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怎樣分裂,最後成為死敵的
據外媒2月27日報道,巴基斯坦軍方證實,在巴控克什米爾地區擊落了“侵犯巴方領空”的2架印度軍機。巴基斯坦外交部表示,對印度軍機實施空中打擊的目的是表明“自衛的態度和決心”。另據路透社報道,巴基斯坦軍方表示,逮捕了一名飛行員。實際上,在歷史上印度和巴基斯坦本同屬一個國家。那麼,為何最後他們分裂成兩個國家,並且成為死敵,不死不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探究那段鮮為人知的的歷史。
後來大多數土邦加入了印度,但原北部土邦克什米爾歸屬未定。由於克什米爾地區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成為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爭奪的重點,並且雙方的沖突不斷升級。最終在1947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雙方經過了激烈的戰斗,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隨後,印巴雙方後續又發生了兩次印巴戰爭,各種小的沖突不斷。至此,雙方成為死敵,不死不休。反過來想想反擊戰,印度的獠牙已經顯露,如果沒有巴鐵的牽制,印度對於我們可就真的是一個大麻煩了。
⑵ 印度和巴基斯坦軍隊在邊境地區再次交火傷亡情況如何
1月19日早上,印度和巴基斯坦軍隊在邊境地區再次交火,造成印方至少2人死亡,4人受傷,巴基方傷亡情況暫時不知。
巴基斯坦三軍公共關系處稱,17日開始的交火由印軍挑起,造成巴方2位女性平民死亡,另有包括3名女性在內的5位平民受傷。在交火過後,克什米爾地區學校緊急宣布停課,但沒有進行人員疏散。
而就在幾天前,印巴軍隊於15日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附近也發生交火。印軍稱交火致巴軍7死4傷,不過巴基斯坦軍方發表聲明稱,巴基斯坦軍隊當天正在維護通信線路時,遭到印軍重型迫擊炮攻擊,隨後對印軍予以回擊,有4名巴軍在交火中死亡,印方3名士兵死亡另有數人受傷。
事實上,近年來,類似的交火事件在克什米爾地區時有發生。據《印度斯坦時報》早前報道,印度政府發布的數據顯示,1990年至2017年3月,印巴克什米爾邊界共發生了69820次交火事件,共造成14000名平民,5000名印度安全人員和22000名巴基斯坦武裝人員傷亡。
盡管印巴軍方2017年11月曾達成一致,同意必須恢復2003年停火協議的「精神」以保護無辜平民,但雙方仍然沿實際控制線頻繁發生交火。
印度內政部長拉傑納特·辛格早在去年8月曾表示,印度將在2022年之前解決克什米爾爭端。印度總理莫迪也曾表示,不能靠子彈和詛咒,而是要靠「擁抱」來解決克什米爾問題。
而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巴傑瓦也曾表示,巴基斯坦希望同印度建立正常與和平的關系,但「孤掌難鳴」。據了解,巴傑瓦於當地時間10月11日,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卡拉奇(Karachi)的一場研討會上發表講話稱,巴基斯坦邊境依然面臨著諸多變動因素,因此,希望同印度建立正常良好的雙邊關系。
⑶ 80萬印度部隊西線出現異動,巴基斯坦如何應對
日前,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再次發生交火,印度軍隊突然向印巴邊境的村莊進行了炮火攻擊,導致多名平民出現傷亡,隨後,巴基斯坦軍隊也開始了報復行動,在這個過程當中,巴基斯坦軍隊的炮火消滅了多名印度士兵。
實際上,巴基斯坦軍方已經做出了反應,那就是不斷向克什米爾爭議地區增派兵力,以此來對印軍形成局部的軍事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阻止印軍不斷挑釁巴基斯坦方面,如果印軍還在不斷向北部邊境持續增派兵力的話,到最後,印軍在西線地區恐怕也只能被巴基斯坦牽著鼻子走了。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說出自己的看法,大家共同探討。
⑷ 印巴局勢真的一發不可收拾嗎
當今世界格局風雲變幻,印巴沖突指的是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關系很是緊張,雙方的武裝沖突幾乎從未中斷。印巴沖突是包括領土沖突,民族沖突和宗教沖突的綜合性,長期性爭端。
當今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印度與巴基斯坦如果真的交火,必然對其他國家也會有影響,這一問題牽連眾多,印巴局勢想必也還沒有到不可回轉的地步。
⑸ 印度和巴基斯坦共發生了幾次戰爭,勝負如何
影響印度和巴基斯坦關系的主要障礙是克什米爾問題,印巴兩國為了該地區的歸屬問題曾打過三次大仗。
第一次印巴戰爭
1947年10月,克什米爾土王哈里·辛格宣布,該地區將歸屬印度,並已經和印度簽署了正式合並協議。印度軍隊隨後進入克什米爾地區,同受巴基斯坦支持的穆斯林武裝展開激戰。這場沖突愈演愈烈,終於在同年底發展為印巴雙方的大規模軍事沖突,即第一次印巴戰爭。最終印軍從巴基斯坦武裝手中終於奪回了有著重要戰略價值的乍吉山口,打通了克什米爾東西的聯系。應該說第一次印巴戰爭印度取得勝利。
戰爭最終沒有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印巴兩國不得不把該問題提交給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1948年8月13日和1949年1月5日,安理會兩次決定克什米爾問題交由克什米爾人民自己來決定。但是,印度認為,克什米爾問題已經由1947年10月26日其土王與印度簽署的協議解決,而反對由全民公決來決定其歸屬。
1949年7月29日,印度與巴基斯坦簽署協議,在克什米爾地區劃定停火線。
第二次印巴戰爭
第二次印巴戰爭又稱作「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印巴雙方沒有正式宣戰就匆匆進入了戰爭狀態。1965年8月初,克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發生激烈交火。隨後巴基斯坦正規部隊在8月14日也捲入沖突。印巴兩國軍隊在克什米爾停火線附近山地展開交戰,印度軍隊在猛烈炮火支援下攻佔了巴方控制線一側的多處山嶺。雙方在戰斗中動用了空軍支援地面戰斗並展開激烈空戰。最終巴軍不僅在南部擊退了攻入巴基斯坦國境的印軍,而且乘勢推進到印度國境內6千米,共佔領了約1200平方千米的印度國土。因而第二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獲勝。
