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伊爾76運輸機有沒有失事事件
失事事件
1996年8月12日,斯貝爾(Spair)航空3601班機,在貝爾格萊德降落時墜毀,造成12人死亡。
1996年11月12日,哈薩克斯坦航空1907號班機和剛在英迪拉·甘地國際機場起飛的沙烏地阿拉伯航空763號班機在新德里附近的哈里亞納邦查基達里上空相撞,兩航機上合計共349人全部罹難,是航空史上最嚴重的空中相撞空難。
2004年5月18日,一架屬亞塞拜然的Il-76,在烏魯木齊起飛時遭遇風切變墜毀,7名機組遇難。
2005年11月11日,一架屬巴基斯坦的Il-76,在阿富汗喀布爾西北30公里撞山。
2007年3月27日,Transaviaexport航空的Il-76在索馬里被地對空導彈擊落。
2014年6月14日,一架烏克蘭軍的Il-76在盧甘斯克載著准備輪調的部隊,打算降落盧甘斯克機場時,遭到親俄羅斯的分離主義份子使用大口徑武器擊落,機上49人無一倖免。
所以說——在中國是沒有伊爾失事事件的(都沒投入使用)
阿爾及利亞:擁有18架伊爾-76,包括3架伊爾-76TD型伊爾-76MD,9架伊爾-76TD和6架伊爾-78 MIDAS;
安哥拉:安哥拉空軍曾擁有一架伊爾-76,但在墜毀的操作2009年8月27日墜毀於其國際機場,安吉拉吉拉環球航空運營1架伊爾-76;
亞美尼亞:民航擁有三架伊爾-76T(編號76300、86724和86817)一架伊爾-76TD;亞美尼亞空軍擁有3架伊爾-76S?;
亞塞拜然:民航擁有1架伊爾76-TD,空軍擁有一架伊爾-76,絲綢之路航空公司租借運營7架伊爾-76,其中包括5伊爾76-TD和2架伊爾-76TD-90;
白俄羅斯:白俄羅斯空軍繼承蘇聯一部分伊爾-76飛機,其中4架仍在服役中,白俄羅斯民航使用的伊爾-76在1999年底停止,總數約20架;
布吉納法索:布吉納法索航空公司擁有一架伊爾76-TD;
柬埔寨:民航租借一架寮國的伊爾-76使用;
中國:17架或更多伊爾-76,包括3架空警2000和空中加油機;
剛果民主共和國:民航擁有2架伊爾-76;
剛果共和國:民航擁有一架伊爾-76;
古巴:擁有2架伊爾-76S;
赤道幾內亞:民航擁有兩架伊爾76-TD;
喬治亞:民航擁有一架伊爾76-TD;
匈牙利:租借一架烏克蘭伊爾-76;
印度:空軍擁有17架伊爾76-MDS,6架伊爾-78和2架A-50預警機;
伊朗:伊朗空軍擁有15架伊爾-76S,伊斯蘭革命衛隊擁有2架伊爾-76S,民航運營十餘架伊爾-76;
伊拉克:空軍曾使用過伊爾-76,民航擁有1架伊爾-76;
約旦:民航使用2架伊爾-76,2011年交付約旦皇家空軍一架伊爾-76MF;
哈薩克:空軍擁有一架伊爾-76,民航擁有6架伊爾-76;
寮國:擁有1架伊爾-76;
拉脫維亞:民航擁有3架伊爾-76(T型2,TD型1);
利比亞:空軍曾擁有過伊爾-76,民航擁有21架伊爾-76;
馬里:民航擁有一架伊爾-76;
摩爾多瓦:擁有2架伊爾-76;
朝鮮:朝鮮空軍和高麗航空都擁有未知數量的伊爾-76;
俄羅斯: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伊爾-76,其中仍有至少119架在役,並在2012年10月簽訂39架伊爾-476的新合同;
塞爾維亞:擁有三架伊爾-76TD;民航租賃使用2架伊爾-76;
獅子山:民航擁有1架伊爾-76;
蘇丹:擁有未知數量的伊爾-76;
敘利亞:空軍擁有1架,民航擁有3架;
土庫曼:民航擁有8架;
烏克蘭:烏克蘭從蘇聯手中繼承了至少00架伊爾-76,至今仍有一定數量的伊爾-76活躍在其空軍和民航;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至少2架在其民航領域使用;
烏茲別克:空軍擁有4架,民航擁有至少16架;
葉門:空軍擁有3架伊爾-76。
2. 印度的軍事實力如何,真的有那麼差嗎
印度軍事實力難道真的那麼落後不堪?其實並非如此,你真的了解嗎?
