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有哪些世界品牌
一、捷豹
捷豹(Jaguar)是英國皇室御用的頂級豪華車品牌,1935年誕生,創始人為威廉·里昂斯爵士。2008年3月,福特汽車公司宣布已簽署向印度塔塔汽車出售捷豹和路虎業務的最終協議。
二、路虎
路虎(landrover)是英國一家古老的汽車公司,羅孚(rover)是北歐的一個民族,生產自行車時就使用羅孚作商標名。
2008年3月26日,印度塔塔集團出資23億美元,收購福特旗下的捷豹和路虎兩大品牌,在國際車壇引起震動。
三、manish arora
manish arora是印度設計師manish arora的同名服裝品牌,曾獲得"2004年度印度時裝大獎"之"最佳女裝設計師"獎。2007年manish arora第一次闖盪巴黎時裝周,他那充滿異域風情而又摩登的多彩設計,無論是買手還是時裝編輯都大聲喝彩,這場巴黎處女秀為他在巴黎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四、TaTa
TaTa是一家生產客車、功能型汽車、卡車、大巴和防爆車的汽車的印度公司。2008年1月10日其推出號稱世界最便宜的汽車塔塔NANO,售價在2500美金左右。
五、巴拉特石油
巴拉特石油公司是印度第二大石油公司,也是印度第一個擁有高級信息處理設備並在信息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的國有企業。巴拉特的前身是成立於1860年的標准石油信託公司,早期它與英荷殼牌以及ROTHSCHILDS合並成立了印度 ASIATIC石油公司,隨後又與BURMAH石油公司合作成立了印度BURMAH-SHELL石油儲備和分銷公司.最終在1976年經國有化成為巴拉特石油公司。
Ⅱ 印度有哪些著名的軟體企業
印度「矽谷」雙雄
作為印度的「矽谷」,班加羅爾是製造億萬富翁的地方。他們當中的佼佼者是55歲的阿齊姆·普雷姆吉和54歲的穆爾蒂,他們各自的軟體公司已經是印度第三和第四大公司。在世界眼裡,他們是印度的「數字英雄」,是印度新經濟秩序的象徵。
普雷姆吉是家族企業的接班人,他本可以留在美國發展,但他父親1966年突然去世,他只能放棄學業回到印度孟買接管西印度蔬菜產品有限公司。普雷姆吉是一個經營奇才。在他的管理下,原來的蔬菜公司開始多樣化———生產浴皂液體燃料、照明器材、嬰兒爽身粉,並投資金融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普雷姆吉又審時度勢轉向了電腦業。1977年,在一次投資和知識產權糾紛中,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被趕出了印度。這給了普雷姆吉一個極好的發展機會,他的「維普羅」電腦迅速成為當地主要的電腦品牌。
普雷姆吉對人才獨具慧眼,對質量精益求精,生活作風簡朴。讓人意料不到的是,他從不用行動電話,在他眼裡,那不過是多餘的裝飾。
而據今年2月的印度《商業旗幟報》報道,在今年年初的一段時間,維普羅公司股票行情大漲,擁有該公司75%股權的普雷姆吉,現在擁有凈值15320億盧比,摺合352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富翁。
在印度軟體業,堪與普雷姆吉比肩的是信息系統公司的創始人穆爾蒂。穆爾蒂出生於中產階級下層家庭,共有兄弟姐妹7人。他小時候沉湎於幻想,直到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工作了3年後才突然有所醒悟,要樹立當企業家的志向。
在軟體領域找到發展機會後,穆爾蒂和6位同事在1981年建立了信息系統公司。他們對企業經營活動採取高標准,成為其它印度公司學習的楷模。和維普羅公司一樣,今天的信息系統公司已經是印度軟體業的龍頭企業。它專門為通信、銀行和保險、零售商業和製造業設計軟體。隨著印度高科技的蓬勃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Ⅲ 印度有哪些典型的跨國企業
