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瑜伽的修持方法
瑜伽有他一套從肉體到精神極其完備的修持方法,當今的瑜伽不僅只屬於哲學和宗教的范疇,它有著更廣泛的含義,千年不衰,有強大的生命力。
瑜伽的修持方法,能把散亂的精神集中並使之平靜下來。瑜伽修煉首先著眼於身體的強健,然後要求身心融合為一。在此基礎上,引導修持者進入無上完美的境界。在瑜伽修煉過程中,修持者逐漸深化自己內在精神,從外到內,從感覺到精神、理性,而後到意識,最後把握自我同內在的精神融合為一,達到天人合一。
當瑜伽的修持者在深沉的靜坐中進入最深層次時,就會覺醒人生自性與生命的至善境界,從而獲得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的結合,喚醒內在沉睡的能量,得到最高開悟和最大愉悅。
瑜伽學說反對強加於人,它主張未經檢驗的東西不可輕信,也包括瑜伽本身。學瑜伽必須經過自身的體驗來領悟真諦,是讓修持者自願地來試一試,選上少量幾段姿勢,通過一二個月實踐之後再對瑜伽做出判斷。 瑜伽的修持方法分八個階段進行:
1、道德首要。沒有道德任何功法都練不好。必須以德為指導,德為成功之母,德為功能之源。瑜伽道德基本內容:非暴力、真實、不偷盜、節欲、無欲。這是瑜伽首先要求修持者遵守的道德規范。
2、自身的內外凈化。外凈化為端正行為習慣,努力美化周圍環境,內凈化為根絕六種惡習:慾望、憤怒、貪欲、狂亂、迷戀、惡意、嫉妒。
3、體位法。是姿勢鍛煉,能凈化身心,保護身心,治療身心。體位法種類不可勝數,他們分別對肌肉、消化器官、腺體、神經系統和肉體的其他組織起良好作用。不僅提高身體素質,還可以提高精神素質,使肉體、精神平衡。
4、呼吸法。是指有意識的延長吸氣、屏氣、呼氣的時間。吸氣是接受宇宙能量的動作,屏氣是使宇宙能量活化,呼氣是去除一切思考和情感,同時排除體內廢氣、濁氣,使身心得到安定。
5、控制精神感覺,精神在任何時候都處於兩個相反的矛盾活動中,慾望和感情相糾纏,其次是同自我相聯系的活動。控制精神感覺,就是抑制慾望使感情平和下來。
6、集中意識於一點或一件事,從而使精神安定平靜。
7、冥想、靜定狀態。只有通過實際體驗去加以理解,難以描述。
8、修持者進入「忘我」狀態,即意識不到自己的肉體在呼吸、自我精神和智性的存在。已進入了無限廣闊的寧靜世界。
以上八個階段綜合起來即瑜伽。 八個階段又分四個步驟來實現。
第1和2階段是思想基礎,思想准備。
第3和4階段是肉體訓練,通過各種姿勢訓練達到去病強身的目的。
第5和6階段進行初步靜坐修持靜功。
最後二個階段,是高層次修持,進行冥想、靜定階段。
⑵ 印度瑜伽的瑜伽教程
作者:OSHO 著讓達那譯
出版社:台灣奧修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12
Osho講解帕坦伽利的《瑜伽經》有十卷,要看完全部十卷需要花較長的時間。因此有一位資深的德國瑜伽老師將它濃縮成上、中、下三冊《瑜伽之書》。由台灣謙達那翻譯成中文。此書是講解瑜伽經的著作中最經典的傑出之作。 作者: 作者:(印)B.K.S.艾揚格著,
出 版 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ISBN:978-7-801-70963-9
