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如何治療甲狀腺

印度人如何治療甲狀腺

發布時間:2022-06-13 10:21:17

『壹』 印度抗甲狀腺癌特效葯

對於甲狀腺癌患者來說,能正視疾病,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積極配合手術治療,輔助稀牌破壁靈芝孢子粉膠囊可以整體上雙向調節人體功能平衡,調動機體內部活力,調節人體新陳代謝功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對手術後的存活時間有正向的影響

『貳』 印度的阿輪吠陀(Ayurvdeic )和阿輸吠陀(Ayurvdea)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印度傳統醫學、生命之學阿輸吠陀(Ayurveda)已有6000年以上的歷史,是全世界有記載的最古老的醫學系統,其最早的醫學文獻出現在公元前4500年。印度人至今仍沿用這一醫療系統。阿輸吠陀是梵文,由兩個字合成的:Ayur意指「生命」, Veda意為「知識」,其影響波及南北半球幾乎所有的醫學系統,因此印度阿輸吠陀被譽為「醫療之母」。由早期的文獻可看出,阿輸吠陀的醫生對於植物的強力醫療特性具有先知灼見,可說是現代葯理學的開山鼻祖。他們也對體內的運作極為了解,甚至有證據指出阿輸吠陀醫師動過人體手術。此外,此系統從古到今都同樣強調飲食與靈性的重要性。中國的中醫以及「現代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醫療方法,都可見到阿輸吠陀的影子。
作為一種「生命之學」,通常總會涉及到「維系與促進健康」和「解釋與治療疾病」兩大方面。就「維系與促進健康」而言,阿輸吠陀包含有相當於今人所言「養生保健」方面的種種知識;從解釋與治療疾病」的角度看,阿輸吠陀自然要對「疾病」—這種生命體的固有現象,有所認識,做出解釋,並提供解決的辦法。因此人們大多習慣於從實用的角度、按照當代的學科概念,將阿輸吠陀解釋與理解成一種技藝體系或醫學體系——「古代印度醫學」或「印度傳統醫學。然而實際上,在人類文明的早期,許多醫學的知識體系都具有較後世所言「醫學」更為寬泛的內涵與外延。例如在中國最早的書志中,將醫學的「經典」、「葯方」與求長生不老的「神仙方術」、研究性學的「房中術」著作歸為一類,通稱「方技」。以為其共性在於:此「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又如在希臘語中,「治療」(Therapeia)一詞的原意是「侍奉」。以食物對人進行「侍奉」既包括以植物治療疾病的知識,也包括營養學方面的知識。同樣,阿輸吠陀認為:所謂健康,並非僅僅是遠離疾病困苦,還應該進一步達到肉體、精神、靈魂的幸福與充實狀態。中國傳統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在於強調人體陰陽的平衡,而阿輸吠陀則更加廣泛地關注人類與自然、家族、友人、職業、文明、理念、習慣、真理、神靈等待與自我之間的關系協調。總之,所謂印度的傳統醫學,在思考「健康的維系與促進」、「疾病的解釋與治療」時,實際上是將肉體、精神與靈魂三者為一體加以考慮的。其中包含了許多在今人看來應屬社會、人倫、宗教的問題,但在阿輸吠陀的理論體系中,這些都是與「健康」直接相關的問題。
阿輸吠陀誕生於古代印度,自然會與存在於當時社會的各種哲學流派、宗教學說具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盡管其中存在著不少涉及社會、人倫、靈魂的內容,但她畢竟不是一種哲學或宗教,而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問。其關鍵在於歸根結底阿輸吠陀是以人類的肉體存在、健康為基本立足點,由此延伸到生存的環境——自然界與社會,在此基礎上,構建起「生命之學」的大廈。由此觀之,應該說阿輸吠陀的本質是一種自然科學,只不過這種誕生於古代的自然科學,帶有更多學問尚未分化時代的歷史特徵。也正因如此,一些學者將阿輸吠陀視為印度的「元科學」或「母科學」。
印度的醫學體系包括阿育吠陀(Ayurveda,又稱生命吠陀)醫學和悉達(Siddha)醫學。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體系。五千多年來,它在無數印度傳統家庭中使用著。
阿育吠陀傳統醫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吠陀時代。它以世界上最古老的有記載的綜合醫學體系而著稱。
