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尿素是什麼種類的肥料它有什麼作用
1、與碳銨混用
因尿素施入土壤後要轉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轉化速度在鹼性條件下比在酸性條件下慢得多。而碳銨施入土壤後呈鹼性反應,會使尿素轉化的速度大大減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揮發,降低尿素的利用率。因此,尿素與碳銨不宜混用或同時使用。
2、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溫下要經過3—5天的轉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轉化成銨的過程中被揮發掉,利用率只有30%,如果在鹼性土壤撒施,氮素的損失則更多更快,所以,農民朋友施用尿素時不能圖省事而將其地表撒施。
3、用作種肥
尿素在生產過程中,常產生少量的縮二脲。縮二脲含量超過2%,就會對種子和幼苗產生毒害,影響種子的發芽和幼苗的生長,嚴重者會造成死苗。
4、施後馬上澆水
尿素是醯胺態氮肥,施後必須轉化成銨態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轉化過程因土質、水分和溫度等條件不同,時間各有長短,一般要經過2~10小時才能完成。若施用後馬上澆水,尿素則會溶於水中而大量流失。
5、與鹼性肥料混施。
尿素施後須轉化成銨態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銨態氮在鹼性條件下,大部分氮素會變成氨氣揮發掉,所以,尿素不能與石灰、草木灰、鈣鎂磷肥等鹼性肥料混施或同時使用。
6、在芹菜上施用
芹菜整個生長期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用尿素。因為追施尿素後,會使芹菜纖維增多變粗,植株老化,生長緩慢,且食用帶苦味,品質低劣。給芹菜施肥宜用碳銨、氨水和有機肥料,這樣有利於提高品質。
Ⅱ 尿素的作用
尿素是人體蛋白質新陳代謝後的產物,主要在肝臟合成,產生後融入血液,最終通過腎臟由尿排出,少量經汗液排出。尿素的作用有:1、維持尿素循環,消除體內的氨,由尿素的形式排出體外;2、腎小管里的尿素被引進腎皮質以提高腎皮質滲透濃度,促使水份從腎小管滲透回身體利用。3、臨床上監測血尿素可以粗略地觀察腎小球濾過功能。4、血尿素的增高程度可以對慢性腎衰竭進行分期。
Ⅲ 印度需要車用尿素嗎
不需要尿素。
尿素,又稱碳醯胺(carbamide),是由碳、氮、氧、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是一種白色晶體。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動物和某些魚類體內蛋白質代謝分解的主要含氮終產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作為一種中性肥料,尿素適用於各種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對土壤的破壞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較大的一種化學氮肥。工業上用氨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尿素。
化學式:CO(NH2)2,分子質量60.06 ,CO(NH2)2無色或白色針狀或棒狀結晶體,工業或農業品為白色略帶微紅色固體顆粒,無臭無味。含氮量約為46.67%。密度1.335g/cm3。熔點132.7℃。溶於水、醇,難溶於乙醚、氯仿。呈弱鹼性。
Ⅳ 尿素有什麼作用
車輛使用尿素主要是為了將尾氣中有害的氮氧化物還原成氮氣和水。一般用於柴油車上。
柴油車的尾氣有害物質主要是氮氧化物和顆粒,在發動機內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降低顆粒排放,這樣尾氣里就主要是氮氧化物,採用噴射尿素到尾氣後處理裝置中,尿素在高溫下分解為氨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會和氮氧化物反應,生成無害的氮氣和水,這一裝置叫做SCR後處理系統。
汽車上有個專門的尿素箱,尿素就加在這個箱子裡面。只要汽車運轉,就會消耗尿素。所以也要及時添加。一般100升柴油消耗尿素大概4升左右。具體和發動機排量,型號,廠家等有關系。路況不一樣,載重不一樣都會引起尿素消耗量不一樣。
Ⅳ 尿素的作用是什麼
尿素的用途: 它可以大量作為三聚氰胺、脲醛樹酯、水合阱、四環素、苯巴比妥、咖啡因、還原棕BR、酞青藍B、酞青藍Bx、味精等多種產品的生產原料。
Ⅵ 尿素是干什麼用的
尿素是一種中性肥料,是用於給各種土壤和植物施肥。尿素又稱脲、碳醯胺,是由碳、氮、氧、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的一種白色晶體。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動物和某些魚類體內蛋白質代謝分解的主要含氮終產物。尿素易保存,使用方便,對土壤的破壞作用小,是使用量較大的一種化學氮肥,也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工業上用氨氣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尿素。