出版時間:2011-04-18 B.K.S.艾揚格被看作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偉大的瑜伽導師之一,是第一位從20世紀50年代就離開印度前往西方傳授瑜伽的瑜伽大師。其瑜伽習練以姿勢的精準、著重練習順序、使用輔助器材及公開著重介紹呼吸法的等特色形成一種獨特風格的瑜伽體系,即Iyengar瑜伽,是當今世界最為廣泛練習的一種瑜伽派系。(歐美最流行的瑜伽練習方法。)
1966年,他的著作《瑜伽之光》首次向全球全面介紹瑜伽的練習方法,在西方國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被評價為「西方人通往東方古老健康藝術的捷徑。」此書成了瑜伽體式鍛煉的「經典」,已被譯成19種文字在全球出版。2003年,英國牛津詞典將「Iyengar」即艾揚格作為辭條正式收錄。英國BBC電台稱之為「瑜伽的米開朗琪羅大師。」2004年美國《時代》周刊將他評為「一百位全世界最有影響力100人」之一,贊揚他「不遺餘力地教授和推廣,才使瑜伽成為全球的健身運動」。
⑶ 正宗的印度「古典瑜伽」是什麼
現代學者將瑜伽分為四個時期:
一、前古典時期
由公元前5000年開始,直到《犁俱吠陀》的出現為止,約有3000多年的時期,是瑜伽原始發展,缺少文字記載的時期,瑜伽由一個原始的哲學思想逐漸發展成為修行的法門,其中的靜坐、冥想及苦行,是瑜伽修行的中心。
二、古典時期
由公元前1500年《吠陀經》的出現,將瑜伽開始有系統的記載下來,到了《奧義書》更精確的記載瑜伽,到《薄伽梵歌》的出現,完成了瑜伽行法與吠檀多哲學的合一,使瑜伽這一民間的靈修實踐變為正統,由強調行法到行為、信仰、知識三者並行不悖。大約在公元前300年時,印度聖哲派坦佳里(pantanjali)創作了《瑜伽經》,闡述古典瑜伽的理論。全書共195章節,將瑜伽定義為:yama 控制;niyama 純潔的操守;Asana,身體姿態;Pranayama,呼吸的控制;dharana,集中意念;dhyana,冥想;Samadhi,至善境界 8個分支,意在傳播瑜伽的智慧精髓。古典瑜伽的特徵之一便是在修習瑜伽功的同時研讀聖書。而瑜伽經的最具顛覆性特徵便是其哲學二元論,即物質必須與精神分離,才可得到精神的至善境界。這與前-古典瑜伽或韋達瑜伽大相徑庭,後者強調物質與精神的合二為一。
三、後古典時期
由《瑜伽經》以後,為後古典瑜伽。主要包括了《瑜伽奧義書》,密教和訶陀瑜伽。《瑜伽奧義書》有二十一部,在這些「奧義書」中,純粹認知,推理甚至冥想都不是達到解脫的唯一方法,它們都有必要通過苦行的修練技術所導致的生理轉化和精神體會,才能達到梵我合一的境地。因此,產生出了節食、禁慾,體位法,七輪等,加上咒語、手印、身印、尚師之結合,是後古典時期瑜伽的精華。後古典瑜伽的時代催生了豐富的瑜伽文學創作與各異的修習分支,其中包括瑜伽氣功(hatha)與密教瑜伽哲學經典(Tantra)以及如雨後春筍般建立的瑜伽專門學校。後古典瑜伽不再渴求從現實中解脫,而是強調捕捉現在的時刻,接受現實。
四、現代瑜伽
在印度民族資本主義興起時期,瑜伽思想成為反殖民、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同時傳統的瑜伽思想也在新的時代下吸收新思想、新文化,得到了新的發展。19世紀的」克須那摩卻那」是現代瑜伽之父。其後的」愛恩加」和」第斯克佳」是聖王瑜伽的領導者。另外印度錫克族的」拙火瑜伽」和」濕婆阿蘭達」瑜伽也是二個重要的瑜伽派別。一個練氣一個練心。
西方瑜伽的興起
