大約出生259人,每小時出生15540人,每天出生約37萬人,每年增長約8256萬人。我國每分鍾約出生38人(平均不到2秒鍾出生1個人),每小時出生2273人,每天約出生5萬多人,每年凈增人口約1184萬。
全球人口最多的十個國家,人口統計如下(截止1998年): 中國 12.67億 印度 9.98億 美國2.76億 印度尼西亞 2.09億 巴西 1.68億 巴基斯坦1.52億 俄羅斯 1.47億 日本1.27億 孟加拉國1.27億 奈及利亞1.09億
預測2050年十大人口國家: 印度 15.29億 中國 14.78億 美國3.49億 巴基斯坦3.45億 印度尼西亞 3.12億 奈及利亞2.44億 巴西 2.44億 孟加拉國2.12億 衣索比亞1.69億 剛果1.60億
⑤ 地球人口狀況
聯合國3日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說,如果生育率保持在目前的預期水平,全球人口將於2050年達到93億,並於2100年達到101億。預測數據顯示,中國人口2030年左右將達到14億峰值,之後在2100年前降至不足10億;印度人口峰值2060年左右出現,大約17億。
今年10月達70億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3日在紐約總部發布了《世界人口展望——2010年修訂版》。該報告說,全球人口將在今年7月1日達到69億,10月31日達到70億,在2023年突破80億,在2041年超過90億。報告指出,由於若干貧窮國家的生育率未如預期快速下降,美國、英國、丹麥等富有國家的生育率也有緩慢上升,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93億,比此前預計的水平多1.6億。屆時,全球超過八成的人口將生活在不發達地區,包括近2成在最不發達國家,只有14%的人口生活在發達地區。
數據顯示,2011年至2100年,高生育率國家人口將由12億增至42億,中等生育率國家人口由28億增至35億,低生育率國家由29億降至24億。
聯合國專家認為,全球人口快速增長與現今醫療技術發達,人類更長壽,民眾比以往更注重健康有關。另外一個原因是,不少非洲國家婦女生育率仍偏高。
非洲激增超3倍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司長茲洛特尼克在報告發布會上說,世界人口的增加將出現在「高生育率國家」,包括39個非洲國家、9個亞洲國家、6個大洋洲國家和4個拉美國家。報告指出,非洲增長依舊快速,預計本世紀人口將由目前的36億人,激增超過3倍。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在糧食與水供應均見窘迫的非洲,恐怕負荷過重。
她介紹說,人口生育率的細微變化可能造成世界人口總數的顯著差異。如果生育率小幅增加,世界人口可能到2100年將達到158億的驚人水平;反之,如果生育率下降,世界人口將在2050年達到81億,隨後逐漸下降,到本世紀末降至62億。
平均預期壽命81歲
報告預測,全球人口平均壽命將由2005年至2010年的68歲升至2095年至2100年的81歲。
高生育率國家的平均壽命受到艾滋病等疾病影響,2005年至2010年處於較低水平,為56歲。今後數十年間,艾滋病傳播受到遏制和醫療條件改善,這些國家平均壽命將逐漸提高,2045年至2050年升至69歲,2095年至2100年升至77歲。
中等生育率國家2005年至2010年的平均壽命為68歲,2095年至2100年升至82歲;低生育率國家相應數據為74歲和86歲。
報告說,低生育率國家人口出生率低、平均壽命提高,老齡化速度最快。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現在占這些國家總數的11%,2100年升至28%。
高生育率國家老齡化速度最慢。2010年,高生育率國家25歲以下人口比例為62%,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為3%。2100年,相應數據將分別為35%和16%。
中國降至不足10億
「對全球人口來說,也有一個好消息。」茲洛特尼克確認,「作為整體,全球人口正向非激增方向發展」,到2030年世界將達到更替生育率。
茲洛特尼克說,在許多國家,這種過渡的速度非常快:由於計劃生育,中國生育率已經低於更替水平;在伊朗和巴西這樣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國家,婦女的生育率已降低70%和一半以上。
報告提到,長期實施一胎化的中國,將加入人口負增長的國家行列;其人口預計在未來數10年達到14億的高峰,而後在2100年前降到9.41億人。
美國人口增長速度將名列富有國家前茅。根據估計,美國2100年前人口將由目前的3.11億增至4.78億人。
數讀
印度20年後
成頭號人口大國