印度石油公司(IOC),瑞來斯實業(RIL),塔塔鋼鐵公司,塔塔汽車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Bharat Petroleum),印度斯坦石油公司(Hinstan Petroleum),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il& Natural Gas)和印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
Ⅳ 海爾在美國,歐洲,印度分別是什麼時候開的第一個工廠
1.在美國:1999年4月30日,海爾在美國南卡州建立了美國海爾工業園,園區佔地700畝,年產能力50萬台。2000年正式投產生產家電產品,並通過高質量和個性化設計逐漸打開市場。這意味著第一個「三位一體本土化」的海外海爾的成立,即設計中心在洛杉磯、營銷中心在紐約、生產中心在南卡州。
2002年3月5日,海爾買下紐約中城格林尼治銀行大廈作為北美的總部。對海爾來說這是一個質的飛躍,代表著海爾對美國市場的承諾,即海爾要在美國紮根下去。
海爾美譽飄香美國市場,海爾在拓展市場份額的同時,也為美國消費者留下了美譽取得了贊譽。設計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產品線從單一的小冰箱、小冷櫃,發展成同主流品牌競爭的龐大產品群,2003年榮獲全美產品設計「金錘」獎。2004年7月1日,美國Target連鎖店與海爾聯合在紐約創下了7小時內銷售7000台空調的驚人紀錄。這種罕見的熱銷現象,引起了美國著名家電零售周刊《HFN》的關注,並於7月5日用整版大篇幅深入報道了這次空調造勢活動。
目前,海爾產品已順利入駐美國排名前10大的連鎖集團,並獲得 「最佳供貨商」、「免檢供貨商資格」等榮譽。
海爾在美國的社會貢獻得到當地認可和稱贊。為表彰海爾對南卡投資和對當地發展所做的貢獻,開姆頓市所在的 Kershaw 縣政府將 2001 年的 「 社區貢獻獎 」 頒發給了海爾; 2002 年,南卡州政府更授予海爾美國工廠 「 創造就業獎 」 ,而且為了支持南卡工廠更好更快的發展,南卡州政府還給予海爾美國工廠優惠的工資稅返還待遇,該項目被政府認為是貿易帶動投資的典範;市政府無償將市裡的一條大路命名為 「 海爾大道 」 ,這是美國國內第一條以中國企業命名的道路。
2.在歐洲:
歐洲是世界家電業的發祥地,擁有許多世界一流的家電品牌,海爾冰箱技術就是來自德國。自從1990年,海爾首次出口德國2萬台冰箱,海爾吹響了向歐洲家電市場進軍的號角。
2001年6月19日,海爾集團並購了義大利邁尼蓋蒂冰箱工廠,加之海爾在法國里昂和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設計中心,在義大利米蘭的營銷中心,海爾在歐洲真正實現了「三位一體」的本土化經營。海爾不但擁有歐洲的白色家電生產基地,而且具備了參與當地製造商組織並獲取信息的條件,從而為實現在歐洲的「三融一創」(即融資、融智、融文化,創世界名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1年3月7日至9日,兩年一度的科隆國際家電博覽會又一次拉開了帷幕。海爾是該屆博覽會佔地面積最大(1000平方米)的參展企業之一,並推出了滿足歐洲市場需求的58個門類159個規格品種的新產品,特別是首次在歐洲市場亮相的10大門類28個規格品種的太空系列網路家電產品,吸引了眾多參展客商的目光。
海爾憑借高質量產品、個性化設計和速度優勢樹立起自己的品牌。
2002年,海爾6款冰箱產品率先達到歐洲A+能耗標准,在德、荷、比、盧四國,消費者每購買一台達到A+能耗標準的海爾冰箱,政府就獎勵100歐元,海爾品牌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銷售額三年內增長15倍。
2003年,在倫敦的「英國賓館酒店用品暨日用消費品展示會」上,海爾的邁克冷櫃和個性化酒櫃吸引了眾多客戶。