根據印度神話記載,阿育吠陀的起源頗具傳奇色彩。它是由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創世者梵天(Brahma)在創造人類之前為保護人類而創建的。梵天先把阿育吠陀傳授給醫學之神孿生的雙馬童(Aswins),他們又傳授給專司雷雨的天神因陀羅(Indra)。因陀羅傳授給在人間修行的賢達之士,他們再傳授給他們的後代和弟子。
在歷史上,阿育吠陀的記載首次出現在公元前6000年印度古老的詩歌總集梨俱吠陀(Rig Veda)中。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四部吠陀經典之一的《阿闥婆》(Atharva)問世,其中阿育吠陀作為吠陀聖典的補充——副吠陀,附屬於阿闥婆吠陀。盡管阿育吠陀醫學早已經應用於實踐,但直到此時它才由口頭相傳編撰成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以下為阿育吠陀醫學的八大分支:
1. Kayachikitsa(內科學)
2. Shalakya Tantra(頭頸外科學及治療、眼科學和耳鼻喉科學)
3. Shalya Tantra(外科學)
4. Agada Tantra(毒物學)
5. Bhuta Vidya(精神病學)
6. Kaumarabhritya(兒科學)
7. Rasayana(延緩身體老化的老年學)
8. Vajikarana(生育學)
上述八大分支最早的論述出現在《阿提耶集》(Atreya Samhita)中,它至今仍然在現實生活中應用。
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阿育吠陀醫學分化為兩個學派:阿提耶——內科學派和曇梵陀利(Dhanvantari)——外科學派,從而使其成為一門更加系統化的科學。這兩大學派編寫了阿育吠陀醫學的兩本主要著作—《遮羅迦集》(Caraka Samhita)與《妙聞集》(Susruta Samhita)。這兩本醫學經典均著於公元前1世紀上半葉。《遮羅迦集》由偉大的印度醫祖遮羅迦所著,並經阿提耶補充修改,它至今仍然是應用最廣泛的阿育吠陀內科醫學著作。妙聞繼承了印度醫學始祖曇梵陀利學派的理論,他編寫的《妙聞集》收集了修復外科的各種知識,包括換肢手術、整形外科手術、剖腹手術甚至腦外科手術。同時,他還以發明了鼻整形術而聞名於世。大約在公元500年,第三部重要的阿育吠陀醫學著作《八支心要集》(Astanga Hridaya)問世。它綜合了阿育吠陀醫學兩大學派的觀點。從公元500年至公元1900年,16部重要的葯物專著Nighantus作為對阿育吠陀醫學經典的補充逐一問世,收集記載了各種新葯物,並在用法上進行了擴展,同時摒棄了陳舊的葯物和物質辨別方法。
有證據表明阿育吠陀醫學曾豐富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醫學體系。通過與印度的海上貿易,埃及人了解了阿育吠陀醫學。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使希臘人和羅馬人接觸到阿育吠陀。傳統的尤那尼(UNANI)醫學就是在這種交流中形成的。在第一個千年的早期,隨著佛教東傳,阿育吠陀醫學也傳播到東方,並對藏醫學和傳統的中醫草葯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阿育吠陀醫學的概念及原理
阿育吠陀醫學不僅是一門醫學體系,而且代表著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阿育吠陀(Ayurveda)由兩個字組成:Ayur指生命,Veda為知識、科學之意,因此阿育吠陀一詞的意思為生命的科學。根據阿育吠陀的觀點,人類應該和自然界和諧共存,而疾病的產生是由於這種和諧被打破了。通過利用自然界及其產物恢復這種基本平衡是阿育吠陀醫學的主要目的。這種觀念不僅貫穿於治療病痛的過程,而且還貫穿於疾病預防的過程。
阿育吠陀醫學的診治更傾向於人的特性而非疾病的特性。在做出診斷之前,病人的年齡、居住環境、社會及文化背景及其體質都是要考慮的層面。診斷的主要手段包括觸摸、檢查和交談,並利用草葯去盈補虧。它們的基本作用是激發專門器官的功能。因此阿育吠陀醫學的目標是通過調節飲食而化解健康問題,同時不會產生副作用。
在阿育吠陀醫學的觀點中,生命由身體、感覺、精神和靈魂構成。人有三種體液(氣、膽汁、粘液),七種基本組織(血液、原生質、肌肉、脂肪、骨、骨髓和精液)以及身體產生的廢棄物。人體的發育與衰老以及人體各要素的循環和我們所吃的食物有關。
根據阿育吠陀醫學的觀點,宇宙中包括人體在內的萬物都是由土、水、火、氣和空間(大氣)五種基本元素組成。人體的生長和發展取決於它所獲的營養,例如食物。食物也由上述五種基本元素組成,經過「生物火」(Agni)的作用而補充身體中的對應元素。人體作為有機生物體,其組織都是由這五種基本元素組合和轉變而成的。
