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教育費用一般多少

印度教育費用一般多少

發布時間:2022-06-17 21:33:48

A. 去印度留學需要多少費用

1、本科段:專業課(3-4年)工程類4年;非工程類3年。
學費:7000---21000元/學年
生活費:5000---6000元/學年
住宿費:7000-9000元/學年
合計約:19000---36000元/學年
2、研究生段:專業課(2年/3年)
學費:15000---25000元/學年
生活費:5000 ---6000元/學年
住宿費:7000-9000元/學年
合計約:27000---40000元/學年
3、專升本:專業課大專要求3年,而且必須專業對口。專業課1年;
學費:14000---18000元/學年
生活費:5000---6000元/學年
住宿費:7000-9000元/學年
合計約:26000---33000元/學年(費用同本科)

B. 我去印度留學怎麼樣

去印度留學很好,其優勢是:
第一,學費相對較低, 性價比卻很高,尤其對於一些學習理工科目的留學生來說,就業前景非常不錯。
第二,印度的英語教學環境,在語言上與國際接軌。
第三,「四免」政策,即免托福、免雅思、免擔保、免入學考試。在國內完成12年教育的高中畢業生可以申請到印度攻讀學士學位,學制一般為三到四年;本科畢業生可以申請到印度攻讀碩士學位,學制一般為二到三年;碩士畢業生可以申請到印度攻讀博士學位,學制一般為四到五年。
從世界范圍來看,留學印度的性價比最高。從來自國旅印度留學網的數據看,學士生一年的平均費用在4000美元(人民幣三萬元以內),研究生一年的平均費用也不超過6500美元(人民幣4萬以內)。而西方許多國家的大學一學年至少需要1萬美元的學費。印度收費低,主要是因為硬體設施相對較差,但教學質量並不低。相反,印度有很多大學的教學質量名列世界前茅,其計算機應用、生命科學、工商管理、經濟、金融等專業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培養的畢業生供不應求。
在印度留學很實惠。在印度留學可以獲得「超值回報」,因為這里是英語環境,在語言上與國際接軌;印度高校的老師大多從歐美留學回來,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這樣在知識上與世界先進水平保持同步;
學校學術氣氛濃厚,學風很正,這樣就使學生能夠埋頭於讀書,致力於研究。最後是,印度大學的學歷西方國家都認可,因為印度是英聯邦國家,這樣就為轉道其他國家深造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印度的IT業與管理業在世界上是比較出眾的,印度獨立後,積極謀求進步,印度非常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擴充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加大科技研究的力度,1986年有"計算機總理"之稱的拉吉夫•甘地上台後,極為重視計算機的開發與利用,確立了大力發展計算機產業的方針,1991年拉奧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激勵計算機產業特別是軟體出口產業發展的政策,使得信息技術作為優勢一直延續下來。
印度信息技術產業的產值平均每18個月翻一番,軟體業的突飛猛進,為印度打開了一條日進斗金的黃金通道。印度這種強勁的發展勢頭,連比爾•蓋茨都驚嘆將來的軟體超級大國非印度莫屬。

C. 各國教育投資是多少

教育投資是投入教育領域,用於培養後備勞動力和專門人才以及提高現有勞動力素質的人力和物力的貨幣 表現。教育投資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物質基礎。

國家對教育投資的數量反映國家對教育投資的規模。教育投資在財政支出或國民生產總值中支出的比例反 映了教育投資與國民經濟的關系,反映了教育投資的水平。國家教育投資的數量和比例受該國歷史文化傳統、 政治、經濟、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那麼根據中國的國情,中國教育投入呈現哪些特點同時又面臨哪些問 題呢?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投資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但仍不能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我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教育規模龐大,1994年全國各級各類學生達到2.77億人(普通學校在校生數2. 166億),教職工隊伍有1300多萬人。盡管用相對少的資金支撐著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但教育經費需要的 數額也是巨大的。

