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目前世界上施行免費醫療的國家有哪些
【世界上施行免費醫療的國家有哪些?】
調查發現,只有古巴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免費醫療,即患者看病無需花任何費用。通常人們提到的免費醫療國家,如加拿大、英國、俄羅斯等國,全體國民確實無需繳納醫療保險費就可獲得基本免費治療,但看病時仍需支付一定的費用,如掛號費等。
【免費醫療多為醫保承擔】
在英國和加拿大,保險目錄外的醫療服務同樣要自己掏錢。這些國家的免費醫療是指基本的醫療服務,政府掏了大頭,每個參保的人以稅收形式也掏了一部分錢。
很多國家實行醫療保險制度,或者醫保制度與免費醫療相結合。具體到不同的國家,個人購買(加入)醫療保險的費用高低不一,看病過程中的花費,如掛號費、檢查費、葯費、住院費等的免費比例也存在較大差異。
目前,發達國家的醫療保障制度有四種類型。第一種:國家(政府)醫保模式,如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北歐國家等。醫保作為社會福利向全民提供,通過高稅收方式籌資。個人看病不全免費,但免費程度比較高。第二種:社會保險模式,如德國、日本等。由僱主和雇員雙方繳費,政府適當補貼,全社會共同分擔風險,相對比較靈活。第三種:私人醫療保險模式,也稱為商業保險模式,私人保險佔了60%。以美國為代表,主體是純商業保險模式,看病費用高,但是老年人、退伍軍人等擁有國家特殊保障政策。第四種:混合型。
一些發展中國家,如波蘭、拉脫維亞等國,實行強制醫療保險或者復合型醫療保險,醫療保險費由單位替員工繳納,個人不需繳保費,在公立醫院看病時基本醫療免費,特殊病種的手術費、醫葯費需個人承擔。中國、阿根廷、印度尼西亞等國實行醫療保險制度,個人支付部分保費,看病時自付部分費用。南非採取免費醫療和醫保相結合的方式,低收入者可免費在公立醫院就醫,如到醫療條件好的私立醫院看病則需自己購買醫療保險。
【部分國家醫療狀況概覽】
古巴醫院各種檢查和化驗,以及住院時的治療、手術、葯品、飲食均免費
加拿大持醫療卡到醫院看病,門診、檢查、住院全部免費。門診開葯需自費購買
美國企業健康保險個人支付20%-50%;商業保險自付保費;公共醫療體系針對老人或殘障人,不需自付保費上企業和商業保險支出按所上保險的種類各有不同。參加公共醫療體系的,可部分免除住院費、診療費和化驗費 19.5 54.5
日本保險費占個人月平均工資的3%-9.5%個人承擔部分醫療費,6歲以下兒童為20%,6歲至70歲為30%,70歲至74歲為20%,75歲之後為10%
比利時強制醫療保險覆蓋所有人,當地居民一年交15-25歐元,補充醫療保險保費自付,一年90-300歐元強制保險規定的24種醫療服務,個人需承擔醫療費用25%或以上,不包括住院費用。住院由補充醫療保險支付部分或全部費用
德國政府保險每月保費為月收入的15.5%,個人和公司各負擔一半個人支付掛號費,其他費用如治療費、住院費和醫葯費均免費
西班牙公共醫療服務全免費,只需支付極少的葯費
瑞典個人所得稅占個人月收入30%-50%,其中很大比例用於醫療保障化驗和檢查等免費,掛號費、葯費由個人部分承擔。住院每天交80克朗
英國公立醫院預約和治療免費,85%的處方葯免費。老人、兒童、低收入者全部免費
阿根廷政府免費的醫療服務針對困難人群;社會醫療保險由員工交3%工資稅支付公立醫療服務體系覆蓋65%的人口,到公立醫院就診、檢查、化驗、住院免費,門診葯費自理
波蘭單位繳納最低工資的6%轉入國家健康基金,個人不繳保費在公立醫院的基本醫療免費;特殊病種的很多治療費、醫葯費需個人承擔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醫療保險制度與波蘭的復合型醫療保險體系基本相同
白俄羅斯 醫療、葯品基本免費
哈薩克 在規定的項目和范圍內免費。超出部分自付
俄羅斯 免費看病,葯品收費,住院期間所有費用都免
烏克蘭醫院免費看病,患者自費購葯;住院期間所有費用都免
拉脫維亞由工作單位為員工繳納醫保費用,個人不繳保費公立診所醫院免費就醫,葯費和手術費由個人承擔一部分
立陶宛由工作單位為員工繳納醫保費用,個人不繳保費公立診所醫院免費就醫,葯費和手術費由個人承擔一部分
愛沙尼亞由工作單位為員工繳納醫保費用,個人不繳保費公立診所醫院免費就醫,葯費和手術費由個人承擔一部分
喬治亞只有25%公民有醫保部分窮人實行免費醫保
中國 95%的人參加了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個人支付部分醫保費用門診、住院、葯品費用按比例報銷,具體額度及比例各地不完全相同