2005年1月,在英國,海爾冰箱被Ethical Consumer雜志評為最暢銷產品;在德國,科隆市政府和亞琛市政府的一次滾筒洗衣機大批量采購招標中,海爾滾筒洗衣機經過多輪競爭,最終擊敗了眾多等著名國際品牌,贏得了兩市市政府的大批量訂單。在俄羅斯,莫斯科地鐵通道政府采購項目落中,海爾42寸等離子產品以其優異的性價比成功中標。
2005年4月,海爾宇航變頻冰箱在義大利維琴查城召開歐洲上市新聞發布會。該款產品在節能和環保兩方面的創新突破,給眾多家電商留下很深印象,短短三個月成為銷速最高的高端產品。
3.在印度:
海爾憑借在歐美市場創出的美譽,以高屋建瓴之勢進入東南亞發展中國家,2001年4月,海爾海外第二個工業園在巴基斯坦奠基,2002年5月6日,第一台海爾洗衣機在巴基斯坦海爾工業園走下生產線。
在印度,海爾已發展到近3000個銷售網點,14個海爾展示廳。海爾產品已由包括冰箱、空調、洗衣機、洗碗機、微波爐等白電系列產品,迅速向電視,DVD,手機等黑電產品擴張。截至目前,海爾已進入了印度10大經銷商的8家。
在東南亞地區其它地區,海爾已分別在馬來西亞、印尼、孟加拉、越南等國建立工廠,在新加坡建立貿易公司。海爾在東南亞地區市場的拓展已邁上快車道。
在澳大利亞,2004年4月,海爾首次以冠名的方式參與體育事業,澳大利亞第一明星籃球隊墨爾本老虎隊隊長(原NBA籃球巨星)安德魯·蓋茨與海爾簽約,正式代言海爾筆記本。11月初,澳大利亞國家權威認證機構對整個澳洲市場的冰箱產品進行了「Top energy saver award」(頂級節能獎)評比,結果顯示:在獲得節能標識的十三款冰箱中,海爾就佔了三款,並且三款冰箱的節能水平已遠遠超過該項能耗標准。
在紐西蘭,2002年9月底,海爾產品首次在紐西蘭市場登堂亮相,立即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給當地家電市場帶來強烈的沖擊波。2003年紐西蘭10月出版的《Consumer》雜志公布了2003年紐西蘭全國市場最暢銷的前30款洗衣機的綜合性能排序,海爾洗衣機洗凈比名列第一,並成為該雜志向紐西蘭消費者特別推薦購買的6大洗衣機品牌之一。
印度尼西亞是東盟最大的國家和經濟體,也是眾多國際知名品牌角逐的「戰場」,海爾堅持本土化的戰略,滿足當地用戶需求,已成為印尼市場上知名的國際品牌。圖為印尼鬧市街頭,海爾品牌與其它國際名牌交相輝映。
在韓國, 海爾以縫隙產品切入市場, 酒櫃份額達到市場第一位; 迷你洗衣機產品在家庭第二台洗衣機市場中獨領風騷。 自 2004 年成立以來, 業務發展迅速, 產品已涵蓋白電, 黑電和 IT 領域, 品牌知名度快速提升至 50% 。
Ⅳ 印度有哪些世界五百強企業你知道嗎
印度排名前三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如下。
一、印度石油公司
印度石油公司是印度的國企,也是印度排名第一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實力非常強大,它的營業額和利潤都非常高,在世界五百強中能排到168位,營收高達535.6億美元,凈利潤高達29.6億美元,這還僅僅是前幾年的水平,而且印度石油公司在1959年就成立了,是正宗的老牌企業,具有根深蒂固的發展模式,其利潤來源非常穩定,依託印度十多億人口的石油消耗量,後續發展潛力巨大。堪稱印度版的“中石油”。
綜上:印度的實力還是很強的,有很多排名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同時也有很多傑出的人才,雖然印度很窮,但是閃光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
Ⅵ 美國授權印度的吉二代生產廠家有哪幾個
有不少的。
主要選擇合適的。
才是當務之急的。
目前(盛太康醫)就是其中佼佼者的。
可以藉助的。
Ⅶ 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已經和7家印度仿製葯生產商簽署協議,允許其生產丙肝葯物索非布韋片,是哪7家
.
