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胃炎有什麼症狀呢
越來越多的人忙著事業或者學業,長時間不吃早餐或不按時吃飯,導致胃功能越來越不好,最終引發了各種胃部疾病。
胃病的症狀
1.疼痛。這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也是因為疼痛,患者才引起重視。誘發疼痛的因素有多,如著涼、氣滯和血瘀等,都可能讓患者感覺疼痛。
2.惡心嘔吐。有些胃病是飲食不當導致的,會有惡心嘔吐的現象。
3.沒有食慾。忍受著疼痛和惡心嘔吐的困擾,胃病患者很少想吃東西。
4.消化不良。患者會有種吃完東西一直都沒消化,肚子脹脹的感覺。
胃病患者應該吃什麼食物?
喝粥。胃病初犯的人比較適合進食流食,胃部消化不太好,喝粥清淡又養胃。
2.喝酸奶。酸奶含有豐富的營養,又可防止抗菌素對患者產生不良的影響。酸奶中的含有的營養元素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平衡腸道菌群,對胃病的恢復有很大的好處。
3.吃蔬菜和肉類。患者做到不挑食,才能均衡自己的營養。
4.吃高蛋白的食物。胃病的患者剛控制住胃病發作,身體是比較虛弱的,應該多吃高蛋白的東西來補充營養。
怎樣冶療和預防胃病?
胃病的程度可以分輕中重三個層次,輕度胃病,患者要好好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中度胃病,及時到醫院檢查,服葯治療;重度胃病,大多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同時,要注意飲食習慣,少吃油膩或多鹽食物,吃東西不要太快,適當鍛煉身體。
胃病絕大多數是不按時吃飯、不科學的飲食習慣引起的。在此需要提醒的是。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胃,不要等到胃病很嚴重才來後悔
B. 胃炎有什麼症狀
不同胃炎的臨床表現會有所不同,常見的臨床表現:
1.上腹痛
大多數胃炎患者有上腹痛。上腹部疼痛多數無規律,與飲食無關。疼痛一般為彌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
2.腹脹
部分患者會感腹脹。常常因為胃內瀦留食物、排空延遲、消化不良所致。
3.噯氣
有噯氣。表明胃內氣體增多,經食管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緩解。
4.反復出血
出血是在胃炎基礎上並發的一種胃黏膜急性炎症改變。
5.其他
食慾不振、反酸、惡心、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
6.體征
檢查時有上腹壓痛,少數患者可有消瘦及貧血。
C. 胃炎有什麼具體症狀
你好,胃炎是胃黏膜的炎性病變。分急性和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的發病原因很多,大多較明確。例如,過量服用非固醇類抗炎葯,過度飲酒,重度吸煙,抗腫瘤葯物治療,中毒,燒傷,外科手術等。
慢性胃炎有可分
1。慢性淺表性胃炎
2.慢性萎縮性胃炎
3.肥厚性胃炎
其他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病因目前還尚未完全明確,有外源性的病因,如物理,化學性損傷。內源性的病因,遺傳因素,免疫變態反應等。其中最常見的是:(1)幽門螺桿菌感染(2)自身免疫變態反應的損傷(3)十二指腸液反流,膽汁反流等(4)長期的慢性刺激,如急性胃炎多次發作,長期親辣食物的刺激,長期過度飲酒,吸煙等。希望對你有一點點的幫助!「三分醫葯,七分調理」,保養腸胃的真的很重要。腸胃不好的人可以試試中葯調理,祖方茶療瑺媦寶茶,改善腸胃蠕動,使之恢復到正常狀態。平時生活飲食沒有注意,如果得了的話就要少食多餐,並且吃飯要養成定時的習慣,少吃酸,少吃辣,過於刺激的東西盡量少吃,多吃些暖胃的。 胃炎是因為你不注意飲食,不要冷熱一起吃,那樣會造成胃炎,
胃炎症狀 是胃部沅痛、胃脘脹滿,伴隨噯氣頻頻;
