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與印度交戰用的什麼聲學武器

與印度交戰用的什麼聲學武器

發布時間:2022-06-19 03:22:57

Ⅰ 中國到印度邊境有什麼武器

近一段時間,這一版塊出現大量關於中印去年對峙的問題,帶風向的意思非常濃厚,都是中國必輸,中國軟弱,中國不行。希望網友多點智慧。
最先進的坦克、無人機,導彈戰車與最先進的飛機。

Ⅱ 中國與印度的戰爭時印度用的武器

看看當年中國繳獲印軍的裝備就知道了,中國後來把這些東西都歸還印度了,一者中國看不上,二者也是表達中國和平的誠意。當時印度本國不能生產武器,它的武器品種很雜,有部分是二戰的,還有相當部分是一戰的,甚至還有更早的英制武器。而當時中國剛剛換裝56式槍族,五六半、五六沖及五六式班用機槍,在武器上比印度在很大的優勢。下面是當時歸還印度裝備的清單:
蘇制米—4直升機1架(堪用)、英制水獺式運輸機1架(嚴重損壞) 美製M—3A3坦克2輛(缺少零件)、汽車117台(50台完好、67台缺少零件)、英制88mm加農炮3門(2門缺少零件、1門嚴重損壞)、英制88mm榴彈炮18門(14門缺少零件、4門嚴重損壞)、英制75mm山炮6門(2門缺少零件、4門嚴重損壞)、英制106.7mm迫擊炮7門(缺少零件)、英制81mm迫擊炮54門(15門完好、36門缺少零件、3門嚴重損壞)、英制51mm迫擊炮75門(58門完好、17門缺少零件)
重機槍22挺(7挺完好、13挺缺少零件、2挺嚴重損壞)、美製7.62mm坦克機槍6挺(缺少零件)、英制7.7mm輕機槍261挺(223挺完好、26挺缺少零件、12挺嚴重損壞)、英制7.7mm輕機槍預備槍管208支(全部完好)、加拿大制9mm沖鋒槍552支(488支完好、41支缺少零件、23支嚴重損壞)、美製7.62mm半自動步槍30支(全部完好)、英制7.7mm步槍2,105支(1,750支完好、306支缺少零件、49支嚴重損壞)、手槍57支(40支完好、12支缺少零件、4支嚴重損壞)、信號槍79支(71支完好、4支缺少零件、4支嚴重損壞)
美製90mm火箭筒37具(26具完好、8具缺少零件、3具嚴重損壞)、擲彈筒、槍榴彈發射器12具(11具完好、1具缺少零件)
炮彈22,400餘發(全部完好)、、槍彈2,139,000餘發(全部完好)、英制7.7mm輕機槍彈匣2,181個(全部完好)、加拿大制9mm沖鋒槍彈匣950個(全部完好)、90mm火箭筒彈137發(全部完好)、手榴彈19,357枚(全部完好)、信號彈500發(全部完好)、地雷1,895枚(全部完好)
美製空壓機4台(3台完好、1台缺少零件)、推土機7台(6台完好、1台缺少零件)、英制壓路機1台(缺少零件)、發電機4部(1部缺少零件、3部嚴重損壞)、油機2部(全部完好)
電台6部(1部完好、5部嚴重損壞)、步話機10部(8部完好、2部嚴重損壞)、電話機7部(1部完好、6部嚴重損壞)、電池10箱(全部完好)、望遠鏡30具(全部完好)、降落傘400頂(全部完好)、鐵絲網280餘捆(全部完好)、園鍬、十字鎬350把(全部完好)、油桶757個(497個完好、260個破損)、電線5,600m(部分完好)、其他軍用器材(包括鋼盔、降落傘繩、觀察、通信、工兵器材等各一部)、軍用大衣、毛毯1,973件(全部完好)、軍服2,760餘件(2,410餘件完好、350餘件破舊)、蚊帳、被子、床單等720餘件(全部完好)。

Ⅲ 傳「巴鐵從洞中拉出幾十枚核武器」,這要與印度死磕到底嗎

這只是通過輿論宣傳來給印度施加壓力,希望印度能夠清楚再增加軍事壓力的話,將會使得雙方不排除爆發核大戰的可能性。而且通過這樣的輿論宣傳也會給巴基斯坦國內民眾帶來非常大的信心,使得巴基斯坦老百姓相信,國家有能力應對印度的軍事威脅。而且巴基斯坦和印度這兩個國家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所以雙方根本不會選擇爆發核大戰,一旦爆發核大戰的話,將給兩個國家的人民帶來非常大的災難。

所以巴基斯坦通過輿論的方式來給印度帶來很大的壓力,因為這也是向印度表明,如果再增加軍事威脅的話,將會不排除發生核戰爭的可能性。

Ⅳ 介紹一下中印軍事實力對比

目前印度空軍裝備有1800架飛機,除了80架老掉牙的HPT-32"風神"教練機外,沒有一種是自己搞出來的。在其800架一線戰機中,全部是進口。中國和印度是同一時間獲的米格-21的,到如今中國在米格-21基礎上改制的殲-7系列不僅供自己使用,還大量出口400架之多。而印度連提升米-21的性能都要靠俄國人來幫助。 平心而論中國的殲8-系列或FBC-1與西方同類比起的確不夠優良,但就這印度也搞不出來。那個自製的"風神"還是在30年前造出來的,之後就沒搞出什麼東西了。大肆吹噓的LCA首架原形機95年就出廠了,到98年中國的殲10完成首飛他還沒上天。LCA還沒搞完,現在又提出了所謂的MCA計劃,什麼隱型,無尾隨控布局好像挺先進的,結果在印度航空工作的以色列專家表示,所謂到2025年保持領先技術優勢的LCA比殲10差了一個檔次,最多與專用出口的FC-1相當。如今中國都搞出了兩款隱身戰機J20 J31.而印度連自己的三代還沒有搞好。實在是可悲。 對海軍來說,雖說印度海軍引進了兩艘航母,其它艦艇也不少,可印度的造船業卻不爭氣,到如今中國已是繼日本,韓國之後世界第三大船舶出口國,且大有超越前者之勢。連德國人不敢造的高科技船,也把定單交到中國人手上。 中國已經研製出了自己的神盾艦。3號艦已經入列服役,150艦,4 5 6 7 8 號艦已經在建。9號艦分段已經到位。專業人士認為7 8 9號艦應為最新的052D型驅逐艦,7 8 9號艦目前已全部曝光,會裝備國產最新通用型垂直發射系統。排水量應在9500噸左右,裝有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中國產航母臨近服役而印度還跟在俄羅斯屁股後學習呢。陸軍武器方面,中國自70年代以來就大量出口了各種常規武器,而印度至今仍需進口。中國研製的85式坦克早已出口巴基斯坦,最新的90式在不久後也將裝備巴基斯坦陸軍。而印度自製的"阿瓊"式坦克發展了20多年至今仍是問題多多,成了國際社會的一個笑柄。 在航太領域,印度的"烈火"導彈運載力只有中國DF-5型的1/5,最新型的DF-31/41要比"烈火"先進10到15年以上。中國即將發射宇宙飛船而印度這一領域尚未起步。印度海軍計劃在2007年獲得自製的第一艘核子潛艇,而到了2010年印度的殲敵者號核潛艇才下水,而且只是個空殼子。而中國自製的第二代攻擊核潛艇093型早已服役,094也在加緊建造之中。該潛艇採用的高溫冷核反應技術是當代最先進的核動力系統,就連美俄也是剛剛掌握這一技術。 冷戰時期為了拉攏印度對付中美的戰略目的,前蘇聯給予印度大量的軍事援助,使的印度在短時間內裝備了俄制的先進武器。但冷戰結束後,俄國人說什麼也經不起這樣的窮大方了,俄國軍火商也不願做賠本生意了。既然是市場經濟了,就得按市場行情來辦。新德里一看俄國人的賬單就傻了眼。有一陣子飛機上不了天,坦克開不起來,軍艦出不了港口,因為沒有零部件。其實這也是老天給印度一個反思的機會,以便走上發展經濟的正路,但印度不但不知悔改,還變本加厲,仍了幾顆核子武器來撐門面,同時又給俄國人下了上百億美圓的定單。可以想像這對印度這個發展中國家是個多大的負擔。 印度人自認為他對俄只武器有優先購買權,某些不知內情的軍事專家也跟著瞎起鬨。其實以俄羅斯目前的經濟狀況,有人買他的東西就已阿彌陀佛了。

