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古代沒有獅子,那麼古人是怎麼想像出獅子形象的
獅子是一種大型的貓科動物,是草原上食物鏈的頂端,其雄獅威風凜凜的鬃毛使得其極有王者氣概,所以獅子一般被稱為獸中之王。
佛教文化是在漢代傳入我國的,而對於獅子的印象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在諸多佛經之中都有關於獅子的記載。在佛教的各種壁畫與形象之中,獅子也是一種常見的形象,比如文殊菩薩的坐騎就是青獅,獅子是佛教之中的常見的一種神獸。
所以隨著佛教的傳入,獅子的形象也隨之傳入了中國。而隨著溝通的加深,天竺來往的僧人以及前往印度求經的僧人都可能親眼見過了獅子。而且在史書之中記載中,西域各國也曾經不只一次向中國進貢獅子。甚至當時的中國人稱呼古代的斯里蘭卡為獅子國。可見古代中國雖然沒有獅子的分布,但並不代表中國人無法接觸到獅子,了解到獅子的形象。
⑵ 森林之王是什麼動物
01⑶ 獅子的外貌特徵和生活習性
一、外貌特徵
獅子是唯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獅的體型巨大,公獅身上可達180厘米,母獅也有160厘米;獅的毛發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一隻成年雄獅體重在200公斤以上,只有少數非洲巨獸如河馬和大象,才不是它們追捕的對象。獅子的頭部巨大,臉型頗寬,鼻骨較長,鼻頭是黑色的;獅的耳朵比較短,耳朵很圓。
二、生活習性
一個獅群主要由互相之間有親緣關系的雌獸組成。地形和獵物的多少決定一個群的大小,一個群可以由3至30隻獅組成。雄獸在一個群內只待一段時間,此後它往往去找另一個群。雖然如此在一個獅群中雄獅的地位比雌獅的高。
一般在一個獅群中只有一隻成年的雄獅,幼獅在獅群中一般待三年,此後雄性的青年被驅逐出群,而雌獸則留在群內。年輕的雄獅組成不穩定的小群過著游盪的生活,直到它們自己成為一個獅群的首領。
一般它們要到六歲或更老才能達到這個地位。往往一個獅群的領導地位會被另一個雄獅占據,一般當老的雄獅老了或虛弱了時,就會有年輕的雄獅向它挑戰,戰敗的雄獅不是死亡就是逃亡。
假如新來的雄獅戰勝,它一般將它前任的幼獸殺死,這樣雌獸就比較容易和它交配了。一個獅群的領地面積從20到400平方千米不同。
一個領地的大小與獅群的大小和領地內獵物的多少有關。獅群一般用糞便、尿和從遠方就聽得見的呼叫聲來標志它們的領地。也有的獅群沒有領地而過著游盪的生活。
(3)印度獅子怎麼畫擴展閱讀:
雖然雄獅在一個獅群中占最高的地位,但只有在一隻雌獸同意的情況下它才能與它交配。假如雌獸願意,它就趴到地上,讓雄獸跨上。從雌獸對雄獸的態度上一般可以看得出雄獸在群中的地位有多高,以及它是否在下一次角斗中會被驅逐。
雌獸的懷孕期一般是四個月,此後它生二至四隻幼獸。幼獸的體重一般是1。5千克。幼獸不但可以在它的母親身上吸奶,而且可以在群中的每隻雌獸吸奶。
對幼獸的撫養是整個獸群的任務。幼獸的吸奶期是四個月,此後它們還跟著母親約兩年。雌獸一般在三年後,雄獸在五年後性成熟。
獅可以活20年。一般只有雌獸會活這么長。雄獸一般在此之前就會被一隻年輕的雄獸殺死或驅逐,它們一般不會再找到一個群,往往餓死。
⑷ 《薩拉納特獅子柱頭》造型是怎樣的