2、胃痛:多數為胃部隱痛、脹痛和鈍痛,急性發作也可出現絞痛和劇痛,有的患者僅感胃部不適和難受,難以名狀;
3、燒心:胃灼熱嘈雜,部分有反酸現象
4、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個別患者伴隨有舌炎;
5、便干,個別出現患者表現為便溏
6、消瘦疲乏,精神萎靡
7、口乾口苦、少數患者反酸
8、貧血等。 胃炎能治,只是速度慢啊,不要冷熱一起吃,不要吃油條和 油餅,不消化, 保養的方法(早晨起來先喝一杯冷開水,然後吃幾個花生,再然後你喝一杯豆漿,這是好東西(豆漿),大概 你堅持這樣做, 再加上 吃葯的的話 應該很快就好了
D. 胃炎有什麼症狀
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炎症。常見的是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惡心、嘔吐等。病程緩慢,反復發作而難愈。
意見建議:調理胃炎主要一是保護修復胃粘膜,二是飲食上好好養胃,三是注意休息積極樂觀情緒。有胃炎不要輕視,要及時調理,要真正解決問題推薦從根源著手修復胃黏膜,搭配飲食調理更安全徹底無副作用和依賴性。
E. 胃炎有什麼反應和症狀
症狀
1.便秘
便秘較多見。糞便量少,排便困難,每周1-2次,偶有十餘天一次者,因而常使用瀉葯。有時因肛門括約肌收縮,大便呈鉛筆樣細條狀。慢性胃腸炎的症狀腹瀉:每日1次或多次。有的只在早飯後暴發多次排便,其餘時間可無腹瀉,偶有1日腹瀉二十餘次者。腹瀉不發生在夜間,不會因排便感而覺醒,所以不幹擾睡眠,也不發生排便失禁,有些患者的糞便中帶有大量的白色或透明的粘液,甚至全是粘液。在腹瀉病程中,常可出現一個時期的排便正常或便秘,出現腹瀉與正常便或便秘相互交替的現象。
2.腹瀉
腹瀉,每日1次或多次。有的只在早飯後暴發多次排便,其餘時間可以無腹瀉,也偶爾有一日腹瀉二十餘次者。腹瀉不發生在夜間,不會因排便感醒來,所以不幹擾睡眠,也不會發生排便失禁。有些患者的糞便中帶有大量的白色或透明的粘液,甚至全是粘液。
3.腹痛
腹痛為本病最常見的症狀,多數伴有大便習慣的改變。疼痛部位多見左下腹或右上腹部。疼痛性質主訴不一:絞痛、脹痛、劇痛、刺痛、緊縮性痛等皆可有之。可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在排氣、排便或灌腸之後緩解。某些具有高位而且過長的結腸脾曲患者,其疼痛主要位於右肋緣下腋前線附近,並放射至胸骨下、左上臂等部位。有些食物如濃烈的調味品、酒、粗纖維蔬菜、粗質水果等,可誘發腹痛。
4.其他表現
常伴隨消化系統其他症狀,如食後上腹部脹滿、厭食、噫氣、惡心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一些症狀,如心悸、乏力、嗜睡、多汗、潮熱、頭痛等;以及一些精神症狀,如失眠、焦慮、憂郁等。
所以有以上病症的患者,想要中葯調理最好每天喝兩杯祖方茶療瑺媦寶茶,內調,養胃,保護胃黏膜,一步到「胃」
F. 胃炎有什麼症狀
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胃病,大多數胃病是由飲食不當引起的。現代人習慣於飲食,過量的酒精和煙草以及不規律的生活。這些是導致胃功能下降的主要因素。俗話說十人九胃病。胃病久治不愈,反反復復。胃病是一種難以根治的,只能靠保養來緩解症狀。三分醫葯,七分調理,建議你可以喝常蝟寶茶,使胃腸蠕動加強,清除腸胃內的毒素,健脾益胃。
下面介紹一下胃炎的主要症狀。
一、上腹痛:正中偏左或臍周壓痛,呈陣發性加重或持續性飩痛,伴腹部飽脹、不適少放患者出現劇痛。
二、腹瀉:伴發腸炎者出現腹瀉,隨胃部症狀好轉而停止,可為稀便和水樣便
三、惡心、嘔吐: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吐後感覺舒服,也有的患者直至嘔吐出黃色膽汁或胃酸。
四、脫水:由於反復嘔吐和腹瀉,失水過多引起的皮膚彈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狀,嚴重者血壓下降,四肢發涼.
