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0202讀作
2020202讀作:二百零二萬零二百二十二。
數字有好幾種,阿拉伯數字是最常見的。阿拉伯數字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第安人發明的。事實上,它應該被列為一種印度語言,但首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後傳播到世界,所以它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數字是用來表示數字的書寫符號。不同的記數系統可以使用同一個數字。
數字歷史:
公元500年左右,隨著經濟、文化和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起源於印度。天文學家Abymith在簡化數字方面取得了突破,他把數字放在了細胞里。
如果第一個單元格中有一個符號,比如一個點代表1,那麼第二個單元格中相同的點代表10,第三個單元格中相同的點代表100。這樣,不僅數字元號本身,而且數字元號的排列順序也很重要。印度學者想出了「零」的符號。可以說,這些符號和表徵是當今阿拉伯數字的古老祖先。
大約700年前,當阿拉伯人征服旁遮普時,他們驚訝地發現,被征服地區的數學比他們的還要先進。後來,阿拉伯人把這個數字帶到了西班牙。在10世紀,教皇格貝·奧里亞克將它傳播到其他歐洲國家。
Ⅱ 印度教的各神的名字既簡介。
印度的婆羅門教形成於公元前10世紀左右,公元前6世紀後趨於衰落,公元4世紀以後又復興,公元8-9世紀婆羅門教改革,成為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印度教中最主要的三個神:創造神(Bramna);保護神(Vishnu);和毀滅神(Siva)。這是三個獨立的神。但在濕婆神(Siva)經文中,濕婆神又被公認是創造、保護及毀滅三神一體。印度教主張因果報應和生死輪回。濕婆神(Siva),其妻Pavadi,他們的精神之子Ganesh和Kartikeya。Ganesh被認為是智慧、知識之神,在印度百姓中受到廣泛的崇拜。Kartikeya被認為是武將。濕婆神的坐騎是牛,因此牛在印度被認為是神。公元前400年,Dharmasastra法律將印度教徒分為4種,即種姓制度(Castes):(1)牧師(Btamuanas);(2)武士(Khshtriyas);(3)商人(Vaishyas);(4)苦力(Sudras)。印度教強調必要逃脫從物質生活和熄滅慾望。 印度教非常ritualistic 和包括極端自已否認和自已處罰。 母牛象是河被認為神聖。 多數Hins 相信靈魂(再生的) 移居, 當的地方人死, 他的靈魂輸入一個嬰兒的身體甚至動物的身體。 多次。 所以, 虔誠Hins 不會殺害甚而一次飛行。 他們是素食主義者, 唯恐由吃肉他們適合食人者。印度教, 世界的巨大宗教的當中一個, 是印度主要宗教, 幾乎人口百分之85 被分類象印度。 印度教沒開發大約4,000 年和有創建者或信條; 相反, 它包括信仰和實踐浩大的品種。 組織是最小和階層不存在。 它的變化, 印度教幾乎不適合宗教的多數西部定義; 相反, 它建議對理想的生活方式的承諾對或尊敬, 以Dharma 著名。
信仰和實踐
世襲的社會等級系統
理想的生活方式由Hins 有時指在古典來源和某人的類和駐地"責任" (varnasramadharma) 。 期限"類" (瓦爾納) 是詞的當中一個隱含世襲的社會等級系統奇怪對印度。 古老文本建議四了不起的類, 或世襲的社會等級: 婆羅門, 或教士; Ksatriyas, 或戰士和統治者; Vaisyas, 或客商和農夫; 並且Sudras, 或農民和民工。 第五類, Panchamas, 或Untouchables, 包括那些職業要求他們處理臟的對象。 它被推測, Untouchables 最初被分配了這樣貧賤任務由於他們的非 Aryan 起源。 這個分類系統幾乎不申張正義對世襲的社會等級系統的現代復雜, 然而。 每個被預計充當在理想的社會在dharma 的的古典工作指定分明責任為不同的類, 跟上分明角色。