公元1800年前後,操持大師Vivekanada將後古典瑜伽引進美國。隨後,後古典瑜伽歷經多位大師的努力傳播,奠定了西方瑜伽的傳統。其中最著名的便是Paramashansa Yogananda,他建立了自我實現聯盟,並撰寫自傳講授瑜伽。時至今日,Yogananda所倡導的教義仍廣受瑜伽修習者的推崇。
中國瑜伽的發展
瑜伽的中國起源,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傳入的。
瑜伽雖起源於印度,但其核心思想卻在有著同樣悠久文明的中國,驚人的相似並在同一時期出現。如果拋開瑜伽來說冥想的話,我國的冥想在公元前5、6百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相關記載比如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莊子的「心齋」等,都與冥想類似。而瑜伽強調的天人合一(YOGA相應)思想在我國的《黃帝內經》中早有說到,其思想形成於上古,而成書於周秦,與印度瑜伽「梵我一如」理論形成的《奧義書》時代大致同時。
瑜伽據說起源於公元前2500年甚至更早的古印度大陸。公元前1400年雅利安人入侵並統治印度大陸後建立的婆羅門教沿用了瑜伽的修持方法,同樣,印度的所有宗派,都以瑜伽作為修行的主要實踐法門之一,佛教也一樣。而且佛教對瑜伽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佛教傳入我國的具體時間是公元67年,公元64年東漢漢明帝夢見佛祖,後派人去西域取經迎法,回來已經是公元67年了。
瑜伽在佛教中屬於修持三學「戒、定、慧」中的「定」的范疇。「定」,就是「禪定」,也是「止觀」,就是瑜伽修持。所以,瑜伽傳入中國應該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傳入的,而YOGA的漢語音譯「瑜伽」最早也是出現在漢譯佛教經典中。
瑜伽是古印度各宗派對自我調制以鍛煉身心的功夫的統稱,印度佛教亦稱禪定為瑜伽,修禪定者被稱做瑜伽行者、瑜伽師、瑜伽士(男性)、瑜伽尼(女性)。印度大乘佛教時期的中後期,出現瑜伽行派,而唐玄奘主要在這一時期入印求法,歸國後創建了唯識宗,其理論思想根基主要來源於印度瑜伽行派。玄奘大事的高徒窺基在《唯識記述》首次解釋「瑜伽,義為相應,有與境、行、理、果、所化機感相應五種義」。中唐以後,瑜伽一詞多見於佛教著論中,但稱禪定為瑜伽者仍不多見(密宗除外),宋元以後,瑜伽專用於稱密宗,密宗僧被稱為「瑜伽僧」由明太祖敕為定製。
在印度,至今仍將各種修煉方法統稱為瑜伽。瑜伽一詞在歐美早以被人熟知,而我國則是最近幾年才漸漸流傳得益於一位瑜伽修煉者--張蕙蘭(瑜伽名字是瓦伊史那瓦·達西)在中央電視台的大力推廣。1985年張蕙蘭通過中央電視台,張蕙蘭和瑜伽走入了千家萬戶,深入了成萬上億人的心中,瑜伽就此深受人民的喜愛,蕙蘭也就成為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蕙蘭老師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當代中國「瑜伽之母」。
古代瑜伽和現代瑜伽的區別
古時的瑜伽是修練靈魂的。是將」真正」的」我」由肉身的」我」中修練出來,去和永恆不變的」梵」結合為一。這樣,我可以脫離六道輪回,達到三摩地的法喜之中。現代的瑜伽是修練身體的,經過瑜伽體位法的練習和呼吸法及靜坐,將身體的肌肉、骨骼及內分泌系統調節到最健康的位置,可使人青春不老且身心愉快。