杭 州 五 舟 可 以 為 客 戶 購 買 印 度 已 經 上 市、印 度 正 規 醫 院、開 具 正 規 處 方 的丙 肝 葯
物(索 非 布 韋、達 卡 他 韋 和 吉 二 代),杭 州 五 舟 會 先 安 排 患 者 在 自 己 家 中 進 行 印 度 醫 院 專 家
視 頻 會 診,會 診 後 工 作 人 員 會 將 葯 物 及 醫 院 處 方 等以 快 遞 的 方 式 寄 到 客 戶 家 中。
杭 州 五 舟 t e l:( 4 0 0 —— 1 5 0—— 8 0 8 9 )
.
.
.
.
.
.
.
.
.
.
....................................................................
....................................................................
天門山,就是安徽當塗縣的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的合稱。兩山夾江對峙,象一座天設的門戶,形勢非常險要,「天門」即由此得名。詩題中的「望」字,說明詩中所描繪的是遠望所見天門山壯美景色。歷來的許多注本由於沒有弄清「望」的立腳點,所以往往把詩意理解錯了。
天門山夾江對峙,所以寫天門山離不開長江。詩的前幅即從「江」與「山」的關系著筆。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著重寫出浩盪東流的楚江(長江流經舊楚地的一段)沖破天門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於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嶽雲台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後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彷彿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於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迴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麼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試比較《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絕句尚簡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樣寫得淋漓盡致。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上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下句則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並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
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它似乎包含著這樣的潛台詞:雄偉險要的天門山呵,我這乘一片孤帆的遠方來客,今天終於看見了你。
由於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題,詩題應該叫「舟行望天門山」。
「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里遊憩,而今鳳凰鳥已京飛走了,只留下這座空台,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停。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宮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於古墳中,化為一抔黃土。我站在台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天上的浮雲隨風飄盪,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我們在李白〈鸚鵡洲〉詩提到,李白讀了崔顥的〈黃鶴樓〉詩後,寫了〈鸚鵡洲〉詩,想與崔顥一較長短。寫完後,李白自己讀了覺得比不上崔顥,便在黃鶴樓上題下一首打油詩:「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上頭。」擲筆而去。因為詩人看見美麗的風景,總忍不住要寫首詩歌頌一番,李白自然也不例外,於是寫了〈鸚鵡洲〉詩,自覺果然比不上,回家之後,越想越不甘心,於是又寫〈登金陵鳳凰台〉詩,才覺滿意。
由於白的作品發表於崔顥之後,兩首詩又都樣是押平聲尤韻的七言律詩,所以後人更認為李白有意與崔顥一比高下,因而有前面所舉那首打油詩的傳說。
事實上根據日本人森大來的考證認為,那首打油詩不是李白作的,李白寫〈登金陵鳳凰台〉也是因為感慨時事而作,無意與崔顥爭勝。
唐代安祿山之亂,迫使唐玄宗遷蜀避難,太子即位於靈武,李白也因永璘王事件被流放到夜郎。李白年輕時豪情萬丈,希望能替國家做一番大事,但始終不曾得到皇帝重用。安史之亂,眼見大唐江山,遭胡兵蹂躪,李白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於是他寫此詩時首句用:「鳳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引出全詩,因為傳說中,鳳凰鳥只有在天下清平的治世才出現,因此古代都以鳳凰鳥的出現做為祥瑞的象徵。李白眼看安祿山危害唐室,想念昔時鳳凰鳥憩息鳳凰台的傳說,而今鳳凰鳥不再來,只有江水依舊向東流。
金陵為三國時孫權建都之地,晉朝永嘉之亂,晉室南渡之後也建都於鳳凰台所在地金陵城的東南,李白在台上想像當年吳宮的繁華景象,以及晉代那些達官貴人曾有過的風光事跡,如今都隱於幽徑,成為古丘。一個朝代弱了、亡了,馬上有另一個朝代興起,唐代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開元之治,也成了過去,安史之亂起,唐室岌岌可危,怎不令李白憂心?站在台上,看到遠處的三山及白鷺洲,而長安城呢?李白最後一句:「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在詩詞里常以浮雲指小人,以白日比喻君主。浮雲蔽白日是指姦邪之小人,圍繞於君王四周,向君王進讒言陷害賢臣,使忠臣沒有機會向皇帝進諫言。下句「長安不見使人愁」,指李白感嘆自己被放逐,眼見天上浮雲杳杳,不見長安,憂愁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到長安,或者說,安史之亂,玄宗遷西蜀,太子即位靈武,唐室山河尚未收復,為長安城憂傷。
這個比喻的典故出自《世說新語》,相傳晉明帝小時候坐在晉元帝膝上,元帝問他,長安遠還是太陽遠,明帝答說長安近太陽遠,因為聽說有人從長安來,沒聽說有人從太陽來,元帝為他的聰明高興,第二天便當著群臣面前再問明帝同樣的問題,沒想到明帝卻答說,太陽近,長安遠,因為抬起頭來見得到太陽,卻見不到長安。
晉代原都長安,永嘉大亂之後南渡,晉元帝時改都金陵。與唐代因為安使之亂而迫使太子即位於靈武的情況很類似,因此李白詩末二句「浮雲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寵幸楊貴妃、楊國忠,茺廢朝政,而導致安史之亂,長安淪入胡人手中。李白寫這首詩純粹是由懷古而引發懷君之思,加以感傷自己因遭小人讒言所害而被貶謫,登上鳳凰台,望不見長安,一時觸景傷情而寫下這首詩,並沒有與崔顥爭勝之意,兩人爭勝之說全是後人附會的。
