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中國產糧比印度多,印度出口糧食我們卻在進口
在人口數量的比拼上,印度一直都在努力趕上我國的腳步,雖然在經濟上不能與我國媲美,但是起碼要在人口數量上成為世界第一,可以說印度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國家了。不過同樣是人口大國,我國每年卻是要從世界各地進口糧食,可印度卻能向全球出口糧食,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印度當前還處於用初級產品換取工業產品的階段。
雖然從整體上來看,印度目前單一靠著糧食出口的經濟發展結構比較可憐,但是每一個國家都是依靠農產品出口的階段發展起來的,我們相信,印度在未來會越來越好。
『貳』 為什麼印度的糧食能由大量進口到自給自足
七八十年代印度通過改革經濟高速發展,而且採取重視農業的措施,解決了糧食問題。而且印度本身的自然條件,光熱充足,雨季降水豐富,也是比較利於農業 生產的
『叄』 印度盛產什麼農作物
印度的農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棉花、黃麻、茶葉等。
印度農業生產的布局,由於國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不盡相同,降水狀況相差尤大,故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稻穀主要分布在常年降水量為1,200毫米以上的東北部和半島東西兩岸的沿海地區;小麥主要種植在國土的北部地區,那裡冬季氣溫較低,且有少量冬雨,適於小麥生長;高粱、穀子、玉米等雜糧作物則種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乾旱地區;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裡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產區;黃麻集中分布在恆河下游,這里的濕熱氣候利於黃麻生長,而充足的河水又便於浸泡麻稈,加以稠密的河網為黃麻纖維的運輸提供了方便條件,歷史上這里就是黃麻集中產區;茶園大多分布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兩岸氣候濕潤、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則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此外,印度的各種熱帶作物,如橡膠、咖啡、腰果、胡椒、豆蔻、椰子等,幾乎都集中在印度唯一的一塊熱帶雨林氣候區,即半島西南部地區。
『肆』 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印度主要農作物;小麥,大米,玉米 及豌豆。因為印度與我們是鄰邦基本和中國農作物差不多。
『伍』 印度以前為什麼大量進口糧食﹖
因為他們不適合種植啊 , 地勢的原因, 常年有災, 所以會大量進糧食,
『陸』 印度主要糧食作物及其分布,快快
農作物 主要分布地區 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水稻 分布在降水較多的東北部及半島沿海地區 雨水較多;這些地區為平原,降水豐富
小麥 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恆河上游地區 耐旱能力較強。這些地區地面起伏和緩、土壤肥沃、降水較少,日照充足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茶葉 布拉馬普特拉河兩岸山坡 雨水充足,有排水良好的低山坡
黃麻 恆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地勢低平,氣候濕熱
『柒』 為什麼印度糧食產量那麼少還能出口。
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過去三個市場年度,印度大米出口均超過1000萬噸,占據1/4強的全球大米出口市場。印度也是小麥凈出口國。2012/13年度小麥出口甚至超過有小麥出口大國烏克蘭。
一般人的印象,一個國家不缺糧才會出口糧食。
但是,飢餓的印度,自己都吃不飽,怎麼反而有大把的糧食出口呢?
印度早就是市場經濟國家,政府並不能強制低價收購農民的糧食。那麼,在一個相對自由的市場中,印度人為什麼也自願「勒緊褲帶」出口糧食呢?
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學問題。不需要考慮看似比較復雜的國際貿易問題,我們就看看一國內部的情況。在一個國家裡面,農民總是賣糧食,市民總是買糧食。那麼,有餘糧賣的農民是否比需要買糧食的市民吃的更飽更好呢?不但不是,事實往往恰恰相反,市民的營養水平整體上比農民更高。「飢餓」的農民為什麼不先喂飽自己呢?
其實,也可以同樣問:為什麼沒有房子的建築工人反而在給別人蓋房子?為什麼沒有iphone的工人在給別人生產iphone?為什麼沒有LV手袋的女工在工廠為別人生產LV手袋?…「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古人早就發出了類似的感慨。養蠶的人穿不起絲綢,種田的人吃不飽,這其實並非社會不公,而是因為社會整體生產水平相對低下。對於種糧的農民來說,種糧只是謀生的手段。他當然可以自己吃掉更多的糧食,但是由此拿來賣錢的糧食就變少了。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吃僅僅是農民眾多需求中的一個,還有穿衣、住房、醫療、教育等一系列需求。在生產效率低下的社會,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糧食並不足以滿足農民全部的需求。這個時候,他就需要權衡。他可能會為了小孩的上學會減少一些口糧的消費,他也可能會為多添置一件新衣而壓縮自己的口糧。然而,在一個生產高度發達的社會,一個農民可以耕種幾百乃至上千畝土地,農民的多樣性需求基本上都可以通過出售糧食獲得滿足,不需要以降低自己的營養水平為代價。
國際貿易是同樣的道理。飢餓的印度成為糧食出口大國這一事實只能說明印度社會發展水平仍處於很低下的階段。他們為了滿足其他方面的最低需求,只能以降低自己的糧食消費為代價來進口他們更為緊缺的商品。印度50%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而農業只佔GDP的18%。這意味著印度農業從業人員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36%,而印度全國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29位(2011年),印度很大程度上仍是一個農業國。
印度是糧食出口大國,從糧食的進出口是難以判斷一國的糧食安全水平,更大程度上,糧食安全水平應該從收入水平去判斷。高收入水平才是糧食安全的終極保證。任何形式的糧食危機總是要通過價格表現出來,而收入水平高的國家總能夠通過出價更高來獲得食物的優先分配權。
有人可能說,有錢就一定能買到糧食嗎?沒錯,有錢不一定能買到糧食,但是沒有錢就一定買不到糧食。
那麼如何提高一個國家的整體收入水平?
歷史早已證明城市化、工業化是唯一出路。如果一個國家農業產值佔主導地位,農業人口比例又很高,也即所謂的農業國,其收入水平往往是低下的。
因為農業的生產率提高速度是遠遠落後於工業的,發達國家富裕的農民其收入來源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來自於非農部門的補貼。如果沒有補貼,完全依賴農業收入,發達國家的農民收入在內部也是處於底層的。
『捌』 印度的主要糧食作物及其分布
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東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乾旱少雨地區.
故答案為: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東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乾旱少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