1965年9月20日,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於9月23日同時宣布:接受聯合國的調停,全線停火。1966年1月4日至9日,在蘇聯政府的斡旋下,印巴兩國同意撤退到1965年8月5日前所在地區。第二次印巴戰爭就此結束。
第三次印巴戰爭
11971年11月21日,印軍向巴基斯坦發起突然進攻,印巴戰爭爆發。23日,巴總統葉海亞·汗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巴軍全力抗擊印軍。戰爭在東巴和西巴兩個戰場展開。印度的戰略企圖是,東攻西守,以奪占東巴為最終目標。巴基斯坦的戰略指導方針則是全力固守各戰略要地,以此粉碎印軍的突擊行動。在三個作戰方向的印軍先後完成對達卡合圍攻擊的作戰准備後,印軍開始向達卡發起總攻。12月15日,印軍完成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達卡的合圍,海、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切斷了東巴與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聯系。在這種情況下,東巴守軍於12月16日向印軍投降,東巴戰場的攻防作戰遂告結束。 因此印度於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地區實行「單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議,西巴戰場的作戰行動至此結束。 所以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成為勝利方。
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後,東巴脫離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共和國。此外印度還佔領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320平方公里的土地。1972年7月,印巴簽署了《西姆拉協定》,雙方同意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尊重1971年雙方停火後形成的實際控制線。
⑹ 克什米爾貧瘠又落後,印巴為何打得頭破血流
印巴問題已經是很久的問題了,這也是世界局部沖突的主要來源之一,印度和巴基斯坦爭斗的焦點是克什米爾地區。
而對於印度來說,克什米爾是印度與中北亞地區聯系的唯一路徑,只有拿到克什米爾,才能與中北亞聯系,從而擠壓巴基斯坦。因此搶到克什米爾就能在兩國爭斗中獲得優勢。所以,克什米爾關繫到兩國的生死存亡,不可讓步。
⑺ 經濟落後的克什米爾,為何會成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爭奪的焦點
世界第一高峰是什麼峰?相信大家都能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珠穆朗瑪峰,那麼,世界第二高峰是哪座峰呢?可能很多人就並不清楚了,世界第二高峰是喬戈里峰,海拔高達8611米,而喬戈里峰正是位於克什米爾境內。
發源於克什米爾的印度河最後,印巴雙方對於克什米爾的爭奪還源於宗教問題。克什米爾地區77%的人口為穆斯林,這些人大部分傾向於加入巴基斯坦,而剩下的一部分人則大部分為印度教徒。按照這樣的人口比例,如果全民公投的話,很顯然,巴基斯坦將獲得克什米爾。
然而,事情當然不可能這么簡單,長期控制克什米爾的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的決定也將直接影響克什米爾的前途,正是雙方極為復雜的宗教民族等問題,使得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歸屬問題懸而未決。而境內主要民族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蘭教徒的巴基斯坦,也因此都不可能做任何退步。
正是雙方極為復雜的宗教、政治、領土、利益、經濟、軍事、戰略的諸多問題,釀成了如今錯綜復雜的克什米爾問題。而在可見的未來,也根本看不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徹底解決克什米爾問題的可能。
⑻ 克什米爾之爭,巴基斯坦如何才能戰勝印度
1、不屈服,升級戰斗機。
巴基斯坦已經意識到,它不能向印度屈服,更不要說在這一事件爆發後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持,它需要在適當的時候站出來威懾印度。在恰當的時機,巴基斯坦抓住機會升級現有的F-16戰斗機,並將其出售給巴基斯坦的一些F-16戰斗機。
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局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可以說,巴基斯坦使用的這兩種戰術真是妙不可言。
⑼ 印軍在克什米爾地區戰況如何
9月11日據印媒報道,印軍與印度中央警察預備隊(CRPF)及克什米爾地區警方昨天(10日)夜裡發起聯合行動,在克什米爾地區南部庫爾嘉姆的魯德瓦尼地區(Rudwani)與武裝分子徹夜槍戰,擊斃2名武裝分子,並逮捕1人。據稱,這是印軍近年來首次在槍戰中逮捕俘虜。
據報道,在周日晚間的徹夜交火中,克什米爾地區的兩名當地「真主穆斯林游擊隊」(HizbulMujahideen)武裝分子被擊斃,第三人投降,從而使印軍數年來首次在槍戰中逮捕俘虜。
⑽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的軍事實力相比較哪個國家的、更強
巴基斯坦在空軍方面占優,印度在海軍方面占優,由於巴基斯坦多年來國防自主化的深入推進,國防體系更加完善。印度雖然擁有多種先進武器,但是其國防體系建設推進不是十分順利,多種先進武器的整合存在難度,但實力仍不可小覷。
巴基斯坦空軍4.5萬人。各型飛機約590架(其中作戰飛機約410架)防空導彈發射裝置30部、海軍2.2萬人。各型艦艇40艘(其中水面作戰艦艇2O艘,常規潛艇1O艘)、海航飛機25架。巴軍平時非常注重軍事訓練,實戰經驗相當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