而前面所舉打油詩的由來,是因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又赦回,路過江夏,曾寫過一首〈江夏贈韋南陵冰〉詩說:「我且為君搥誶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赤壁爭雄如夢里,且須歌舞寬離憂。」李白因心情憂愁郁悶,故意寫這種豪快語,以解心中不平之氣。後來又寫一首〈醉後答了十八〉詩,以對應搥碎黃鶴樓詩說:「黃鶴高樓已搥碎,黃鶴仙人無所依。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為自己前首詩的狂放自我解嘲,本來只是文人的游戲文章,沒想到唐末五代時有位禪僧經過黃鶴樓,便摘取李白這兩首詩的句子寫成這首:「一拳擊碎黃鶴樓,兩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打油詩,旁邊有一同來遊玩的僧人也題了一句:「有意氣時消意氣,不風流處轉風流。」另外一位僧人又加一句:「酒逢知己,藝壓當行。」而使得後人誤以為李白作〈登金陵鳳凰台〉詩是與崔顥的〈黃鶴樓〉詩爭意氣、爭長短,並留下這首有趣的打油詩。事實上全是後人穿鑿附會的。
李白很少寫律詩,而《登金陵鳳凰台》卻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此詩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後所作,一說是作者天寶年間,被排擠離開長安,南遊金陵時所作。
頭兩句寫鳳凰台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復,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鳳凰台」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游象徵著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去台空,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恆的存在!
四句就「鳳去台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揮。三國時的吳和後來的東晉都建都於金陵。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那一時的烜赫,在歷史上留下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呢!
詩人沒有讓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盡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長江邊上,三峰並列,南北相連。陸游《入蜀記》雲:「三山,自石頭及鳳凰山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距金陵才五十餘里。」陸游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正好注釋「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隱半現、若隱若現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白鷺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所以說「一水中分白鷺洲」。這兩句詩氣象壯麗,對仗工整,是難得的佳句。
李白畢竟是關心現實的,他想看得更遠些,從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長安。但是,「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徵。陸賈《新語·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姦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見長安」暗點詩題的「登」字,觸境生愁,意寓言外,饒有餘味。相傳李白很欣賞崔顥《黃鶴樓》詩,欲擬之較勝負,乃作《登金陵鳳凰台》詩。《苕溪漁隱叢話》、《唐詩紀事》都有類似的記載,或許可信。此詩與崔詩工力悉敵,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說:「格律氣勢,未易甲乙。」在用韻上,二詩都是意到其間,天然成韻。語言也流暢自然,不事雕飾,瀟灑清麗。作為登臨弔古之作,李詩更有自己的特點,它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把歷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
《將進酒》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內容多寫宴飲游樂。詩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但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成就。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雲。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贇《分類補注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贇)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抒。
詩篇發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藉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誇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捲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海」)所沒有的。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誇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誇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誇張。於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恆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沈德潛說:「此種格調,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於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人生得意須盡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並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詩人於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贊嘆的句子。「有用」而「必」,一何自信!簡直象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於此,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為什麼不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呢!破費又算得了什麼──「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裡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麼豪壯的詩句!