五、嘔血與便血:少數患者嘔吐物中帶血絲或呈咖啡色,大便發黑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說明胃粘膜有出血情況,如腹痛劇烈,要注憊和消化性饋瘍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急性闌尾炎進行區別。如伴有上消化遭出血,要注意與消化性淡瘍出血、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進行區別。
G. 胃炎發作,嘔吐物里有深紅色粘稠液體,那是什麼
霍亂
霍亂(cholera)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者
僅有輕度腹瀉;重者劇烈吐瀉大量米泔水樣排泄物,並引起嚴重脫水、酸鹼失衡、
周圍循環衰竭及急性腎功能衰竭。
霍亂自古以來即在印度恆河三角洲呈地方性流行,1817~1923年百餘年間發生過六
次世界大流行。於1883年第五次大流行中,koch從埃及患者糞便中首次發現了霍亂
弧菌。1905年Cotschlich 在埃及西奈半島EL-Tor檢疫站從麥加朝聖者屍體分離出
類似霍亂弧菌菌株,命名為EL—Tor弧菌,後將EL-Tor弧菌所致疾病稱為副霍亂。
由於兩種弧菌的形態和血清學特性基本一樣,臨床表現及防治也完全相同,故
1962年5月第十五屆世界衛生大會決定將兩者所致的疾病統稱為霍亂。1820年該病
傳入我國,解放前每次世界大流行均波及我國,曾引起上百次大小流行,解放後幾
乎絕跡,但近年與國外交往頻繁,極易從國外再度傳入。
[病原學]
霍亂弧菌屬於弧菌科弧菌屬,依其生物學性狀可分為古典生物型和埃爾托生物型。
菌體短小,稍彎曲,革蘭染色陰性,無芽胞和莢膜,長約1.5~2.0μm,寬0.3-0.
4μm。菌體尾端有鞭毛,運動極為活潑,在暗視野顯微鏡下呈流星樣一閃而過,糞
塗片呈魚群排列。在鹼性(Ph8.0~9.0)蛋白腖培養基上易於生長。
霍亂弧菌具有耐熱的菌體(O)抗原和不耐熱的鞭毛(H)抗原。根據菌體O抗原
的不同可分為至少78個血清群,古典型和埃爾托型均屬O-1群霍亂弧菌,國際檢疫
的傳染性病原,以檢出O―1群為准。菌體抗原有A、B、C三種成份。A為O―1群的特
異抗原;據菌體抗原成份又可分為三種血清型,即稻葉型(Inaba,原型,含AC)
,小川型(Ogawa,異型,含AB)和彥島型(Hikojima,中間型,含ABC)。
古典型弧菌在外環境中存活力很有限,但埃爾托型抵抗力較強。一般在未經處理的
河水、海水和井水中,埃爾托型可存活1~3周甚至更長時間。兩者對熱、乾燥、直
射日光和一般消毒劑都很敏感,加熱100℃1~2分鍾或日光下暴曬1~2小時即死亡
,2%漂白粉、0.25%過氧乙酸溶液和1:500000高錳酸鉀數分鍾便可將其殺滅。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患者和帶菌者是霍亂的傳染源。重症患者吐瀉物帶菌較多,極易污
染環境,是重要傳染源。輕型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更大。近來已
有動物(含水生動物)作為傳染源的報道,值得重視。
(二)傳播途徑 本病主要通過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觸和蒼蠅媒介而傳播,以經
水傳播最為重要。患者吐瀉物和帶菌者糞便污染水源後易引起局部暴發流行。通常