印度官方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印度人口總數已經達到12.1億,過去10年裡激增了1.81億人,幾乎相當於目前巴西人口總和。路透社報道說,印度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超過中國成為世界頭號人口大國。
印度本次的人口普查是自1872年以來的第15次,因為規模巨大,工作繁雜,歷時一年才完成。在此次人口普查中,270萬人口普查員統計了近3億個家庭的數據。印度人口普查專項官員昌德拉莫利說:「目前印度人口在全球人口總數中所佔的比例已經上升到17%。」
目前,印度人口規模已經幾乎是美國、印尼、巴西、日本、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六國人口的總和。聯合國估計到2030年,印度的人口就將超過中國的13.4億,而印度自己則稱還需要更准確的數據來評估。
地球最多能
養活多少人?
地球人口達到第一個10億是在19世紀初,達到20億,大約又過了120年。到30億,僅用30年;到40億,縮短為15年。之後,到50億,再到60億,直到今年的70億,大約都是12年。
世界人口從50億到70億僅僅用了24年,而從有人類到20億人則用了幾百萬年!
人口增長過快的一個顯著後果,就是世界變得擁擠不堪。在人類歷史上剛有國家的時候,世界上每個人的生存和休憩空間有幾平方公里;在工業革命興起時代,世界上每個人擁有的空間接近一平方公里;而今天每人只有0.000002平方公里了。
專家預計,地球在2050年,最多可以養活90億人口。
觀察
地球將「面目全非」
世界人口增長的最新預測凸顯人類家園所不堪承載之重。世界自然基金會代表賈森·克萊在分析本世紀人口激增前景時,悲觀地估計,「我們在未來40年裡需要生產和過去8000年間(生產的)一樣多的食物」;而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在2050年我們的星球將面目全非」。
食品短缺引發騷亂
英國《每日電訊報》刊文提出「我們拿什麼養活這么多人口」。華盛頓地球政策研究所負責人萊斯特·布朗認為,食品短缺將導致全球文明崩潰。即使採取最樂觀的態度,也無法迴避人口膨脹與資源短缺之間日趨尖銳的矛盾。
無論是世界經濟還是國際政治,都是基於如何滿足人的需求而圍繞資源分配進行的博弈,核心是解決資源稀缺條件下的人類發展問題。美國《公民時報》把世界人口增長與一系列「全球緊張指數」聯系起來:隨著人口增長,人類活動和污染導致的極端天氣頻繁出現;許多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沙漠化;當土地不能再養活農民時,他們大量擁入城市,導致貧民窟數量激增。
馬來西亞《星報》則擔憂地問,「人口增長會導致世界發生更多動亂嗎?」近兩年,人口增長帶來食品價格飛漲,導致30多個國家發生抗議和騷亂,今年中東國家發生的政治動盪也與此有關。
發展失衡加劇矛盾
地球是迄今唯一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人類只能也必須在地球資源與環境容量允許的范圍內謀求人類文明的發展。問題在於,地球人口除了總量還有結構問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世界人口問題實際上是不均衡發展問題。目前世界人口80%以上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未來全球人口增長的90%也來自這里。而與全球人口激增形成反差,生育率下降席捲大多數發達國家。這是世界發展失衡的一種表現,其隱含的內在矛盾可能在未來歲月中顯現出來。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可能有數以十億計的人口陸續步入「中產階級」行列,但在傳統發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的情況下,這可能意味著地球資源承載力的難以為繼。另一方面,發達國家為應對勞動力人口持續減少,可能不得不進一步實行移民政策,這可能導致社會矛盾加劇。瑞典學者鮑威爾說,從目前來看,世界人口的絕對數量還不是問題,問題是人口的增長能否與社會發展相適應。
本報連線
穩定生育水平是關鍵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認為,聯合國發布的人口報告採取現有較高的生育率作為參考,從正常生育水平看,2100年很可能達到90億。
實際上,近些年許多國家在意識到人口增長帶來的問題後,都不同程度地調整了生育政策。在這種情況下,為何人口還能「驚人」增長?「世界人口基數較大,導致增長慣性在短時間內不會消失。」陸傑華解釋,根據統計,每過12年人口就增長10億。至少到2050年前,世界人口總量都會呈增長態勢。