⑷ 我想練古印度瑜伽功!要怎麼練呢
你想練習純粹的印度瑜伽,這是非常好的想法。現在我們身邊大多數人想的都是通過瑜伽來達到健身減肥等目的,關注瑜伽本身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但是任何一種瑜伽都是從最基本的體式,呼吸開始的。我們不能抱著好高騖遠的心態期望能直接進入冥想,進入三摩地。
就像一個孩子,要先會站立才能走路,走的熟練才能跑起來。道理是一樣的。你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目標,這很好。但也要從最基本的練習開始。體式和呼吸的練習能使我們的身體保持穩定,頭腦保持清醒,心態保持平和,意識保持安穩。只有這些都達到了,你才能安坐於自己的意識中,體會冥想、支配頭腦和意識。
基於你有這樣高的目標,建議你一定要找一家教授印度傳統哈他瑜伽、並有印度老師親自教授的,專業的瑜伽館來開始你的練習。從一開始,就走你需要的正確的道路,才能達到你的目標。
最後給你一個忠告:永遠不要急於求成,聽從你的身體和呼吸。
祝你好運。
⑸ 古印度瑜伽最佳境界是什麼樣子最重要怎麼練
瑜伽八支分,練習前提是要必須遵守的,否則你入不了境界,關於練習的話最好有一個規律安排出每天固定的時間來練習:呼吸、體位,如果你是沒基礎的話,建議你找個專業瑜伽老師帶你練習,切記:不可急功近利,想要達三摩地解脫生死,必要遵守八支分:瑜珈八支行法蘊含了許多寶藏內涵。首先讓我們了解每一個步驟法真正的意義。帕坦伽利(Patanjali)是《瑜伽經》的作者,其中,八支分法既是瑜伽的練習步驟也是核心的主體。說是步驟,因為必須一個步驟跟著下一個步驟,這是一個持續成長的順序。然而它們不只是步驟而已;它們是整個瑜珈的主幹線。它們有一個內在的統合,也是一個有機的統合體,即主體。如,我們的感官,四肢與內臟,它們各自獨立,但它們並不分開運作的。它們是一個有機的結合體。如:心臟停止了,手就無法移動。每一樣東西都是相連在一起的。所以帕坦伽利說它們是步驟,因為它們有某一個既定的成長順序;但它們同時也是身體的主肢,它們是有機的,你不能丟掉任何其中的一個,你丟掉步驟卻就不可能成為主體。
瑜伽的修持方法分八個階段進行:
1、、持戒(Yamas):是指身體行為和生理層面的內外控制,是一個瑜伽修習者本身的道德戒律。包括遵守戒律,不殺生、誠實、不偷盜、凈行、不貪。
2、遵行(Niyamas):是指內在控制,通過自律進行自我凈化。清靜、知足、苦行、詠經、敬神。
3、體位(Asanas):是指瑜伽姿勢。也稱調身。端正姿勢,保持身體安穩自如
4、呼吸控制(Pranayama):是指有節律呼吸的,控制呼氣。也稱調息。控制呼吸。
5、制感(Pratyahara):精神從感覺和外部事物的奴役中解脫出來。是指感覺消失,控制內心。也稱調心。控制感官。
6、專注(Dharana):集中注意,一心一意。精力集中,心注一處。
7、冥想(Dhyana):靜坐冥想。精神持續於冥想的對象
8、三摩地(Samadhi):由冥想而來的超意識全部集中到靈魂中,和宇宙合二為一。入定,所謂心神合一。
我是專修瑜伽的,平時要教課,自己還要練習,沒多少時間上網,你要喜歡瑜伽的話可以加我為好友到我空間學習領悟。
⑹ 練瑜伽需要哪些物品
1.瑜伽服:一定不要太緊身,太貼身的衣物,對於動作的伸展性並不好。
