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加入了哪些國際組織
英聯邦 不結盟運動 南亞區域合作
❷ 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的組織歷史
1993年,南非外長博塔訪問印度時首次提出建立環印度洋區域合作設想。1994年,模里西斯外長卡斯納里訪印度時再次提出「印度洋經濟圈」設想,倡導建立印度洋周邊國家經貿合作組織,得到環印度洋國家的積極響應。1995年4月18日,南非、印度、澳大利亞、肯亞、模里西斯、新加坡和阿曼在模里西斯發表推動環印度洋經濟圈計劃的聯合聲明。此後,有關各方共召開了四次籌備會議,創始國從7個增加到14個。在1999年3月31日召開的部長理事會會議上決定將聯盟總部設在模里西斯。1997年3月6日至7日,環印度洋的14個國家在模里西斯首都路易港召開部長級會議,通過《聯盟章程》和《行動計劃》,宣告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正式成立。
環印聯盟是環印度洋地區唯一的經濟合作組織,地跨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巨大的人力資源、廣闊的市場和便利的交通。聯盟成員國面積總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7%,人口近20億,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31%,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7%,貿易總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0%。
❸ 有哪些國際組織
全球性國際組織
聯合國,包括它的特別機構和它下屬的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
萬國郵政聯盟
伊斯蘭會議組織
國際刑警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會
國際民主選舉基金會
國際水道測量組織
區域性國際組織
地區性國際組織地圖歐洲:
歐盟
歐洲議會
歐洲自由貿易協會
歐洲太空總署
歐洲專利組織
亞洲:
亞洲合作對話
東南亞國協
南亞地區合作協會
波斯灣合作理事會
東亞峰會
國際專業管理亞太年會
歐亞:
獨立國家國協
上海合作組織
歐亞經濟共同體
中亞合作組織
古阿姆五國集團
黑海經濟合作組織
非洲:
非洲聯盟
協約理事會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
南部非洲發展組織(南非)
政府間發展管理局 (東非)
阿拉伯馬格裡布聯盟(北非)
西半球:
美洲國家組織
南美洲國家聯盟
南方共同市場
安第斯國家共同體
加勒比國家聯盟
東加勒比國家組織
中美洲議會
里約集團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大西洋: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歐洲安全合作會議
太平洋: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
太平洋島嶼論壇
太平洋共同體
印度洋:
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
北冰洋:
北極理事會
其他國際組織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石油輸出國組織
英聯邦
法語國家組織
葡語系國家共同體
拉丁語聯盟
阿拉伯國家聯盟
不結盟運動
伊比利亞-美洲合作組織
伊斯蘭會議組織
國際聯誼城市
加勒比國家聯盟
八國集團首腦會議
國際金融組織
國際清算銀行
國際貨幣基金
世界銀行
❹ 馬來西亞有個海什麼街
是馬來西亞的海墘街。海墘街是檳城輪渡碼頭及其附近的一片地區,這里既有歷史遺跡,也不乏現代建築。遊客可在吃出參觀檳城景緻、品嘗特色美食。人們當年完全以地理環境為這條道路命名。海墘路當年的另一層意義是,過了海墘地區,人們可以正式"登陸"上岸,進入市區。
❺ 全球十大國際經濟組織有哪些
國際經濟組織如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世界銀行集團
世界貿易組織
聯合國貿易
發展會議
歐洲經濟共同體
東南亞聯盟
加勒比共同市場
北美自由貿易區
亞洲開發銀行
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
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世界銀行集團
石油輸出國組織
國際經濟組織: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政府或民間團體為了實現共同的經濟目標,通過一定的協議形式建立的具有常設組織機構和經濟職能的組織。
狹義的國際經濟組織:限於國家政府間組織,不包括非政府間組織。
國際經濟組織分類:
1、按參加國際經濟組織的成員方的不同,分為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和非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
2、按參加范圍,可分為世界性的國際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的國際經濟組織。
3、按商品結構,可分為各種根據某項特定商品的特點而建立的國際經濟組織。
❻ 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典型的國際組織有哪些
國際組織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國家(或其他國際法主體)為實現共同的政治經濟目的,依據其締結的條約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常設性機構。
國際組織的法律人格來源於組成國際組織的基本法律文件。國際組織作為國際私法主體有其自身的特點: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受基本法律文件的嚴格限制,常常是不完整的;國際組織在其財產限度內直接承擔責任。
國際組織一般指政府間國際組織,是國際法主體之一.而廣義上說,國際組織還包括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20世紀以來若干年份政府間國際組織(IGOs)數量
年份 數量 年份 數量
1909年 37 1989年 4068
1951年 123 1992年 4878
1962年 163 1996年 5885
1970年 242 2000年 6556
1981年 1039 2005年 7350
數據來源 :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
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Supreme Audit Institutions (INTOSAI)),是由世界各國最高一級國家審計機關所組成的國際性組織。創立於1953年,1968年在東京召開的第六次會議上,通過了該組織的章程,正式宣布成立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受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領導。該組織總部設在維也納,由奧地利審計法院負責日常工作,該組織的會費由各成員國按聯合國繳納會費的比例分攤。目前該組織有成員186個。我國於1982年加入該組織。
該組織的宗旨:互相交流情況,交流經驗,推動和促進各國審計機關更好的完成本國的審計工作。