Ⅳ 印度有哪些最厲害的武器

我們常常說十八般武藝,其實不是指武術,而是指兵器: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棍,槊棒拐子流星。這十八般兵器好多我們不僅沒見過,甚至聽都沒聽過。如果我們放眼全世界看看,古代智慧的人們又發明了哪些我們更不了解的神器呢。
10、阿茲特克人的馬克胡特
由於阿茲特克文明的冶鐵技術落後,所以馬克胡特其實是一根長約90cm—120cm的木棍,但劍身鑲嵌著鋒利無比的黑曜石片,這樣同樣威力很大。現在馬克胡特已無真品,最後一件真品放在博物館中,1884年一次火災而被燒毀了。

9、峨眉刺

峨眉刺
峨眉刺又名峨嵋針,一般長約一尺,兩頭細而扁平呈菱形尖刀銳刺,中間粗,正中有一圓孔,可靈活轉動。據說由峨嵋山一位僧人發明,故稱之為峨嵋刺。另有一說法,峨嵋刺為蜀中一位武林高手所創。
8、菲律賓短刀
菲律賓短刀長約45cm左右,據說以前本是菲律賓土著人的農具,後來經過改良成了一柄十分稱手的兵器。
菲律賓短刀
7、古埃及鐮狀劍

古埃及鐮狀劍
古埃及鐮狀劍長約50—60cm,由於古埃及冶鐵技術並不發達,所以多為青銅材質。古埃及鐮狀劍既像斧頭又像鐮刀,彎曲設計主要是用來勾住對手的武器或盾牌。
6、非洲阿贊德人的三刃飛鐮
阿贊德人主要生活在剛果、中非共和國、南蘇丹等地區,古代的阿贊德人勇士擅長使用這種多邊刀刃的投擲武器,長約為55cm。使用方法很簡單,扔出去就行了,但要想每次擊中目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三刃飛鐮只有阿贊德人的貴族或者勇士才能使用,也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用的。

非洲阿贊德人的三刃飛鐮
5、抓


這是咱們中國特色的兵器,外形就像一個人的手,而且留著鋒利的逗指甲地。抓主要是用來撕裂敵人的肌肉和勾住敵人的兵器。這玩意兒看似簡單,實則威力巨大。在一些武俠小說中似乎只有邪教、魔頭等反派才會使用這種武器。
4、印度的拳刃
這種印度的拳刃名字叫逗卡達地,多為刺客所用,屬於短手兵器,有點類似於《刺客信條》中的手刺。在古印度這種兵器被視作身份的象徵。

印度的拳刃
3、捕手

捕手
這種武器出現在18世紀的歐洲,是個長棍,長棍頂端有一個鐵圈。用法是對准敵人的脖子將鐵圈卡進去,那麼敵人想掙扎的時候,周圍的刺就會刺進他的脖子,所以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2、印度環刃
傳說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毗濕奴所用的武器,現實中主要為錫克族戰士所用。錫克武士通常將環刃戴在手臂上,遇到敵人取之即用。用的時候拋出去就像一個飛盤,但沒人想要接住,因為它的四周很鋒利。

1、諸葛連弩

諸葛連弩
在這些武器中諸葛連弩可能是最有科技感,具有技術含量的。諸葛連弩又稱作元戎弩,傳說為諸葛亮發明。諸葛連弩一次能發射十支箭,威力巨大。遺憾的是諸葛連弩早已失傳,關於它的樣子也多為後人想像,實際長什麼樣子沒人見過。

盤點中國古代兵器譜上:赫赫有名的冷兵器
前言:狹義上冷兵器是指不帶有火、炸或其他燃燒物,在戰斗中直接殺傷敵人,保護自己的近戰。廣義的冷兵器則指冷兵器時代所有的作戰裝備。中國古代冷兵器在祖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冊。那一頁頁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一篇篇敘說著石斧銅戟、金戈鐵馬的赫赫戰績。當你置身其中便會耳邊猶聞逗萬鼓雷般地,千旗人生風地;眼前猶現逗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地的情景。我們小組的研究課題就是將我國古代兵器譜上前十種冷兵器:
NO.10 鐧
鐧,(鐵)鞭類,長而無刃,有四棱,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鐧多雙鐧合用,屬於短兵器,利於步戰。鐧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出於晉唐之間,以銅或鐵製成,形似硬鞭,但鐧身無節,鐧端無尖。鐧體斷面成方形,有槽,故有逗凹面鐧地之稱。鐧的大小長短,可因人而異(一般在65~80厘米之間)。鐧通常作為輔助武器,出其不意地給敵人致命殺傷,所以有逗殺手鐧地之說。

唐初的戰將秦瓊(字叔寶)善使雙鐧。
南宋岳家軍將領牛皋擅長雙鐧。評書中八賢王趙德芳使凹面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
NO.9 鞭
大家可別搞錯了,這個鞭不是軟行像繩子一樣的鞭子,我們所說的鞭是一種以劈,掃,捅等為住的像鐵棍一樣的兵器。鞭就像鋼鐵做成的竹節,所以又叫竹節鋼鞭。歷史上的伍子虛,大唐元帥尉遲恭,以及宋朝的呼延家族都使用過鞭。鞭是對付比鎖子甲更堅固的盔甲所產生的兵器,並可以一舉打碎護心鏡,威力極大。屬於重武器。鞭與鐧比較下雖然鐧的殺傷力比鞭大,但是破甲能力卻不如鞭。因為兩種兵器類似,且鞭有軟硬之分,所以人們現在說的鞭通常為軟鞭。