先發生於邊疆地區、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網地區,然後再借水路、陸路、空中
交通傳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新疫區成人發病多,而老疫區兒童發病率高。
感染霍亂弧菌後是否發病取決於機體特異和非特異的免疫力,如胃酸的pH、腸道的
SIgA以及血清中特異性凝集抗體、殺菌抗體及抗毒素抗體等的殺菌作用。病後可獲
一定的免疫力。
(四)流行特徵
自1817年古典型弧菌引起世界大流行以來,已先後波及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
是1991年初發生在南美洲的大流行,至今仍未熄滅,僅91年一年全世界已累計發病
50餘萬人,成為世人矚目的生物公害。
1.地區分布 兩型弧菌引起的霍亂均有地方性疫源地,印度素有「人類霍亂的故鄉
」之稱,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則是EL―Tor弧菌的疫源地,每次世界大流行都
是從上述地區擴散而來。我國是外源性,歷次世界大流行均受其害。
2.季節分布 我國發病季節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3.流行方式 有暴發及遷延散發兩種形式,前者常為經水或食物傳播引起暴發流行
,多見於新疫區,而後者多發生在老疫區。
[發病原理與病理改變]
霍亂弧菌經口進入人體胃部,當胃酸缺乏或被稀釋或入侵菌量較多時,弧菌即進入
小腸,依其粘附因子(adherence factor)緊貼於小腸上皮細胞表面,在小腸的鹼
性環境中大量繁殖,並產生大量的腸毒素,細菌崩解還可釋出內毒素。霍亂腸毒素
為分子量84kd的蛋白質,由亞單位A和B組成,不耐酸,不耐熱。腸毒素藉助於亞單
位B與細胞膜表面的單涎酸神經節苷脂(GM1,ganglioside)結合,使活性亞單位
A進入細胞膜,A單位中具二磷酸腺苷(ADP)―核糖基轉移酶活性,刺激ADP―核糖
,使其轉移到具有控制腺苷環化酶(AC)活性的三磷酸鳥呤核苷(GTP)結合蛋白
中,使GTP酶活性受到抑制,GTP不能水解成GDP,使AC活性相對增強,促使細胞內
三磷酸腺苷轉變為環磷酸腺苷(cAMP)。cAMP濃度的急劇升高,抑制腸粘膜細胞對
鈉的正常吸收,並刺激隱窩細胞分泌氯化物和水,導致腸腔水份與電解質大量聚集
,因而出現劇烈的水樣腹瀉和嘔吐。
大量吐瀉引起水和電解質嚴重丟失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變。重症患者每日大便
排出量可達18000ml,臨床上呈現重度脫水、低血容量休克、低鉀和代謝性酸中毒
,並進而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
本病病理改變不顯著,僅見脫水、皮膚乾燥、紫紺。皮下組織和肌肉極度干癟,內
臟漿膜呈深紅色、無光澤,死後屍體迅速僵硬,腸腔內充滿「米泔水」樣液體,偶
見血水樣內容物。膽囊充滿粘稠膽汁。心、肝、脾等臟器多見縮小,腎小球及腎間
質毛細血管擴張,腎小管濁腫、變性及壞死。
[臨床表現]
潛伏期約為1~3天,短者數小時,長者5~6天。典型患者多急驟起病,少數病例病
前1~2天有頭昏、倦怠、腹脹及輕度腹瀉等前驅症狀。病程通常分為三期。
(一)瀉吐期 多數病人無前驅症狀,突然發生劇烈腹瀉,繼之嘔吐,少數先吐後
瀉,多無腹痛,亦無里急後重,少數有輕度腹痛,個別有陣發性腹部絞痛。腹瀉每
