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經濟發展的優勢和不足
優勢:印度的發展模式重消費而非投資、重內需而非出口、重服務業而非製造業、重高新技術產業而非勞動密集技術含量低的工業,這種方式使印度經濟對全球經濟不景氣沖擊的抵抗力較強,表現出比較強的韌勁和經濟平穩增長的長周期性。
印度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率比較好。例如,印度國內的儲蓄水平只有中國的一半,每年流入印度的境外直接投資大約只有中國的10%,印度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比中國落後大約10至15年,但印度卻取得了較快的經濟增速,而且它有30%至40%以上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自生產力的增長,而不是資本或勞動力的增加。
不足:印度國內辦事效率較低,往往不能集中力量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世界銀行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印度開辦一項業務所花的時間是在中國的兩倍,注冊資產在印度要花67天,而在中國只要32天;履行合約在印度要花425天,而在中國只花241天。印度社會經濟的分化也十分嚴重,現代化與落後共存,是一個對比鮮明和充滿矛盾的國家。印度位居世界經濟強國之列,但世界上最貧困的人口中有1/4生活在印度;它是世界第六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但數以億計的印度人卻缺乏電力能源;它的250多所大學培養了300多萬名科學精英,但40%的印度人口仍是文盲。在德里和班加羅爾等城市,茅草屋往往與跨國公司的摩天大廈交織在一起。
與中國相比,印度在很多方面佔有一定的優勢:
(一)軟體業方面。印度的軟體業迅猛發展,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擁有巨大的軟體人才庫,有大量的專業人才。產值、出口比重都很大。據麥肯錫的報告預測,到2008年印度的IT服務和後勤工作將會僱傭400萬從業人員,成為年出口額達到570億美元的行業,佔印度GDP總額的7%。相比之下,中國的軟體業發展的起步較晚,且差距很大。
(二)金融機構方面。印度的金融系統運行比較健全,不良貸款比例較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僅為10.8%。印度的股票市場比較成熟,成為印度企業籌集資金的重要場所。
(三)企業制度方面。印度的私人資本在運作方面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印度獨立後,過去就存在的私營財團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而且產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財團。在印度實行經濟改革後,一大批從事信息技術產業、制葯工業、食品加工業、服裝紡織業、水泥建築業和旅館旅遊業的私營企業或私人財團迅速發展壯大,並很快進入全球化經營。印度的現代企業制度比較完善,企業的管理水平較高。
(四)人才和教育國際化方面。印度的人才國際交流多於中國。由於印度英語普及,高等教育機構使用的教學語言為英語,印度高校學生能夠較順利地獲得世界科技發展的重要信息。印度大學教育比較重視創新教育,學生創新能力較強。印度某些大學和專業學院已在國際上有較高的知名度。
(五)法律體系方面。印度的法律體系較健全。印度獨立後,法律體系逐漸完善,公眾的法律意識逐漸增強,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市場經濟是法制化的經濟,沒有完善的法制,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無法實現的。
(六)基礎設施方面。印度社會基礎設施要比中國落後幾十年,這也是制約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
『貳』 印度有哪些世界五百強企業你知道嗎
印度排名前三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如下。
一、印度石油公司
印度石油公司是印度的國企,也是印度排名第一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實力非常強大,它的營業額和利潤都非常高,在世界五百強中能排到168位,營收高達535.6億美元,凈利潤高達29.6億美元,這還僅僅是前幾年的水平,而且印度石油公司在1959年就成立了,是正宗的老牌企業,具有根深蒂固的發展模式,其利潤來源非常穩定,依託印度十多億人口的石油消耗量,後續發展潛力巨大。堪稱印度版的“中石油”。
綜上:印度的實力還是很強的,有很多排名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同時也有很多傑出的人才,雖然印度很窮,但是閃光點依然值得我們學習。
『叄』 印度經濟那麼落後,卻為什麼印度的IT行業能如此強大
多數人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後,再有就是女性問題、衛生問題、文盲率高、貧富差距嚴重等等由於社會體制落後造成的問題。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印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他們的IT行業卻很發達,並且印度的程序員還受到業界的的高度關注和青睞,不僅如此,印度還是程序員最多的國家。
為什麼印度是程序員比其他亞洲國家的程序員多?
印度的程序員多這一點很好解釋,因為印度的人口基數大,印度有著13.24億的人口,而程序員占總人口的0.2%,約為270萬人,但在這個文盲率高達50%的國家中,270萬程序員也是個十分恐怖的數量。拿中國作比較,中國的文盲率不到1%,但程序員的數量只佔了總人口的0.14%,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情況?