建國以後,一直到1978年,國家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一直徘徊在4-7%,從沒有 超過8%。國家預算內教育基建投資占國家基建投資總額的比例,也一直在20%以下。由於長時間教育經費基數太 低,辦學資金不足,造成了教育物質基礎十分薄弱。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把發展教育確定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之一,教育投資的絕對 量比較快的速度增長。若不考慮物價影響,1994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總支出達到1174.7億元〔1〕,比1989年的5 03.9億元增長了1.33倍,平均每年增長26.6%。1994年國家財政預算內教育支出達到884.0億元,比1980年的10 8.2億元增長了7.17倍,比1989年的397.7億元增長了2.22倍,平均每年增長24.4%。預算內教育支出占國家財政 支出的百分比由1980年的8.92%上升到的12.64%(見附表一)。

附表一:1980—1994年教育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

單位:億元

(附圖 {圖})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綜合統計年鑒》(1994年)國家教委編P3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1994年數據見 《中國教育經費統計資料》1994P2 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年9月

盡管1980年三中全會以來,教育經費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我國公共教育經費支出仍屬世界上最低的國家 之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3年的統計,1991年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為5.1%,其 中發達國家比例為5.3%,發展中國家比例為4.1%,最不發達國家的比例為3.3%,中國僅為2.3%(見附表二)。 如果將廠礦企業辦學開支的教育經費、城鄉教育費附加以及社會集資、教育基金、學生交納的學雜費等其他非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都計算在內,也不過3%左右,仍屬世界最低水平。

附表二:1980—1991年公共教育經費

美元(十億) 占國民生產總值的%

(附圖 {圖})

資料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教育報告》1993 p94

另外需要指出:近些年來我國各級教育生均經費雖然在逐年增加,但由於物價上漲幅度增加過快,使增加 的有限教育事業費和教育基建投資實際效益大打折扣。教育投入的實增長率增長不多,有的出現負增長。例如 從1990年到1994年,我國地方所屬高等學校生均教育事業費支出各年度依次為3101.78、3429.87、3874.98、3 894.63、4058.19元〔2〕,1991年到1994年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0.58%、12.98%、4.20%;但1991年到1994年的通 貨膨脹率(物價上漲幅度)分別為3.4%、6.4%、14.7%、21.7%〔3〕;如果扣除物價上漲指數,1993年1994年公 用費不僅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與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產生了尖銳矛盾。突出表現在各級各類學校校舍不足,必備的 教學儀器設備圖書短缺、學校教學活動所需要的公務和業務費短缺、全國范圍的拖欠中小學教師工資等方面。 這些矛盾越是在貧困地區,表現越尖銳。

二、從教育投資結構來看,中國財政教育撥款三級教育配置同國際相比基本類似,但大中小學生生均投入相差過大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3年的統計,1990年我國學前和小學教育投入占日常經費總投入的32.7%,中學占 34.4%,高等教育佔18.6%,這個數字與世界部分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相比,居中等水平(見表三)。然而,從我 國預算內實教育事業費各級教育分配比例來看,高等教育撥款的份額要高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

附表三:部分國家各級教育所佔日常經費的百分比

(附圖 {圖})

選自教科文《世界教育報告》1993 p151-154

從教育內部結構來看,我國高等教育規模遠遠小於中等和初等教育的規模。從初等、中等、高等三級教育 生均費用之比來看,1990年我國小學、中學、大學的年生均費用之比為1:2.28:29.34;1993年為1:1.73:17.93 (見附表四),其變化較大的部分原因在於大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減少,部分費用轉由學生家庭分擔。此外,中 小學經費投資增長速度也略高於高等學校。

附表四:地方所屬學校生均教育事業費支出

單位:元

小學 普通中學 職業中學 中師 大學 1990年 105.40 240.11 444.44 1344.15 3101.78 1991年 114.79 254.63 464.49 1411.63 3429.87 1992年 139.35 300.96 526.01 1585.91 3874.98 1993年 217.22 375.16 608.65 1723.05 3894.63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綜合統計年鑒》(1994年)p3 國家教育委員會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另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1990年我國三級學校生均日常經費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為0.05:0.15: 1.93(或1:3:38.6),同其他一些國家相比(見表五),是所有國家中相差最懸殊的。雖然生均經費大學生要 高於中、小學生,但差距之大,遠遠超過發達國家和其它發展中國家。