日10餘次至數10次,甚至大便從肛門直流而出,難以計數。大便初為黃色稀便,迅
速變為「米泔水」樣或無色透明水樣,少數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樣便。嘔吐一般為
噴射性、連續性,嘔吐物初為胃內食物殘渣,繼之呈「米泔水」樣或清水樣。一般
無發熱,或低熱,共持續數小時或1~2天進入脫水期。
(二)脫水期 由於劇烈吐瀉,病人迅速呈現脫水和周圍循環衰竭。輕度脫水僅有
皮膚和口舌乾燥,眼窩稍陷,神志無改變。重度脫水則出現「霍亂面容」,眼眶下
陷,兩頰深凹,口唇乾燥,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膚皺縮濕冷,彈性消失;手指干
癟似洗衣婦,腹凹陷如舟。當大量鈉鹽丟失體內鹼儲備下降時,可引起肌肉痛性痙
攣,以腓腸肌、腹直肌最為突出。鉀鹽大量喪失時主要表現為肌張力減低,反射消
失,腹脹臌腸,心律不齊等。脫水嚴重者有效循環血量不足,脈搏細速或不能觸及
,血壓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淺促,尿量減少或無尿,血尿素氮升高,出現明顯尿
毒症和酸中毒。
(三)反應恢復期 患者脫水糾正後,大多數症狀消失,逐漸恢復正常。約三分之
一患者因循環改善殘存於腸腔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現發熱反應,體溫約38~39℃,
持續1~3天自行消退。
整個病程平均3~7天,也有長達10餘天者。
根據病情可分為輕、中、重三型(見表)。極少數病人尚未出現吐瀉症狀即發生循
環衰竭而死亡,稱為「暴發型」或「乾性霍亂」。
表 各型霍亂患者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
輕型
中型
重型
脫水(體重%)
5%以下
5~10%
10%以上
精神狀態 尚好 呆滯或不安 極度煩躁或靜卧不動
音啞 無 輕度
音啞失聲
皮膚 稍干,彈性略差 乾燥,乏彈性
易抓起
彈性消失,抓起後久不恢復
發紺 無 存在 明顯
口唇 稍干 乾燥 極度乾裂
眼窩、囪門凹陷 稍陷
明顯下陷
深凹,目閉不緊,眼窩發青
指紋皺縮 不皺 皺癟 干癟
腓腸肌痙攣 無 痙攣 明顯痙攣
脈搏 正常
細速 微弱而速或無
血壓(收縮壓) 正常 12.0~9.3kPa
9.3kPa以下或測不清
尿量 稍減少 很少,500ml以下/24小時 少尿或無尿
血漿比重 1.025~1.030 1.030~1.040 1.040以上
[診斷]
(一)流行病學資料 發病前1周內曾在疫區活動,並與本病患者及其排泄污染物
接觸。
(二)臨床表現 具有劇烈的「米泔水」樣腹瀉、嘔吐、嚴重脫水等表現者應想到
本病;對於流行期間無其它原因可解釋的瀉吐患者應作為疑似病例處理;對離開疫
區不足5天發生腹瀉者也應按上述診斷。
(三)實驗室檢查 霍亂確診有賴於實驗室檢查
1.血液檢查 紅細胞總數和血球壓積增高,白細胞數可達15~60×109/L,分類計
數中性粒細胞和大單核細胞增多。血清鈉、鉀降低,輸液後更明顯,但多數氯化物
正常,並發腎功能衰竭者血尿素氮升高。
2.細菌學檢查 採集患者新鮮糞便或嘔吐物懸滴直接鏡檢,可見呈穿梭狀快速運動
的細菌,塗片染色鏡檢見到排列呈魚群狀革蘭陰性弧菌,暗視野下呈流星樣運動,
可用特異血清抑制。熒光抗體檢查可於1~2小時出結果,准確率達90%。細菌培養
可將標本接種於鹼性蛋白腖增菌,後用選擇培基分離,生化試驗鑒定。