生活階段
古典工作並且概述四個理想的生活, 每個的階段(asrama), 或駐地以它自己的責任。 一這些是studentship (brahmacarya), 從啟蒙在5 到8 年紀直到婚姻; 秒鍾, householdership (grihasthya), 當你結婚, 扶養家庭, 和在社會參與; 三, 森林住宅(vanaprasthya), 在某人的孩子以後增長; 並且四, 克制(samnyasa), 當你放棄附件所有世間的事和尋找精神解放。 這些包括誠實, 勇氣, 服務, 信念, 自已控制, 純凈, 和非暴力。
這些理想的類和駐地包含男性唯一。 婦女的位置在印度教總是模稜兩可的; 他們是, 一方面 , venerated 如同標志的神, 在另一邊, 對待下等生存。 婦女傳統上沒有被預計服務他們的丈夫和有獨立興趣。 最近運動在印度教之內, 然而, 譬如Brahmo Samaj, 成功修改這個情況。
生活的目標
Dharma 是只生活的當中一個(purusartha 的) 四個目標被區別在印度教之內。 它被重視作為優勝者對二其他- kama, 或慾望的享受, 和artha, 或原料豐富。 這些三構成那些的目標在世界(pravritti) 。 第四個目標是解放(moksa), 那些的目標放棄世界(nivritti), 和這古典地被觀看作為人至尊末端。
羯磨和重生
古典印度教一個普遍特點依照由某人的行動力量確定是信仰在靈魂的移居, 或samsara, 靈魂的段落從身體到身體, 或羯磨。 嚴密的羯磨理論指定, 某人的生活的類型誕生, 長度, 和種類經驗由某人的早先行動確定。 這被修改在普遍的理解, 但這大概保留了對多數Hins 的強的影響歷史上。 解放是發行從這個重生的周期。 它典型地將由制定出達到已經開始成熟的那些karmic 殘滓, 並且由以下某些實踐保證, 進一步殘滓不被生產導致未來重生。 你可能達到這的實踐頻繁地被命名瑜伽, 和解放的理論是印第安哲學核心。
哲學
印度教通常說包括六個哲學系統。系統叫做Nyaya, Vaisheshika, Samkhya, 和瑜伽強調yogic 實踐被結合與對形而上學和epistemology 的基本原則的理解。 Nyaya, 另外, 包括對邏輯的分析。 系統稱Mimamsa 辨認儀式表現- Vedic 犧牲, 或行動進行精神- 作為手段對解放。許多Vedanta 系統, 採取他們的啟發從Upanishads, 傾向於強調對關系的理解在自已(Atman) 並且最後現實(Brahman 之間) 作為任一個道路的重要方面對解放。哲學聯系了宗派運動, 譬如Bhakti 崇拜, 頻繁地地方化在語言或文化區域在次大陸之內, 強調theistic 獻身道路。
印度神
二巨大theistic 運動在印度教之內是 Vaishnavism, Vishnu 崇拜, 和 Shaivism, Shiva 崇拜。 印度信仰, 然而, 通常保持, 宇宙由一許多神居住於。 這些神份額在某種程度上神性的特點但看當表現如同人做和象被關系互相當人是。
這個看法與那是相似古老希臘人。 為例子, 至尊神Brahma, Vishnu, 和Shiva 和一些其它神經常被觀看依照被激活通過他們的與女性神的關系。 這些女性一致對神告訴Shakti 。 其它知名的神被認為一個至尊神, 譬如Ganesha, 大象- 朝向的神 , Shiva 的兒子和Parvati 的親戚。 Kali, 或Durga, Shiva 的一致, 廣泛被崇拜遍及印度在秋天。 Hanuman, 猴子- 面對的神, 被描述在許多shrines, 和與 Lakshmi, Vishnu 的妻子一起, 是在最重要的神之中與相關 Vaishnavism 。套神由不同的派別認可絕不是互相排斥, 然而。
崇拜的形式