身體健康還是得病取決於整個身體系統是否處於平衡狀態,包括體內各部分是否相互平衡。內在的和外來的因素都可能破壞自然的平衡,進而導致疾病。失衡可以由偏食、不良習慣和無視健康的生活規律而引起。同時,季節反常、不正確的運動、感覺器官的不當應用以及身心的不良作用也會打亂現有的正常平衡狀態。治療方法通常包括通過調節飲食而使身心系統恢復平衡,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葯物治療以及採取預防性療法。
基本的治療方法可以歸結為「獨處是保持健康的正確方法,並且獨處是使人遠離疾病的最好的醫生。」這也概括出了阿育吠陀醫學的基本目的,即保持和促進健康以及預防和治療疾病。
對疾病的治療主要通過旨在恢復和加強身體機制功能的排毒療法、葯物、合理飲食、運動和養生法等,消除引起身體系統及各組成部分失衡的因素,恢復平衡、強壯體質,預防或減少將來疾病的發生。
在阿育吠陀醫學中,調節飲食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方法。這是因為人體被認為是食物的產物。個體的精神狀況及其性情受其所吃食物的影響。食物在人體中先是轉化為乳麋,然後再轉化為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生殖要素和精氣。因此,食物是一切新陳代謝和生命活動的基礎。食物缺乏營養或者沒被有效轉化,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
通常的治療措施包括葯物治療、特殊食物療法以及根據醫囑適當運動。這三項措施通過兩種方式實行:一種是針對疾病的發病因素及各種症狀採取這三項措施對抗疾病本身;另外一種是採取這三項措施消除與發病過程中的病因和症狀相似的影響。
阿育吠陀醫學已經對疾病的發病因素到最終症狀的各個階段和狀態有著十分詳細的分析和描述。這使該醫學體系在潛伏症狀顯現出來之前推知疾病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同時也加強了它在疾病預防方面的作用,從而可以提前採取切實有效的治療措施阻止疾病的進一步發展,或在疾病初始階段採取合理的措施來治癒疾病。
治療疾病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a. Shodhana療法(凈化治療)旨在祛除身體和精神疾病的誘發因素。治療過程包括內部凈化和外部凈化。
b. Shamana療法(緩解治療)指對人體內的有害體液進行抑制。
c. Pathya Vyavastha(飲食和運動處方)包括對飲食、運動、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指導並指明禁忌情況。這樣做旨在增強治療措施的效果並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d. Nidan Parivarjan(消除致病因素治療) 旨在消除病人在飲食和生活方式方面存在的致病因素。還包括消除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的因素。
e. Satvavajaya(心理療法)主要涉及心理疾病領域,包括如何戒除不健康的心理慾望和如何培養勇氣、增強記憶力和集中精神。
f. Rasayana療法(利用免疫和強身健體葯物的治療)用來增強機體的力量和活力。通過這種治療可以產生許多積極效果,包括全面強身健體,加強記憶力和智力,提高對疾病的免疫力,保持年輕,改善膚色以及保持身心的最佳狀態。同時該療法還具有預防身體組織不成熟的病變和促進人體綜合健康的作用。
風靡歐美的艾薇烏達瑜珈 17日10:28 作者: 出自[千龍網]
艾薇烏達Ayurveda這個源於5000年前古老印度的神奇之術正在歐美掀起一個新的健康風潮—— 歷經5000多年歷史考驗的艾薇烏達,是世上最古老的醫療傳統之一。瑜伽只是其中的一個分支。而隨著瑜伽的世界風行,瑜伽背後的一整個健康生活方式體系——艾薇烏達,浮出水面,在歐美引起新一輪健康風潮。在梵語中,Ayur 的意思是廣義的「生命」,包含了身體、心智、意識與靈魂;而 Veda 的意義則是「知識和智能」,因此 Ayurveda 則可解釋為「生命的智能」。
揭開艾薇烏達的神秘面紗
根據艾薇烏達的哲學,人的能量可分為以下三大類型:Vata(梵文:意指風為主), Pitta(意指火為主)與Kapha(意指水和土為主)。 所有的生命形態都具備這些元素, 當它們處於平衡狀態時, 人們的身心靈會向上提升, 否則就會生病。但因每個人Vata、Pitta與Kapha的組成比重不同, 治療的方法也會因人而異, 所以艾薇烏達也就成為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醫學。
簡單測試你傾向於哪一種體質?
從下面這些條件中,找到最符合你的那一類,那便是你的主導體質類型了—— 其實,很少有人是100%的Vata、Pitta或Kapha體質,你極有可能是幾種體質的混合體,因為這3種能量存在於每個生命體中,並且會不斷地相互作用,但終究會有一種是主導。
