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為什麼印度是出佛的地方

為什麼印度是出佛的地方

發布時間:2022-06-14 13:13:46

Ⅰ 為什麼佛總是出生在印度。比如釋迦牟尼佛,彌勒佛

佛陀當年為何出生在印度?
出曜經卷第二十(節錄)
積一行得佛者。於此三世成最正覺。佛興出世要在閻浮利地。生於中國不在邊地。所以生此閻浮利地者。東西南北億千閻浮利地。 此間閻浮利地最在其中。土界神力勝余方。余方剎土轉不如此。 是故說積一行得佛也。
大乘寶雲經卷第四(節錄)
菩薩摩訶薩不生邊地。何以故。邊地眾生暗鈍痴頑。喑啞不了不解言語似於羺羊。不堪聽受善不善法。甚深意趣不識道理。而不堪為甘露法器。不名沙門不名信士。是故 菩薩生於中國。中國眾生利根聰哲。諸根明了智者稱嘆。堪受所說善不善法深解意趣。堪為諸佛甘露法器。名為沙門名為信士。
大智度初品中菩薩釋論第八(卷第四)(節錄)
問曰。菩薩何以生兜率天上。而不在上生不在下生。是大有福德應自在生。
答曰。有人言。因緣業熟應在是中生。復次下地中結使厚濁。上地中結使利。兜率天上結使不厚不利。智慧安隱故。
復次不欲過佛出世時故。若於下地生命短壽終。時佛未出世。若於上地生命長壽未盡。
復過佛出時。兜率天壽與佛出時會故。
復次佛常居中道故。兜率天於六天及梵之中。上三下三。於彼天下必生中國。中夜降神。中夜出迦毗羅婆國行中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道為人說法。中夜入無余涅槃。好中法故中天上生。如是菩薩兜率天上生竟。以四種觀人間。
一者觀時、 二者觀土地、三者觀種姓、四者觀生處。
雲何觀時。時有八種佛出其中。第一人長壽八萬四千歲時。第二人壽七萬歲。第三人壽六萬歲。第四人壽五萬歲。第五人壽四萬歲。第六人壽三萬歲。第七人壽二萬歲。第八人壽一百餘歲。菩薩如是念。人壽百歲佛出時到。是名觀時。
雲何觀土地。諸佛常在中國生。多金銀寶物飲食豐美其土清凈。
雲何觀種姓。佛生二種姓中。若剎利。若婆羅門。剎利種勢力大故。婆羅門種姓智慧大故。隨時所貴者。佛於中生。
雲何觀生處。何等母人能懷那羅延力菩薩。亦能自護凈戒。如是觀竟。唯中國迦毗羅婆凈飯王後。能懷菩薩。如是思惟已。於兜率天下。不失正慧入於母胎。
【這邊的中國=現在的印度】
(轉自地藏論壇)

Ⅱ 為什麼印度會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發源地

因為教祖釋迦牟尼是印度人,而且佛教最初的傳教以及教團的發展壯大也都是在印度,得到人民和統治者的擁護才得以興盛並傳播海外的

Ⅲ 為什麼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

佛教不是釋迦摩尼發明的啊,佛教講述的是宇宙自然和人生的規律,自古以來,從猿猴年代都存在,只是沒人去總結和發現而已。
所以印度也不是佛教的發源地。
佛教不是釋迦牟尼發明的,是釋迦牟尼發現的。就像那句小孩子的造句一樣「爸爸發現了媽媽,然後發明了我」。
嚴格地說,現今的尼泊爾,古代的北印度,是當年凈飯王之子喬達摩悉達多的出生地,他出生以後,機緣切合,發現了宇宙自然和人生的規律,當地的人稱他為大聖人(也就是釋迦牟尼的來歷),當地的語言又將其稱為「佛」或「佛陀」,意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
而這位偉大的人物,把他發現的一切規律教給他身邊的每一個人,就形成了佛教,即佛陀的教育。所以佛教非科學而勝於科學,非哲學而高於哲學,非宗教而超於宗教。之所以被人稱為宗教,那是「被宗教」了。
就像師傅風趣的說我們:「佛本來是要同化我們的,結果最後被我們異化了。」