2.瑜伽墊:一張專業舒適的瑜伽墊是在做瑜伽時必不可少的裝備。好的瑜伽墊可以減少運動傷害,為愛好者帶來運動的激情。
3.瑜伽鋪巾:瑜伽鋪巾可吸收掉瑜伽墊上的汗水,防止運動出汗後身體與瑜伽墊接觸吸入細菌或塵蟎。背面有防滑顆粒可鋪在瑜伽墊之上也有很好的按摩作用。
4.瑜伽磚:做瑜伽動作時的輔助用具,主要是防止做高難動作時拉傷。磚的等級以硬度來分,硬度越硬,支撐性就越好,重量也增加。
5.瑜伽球:一種多用途的瑜伽輔助工具,通常用來支撐身體的某個部位,以完成特定的瑜伽動作。與瑜伽磚不同的是,它並不強調支撐作用,而是用來協助身體的平衡。
6.瑜伽眼枕:絲棉質地面料的瑜伽枕,被廣泛應用於瑜伽練習中。遮住眼睛,讓身心呈半睡眠狀態,徹底放鬆,達到最佳練習效果。
7.瑜伽防滑襪鞋:柔軟的質地適合於平常做瑜伽時穿著,鞋底的凸出顆粒為止滑而專門設計,在秋冬溫度較低時,還可以為足部保暖。
8.瑜伽包:當以上東西都准備齊全後,瑜伽包就要派上用場了。較大的包身設計,方便將瑜伽墊、服飾、配件一並收入囊中,方便隨身攜帶。適合初學者,也適合瑜伽老師。
拓展資料:
一些在鍛煉過程中部分人可能會需要用到的物品,以供提示參考。
1.瑜伽頭巾 - 可固定額前碎發,快速吸收汗水。
2.瑜伽眼枕 - 適用於瑜伽冥想、眼部疲勞時。配合冥想可舒緩眼周肌肉神經,得到最佳的放鬆與調息。盡量選擇絲綢面料內含穿天然有機香草種子,如薰衣草、亞麻、蕎麥、綠豆等。
3.瑜伽伸展帶 - 一般用來鍛煉肌力,穩定姿勢及控制伸展距離,可根據練習需要選擇彈性不同的拉力帶。
4.瑜伽吊床 - 空中瑜伽必備。感受身體重量,加深體式的伸展、阻力和正位能力,是最近比較流行的瑜伽課程,具有放鬆,療愈和瘦身的效果。難度較大,但同時也增添了瑜伽的趣味性。
⑺ 印度古法瑜伽教程是什麼
印度古法瑜伽體式1:全眼睛蛇式
保持俯卧姿勢,下巴貼地,手掌掌心貼緊地面,雙腿並攏伸直,將手掌放在胸部兩側,掌心貼緊地面,雙手伸直,慢慢撐起上半身,上半身被手臂撐起,向兩側打開胸腔頭部向後仰,下巴朝向前方,保持腿部貼緊地面,腳尖綳直,保持此姿勢幾個呼吸的時間。
⑻ 練瑜伽需要准備什麼
第一:裝備:通風、溫暖、寬敞的房間,柔軟寬松的瑜伽服,大小厚度適中的瑜伽墊(應該在正規商店買,千萬不能有異味),專業的教學帶。第二:先學習練習瑜伽的注意事項(找專業人士或看教學帶)。例如:需飯後三小時才可以練瑜伽,練習後一小時才可以吃東西;要根據自身條件練習動作,做到自身極限以內即可,不要受他人或教練的影響,不要攀比;女性生理期不可做倒立的動作;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鼻吸口呼,動作中要正常呼吸,不可憋氣;等等類似的原則。第三:瑜伽是一種身心運動,要慢慢體會。呼吸、冥想是其重要的部分,萬不可將瑜伽練成柔韌體操;所以在學習動作的同時,一定要配合其呼吸要領,二者缺一不可。最後,用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練習瑜伽,不要強迫,比如,教練要求呼吸冥想時腦子里什麼都不想,做不到時不要強求,練習一段時間後自然會有體會。
⑼ 印度修煉瑜伽時對修煉者有哪些要求
修煉者必須在僻靜的地方坐下,雙腿交疊在一起,成「蓮花坐姿」,平心靜氣,沉思默想,以達到自我同天神合一的境界。一旦達到此等境界,便進入了理想境界,人便可以獲得解脫。
⑽ 練習印度瑜伽之前要有一些瑜伽基礎嗎
當然可以直接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