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准備在未來幾周內批准來自中國的部分新投資計劃,還敢去嗎
印度准備批准一些來自中國的新投資提案。並且,對於不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項目將首先獲批通過。印度政府此時作出這樣的考慮,並非完全向中國示好,只不過是把中印邊境趨於緩和當作一個契機罷了。新冠疫情嚴峻,再加上大批農民抗議反對農業新法,舉行大規模遊行示威活動,這些都使得印度的經濟已處在崩潰的邊緣。印度一直抱美國和歐盟的大腿,無奈此時不管是美國和歐盟,都無暇顧及印度,一直抱著“隔岸觀火”態度的歐美,也不想浪費金錢和精力出手援助印度。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印度人上廁所不使用衛生紙,印度人也給出理由:使用衛生紙是對公共資源的浪費。如果每年都要生產衛生紙,至少要花費數百億美元,但是印度人沒有衛生紙,他們如何解決健康問題?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印度的公廁其實是有水管的。這種軟管可以噴水,這也是印度人想出用自來水代替衛生紙清潔的想法的原因。
對於熱愛清潔衛生的中國遊客來說,這可能很難。但是我們去印度旅遊,一定要接受當地的公共廁所環境,接受印度人上完廁所不洗手,於是開始街頭小吃。
㈡ 印度人工成本便宜一半,政府還給幫助,為何印度製造走向世界難度還很大
因為印度製造企業的條件沒有中國企業的好,再加上印度勞動力素質比較低下,生產的時候往往都是小規模生產,這樣不能控製成本以及保證產量,所以印度製造走向世界的難度很大。
盡管莫迪推出「印度製造」行動,但印度與中國和全世界的貿易逆差都已加劇,破除不必要的官僚主義干涉或許有助於印度成為世界工廠。
㈢ 貨代為什麼說俄羅斯和巴西、印度很難清關,有什麼特殊原因嗎
1、俄羅斯清關難的原因:
俄羅斯清關手續相對繁瑣。俄境內不同清關點海關工作效率也不盡相同,同時一次性申報貨物種類的多少也影響到通關速度。單一品種的貨物通關速度較快,一次性申報貨物品種較多,則查驗時間較長,通關速度也會長一些。
2、印度清關難的原因:
首先,所有轉運至印度內陸貨運站的貨物,必須由船公司負責全程運輸,並且必須要提單及艙單最終目的地一欄填寫為該內陸點。否則,必須在港口掏箱或者支付高額的更改艙單費,方可轉運至內陸。
其次,貨物到港後,可在海關倉庫存放30天。滿30天後,海關將向進口商發出提貨通知。如進口商因某種原因不能按時提貨,可根據需要向海關提出延長申請。如印度買家不做延長申請,出口商的貨物在海關存放30天後會被拍賣。
3、巴西清關難的原因:
巴西海關的清關材料要求較為特殊,清關審核較為嚴格,如不符合規定,都有被罰沒的風險。尤其是在買家存在欺騙行為的情況下,貨物被扣押的幾率大幅提高。不僅如此,貨物被海關扣押也很有可能成為某些進口商索要折扣甚至拒絕付款的「正當理由」,最後導致出口企業貨款兩空。
為防止此類風險,建議出口企業:出口前充分了解各國海關政策,按照要求准備好各類單證,如實申報,依法納稅,委託誠信可靠經驗豐富的貨代公司操作。
㈣ 日本「血本」搶走印度高鐵項目,如今為何卻寸步難行,追悔莫及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人口分布極不平衡的國家。60%的人口居住在恆河內陸而不是沿海地區。因此,發展鐵路網一直是印度政府的一項緊迫工程。印度這個國家坐擁世界上第四長里程的鐵路,每年運送80%的人口,當然出事率也是最高的,每年大概有3萬人死於火車事故。反觀我國的出事率,幾乎為零。於是莫迪上任後,首要任務就是想發展高鐵。
然而,這個項目的進展非常緩慢。它已經近兩年還沒有開工,日本估計沒有料到在印度修建高鐵會極其困難,印度政府在征地方面無能為力,根據該計劃,印度第一條高速鐵路全長315英里,佔地1400公頃,覆蓋約300個村莊和5000戶家庭。受此影響,當地居民根本不想搬離,印度人視土地為生命,對政府的信任度很低。
其次,大多數印度人都很懶惰,有禮拜的習慣,這使得管理非常困難,而大部分高素質的人才都在美國,所以很難在印度招工。
這條路只是噩夢的開始。日本還計劃在印度的五個地點建設覆蓋全國的高鐵網路,總里程超過6000公里。這些項目還處於空談階段。對此您怎麼看?
