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印度和印度有什麼區別
1、本質的不同
古印度是印度大陸曾經最早文明發源時期,印度很長一段時間代表的是印度次大陸的地理名詞,現代印度國家就是指1947年獨立的一個叫印度的國家,他們之間有很深的聯系,卻又有本質的不同。
2、統治者的不同
古印度的歷史十分悠久,早期發源於印度河的文明,而後擴展到恆河流域,形成了恆河文明,創造出燦爛的文化。
大約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來自於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入侵了印並成功成為了統治者,把古印度原住民貶為奴隸,為了固化統治者和奴隸關系,就形成了等級嚴森的種姓制度。古印度時期正式結束。
現代的印度則脫胎於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後來由甘地、尼赫魯領導的國大黨於1947年從英國殖民統治中獨立而來,繼承了英屬印度殖民地的大部分資產,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叫印度的現代國家,並確立了英語為官方語言。
3、人種的不同
雅利安人佔領印度而後的漫長的歷史中,陸陸續續又來了和雅利安一樣的侵略者,而且是一波接著一波來,這其中有波斯人、馬其頓人、大夏人、塞種人、月氏人、匈奴人、穆斯林游牧民族、蒙古人等,而且都和雅利安人一樣來到印度地區就站穩了腳跟,成為了統治者。
由於幾千年來,印度多個勢力博弈,從屬於原古印度文明地區根本沒有真正統一過,分裂成大大小小邦國,偶爾出現幾個強大的國家,如貴霜帝國、莫卧兒帝國等,但都沒有真正統一過印度,最牛的時候也只是做這一地區的宗主國。
2. 印度人的外貌特徵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
1、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2、原始澳大利亞人
在尼格利陀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屬於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
原始澳大利亞人一般為中等身材,頭發捲曲或呈波浪形,膚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較寬,嘴唇較厚。現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廣闊地帶的蒙達人、高爾人、桑塔爾人和比爾人普遍被認為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他們至今保留著自己獨特的體貌特徵、生活方式以及語言和信仰。
3、蒙古利亞人
印度的蒙古利亞人可以分為兩個主要族群,蒙古人和與藏族關系密切的漢藏語系民族。蒙古人的後裔為莫卧兒人,他們已經基本上融入在印度主體民族之中,由於混血的緣故,蒙古人的體貌特徵已經不明顯。
包括查克馬人和雷布查人在內的漢藏語系民族則帶有明顯的黃種人特徵。他們膚色淺黃,臉龐扁平,眼睛細小,胡須和體毛稀少。
4、達羅毗荼人
達羅毗荼人的直系祖先主要來自地中海地區,被稱為地中海人。他們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即膚色淺黑的古地中海人、膚色黃褐的所謂正宗地中海人以及東地中海人或稱閃米特地中海人。地中海人進入印度後與當地的原始澳大利亞人通婚融合,形成了達羅毗荼人。
5、印度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最初是居住在俄羅斯南部與南烏克蘭草原地區的一支古民族,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穿越西北部的山口來到印度。
他們身材高大,頭型窄長,眼眶深陷,鼻樑高而窄,毛發濃密。雅利安人最初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曾在許多世紀中不斷遷徙擴張,先後到達伊朗、敘利亞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納托利亞、希臘以及東歐各處。
3. 印度是什麼人種
印度人種分為五大類。
1、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與非洲的俾格米人在外觀上相似,有著矮小身材和深色皮膚;但是,遺傳檢驗研究的結果顯示尼格利陀人與非洲人關系疏遠,並在早期便從亞洲人分支出來。
學者對這個結果有兩種假說:一是尼格利陀人是早期「出非洲說」的殘留後代,或他們是其中一支最早現代人類的後代。一般相信,尼格利陀人外表與非洲人相似是由於對相似環境的適應,而不是血緣上的關系。
2、原始澳大利亞人
由於身體特徵和澳大利亞的土著人非常相似由此而得名。他們大都長頭型,身材矮小,南印度也有分布。比如比爾人,傑糾人,蒙達人,奧朗人,堆德人,孔德人等等。