大家都知道,最近印度和中國的關系因為邊境戰事很是吃緊,印度最高領導人甚至發言稱,印度已非1962年的印度,時代在發展,我們也很清楚的意識到,每一個國家都在進步和成長,中國也已經非1962年的中國,但是即使中國現在發展成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第三大國,我們對於印度的態度是不容小看的,印度之所以敢說出這種話,他也是有一定的實力所在的。
烈火導彈發射瞬間
「大地」系列陸基彈道導彈是短程彈道導彈,分為「大地-1」「大地-2」和「大地-3」三種型號,射程分別為150公里、250公里和350公里。
在三軍航空兵中,海軍的圖-142、空軍的蘇-30和幻影-2000等機型均具備核作戰能力,可以配備核炸彈和核導彈。
印度一方面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戰略核威懾力量,並強調核反擊能力的建設。
目前,印軍已經配備反導系統,具備一定的反導作戰能力,能夠對幾千公里飛來的對方彈道導彈進行攔截,為首都新德里和金融中心孟買等大城市和其它戰略目標提供一定程度的空中保護。
所以中國今天最明智的選擇就是如果認認真真,用真實端正的態度面對別的國家的挑釁,不用輕視對方,也不可以強化多方,要與一個對手相抗衡,就要從這個對手的多方面考慮,腳踏實地的分析敵人的弱點和優點,這樣才會戰勝對方,贏得自己的領土與爭議。望採納
3. 關於伊爾-76運輸機的性能和用途
伊爾-76「耿直」式中遠程大型運輸機,是前蘇聯伊柳申設計局研製的一種大型運輸機。
1971年3月試飛,1975年服役。乘員7人,動力為Л-30KД渦扇式發動機4X12000千克推力,翼展50.45米,機長49.59,機高14.76米,最大時速850千米,巡航時速750~800千米。巡航高度9000-12000米,實用升限15500米,航程5000千米。最大起飛重量170噸,載運量40噸或150名士兵,可載運各種裝甲車輛、高炮或防空導彈。有近10種類別。
伊爾-76還可執行傘降任務,空投貨物或經妥善包裝的軍用車輛。其最大載重量約40噸,可空投1個連的傘兵,或3輛傘兵戰車。
60年代末,由於蘇聯軍事空運主力機型——安-12已經顯得載重量小和航程不足,蘇聯為了提高其軍事空運能力,決定研製一種類似於美國C-141重型運輸機的運輸機。第一架伊爾-76原型機於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機場首次試飛,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屆巴黎國際航空博覽會上公開展出。1974年由蘇聯空軍航空運輸司令部進行驗收鑒定,認為飛機達到要求。試飛持續到1975年結束,隨後投入批量生產並交付部隊和民航。到1992年初,共生產700多架,年產量在50架以上。除俄羅斯空軍和民航使用數百架伊爾-76運輸機外,還有100多架出口到世界上很多國家,如阿爾及利亞、伊朗、英國、敘利亞、印度、捷克、波蘭、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古巴和中國等。
4. 伊爾-76運輸機的使用國家
阿爾及利亞:擁有18架伊爾-76,包括3架伊爾-76TD型伊爾-76MD,9架伊爾-76TD和6架伊爾-78 MIDAS; 安哥拉:安哥拉空軍曾擁有一架伊爾-76,但在墜毀的操作2009年8月27日墜毀於其國際機場,安吉拉吉拉環球航空運營1架伊爾-76; 亞美尼亞:民航擁有三架伊爾-76T(編號76300、86724和86817)一架伊爾-76TD;亞美尼亞空軍擁有3架伊爾-76S?; 亞塞拜然:民航擁有1架伊爾76-TD,空軍擁有一架伊爾-76,絲綢之路航空公司租借運營7架伊爾-76,其中包括5伊爾76-TD和2架伊爾-76TD-90; 白俄羅斯:白俄羅斯空軍繼承蘇聯一部分伊爾-76飛機,其中4架仍在服役中,白俄羅斯民航使用的伊爾-76在1999年底停止,總數約20架; 布吉納法索:布吉納法索航空公司擁有一架伊爾76-TD; 柬埔寨:民航租借一架寮國的伊爾-76使用; 中國:17架或更多伊爾-76,包括3架空警2000和空中加油機; 剛果民主共和國:民航擁有2架伊爾-76; 剛果共和國:民航擁有一架伊爾-76; 