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巴若戰,中國該如何抉擇
昨天剛剛看到了印度向巴基斯坦動手的新聞,今日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印巴「激烈交火」的說辭,而印度方面則是又開始了「胡說八道破臟水的行為」,說是巴基斯坦先違反了規則先動手的~
雖然說作為非兩國本國的人來說,這個真實性有待考證的,但是對於近期就冒犯過中國的印度來說,我們肯定是站在巴基斯坦這邊的,同時中巴本身關系就好,印度這次兩邊都動手也是沖著我們交好的關系去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系!
那麼面對他國的挑釁的時候,不僅要針對挑釁國做好准備,更要多方面去考慮這個挑釁會帶來的影響,比如背後的國家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應對措施,明著指責肯定是不行的,反而我們還容易背上誣陷的罪名,那麼就要考慮通過非軍事的手段先讓背後操縱的國家不快活,那麼當矛盾深化之後,其實還可以通過一個比較好解決的途徑搞定,怕往往就怕矛盾不夠銳化,站在國家的立場上很難說的時候。
並且如果要戰爭,那麼其他幾個地方也必須要進行保護,以免別的國家趁虛而入,尤其是經常有矛盾的幾個地方。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印度如此的挑釁肯定不單單是印度一方面的決定,如果要打,恐怕也不止是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很有可能會變成一場混戰啊~
而且最近中國的外交上事物也是繁多,節骨眼的事情也往往是最難辦的,但是要相信國家不會再回到滿清的痛苦時代了,也請大家寄希望於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國家,並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為國家添磚加瓦!
② 印度和中國如果打起來會怎樣,
很簡單,兩國的經濟轉入戰時經濟,物質供應全部進入戰時體制,限制口糧,施行燈火管制,晚上宵禁,物價飛漲,通貨膨脹,民不聊生。
③ 中國要和印度打戰了,我們該如何對待戰爭
不怕,堅持走和平發展路線這種話是白說的么?沒點底氣咱敢說這話么??
我們有防火牆(印度人能翻過來么?)
就算他們翻過了防火牆,我們還有三炮呢,印度頂多也就是個二炮
就算三炮hold不住,我們還有城管呢,印度人不過是塵埃,而我們的城管是沙塵暴!!!
就算城管不管了,我們還有春哥呢!!宇宙中最純的爺們!春哥一出手,秒殺全宇宙!!印度人只能過來貢獻菊花了!
如果春哥戰斗累了,那麼我們還有芙蓉姐姐呢,肯定讓印度人jjrw!!讓他們擼去吧~
就算芙蓉也累了,我們還有喜羊羊與灰太狼呢,還有金剛葫蘆娃呢,還有大頭兒子跟小頭爸爸呢!
就算這些都hold不住他們,我們領土那麼廣闊,他們要打過來交得起罰單和過路費么???
就算他們要打進京城來,他們下得了西直門立交橋么???
就算他們下了立交橋,那麼他們的戰鬥力也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到時候我們只需要強烈譴責就好了~
④ 如果印度和中國戰爭
從俄羅斯買石油。
不過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不大。不是小瞧印度,他們的軍力真的不是中國的對手
⑤ 中國跟印度打起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印度的老毛病又犯了,如果他們真的反省過1962年的教訓的話,就應該明白,雖然中國對印度的自衛反擊戰是1962年開打的,但是在1962年之前的幾年時間里,印度就一直在尼赫魯政府「前進政策」的指導下不斷蠶食中國領土,面對印度的挑釁,中國為了緩和邊境局勢,甚至單方面後撤以示誠意。但印度卻將這視為中國軟弱可欺的表現,更加狂妄起來,聲稱尼赫魯已經取得了「拿破崙式的勝利」。