發現歷程:
年,伊萊爾羅埃爾發現尿素。1828年,德國化學家弗里德里希維勒首次使用無機物質氰酸銨與硫酸銨人工合成了尿素。尿素的合成揭開了人工合成有機物的序幕。由此,證明了活力論的錯誤,實際上開辟了有機化學。
Ⅶ 尿素是做什麼的
尿素是一種高濃度氮肥,屬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於生產多種復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殘留任何有害物質,長期施用沒有不良影響。畜牧業可用作反芻動物的飼料。 但在造粒中溫度過高會產生少量縮二脲,又稱雙縮脲,對作物有抑製作用。我國規定肥料用尿素縮二脲含量應小於0.5%。縮二脲含量超過1%時,不能做種肥,苗肥和葉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過多或過於集中。
尿素是有機態氮肥,經過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銨或碳酸氫銨後,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Ⅷ 尿素,對植物生長的作用是什麼,該如何使用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生物總量和經濟產量;改善農產品的營養價值,特別能增加種子中蛋白質含量,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氮是農作物體內蛋白質的主要成份,沒有氮,就不能形成氮白質,沒有蛋白質也就不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生命現象。
尿素的使用方法:
1、平衡施肥
尿素是純氮素化肥,不含作物生長必需的大量元素中的磷、鉀,因此,做追肥時應在測土化驗的基礎上,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平衡施入氮、磷、鉀肥。先把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的全部磷、鉀肥和部分(30%左右)氮肥結合整地底施。
再把剩下70%左右的氮肥作為追肥施入,其中作物的需肥臨界期、最大效率期追施60%左右,後期追施10%左右。只有氮、磷、鉀3種肥料合理配合、科學施入,才能使追施尿素的利用率提高。
2、適期追施
在農業生產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合理的施肥現象:每年開春後的小麥返青期,農戶借澆返青水的機會將尿素撒施或沖入麥田;玉米苗期,農戶在雨前將尿素撒入田間;白菜苗期隨澆水將尿素沖施;番茄苗期澆水時沖施尿素等。
這樣追施尿素,雖說肥料用了,但浪費現象嚴重(氨氣揮發,尿素顆粒隨水流失),還會導致營養生長過旺,小麥、玉米後期倒伏、番茄「吹花」、白菜包心推遲等不良現象發生。每種作物對氮、磷、鉀的吸收都有一個特定的臨界期(即作物對某種元素吸收特別敏感的時期)。
此期缺肥(氮、磷、鉀),作物的產量降低,品質下降,影響巨大,即使以後再施入充足的肥料,對作物產量、品質的影響也無法逆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最大效率期,即此期施肥作物可獲得較高的產量,作物對肥料的利用效率最高。
由以上分析可見,只有在作物的營養臨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達到高產、優質。
3、適時追肥
尿素為醯胺態肥料,需要轉化為碳酸銨被土壤膠體吸附,進而被作物吸收,這一過程需要6~7天,此間尿素首先被土壤中的水分溶化,後緩慢轉化成為碳酸銨。
因此,尿素做追肥施用時,應在作物的需氮臨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前1周左右施入,不可過早或過遲。
4、深施覆土
施用方法不當極易造成尿素隨水流失、氨氣揮發等氮素損失現象,浪費肥料,耗費人工,還極大地降低了尿素的利用率。正確的施用方法是:在玉米、小麥、番茄、白菜等作物上施用,應在距離作物20厘米處,挖15~20厘米深的穴,將肥料施入後用土蓋嚴,在土壤不是太乾旱的情況下7天後澆水。
當土壤乾旱嚴重確需澆水時,應小水輕澆1次,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尿素隨水流失。在水稻上施用時,應採用撒施,施後保持土壤濕潤,7天內不能灌水,待肥料充分溶化被土壤吸附後,可澆1次小水,而後再晾曬5~6天。
5、葉面噴施
尿素易溶於水,擴散性強,易被葉片吸收,對葉片損傷較小,適合做根外追肥,可結合作物病蟲害防治進行葉面噴施。但做根外追肥時,應選擇縮二脲含量不超過2%的尿素,以防損傷葉片。根外追肥的濃度因作物不同而有差別。噴施時間宜在下午4時後,此時蒸騰量小,葉面氣孔逐漸張開,有利於作物對尿素水溶液的充分吸收。