古巴:擁有2架伊爾-76S; 赤道幾內亞:民航擁有兩架伊爾76-TD; 喬治亞:民航擁有一架伊爾76-TD; 匈牙利:租借一架烏克蘭伊爾-76; 印度:空軍擁有17架伊爾76-MDS,6架伊爾-78和2架A-50預警機; 伊朗:伊朗空軍擁有15架伊爾-76S,伊斯蘭革命衛隊擁有2架伊爾-76S,民航運營十餘架伊爾-76; 伊拉克:空軍曾使用過伊爾-76,民航擁有1架伊爾-76; 約旦:民航使用2架伊爾-76,2011年交付約旦皇家空軍一架伊爾-76MF; 哈薩克:空軍擁有一架伊爾-76,民航擁有6架伊爾-76; 寮國:擁有1架伊爾-76; 拉脫維亞:民航擁有3架伊爾-76(T型2,TD型1); 利比亞:空軍曾擁有過伊爾-76,民航擁有21架伊爾-76; 馬里:民航擁有一架伊爾-76; 摩爾多瓦:擁有2架伊爾-76; 朝鮮:朝鮮空軍和高麗航空都擁有未知數量的伊爾-76; 俄羅斯: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伊爾-76,其中仍有至少119架在役,並在2012年10月簽訂39架伊爾-476的新合同; 塞爾維亞:擁有三架伊爾-76TD;民航租賃使用2架伊爾-76; 獅子山:民航擁有1架伊爾-76; 蘇丹:擁有未知數量的伊爾-76; 敘利亞:空軍擁有1架,民航擁有3架; 土庫曼:民航擁有8架; 烏克蘭:烏克蘭從蘇聯手中繼承了至少00架伊爾-76,至今仍有一定數量的伊爾-76活躍在其空軍和民航;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至少2架在其民航領域使用; 烏茲別克:空軍擁有4架,民航擁有至少16架; 葉門:空軍擁有3架伊爾-76。
5. 伊爾一76是哪個國家生產的飛機
伊爾76即伊爾-76運輸機。
伊爾—76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研製的四發動機中遠程重型運輸機。該型作為軍事運輸機研製項目於60年代末提出並開始設計。由於安—12作為蘇聯軍事空運主力已經顯得載重小和航程不足,蘇聯為了提高其軍事空運能力,急需一種航程更遠、載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軍用運輸機,於是決定研製這種在外形和載重能力都類似於美國C—141重型運輸機的伊爾—76,以彌補蘇聯軍事空運能力的不足和使其現代化。
第一架原型機於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機場首次試飛,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屆巴黎國際航空博覽會上公開展出。1974年由蘇聯空軍航空司令部對伊爾—76進行驗收鑒定,認為飛機性能良好,達到要求。試飛持續到1975年結束,爾後投入成批生產並開始交付蘇聯空軍航空運輸部隊和民航使用。到1992年初,共生產700多架,年產量在50架以上。北約對其代號為Candid(耿直)。
除俄羅斯空軍共使用500多架伊爾—76/76M/76MD和民航使用120多架之外,還向阿爾及利亞、伊朗、英國、敘利亞、印度、捷克和斯洛伐克、波蘭、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古巴和中國等國大量出口。
中文名伊爾-76運輸機機 長46.59米機 高14.76米翼 展50.5米機翼面積300平方米空 重70噸引 擎四台Aviadvigatel D-30起飛重量170噸燃油重量70噸平飛速度850公里/小時巡航速度750-800公里/小時武 器23mm機關炮兩門
6. 伊爾-76運輸機有多普及
直到1992年初,共生產700多架,年產量在50架以上。除俄羅斯空軍共使用500多架、民航使用120多架之外,還向阿爾及利亞、伊朗、英國、敘利亞、印度、捷克和斯洛伐克、波蘭、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古巴和中國等國大量出口。*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解放軍出動的軍機是當仁不讓的主力軍。地震發生後,解放軍空軍的伊爾-76、運八運輸機幾乎在第一時間就裝載著各種器材、物資向災區飛去。不過,擔當救援主力軍的解放軍軍機,國外研製生產的佔了多數。此次充當中國空軍戰略大運輸主力的伊爾-76是國內裝備的載重量最大、航程最遠的軍用運輸機。在汶川上空空降15名空降兵勇士的飛機就是該型運輸機。目前國產最大的運輸機是運八,該機最大載重量只有20噸,難以滿足戰略空運和重型裝備空投的需要。