首先是語言上的優勢,印度曾經被英國殖民過長達兩百年,所以英語對印度人而言能夠算得上半個母語了,然而市面上的編程用語言基本都是用英語編寫的的,所以印度人相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語言的優勢。
中國的留學生人數是印度的兩三倍,然而這之中能拿到工作簽證的僅僅只有印度留學生的十分之一,在知乎,矽谷的華人與印度人糾紛能讓你看上三天三夜,印度工程師被認為是中國工程師在矽谷的對手和絆腳石,然而從管理層開始,很多公司都被印度人佔領了,你不得不忍受這樣的氛圍。
雖然在美國,印度碼農更勝於中國碼農,但只要我們國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成長起來,多多出現華為、阿里這樣的後起之秀,那麼未來的中國工程師將不必再將矽谷奉為心中的聖地。
但這些都是從宏觀的層面來看的,中國程序員也有很多優秀的,只是比例沒有印度程序員高。對於印度IT行業你怎麼看?
『肆』 印度的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但是若以美元匯率評估,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萬的已發展國家澳洲相差無幾。印度年成長率為5.8%,並於2011年至2012年間達6.1%。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
『伍』 印度的IT業發展如何
在2月13日結束的印度NASSCOM年會上,「中國服務」的品牌成為了「重塑全球經濟格局」中的亮點。有國內軟體服務外包企業感言,對於印度,我們已不再需仰視,而是可以平等對話。
國際環境變化帶來機遇
在印度孟買舉行的這一屆印度國家軟體和服務公司協會(NASSCOM)年會吸引了全球的800多家企業。中國方面派出了由IT服務外包行業領軍企業、政府官員等百餘人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會議,並在主題為「中國服務」的論壇上與來自全球的專家分享了中國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戰略思想。
德意志銀行首席歐洲經濟學家Thomas Meyer先生在論壇上指出,中國服務外包業在人才數量,市場規模及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近年來,IT服務行業在中國的迅猛發展也證明了中國的巨大潛力,中國將毫無疑問成為新一輪全球經濟格局整合的受益者。
「美國金融危機沖擊了世界軟體外包業,也讓中國軟體業從浮躁回歸商業本質。人力成本和市場優勢仍在中國,經過危機的磨練,行業內龍頭企業將獲得與國際巨頭叫板的實力,我國在國際軟體外包中的地位將得到鞏固和發展,世界軟體外包業的格局也將出現新的變化。」參與論壇的中國民營軟體外包企業博彥科技集團總裁兼CEO王斌如是說。
印度不再遙遠
據記者了解,由於印度IT產業40%的年盈利來自於全球金融服務商,其外包產品的 61%是售往美國,30%的市場在歐洲國家,印度軟體業幾乎把籌碼都押到了華爾街,今年全行業的整體盈利能力將下降5%至6%,印度最大的3家軟體外包巨頭,TATA、Infosys和Wipro的利潤都出現了明顯下滑並面臨裁員困境。日前曝出的印度軟體外包巨頭薩蒂揚軟體技術有限公司(Satyam)巨額財務造假丑聞更讓印度軟體業雪上加霜。
『陸』 印度最雄厚財團塔塔集團,在中國實力如何跟華為有可比性嗎
隨著世界全球化的發展,各國的經濟實力也得到了每個國家的重視,每個國家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非常看重的,而一些發達國家中內部的商業經濟,也是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廣泛關注。但說起印度來說,對於大多數人的印象裡面,這是一個比較貧困的國家,但其實並不然,印度的富裕情況也很富裕,分為富人區和窮人區。富人區的經濟發展也非常的好,而他們其中的代表就是塔塔集團,這個集團在印度國內的地位相當於,韓國的三星企業。他們也相當於國家的支柱性企業之一。
但是就兩個優秀的企業來說,它們兩個經濟的發展,都推動了世界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對世界各地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所以小編在此祝兩個企業發展的越來越好,為人類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柒』 印度的著名私營企業有哪些為何比我國發達
印度的著名私營企業不了解. 但印度在整體上比中國落後倒是不容置疑的. 印度不是沒有先進的地方,但這只是個別的領域. 無論是在教育,在科研,在社會發展水平,在人民生活水平,在軍事,在體育項目,在工業基礎上,印度都是落後於中國的.不知道你的印度比我國發達從何而來.