NO.8 弓弩
弓弩相比大家聽過最多的是三國時期孔明發明的諸葛連弩。弩,一種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機、弩手(弓手)、弩箭、弩炮(發射石塊的弩機)。弩弓一般使用多層竹、木片膠制的復合弓,形似扁擔,所以俗稱逗弩擔地。屬於遠距離武器。
與外國的遠程殺傷兵器相比,我只說一句,那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遠遠超過了老外的。

NO.7 斧鉞
大者為鉞,小者為斧。鉞在實戰中使用的時間不長,估計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在夏商西周是戰車上的具有巨大威懾的重武器,也是天子的武器,後來由於太過笨重變被淘汰了,從此後鉞只能作為禮儀武器。而斧的發展就比大頭的鉞幸運得多,中國歷代都有人使用斧,不管是大唐開國元勛程咬金用的宣花車輪大斧,還是綠林中梁山好漢李逵用的板斧,可以馬上的大斧,也可為雙手拿的板斧,種類很多。斧的殺傷很強,屬於重兵器,以劈砍為主。

NO.6 戟
戟是矛和戈或者是槍和刀的合體,它的殺傷力是很強的,既可以象矛一樣刺擊,也可以像戈和刀一樣鉤,揮和劈砍。在歐洲,戟的裝備和中國是不同的,歐洲中世紀以裝備步兵為住,而中國早在上古時期就大批裝備部隊,到中古已經從步兵到騎兵了,步兵則以輕便的長槍代替。中國的戟主要分3種,一種是最老的戈戟,這種種類最多,裝備最廣,也是最先淘汰的;二是南北朝出現的門戟;還有就是武將最喜歡的方天畫戟了。因為戟是其他武器的結合體所以只能排在第六了。

NO.5 戈

我大天朝的特色兵器,它和古埃及的鐮頭劍一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族兵器。但是實話實說,戈並不是殺傷很強的武器,戈的種類繁多,從夏朝倒漢朝都一直在流行,到隋唐基本絕跡。戈是中國的老兵器,因為是橫刃,所以以鉤,啄,揮,推為主。因為一些和電影的緣故很多人認為戈是小兵炮灰等的專用武器。
NO.4 槍
可以是這么比較矛和槍,拋開柄,只看刃部,刃長者為矛,刃短為槍。槍頭無疑比矛頭要輕,殺傷卻一樣,都是以刺,沖為住,再者,由於戰車的退役,長矛的用處也少了,殺人不如縱馬長槍來的方便,機動也高了不少。槍有許多種,綠沉槍,鴉角搶,虎頭槍,提盧搶,還有宋朝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倒馬槍,鉤鐮槍等。
北宋著名軍事家族天波府楊家就是祖傳用槍的,後來才有了楊家槍和楊家將的故事。

NO.3 矛
有古書上也說矛=槍,但從一些小說和文獻來看,把矛和槍完全歸於一體恐怕是不對的。矛最長是長達4米的,主要是用於車戰的,騎在馬上的矛通常叫槊,短矛和標槍(投矛)叫樅。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如,蛇矛,刺矛等。

NO.2 劍
兩邊開刃者為劍,在歐洲劍和刀是沒有區別的,它們都是一個單詞。中國的劍的歷史很久,可以追索倒商朝以前,大批裝備部隊是在東周時期,特別是象秦朝的劍,長達1.5米以上,為的就是在戰車上發展更大的殺傷(當時只有趙國是以騎兵為主,大多國家仍是以戰車為主戰兵),後來由於刀的盛行,在部隊離逐漸代替了劍,使劍只成為將軍的武器或者是裝飾。在明朝有例外,當時戚續光為了擺平倭寇,從而製造了重劍來對抗倭豬的鋒利的太刀,但是這種重劍還是沒有德國條頓十子軍騎士1.8米的重劍那麼猛。

NO.1 刀
一邊開刃,以劈砍為主的武器,歷代不管是還是綠林好漢都用,大批流行於漢朝的環首刀(就是這刀趕走了匈奴,構成了橫掃歐洲的逗上帝之鞭地),其分很多種,如腰刀,柳葉刀,環刀,朴刀,還有一些武將所愛的騎在馬上使的大型刀。並且日本的武士刀也是由我國的刀演化來的。
刀、劍、矛、槍、戈、戟、斧鉞、弓弩、鞭、鐧就是兵器譜上的前十種兵器。有一種說法是逗一寸長一寸強地,還有一種說法是逗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地分別到出了不同兵器的優勢。
不管如何這些兵器都展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展示了人類的工具由耕作、狩獵向為戰爭變化的過程。從低級到高級,從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

Ⅵ 一旦中印再戰,印度真的敢對中國用核武器嗎

一旦中印邊境戰火再起,此時的交戰環境和1962年的那一仗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雙方都有了核武器,都有了可以直搗對方核心城市的運載能力,而我國的核政策地球人都知道,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中國的一貫立場,那麼印度敢對中國動用核武嗎?我想就此問題談談我的觀點,以此拋磚引玉。 我們不能武斷的認為印度就一定不敢用。1962年的那一仗,印度輸的太慘,簡直就是完敗。我們的54軍贏的太漂亮了,刻骨的恥辱讓印度軍界無法忘懷,以至於在1962年之後印度所有的軍事演習中,假想敵的代號全部都是54.。 可以想見,在中國歷經近半個世紀的充分准備之後,一旦決定以武力收復藏南,那麼占據天時,地利優勢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必將在常規作戰中以風卷殘雲之勢再次上演1962年的輝煌,那麼狗急跳牆的印度會不會孤注一擲的使用核武器,誰也說不準,但是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讓印度看到我們的底線,並充分考慮使用核武器的後果。 一、一旦開戰,則立即通過政府聲明的方式,通告印度方面和全世界,明確告知他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作戰目標,即我軍在藏南的軍事行動不是入侵印度,而是收復領土,也就是說,只要收復印度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即可結束軍事行動。 這樣做,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告訴印度,中國不是對印全線作戰,,而是一次高強度的局部戰爭,戰場就局限在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我軍在軍事行動中盡量不要對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之外的軍事目標發起攻擊,要對讓印度軍方和政府有一個准確的判斷,讓阿三考慮清楚,如果它敢擴大戰爭的范圍,就要承受相應的後果。 二、按住巴基斯坦,千萬不要讓巴兄弟對印度趁火打劫。很多網友認為我軍一旦對印採取軍事行動,應該聯合我們最鐵的哥們巴基斯坦,從克什米爾下手,一來對印度形成夾擊之勢,而來可以幫助巴弟收復克什米爾。個人認為,此舉非常危險!首先,我軍單挑印軍在實力上絕無問題,無需聯合巴弟一起動手。其次,一個政府,再窩囊,也無法容忍和兩個國家的兩大塊的領土爭議,在數周之內盡數丟失。 一旦出現那種情況,就等於逼著印度政府破釜沉舟和中巴兩家拼個魚死網破,則印度軍方鋌而走險使用核武器的概率將大大增加!個人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巴弟在克什米爾巴控區集結重兵,引而不發。這樣做,一來可以強力牽制印軍的注意力,二來印度政府也必須考慮到,巴基斯坦也有核武,一旦印度對中國使用核武器 必將遭到中國軍方的猛烈的核報復,則印度所有的重要城市必將毀於一旦,而此時巴基斯坦由於未直接捲入對印作戰,軍力毫發未傷,此時一旦巴基斯坦全面出兵,印度則連招架之功都沒有了,所以,基於對巴的顧忌,印度也不敢對中國使用核武。這就是讓巴兄弟箭在弦上,引而不發的威力所在!等大哥把事情辦完了,緩個幾年,再幫巴兄弟把克什米爾解決了,事情總要有個先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有讓巴兄弟先委屈一下了。 三、第二炮兵要嚴陣以待。打鐵還要自身硬,遏制對手不敢對我動用核武,還是要有一雙有力的核拳頭,我軍二炮部隊和海軍戰略核潛艇部隊的裝備,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及訓練水平均在印度之上,我軍只要通過自身的行動,明確告訴印度,這是局部戰爭,不是全面戰爭,我們不會先用核武器,但是如果你敢用,那麼對不起了,滅你五六十座城市外加三兩億人也就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情。 藏南,美麗的藏南,魂牽夢縈的九萬平方公里,人民解放軍的金戈鐵馬從來沒有忘記你,終有一天,你將在人民解放軍的炮火中回到祖國的懷抱!我堅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Ⅶ 印度軍事過程中有什麼特點,原因是什麼