印度之外,斯里蘭卡的維達人為典型代表,所以又稱維達類型人。有學者認為,這種人早於達羅毗荼人,所以也稱他們為"前達羅毗荼人"。
3、達羅毗荼人
又叫地中海歐羅巴人種,這一人種從西班牙和摩洛哥到印度都有分布。據有關人類學家研究,它分幾支,早於雅利安人,從不同時期進入印度。
這種人的特徵是:長臉型,中等身材,卷發呈淺褐色,唇薄,皮膚為淺褐色。操達羅毗荼系語言,使用象形文字,是這一人種創造了印度河流域文明。
4、雅利安-旁遮普人
雅利安人一譯亞利安人,歷史上原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個古老民族,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
後納粹歪曲了雅利安人的概念,將北歐五國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地區的金發碧眼的日耳曼人定義為了雅利安人的典型性狀,實際上兩者毫無關系,相距甚遠。
5、東亞人種
印度半島次大陸的北部和東北部與亞洲內陸相連,因地理和歷史上的種種原因,東亞的東亞人種在不同時期,從印度半島次大陸的北部和東北部進入印度半島次大陸的南亞次大陸。
該人種的特徵是面部較高較狹,同時面部比較平;額頭較高(高顱);眉眼間距中等或偏高,眉弓較弱;鼻型較高(從鼻根到鼻子下端,也就是鼻子較長),鼻翼較狹,鼻樑中等。
頜骨比較平,唇厚度適中面部較高是指面部高度比較大,面部高度是指從鼻根到上唇的高度,面部較高也就是臉比較長,面部較狹是相對於北亞人種的闊面,不一定是真正的狹面,眉眼間距一般可以從眼內角到眉毛的垂直距離來判斷,實際上是判斷眶型的高低。
4. 印度人長啥樣!(圖片 )
卡特琳娜·卡芙 在香港出生 父親英國人 母親印度人 混血兒
5. 真實的印度是什麼樣的
前年和閨蜜去了一北印,滯留近兩個月,看到了很多。有落後的一面,也有先進的一面。
首先在這么長時間,看到的大都是農民,只在瓦拉納西看到了幾位和印度影視劇里相近的美女。感嘆現實與劇情的差別很大呀。21世紀,北印有的大部分村子還沒有通電,小孩子在田野里撒歡,沒有鞋子穿。然而,印度的全民醫療不是蓋的,再窮的地方都有一個看上去整潔的葯鋪和診所,裡面賣的葯品非常便宜,看看包裝就知道絕對是大制葯廠的東西,而且療效非常好。比如感冒葯。而且閨蜜在途中皮膚擦傷,劃了一道口子,葯鋪里買了一條像牙膏一樣外敷葯,立竿見影,當晚傷口就消腫結痂了。
反而是印度的一些小鎮,倒是因為人少,看上去秩序井然,比如格雅,王舍城。我和閨蜜在四大聖地呆的時間較長,這里的食物、住宿都很不錯,特別是水果,新鮮,也便宜。
6. 印度人是什麼膚色
印度人膚色:小麥色至黑色,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蒙古利亞人、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1、尼格利陀人,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2、原始澳大利亞人,在尼格利陀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屬於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原始澳大利亞人一般為中等身材,頭發捲曲或呈波浪形,膚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較寬,嘴唇較厚。
3、蒙古利亞人,以蒙古利亞人為主體的亞洲大陸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來種族遷入印度的第三波。他們膚色淺黃,臉龐扁平,眼睛細小,胡須和體毛稀少。
4、達羅毗荼人,達羅毗荼人的直系祖先主要來自地中海地區,被稱為地中海人。他們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即膚色淺黑的古地中海人、膚色黃褐的所謂正宗地中海人以及東地中海人或稱閃米特地中海人。
5、印度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最初是居住在俄羅斯南部與南烏克蘭草原地區的一支古民族,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穿越西北部的山口來到印度。他們身材高大,頭型窄長,眼眶深陷,鼻樑高而窄,毛發濃密。
印度人口13.24億,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全國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其餘分別為: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佔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7. 印度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
那個,你好像對印度有非常有趣的誤解.......