南非免費醫療與醫保兩種方式,醫保需自付保費公立醫院看病只交掛號費。到私立醫院看病上醫療保險
墨西哥私企雇員上社會醫保,用工薪稅支付部分保費。窮人納入大眾醫保,年繳65-1000美元保費加入大眾醫療保險,全家看病不再繳納任何費用,包括住院期間的伙食費、救護車費等
印度無公立醫院可免掛號費、檢查費和極少數基本葯品的費用,其他葯品需個人購買
印度尼西亞公務員、警察和軍人醫保由個人繳納工資的2%;窮人可申請免費醫保很多葯物依賴進口,看病價格較貴
撒哈拉以南不少非洲國家醫療衛生水平極低,醫療設施和葯品等主要靠國際捐贈。該地區醫療衛生支出50%由私營部門提供。其免費醫療,其實是醫療救助。包括針對瘧疾等嚴重流行性疾病的醫療救助,對孕婦和5歲以下兒童的醫療救助(貝南、獅子山等國)。象牙海岸等一些國家雖提出醫療計劃,卻未真正實現,曾經全民免費醫療的馬達加斯加早已恢復收費。安哥拉,肯亞的公立醫院負責全民免費醫療,但面臨困境,葯品、醫療器械奇缺。加彭2007年開始有步驟地實行全民醫療保險
❷ 聽說印度人現在看病不花錢,是不是真的
印度目前應該屬於資本主義社會,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還有看病不花錢的?要麼這個印度人家裡是開診所的。呵呵,,希望這些答案對你有幫助!
❸ 印度醫療遠超發展中國家還屬於窮人嗎
印度醫療遠超發展中國家, 但不屬於窮人。
一夜之間,印度仿製葯火了。
曾經貼在印度身上的那些標簽,貧民窟、牛糞、污水……忽然搖身一變,成了「窮人的良心」,甚至「窮人的天堂」。
印度仿製葯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號稱「世界葯房」的印度目前生產了全球20%的仿製葯,它們被出口到超過200個國家,而且其中有60%以上出口到歐美、日本等發達社會。通過正規渠道買到的印度仿製葯,其療效有保證,但價格卻只有歐美原研葯的20%—40%,有的甚至只有10%。
而且,印度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免費醫療」體系——早在1949年印度第一部憲法中就明確規定,所有國民都享受免費醫療。只要身處印度,到公立醫院看病除了葯費,掛號費、檢查費、就診費甚至營養餐都免費。
印度的私立醫院更是因其可媲美歐美的醫療條件和相對低廉得多的價格,吸引了許多國外病患,「醫療旅遊」產業正在興起。
《印度時報》醫療相關報道下的留言幾乎是清一色的抱怨
印度醫療市場主要是由民間資本推動,而中國則主要依賴於政府投入。中印彼此各有短板,也各有所長。中國的總體醫療水平比印度高,但印度在一些單項比中國強。這是一個相對客觀的比較。
神化印度醫療,是脫離實際的。但更不能嘲笑印度醫療的一些弊端。醫療是全世界民生的痛點。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全面了解其他國家的做法,在此基礎上借鑒參考,一點一點改進。
期待中國的病人、印度的病人,全世界的病人,都能得到好的醫療。
來源:網易新聞
❹ 社會保障之路 印度的窮人為什麼看得起病
即使是最窮的國家,也能通過對本國人口中的脆弱群體提供公共支持而創造出豐富多樣的社會保障形式來
醫療保障制度堅持兩手抓
印度的醫療保障制度,核心思想就是運用經濟和行政等各種杠桿,制訂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公共政策,既要使富人享受室外綠草如茵、屋內環境優雅、各種先進醫療設備一應俱全的高標准醫療服務,同時也要使普通百姓享受基本的醫療保障。
在印度看來,醫療衛生體制如果完全商業化、市場化運作,則會違背醫療衛生事業的基本規律,破壞社會公平,不利於社會安定。因此,印度醫療保障制度堅持兩手抓,既扶持政府醫院的穩定運轉,又鼓勵私立醫院健康發展。這種公立私立醫院並存的現象使得印度的富人和窮人病患者各有所依,相安無事。
印度政府醫院盡管存在資金短缺、管理不善和條件較差等問題,但它們對社會的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寧願背著巨額的財政負擔也要維持這些醫院的運轉。
印度政府醫院繼承了英國殖民時期的教會醫院的免費幫助行為。教會的免費幫助是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1947年印度獨立後,擴大了全民的免費服務范圍,建立了深入鄉村的免費醫療網,基本做到了窮人也有基本醫療保障。印度是個發展中國家,2.6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貧困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4,其中大部分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一旦廢除了免費的醫療體系,印度政府將失去大批底層選民的支持,而政府醫院卻減輕他們看病時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這也是印度能長時間保持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