印度獨立後半個世紀以來,經濟發展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長期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沒有出現重大的危機和動盪.年均增長率,從獨立到1980年為3.5%,從1980年到1990年為5.8%,從1992年至2000年,則提高到6.4%.90年代中後期的部分年份增長率接近8%.現在,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印度經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22萬億盧比,約合5000億美元,居世界第11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獨立時的40美元提高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2001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已達25000億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2500美元.前者存在低估的問題,後者又有高估的問題.綜合來看,目前的發展水平應當在人均8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增加值的比重從1950年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業和服務業的比重則分別由15%和28.5%上升到30%和43%.

印度建立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工業設備的自給率從獨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業產品自給率達80%,軍事裝備的自給率達到70%以上.國內市場的消費品主要由本國製造,還能向國外輸出紡織、製糖、鋼鐵和化纖等製造業和電站的成套設備.通過實施土地改革和推進「綠色革命」,印度糧食產量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5500萬噸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的2億噸,2001年底糧食儲備接近6000萬噸.大米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小麥產量居第四位,棉花產量居第三位,茶葉產量居第一位.

最近20多年,印度的對外經濟發展明顯加快.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93億美元擴大到2001年的近1000億美元.外國對印投資從1990年的1.08億美元迅速擴大到2001年的59億美元.印度利用外資的主要方式是借用國外貸款,到2001年3月底,共有外債余額1004億美元,其中長期債務佔97%.外匯儲備也有巨大的增長,2002年9月中旬達到620.21億美元.

獨立後,印度投入巨大力量發展科技,現已進人世界科技大國的行列.在原子能研究與應用、空間技術、計算機及軟體、生物、太陽能應用和前沿科學等方面居第三世界前列.已經建立起從核燃料勘探、開采、提煉、重水生產、反應堆到核廢料處理的完整生產體系,現有14座核電站,9個重水工廠,還有8座核電站正在建設.計算機及軟體技術的發展享譽世界.生物技術已經從傳統的釀造、食品加工、葯品生產向現代遺傳工程、動植物細胞合成、酶的應用、生物冶金和克隆技術等方面發展.

Ⅷ 印度用什麼槍

「英薩斯」5.56mm突擊步槍
眼見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實現了步兵武器的小口徑化,一向努力追趕世界潮流的印度人自然也不甘落後。印度兵工專家們在仔細研究俄羅斯AK74、以色列伽利爾、比利時FN和德國G3等世界知名的小口徑突擊步槍後,在廣泛吸取其特長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英薩斯」5.56mm突擊步槍。在「英薩斯」5.56mm突擊步槍最初交付部隊時,據說當時許多換裝了「英薩斯」5.56mm突擊步槍的部隊都很滿意,認為這種步槍非常可靠,而且射擊精度高。
然而在1999年的印巴卡吉爾沖突期間,「英薩斯」5.56mm突擊步槍的原形畢露。印度陸軍士兵在作戰中發現這種步槍只能實施3發的短點射,而不能連發射擊(奇怪,難道他們平時沒試過連發射擊),同時槍的快慢機、提把、槍尾的螺桿很容易損壞,槍管易膨脹,而且經常炸膛,並且在許多關鍵時候根本無法打響。內部調查顯示,此次沖突期間,使用「英薩斯」突擊步槍的部隊的傷亡居然大多數是因為手中的「英薩斯」步槍造成的。而最搞笑的是,印度人研製出了自己的小口徑突擊步槍,卻忘記了國內根本沒有能生產合5.56mmSS109北約標准彈的工廠。以致於在卡吉爾沖突爆發後花了8.5億盧比從羅馬尼亞緊急購入10萬支AKM和配用的彈葯武裝其特種部隊用於與巴基斯坦軍隊的武裝對峙及平息喀什米爾的武裝叛亂。為確保彈葯供應,印度人只得向以色列人訂購5.56mmSS109北約標准彈,其餘部分由國內兵工廠生產。然而在進口了大量設備後,印度國內的兵工廠仍然只能生產低標準的5.56mmSS109彈。由於耗費國家大筆資金,卻沒有完成軍隊武器國產化率70%的目標,印度議會新近發布了一份措辭嚴厲的調查報告,給著名的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扣上「好高騖遠,徒費國帑」的帽子。

Ⅸ 印度、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之戰。

1965年印巴沖突的根源要追溯到1947年,當時英國以宗教信仰為線,把印度次大陸分為信奉印度教的印度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與中國和蘇聯接壤的北方省克什米爾的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然而印度教的首領卻願意加入印度。
在聯合國遏止這場沖突之前,印巴雙方的游擊隊和常規部隊出動,就次大陸劃分的走向打了長達一年之久的仗。依照停火條件的規定,克什米爾地區三分之一歸巴基斯坦管轄,三分之二的地區為印度轄區。在克什米爾省還要安排進行公民投票,以解決其歸屬問題。
然而,公民投票還沒舉行,印度政府卻在1964年12月宣布它管轄的克什米爾地區將成為印度領土的一部分。1965年8月,巴基斯坦游擊隊侵入克什米爾的印轄區,瓦解政府,鼓動革命。接著,印巴雙方的正規部隊介入,一場不宣而戰的大規模軍事沖突升級了。沖突持續了三個星期,而到最後沖突結束時也未完全解決引起這場沖突的政治分歧。