《薩拉納特獅子柱頭》(現藏薩拉納特博物館)是阿育王石柱柱頭的代表作。約作於公元前3世紀中葉,高2.08米。這個石柱的柱身現已斷裂,但柱頭保存完好,柱頭頂端有4隻一組蹲踞的圓雕雄獅。背對背頸脊相連,面向四方,前肢挺立在鼓狀四形的頂板之上,4隻雄獅輪廓鮮明,比例勻稱,頭頸和胸部的鬣毛被雕成一束束密集排列的火焰狀,獅子上唇的髭須刻成三道平行對稱上彎的弧線,眼睛呈倒三角形,這些造型特徵吸收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雕刻程式化的手法。而雄獅的面容威猛沉雄,雕刻家對獅子咆哮的巨口和露出的牙齒刻畫逼真,獅子腿部的肌肉綳緊,足掌遒勁,則洋溢著印度雕刻特有的生命感。圓形頂板上的浮雕飾帶雕刻了4隻動物:獅子、大象、瘤牛、馬,每兩個動物之間用一個法輪隔開。頂板下方是鍾形倒垂的蓮花柱飾,蓮花的花瓣與萼片線條清晰。柱頭所用的淺褐色楚那爾砂石表面高度磨光,非常光滑圓潤,使整個作品顯得既粗獷又細膩。
⑸ 獅、雪獅象徵什麼呢
早期佛教選用獅子作為佛陀釋迦牟尼的象徵,佛陀也叫世家僧格[1]。作為其權力的象徵,佛陀被畫成端坐在由八頭獅子承托的寶座上。八大方位的獅子象徵著八大菩薩或佛陀的八大隨佛弟子[2]。「獅子吼」[3]是觀音菩薩一個化身的名號,說明佛陀的教法優於其他外道教法。獅子是眾多金剛乘神靈的坐騎,其中有多聞天王、文殊菩薩、象頭神和吉祥長壽女神[4]。獅子座在佛所化現的身相[5]上十分常見,如:葯師佛、寶生如來和大日如來。大日如來是居於中央或東方的白色佛像,也是如來部或佛陀部的怙主。印度藝術中出現的獅子在藏族藝術文化表現中可以視為神話中的西藏雪獅。這頭長著綠松石色鬃毛的白色雪獅是掌管西藏雪山山脈的厲妖[6]。與佛教從印度「跳過」喜馬拉雅山一樣,人們只有在白色雪獅頑皮地從一個山巔跳到另一個山巔時才能有幸一窺其雄姿。雪獅是西藏的動物徽相,裝飾在就地方政府的官印、硬幣、鈔票和郵票上。在唐卡上,雙師常被詼諧地畫在積雪的高山之巔,與鹿和雙鶴一樣,它也構成了和諧主題。但有時也把獅子畫成小貓滾綉球的樣子。中國內地的一個傳說認為,母獅的奶從其爪尖產出,獅子在戲玩帶有空洞的球時會將一些奶水沾在球上。在藏族藝術中,該球呈三色「喜旋」狀。西藏的大瑜伽師米拉日巴曾經做過一個有預言性的夢,夢境中出現了獅子。他的大師瑪爾巴[7]為其釋夢時說:「壓在柱頂的這頭獅子表現了瑜伽師獅子般的天性。它那奢華的鬃毛說明它是如何身馱密宗教義的。獅子的四爪代表著『四無量』。它那仰望天際的雙目表明瑜伽師的斷絕塵緣。獅子在山巒間自由翱翔表明瑜伽師已經達到了絕對自由的境界。」[1]梵文:Sakya seng-ge或Shakyasimha;藏文:Sakya-seng-ge,釋迦獅子,即:釋迦部落的獅子,釋迦牟尼八大名號之一。[2]梵文:asta-upaputra;藏文:Ne-bavi-sras-brgyad,八大隨佛弟子或稱八大隨佛菩薩:1)文殊菩薩(梵文:Manjushri或Manjugosha;藏文:vJam-dpal或vJam-dbyangs);2)觀音菩薩(梵文:Avalokiteshvara;藏文:sPyan-ras-gzigs);3)金剛手菩薩(梵文:Vajrapani;藏文:Phyag-na-rdo-rje);4)彌勒菩薩(梵文:Maiteya;藏文:Byams-pa);5)普賢(梵文:Samantabhadra;藏文:Kun-tu-bzang-po);6)虛空藏(梵文:Akashagarbha;藏文:Nam-mkhavi-snying-po);7)地藏菩薩(梵文:Kshitigarbha;藏文:Savi-snying-po);8)除蓋障菩薩(梵文:Nivaraha-vishkambhin;藏文:sGrib-pa-rnam-sel)。[3]梵文:Simhanada,獅子吼,佛的十名號之一。