3.血清學檢查 抗菌抗體病後5天即可出現,兩周達高峰,故病後2周血清抗體滴度
1:100以上或雙份血清抗體效價增長4倍以上有診斷意義。其它如酶聯免疫吸附試
驗,殺弧菌試驗也可酌情採用。
[鑒別診斷]
霍亂屬於毒素介導性腹瀉,須與其它病原體所引起的腸毒素性、侵襲性及細胞毒性
急性感染性腹瀉病相鑒別,如急性菌痢、大腸桿菌性腸炎、空腸彎麴菌腸炎、細菌
性食物中毒和病毒性胃腸炎等。
[治療]
本病的處理原則是嚴格隔離,迅速補充水及電解質,糾正酸中毒,輔以抗菌治療及
對症處理。
(一)一般處理 我國《傳染病防治法》將本病列為甲類傳染病,故對患者應嚴密
隔離,至症狀消失6天後,糞便培養致病菌連續3次陰性為止。對患者吐瀉物及食具
等均須徹底消毒。可給予流質飲食,但劇烈嘔吐者禁食,恢復期逐漸增加飲食,重
症者應注意保暖、給氧、監測生命體征。
(二)補液療法 合理的補液是治療本病的關鍵,補液的原則是:早期、快速、足
量;先鹽後糖,先快後慢,糾酸補鈣,見尿補鉀。
1.靜脈補液法 靜脈補液可採用5:4:1溶液,即每升液體含氯化鈉5g,碳酸氫鈉
4g和氯化鉀1g,另加50%葡萄糖20ml;或用3:2:1溶液,即5%葡萄糖3份、生理鹽
水2份、1.4%碳酸氫鈉液1份或1/6mol/L乳酸鈉液1份。輸液量與速度應根據病人失
水程度、血壓、脈搏、尿量和血球壓積而定,嚴重者開始每分鍾可達50~100ml,
24小時總入量按輕、中、重分別給3000~4000、4000~8000、8000~12000ml。小
兒補液量按年齡、體重計算,一般輕、中度脫水以100~180ml/kg/24小時計。快速
輸液過程中應防止發生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腫。
2.口服補液法 霍亂患者腸道對氯化鈉的吸收較差,但對鉀、碳酸氫鹽仍可吸收,
對葡萄糖吸收亦無影響,而且葡萄糖的吸收能促進水和鈉的吸收。因此對輕、中型
脫水的患者可予口服補液。口服液配方有:①每升水含葡萄糖20g、氯化鈉3.5g、
碳酸氫鈉2.5g和氯化鉀1.5g;②每升水含葡萄糖24g、氯化鈉4g、碳酸氫鈉3.5g、
檸檬酸鉀2.5g。成人輕、中型脫水初4~6小時每小時服750ml,體重不足25kg的兒
童每小時250ml,經後依瀉吐量增減,一般按排出1份大便給予1.5份液體計算,也
可採取能喝多少就給多少的辦法。重型、嬰幼兒及老年患者則先行靜脈補液,待病
情好轉或嘔吐緩解後再改為口服補液。
(三)病原治療 早期應用抗菌葯物有助於縮短腹瀉期,減少腹瀉量,縮短排菌時
間。可首選四環素,成人每6小時1次,每次0.5g;小兒按40~60mg/kg/日計算,分
4次口服,療程為3~5日。
對於四環素耐葯株感染患者可予強力黴素300mg/次頓服。其它如氟哌酸、紅黴素、
磺胺類及呋喃唑酮等也均有效。黃連素不僅對弧菌有一定作用,且能延緩腸毒素的
毒性,也可應用。
(四)對症治療
1.劇烈吐瀉 可用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並酌情使用氫化可的松100~300mg靜脈
點滴,或針刺大陵、天樞、內關、足三里。早期採用氯丙嗪(1~4mg/kg)對腸上
皮細胞AC有抑製作用,可減少腹瀉量。
2.肌肉痙攣可予局部熱敷、按摩,或針刺承山、陽陵泉、曲池、手三里等,注意
鈉鹽、鈣劑的補充。
3.少尿可予腎區熱敷、短波透熱及利尿合劑靜滴;如無尿,予20%甘露醇、速尿治
療,無效則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
4.並發心力衰竭和肺水腫者應予毒毛旋花子甙K或毛花甙丙,並採取其它治療措施