農村逐步建立三級醫療保健網
印度的政府醫療體系分為國家級醫院、邦(省)級醫院、地區級醫院、縣級醫院和鄉級醫院共五個層次。不過,各級政府醫院數量遠遠沒有私立醫院多,一般醫院特別是鄉村醫院也面臨醫葯短缺、抗菌素品種少、醫院的條件較差、病房狹小等諸多問題,以及由此引起的政府財政不堪重負、醫生接待病人多工作壓力大等弊端。但是,光顧印度政府醫院的病人,基本都是低收入人群,他們對醫療條件要求不高,只要少花錢能治病就行,因而政府醫院的確能起到社會公平和救助貧弱的「穩定劑」作用。
近年來,為保障廣大農村人口的健康安全,印度一些地區的行業聯合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開始行動起來,針對發病率較低但醫療費用較高的大病風險,積極介入農村醫保,牽頭幫助農民投保醫療,走出了發展中國家農村醫療的一條新路。與此同時,各種私立醫院競相發展,能為不同需要的人群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甚至歐美一些國家的病人都遠到印度的私立醫院就醫,也闖出了一條國際市場化的道路。
在全國農村,印度政府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制定了在全國農村逐步建立三級醫療保健網的宏偉目標。這一網路包括保健站、初級保健中心和社區保健中心三部分,免費向廣大窮人提供醫療服務。所有的政府醫院都是免費的,對任何印度人不論貧窮或富有都是一樣,免費項目包括掛號費、檢查費、住院費、治療費、急診搶救的一切費用,甚至還有住院病人的伙食費,但不包括葯物費。印度政府還宣布,今後10年內將斥資9000億盧比,用於醫療設施基礎建設和購買醫療衛生器械,確保未來10年印度各大醫院的醫生和床位數量增加一倍,護理人員增加兩倍。
有限的政府投入公平地調劑給最需要醫療服務的人
近年來,隨著軟體業的蓬勃興起,很多人改變了對印度貧窮落後的看法,但仍有不少到印度走馬觀花過的旅遊者認為其仍然是臟、亂、差的代名詞。可鮮為人知的是,印度在整體衛生狀況並不理想的同時,其醫療水平卻在發展中國家名列前茅,並受到許多歐美人士的追捧。
印度的公共投入只佔衛生總費用的17.9%,政府2005~2006年度用於農村地區公共健康事業的資金為1028億盧比(約合24億美元),但世界衛生組織對聯合國1
91個成員國衛生效績的排名令人震驚:中國在「衛生財務負擔公平性」方面,位居188位列倒數第四,與巴西、緬甸和獅子山一起被列為最不公平的國家之一,而一向被認為「分配極不公平」的印度卻排名第43位。究其原因,是因為印度政府衛生補貼和社會保障的主要受益人為貧困及困難群體,能使相對有限的公共投入最大限度地照顧公平,將有限的政府投入公平地調劑給最需要醫療服務的人。可見,財富並不是衡量醫療制度的絕對標准,重要的是社會公平和兼顧利益平衡。
印度的醫療保險制度非常注意覆蓋低收入群體,建立了諸如全民免費免疫計劃和公立醫院免費治療項目等公共衛生制度,以保障困難群體、特別是廣大農民能夠享受基本的醫療保障。
此外,印度醫葯市場供給充足,由公立衛生機構、教會醫院和私人診所提供的健康服務在城鄉都不難企及。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雖然在國際上未被歸入強勢政府之列,但對金融保險市場一直持有強硬的干預手段。例如,印度政府發布行業政策指南,規范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行為,使其採取足夠的措施照顧困難群體。其中,政府對銀行和保險公司設有專門條例,規定發放給窮人的貸款占商業銀行貸款總額的最低比率和出售給非正規經濟就業者的保險產品占保險公司總銷售額的最低比率,並以此作為營業執照審驗和登記的一個基本條件支持印度政府免費醫療網的物質基礎是其日益發展的制葯業及其低廉的葯品價格。
印度與同是文明古國的中國一樣,草葯很發達。近年來,印度政府積極提倡使用印葯,並在廣大農村建立了草葯中心,鼓勵能用草葯就不用西葯,這大大降低了窮人的治療費用。由於國產西葯質量普遍很好,絕大部分印度人都選用國產葯,對於感冒發燒這樣的小病,病人只要拿處方去葯店,花上二三十盧比買葯服下很快就能治癒。類似「扶他林」之類的葯,價格也只有中國的1/3。