附表五:一些國家生均日常經費與人均GNP的比例(1990) 國家 學前、小學 中學 大學 美國 0.13 0.35 0.21 巴西 0.11 0.13 1.10 印度 0.11 0.15 0.83 日本 0.14 0.16 0.49 韓國 0.12 0.11 0.06 法國 0.19 0.27 0.41 英國 0.15 0.27 0.42 義大利 0.14 0.23 0.45

資料來源:選自《世界教育報告》1993 p155—159

一般來說,國際間教育投資結構比例的變化是與教育、經濟發展變化相適應的。經濟、教育發展水平較低 的國家,接受初等教育的學生數在三級教育學生總數中比例遠遠大於其他兩個階段。此時教育投資的重點是初 等教育。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初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況下,轉向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投資的比例也會發 生調整。隨著人均GNP水平的不斷提高,三級教育投資比例的差距會縮小,三級教育生均經費差距也會縮小。北 京師范大學王善邁、孫玉萍曾對人均GNP不同的國家進行過統計分析,亦得出了如上的結論。

三、中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間教育經費投資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明顯,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至1993年,東部地區在國民 生產中的比重已達60.1%,西部才佔13.1%。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方面,東部地區4580元,西部為1408元,東部 是西部的3.25倍〔4〕。地區間教育經費投入也存在懸殊的差異,從義務教育階段預算內生均事業費支出看,1 993年北京為628.68元,上海704.77元,天津為401.66元,而廣西為181.70元,寧夏為205.65元,甘肅為176.1 7元,貴州僅為129.56元〔5〕。就是沿海發達地區對義務教育投資無論是總量還是平均水平卻遠遠高於貧困後 進省份。中國本世紀末實現「兩基」的難點在農村貧困地區,而對義務教育投資強度差距的擴大更加重了貧困 地區實現普及義務教育的難度。在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地區間教育經費投入的差異近幾年明 顯擴大。

四、教育經費來源從渠道較為單一變為逐漸形成多渠道辦學新格局

三中全會以前,我國教育經費來源渠道比較單一,主要依靠國家投資。十餘年來的改革與發展,促使多渠 道籌措資金辦學局面逐漸形成。1986年預算外教育投資總額占教育投資的比例不到24%,到1994年已經超過了4 0%。從1989年到1994年我國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逐年下降,由1989年的66.88%下降 至1994年的59.38%。1994年,我國財政預算內撥款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為59.38%,個人交納學雜費占教育總 支出份額由93年的8.22%上升為9.87%;社會捐集資辦學經費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6.55%,企業辦學經費為5 .99%,校辦企業、勤工儉學和社會服務經費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4.08%;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占教 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0.72%,較1993年的0.31%增長了一倍多;各級政府徵收用於教育的稅費(包括城市教育費 附加、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8.92%,其它教育經費為3.96%〔6〕。上述統計數字說明,我國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渠道、輔之以稅、費、產、社、基的多渠道籌措經費體系已經形成。從國家財政統 一撥款到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轉變,是我國現階段解決教育經費來源短缺的客觀形成的必然途徑。

五、教育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在擴大地方教育決策統籌權和經費籌措多元化方面收到顯著成效,但經費分配和使用仍明顯脫節

三中全會以前,我國教育經費的分配是由中央財政切塊戴帽下達,地方財政部門管理,教育部門安排使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體制於80年代初期、中期和後期進行了以「分灶吃飯」、「分級包干」、「大包干」為主要標志的三次逐步深入的改革,教育系統與此大致相應地推進了教育投資體制改革,包括中央和地方實 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體制,教育經費相應由各級政府籌措,財務管理分級負責。目前,基礎教 育由中央、省政府、地方財政共同承擔政府投資責任,以地方政府為主,中央和省級通過轉移專項基金形式進 行補助。高等教育實行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管理。國家撥款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其中國家教委直 屬高校和中央其他各部委所屬高校的撥款由財政部劃撥給國家教委和中央其他各部委,再分別由他們分配給高 等學校,地方所屬高校撥款由省級財政部門劃撥,其中少數高校由地區或縣級財政劃撥。高等教育經費目前實 行「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的分配方式,並執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補,節余留用」的原則。