人口過快增長,埋下的是資源環境的危機。陸傑華提醒,對人口發展來說,資源環境是硬約束,要實現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生活方式必須更加節約、環保,穩定生育水平最為關鍵。本報記者 汪丹
延伸閱讀
孟加拉國:地球上最擁擠的地方
孟加拉國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首都達卡非常擁擠,每個公園甚至人行道都被流浪漢所佔。該城市的公路和小巷也是一片混亂,乞丐、菜販子、小商販和黃包車穿梭其中,每天都會有大約1500萬人受阻於交通堵塞。在首都附近的農村,大片的平原被洪水淹沒,斷斷續續的土地看上去像停車場,滿滿地鋪滿了人。在孟加拉國,高速公路上都沒法孤單。
到2050年,孟加拉國人口可能高達2.2億,而現在的土地到時可能已沉入海底。這樣的情景由兩個同時進行的事件造成:人口出生率盡管有大幅下降,但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仍有幾百萬孟加拉人出生;氣候變化到2100年,海平面會上升數英尺,南部海岸1000萬至3000萬人將無地可立。那時的孟加拉國將比現在更加擁擠,或者,部分人作為「氣候難民」流亡到其他國家。
已退休的少校基恩·穆尼奴扎曼(音譯)現在管理著孟加拉和平與安全研究所,他預測說:「到2050年,無地可立的人們不僅會擠滿孟加拉國有限的土地,還會擠滿政府、研究所、邊境線。」
最新一項對136個港口城市的研究報告表明,到2070年,人口比例增長最快且遭受氣候變化帶來危險最大的兩個城市,均在孟加拉國:達卡和吉大港。孟加拉國的庫爾納緊排其後。目前達卡已經接受了數千上萬移民,基礎服務設施難以維持,已沒有更多的地方容納更多的人。
俄羅斯:人口下降規模速度驚人
俄羅斯的人口長期保持了較高水平的負增長,目前俄羅斯人口自然減少的速度,相當於三五天打一場「第二次車臣戰爭」。
俄羅斯的人口數量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一直呈下降態勢。據俄官方統計,1992年年初俄人口總數為1.487億,到2003年中減到1.445億。盡管大量國外移民彌補了自然減員,但俄羅斯這期間的絕對人口總量還是減少了約420萬。
俄羅斯並不是人口下降的惟一國家,德國、義大利、瑞典人口負增長情況嚴峻,英國、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日本等國人口都呈負增長。然而,在人口下降的規模和速度上,卻沒有任何一國能望其項背。聯合國人口署估算,從2000年到2025年,俄羅斯人口將減少2100萬,全國15至24歲年齡段的人口數將不會超過600萬。
俄羅斯多數青年人對建立家庭的興趣不大,他們不急於結婚,已經建立家庭的則忙於離婚。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俄羅斯平均每個育齡婦女只生1.1個孩子,而要保持人口數量的穩定,需要每個育齡婦女平均生2.4個孩子。
按歐盟的統計,目前有18個歐洲國家出現人口負增長的現象,但除俄羅斯外都能保持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平衡。俄羅斯的死亡率和出生率大約是1.7∶1,這一比例在俄羅斯衛生部近年的統計表冊中,峰值曾高達7∶1。
過多的煙民,不合理的飲食結構,缺少運動的生活方式以及醫療保障體系的不完善,都是促成俄人口死亡率增大的重要因素。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就是酗酒。俄媒體報道說,每年大概有近3萬人死於與酒精直接相關的事件,每年冬季因醉酒而凍死街頭的人就達5位數。而各種意外事故直線上升也是原因之一,因意外事故遇難的65歲以下的俄男性比歐盟其他國家高出4倍以上。
韓國:本世紀末人口將減半
韓國三星經濟研究所發布《克服低出生率緊急提案》報告說,低出生率已成為韓國面臨的一個嚴重社會問題,如果繼續保持目前的出生率,預計到2100年大韓民族人口將減少一半。
報告預測,受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影響,2029年起韓國將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報告還說,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25歲至54歲年齡段的主要勞動力人口將從今年開始減少,到2050年將減少至1298萬人,僅為目前的54%。
據統計,2009年韓國新生兒數量為44.5萬名,同比下降4.4%。韓國已婚育齡婦女平均生育1.15個孩子,接近世界最低水平。