㈤ 招投標這幾年怎麼不熱門了
做招投標太難了,疫情也受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還會面臨大量繁重的建設任務,為了保證這些建設任務的完成,確保不出問題,就需要很多的招投標工作,所以明年的招投標工作還是很有前途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招投標工作,為建設任務保駕護航。
㈥ 常與沙特爭奪世界第一武器購買國的印度,哪來的這么多錢呢
經常關注軍事新聞的人一定會發現,長期以來,印度一直是全球進口武器最多的國家之一。甚至在很多時候,印度在國際上購買的武器裝備總金額,還要超越著名的土豪沙烏地阿拉伯。然而,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軍火貿易活躍的印度,在經歷連續數年10%的軍費增長背後,它還是一個農村人口占據多數、貧困人口數量龐大的國家。盡管印度在21世紀保持了經濟的高速增長,可是,印度本國似乎並沒有什麼強勢產業可以帶動國家經濟高速發展,那麼,印度買武器的這些錢又是從哪來的呢?
印度軍人
第四:印度這個單純的“國際軍火采購商”,從表面讀到的軍事新聞來看,它似乎一直出手闊綽,其實,印度也只是表面土豪而已,因為印度真正成交的軍購武器訂單,或多或少也有一些水分。印度這個國家在購買武器裝備的時候有一個特點,在購買之前總會連續不斷的放出他們即將入手一批新武器的特大新聞。
在接下來武器購買成交過程中,印度還總喜歡搞一個全球招標,折騰好久以後,到最後補貼訂單也不一定成交,甚至還經常出現放水的現象。但是這樣一來,特別喜歡“自吹自擂”的印度,就給人們營造了一種它總在“買買買”的現象,讓人們無不贊嘆印度的軍備購買能力。
㈦ 關於印度的武器采購
要想弄清印度軍備我們首相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
經濟方面:
1. 截至2008年,印度GDP排全球13位,為1,237,000億美元(中國為4,222,000排第三)經濟增長率平均在7%左右,是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是亞洲僅次於日本和中國的第三大經濟體。
2. 經濟結構:印靠主要依靠服務業帶動,被冠以「世界辦公室」,依託英語教學印度在軟體產業上發展迅速。服務業占其經濟總量的一多半;印度跟中國不同,是直接從農業產業結構直接進入了後工業化產業。(我們走的是農業到工業再到現代服務業的路子)
3. 2008年印度外匯儲備達3162億美元,是世界第四大外匯儲備國。因此印度擁有足夠的外匯來支持其軍備采購。
4. 到2010年3月的財政年度,印度軍費預算將增加24%,達1.42萬億盧比(284億美元),將為印度的123萬軍隊的現代化計劃提供資金。
政治方面:
1.俄羅斯:顯而易見,印度是俄羅斯除中國外的最大軍火市場。印度一多半武器裝備是俄式裝備,做為傳統政治和軍事市場,俄羅斯不會輕易放棄印度這塊巨大的市場。
2.美國: 做為南亞最大的軍事強國以及和中國接壤的國家。美國自然非常看重印度的戰略位置和作用。美國一改印度核試驗後的態度,為了拉攏印度制衡中國,美國近幾年積極和印度進行各項軍事合作,包括核能領域的合作。這一方面美國是從政治角度考慮,另一方面印度這樣龐大的武器市場也同樣讓美國心動。
3.歐洲:印度做為英國前殖民地,是英國繼沙烏地阿拉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大國防出口國。英國積極與印度本土國防企業建立夥伴關系,2008年印度的進口總值達120億美元。另外包括法國、荷蘭、瑞典、德國等都通過不同方式向印度出口武器。
軍事層面:
一直以來印度把擴充軍事實力當成爭當世界一流大國的重要標志。印度始終致力於稱雄南亞、控制印度洋,但躋身世界大國行列才是國家戰略的終極目標。印度的政治領袖和戰略精英深信,軍事實力是取得大國地位的必要基礎,外交必須以軍事為後盾,軍事必須以外交為補充,軍事力量不僅是構成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國家外交最可靠的王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戰略思想,得到了印度智囊機構、軍界、學術界和新聞界的廣泛支持,印度「導彈之父」、總統卡拉姆,就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直截了當地指出:「弱小並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軍事上)必須強大」。
印度目前的武器采購和其經濟而言是完全能夠承受的,我們對印度的了解其實是非常片面的,印度在農業可耕地面積,現代服務業等方面要優於我們。但是我們也看到印度國內盡快經濟發展速度快,但是存在嚴重的兩極分化的現象。印度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貧困下以下,而少數人掌握了國家的絕大部分財富。印度希望從一個農業國家稱為在世界上有發言權的國家,但深受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的影響,印度近幾年的軍事動作頻繁。但另一方面,做為世界發展最快的兩個人口大國,中印在很多領域也都有共同利益。因此如何求同存異,共同發展才是最終解決之道,一味的均是對抗只能是兩敗俱傷,被其它國家坐收漁翁之利!