既然敬酒不吃,偏要吃罰酒,那就不要怪我們不客氣了。在1962年那場戰爭中,尼赫魯一敗塗地,他的失敗可比拿破崙要慘多了——至少拿破崙失敗一次之後還有威信,還能卷土重來,但是本來享有印度「國父」之稱的尼赫魯失敗之後卻威嚴掃地,被全國上下嗤之以鼻,最後鬱郁而終。
不僅是尼赫魯個人,連帶著整個印度的國家地位都受到了打擊。印度本來搞了個「不結盟運動」,以結盟的方式來號召不結盟,並且自封為「盟主」,在第三世界裡地位很高。但1962年開戰後,印度一觸即潰,兵敗如山倒,而飢不擇食的尼赫魯也放下了盟主的架子,不再堅持對美國的獨立自主外交,向美國總統肯尼迪寫信求援。在此之後,印度也失去了「盟主」的道義,地位一落千丈。
這一切惡果本是印度咎由自取,但印度卻怪到了中國頭上,在此後五十多年時間里總是將中國作為假想敵來看待,經常挑起爭議。現在印度感覺自己翅膀又硬起來了,又把當年的劇本拿出來了。
⑥ 中國跟印度打會怎樣沒有外界的干擾 就兩個猛打
印度輸定了。如果全面開戰,不說其他的。就說一下我們可以造自己的武器裝備,而印度都是買來的貨,國內軍工一塌糊塗。沒有外國幫他幾個月就撐不下去了。
不過我們也有弱處,就是我們的運兵能力,和印度交戰肯定是在西藏地區那邊。我想LZ你也知道那的交通,好不到哪。而印度東北部可是交通發達,一旦有戰事,集結兵力時間要比我們快。
所以我覺的,戰爭初期可能我們會吃點虧,打到後面印度絕對撐不住解放軍。
⑦ 印度打中國,未來怎麼辦
看對誰了,對巴基斯坦他不敢因為有中國在,但是也不是完全不敢的,如果中國和除印度之外的哪個國家打仗的話,不排除印度會軍事冒險侵略巴基斯坦的可能性,對中國,我不說他敢不敢,這樣說吧! 只要雙方軍事對等,除非有什麼特別大的利益沖突,才有可能打起來,再說我們在各個領域還是領先印度的,換個方面。排除其他國家「介入因素」如果單看中國美國,美國敢和中國大打一仗嗎?印度又何德何能?當然,要是美國和中國打的話,只會打局部戰爭,但是印度沒必要更沒有膽色,因為局部戰爭印度撈不到便宜,核戰爭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核武器出來多少年了,核彈頭數量上我們也是印度的10倍,要說印度和周邊其他國家,沒有利益沖突,就更不會打了,印度在言語上很狂,只是印度需要,美俄這樣的大國在武器上的支持和賣更先進的武器,印度的野心很大,印度放的狂言只是在為它邁向「大國」夢找近道罷了,你看它很牛,你叫他和中國打,阿三的智商雖然很低,但是智商就算是1 也是有智商啊 除非阿三的阿Q只有0
⑧ 如果中國和印度真的開戰,印度打到平人民是什麼後果
首先判斷未來應該不會打仗,如果傷到平民會被國際社會輿論譴責。
因為中國顯然不希望跟印度打起來,我相信印度也沒有真的要大打一仗的想法,沒有這種必要,雙方都沒有這個企圖。
為什麼印度會這么做,我估計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內因,一個外因。外因是,中國現在開始在藏南地區,也就是現在這個爭議地區搞基礎建設,大規模地修路。我們中國人認為,在自己的領土范圍內修公路、修鐵路,這是挺正常的一件事,我愛怎麼修就怎麼修,你管不著,這是從中國的角度來看。
印度的擔心是,中國你現在修公路修鐵路,調動軍隊能力越來越強,一旦有事,你就能快速地從西里古里走廊將印度一分為二,中國可能一個小時之內就可以把印度攔腰截斷。
雖然中國並沒有在那調兵,但這種來自中國的無形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國這種戰略投送能力成了抵在我脖子上的一把尖刀,這種壓力會越來越大,讓我不得安寧。所以印度有一種本能的恐懼,而不管中國是不是真的有這個想法,這就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從外部因素來分析,中國和印度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其實他們的內心都不想真的威脅對方。但是印度認為中國你這么修路,對我構成了無形的壓力,而且這個壓力會越來越大,所以我要採取一種比較激進的方式。
⑨ 假設中國與印度真的發生了戰爭,那誰會笑到最後
戰爭,沒有人會笑到最後