印度崇拜採取許多形式。 一個最少頻繁是集合的形式很熟悉在西方。 Vedic 犧牲被舉辦了在任何開放地方適當地被奉獻。 典型的印度每日崇拜(puja) 包括中止在幾shrines, 參觀對寺廟, 和家庭崇拜。 印度也許致力於幾個神: 一個神的圖像, 頻繁地家庭神, 共同地被安裝在一小shrine 在家; 第二個神, 被崇拜在一個附近的寺廟, 也許是人的世襲的社會等級承諾的神性; 並且另也許仍然是個體做敬禮作為他的宗師的神(老師 ) 或他的宗師的家庭教師。
家庭崇拜
家庭崇拜典型地介入區域的洗凈通過火, 水, 和象徵性圖圖畫。依靠某人的類和駐地, 印度被預計執行禮拜式, 和角色執行在他們的頻率, 將不同。 禮拜式介入提供食物, 花, 或香火為神, 與神聖的詞或文本的適當的朗誦一起。 一種特別重要儀式為人所知作為sraddha, 印度男性象徵性地支持他們父親, 祖父, 和偉大- 祖父在其它世界裡由提供米水和球; 這種儀式約會從Vedic 時期。 崇拜者需要一位教士的服務在這個場合, 至於為其它生命周期儀式譬如誕生, 啟蒙, 婚姻, 和死亡。
寺廟崇拜
教士並且執行寺廟崇拜, 雖然獻身者也許參加某些贊美詩或禱告讀書和也許直接地給花或金錢神。 神的圖像認為是神, 和崇拜的周期在寺廟中心在神的日常生活, 介入神的准備為崇拜- 把他吵醒與響鈴, 凈化他以香火, 沐浴他, 打扮他, 和喂養他。 崇拜者走向寺廟觀看(darshana) 神和接受神接觸了的食物 (prasada) 。 在一個普通的人的周期, 特別天發生在寺廟的神的周期, 並且在特別儀式那些日子舉行。 這些頻繁地是節日的時代和也許介入精心製作的儀式: 獻身者的浩大的數字朝聖, 隊伍負擔神的圖像在城市中或鄉下, 和特別音樂, 戲劇, 和舞蹈為場合。
神聖的城市和節日
印度教七個神聖的城市是如下: Varanasi (Benares), Hardwar, Ayodhya, Dwarka, Mathura, Kanch ipuram (Conjeeveram), 和Ujjain 。 其它重要朝聖斑點包括Marai, Gaya, Prayaga (Allahabad), Tirupati, 和Puri 。
每個這些地方有每年節日慶祝吸引很大數量的香客的一個或更多寺廟。
某些節日天慶祝遍及印度在一天被固定根據印度lunisolar 日歷。 突出的在這些之中是Dipavali, 光"節日," 發生在10月和11月, 燈被安置在房子附近歡迎Lakshmi, 繁榮的女神。 Holi, 春節在2月或3月, 是一天暴亂funmaking; 這頻繁地介入世襲的社會等級和社會分別臨時懸浮, 並且惡作劇是時間次序。 在秋天(9月和10月) 10 天的期間留出尊敬母親女神, 達到高潮在 Dashara, 第十天, 一天隊伍和慶祝。 這節日是極端重要在孟加拉, 它為人所知作為Durga Puja 。
歷史和文學
學者與印度教有時區別Vedism, 古老印度宗教根據Vedas, 雖然它難精確定位標定他們的時期。 Vedas 是Aryans 的贊美詩, BC 侵略了在第2 個千年。
Vedism 強調了對未來存在的希望在天堂和缺乏概念的羯磨和重生; 印度教典型地包括羯磨和重生, 並且最巨大的希望是為最後的發行從他們的搖動。
Vedic 神是有些與那些不同控制在印度教, 雖然學者追蹤了Vishnu 和Shiva 的起源回到Vedic 相對物。 最新Vedism 有時稱Brahmanism 由於當局達成了協議婆羅門, 或教士, 執行了禮節Vedic 犧牲。 然而, 挑戰的非- Vedic 宗教, 著名地佛教和Jainism, 導致剛性 Brahmanical 的替換統治由崇拜的輕松和變化的形式。
雖然Vedas 繼續講話作為最後的當局在印度教, 其它文本相等的重要存在。因而, 文學被開發了為每個生活的四個目標: 各種各樣 Dharmasastras, 譬如Manu 代碼, 選派責任類和駐地; 各種各樣 Dharmasastras, 譬如Manu 代碼, 選派類和駐地責任; Kamasastras, 譬如Vatsyayana 樂趣Kamasutras, 手冊, 色情和否則; Arthasastra, 歸因於Kautilya (佛羅里達 300 BC), 象馬基雅弗利的王子, 提供建議給統治者至於怎樣保留王位; 並且 哲學各種各樣的系統的文學, 哪些應付解放和怎麼達到它。