㈧ 每年都貿易逆差的印度,為什麼還有錢滿世界買買買
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區,每個國家都會有貧富差距。像印度這種發展中國家,即使有貿易逆差,但是並不妨礙印度政府在全世界范圍內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且印度買的這些東西並不會一次性付清。
當然,印度每年也會減少自己的貿易逆差,印度一直為了擺脫貿易逆差而努力。但是印度不得不每年都在世界范圍內購買武器裝備,因為印度人自己做的武器並不實用。而且印度直接購買武器,還可以節省研發費用,吸取他國的高科技經驗,為自己發展做准備。
㈨ 印度這么窮,為何有大量資金采購武器
實際上印度並非真正有錢,所謂的裝備采購實際上是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印度是個有野心同時也是個好面子的國家,希望在武器裝備上能夠壓制其接壤的兩個鄰居。但是受制於印度國內糟糕的研發製造水平,當前印度獲得先進作戰裝備的唯一途徑就是對外采購。很多國家仗著印度無法自行生產,所以瘋狂提升武器裝備的單價,對此印度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總結:印度采購武器裝備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招標項目往往雷聲大雨點小。此前印度提出的126架中型戰斗機招標方案,最終變成了一場鬧劇,中標的陣風戰斗機僅僅采購了36架。到了2018年4月份 ,印度又發起了110架未來多用途戰斗機招標,結果到現在還沒有出結果。由此可見雖然印度幾乎每年都在搞武器招標,但實際上能走完流程的極少,真正能順利采購的更少,目前印度方面大規模采購武器裝備無一例外都是俄羅斯產品,其中就包括蘇30MKI以及T90主戰坦克,前一陣子傳聞已經確定了S400導彈防空系統的合同,其實無外乎一個原因,那就是窮!
㈩ 為什麼印度能買到那麼多世界上先進的軍事裝備
為什麼?原因有如下幾點:一、無論西方,還是前蘇聯,當今的俄羅斯,都把印度視為扼制中國的一個好棋子。在中國的周邊國家中,人口與中國接近,經濟總量、國土面積,都有相當的實力,印度是最好的棋子。二、印度曾與中國交惡,被中國打得慘敗,念念不忘曾經的恥辱。但印度的國防工業恰好又不爭氣,因此,這個巨大的軍火市場,列強們啟能放過。並且,由於印度落後的軍工製造業,基本上不擔心技木的流失問題。三、印度人是歐羅巴人種,與西方列強有一種天然的聯系。四、印度曾被英國殖民統治,與西方列強的溝通渠道較多。五、印度的政治制度與西方列強一脈相承,價值觀一至,容易得到西方列強的認可。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全世界的列強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印度,就是例證。六、俄羅斯、日本自古以來都是以侵略、掠奪、打壓、扼制中國,為其基本國策,向印度出售先進武器,對他們來講,太正常。中俄當前的密切關系,只是利益的驅使,形勢的逼迫而已。日本則是明火執仗,赤裸裸的與中國對著干……。以上淺見,供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