(8)印度產的尿素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尿素的使用禁忌:
1、忌與碳銨混用
尿素施入土壤後,要轉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轉化速度在鹼性條件下比在酸性條件下慢得多。碳銨施入土壤後呈鹼性反應,ph值為8.2~8.4。農田混施碳銨和尿素,會使尿素轉化成氨的速度大大減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揮發損失。因此,尿素與碳銨不宜混用或同時施用。
2、忌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溫下要經過4~5天的轉化才能被利用,大部分氮素容易在氨化過程中揮發掉,一般實際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鹼性土壤和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氮素的損失會更快更多。
而且尿素淺施,易被雜草消耗。尿素深施,融肥於土,使肥料處於濕潤的土層中,有利於肥效的發揮。作追肥應穴施於苗旁或溝施在苗側,深度應在10~15cm左右。這樣,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層,便於作物吸收利用。試驗證明,深施比淺施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10%~30%。
3、忌作種肥
尿素在生產過程中,常產生少量的縮二脲,當縮二脲含量超過2%時就會對種子和幼苗產生毒害,這樣的尿素進入種子和幼苗中,會使蛋白質變性,影響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故不宜作種肥。若必須作為種肥施用,要避免種、肥接觸,並控制用量。
4、忌施後馬上灌水
尿素屬醯胺態氮肥,它要轉化成氨態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轉化過程因土質、水分和溫度等條件不同,時間有長有短,一般在經過2~10天才能完成。若施後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會溶解在水中而流失。一般夏秋季節應在施後2~3天才能灌水,冬春季節應在施後7~8天後澆灌水。
Ⅸ 尿素是什麼東西
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又稱脲(與尿同音)。其化學式為CON₂H₄、(NH₂)₂CO或CN₂H₄O,分子質量60,國際非專利葯品名稱為Carbamide(碳醯胺)。外觀是無色晶體或粉末,是動物蛋白質代謝後的產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在肝合成,是哺乳類動物排出的體內含氮代謝物。這代謝過程稱為尿素循環。尿素是第一種以人工合成無機物質而得到的有機化合物。
(9)印度產的尿素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性質
可與酸作用生成鹽。有水解作用。在高溫下可進行縮合反應,生成縮二脲、縮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熱至160℃分解,產生氨氣同時變為異氰酸。因為在人尿中含有這種物質,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尿素在酸、鹼、酶作用下(酸、鹼需加熱)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對熱不穩定,加熱至150~160℃將脫氨成縮二脲。硫酸銅和縮二脲反應呈紫色,可用來鑒定尿素。若迅速加熱將脫氨而三聚成六元環化合物三聚氰酸。(機理:先脫氨生成異氰酸(HN=C=O),再三聚。)
與乙醯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醯脲與二乙醯脲。在乙醇鈉作用下與丙二酸二乙酯反應生成丙二醯脲(又稱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在氨水等鹼性催化劑作用下能與甲醛反應,縮聚成脲醛樹脂。
Ⅹ 尿素的用途有哪些
尿素的用途主要包括:
特殊塑料的原料,尤其是尿素甲醛樹脂
某些膠類的原料
肥料和飼料的成分
取代防凍的鹽撒在街道,優點是不使金屬腐蝕
加強香煙的氣味
賦予工業生產的椒鹽卷餅棕色
某些洗發劑、清潔劑的成分
急救用製冷包的成分,因為尿素與水的反應會吸熱
處理柴油機、發動機、熱力發電廠的廢氣,尤其可降低其中氮氧化物的含量
催雨劑的成分〈配合鹽〉
過去用來分離石蠟,因為尿素能形成包合物
耐火材料
環保引擎燃料的成分
美白牙齒產品的成分
為化學肥料
(10)印度產的尿素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尿素在肝合成,是哺乳類動物排出的體內含氮代謝物。這代謝過程稱為尿素循環。
尿素是第一種以人工合成無機物質而得到的有機化合物。活力論從此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