印度獨立,印巴分治(在印度獨立同時)前,英屬印度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那時叫東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之所以不以一個獨立的印度獨立,是當時英國實行「蒙巴頓方案」,把印度的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徒分成兩個國家獨立。
而現在印度,是印度教徒的那一個國家,它的國教理所當然的是印度教。
至於穆斯林,也就是伊斯蘭教徒在印度的日子,你要知道分治之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雜居在印度半島上的,在印巴分治之前,數以萬計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要從現在的印度遷往巴基斯坦,孟加拉或從巴基斯坦遷往印度。他們一路上和當地的異教徒(穆斯林相對於印度教徒是異教徒,反之亦然)發生了許多流血沖突,屠殺什麼的,
然後巴基斯坦和印度獨立後還和對方打了幾十年的仗,你想想穆斯林在印度的處境是什麼樣的吧。
關於伊斯蘭教傳人印度的途徑........既然伊斯蘭教是阿拉伯半島起源,那它八成是從中亞(包括阿拉伯半島)傳到印度的吧,大概.........
8. 印度人到底是什麼人種
印度人,屬於高加索人種。
我們看到印度人的狀態各種各樣,有的人很白,有的人很黑,有的人長得像北歐人,有的人長得像中亞人,甚至有的人長得像黑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印度的人種雖然屬於高加索人種,但是具體成分極其復雜……
事實上,即使是高加索人種,也不是單一的一種人,而是包括歐洲的白種人、中東西亞的阿拉伯人和伊朗人、南亞的印巴人等等好多更細節化的人的種類。
所以,印度人是非常復雜的人……既有歐洲人的白皮膚,也有中東人的淺黑色皮膚,還有印巴人的黑色皮膚。再加上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極其復雜,所以,印度人的狀態實在是可以用各式各樣來形容……這也造成了種姓制度的出現……
具體地說,有人將印度人分成以下五種人:
1、尼格利陀人
2、原始澳大利亞人
3、達羅毗荼人
4、雅利安-旁遮普人
5、東亞人種
如果說得更具體,那就沒法說得清了……因為,這些不同種類的人彼此之間還有混血的情況,於是情況就更復雜了……正因為印度人的成分極其復雜,所以有個說法稱之為「世界人種博物館」。
9. 印度女性長的怎樣
我現在在印度哦。根據我平日的觀察,有以下總結: 1)印度女人五官非常出色。因為很立體。最好看的是眉眼。眼睛大,睫毛長,可好看了。 3)印度女人雖然黑,但皮膚還是不錯的。很少見到長了滿臉豆,但會有點雀斑。 4)印度女人比較大隻。說白了就是胖。特別是那個肚腩。好多人你是看不出她是不是懷孕了的。 5)印度女人體毛多。家裡有那麼點小錢的人,經常可以去spa做全身脫毛。沒錢的可慘了,有時候一隻手伸過來,還以為是只猴子。(有點誇張了。當然不會個個都那麼多毛,但肯定比中國女人多很多。) 綜上所述,印度美女並不多。但那少數的美女,卻美得讓人驚心動魄。和中國比的話,我覺得中國女性整體來說要比印度女性好看.
10. 神奇的印度人到底是什麼人種膚色怎麼和全世界都不一樣
國人對於印度人的印象,除去奇葩的生活習慣、奇怪的飲食行為外,就在於那一身奇異的膚色了,印度人的膚色差異較大,皮膚黑的人比黃種人黑,皮膚白的人,和歐洲白人差不多,加上較大的五官,看起來倒是與黑人更加接近一些,可實際上,印度人是白種人。
所以總的來說,印度人膚色奇特有許多原因,根本之處還是在於其他人種的入侵或遷移,造就了如今我們看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