巴基斯坦空軍
直到1956年,巴基斯坦空軍主要還是使用英國的裝備,按英國皇家空軍的編制方式組編的。1956年,美國開始對巴基斯坦進行軍事援助,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這個時期,向巴方提供了許多F-86F型「佩刀」式噴氣機、B-57輕型轟炸機以及F-104A型「戰斗明星」式超音速戰斗機。美國還向巴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武器,包括各種型別的炸彈和AIM-9B型「響尾蛇」式紅外製導的空對空導彈。
六十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空軍在馬利克·努爾·汗的指揮下,擁有15,000名人員。下列是巴基斯坦空軍在1965年印巴沖突前夕擁有的飛機:
100架F-86F型「佩刀」式戰斗轟炸機,25架B-57B型輕型轟炸機,12架F-104A型和F-104B型「戰斗明星」式戰斗機或截擊機,12架T-33A型噴氣教練機或對地攻擊機。
巴基斯坦空軍裝備數量最多的F-86F型戰斗機是美國空軍在朝鮮戰爭中使用過的同一型別的飛機。雖然F-86F是亞音速飛機,但它是一種機動性能很高的空中格鬥機,尤其是裝有固定前緣和延長翼梢的F-86F-40,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其機動性能。
巴基斯坦空軍有四分之一的F-86F型「佩刀」式噴氣飛機可攜帶AIM-9B「響尾蛇」式導彈。此種紅外製導的空對空導彈大大提高了飛機的作戰潛力。在執行攻擊地面目標的任務時,「佩刀」式可攜帶多達2,000磅炸彈、火箭或凝固汽油彈。
F-104A型「格鬥明星」式戰斗機是巴基斯坦空軍唯一的超音速戰斗機或截擊機。巴基斯坦人給F-104A型機裝配上推力為15,800磅的J79-11A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後,就比原來生產的A型機上使用的J79-3E-3發動機的推力更大,可靠程度更高。
巴基斯坦空軍攻擊部隊擁有25架B-57B型輕型轟炸機,即英國製造的英國堪培拉轟炸機的改進型輕型轟炸機。
T-33A型噴氣式教練機或輕型攻擊機是美國第一代噴氣戰斗機P-80的雙座改進型飛機。T-33教練機裝有兩挺0.5英寸口徑的機槍,該機可攜帶多達2,000磅重的武器彈葯。
巴基斯坦空軍高標准對所屬人員進行訓練,飛行員接受嚴格的特技飛行、戰術、射擊以及空戰方面的訓練。許多飛行員在與英國皇家空軍和其他空軍部隊的合練中取得了經驗。學員們要在里薩布爾空軍軍官學校接受為期兩年的飛行訓練,他們先是在這里聽課學習,然後再上T-6德克薩斯或哈佛教練機進行基礎飛行訓練。受訓學員在這種飛機上飛行18小時後,再到毛裡布爾空軍基地接受T-33教練機高級訓練。
圓滿完成初級和高級訓練的飛行員再進白沙瓦戰斗機長機飛行員訓練學校接受F-86F型噴氣機的訓練。

印度空軍
1962年與中國軍事沖突之後,印度政府開始實施大規模擴充其空軍力量的計劃。為有效地肩負保衛國家的任務,印度政府進一步強化和充實其訓練計劃,並於1962年下半年決定未來飛機中隊數量要擴充到45個。在空軍中將阿爾讓·辛格的領導下,印度空軍1965年已擁有27個戰斗機中隊和8個轟炸機中隊,每個中隊有戰斗機16架。
1965年印度空軍的總兵力為:
8架米格-21戰斗機或截擊機,118架霍克公司的「獵人」式戰斗轟炸機,80架「神秘」式Ⅳ-A型戰斗轟炸機,50架「蚊蚋」式戰斗機,6架「暴風」式戰斗轟炸機,132架「吸血鬼」式噴氣教練機或戰斗轟炸機和53架「堪培拉」式轟炸機和7架「堪培拉」式偵察機。
印度空軍是由幾個國家的飛機組成的。1962年印度決定購買蘇制米格-21「魚窩」式飛機作為其第一代超音速戰斗機,但是到1965年9月,只有少數幾架飛機參加服役。盡管米格-21截擊機擔負著印度領空的巡邏任務,但它們沒有參加過空戰。
英制「獵人」式MK56亞音速飛機是印度戰斗機中的一支主要力量。此種飛機既用作戰斗機,又當戰斗轟炸機使用。
「蚊蚋」式輕型轟炸機是由英國福蘭德航空有限公司研製的。英國自己並不喜歡「蚊蚋」式飛機具有的輕體的特點,而卻是印度空軍所需要的那種性能高、單價低的飛機。於是,1956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獲准開始在本國生產「蚊蚋」式飛機。到1965年下半年,印度用此種飛機裝備了3個中隊,第四個中隊也在組建之中。
盡管這種飛機是亞音速的,但其爬高性能極佳,這是因為其推重比較同代飛機要大,而且加速快,機動性強。「神秘」式Ⅳ-A型機用於擔任對地攻擊任務。為對巴基斯坦購買F-86F型飛機做出反應,1956年首次訂購「神秘」式Ⅳ-A型飛機。
印度一些戰斗轟炸機中隊還裝備有法制「暴風」式平直翼飛機。
「吸血鬼」是印度空軍裝備的噴氣戰斗機中最老式的飛機,專用於擔任訓練、攻擊地面目標和偵察任務。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建造的這種過時飛機是木質和金屬結構的,由一台格貝林渦輪噴氣發動機牽引,最大時速為548英里。
印度空軍主要的攻擊機是英國電器公司製造的「堪培拉」式飛機,該機也可擔任戰略偵察任務。
印度空軍——1965年是陸軍的一個航空兵種——分為三個軍區,即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個區域,每個軍區設有空軍指揮部。印度空軍的訓練部和保養部是兩個獨立的機構,對全國各地的責任區實施業務領導。
印度空軍大力擴大訓練計劃,目的是為計劃中的45個飛行中隊訓練足夠的飛行人員。飛行學員開始在印度空軍飛行學院接受HT-2輕型教練機訓練,然後繼續進行85小時的T-6德克薩斯或哈佛型教練機訓練。高級訓練包括飛「吸血鬼」式雙座和單座噴氣機,其訓練時數為兩小時。
印度空軍擁有若干個SA-2雷達制導地對空導彈發射場,用於保衛軍事和工業目標。