另外, 傳說的某些收藏來廣泛為人所知在普遍的生活, 特別是二部了不起的史詩, Mahabarata 和Ramayana 中。 Mahabharata 被欺詐了在他們的王國外面並且, 在驅逐以後的期間在森林裡, 退回到戰斗一場戰勝和公正的戰爭收復它的告訴五位王子。 這部史詩的一個特別心愛的部份是部分稱Bhagavad Gita, 在哪Arjuna, 兄弟的當中一個, 由他的charioteer Krishna 建議 , Vishnu 的閣下化身。 Ramayana 講理想的印度人, Rama 的故事, 妻子Sita 由邪魔拐騙, 並且Rama 的旅途對斯里南卡奪回她。 兩部史詩用教誨傳說被填裝, 教化詩, 和寓言。 大概是通過他們恆定的改寫本在村莊, 印度教最高效率地傳播從世代到世代。 其它源泉的印度lore 是Puranas, 傳奇和神話的匯集。
期間從大致500 對1000 年公元有時BC 講了話作為那古典印度教。 是在這個期間, 主要文學組成了, 巨大哲學系統被開發, 和基本的 Vaishnava 和Shaiva 派別期間被組織。 在1000 年以後, 開始在南印度有些及早, 獻身高溫的精神被結合從社會改革被清掃通過印度,和期間從那時間直到在禮物附近為人所知作為bhakti 期間。在這時間期間宗教崇拜的形式進一步被改變和被多樣化。 _ 唱獻身歌曲和詩在這白話而不是在Sanskrit, 這語言在實用所有古典印度文學是寫, 是一例子。 對神的直接方法被強調了, 並且教士的斡旋角色被削減了有些。 愛, 情味共同對所有除了特別對最普通的村民, 現在慶祝作為方式對最高的末端; 一些bhakti 哲學保持, 解放不是至尊目標並且 為上帝的愛戀的服務是一更高一個。
新發展在印度教是表示的運動從某些方面的古典實踐, 譬如 Suttee, 寡婦的自殺在她的丈夫的葬禮; 世襲的社會等級分別; 並且甚而羯磨和重生。
Ⅲ 19612368怎麼讀
19612368讀作:一千九百六十一萬兩千三百六十八。
(3)印度學者怎麼讀擴展閱讀:
大寫數字的使用始於明朝。朱元璋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污案「郭桓案」而發布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的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復雜的漢字,用以增加塗改帳冊的難度。後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並一直使用至今。
Ⅳ 一到十二的英語怎麼讀
1 one,讀音:英[wʌn];美[wʌn]
2 two,讀音:英[tuː];美[tu]
3 three,讀音:英[θriː];美[θri]
4 four,讀音:英[fɔː]
5 five,讀音:英[faɪv]
6 six,讀音:英[sɪks];美[sɪks]
7 seven,讀音:英['sev(ə)n];美['sɛvn]
8 eight,讀音:英[eɪt];美[et]
9 nine,讀音:英[naɪn];美[naɪn]
10 ten,讀音:英[ten];美[tɛn]
11 eleven,讀音:英[ɪ'lev(ə)n];美[ɪ'lɛvn]
12 twelve,讀音:英[twelv];美[twɛlv]
(4)印度學者怎麼讀擴展閱讀
文數字書寫讀法規則:
一、百位以內的基數詞讀作:
one, two, three, four,five,six,seven,eight,night,ten,或者兩位數字23,讀twenty-three。
二、3-4位的數字書寫讀法規則:
英語中有「百」和「千」的計數單位,所以直接用數字+計數單位+數字。例如:
206 讀作: two hundred (and) six
345 讀作 :three hundred (and) forty-five
4,287 讀作:four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eighty-seven