至此,狂放之情趨於高潮,詩的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躍然紙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了,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奏富於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
「鍾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鍾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並放言「但願長醉不復醒」。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而為憤激。這里不僅是酒後吐狂言,而且是酒後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於憤慨。以下「古來聖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詩人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所以說古人「寂寞」,也表現出自己「寂寞」。因此才願長醉不醒了。這里,詩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了。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並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何以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系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再者,「陳王」曹植於丕、叡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聖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源於此。
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而且看起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而且愈來愈狂。「主人何為言少錢」,既照應「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後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不惜將出名貴寶物──「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的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這結尾之妙,不僅在於「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浪漫色彩極濃。快人快語,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合,而「萬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雲從空,隨風變滅」的結尾,顯見詩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誇張手法不無關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刻能學,又非率爾可到。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節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唐詩別裁》謂「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
盧虛舟:范陽人,唐肅宗時曾任殿中侍御史。楚狂人:指陸接輿,系楚國狂人,曾狂歌而過孔丘,勸他不要做官。二峰:指香爐峰和雙劍峰。
這首詩作於詩人流放夜郎遇赦回來的次年,從漢口來到江西。詩中既寫了廬山的秀麗雄奇,更主要表現了詩人狂放不羈的性格。那時詩人已經歷盡磨難,始終不願向折磨他的現實低頭,求仙學道的心更加迫切了。
??這首詩是詠嘆廬山風景的奇絕,游覽飄然,猛發學道成仙之慾望,並進而邀請同伴。詩分四段。首六句為第一段,是序曲。以楚狂自比,對政治淡漠,透露尋仙訪道隱逸之心。「廬山」八句,為第二段,以仰視角度寫廬山「瀑布相望」、「銀河倒掛」、「翠影映月」、「鳥飛不到」雄奇風光。「登高」八句為第三段,以俯視角度,寫長江「茫茫東去」、「黃雲萬里」、「九派流雪」的雄偉氣勢,並以謝靈運故事,抒發浮生若蘿,盛事難再,寄隱求仙訪道,超脫現實的心情。「早服」六句為第四段,想像自己能早服仙丹,修煉升仙,到達嚮往的自由仙界。並以盧敖故事,邀盧侍卿同游。
??全詩想像豐富,境界開闊,給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五嶽尋仙不辭遠」,可藉以作事業追求者的警句。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後,於上元元年(760)從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潯陽(今江西九江)游廬山時作了這首詩。盧虛舟,字幼真,范陽(今北京大興縣)人,肅宗時任殿中侍御史,相傳「操持有清廉之譽」(見清王琦注引李華《三賢論》),曾與李白同游廬山。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開宗明義表達胸襟:我本來就象楚狂接輿,高唱鳳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國,游說楚王。接輿在他車旁唱道:「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嘲笑孔子迷於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對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樣游諸名山去過隱居生活。「鳳歌」一典,用語精警,內容深刻,飽含身世之感。接著詩人寫他離開武昌到廬山:「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詩人以充滿神話傳說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著仙人所用的嵌有綠玉的手杖,於晨曦中離開黃鶴樓。為什麼到廬山來呢?是因為「好入名山游。」