Ⅳ 為什麼說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

因為教祖釋迦牟尼是印度人,而且佛教最初的傳教以及教團的發展壯大也都是在印度,得到人民和統治者的擁護才得以興盛並傳播海外的

Ⅳ 佛陀為何出生在印度

佛陀出生在現在的尼泊爾,而不是印度。

佛陀(釋迦牟尼)出生於藍毗尼園,藍毗尼園地處尼泊爾南部的特萊平原上,今屬尼泊爾國西部省魯潘德希(Rupandehi)縣境內管轄,南鄰印度國北方邦。

迦毗羅衛國的王後摩耶夫人,懷胎十月即將分娩,於是她啟程返回娘家,佛陀(釋迦牟尼)出生後7天,摩耶夫人即去世。

佛陀(釋迦牟尼)由姨母撫養成人,29歲時,佛陀(釋迦牟尼)放棄優裕的生活,離開王城,出家修行,經過6年的修煉,創立了佛教,成為影響全世界的聖人。

(5)為什麼印度是出佛的地方擴展閱讀

佛陀的父親凈飯王是釋迦族首長之一;母親是摩耶夫人,她回娘家天臂城待產途中,在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生悉達多。

佛陀釋迦誕生多有神話:他從兜率天下凡,摩耶夢見白象投胎;他從摩耶右脅生下,空中湧泉,一涼一溫澆灌母子;他站立宣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相士進宮預言他將來成佛等等。

佛陀靜坐約一個月 (期間有二商人供養麩蜜)後開始遊行。

Ⅵ 為什麼佛總是出生在印度.比如釋迦牟尼佛,彌勒佛

南無阿彌陀佛


凈空法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降生在印度,不降生在中國?

1 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為什麼降生在印度,不降生在中國?因為當時的中國人還沒有出世的意念。

2 你看儒家、道家,這在中國可以說學術思想頂尖的,他們所講的頂多講到天,並沒有超越世間這個觀念,佛要降生到中國來,他沒有法子說這個佛法,他說要超越三界,我們中國人還沒有這個想法,還不想超越三界,那他來沒有用處。

3 但是,印度那邊不一樣,印度在當時,他們的學術思想比我們發達,他們的研究比我們深刻,他們的境界比我們高。在印度一些宗教裡面,他們能夠看到餓鬼道、地獄道,能夠看到欲界天、色界天,乃至於無色界天,他們提出了涅盤,他們有追求涅盤這個慾望,但是達不到。

4 所以佛就降生在印度,幫助他們突破這個境界,超越六道,幫助他們成就。那一個地區根性成熟的眾生多了,佛就應身來了,所以佛應化在印度,這是有道理的,不是佛偏心,這正是《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示現什麼身」。

Ⅶ 印度佛教源流:佛教為什麼產生

由沙門學派傳承而來的佛教
如果我們認為恆河流域的土著林居文明是《奧義書》重要的思想來源之一,那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沒過多久,就是在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前五世紀,印度發生了一次偉大的思想革命,住在恆河流域的這些森林居民當中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形成了一個思想流派--沙門學派(Sramana )。

如果說《奧義書》還是披著雅利安統治者意識形態外衣、在羞羞答答地傳承非雅利安的文化,那麼沙門學派的出現是雅利安人統治印度之後的第一次公開反對婆羅門教的思想運動,第一次公開傳播一種與雅利安文化相違背的學說。屬於沙門學派而流傳至今的有兩派:一是佛教;一是耆那教(Jain)。據佛教文獻記載,沙門學派有近百種派別,其中最重要的有六派,被稱為六師。佛教成為了世界性宗教;耆那教沒有走出印度的國門,現在還在印度存在著。
這些沙門教派之間有不同的觀點,所以佛說他們是九十六種外道。但是大家要注意,就印度早期宗教的源流而言,我們要區分好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這近百個沙門派別之間相互有矛盾,但這些矛盾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整個沙門學派與婆羅門《吠陀》之間的矛盾是"敵我矛盾"。

釋迦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前,曾跟隨兩位老師學習,他們都是當時著名的沙門。沙門各教派是有共同點的,第一,都反對婆羅門教,即反對吠陀天啟,反對祭祀萬能,反對婆羅門至上,倡導眾生平等。佛陀收弟子,再卑賤的百姓他也收,佛陀高舉眾生平等的旗幟,就是針對於當時印度婆羅門主流文化把社會劃分為不同的種姓,高種姓壓迫、歧視低種姓這樣一個社會現實。當年佛陀不贊成用吠陀語傳播佛教,所以我們才有現在的南傳巴利聖典;佛陀要求比丘用俗語,用各自的地方語言,而不是官方婆羅門的吠陀語傳頌佛法,從此可以看到這兩個不同的文化體系之間的沖突。第二,沙門都承認輪回,也都是以尋求解脫為根本目標,在這一點上所有沙門教派都是一致的(把順世論-Lokayata 除外,順世論也許與後面要講到的印度河Tantra文明更有密切的關系),他們的分歧只是在解脫的方法上。雖然他們在如何修行解脫上有矛盾,但在某些方面他們還是統一的、相通的,第一條就是嚴格禁慾,他們認為世間一切的痛苦和輪回的根源都來自於我們的慾望,所以禁慾主義是沙門教派的重要標志。第二條就是修習禪定,他們認為修習禪定是擺脫痛苦和超越輪回的最重要的手段。《奧義書》里的禪定方法不是雅利安的,它是恆河流域的森林居民的,這也是蘊育了偉大佛陀的文化背景。