該組織每三年召開一次全體成員國會議,就審計的原則、方向、理論、方法和技術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交流,以有助於各成員國研究、改進和加強政府審計工作。
政治類組織
歐 盟
獨聯體
上海合作組織
阿拉伯議會聯盟
阿 盟
西歐聯盟
拉丁美洲議會
阿拉伯馬格裡布聯盟
非 盟
歐安組織
美洲國家組織
法語國家組織
東 盟
里約集團
國際移民組織
伊比利亞美洲國家首腦會議
北 約
桑戈委員會
亞洲議會和平協會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華 約
歐洲委員會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
非 統
各國議會聯盟
維謝格拉德集團
政府間移民委員會
巴 統
亞洲議會論壇
海灣合作委員會
聯合國協會世界聯合會
大赦國際
國際刑警組織
伊斯蘭會議組織
前政府首腦國際行動理事會
英聯邦
國際刑事法院
加勒比國家聯盟
南美國家共同體
社會黨國際
核供應國集團
葡語國家共同體
中歐倡議國組織
不結盟運動
澳新美理事會
自由進步黨國際
古阿姆民主與發展組織
巴黎俱樂部
七十七國集團
國際勞工組織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
經濟類組織
世貿組織
亞太經合組織
石油輸出國組織
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
經合組織
亞洲開發銀行
世界銀行
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
15國集團
非洲開發銀行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
20國集團
美洲開發銀行
加勒比開發銀行
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
24國集團
歐洲中央銀行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
國際展覽局
南方共同市場
比荷盧經濟聯盟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
關貿總協定
安第斯共同體
太平洋島國論壇
大湖國家經濟共同體
博鰲亞洲論壇
太平洋共同體
東南非共同市場
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
世界旅遊組織
東非共同體
西非經濟貨幣聯盟
加勒比共同體和共同市場
國際能源機構
拉美經濟體系
中美洲一體化體系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
世界能源理事會
拉美一體化協會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科托努協定
黑海經合組織
發展中八國集團
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南方銀行
科技、文化、體育等專業類組織
世衛組織
第三世界科學院
世界民主青年聯盟
國際足聯
國際科學理事會
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
亞奧理事會
國際檔案理事會
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
國際奧委會
世界遺產委員會
國際交流發展計劃
萬國郵政聯盟
國際軍體理事會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
世界盲人聯盟
國際音樂理事會
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
世界廁所組織
國際世界語協會
國際新聞工作者協會
國際新聞學會
國際戰略研究所
國際新聞工作者聯合會
國際大學協會
國際奧比斯組織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
世界穆斯林大會
無國界醫生組織
國際翻譯工作者聯合會
世界土著人理事會
國際新聞電影協會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世界佛教徒聯誼會
世界科技城市聯盟
國際志願服務協調委員會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
世界休閑組織
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
世界醫護人員聯盟
國際反貪局聯合會
國際捕鯨委員會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❼ 「東盟10國」是哪十個國家﹖
東盟自由貿易區(ASEAN Free Trade Area,簡稱AFTA)於1992年提出,現包括原東盟6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汶萊)和4個新成員國(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共10個國家,陸地總面積為450萬平方公里,人口5.3億。經過10年的構建,原東盟6國於2002年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區,其他新成員國也將加快關稅的削減速度。
東盟成為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並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機制。
東盟的宗旨和目標是本著平等與合作精神,共同促進本地區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為建立一個繁榮、和平的東南亞國家共同體奠定基礎,以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東盟成立之初只是個保衛自己安全利益及與西方保持戰略關系的聯盟,其活動僅限於探討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合作。1976年2月,第一次東盟首腦會議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議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及強調東盟各國協調一致的《巴厘宣言》。
此後,東盟各國加強了政治、經濟和軍事領域的合作,並採取了切實可行的經濟發展戰略,推動經濟迅速增長,逐步成為一個有一定影響的區域性組織。
(7)環印度洋聯盟有哪些會員國擴展閱讀:
第六屆東亞峰會將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盡管在地理上並非東亞國家,美國和俄羅斯今年將首次成為東亞峰會成員國,東亞峰會機制也由此從目前的10+6擴大到10+8。此次在巴厘島舉行的峰會還包括東盟峰會、東盟分別與中日韓三國峰會(10+1)、以及東盟與中日韓峰會(10+3)。
觀察人士稱,美國和俄羅斯首次加入東亞峰會機制,將是這屆東亞峰會的最大看點。美俄兩大國加入後,東亞峰會的規模將擴大到18個成員國,即東盟10國加上中、日、韓、美、俄、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❽ 除了聯合國之外,還有哪些重要的國際組織
按成員分類
政府間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IGOs),指一般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通過宣言等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公約而成立的國際組織, 例如,聯合國專門機構(Special Agencies of the United Nations)等。