比如一個Vata體質的人, 若住在十分寒冷的地區或經常攝取又冷又乾的食物, 就會產生Vata失調, 造成肌膚乾燥粗糙的情況。
而一個Pitta體質的人,肌膚本來天生偏油。 但若過度暴曬於又冷又乾的天氣, 也會產生體內Vata失調, 皮膚狀況可能發生改變,也可能出現乾燥粗糙的現象。
艾薇烏達有著完整的日常保養守則, 包括飲食、冥想、運動、按摩以及各種回春療法, 這些准則絕不只是可有可無的陪襯, 而是療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的理論甚至一直為當今西醫所沿用。
艾薇烏達的美麗指引
在美麗這個議題上, 艾薇烏達和化妝品界有著顯著的分歧, 它強調外在與內在的美麗密切關聯, 愈滋潤養護內在, 外在就愈閃耀明亮, 而且體形胖瘦完全不會影響這股自然流露的光芒。
艾薇烏達將美麗分為三部分:外在、內在與隱形——外在美麗:除了指一般對美的標准外,艾薇烏達認為真正的美麗更在於健康的身體。
內在美麗:一個人的內在素質, 包括情緒狀態與心智活動。就像形體可藉由飲食和生活形態來調整,一個人的心智也可以藉由訓練變得更積極正面, 這就是自我發現及珍愛自己的過程。隱形的美麗:則需要較長時間的培養, 它包含一個人的能量、靈感與洞悉力, 這是由內轉化為外, 真正圓滿豐潤、深刻永恆的成熟美。
與眾不同的按摩方式
專業艾薇烏達會根據每個人的脾性或者性格(生活方式、言談舉止等),確定每個人的特點和氣質,從而採取不同的按摩方式。
Abhyanga是艾薇烏達基礎按摩,通過從頭到腳按摩全身,它提供了一個呵護自己、放鬆身心的絕好機會。按摩師的雙手緩慢地、平靜地在身體上移動,精確地在穴位上用力。這種按摩適合那些氣質焦躁、生活壓力繁重、而且毛手毛腳的人群。按摩的時候使用的是溫熱的芝麻油。
Vishesh則能有效幫助恢復精力,按摩的時候同樣採用芝麻油。它適合那些容易精神倦怠的人群。如果兩位按摩師同時按摩,效果更出色。
Shirodhara是用芝麻油按摩頭部的方法,對於精神極度緊張、壓力過大的人群大有裨益,它好比是對大腦的鎮靜劑,並從大腦作用到全身。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按摩不適用於那些患有鼻竇炎的人群。
Garshan是指不藉助按摩油按摩皮膚的方式。按摩師一般要佩戴生絲手套,通過在身體上上下下的輕柔摩擦,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能使人立即精神百倍。它跟Abhyanga的操作方法大同小異,都是從頭到腳。對於那些油性皮膚、橘皮組織或者身體肥胖的人群具有無可比擬的好處。
獨特的按摩油——芝麻油
芝麻油是艾薇烏達的基礎按摩油,一般要加熱以後使用。這是因為芝麻油對於調理女性的生理循環極為有利。此外,盡管芝麻油是艾薇烏達按摩中使用最廣泛的植物油,但大量的其他植物油也可以使用,包括玫瑰油、天竺葵、薰衣草、香檸檬、茉莉花精油等等。專業人士強調說,鑒於這些植物精油會滲透進人體肌膚,所以必須注意確保它的品質。
艾薇烏達的飲食觀點
個人體質與自然如果不和諧運作, 就不能期待被真正的治療。任何食物無論多營養, 若不能適當地 消化吸收, 就形同毒素廢物。明智地選擇、技巧地處理, 加上專心的飲食可強化消化吸收能力。艾薇烏達飲食不是以卡路里或營養成分為依據,而是以食物的顏色、味道、溫度、質地是否「吸引」個人體質為本, 而這些食物通常也具有平衡矯正體質的特性。比方說, Vata體質天生干而冷, 就應多食用濕潤且質溫的食物。
來自古印度的瘦身美草 12/7/2003
已有2千多年歷史的印度古醫學系統Ayurveda,它的草本自然療法近來常被歐美時髦的Spa中心所採用,現在甚至連某些纖體中心與瘦身產品也聲稱取法Ayurveda的精神,使用印度的木苦沒葯樹抽取物Gugulipid作為瘦身成分。擁護者表示,這個成分可以刺激甲狀腺、加速脂肪分解,並促進蛋白質合成,理論上即可促使纖瘦肌群的增長。印度方面的研究指出,它可降低人體的膽固醇含量,但尚未獲得歐美學界的廣泛接受。食品葯物學家指出,Gugulipid成分是否有瘦身功效,目前尚未證實,所以必須注意使用上的安全性。而且賓州運動營養學家Clark博士也強調,甲狀腺是人體很敏感的部位,必須小心維持其均衡值;要減肥的話,還是均衡的飲食習慣,加上定時定量的運動最為可靠。
Ayurveda古療法新時髦 印度古醫療法阿育吠陀 張曦娜(班加羅爾) (2004-04-01) 《聯合早報》
所謂「Ayurveda」為梵文,中文一般譯為「阿育吠陀」或「生命吠陀醫學」,總公司在印度班加羅爾的天然草本保健品公司喜馬拉雅葯品公司(The Himalaya Drug Company)研究及技術部執行董事密特拉醫生(Dr. S K Mitra )說,「Ayus」指的是生命,「Veda」指的則是知識或者智慧,兩者結合在一起,其意思是指「生命的科學」,或是指生命或長壽的知識。