首先我判斷未來應該不會打仗。因為中國顯然不希望跟印度打起來,我相信印度也沒有真的要大打一仗的想法,沒有這種必要,雙方都沒有這個企圖。
為什麼印度會這么做呢?我估計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內因,一個外因。外因是,中國現在開始在藏南地區,也就是現在這個爭議地區搞基礎建設,大規模地修路。我們中國人認為,在自己的領土范圍內修公路、修鐵路,這是挺正常的一件事,我愛怎麼修就怎麼修,你管不著,這是從中國的角度來看。
印度的擔心是,中國你現在修公路修鐵路,調動軍隊能力越來越強,一旦有事,你就能快速地從西里古里走廊將印度一分為二,中國可能一個小時之內就可以把印度攔腰截斷。
雖然中國並沒有在那調兵,但這種來自中國的無形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國這種戰略投送能力成了抵在我脖子上的一把尖刀,這種壓力會越來越大,讓我不得安寧。所以印度有一種本能的恐懼,而不管中國是不是真的有這個想法,這就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從外部因素來分析,中國和印度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其實他們的內心都不想真的威脅對方。但是印度認為中國你這么修路,對我構成了無形的壓力,而且這個壓力會越來越大,所以我要採取一種比較激進的方式。
這種激進方式,就是他要尋求一種談判中的有利籌碼,而且是要無中生有。如果從談判這個角度來說,本來不丹這個地區是沒有爭議的,但是我就愣說這塊地區有爭議,愣說不丹被中國欺負了,我是為了捍衛不丹的權益所以才替它出頭的,替它打抱不平的。這是我們現在看到印度的借口。
但無論用什麼說法,它出兵本身並不是准備打仗,實際目的是為了爭取更多在談判中間的籌碼。比如說中國為了換取局勢恢復平穩,那中國你要做出讓步,比如你這個鐵路、公路只能修到哪裡,不能再往前延伸了。那中國肯定不答應啊,因為這鐵路公路是在我本國領土上修,我愛怎麼修怎麼修,你管得著嗎?所以雙方肯定在這個問題上要較量一番。在我看來,印度這么做就是為了要創造談判籌碼,而不是真的為了打仗。
⑩ 未來中國和印度若發生戰爭,中國應該如何打
雖然我們很多的軍迷不太看的起印度,但印度畢竟也是一個大國,如果未來中國與印度爆發戰爭,我個人認為,4分軍事,6分政治,因為與印度這樣的國家作戰,已經不僅僅是中印之間的戰爭了,牽一發而動全身,中印戰爭很有可能會引來多國的干涉,再加上印度是印度洋國家,有廣闊的海岸線,而中國海軍基本上無法在印度洋作戰,因此,中國無法切斷印度的海上補給線,而中國的海上石油交通線反倒有可能被印度切斷,這也是印度一直以來,對中國無所畏俱的原因之一,中國與印度的戰爭,不能指望一戰而定天下,只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還要與世界各主要大國達成妥協,所以我才說,中印之戰,4分軍事,6分政治,下班了,稍後再寫(待續)
續結:具體到與印度的戰爭,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們要達成的目的,因為作戰目的不同,作戰的方式就不同,與印度作戰,我們無非有3種目的,1是教訓印度,讓他在短期內老實一點,不要太囂張。2.肢解印度。3.完全佔領印度。個人認為以上三種作戰目的,第一種在軍事上最容易實現,僅憑中國現有的軍事力量打贏一場與印度的邊境戰爭,可以說毫無壓力,但在政治上影響很大,短期看有政治紅利,看從長遠看,危害遠大於短期的政治紅利。第二種,在軍事上實現有點難度,但也不是很困難,只不過現在實行的話,困難很大,但同時我也認為,收益也極大,正所謂富貴險中求,收益是和風險對等的,我個人是最傾向於第二種方法的。而第三種情況是不可能實現的,或者說是不現實的,印度也很大,人口眾多,中國就算是吃的下,也會被撐死。因此,以下我們將著重討論實現第二種作戰目的的方法。