窮國的社會保障之路
從印度的經驗看,發達國家昂貴的社會保險和收入保障制度並非世界上所有國家普遍適用的模式,即使是最窮的國家,
也能通過對本國人口中的脆弱群體提供公共支持而創造出豐富多樣的社會保障形式來。採取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中國家完全能夠根據本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建立獨特的公共衛生制度和醫療保障制度,並利用醫療救濟手段援助貧困人口,以滿足國民最基本的健康需求。
印度在這方面的經驗可能並非完美,但它的確已成為發展中國家醫療保障體制的經典例證。-(作者系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危機管理對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❺ 印度人口多,為什麼實行了免費醫療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教育、醫療、住房都是關乎民生發展的“三座大山”。在這其中醫療更是直接關繫到民眾的身體健康,也就成為了重中之重。對於發達的福利國家而言,大多建立有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甚至面向全民以及常駐外國居民免費提供。讓人驚訝的是,印度這人均GDP剛剛兩千美元出頭的國家竟然也實現了全民免費醫療。眾所周知印度人口眾多,財政十分有限,那麼其究竟是如何實現全民免費醫療的呢?
印度免費醫療更多是一個口號或者是美好的嚮往,更實際點的解決辦法是建立其全國性的醫療保障體系。印度也確實進行相關嘗試,但是成果十分有限,而且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富人可以花錢購買各種商業醫療保險,這只佔到人口比重的10%,而窮人卻只能去擠公立醫療機構。莫迪在印度大選期間就承諾為全國五億貧困人口提供一分免費醫療保險計劃,用於治療嚴重疾病年度醫療保險。這項計劃直到去年九月才正式實施,原因就是缺錢,其每年將會消耗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總共16億美元的資金。現如今疫情的擴散使得印度政府壓力非常大,這項計劃能否繼續實施還是一個疑問。
❻ 印度確診新冠的華人Nico向媒體講述自己感染全過程,在當地就醫有多難
在印度當地就醫是非常難的,因為他們的醫療設備並非那麼充足,再加上疫情的沖擊,更是緊缺了。
公立醫院醫生不到15%。印度被世界公認為“世界葯房”,因為這里生產很多仿製葯,仿製葯不僅有效,而且價格非常便宜。可以看出,印度的醫療資源其實很好,但是公立醫院的醫生比例相對較小,因為在印度看病是富人的事,窮人基本上講是去不起的。
醫院里沒有位置,對他們的安全也有影響。中國人應該在感染後立即購買一些葯物,找到可靠的渠道確保他們的葯物來源,並向我們的大使館尋求幫助。而且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保護,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❼ 印度尼西亞老人看病是不需要自己拿錢的嗎
摘要 印度尼西亞公務員、警察和軍人醫保由個人繳納工資的2%;窮人可申請免費醫保很多葯物依賴進口,看病價格較貴
❽ 為什麼印度看病都不要錢
印度第一部憲法規定,所有國民都享有免費醫療。印度構建了一個遍布全國的政府醫療體系,基本滿足了大多數人的醫療需求。由於提供免費醫療服務,公立醫院負擔較重,印度政府也鼓勵發展私立醫院,作為公立醫院的一個有機補充。市場化運作的私立醫院大多條件較好,這樣就使一些富人很自然地「分流」到私立醫院。
❾ 去印度看病,可能要住兩三個月。金奈,孟買或海德拉巴,哪個城市比較好
金奈,有世界上一流的醫院,阿波羅醫院,有中國人開的餐廳賓館,文福萊餐廳
❿ 印度窮成什麼樣
在每一個國家都會存在著窮人和富人,不管這個國家的整體條件是貧窮還是富裕。就像印度這個國家,大家都知道印度並不富裕,並且他大多數都是以窮人為主。最能夠體現出印度貧窮的就是他的底層人民,基本上可以說是連最基本的吃飯,穿衣都無法保證。
我們在旅遊時,看到的往往只是印度比較富裕,比較好的一面,而那些並不是印度的全部面貌。印度窮困人民的生活寫照,往往只能在貧民窟中看到。
窮人沒有辦法給自己的孩子更好的資源,而富人的孩子卻能夠得到最好的教育,所以在印度大多數窮人家的孩子只會越來越窮,這也是導致印度普遍貧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