治療也保健
密特拉醫生說:「阿育吠陀醫學有兩大功能,它不單是一門治病的知識,同時還是一種教導人們如何生活,如何保持健康的學問。人們身體狀況正常,健康沒出現問題時,阿育吠陀醫學可作為保健養生的知識,生病了則可用以治療疾病。」
由於印度政府對於阿育吠陀醫學相當重視,因此在印度的衛生保健事業上,阿育吠陀醫學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當今的印度,要成為一名具有執業資格的阿育吠陀醫學的醫生都需要經過多年的專業培訓。
酒店提供阿育吠陀服務
密特拉醫生說,近年來阿育吠陀傳到歐美,影響力不小,尤其是在美國頗為盛行,一些名人如麥當娜、好萊塢影星狄美摩亞(Demi Moore)等都將阿育吠陀視為養生保健的方式。
阿育吠陀目前已逐漸演變成一種治療方法,稱為Ayurvedic medicine,被歐美人士視為現代醫學的一種「另類」(alternative)療法,一些患上慢性病的人在治療長期病痛時,並不選擇看西醫,而選擇像阿育吠陀這樣的「另類」醫療方式來調養身體。
在目前的印度,還有不少高級度假酒店提供西方人全套的阿育吠陀療程。若上網搜尋「Ayurveda」,可看到各種營利或非營利的相關機構的網址。
發展成時髦生活方式
目前也有一些著名的護膚品品牌推出Ayurveda產品系列 ,號稱以阿育吠陀醫學的原理開創護膚品。同時,Ayurveda在歐美並已悄悄發展成一種「生活方式」,在一些時髦城市悄然興起。
此外,阿育吠陀醫學的草本自然療法近來常被一些號稱回歸自然的Spa中心採用,發展出以草葯按摩的阿育吠陀按摩(Ayurvedic Massage),甚至連一些纖體中心與瘦身產品也聲稱取法阿育吠陀醫學的治療原理。
阿育吠陀醫療概念:從平衡中獲得健康
密特拉醫生說,阿育吠陀講求的是整體醫療,它的醫療宗旨是全方位的。阿育吠陀療法將身、心、靈視為一個整體,它教導人們與自然界和諧共存,從而達到肉體、心靈和情緒上的健康。
阿育吠陀的功能也即改變人們對生活與生命的態度,以改正身體不平衡的狀態。
阿育吠陀的原理是:造成人們生病的原因是由於體內三大生命能量(稱為「doshas」)失去平衡造成的。人體中的三大能量分別是瓦塔(Vata)、皮塔(Pitta)和卡法(Kapha)。
阿育吠陀醫學認為,自然界和人體由乙醚、空氣、火、水、土五種元素構成。人體內的三大能量也是由這五種元素構成:乙醚和空氣結合形成瓦塔(Vata),火和水結合形成皮塔(Pitta),水和土結合形成卡法(Kapha);一旦這三大生命能量太多或是不足夠都會使到人們生病。
阿育吠陀認為,身體的不平衡是由於不適當的飲食習慣和不正確的生活方式,以及外傷、病毒等因素引起的。在這些因素中,有些因素是自己無法控制的,但是,生活方式和飲食卻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阿育吠陀醫生在診療時,會以詢問的方式,先了解病患的飲食習慣、對壓力的感受、睡眠模式等;再從觀察中來做出結論,包括觀察舌頭、眼睛、皮膚和行為舉止,聽患者的聲音,一旦被醫生診斷出體內不平衡,那麼他們會建議病人改變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以及使用草葯或按摩。
阿育吠陀與中國葯草學 異曲同工
天然草葯是自古以來人類用來醫療各種疾病的主要材料,在中國,很早以前就有由戰國及秦漢醫葯學家搜集整理成書的《神農本草》,而作為古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印度,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葯草植物的國家之一,阿育吠陀和中國葯草學有異曲同工之妙,不但都強調追求身心和精神上的健康來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同時也都廣泛的應用草本植物。
去年初,當沙斯在新加坡肆虐之際,市井中輾轉相傳,一些印度傳統草葯和香料如鬱金香根(Turmeric,又稱姜黃)、羅勒(Sweet Basil,又稱九層塔)、印度楝樹(Neem Tree)具有殺菌、治療發燒和咳嗽的功能,小印度一些香料店的傳統草葯也因而在那段時間銷量增加。
阿育吠陀醫學認為,當身體的平衡受到擾亂時,將食物和草葯正確地配合起來使用,可使身體達到適當的平衡。
事實上,為了改善體質,延長壽命,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服用由天然草葯製成的保健品已成為許多現代人的新時尚。
在談到草本的葯物時,密特拉醫生說,印度醫學界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參考、研究古印度阿育吠陀的草本知識,並以現代科學的方法研製出安全、有效的天然草本保健品,這些產品具有治療及保健功用,不僅在印度本土廣為使用,有一些也已漸漸在各地風行。