[4]藏文:bKra-shis-tse-ring-ma,吉祥長壽女,女神名。[5]梵文:nirmanakaya,身相,指佛所化現的身相;為了救度眾生,佛以神通力化現與眾生相似的身相,這是一種方便的身相。佛的三身之一,亦作「應身」。[6]藏文:gNyan,厲妖,能使人畜遭受瘟疫的一類凶惡神靈。[7]藏文:Mar-pa,瑪爾巴,藏族著名佛學家。噶舉派創始人。曾三次赴印度投名師學喜金剛、密集、大印等密法。返藏後,廣收徒眾,宣說佛法,形成噶舉派,為一代宗師。所唱道歌分別輯錄在《瑪爾巴傳》、《米拉日巴傳》等著名傳記中。
⑹ qq紅包獅子怎麼畫
先打開獅子的紅包,在用下面的畫筆工具描繪出獅子的大概輪廓,在畫上獅子的絨毛、獅子的眼睛嘴巴、尾巴即可。
獅子(學名:Panthera leo;英文名:Lion):簡稱獅,中國古稱狻猊。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
獅子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有「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野生非洲雄獅平均體重240千克,全長可達3.2米。獅子的毛發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也出現於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分布於非洲草原、亞洲印度。在野外獅子活10到14年,圈養下更長壽,一般達二十餘年。
⑺ 印度語中獅子老虎豹子怎麼說,麻煩用漢語標讀
印度梵文里的獅子是सिंह (siMha )讀出來有點像「辛哈」
老虎是 कर्वर (karvara) 讀出來有點像「卡爾瓦拉」
⑻ 石獅子口中的圓球是怎麼做出的
1、提前把圓球做好,然後切成兩半放進去,再用專業的膠水粘起來。
2、採用鏤空雕刻技術打磨,先在獅子的嘴巴畫出舌頭、牙齒和球的線條,雕刻的時候就把多餘的石塊去掉,慢慢地球也被刻出來了。
相傳在古代的一個寺廟,有一天做飯的和尚發現,同樣的人群每天做固定的飯量卻不夠吃,後來仔細發現在地上有幾個獸爪的印記。
直到有一天,暗中觀察才發現,是門口的兩只石獅子在作怪。後來管事的和尚便在飯鍋里加上了鋒利的刀片,當獅子把嘴放在飯鍋里吃東西的時候,結果舌頭便被割掉了。
(8)印度獅子怎麼畫擴展閱讀:
守門獅子的形象源於另一種傳說中的動物,即格里芬。分鹿形格里芬、獅形格里芬和鷹形格里芬三種,鹿形有異常繁復、鷹嘴狀的長角,獅形為有翼的獅子,鷹形是鷹頭獅身。
格里芬西傳以鷹形為主,而東傳卻以鹿形、獅形為主。從東漢開始,中國出現石刻獅子,以鎮守陵墓, 但中國石獅子與格里芬有較大不同,受龍的影響,中國初期石獅子身體多呈S形起伏,即前足距地、胸脯挺起、臀部高翹,且張嘴吐舌,只是仍保留著雙翼,透露出它的中亞血脈。
唐末宋初,商品經濟繁榮,富貴人家為自高身分,在自家宅門前擺放石獅子。石獅子淪為看家護院的保安,其造型日趨生活化。
⑼ 獅在田字格的正確寫法
「獅」 字共有 9 畫,筆畫順序為: 撇、彎鉤、撇、豎、撇、橫、豎、橫折鉤、豎。
獅讀音:shī
名詞 動物名。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身長約二、三公尺,頭圓肩闊,四肢強健,有鉤爪,尾細長,末端有長的毛叢。雄獅頭至頸部有鬣,雌獅體型較小,無鬣。以大型草食性動物為主食,多分布於印度及非洲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