。
5.嚴重脫水休克的患者經充分擴容糾酸後循環仍未改善時,可酌情應用血管活性
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
(五)出院標准 臨床症狀消失已6天,糞便隔日培養1次,連續3次陰性,可解除隔
離出院。如無病原培養條件,須隔離患者至臨床症狀消失後15天方可出院。
[預防]
本病為我國《傳染病防治法》中所列甲類傳染病,必須加強和健全各級防疫組織,
建立群眾性報告網;加強飲水和糞便衛生,早期發現病人及隱性感染者,就地處置
。
(一)控制傳染源 普遍建立腸道門診,發現病人立即隔離治療,對疑似病人行隔
離檢疫,接觸者應檢疫5天,對發現的帶菌者,在隔離檢疫期間可應用四環素預防
感染發生。認真做好國境檢疫及國內交通檢疫工作,特別應重視國際航空檢疫。
(二)切斷傳播途徑 改善環境衛生,加強飲水和食品的消毒管理,對病人和帶菌
者的糞便,其它排泄物和用具衣被等,均應嚴格消毒。消滅蒼蠅,不喝生水,做到
飯前便後洗手。
(三)提高人群疫免力 提高人群免疫力,霍亂死菌苗保護率為50~70%,保護時
間3~6個月,僅對同血清型菌株有效,不能防止隱性感染及帶菌者,易使人們產生
一種虛幻的安全感,未廣泛應用。目前正在研製抗原性強,效力高的菌苗,如佐劑
菌苗、口服低毒活菌苗、類毒素菌苗及基因工程菌苗等。B亞單位毒素菌苗,近年
證明可獲80%的保護率,正在大范圍試驗。
H. 胃炎有什麼症狀表現
急性胃炎
急性起病,單純性急性胃炎主要表現為上腹飽脹、隱痛、食慾缺乏、噯氣、惡心、嘔吐,嚴重者起病急驟,在發病過程中突發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現為嘔血及黑便。
慢性胃炎
慢性起病,病程較長,可表現為長期上腹飽脹、鈍痛、食慾缺乏、噯氣等。
特殊類型胃炎
感染性胃炎
多繼發於全身系統的感染,或發生在器官移植、腫瘤晚期化療、艾滋病等全身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以上腹痛、腹脹、食慾減退、惡心、嘔吐為主要症狀。
嗜酸性粒細胞性胃炎
主要臨床表現為哮喘、發熱、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及多系統性血管炎,可表現有腹痛、腹瀉、胃腸道出血等胃腸道症狀。
I. 胃炎的症狀是什麼表現
胃炎是因為你不注意飲食,不要冷熱一起吃,那樣會造成胃炎,您可以每天喝兩杯常胃寶茶,長期調理,助消化、調理腸胃、健脾益胃,使腸胃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胃炎症狀是:
1、胃部沅痛、胃脘脹滿,伴隨噯氣頻頻;
2、胃痛:多數為胃部隱痛、脹痛和鈍痛,急性發作也可出現絞痛和劇痛,有的患者僅感胃部不適和難受,難以名狀;
3、燒心:胃灼熱嘈雜,部分有反酸現象
4、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個別患者伴隨有舌炎;
5、便干,個別出現患者表現為便溏
6、消瘦疲乏,精神萎靡
7、口乾口苦、少數患者反酸
8、貧血等。
胃炎能治,只是速度慢啊,不要冷熱一起吃,不要吃油條和
油餅,不消化,
保養的方法(早晨起來先喝一杯冷開水,然後吃幾個花生,再然後你喝一杯豆漿,這是好東西(豆漿),大概
你堅持這樣做,
再加上
吃葯的的話
應該很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