關於印度的一些基本信息我就不多說的,有興趣的可以自行網路,肢解印度的戰爭最關鍵的不是怎麼肢解,而是如果保證肢解下來的印度領土能在我方長久控制之下,印度可以被肢解的原因有印度國內有不少反政府武裝和組織,印度國內存在種姓制度,等級森嚴,印度不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更像一個聯邦國家,這就使得他的國家向心力沒有中國這樣的國家強,成功肢解其他國家是有先例的,比方說孟加拉國就是以前的東巴,被印度肢解,但現在孟加拉國卻和巴基斯坦打的火熱,而與印度關系趨冷,印度的這一肢解行動在我看來是一次不成功的肢解,但好在,他已經達到了嚴重削落巴基斯坦的計劃。我肢解印度的計劃是,軍事上:以藏南地區部隊為疑兵,以巴基斯坦在印度西部的軍事行動為牽制,以阿克塞欣地區的中國部隊為主力,以尼泊爾方向的部隊為奇兵,要點是棄藏南而不顧,重點突襲新德里,以尼泊爾方向的裝甲部隊為突擊主力,因為尼泊爾邊境距離新德里只有不到400公里,裝甲部隊甚至都不需要加油,就可以一次性突擊到新德里城下,一定要盡可能快的搶佔新德里,越早搶佔新德里,對以後的局勢就越有利,佔領新德里後,部隊轉而向東南攻擊,一部沿亞穆納河而下,目標是加爾各答,如果攻佔加爾各答有困難,難以實現,則以圍困為目標,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切斷藏南地區印度的後勤,藏南地區印度軍隊後勤被切斷,不用打,他們就會不戰自潰,另一部的目標是維沙卡帕特南,這是肢解印度關鍵的一步,拿下維紗卡帕特南後,對印度的進攻作戰將告一段落,軍事上將以守為主,以後將主要是政治上的行動。
政治上由於印度肯定會請外援,因此為了不給別國口舌和為了以後能更好的統治佔領區,我們出兵的借口很重要,中印戰爭,政治先行,場內的文章要先在場外展開,在軍事行動之前,政治上我們要先徹底控制並扶持印度的一個小的反對派,如果這個反對派能夠武裝奪取一個地方,然後引來印度軍隊攻擊,然後由他們出面向我國救援,我們再出兵,這樣在政治上會比較有利,而且我們的軍隊將不再叫解放軍,而叫志願軍,這將使我們在今後的政治層面上有很大的迴旋餘地,戰爭開始後,只要新德里一被佔領,就馬上宣布成立一個臨時政府,然後由這個臨時政府出面申請中國的軍事援助,在法律層面上使我們的行動更加的合法化,控制住國外的干涉規模和反應時間,在軍事進攻行動結束後,宣布成立三個肢解後的地區政府,一是新德里,二是以加爾各答為首府的藏南地區政府(這個政府是要並入中國的,是塊試驗田),三是巴基斯坦攻下的地區,我們可以事先告訴小巴,你能打下多大一塊地方,那塊地方就是你的,你打不下來,也不要怪我們,我相信以小巴對印度的仇恨,小巴不會出工不出力,三個政府成立後,中國就要開始打一場代理人戰爭,以新德里政府加上我國的軍隊去牽制住印度剩下的軍事力量,以加爾各答政府為試驗田,強力推行土地改革,印度的中下層人民是最容易被奴役的民族,要不然英國也不殖民印度近300年,推行土地改革一定要強硬,因為我們是佔領軍,是可以推行鐵血政策的,凡是反對的,不支持的一律清除,一定要強行的把土地改革推行下去,讓普通中下層人民得到實惠,而對於高種姓的人群,可以採取沒收財產,或者強行搬離至新德里政府的方法,讓他們脫離開原有的控制區域,對於合作的高種姓人群,可以參考中國以前的榮氏家族的方法,我們只要把土地改革推行下去,讓普通中下層人民得到土地,他們才不會管你是中國人統治,還是印度人統治,他們只會支持分給他們土地的人,這個過程是最難熬了,只有土地改革實現成效了,我們肢解印度的方法才能算是成功。只要加爾各答政府試驗成功了,那麼下面新德里政府也開始實行,印度流亡政府剩下的地區抵抗程度將會嚴重降低,甚至不排除分裂的可能,因為我們可以推行土地改革,印度現有政府不可以,因為他們是既得利益集團,你們有見過既得利益集團主動放棄利益的,他們要是有放棄既得利益的勇氣和膽量,這場戰爭都不用打了,印度早陷入內亂之中了。
肢解印度成功需要也許要數十年時間,但代價卻是我們可以承受的,因為後期我們主要打的是代理人戰爭,戰爭花費遠比我們自己出兵少很多,加爾各答由於有新德里政府在前面硬著,基本上可以保證不受干擾的進行改革,而周圍那些小國如果有敢收留藏南印度軍隊潰兵的,我們軍隊就理所當然的跟進去,至於進去後還要不要出來,就看他們識不識相了,我相信只要我們佔領的加爾各答地區,再加上中國雲貴內地的兩面夾擊,不會有那個小國會那麼不看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