這種教育投資管理體制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財權和事權分離,政府教育投資的條塊分割、部門分割,使 教育管理部門計劃、預算、分配、監督的宏觀調控職能不能充分行使。教育經費「層層包干」「層層下放」, 使得中央和省兩級財政對教育投資的宏觀調控職能削弱,學校間、地區間的餘缺難以調劑,地區間教育投入水 平差異日趨擴大。

連鎖加盟網 http://jp.u69.cn
手機卡沖值 http://www.fu088.cn

D. 哪些國家父母為孩子教育投入最多

在子女受教育上,香港父母花費最多。從小學到大學,父母給孩子的平均花費逾13萬美元。

其次是阿聯酋,平均花費約10萬美元,。然後是新加坡,父母的花費在7萬美元左右。

美國擁有世界十所頂尖名校中的六所,而美國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平均花費僅有5.8萬美元,還不到香港父母花費的一半。

Image: Stastista

以上是匯豐銀行的最新研究。研究調查了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父母在子女受教育上的花費情況。

在15個被調查的國家裡,法國父母花費最低,僅1.6萬美元。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埃及的父母也投入不多,平均還不到2萬美元。

法國父母對子女的未來也比較消極。全球平均有75%的父母表示他們相信孩子會有美好的未來,而法國只有42%,還不到一半。對子女的未來最為樂觀的是亞洲父母。在印度,九分之一(87%)的父母對孩子的未來很樂觀,在中國,這一數字是84%。

對大多數父母來說,支持孩子受教育是頭等大事。全世界有87%的父母供養孩子讀書。

父母這方面的開銷主要包括孩子的學費、書本費、校服費、交通費和寢費。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未來,父母們不遺餘力,會做很多個人犧牲,比如放棄自己的興趣愛好,減少娛樂活動,甚至是假期。

Image: 匯豐銀行

堅定的選擇

既然父母投入了那麼多,他們對這筆錢怎麼用自然也有一定的看法。他們希望孩子讀一些傳統專業,做醫療(13%),商務、管理和金融(11%),以及工程(10%)等領域的傳統工作。

他們也希望孩子能夠盡可能多地接受教育。超過四分之三(78%)的父母認為,在他們認定的職業領域,研究生學位對孩子尋找全職工作幫助很大。同樣,有76%的父母願意為孩子承擔讀研期間的費用。

銀行卻提醒各位父母要合理安排給孩子的教育經費,因為近四分之三的父母都把日常收入用於子女受教育,而不是用於長期投資或儲存起來。

該研究在全世界15個國家和地區共採集了8481名父母的意見,他們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埃及、法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墨西哥、新加坡、台灣、阿聯酋、英國和美國。

網頁鏈接

E. 2014年印度初等教育經費支出

2毛

F. 學費低廉還包工作印度留學生為何仍不滿足

在中國,每年都有許多國外的留學生進入到中國留學。大家都知道,中國素來講究大國風范,在對待外國友人的時候都是十分友好且熱情的。在針對外國留學生更是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福利,為他們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諸多的便利。


然而,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印度留學生不滿足。在大學校園中,印度留學生經常會因為和國內大學生語言溝通上存在的一些障礙,覺得別人對他們不友好。甚至還有抱怨,學校在安排宿舍樓的時候總是把他們和國內大學生的區分開來,這讓他們覺得很孤單,難以融入到當地。

G. 印度大學的學費高不高教育咋樣

印度學費非常低,一年一千多塊人民幣吧。教育的話,你是指本科還是研究生?本科其實只要學校比較正規,都差不多,研究生的差別就大了。印度的高等教育資金不做,在研究領域水平很一般。讀研究生的話,印度大學絕不是好的選擇。本科的話,印度好大學不缺乏聰明勤奮的好學生。物質條件差了點,但學習氣氛濃厚。