資料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世界上第50億個居民出生在原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市。他的名字叫馬特伊·加斯帕。後來薩格勒布市被定為第50億個居民城。當時世界各大報頭版都刊登了「全球人口闖入50億大關」、「50億意味著什麼」等非常醒目的發人深省的大標題。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人口問題更深切的關注,1989年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倡議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1990年聯合國大會根據開發計劃署理事會第36屆會議的建議,通過決議決定將每年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花絮
蝴蝶形摩天大樓
應對人口爆炸
這是一座外形像展翅的蝴蝶的巨大的垂直溫室,它有132層高,能夠為城市發展農業提供足夠的空間飼養牲畜、家禽,它的牆壁和天花板都可以被當作菜園種植蔬菜。同樣,它也有足夠的空間用於居住和辦公。設計者認為,它將在全世界的城市掀起一場農業革命,以應對人口爆炸。
第70億個人降生在哪兒?
今年晚些時候,確切地說是10月31日,一名男孩將會在印度的北方邦的一個小山村降生。他的出生將會被證明是我們人類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刻,因為他的到來將標志著地球上的人口總數達到70億。
當然,我們沒有辦法確切地知道這個男嬰的身份。但是根據人口統計學家的說法,這個日期、這個地點、這個性別是最有可能的。印度每年出生的人口數量是最多的,達2700萬。作為印度人口最多的州,北方邦有將近2億人口。
⑥ 出生率居高不下,印度人口何時能超過中國
有史以來,我國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到今天依然如此。
人口數量排名第二的國家是印度,2016年的數據顯示,印度總人口數量約為13.26億人。
我國目前的人口數量不到14億,也就是說,印度和我國在人口數量上已經非常接近了。
需要說明的是,雖說印度在人口數量上仍然略低於我國。
但是印度的人口構成遠比我國年輕,目前印度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27.6 歲。而我國的人口平均年齡為36.7歲,比印度高出將近10歲。
而且印度在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上,依然保持了較高的出生率,2016年的總生育率:2.43 嬰兒/婦女 。
相比之下,我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06(2016年數據),還不到印度出生率的一半。
我國歷年人口數量和增長率: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報告預測2024年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雖然不同的機構預測的具體時間不一致,但是印度在人口數量上一定會超過我國,幾乎沒有人會懷疑。
到時候,我們保持了幾千年的人口數量第一國的地位,肯定會讓位於印度。
而印度也一定會不斷謀求和其人口規模相對應的大國地位。
我國人口結構圖:
可是未來的我們,一定是一個重度老齡化的社會。
據預測,到2050年,我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4億,占總人口比重將超過30%。
人口的減少究竟是福還是禍,目前還沒有辦法判斷。
但是日本近幾十年來,由於少子化和老齡化所帶來的發展停滯,也許可以引起我們的思考。
⑦ 2020印度多少人口
1,354,051,854 人
截止2020年02月28日,全球 230 個國家人口總數為7,583,908,198人,其中中國以1,400,050,000 人位居第一,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以 1,354,051,854 人位居地球第二,第三至第十名分別是: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俄羅斯、等等。
根據估計,2018年印度人口的每日變化率如下:平均每天新生兒:75,658人(每小時3,152.40)平均每天死亡:27,468人(每小時1,144.50人)平均每天移民數量:-1,520人(每小時-63.33)2018年,印度人口每天將增加46,670人。