三、5-6位的數字書寫讀法規則:
處理5位以上的數字時,我們要記得看「逗號」。因為3個數字1個逗號,即三位一節,把三位看成一個整體,後面再加一個單位。5位的數字在漢語中可以用「萬」來表示。
例如:56,250 讀作fifty-six thousand two hundred(and) fifty
Ⅳ 6003800讀作什麼
6003080 讀作:六百萬三千零八十。
數字分好幾種,阿拉伯數字是最普遍的一種。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發明的,實際應該列為印度語言,只是先傳播到阿拉伯,然後傳向世界的,所以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數字是一種用來表示數的書寫符號。不同的記數系統可以使用相同的數字。
數字的歷史:
公元500年左右,隨著經濟、文化和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起源於印度。天文學家Abymith在簡化數字方面取得了突破,他把數字放在了細胞里。
如果第一個單元格中有一個符號,比如一個點代表1,那麼第二個單元格中相同的點代表10,第三個單元格中相同的點代表100。這樣,不僅數字元號本身,而且數字元號的排列順序也很重要。印度學者想出了「零」的符號。可以說,這些符號和表徵是當今阿拉伯數字的古老祖先。
大約700年前,當阿拉伯人征服旁遮普時,他們驚訝地發現,被征服地區的數學比他們的還要先進。後來,阿拉伯人把這個數字帶到了西班牙。在10世紀,教皇格貝·奧里亞克將它傳播到其他歐洲國家。
這些符號和系統在公元1200年左右被歐洲學者正式採用。到13世紀,由義大利比薩的數學家斐帕納奇(fipanacci)首創的阿拉伯數字被普通歐洲人採用,到15世紀廣為傳播。當時,阿拉伯數字的形狀與現代數字並不完全相同,但它們很接近,許多數學家努力使它們成為今天的1、2、3、4、5、6、7、8、9和0。
Ⅵ 在飛機數語中1、2、3、4、5、6、7、8、9、10怎麼讀
如下:
1,妖
2,兩
3,三
4,四
5,五
6,六
7,拐
8,八
9,九
0,洞
10,妖洞
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阿拉伯數字最初由古印度人發明,後由阿拉伯人傳向歐洲,之後再經歐洲人將其現代化,人們以為是阿拉伯發明,所以人們稱其為「阿拉伯數字」。
起源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種姓制度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麼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一百。
這樣,不僅是數字元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么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Ⅶ 印度學者:青藏高原正在釋放有毒物質,毒水將流入印度,你怎麼解釋這件事
印度學者毫無根據證明青藏高原正在釋放有毒物質。只是片面的強調“中國威脅論”罷了,青藏高原海拔高,山峰常年積雪覆蓋,其形成的河流給下流種植業等帶來了巨大的福澤,如果青藏高原正在排放有素物質那麼照此說法以往也會排放有毒物質,那麼那個時候印度學者怎麼沒有站出來說話呢?近些年,因為工業化等確實給全球變暖帶來了影響,但是單純的認為青藏高原釋放有毒物質,現在下結論結果還為時尚早。
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相信如果真如印度學者所說青藏高原造成污染,那麼中國政府一定會不遺餘力的監測與整治,況且,我國在對待自然生態這方面更出色於其他國家,防沙治沙成果就是很好的例子,我想,現在印度更應該擔心的是日本核廢水事件,應為印度也是直接影響的國家,借青藏高原來無端發揮,是不是顧小失大?