沖突
9月1日第一天 在幾次邊界沖突之後,巴基斯坦軍隊進入克什米爾印占區,宣布該區為克什米爾省的一部分。巴軍在兩個團的坦克、大炮和飛機的支援下,以壓倒優勢擊毀了一些印度前沿哨所。
印度空軍出動28架次飛機回擊入侵的巴軍。印度的「吸血鬼」式和「神秘」Ⅳ飛機轟炸了巴基斯坦部隊和補給倉庫,單方宣稱摧毀了14輛坦克和大約30—40部其他車輛。巴基斯坦空軍的兩架F-86截擊了攻擊巴部隊的一個由四機「吸血鬼」式飛機組成的機群,空中格鬥的瞬間,四架飛機全部被擊落。
9月2日第二天 巴基斯坦部隊繼續向印占區長驅直入,佔領了切姆布,深入該區縱深6至8英里遠。先頭地面部隊得到了F-86F飛機的空中支援。印度發言人聲稱在戰斗地區上空的空戰之後,巴基斯坦的幾架F-86F型飛機被迫逃竄,巴空軍卻否認發生了空戰。
9月3日第三天 據印度發言人宣稱,印度已經阻止了巴基斯坦的進攻並給予巴軍以重創。發言人還聲稱,印度6架「蚊蚋」式戰斗機在中隊長普雷維·基勒的指揮下,於切姆布上空截擊了一個巴基斯坦F-86F機群並擊落了其中的一架,另有一架被防空炮火擊落。
巴方承認只有一架F-86F受損,然而同時又宣稱,由約瑟夫中尉駕駛的這架飛機成功地返回了基地;巴基斯坦發言人進一步反駁說,空戰中,印度有一架「蚊蚋」式飛機被擊落,兩架受重傷。空戰之後,巴基斯坦的一架F-104飛機迫降了印度的一架「蚊蚋」式飛機。該機在伯斯魯爾機場降落後,連人帶機,完好無損被巴軍地面部隊俘獲。
9月4日第四天 巴軍向克什米爾印占區繼續進逼,並冒著印軍的猛烈抵抗向前推進了數英里。雙方都出動了飛機攻擊地面目標,印度的「蚊蚋」式飛機在空中巡邏時再次與巴基斯坦「佩刀」式飛機遭遇。4架正在轟炸切姆布地區阿克魯爾大橋的「佩刀」式飛機遭到了似乎像不知來路的4架「蚊蚋」式飛機的突然襲擊。據印度靈通人士透露,「蚊蚋」式飛機擊落了其中兩架「佩刀」式飛機,而巴基斯坦只承認損失了一架,但又稱這架飛機是被高射炮火擊落的。
9月5日第五天 巴軍在坦克、重型大炮和空中突擊的支援下乘勝前進,又攻打了克什米爾的三個印度前哨基地,其中包括喬里安城。印度聲稱有兩架「佩刀」式飛機發射了火箭,先是襲擊克什米爾戰區的外圍目標,而後掃射了阿木里查空軍基地。
9月6日第六天 9月6日這一天,印度陸軍幾個師挺進到巴基斯坦境內並向這個國家的第二大城市拉合爾逼近。這次攻擊深入該城幾英里,目的是分散巴基斯坦的力量,以此減少對克什米爾地區的壓力。印度空軍的戰斗轟炸機和「堪培拉」式轟炸機攻擊了對方的鐵路、軍用車輛以及拉合爾附近的防禦工事,把攻擊區域擴展到了巴基斯坦首都拉瓦爾品第以北約200英里的地方。與此同時,由於巴軍繼續向印度境內推進,克什米爾的戰火有增無減。
巴基斯坦空軍派飛機轟炸了戰區附近的地面目標,還襲擊了印度的一些機場和雷達站。正在執行巡邏任務的印空軍戰斗機截擊了一些來襲飛機,被迫進行空戰。在一次空中遭遇戰中,有3架F-86「佩刀」式噴氣機在執行攻擊印度的亞當布爾空軍基地任務時,剛好要抵達目標,就遇上4架「獵人」式飛機的攔截。巴基斯坦參戰的飛行中隊長阿拉姆在論及約翰·弗里克爾所著的《為巴基斯坦而戰》一書時說:「……我不會忘記,當我命令我方飛機投掉副油箱時,這些全新『獵人』式飛機的表現是多麼出色。『獵人』式也投掉了副油箱,我們開始交戰。戰斗沒有持續多久,經一陣掃射之後,我只見敵人4號飛機搖搖晃晃栽了下去,變成一個大火球,盡管當時還不能肯定我是否將其擊中。這一次,我們在數量上是勢均力敵,但我再也未在這么低的高度以這樣低的速度進行空戰。3架『佩刀』式對3架『獵人』式以低空慢速度飛行,各自設法接近對方的尾部。
「戰前,我們對『獵人』式飛機略有一些了解,由於此種飛機裝有機動飛行襟翼,可能在轉彎上高出佩刀式飛機一籌。在這次遭遇戰中,當我看到我的對手放下襟翼時,我們彼此相距很近,還不到1,000英尺,所以我也放下襟翼,盡管我們的速度比限制速度高得多(限制速度每小時約185海里),我當時的飛行速度每小時約200海里。但是我發現唯一要做的就是放慢速度,在那傢伙後面飛行是不成問題的,因此我再次拉起占據有利位置。
「我們繼續進行尾後追擊,我很快又擊落了第二架敵機。在轉彎過程中我開始拉大約5個過載,但當速度減下來時,我開始拉大約不到2個過載。
「在空戰中,我可以看到其他5架飛機,只見我的一位僚機,『屠夫』艾哈邁德中隊長擊中了他前面的一架『獵人』式飛機,我想是打中了對方的機翼,因為白色的煙霧正在從油箱里冒出來。我們在亞當布爾約40英里的區域內戰鬥了4—5分鍾,我擔心印度可能會派更多的戰斗機至格鬥現場,所以我下令小隊的全體成員返航。」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空軍的另一支「佩刀」式突擊力量在飛往印度空軍基地哈爾瓦拉途中,遇到了數量不下10架的「獵人」式飛機。盡管「佩刀」式飛機在數量上處於劣勢,但三名飛行員與為數眾多的「獵人」式飛機進行了空中周旋,擊落了敵機數架。但是,剩下的「獵人」式飛機最後追上了「佩刀」式。據印度空軍官方就這次空戰的報告說:「在第一次小規模沖突中,一架『佩刀』式飛機被甘地中尉駕駛的『獵人』式擊落」。拉索爾中尉從右側接近,在650碼的距離外開火,而且還呼叫其僚機內布中尉從左邊向F-86飛機發起攻擊。報告繼續說,「拉索爾繼續逼近敵機,從500碼以外的距離再次開炮……。這一次這架佩刀式飛機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墜落到離機場5—6英里遠的地面成了一片火海。」
內布雖是位新手,但他還是逼近第二架「佩刀」式飛機,從400碼處開火。
「巴基斯坦飛行員……將飛機突然拉起。內布……迅速逼近,距離不到100碼,這時『佩刀』式成了最理想的攻擊目標。當炮彈打中『佩刀』式的左翼,他見機身碎片紛落而下。當最後一架『佩刀』式飛機在空中被擊中墜到地面的時候,頓時煙霧騰起,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