四念住與禪定,是沙門思想反映在佛教里最重要的兩個支點。

四念住第一條就是觀身不凈;還有一條是觀受是苦,一切的感受都是苦,目的就是要斷欲、要厭世,生起出離心,一個佛教徒如果生不起出離心,那他的一切的修行都是空中樓閣。當然,四念住在後期的大乘佛教中被做了一些積極的理解,做了一些調和,但從原本的沙門思想來講,就是厭世的。在所禁的諸多慾望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男女之欲,就是對異性的貪愛之欲,所以沙門教派才倡導出家,成為比丘(Bhiksu)。出家人要修習不凈觀以斷性慾,這也是修習禪定的基礎,如果沒有嚴格的禁慾作前提,禪定的修習就沒有了根基,是絕對不可能成就的。

沙門教派的第二個支柱是修習禪定,就是如何心住一處、靜坐冥想、直觀真諦。耆那教比佛陀的教法在禁慾方面走得要極端得多,佛陀講中道,避免苦行,佛教比丘是剃頭,而耆那教的出家人是把頭發一根根地連根拔掉。耆那教有兩派,其中一派叫"天衣派",就是"以天為衣",真的就是裸體,他們認為身上哪怕有一點點東西,都是對貪心的助長。印度這個國家非常的熱,全裸還是可以生存的,如果到了中國的北方,冬天來了,恐怕"天衣派"是要被凍壞的,耆那教走不出國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佛教在印度斷了,而耆那教到今天還在印度延續著,也許正是耆那教徒這種極端的苦行,使得印度民眾始終都能對他們保持著一種敬仰之心。當然,沙門思想各教派之間雖有共通之處,不同點也是有很多的,比如說,佛陀所倡導的諸行無常、諸法緣生無我等,都是佛法與外道不共之法,這是絕對不能抹殺的。

Ⅷ 佛為什麼出現在印度,而不在中國

咋就知道佛不是出生在中國呢?

按照印度女學者的考證,古印度是華夏人建立的。換句話說,古印度都是咱中國的地盤,是吧?

印度女學者:中國人4500年前建立古印度文明,中印聯合是唯一出路

中國藏緬語族人進入印度,路線有南、西兩條,南路是從中國的西藏進入印度的北部,西路是從中國的雲南進入印度的東北部。

導致遷徙的原因既有居地相連的地理因素,也有徵服與被征服的戰爭因素及產品商品交換的經濟因素,而經濟因素是主要的。從經濟因素來看,中國人種進入印度,主要是從西路。

最早交換的產品(商品)是絲,中國的季羨林教授說:「在喬胝厘耶(Kautiliya)著的《治國安邦術》里有『喬著耶和產生在脂那(即China)的成捆的絲』的話,意為中國的成捆絲。

喬胝厘耶據說生於公元前四世紀。是孔雀王朝月護王的侍臣。據此推斷,至遲在公元前四世紀,中國絲必已輸入印度。」

中國學術界出版的《中西交通史料匯編》中引德國學者雅各比(H·Jacofi)的論文說:在公元前320至315年印度旃陀羅笈多王朝歷史學家Kautilya著作中,曾有中國(China)產絲,商人常販至印度的記載。

中國絲輸入印度是從北路還是西路呢?從現在的歷史資料考察,是從西路。因為從西域或南海通往印度的絲路,是漢武帝時才開通的,而經雲南進入印度的絲路則早已存在,這一條線路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西漢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
,漢武帝以博望侯張騫出使大夏(今阿富汗北部)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始歸。張騫歸回後說:「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蜀布。問曰 :『安得此
?』大夏國人曰 :吾賈人往市之身毒 (指印度西北部 )。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以騫度之 ,大夏去漢萬二千里
,居漢西南。今身毒國又居大夏東南數千里 ,有蜀物 ,此去蜀不遠矣。 天子欣然以騫言為然 ,乃令騫因蜀犍為發間使
,四道並出......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閉氐、笮 ,南方閉巂、昆明,......終莫得通(身毒國 )。然聞其西可千餘里 ,有乘象國名曰滇越
,而蜀賈奸出物者或至焉 ,於是 ,漢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國。」