『叄』 怎樣治療甲狀腺

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儲存和分泌甲狀腺素。
甲狀腺素的主要作用包括:1.增加全身組織細胞的氧消耗和熱量產生;2.促進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3.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及組織分化,此作用於機體的年齡有關,年齡越小,甲狀腺素缺乏的影響越大。

甲狀腺機能亢進
甲狀腺機能亢進俗稱「甲亢」,是甲狀腺功能過分活躍的一種疾病。這種病症發於甲狀腺分泌過多荷爾蒙,導致代謝速率過快。身體的各種反應,包括消化過程,均加速進行。有時會發生吸收不良,因此適當的飲食非常重要。此病病因至今不明。
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症狀包括神經緊張、心情煩躁、排汗增多、失眠及疲勞、身體虛弱、掉頭發、體重減輕、指甲開裂、雙手發抖、全身無力、無法耐熱、心跳加速。
女性患者會有停經或月經減少現象。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腫的患者頸部會變得粗大,少數情況下患者會出現眼球突出、視力不清或有復視症狀。本病惡化時會有大汗、腹瀉、嘔吐、高熱、昏迷、脈搏大於160次/分鍾的症狀,可引起休克、心衰、肺水腫等嚴重並發症。
家庭治療措施
●注意休息
在疾病發作期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並保持樂觀。
●避免刺激患者
甲亢患者容易神經緊張、心情煩躁,家人應多給予關心,對患者病態的情緒要給予理解,不要刺激患者加重病情。
營養與飲食療法
●多吃蔬菜
多吃下列食物:綠花椰菜、甘藍萊芽、甘藍、白花椰萊、芥末葉、桃、梨、黃色大蕪菁、大豆、菠菜、蕪菁。這些食物有助於壓抑甲狀腺製造荷爾蒙。
●多吃海藻
海藻富含碘,甲狀腺有吸收碘的能力,大劑量的碘進入甲狀腺內能夠破壞甲狀腺,達到與切除甲狀腺相同的目的。因此,碘可用來治療甲亢。年齡在20歲以下,懷孕或哺乳期及有活動性肺結核或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禁用。
●避免刺激物。
至少三個月禁吃乳製品,也避免刺激物、咖啡、茶、尼古丁、汽水等。臭豆腐中所含的物質會加重病情,甲亢病人應慎食。
●多吃花生和涼性食物
花生有益於甲亢患者,可以常吃。有火旺表現者,可多食西瓜、菜豆、芹菜、金針菜等涼性食物。有陰虛內熱表現者.可食用桑葚,甲魚、木耳、百合、枸杞子、鴨子等食品。
●多吃新鮮水果
可常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如蘋果、桃、棗、檸檬、椰子、芒果、無花果、香蕉、柿等。花生、核桃、蓮子、菱角、雞頭米等乾果也可以常吃。
●保健葯膳
①銀耳太子參茶
銀耳15克,太子參25克,冰糖適量,水煎飲用,治療心慌、氣虛氣短症。
②龍眼蓮子湯
龍眼肉4-6枚,蓮子、芡實各20克,水煎湯,於睡前服,連服3—5天,治療失眠、健忘、心慌怔忡、自汗盜汗等。
③ 柿子膏
青柿子1000克,蜂蜜適量。將柿子洗凈,去蒂切碎搗爛,以紗布擠壓取汁,將柿子汁放於鍋內煮沸,改用文火煉為稠膏,加蜂蜜一倍攪勻,煎成稠膏,停火待冷,裝瓶備用,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服,每日二次。
④ 百合粥
百合(干者30克,鮮者60克),粳米60克。百合、粳米一起煮粥,加冰糖適量。早晚分服。清心潤肺、止渴化痰。
⑤ 蒸甲魚
甲魚1隻,西洋參2克,調料適量。甲魚去內臟,加西洋參、酒、醬油、薑片等作料,上籠蒸熟,食肉喝湯。治氣虛神疲,足很好的補益之方。
⑥紫菜蘿卜湯
紫菜50克,陳皮10克,蘿卜 250克切碎,每天煮湯服用。有化痰、軟堅、消癭、散結之功。
⑦牡蠣海帶湯
蚝豉(牡蠣肉)100克,海帶50克,加水和調料共煮。每天分2次服食。蚝豉補虛壯陽,海帶補碘。
●補充營養察
①綜合維生素及礦物質
用量依照產品指示。每天需服用大量。在代謝過快的情形下,必須增加維生素及礦物質。
②維生素B群添加核黃素(B2)、硫胺素(B1)及毗哆醇(B6)
用量50毫克,每天3次,用餐時服用,必要時,可改用注射的方式。
③啤酒酵母
每天1—3湯匙。富含各種基本的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B。
④必需脂肪酸
用量依照產品標示,用以恢復身體功能。
⑤ 卵磷脂
用量依照產品標示。幫助脂肪消化,並保護細胞及器官的外膜。
⑥ 維生素C
每天300—500毫克。對緩解緊張或壓力的狀況尤其有效。
⑦ 維生素E
每天4001U。避免使用過量的維生素E,否則可能刺激甲狀腺。
●危險訊號
如果出現下列症狀,請速就醫:
*盡管食慾增加但體重減輕。
*心率增加,血壓升高,煩躁,多汗。
*腸蠕動增加,有時伴腹瀉。
*肌無力,手震顫。
*發燒,易激動或者譫妄,脈搏加速,說明有甲狀腺危象,一種突然且危險的甲亢並發症。
*甲狀腺腫大及頭暈、嘶啞、或吞咽固難,這是由於甲狀腺可能壓迫了頸靜脈、氣管、食管或者是控制喉部的神經。這種腫物應及時治療,通常需要手術切除。
參考資料:http://www.jkw.com.cn/jbdq/jbdq/1/8/6/index.htm

『肆』 怎樣治療甲狀腺

甲狀腺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棕紅色,分左右兩葉,中間相連(稱峽部),呈「H」形,約20~30克。甲狀腺位於喉下部氣管上部的前側,吞咽時可隨喉部上下移動。甲狀腺的基本構成單位是腺泡,對碘有很強的聚集作用,雖然通常腺體中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含量高25~50倍,但每日飲食攝入的碘仍有1/3進入甲狀腺,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狀腺。甲狀腺激素是甲狀腺分泌的激素。

甲狀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為:(1)促進新陳代高謝,使絕大多數組織耗氧量加大,並增加產熱。(2)促進生長發育,對長骨、腦和生殖器官的發育生長至關重要,尤其是嬰兒期。此時缺乏甲狀腺激素則會患呆小症。(3)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此外,還有加強和調控其它激素的作用及加快心率、加強心縮力和加大心輸出量等作用。

甲狀腺是內分泌系統的一個重要器官,它和人體其它系統(如呼吸系統等)有著明顯的區別,但和神經系統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被稱為兩大生物信息系統,沒有它們的密切配合,機體的內環境就不能維持相對穩定。內分泌系統包括許多內分泌腺,這些內分泌腺受到適宜的神經刺激,可以使這些內分泌腺的某些細胞釋放出高效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經血液循環被送到遠距離的相應器官,發揮其調節作用,這種高效的化學物質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激素。甲狀腺是人體內分泌系統中最大的內分泌腺,它受到神經刺激後分泌甲狀腺激素,作用於人體相應器官而發揮生理效應。
平常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甲狀腺位於何處,但「粗脖子病」大多數人並不陌生,其實「粗脖子病」就是甲狀腺腫大,這就告訴我們甲狀腺位於頸部。再具體些,我們平常所說的「喉結」 ,我們自己都能觸到,甲狀腺就位於「喉結」的下方約2~3厘米處,在吞咽東西時可隨其上下移動。