H. 我想出國 去印度讀書

首先說:印度留學的優勢

1-熱情友好的環境:印度是一個開放的國度,歡迎世界各地的同學來這里學習。能夠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

2-費用合理:相比較美英這樣的國家,印度的教育收費非常吸引人。印度留學的學費,生活費用同國內基本持平或更低,一般每年的總費用只需2到3萬元人民幣

3-學院與企業的密切聯系:印度的工業企業眾多,在IT和相關領域內的課程安排完全符合現代工業發展的要求,廣泛而又有針對性。

4-全英文環境: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英語國家。使用英語授課。對於來自非英語國家的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術課之前開設有為期一年的語言基礎課程。

5-安全的環境:印度政府一貫推行無歧視、人人公平一視同仁的社會原則。

6-一對一指導:遵從個性化的輔導方式。平均每10名學生中,就會指定一位教員作為指導老師從學習到生活對其進行關心和指導。

7-全球認證:在世界500強中,有200個著名公司每年都在印度有招生計劃。印度是世界軟體業重要的人才培養和輸送基地,諸如TOYOTA(豐田汽車)、本田汽車、甲骨文、GM(通用公司)、微軟、GOOGLE、IBM,英特爾等來爭奪印度有限的軟體人才資源。

8-世界教育中心: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發展,印度已逐漸成為全球教育中心之一。

9-高品質的教育:印度的教育以其質量受到全球贊譽。

10-全方位發展:每年都會舉辦文化節、運動會、工商業實習、學術研討等各類活動,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1-留學生享「超國民待遇」,「四免」入讀印度名校:印度大學是典型的「寬進嚴出」,不需要托福、雅思英語成績,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具備相應學歷就可以向大學申請。免經濟擔保,3萬存款即可辦理。

其次說印度好的大學:

必須先強調一點:中國政府不承認印度的大學文憑!!!!

印度大學排名

1-INDIAN INST TECHNOL 印度理工學院

2-BANARAS HINDU UNIV 印度巴納拉斯大學

3-UNIV DELHI 德里大學

4-PANJAB UNIV 旁遮普大學

5-ANNA UNIV 印度安那大學

6-JADAVPUR UNIV 加爾各答大學

7-UNIV MADRAS 馬德拉斯大學

8-UNIV HYDERABAD 海得拉巴大學

9-ST JOHNS MED COLL 聖約翰醫學院

10-MANGALORE UNIV 門格洛爾大學

11-UNIV RAJASTHAN 拉賈斯坦大學

12-IND TOXICOL RES CTR 印度理工學院的毒理學研究

13-ALIGARH MUSLIM UNIV ALIGARH穆斯林大學

14-POSTGRAD INST MED EDUC & RES 醫學教育研究學院

15-NATL INST TECHNOL 印度國立理工學院

16-GURU NANAK DEV UNIV 古魯那納克開發大學

17-KARNATAK UNIV 卡納塔克大學

18-SHIVAJI UNIV 史瓦吉大學

19-COCHIN UNIV SCI & TECHNOL 科欽科學技術大學

20-PUNJAB AGR UNIV 旁遮普農業大學

21-UNIV BOMBAY 孟買大學

22-MAHATMA GANDHI UNIV 印度聖雄甘地大學

最後說如何申請印度大學:

第一節:高中生申請印度大學

1.入學申請表一張

2.護照首頁復印件2份2寸白底照片2張

3.高中畢業證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未畢業的學生開在讀證明公證2份(註:拿到畢業證後補開畢業證公證2份)

4.高中成績單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

第二節:大專生申請印度大學

1. 入學申請表一張

2. 2寸白底照片2張

3. 護照首頁復印件2份

4. 大專畢業證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未畢業的學生開在讀證明公證2份(註:拿到畢業證後補開畢業證公證2份)