長沙戰國墓曾出土考古學家認為是出自古印度的琉璃珠
,該墓葬的年代為公元前4世紀 ,琉璃珠是從雲南、貴州流到楚國的。這說明 ,經過雲南到印度東北部乃至大夏的商道
,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已經存在。邛竹杖、蜀布等普通商品在大夏的出現 ,說明西路的商品貿易 ,在西漢時已經比較興盛。

商品貿易是以人流作為載體的 ,在商品貿易的背後 ,有大批來自中國的藏緬語族及其他語族的人進入印度是必然的。應該指出 ,除經濟的原因以外 ,以非經濟原因如以征服等手段 ,歷史上從中國進入印度的人 ,數量也是巨大的。

Ⅸ 為什麼佛教誕生於印度

這個問題可以做多方面回答,可以從古印度恆河文化說起,可以從佛教歷史說起,都會長篇大論。但是簡短的說,因為佛教是釋迦牟尼佛而悟道成佛而建立的三寶僧團而開始的。其背景是因為當時的新思潮流和宗教改革破除迷信思想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當時的階級是四種姓,人們地位極其不平等,宗教地位居在皇族之上。並且婆羅門教是當時印度最具影響的宗教,其主導大梵論,類似後來的基督教義。並且有很多錯誤的思想和習俗,譬如牲畜祭祀等等。還有很多各種新型教團誕生,他們的教義都是偏絕對唯心或者絕對維物理論,學說不盡統一和達到絕對真理水平。甚至有一些教義非常極端,比如享樂主義和斷滅主義。而佛教恰恰是建立在想改革統一一個真正絕對真理的交易,是佛在菩提樹下所感悟的宇宙實相,打破了所有宗教哲學二元一神造論。所以是當時印度的思想以及國情和宗教團體造成的佛教誕生。釋迦牟尼佛本是一位太子,由於幼年時代出遊而感世間之無常疾苦之等級不平等。受生老病死困固,從而萌生修道的思想,並且給予實現,經過六年之久的苦修終成正果。在歷史上這樣的聖人比比皆是,譬如耶穌,老子。他們無論誕生在哪裡都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教義解救蒼生,闡述行上哲學最高的真諦。從神話角度來說釋迦牟尼佛誕生在古印度是因為因地中的修行圓滿和古印有所其因緣所以在凈飯王家庭中降世。也可以這樣說,是當時的那個地方的人們都有善根福德,適合佛所教化。現在的漢傳佛教即是與我們中國有莫大的因緣所以才在中國發揚光大。當然以上是我自己根據多年的了解來進行的分析,不代表正確答案,僅供您提出問題中給出的分析。

Ⅹ 為什麼佛教起源於印度

因為當時的印度,多數人以禪定修行為主,或者修苦行都是為了解脫輪回生死之苦,佛陀在降生印度之前,早已在兜率天內院里策劃好後,胎生於印度的釋迦王族。

阿彌陀佛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印度是出佛的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使用什麼社交軟體 瀏覽:302
為什麼說義大利是愛情國 瀏覽:332
寄印尼什麼快遞最好 瀏覽:349
印度的葯價多少錢一盒 瀏覽:368
阜新縣在越南哪裡 瀏覽:947
英國首相鮑里斯住哪裡 瀏覽:852
印度無電人口多少 瀏覽:585
現在中國開發的城市有哪些 瀏覽:260
中國燃氣公司哪個好 瀏覽:529
中國哪個省太漂亮了 瀏覽:6
義大利的哪個市長是個盲人 瀏覽:364
烏干達對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273
印度格列衛葯哪裡能買到 瀏覽:480
印度和沙特哪個面積大 瀏覽:822
現在想要去印尼怎麼辦 瀏覽:81
越南沒身份證怎麼辦 瀏覽:527
希臘和義大利哪個國家大 瀏覽:131
義大利赫茲和詩芬尼哪個好 瀏覽:738
越南為什麼叫廣北 瀏覽:924
印尼虎魚用什麼顏色魚缸背景好 瀏覽: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