甲狀腺形如「H」,棕紅色,分左右兩個側葉,中間以峽部相連。兩側葉貼附在喉下部和氣管上部的外側面,上達甲狀軟骨中部,下抵第六氣管軟骨處,峽部多位於第二至第四氣管軟骨的前方,有的人不發達。有時自峽部向上伸出一個錐狀葉,長短不一,長者可達舌骨,為胚胎發育的遺跡,常隨年齡而逐漸退化,故兒童較成年人為多。

甲狀腺外覆有纖維囊,稱甲狀腺被囊,此囊伸入腺組織將腺體分成大小不等的小葉,囊外包有頸深筋膜(氣管前層),在甲狀腺側葉與環狀軟骨之間常有韌帶樣的結締組織相連接,故吞咽時,甲狀腺可隨吞咽而上下移動。

在青春期甲狀腺發育成熟,甲狀腺的重量為15~30克。兩個側葉各自的寬度為2厘米左右,高度為4~5厘米,峽部寬度為2厘米,高度為2厘米。女性的甲狀腺比男性的稍大一些。在正常情況下,由於甲狀腺很小很薄,因此在頸部既看不到,也摸不到。如果在頸部能摸到甲狀腺,即使看不到,也被認為甲狀腺發生了腫大。這種程度的腫大往往是生理性的,尤其是在女性青春發育期,一般不是疾病的結果,但有時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一、甲狀腺的構造

人的甲狀腺重20~30g,是人體內最大的內分泌腺。它位於氣管上端兩側,甲狀軟骨的下方,分為左右兩葉,中間由較窄的峽部相聯,呈「H」形(圖13-6)。

甲狀腺由許多濾泡組成。顯微鏡下所見:濾泡由單純的立方腺上皮細胞環繞而成,中心為濾泡腔。腺上皮細胞是甲狀腺激素合成和釋放的部位,濾泡腔內充滿均勻的膠性物質,是甲狀腺激素復合物,也是甲狀腺激素的貯存庫(圖13-7)。濾泡形態學的改變可反映腺體功能狀態:腺體活動減弱時,腺上皮細胞呈扁平狀,濾泡腔內貯存物增加;如果活動亢進,腺泡上皮呈柱狀,濾泡腔內貯存物減少。

二、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分泌的有生物活性的激素有甲狀腺素(又名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兩種。它們是一組含碘的酪氨酸,它是以碘和酪氨酸為原料在甲狀腺腺細胞內合成。甲狀腺腺細胞有很強的攝取碘的能力。人體每天從飲食攝取100~200μg碘,其中約有1/3碘進入甲狀腺。甲狀腺含碘總量約8000μg,佔全身含碘量的90%,說明甲狀腺具有很強的泵碘能力。甲狀腺功能亢進,泵碘能力超過正常,攝入碘量增加;低下時則低於正常,攝入碘量減少。故臨床把甲狀腺攝取放射性碘(131I)的能力作為常規檢查甲狀腺功能的方法之一。
碘離子被攝入甲狀腺腺泡上皮細胞後,在過氧化酶的作用下,迅速氧化為活化碘,然後經碘化酶的作用使甲狀球蛋白中的酪氨酸殘基碘化,生成一碘酪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再在縮合酶的作用下,將它們縮合成T4或T3。這樣,含有四種酪氨酸殘基的甲狀球蛋白貯存在濾泡腔內(請參閱生物化學有關章節)。
甲狀腺受到TSH的作用,釋放甲狀腺激素時,腺上皮細胞先通過吞飲作用把濾泡腔內的甲狀球蛋白吞入腺細胞,在溶酶體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下,使甲狀球蛋白分解,解脫下來的T4和T3因能抗拒脫碘酶的作用,分子又小,可以透過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甲狀球蛋白分子上的T4數量遠遠超過T3,所以分泌的激素中T4約占總量的90%,T3分泌量較少,但其活性大,是T4的5倍。T4每日分泌總量約96μg,T3約30μg。T4釋放入血後,一部分與血漿蛋白結合,另一部分則呈游離狀態在血中運輸,兩者之間可以互相轉變,維持T4、T3在血液中的動態平衡,因為只有游離型,才能進入細胞發揮作用。T3釋放入血後,因為與血漿蛋白的親和力小,主要以游離型存在。每天約有50%的T4脫碘轉變為T3,故T3的作用不容忽視。