Ⅷ 印度的學者怎樣對中印邊界
關於"麥克馬洪線"的實物文本,據我所知,國內的正式出版物僅見於地圖出版社60年代初(原書的版權中未標明出版時間)出版的一本《中印邊界問題參考地圖》中。盡管這件照片製版的文本辯讀起來比較吃力,但它的大體走向依然是十分清晰的。
1914年出籠的"麥克馬洪線"以及歷時8個月的"西姆拉會議"是英國殖民者進行的一次極其詭異,陰險和無恥的分離中國中央政府與西藏關系的一次勾當。連西方學者都認為:"西姆拉會議本身就是一篇故事,其外交手腕,強權政治和間諜活動,都是五花八門,錯綜復雜的表演"。(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印度對華戰爭》世界知識出版社版)
1913年10月在印度北部西姆拉召開的"西姆拉會議"是以中國代表陳貽范為一方,西藏代表司倫夏扎為一方,英印政府外務大臣麥克馬洪以"調停人"為幌子進行的。會議開始的議題以中國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的關系為中心,最後劃定內外藏分界,外藏為金沙江以西地區,境內由西藏地方政府管理。約文規定,中英政府承認西藏在中國宗主權之下,並承認外藏的自治權。1914年4月27日,英藏代表在草約上先行簽字後強迫中央政府代表簽字。陳貽范迫於壓力在草約和交換文書及所附地圖上簽字,但在草簽前他聲明,草簽與正式簽字是兩回事,正式簽字"必須奉有訓令然後可行","如政府不認,尚可作廢",這一點英方亦表示接受。28日,當時的北洋政府外交部即復電"政府不能承認,應即聲明取消"。在7月3日的正式簽字會議上,陳貽范拒絕簽約,7月3日、7日,中國駐英公使兩次照會英國政府,"並不能承認未經中國政府承諾之英藏所簽之約,或類似的文牘。"
1913年5月至11月,英國情報軍官F·M貝利上尉受命於麥克馬洪,偽裝成探險旅行者,秘密潛入西藏進行勘測調查。貝利回到印度時,西姆拉會議正在進行,麥克馬洪發電要他"盡快到西姆拉來",在一個英國上尉偷窺的基礎上,再加上麥克馬洪的精心炮製,"麥克馬洪線"在西姆拉會議中秘密出籠了。
在包括印度地圖在內的上世紀上半葉的各種地圖中,中印之間的邊界大體沿著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接線而行,在這條傳統習慣線北側地區長期以來歸中國行政管轄。1905年出版的"印度行政區劃圖"中,中印邊界東段的畫法與中國的圖一致。1929年大英網路全書(第14版)中中國全圖的中印邊界東段部分與中國出版的圖一致。而麥克馬洪線把"邊界"向北推移了大約100公里,大體沿喜馬拉雅山脊線走向,把歷史上長期屬於中國的9萬平方公里土地劃歸英屬印度。這條線因為沒有正式簽約,既不具有國際法的效力,也理所當然的被中國政府所拒絕。
盡管尼赫魯1958年據此向中國提出了領土要求,但是就在尼赫魯自己著作的附圖中,對這段邊界的表示也並未支持這種要求。在尼赫魯所著《印度的發現》1951年第三版插圖中,有"1945年的英屬印度領土及各土邦"一圖,圖中所示不丹以東的中印邊界同中國地圖完全一致!
1950年印度測量局出版的"印度地圖"中,在中印邊界東段出現了以"未定界"表示的麥克馬洪線。到1956年印度測量局出版的"印度政治地圖"中,"未定界"卻變成已定界了!
這種在沒有雙邊約定的情況下,單方面更改邊界並提出領土要求的作法,在當代國際關系中是十分罕見的。有鑒於此,在1962年中印邊界軍事沖突發生的同時(11月15日),周恩來寫信給亞非各國領導人,信中就中印邊界問題附有11張參考地圖,其中就包括"麥克馬洪線"原圖,根據原圖,引起1962年沖突的東段扯冬地區明確地位於麥線以北,這說明挑起當時沖突的責任完全在印度一方。4,1962年戰爭的緣起
眾所周知,1962年10月至11月,在中印邊界全線發生了大規模的軍事沖突,這場戰爭中方命名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四十年來,有關這場戰爭的文獻歷歷可數,從地圖收藏的角度,筆者亦通過各種途徑,收有一些描述戰場態勢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