巴方聲稱在這一天的空中和攻擊地面飛機的戰斗中共擊落擊毀印機22架。6日那天夜間,巴基斯坦空軍出動B-57輕型轟炸機襲擊了印度的一些機場,印度空軍也出動「堪培拉」式轟炸機攻擊巴基斯坦機場,以此進行報復。巴基斯坦的一架B-57被高射炮火擊落。
9月7日第七天 第七天戰斗的特點是大規模的空戰。印巴雙方各向對方的全國城市和機場發動了空襲。印度聲稱它的飛機轟炸了巴基斯坦的薩戈達和傑格臘拉空軍基地。
在這天清晨對傑格臘拉的一次襲擊中,6架印度空軍的「神秘」式Ⅳ型飛機突然空襲巴機。據巴基斯坦稱,這次襲擊沒有造成什麼破壞,而有兩架「神秘」式飛機被擊落,一架是被高炮擊落的,另一架是被能做出迅速反應的F-104擊落的。當「神秘」式飛機正要退出戰斗,那架F-104緊急起飛尾隨直追。在與剩下的4架「神秘」式飛機的空戰中,F-104被炮火命中,飛行員跳傘逃生。
攻擊之後,一個由四架F-86F和一架F-104組成的飛行小隊投入了戰斗,掩護機場。駐薩戈達機場的第11「佩刀」式飛機中隊的中隊長穆哈默德·阿拉姆是擔負空中掩護的飛行員之一。在早先的「神秘」式Ⅳ型飛機攻擊的幾分鍾之內,巴基斯坦的地面引導站提醒阿拉姆中隊長注意有6架「獵人」式飛機正接近機場。在一場不到一分鍾的壯觀空戰中,阿拉姆一人單槍匹馬擊落了4架「獵人」式飛機。在《空軍熱心家》雜志上,他撰文寫道:
「我看見4架『獵人』式飛機正在俯沖攻擊我們的機場。因此我投掉副油箱,穿過己方的高炮火力,向敵人俯沖追擊。幾乎就在同一時刻,我發現我後面大約1,000英尺處(305米)還有兩架『獵人』式飛機,因此我暫不去追趕前面的4架敵機,而將飛機拉起,去追擊後面的兩架。前面的『獵人』式飛機突然停止了試圖對薩戈達機場的攻擊,後面的兩架飛機轉向了我。此時我飛的速度比對方快得多一一即我必須每小時約以500海里的速度飛行(925公里/小時),為了避免超越他們,我將飛機拉起,當它們朝印度方向返航時,我從反方向接近……,我捕獲了最後一架飛機,從後面進行俯沖,俯沖過程中我把高度降得很低。『獵人』式飛機比『佩刀』式飛得快,每小時大約只快50海里(92公里/小時),但其加速性能好得多,因而能迅速拉開來。鑒於我是在俯沖,我仍然飛得比我的對手快,而當他飛出航炮射程時,我發射了兩枚GAR-8(AIM-9B)『響尾蛇』導彈中的第一枚……。由於我們飛得太低,我看到導彈打到地上,沒有能夠命中目標。
「薩戈達東部地區有許多高壓線,其中一些離地面只有100—150英尺(30—45米),當我看到兩架『獵人』式為避開一根電纜拉起時,我發射了第二枚導彈。導彈在我前面閃電般地飛出去,但我沒見其引爆。我仍記得當時我要做的下一件事情就是沖到其中一架的前面去,當我回頭看時,發現對方的座艙蓋沒有了,機內的飛行員也不見了。顯然他已將飛機拉起跳傘了,就在這時我看到飛行員正乘降落傘下降……。我已經看不到另外五架『獵人』式飛機了,但我立即想到他們可能減速了……。我還剩下許多油,所以我准備以50—60英里的速度差追上他們。
「我剛好飛越傑納布河,這時我的僚機呼叫發現目標。我也同時發現了他們,五架飛機正以十分整齊的戰斗隊形飛行。他們的飛行高度大約100—200英尺(30—60米),時速約480海里(890公里/小時),正當他們進入我的機炮有效射程之內時,他們發現了我,全都向一個方向脫逃、爬高,然後向左急轉彎,變成了一個緊密的縱隊隊形。當然這是他們的一大錯誤。如果敵機向你沖來,意思是說敵人戰斗機接近於你的距離還不到3,000英尺(915米)時,你就要通報機群立即退出戰斗。
「這是在慌亂之中以飛機的性能極限做的一種機動動作,分散編隊,繞到對手的後面占據有利地位,使自己免受攻擊。然而,印度空軍小隊沒有一個向另一方向脫離,夾擊我們的進擊。他們簡直全部呆在我們的前方不動。
「一切都發生得如此之快。我們全都在進行急轉彎,拉大於5的過載,或正好處在『佩刀』式飛機非常精確的雷達測距射擊瞄準具的極限上。我想我們用不著完成270多度的轉彎(每秒轉彎12°左右),就可將4架『獵人』式飛機全部擊落。在每一種情況下,我的眼光都不離開『獵人』式座艙蓋上的反射點,實際上是進行提前角的修正。
「成為我這次出擊的第五個攻擊目標開始噴出煙霧,接著在約1,000英尺處(305米)翻了個底朝天。我想他正在作劃大圈的橫滾,如果前面的人知道他在干什麼,這對追擊者來說是低空飛行十分危險的機動動作。我幾乎是在翻轉飛行,我立刻意識到我可能追不上他了,於是我改為傾斜飛行,並向下壓機頭。我再次開炮是在很近的距離上,即約600英尺(180米)左右。這一次敵機在我前面爆炸了。四架飛機的飛行員沒有一人跳傘,全部被擊斃。」
和阿拉姆一起飛行的飛行員也目睹了這場壯觀戰斗。阿拉姆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飛行員,飛「佩刀」式飛機在1,400小時以上,在與皇家空軍共同執行任務時也飛過「獵人」式飛機,因此他了解對手的實力和弱點。
據巴基斯坦報道,印度空軍擴大了這場沖突,轟炸了該國中東部的達卡、倫格布爾、吉大港、傑索爾等城市和西部的卡拉奇。印度發言人指責巴基斯坦派「佩刀」式飛機襲擊加爾各答附近的加拉欽德機場,有三架飛機被地面炮火擊落。而巴基斯坦沒有詳細說明己方的損傷情況,卻說在空中和地面摧毀了印度24架飛機。印度地面部隊對錫亞爾科特發動了一個營規模的突擊,以減輕來自切姆布前線的壓力。
9月8日第八天 戰斗繼續在克什米爾地區和拉合爾外圍進行,並在加德拉(卡拉奇以東約200英里處的一座邊境城鎮)發生了戰斗。敵對雙方繼續派飛機對地面部隊進行空中支援,並互相襲擊對方的機場。雙方旨在削弱對方空中力量的作戰主要不是靠空中格鬥,而是巴基斯坦派B-57、印度派「堪培拉」式飛機在夜間襲擊對方的機場。印度聲稱在戰斗發生的第5和第6天里,摧毀了巴機21架,己方的損失則很小。巴基斯坦空軍利克·馬利克·努爾·汗少將駁斥了印度人的說法,稱其空軍自9月1日開戰以來擊落印機28架,擊毀地面飛機26架。