三、甲狀腺激素的生物學作用

甲狀腺激素的生物學作用主要有下列三方面:
(一)促進生長發育
甲狀腺激素促進生長發育作用最明顯是在嬰兒時期,在出生後頭四個月內影響最大。它主要促進骨骼、腦和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若沒有甲狀腺激素,垂體的GH也不能發揮作用。而且,甲狀腺激素缺乏時,垂體生成和分泌GH也減少。所以先天性或幼年時缺乏甲狀腺激素,引起呆小病。呆小病患者的骨生長停滯而身材矮小,上、下半身的長度比例失常,上半身所佔比例超過正常人。又因神經細胞樹突、軸突、髓鞘以及膠質細胞生長障礙,腦發育不全而智力低下。他們性器官也不能發育成熟。患者必須在出生後三個月左右即補充甲狀腺激素,遲於此時期,則治療往往無效。
(二)對代謝的影響
1.產熱效應甲狀腺激素可提高大多數組織的耗氧率,增加產熱效應。這種產熱效應可能由於甲狀腺激素能增加細胞膜上Na+-K+泵的合成,並能增加其活力,後者是一個耗能過程。甲狀腺素使基礎代謝率增高,1mg的甲狀腺素可增加產熱4000KJ。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的基礎代謝率可增高35%左右;而功能低下患者的基礎代謝率可降低15%左右。
2.對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作用它對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影響十分復雜。總的來說,在正常情況下甲狀腺激素主要是促進蛋白質合成,特別是使骨、骨骼肌、肝等蛋白質合成明顯增加,這對幼年時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反而使蛋白質,特別是骨骼肌的蛋白質大量分解,因而消瘦無力。在糖代謝方面,甲狀腺激素有促進糖的吸收,肝糖原分解的作用。同時它還能促進外周組織對糖的利用。總之,它加速了糖和脂肪代謝,特別是促進許多組織的糖、脂肪及蛋白質的分解氧化過程,從而增加機體的耗氧量和產熱量。
(三)其它方面
此外,甲狀腺激素對於一些器官的活動也有重要的作用。它對維持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有重要的意義。甲狀腺激素可直接作用於心肌,促進肌質網釋放Ca2+,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

四、甲狀腺功能調節

(一)下丘腦-腺垂體-甲狀腺功能軸
下丘腦神經內分泌細胞分泌TRH,促進腺垂體分泌TSH。TSH是調節甲狀腺分泌的主要激素。動物去垂體後,其血中TSH迅速消失,甲狀腺吸收碘的速率下降,腺體逐漸萎縮,只靠自身調節(見後)維持最低水平的分泌。給這種動物注射TSH可以維持甲狀腺的正常分泌。切斷下丘腦與腦垂體門脈的聯系,或損壞下丘腦促甲狀腺區,均能使血中TRH含量顯著下降,TSH、及甲狀腺激素含量也相應降低。這說明下丘腦-腺垂體- 甲狀腺間存在功能聯系。
甲狀腺激素在血中的濃度,經常反饋調節腺垂體分泌TSH的活動。當血中游離的甲狀腺激素濃度增高時,將抑制腺垂體分泌TSH,是一種負反饋。這種反饋抑制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穩定的重要環節。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時,TSH分泌增加,促進甲狀腺濾泡代償性增大,以補充合成甲狀腺激素,以供給機體的需要。
(二)體內外的其它刺激
體內外各種刺激可以通過感受器,經傳入神經傳到中樞,促進或抑制下丘腦分泌TRH,進而再影響甲狀腺素的分泌。例如寒冷就是通過皮膚冷感受器經上述環節促進甲狀腺分泌。
(三)自身調節
甲狀腺功能的自身調節,這是指在完全缺少TSH或TSH濃度基本不變的情況下,甲狀腺自身對碘供應的多少而調節甲狀腺素的分泌。當食物中碘供應過多時,首先使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中碘的轉運發生抑制,同時使合成過程也受到抑制,使甲狀腺激素合成明顯下降。如果碘量再增加時,它的抗甲狀腺合成激素的效應消失,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增加。此外,過量的碘還有抑制甲狀腺激素釋放的作用。相反,外源碘供應不足時,碘轉運機制將加強,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釋放也增加,使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致過低。碘的這種作用原理尚不清楚。
(四)交感神經的作用
甲狀腺濾泡受交感神經支配,電刺激交感神經可使甲狀腺激素合成增加

甲狀腺實驗
甲狀腺:55號切片,豬或貓甲狀腺和甲狀旁腺,H.E染色。
被膜:由結締組織構成,伸入實質內,將實質分成許多小葉。
腺泡:圓形或卵圓形,腺泡腔內含有粉紅色膠狀物質。腺泡上皮為單層立方上皮。有胞質清亮的細胞,夾在腺泡上皮和基膜之間,有一種體積較大的細胞稱為腺泡旁細胞。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如何治療甲狀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最貴的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101
印度紫檀木手鏈多少錢 瀏覽:201
四大糧食中原產於中國的是哪個 瀏覽:914
中國調味品第一鎮是哪個 瀏覽:741
伊朗胖人體重多少斤 瀏覽:385
義大利語黑手黨怎麼說 瀏覽:868
騰沖距離越南多少公里 瀏覽:954
義大利吃烤串長什麼樣 瀏覽:768
英國海運到韓國多久 瀏覽:40
中國愛國酒30年多少錢 瀏覽:602
伊朗男排身高最高的是多少 瀏覽:115
義大利布客氣怎麼說 瀏覽:930
印尼購買什麼區別 瀏覽:14
印度一斤雞肉多少錢 瀏覽:27
伊朗經歷了多少個王朝 瀏覽:92
去印尼做生意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498
中國什麼造不出來 瀏覽:866
中國美國土地哪個大 瀏覽:543
伊朗靠近伊拉克城市叫什麼 瀏覽:451
中國最火的河是什麼河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