5. 大專成績單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

第三節:本科生申請印度大學

1. 入學申請表一張

2. 2寸白底照片2張

3. 護照首頁復印件2份

4. 本科畢業證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未畢業的學生開在讀證明公證2份(註:拿到畢業證後補開畢業證公證2份)

5. 本科成績單中英文公證件原件2份

注意:

大學申請費1700人民幣左右視匯率而定(此費用為大學外國人辦公室收取的申請費)

如果只是申請預科的或,那麼只准備高中的成績和畢業證的公證就可以了。如果還想申請研究生的課程,那麼高中的和大學本科的都需要公證。記住公證的三個條件:中文公證,英文公證,中英文一致的公證

申請學校的時候不需要學位證的公證件,只需要畢業證的公證件

如果申請奧斯馬尼亞大學,專科生和本科生需要另准備一套高中畢業證公證及高中成績單公證原件。在讀生不能申請奧斯馬尼亞大學專業課。

I. 印度的孩子上學不收任何費用嗎

印度實現免費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強制入學接受教育。但是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學校方面還提供免費的午餐。而且這個免費教育的范圍是從幼兒園到大學,為了鼓勵一些外來移民和印度的少數民族入讀普通的學校已融入印度社會,政府還對此有補貼。

J. 印度理工學院一年學費要多少

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iit)IIT能夠培養出與美國名校齊名、身價差不多的畢業生,但IIT的教育投入卻大大低於美國的名校,不僅是學生的投入少,就是其教育的總投資也只是美國學校的零頭。IIT的學生自己每年學費、生活費等開支需要承擔大約700美元,相當於總開支的20%,其餘80%的費用由印度政府補貼,即每年IIT在學生身上大約投入3500美元,這大大低於美國的大學投入。
IIT的入學考試單獨進行,每年有18萬經過預選的高中畢業生考生參加IIT的專門考試,只有2%能拿到IIT的錄取通知書。一些被IIT拒絕的學生拿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加州理工學院等美國名校的獎學金。換句話說,IIT是在與美國的名校競爭生源之中獲得勝利。
政府不遺餘力的栽培造就IIT得天獨厚的優勢。從國際的水平來看,IIT絕對稱不上資源豐富,7所分校、3萬多名學生,每年經費共10億元左右。但是從印度的角度來看,IIT卻可以讓他校眼紅。因為政府每年給其它幾千所理工學院的補助,加起來也不過是3000多萬元,只有IIT的3%。
IIT校門雖窄,卻是成功人生的入場券,即使一年學費合成人民幣近6000元,是其它公立大學的100倍,仍是數億印度父母與學生的夢想之所系。很多印度小孩從11歲起,就開始為考進IIT做准備,日夜補習苦讀,只為了進入這所人人夢寐以求的學校。印度其它大學或理工學院,只能頒發工程學士,IIT卻可以單獨授予B.Tech.(科技學士)學位,凸顯了它在印度的特殊地位。
IIT一年的學費大概6萬盧比 大概6000元 具體情況可能不同

閱讀全文

與印度教育費用一般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印度電影比較好 瀏覽:237
印度大選花費多少 瀏覽:20
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為什麼舉重 瀏覽:780
印度銀行有多少家 瀏覽:732
義大利現代輕奢傢具有些什麼品牌 瀏覽:276
為什麼印度人咬腳 瀏覽:854
中國西電歷史最高股價是多少 瀏覽:682
養印尼虎魚用什麼背景 瀏覽:622
伊朗可以用什麼做象徵 瀏覽:596
義大利到底哪裡好 瀏覽:149
中國滿洲里巴達廣場在哪裡 瀏覽:349
越南招聘信息在哪裡看 瀏覽:429
一兆越南幣能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815
伊朗警察抓捕了多少人 瀏覽:869
越南什麼地方有金錢龜 瀏覽:291
歐洲為什麼示弱伊朗 瀏覽:228
伊朗是怎麼回事兒 瀏覽:902
義大利為什麼打不過墨索里尼手 瀏覽:779
伊朗戰爭多的原因是什麼 瀏覽:832
伊朗綠綠屬什麼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