後兩句詩,既可說是李白一生游蹤的形象寫照,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尋仙訪道的隱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謂序曲。然後轉入第二段,詩人以濃墨重彩,正面描繪廬山和長江的雄奇風光。先寫山景鳥瞰:「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古人認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廬山一帶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風九疊,指廬山五老峰東北的九疊雲屏。三句意謂:廬山秀麗挺拔,高聳入雲;樹木青翠,山花爛熳,九疊雲屏象錦綉雲霞般展開;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綺麗。以上是粗繪,寫出廬山的雄奇瑰麗;下面,則是細描:「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金闕、三石樑、香爐、瀑布,都是廬山絕景。這四句是從仰視的角度來描寫:金闕岩前矗立著兩座高峰,三石樑瀑布有如銀河倒掛,飛瀉而下,和香爐峰瀑布遙遙相對,那裡峻崖環繞,峰巒重疊,上凌蒼天。接著,筆姿忽又宕起,總攝全景:「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旭日初升,滿天紅霞與蒼翠山色相輝映;山勢峻高,連鳥也飛不到;站在峰頂東望吳天,真是寥廓無際。詩人用筆錯綜變化,迂迴別致,層層寫來,把山的瑰瑋和秀麗,寫得淋漓盡致,引人入勝。
然後,詩人登高遠眺,以如椽大筆,彩繪長江雄偉氣勢:「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古謂長江流至潯陽分為九條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洶涌,堆疊如山。這幾句意謂:登臨廬山高峰,放眼縱觀,只見長江浩浩盪盪,直瀉東海,一去不返;萬里黃雲飄浮,天色瞬息變幻;茫茫九派,白波洶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詩人豪情滿懷,筆墨酣暢,將長江景色寫得境界高遠,氣象萬千。何等雄偉,何等壯美!大自然之美激發了大詩人的無限詩情:「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外蒼苔沒。」石鏡,傳說在廬山東面有一圓石懸岩,明凈能照人形。謝公,南朝宋謝靈運,嘗入彭蠡湖口,登廬山,有「攀崖照石鏡」詩句(《謝康樂集·入彭蠡湖口》)。李白經過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後,重登廬山,不禁感慨萬千。這四句意思是:愛作廬山歌謠,詩興因廬山而激發。從容自得地照照石鏡,心情為之清爽,謝靈運走過的地方,如今已為青苔所覆蓋。人生無常,盛事難再。李白不禁油然產生尋仙訪道思想,希望超脫現實,以求解決內心的矛盾。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還丹,道家所謂服後能「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疊,指道家修煉的功夫很深,達到心和神悅的境界。這兩句表明詩人想像著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煉升仙,以擺脫世俗之情,到那虛幻的神仙世界:「遙見仙人彩雲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玉京,道教謂元始天尊居處。詩人彷彿遠遠望見神仙在彩雲里,手拿著蓮花飛向玉京。詩人多麼嚮往這樣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游太清。」《淮南子·道應訓》載,盧敖游北海,遇見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遂入雲中。」汗漫,意謂不可知,這里比喻神。九垓,九天。太清,最高的天空。李白在這詩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盧敖借指盧虛舟,邀盧共作神仙之游。兩句意謂:我李白已預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約會,並願接待盧敖共遊仙境。詩人浮想聯翩,彷彿隨仙人飄飄然凌空而去。全詩戛然而止,余韻悠然。
Ⅷ 世界500強企業,美國121家日本52家印度8家,中國有多少呢
眾多的企業家,為使我國蓬勃發揮了很大作用,因此受到世人的關注,美國更是在「財富」雜志上,頒布世界500強的企業。在眾多企業中,美國占據121家,印度日本52家,印度8家,那麼中國企業有多少呢?
在古代的中國,由於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使得我們落後於其他國家,因此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濟遙遙領先於中國。早在明朝末年,其他各國就已經出現了經濟復甦現象,當時中國的手工行業也有所成績,可由於倭寇的進攻,導致明朝實行海禁,隨後我國便與世界切斷了聯系,那個時候,我國依舊以農業發展為主。
國之未來在於青年,我們國家想要得到長足的發展,需要更多青少年的共同努力,帶領中國走向新的輝煌。同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拼搏,讓祖國走向繁榮。
Ⅸ 世界500強印度有少多、其中軟體有幾家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2日訊(實習記者范亞琪)據印度《商業時報》7月11日報道,在《財富》雜志公布的2010年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有8家印度公司入選。
在今年榜單中,零售巨頭沃爾瑪以銷售額4082億美元位居榜首。除了印度石油公司(IOC)和瑞來斯實業(RIL),其他進入500強的印度企業還有塔塔鋼鐵公司,塔塔汽車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Bharat Petroleum),印度斯坦石油公司(Hinstan Petroleum),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il& Natural Gas)和印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塔塔汽車是這八家公司中第一次進入世界五百強名單的印度企業。
美國公司在世界五百強中佔有139個席位,日本71個,接著是中國4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