9月9日第九天 不宣而戰的戰爭在印巴邊境一帶的好幾個地方展開。巴基斯坦空軍派飛機在夜間襲擊印度的機場,印度空軍則報道說,它的飛機擊中了卡拉奇市內和周圍的目標。巴方發言人反駁了印度擊毀21架巴基斯坦飛機的說法,只承認有5架飛機被對方擊落。
9月10日第十天 據報道,在印度空軍戰斗轟炸機突擊吉大港、傑索爾以及其他目標的同時,戰火漫延到了東巴基斯坦與印度接壤的邊界。在這一帶,印度的警察和軍隊與巴軍交戰。與此同時,西部戰場的地面戰斗仍在繼續,雙方都沒有報道取得重大戰果。進行巡邏的巴基斯坦「佩刀」式飛機和印度的「蚊蚋」式飛機在印度境內的卡蘇爾附近發生空戰,雙方都宣稱擊落了對方的飛機。
據西方軍事情報人員估計,自戰鬥打響以來的十天里,印度空軍損失飛機共45架,巴基斯坦空軍的損失可能稍大一些。
9月11日第十一天 戰斗仍在進行,印巴雙方都增補了新部隊,但沒有哪一方能夠打破僵局。印度空軍聲稱在阿姆利則附近襲擊一個雷達陣地時擊落了兩架F-86F「佩刀」式飛機。
9月12日第十二天 由於印度軍隊為奪取地面戰斗的勝利連連發動攻勢,阿姆利則和拉合爾之間以及錫亞爾科特附近的戰斗進行得更加激烈。雙方都出動飛機支援地面軍隊作戰、進行空中戰斗巡邏以及夜間突擊對方機場。
9月13日第十三天 在有坦克和裝甲部隊參戰的一次大規模戰斗之後,印軍推進到了錫亞爾科特城附近。盡管巴基斯坦軍隊進行猛烈反擊和從空中進行密集轟炸,印機還是成功地掩護和支援了印軍的這次向前推進。「堪培拉」式飛機在夜間出擊,轟炸了巴基斯坦的空軍基地。巴基斯坦發言人聲稱用高射炮火擊落了兩架印機。巴戰斗機和轟炸機也保持不敗,據說在空戰中打落了印度的一架「蚊蚋」式飛機,對己方地面軍隊進行了近距空中支援,同時也轟炸了對方的機場。
9月14日第十四天 至此為止,地面戰斗已顯稍息,但空戰仍有增無減。印度「堪培拉」式飛機在夜間襲擊了對方的機場。巴基斯坦空軍的F-86F和B-57型飛機全天攻擊印度部隊和目標。
巴方發言人承認有一架F-86F在與「獵人」式飛機的空戰中被擊落。但是,發言人聲稱巴基斯坦在前兩天的戰斗中擊落了11架印機,據他們講,兩架「神秘」式Ⅳ型和一架「獵人」式在拉合爾地區被高射炮火擊落,5架毀於地面,8架(含2架「獵人」式)在空戰中被擊毀。
9月15日第十五天 在拉合爾地區出現暫時平靜時,而印軍卻緩慢地向錫亞爾科特推進。前一周,聯合國秘書長吳丹穿梭於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以促其停火。印巴雙方原則上同意停火,但在停火條件上分歧很大。巴基斯坦發言人說,在一次夜間突擊中,一架F-86F攜帶的AIM-9B「響尾蛇」式導彈擊落了印度的一架「堪培拉」式飛機。
9月16日第十六天 雙方軍隊在錫亞爾科特和查溫達附近的戰斗中打得難解難分,但沒有報道取得重大戰績。印度發言人宣稱自沖突發生以來,印軍摧毀了巴基斯坦250輛坦克和55架飛機。巴基斯坦說它已經粉碎了印度最近企圖奪取錫亞爾科特的嘗試,其間摧毀了36輛坦克。巴空軍的「佩刀」式飛機在空戰中再次與印度空軍戰斗機交戰,雙方都聲稱自己取得了勝利。
9月17日第十七天 戰火繼續在錫亞爾科特周圍、拉合爾地區利切姆布附近漫延。印度「神秘」式飛機和「堪培拉」式轟炸機在夜間對巴機場實施阻滯攻擊,破壞其跑道。「獵人」式飛機襲擊戰斗地帶附近的部隊集結地。據報道,巴基斯坦「佩刀」式飛機在通往錫亞爾科特戰斗地區途中,摧毀了對方大量卡車運輸隊車輛。巴基斯坦的B-57轟炸機襲擊了新德里以西90英里處的錫爾薩機場。
9月18日第十八天 隨著聯合國停火協議的即將實現,戰局得到大大緩解。但是,雙方仍在相互進行炮擊,並從空中襲擊對方。進行巡邏的「佩刀」式飛機和「蚊蚋」式飛機在巴基斯坦領土上空發生空戰,結果1架「佩刀」式被擊落。
9月19日第十九天 地面沖突只是斷斷續續在火炮和坦克之間進行,但空戰仍不斷發生。印度出動了若干架次的「神秘」式飛機,在拉合爾地區上空對其地面部隊進行近距空中支援。「蚊蚋」式飛機在巡邏時攻擊了4架F-86F飛機,據說擊落了其中的兩架,而己方安然無恙。巴基斯坦的消息靈通人士承認損失了一架F-86飛機,但又聲稱巴機也擊落了印度的一架「蚊蚋」式飛機,飛行員被巴軍俘獲。
9月20-23日的三天 印巴之間繼續發生小規模沖突,雙方都在進行空中巡邏和互擊對方的領土。9月20日,巴基斯坦發言人宣布,「佩刀」式飛機在拉合爾地區擊落了印空軍兩架戰斗機,己方損失了一架F-86F。翌日,在突擊巴機場之後返航的一架「堪培拉」式飛機被F-104發射的「響尾蛇」式導彈摧毀。
9月22日,印度接受了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停火建議,次日,巴基斯坦也採取了同一行動。

閱讀全文

與與印度交戰用的什麼聲學武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蝗蟲是怎麼被印度人消滅的 瀏覽:922
槍火義大利2手機版在哪裡下 瀏覽:704
中國四個選擇是指什麼 瀏覽:777
中國國產動畫有多少 瀏覽:215
中國和新加坡時差是多少 瀏覽:960
不會越南語英文怎麼自由行 瀏覽:190
歐若為印度多少 瀏覽:791
義大利的潤滑油在哪裡 瀏覽:610
英國如何買國內葯 瀏覽:667
印度聯邦實力如何 瀏覽:131
英國王室延續多久 瀏覽:270
越南為什麼人口增長過快 瀏覽:47
印尼什麼插座標 瀏覽:967
百香果們為什麼要去義大利 瀏覽:528
中國有多少對列車 瀏覽:208
中國最漂亮山是什麼山 瀏覽:414
義大利面怎麼做造型 瀏覽:535
出差印尼買些什麼 瀏覽:899
韓國在中國的衣服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814
義大利哪個國家確診人數最多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