『捌』 印度產業現狀
經濟: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主要農產品有稻米、小麥、油料、甘蔗、茶葉、棉花和黃麻等。全國耕地面積約1. 6億公頃,人均0. 17公頃。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產奶國,也是世界重要的產棉國和產茶國。牛、山羊、綿羊、水牛頭數居世界第一。
印度資源豐富,擁有雲母、煤、鐵、鋁、鉻、錳、鋅、銅、鉛、磷酸鹽、黃金、石油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雲母的產量和儲量為世界之首,鋁土產量和煤產量均居世界第五位。森林5300萬公頃,覆蓋率為16%。工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自給能力較強。其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電力、礦業、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製造、軟體製造和航空等行業。
近年來,印度政府實行全面經濟改革,經濟發展速度引人注目。目前,印度在天體物理、空間技術、分子生物、電子技術等高科技領域都已達到較高水平。此外,印度的旅遊業和服務業也比較發達,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珠寶製品、棉紗及棉織品、化工製品、機械及五金製品、石油製品、皮革、海產品、鐵礦砂及礦產品等。
此外,印度的旅遊業和服務業也比較發達,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印度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納蘭達、邁索爾、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鐵路是印度最大的國營部門,亦為主要運輸手段,總長度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近年來,公路運輸發展較快,已承擔了全國80%的客運量和60%的貨運量,全國日平均客運量逾6000萬人次,為世界最大的公路網之一。貨幣名稱:印度盧比(Rupee);1盧比=100派士。
『玖』 真實的印度是怎樣的,可以從教育,衛生,房產,經濟以及貧富差距等方面說下嗎
1、印度實現免費醫療制度。無論是上至心臟病,下至感冒牙痛等,都可以在豪華的印度醫院里接受免費治療,治療期間還有標准為10美元/日的營養補貼,也就是說住院期間的飲食支出也是全免的。而且患者還可以為世界的醫學研究提供個人的治療情況,為世界醫學事業作出貢獻。
2、印度實現免費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強制入學接受教育,但是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學校方面還提供免費的午餐。而且這個免費教育的范圍是從幼兒園到大學。為了鼓勵一些外來移民和印度的少數民族入讀普通的學校已融入印度社會,政府還對此有補貼。完善的高等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體系承襲英國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人類最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印度理工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理工大學,在美國和印度的教育界有「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來的」的說法。
3、印度實行民主選舉制度。所有的議員、官員(包括總理、總統)都由選舉產生,每隔四年舉行議會選舉。每到這個時期,印度都會有十多億人前往投票站投票,填寫選票之後,虔誠的印度人還會把選票回執戴在身上,因為印度人民相信,有選票庇佑,出入平安,能治百病。
4、印度經濟發展迅速。目前印度是金磚四國里發展最好,經濟結構最完善的。現在印度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在化工及鋼鐵方面均為世界第一,例如世界第一的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在制葯和IT技術方面也僅次於美國,遠遠超越以低端製造業為主的中國和依賴資源出口的俄羅斯與巴西。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實現自由經濟貿易制度,在印度是除非是公共事業行業之外是沒有國企的,所以印度最大的企業都是私營企業如塔塔、信實、威普洛、旁遮普等。而且印度政府的立場是支持內資,限制外資。所以即使華為這樣擁有技術和價格優勢的中國企業,在印度也發展困難。
5、印度發展從來不搞先發展後治理的模式。上世紀印度獨立時,美國著名化工大王杜邦拜訪印度向尼赫魯總統建言,在印度開設化工廠。但尼赫魯總統拒絕了,他說,潔凈的恆河水是印度人的母親河,絕對不能有一絲污染。60年來印度從來沒有化工問題,並且建立了以機械、鋼鐵、生物技術、IT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工業。
『拾』 印度的社會現狀是怎樣的
你首先要明白,印度本質上是一個封建國家,而根本不是一個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印度到目前為止是世界上惟一一個沒有完成土地革命的主要國家。它的大部分土地仍然掌握在地主手中,大部分農民和地主有著很強的人身依附關系,不僅沒有經濟自由,而且沒有人身自由。從中央到地方,大部分的政治,經濟,土地,人口資源被部族和門閥所掌控。
由於根本沒有土地,因此高速公路修不成並不是因為保護農民,而是為了保護地主。因為國家政治早已被封建集團瓜分,因此主要的政治家普遍世襲,政黨普遍為家族黨,部族黨。因為人民是附屬於封建部族和門閥的,選舉實際上只是封建集團之間的博弈,和普魯士七選侯本質上沒有區別。
印度實質上是一個民主包裝下的封建國家。
種姓制度本質上是一種等級制度,是封建農奴制度的一種表現。只要印度的封建本質不被改變,就不可能打破這種種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