非政府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指未經政府間協議而建立,由獨立機構、民間組織、志願協會等團體組成的國際組織,占國際組織總數80%以上。例如,國際紅十字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ICRC)、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等。
按地域分類
全球性國際組織:這類國際組織的名稱一般以聯合國(United Nations)、世界(World)、全球(Global)、國際(International)的英文字母縮寫開頭,例如,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UNICEF)。
區域性國際組織:這類國際組織的名稱一般指明其所在地域,例如,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EU)等。
按性質分類
政治性國際組織,如聯合國是世界最大的政治性國際組織,獨立國家聯合體是蘇聯解體後有原多個加盟共和國組織的一個地區性組織。
專業性國際組織,如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IFLA)等。
專業性政府間國際組織
現代國際組織最早出現在歐洲,是工業革命後歐洲國家多邊關系發展的產物,是為了在一定業務領域進行國家間的合作而成立的機構,例如:
國際電報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是聯合國專門機構之一,成立於1865年,是為了各國能夠在電報和郵政方面進行合作而成立的。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前身為國際氣象組織,有100年歷史。各國天氣、氣候、水文變化不受國家疆界限制,世界氣象領域的合作組織應運而生。
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其前身為郵政總聯盟,於1874年成立。1840年英國建立了郵信體系,出版發行世界首枚郵票,由此形成現代意義上的公共郵政。
專業性非政府國際組織
民間性質的非政府國際組織比政府間國際組織數量更多,有的成立更早。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創建於1863年,它是從個人自發救助受傷士兵的行動逐漸形成的致力於人道主義、幫助戰爭受害者的國際組織。
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創建於1933年,是全球最大的非政府抗癌組織機構,最有影響力的腫瘤防治學術組織,目前擁有全球346個會員單位, 覆蓋109個國家及地區。[2]
組織列表
編輯
經濟文化類組織(非政府組織)
創行
獅子會
樂施會
國際經濟學商學學生聯合會(AIESEC)
政治類組織
歐洲聯盟(歐盟)
北約
桑戈委員會
亞洲議會和平協會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華沙條約組織(華約)
歐洲委員會
南亞區域合作聯盟
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
各國議會聯盟
維謝格拉德集團
巴統
亞洲議會論壇
海灣合作委員會
聯合國協會世界聯合會
大赦國際
國際刑警組織
伊斯蘭會議組織
前政府首腦國際行動理事會
英聯邦
國際刑事法院
加勒比國家聯盟
南美國家共同體
社會黨國際
核供應國集團
葡語國家共同體
中歐倡議國組織
不結盟運動
澳新美理事會
自由進步黨國際
古阿姆民主與發展組織
巴黎俱樂部
七十七國集團
國際勞工組織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
經濟類組織
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
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
亞洲開發銀行
世界銀行
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
15國集團
非洲開發銀行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環印度洋地區合作聯盟
20國集團
美洲開發銀行
加勒比開發銀行
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
24國集團
歐洲中央銀行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
國際展覽局
南方共同市場
比荷盧經濟聯盟
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
關貿總協定
安第斯共同體
太平洋島國論壇
大湖國家經濟共同體
博鰲亞洲論壇
太平洋共同體
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
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
世界旅遊組織
東非共同體
西非經濟貨幣聯盟
加勒比共同體和共同市場
國際能源機構
拉美經濟體系
中美洲一體化體系
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
世界能源理事會
拉美一體化協會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科托努協定
黑海經合組織
發展中八國集團
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南方銀行
科技、文化、體育等專業類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
第三世界科學院
世界民主青年聯盟
國際足聯
英國心靈研究協會
國際科學理事會
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
亞奧理事會
國際檔案理事會
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
世界遺產委員會
國際交流發展計劃
萬國郵政聯盟
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
世界漢語教學學會
世界盲人聯盟
國際音樂理事會
國際信息處理聯合會
國際世界語協會
國際新聞工作者協會
國際新聞學會
國際戰略研究所
國際新聞工作者聯合會
國際大學協會
國際奧比斯組織
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
世界穆斯林大會
無國界醫生組織
國際翻譯工作者聯合會
世界土著人理事會
國際新聞電影協會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世界佛教徒聯誼會
世界科技城市聯盟
國際志願服務協調委員會
國際會計師聯合會
世界休閑組織
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
世界醫護人員聯盟
國際反貪局聯合會
國際捕鯨委員會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
國際竹藤組織
❾ 為什麼新加坡是亞太地區和環印度洋會員國
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分界線,新加坡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因此新加坡就可以屬於亞太地區,又屬於印度洋會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