空運是用飛機或其他航空器作為載體的一種運輸方式,也叫空中運輸。一般是比較急用的貨物,公路運輸不能符合要求的時效的情況下客戶會選擇空運。空運以其迅捷、安全、准時的超高效率贏得了相當大的市場,大大縮短了交貨期,對於物流供應鏈的完善和加快資金周轉及循環起到了極大的促動作用。各大航空公司相繼投入大量航班分取貨運這塊蛋糕。但空運相對海運成本較高。
1974年,蘇聯伊留申設計局設計了伊爾-76中程中型運輸機,北約代號「耿直」。
7. 2014印度空軍簡介 空軍的部署建制
印度空軍司令部是空軍最高指揮機構,駐新德里。空軍參謀長是空軍最高指揮官。空軍司令部下轄訓練司令部(班加羅爾)、保養司令部(那格普爾)和東部(西隆)、
中部〔阿拉哈巴德)、西部(巴蘭)、西南(左德普爾)、南部(特里凡特琅)5個地區司令部。作戰部隊主要由飛行、導彈,雷達部隊組成。聯隊為最大建制單
位,分為飛行聯隊和導彈聯隊。聯隊下轄若干中隊,中隊為空軍基本作戰單位。
印度空軍兵力11萬人。裝備各型飛機約1400架(其中作戰飛機777架)、直升機180架(其中武裝直升機34架)。
共計有17個攻擊戰斗機中隊(53架米格-23BN/UM型、88架「美洲虎」、148架米格-17型、79架米格-21MF/PFMA型);
20個戰斗機中隊(69架米格-21FL/U型、169架米格-21bis/U型、26架米格-23MF/UM型、64架米格-29型、35架「幻影」2000H/TH型、8架蘇-30MK型);
3個攻擊直升機中隊(32架米-25/35);
2個偵察機中隊(8架「堪培拉」、8架米格-25R/U型具有作戰能力);
12個運輸機中隊(105架安-32型、43架D0-228、28架BAe-748型、25架伊爾76型);
11個運輸直升機中隊(74架米-8型、37架米-17型、10架米-26型);
1個要員專機中隊(2架波音737型、7架BAe-748型、6架米-8型);
8. 印度到底有多少架蘇
印度總共購買了 200架 Su-30MKI,但有多架墜毀。
9. 印度的戰斗機有哪些,數量是多少
印度空軍目前擁有272架蘇-30MKI戰機,66架米格-29UPG戰機、51架幻影2000-5戰機, 125米格-21Bison型戰機,139架美洲豹攻擊機,超過100架米格-27戰斗轟炸機。
總數量約789架。LCA戰機雖已有20架定單,但還未形成全面戰力。另外海軍還擁有大約20架米格-29K艦載機和11架海鷂艦載機。
10. 伊爾-76運輸機年產量是多少
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設計的伊爾-76,是前蘇聯伊留申設計局作為軍事運輸機研製的四發動機中遠程重型運輸機。由於安-12作為前蘇聯軍事空運主力已經顯得載重小和航程不足,為了提高其軍事空運能力,亟需一種航程更遠、載重更大、速度更快的新式軍用運輸機,於是決定研製這種在外形和載重能力都類似於美國C-141重型運輸機的伊爾-76,以彌補前蘇聯軍事空運能力的不足和使其現代化。
第一架原型機於1971年3月25日在莫斯科中央機場首次試飛,並於同年5月27日在第29屆巴黎國際航空博覽會上公開展出。1974年,前蘇聯空軍航空運輸司令部對伊爾-76進行驗收鑒定,認為飛機性能良好,達到要求。該機試飛持續到1975年結束,爾後投入批量生產,並交付蘇聯空軍航空運輸部隊和民航使用。到1992年初,共生產700多架,年產量在50架以上。除俄羅斯空軍共使用500多架伊爾-76/76M/76MD和民航使用120多架外,還向阿爾及利亞、伊朗、英國、敘利亞、印度、捷克和斯洛伐克、波蘭、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古巴和中國等國出口。伊爾-76有適用不同用途的各型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