印度人口預期壽命出生時預期壽命是最重要的人口指標之一。它顯示了一個新生嬰兒的生存年數,假設生命和死亡率在整個生命周期內保持在同一水平。印度平均壽命(男女)為66.8歲。這低於全球人口出生的平均預期壽命約71歲(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人口數據)。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為65.8歲。女性平均預期壽命為68歲。
⑧ 印度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印度人口2021總人數是13.24 億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
印度: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人口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較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2.115%出現明顯下降。普查結果還顯示,印度擁有自獨立以來的最低兒童性別比例,即男女比例為1000:91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印度人口13.24億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⑨ 地球上每天出生多少人,死去多少人
地球上每一秒鍾就會有5個嬰兒誕生,同時也會有2個人死亡。目前地球上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75億人,地球承受的壓力與日俱增,但是隨著新生人口的不斷誕生,這樣的趨勢不僅不會減弱,反而會繼續增加。為了維持一定的生態平衡,人類從一開始就面臨著死亡的降臨,這是一個大趨勢,也是人類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但是因為生活條件的改善,自然對人類生命的制約能力越來越弱,各種醫療技術手段的出現,大大的降低了人類的死亡率。
為了發展,這個世界需要生命的存在,無論在哪一個社會,出生率和死亡率接近的狀態都是比較完美的,但是迄今為止,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控制到了這種完美的狀態。很多國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是不相等的,有些國家的出生率偏高,有些國家的出生率則偏低。
⑩ 世界上每年有多少人出生
世界人口達到10億、20億、30億、40億、50億、60億分別在什麼時間?其間隔是多少年?
1830年,世界人口為10億人;100年後的1930年,增長為20億人;30年後的1960年,增長為30億人;15年後的1975年,增長為40億人;12年後的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達到50億人;到1999年,短短的12年,全球人口又增加了10個億,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達到60億。
8.目前,全世界每秒鍾、每分鍾、每小時、每天、每年大約出生多少人?
目前,全世界每秒鍾大約出生4.3人、每分鍾大約出生259人、每小時大約出生15540人、每天大約出生37萬人、每年增長約8296萬人。
9.我國人口達到1億、2億、3億、4億、5億、6億、7億、8億、9億、10億、11億、12億分別在什麼時間?其間隔時間是多少年?
我國人口大約在1740年達到1億人;56年後的1760年達到2億;40年後的1800年達到3億人;34年後的1834年達到4億人;101年後的1934年達到5億人;19年後的1954年達到6億人;又經過了10年,1964年全國人口達到7億人;5年後的1969年,全國人口達到8億人;又經過了5年,1974年全國人口達到9億人;7年後的1981年,全國人口達到10億人;1989年4月14日,我國大陸人口達到11億,期間僅相隔8年時間;到1995年2月14日,6年間又增加了1個億,達到12億人。目前我國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全世界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中國人。自1949年至1998年的49年時間,全國共增加70643萬人,增加1.3倍。平均每年增加1442萬人,相當於增加瑞典和丹麥兩個國家的總人口。
10.目前,我國每秒鍾、每分鍾、每小時、每天、每年大約出生多少人?
目前,我國平均不到2秒鍾出生1個人,每分鍾大約出生38人、每小時出生約2273人,每天出生約5萬多人,每年出生約1990萬人,除去死亡人數約807萬人,凈增人口約118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