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97香港回歸前的駐港英軍是哪個師,人數是多少
LZ的問題有個錯誤,英國政府在香港的駐軍不只包括陸軍。仔細查閱資料之後,現將當年駐港英軍的資料整理如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英國陸軍
二次大戰之後,英國駐軍地面部隊數量由一個師,下降至包含四個步兵營的一個旅。
駐香港地面部隊主要組織為:
第26啹喀步兵旅(1948-1950)
第48啹喀步兵旅(1957-1976; renamed Gurkha Field Force 1976-97; returned to old title 1987-ca.1992)
第51步兵旅 (1976年解散)
英國皇家海軍
英國皇家海軍從1842年中英兩國簽署《南京條約》香港開埠之始進駐香港。基地設於香港島以北的添馬艦海軍基地(HMS Tamar);並在1970年代加設威爾斯親王大廈。1993年,添馬艦海軍基地被移至鄰近昂船洲政府船塢的昂船洲海軍基地。
香港曾經常為以下艦隊作正常基地:
英國太平洋艦隊 1840s-1948
英國駐華中隊 1844-1941, 1945-1992
英國遠東艦隊/香港中隊 1969-1971
第120掃雷中隊 1958-1966 - Transfer to Singapore
第六反水雷/巡邏艇作戰中隊 1969-1997
英國皇家空軍
1983年,駐港皇家空軍一架韋斯克斯HC2直升機參與空中拯救訓練英國皇家空軍為駐港英軍中人數最細小的一支。基地設於九龍半島的啟德機場,及位於新界的石崗機場。稍後,英國皇家空軍撤離啟德機場,石崗機場成為香港唯一的皇家空軍基地。
下例為英國皇家空軍駐港單位:
英國皇家空軍第28中隊 1968-1978, 1996-1997(RAF Kai Tak) - 配備 韋斯克斯 Wessex HC2 直升機
英國皇家空軍第28中隊 1978-1996(RAF Sek Kong)- 配備 韋斯克斯 Wessex HC2 直升機
22 Squadron
114 Squadron
846 Squadron 1963-1964(RAF Kai Tak)
847 Squadron 1970(RAF Kai Tak)
367 Wireless Unit
368 Wireless Unit
444 Signals Unit (Stanley Fort), 1971 to 1977, SatCom node in the Defenc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Medical Supply Squadron
Composite Signals Unit
GEF(Ground Radio)
ASF(Catering Squadron)
此外,當年在香港還有一支部隊。主要由本地人組成,相當於我國的民兵。
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 (The Volunteers),RHKR(V)),亦稱皇家香港軍團(The Royal Hong Kong Regiment,RHKR)或義勇軍(The Hong Kong Volunteers)。總部位於香港跑馬地(而原址已在1996年拆卸和移交馬會和紀利華木球會使用),軍團為一支快速動員並配備輕型武器的地面軍事部隊,由居港市民志願兼職組成。義勇軍為香港政府所屬的單位,不屬於英軍,但因為在港英政府年代香港的國防是由英國主管所以是由駐港英軍指揮,裝備也因而英國化。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是一支直接由香港政府支付的部門,在二戰前多由英國人及居港的外籍人組成,但在後期多由華人組成。
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在不同年代,曾被稱為香港義勇軍、皇家香港防衛軍及皇家香港團隊,部隊的任務及組織與後期的「快速動員並配備輕型武器的地面軍事部隊」不同。在二戰時皇家香港軍團配備有炮兵連,高炮連,裝甲車排,工兵排,重機關槍連等隊伍。
協助駐港英軍防衛香港
於非常時期(如暴動)協助駐港英軍維護香港治安
② 鴉片戰爭為啥英國才出動3千人 而且好些還是印度人
英國本身的人口就不多,因為工業革命而強大。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
鴉片戰爭時,侵略中國的英軍中有許多是印度人,其中就有後來發展為著名的印軍第62旅,原屬英國殖民主義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德、意、日法西斯軍隊作過戰,號稱「打遍歐、亞的勁旅」,但是,在1962年的中印自衛反擊戰中被我國全殲,斃傷其准將旅長霍希爾.辛格。
清朝,由於其閉關自守,且不允許漢人發展科技,致使中國與世界的工業革命脫節,死守游牧與農耕,軍隊也是一直保持冷兵器。在與英軍的熱兵器軍隊作戰時,根本就無法與英軍對抗,五六萬人的清軍打不過英軍的三千人。
③ 鴉片戰爭中怎麼有那麼多印度士兵,難道和印度人有關
有關系,而且關系非常大,印度人在整個鴉片戰爭中可是出力不小,煞費苦心。
印度是當時英國殖民地中最重要的一塊,每年都會給英國帶來大量的商業利潤和稅收,而英國商人向中國販賣的鴉片種植和加工地就在印度的孟加拉地區。英國鴉片販子需要到印度鴉片產地收購大量的鴉片,在收購交易中也讓印度本土大商人和地主獲得不少好處。
鴉片戰爭中,英國首次出兵4000人,其中來自印度殖民地仆從軍就高達2000人,而且有很高比例的印度的志願兵,說明印度人為了這場戰爭可是操碎了心,出嘴、出人、出力,成為鴉片戰爭的重要支持者。
由此可以看出,鴉片戰爭和印度人的關系非常大,雖然不是印度人主導的,但印度人是從頭參與到最後,成為這次毒品戰爭的重要幫凶,有著一份原始的罪惡。
具體可以參考百家號的文章:網頁鏈接
④ 如果八國聯軍進京,清政府不跑,全力抗擊,能有幾成勝算為什麼
如果八國聯軍進京,清政府不跑,全力抗擊,能有幾成勝算?為什麼?
我覺得即使這樣,獲勝的可能性也並不太多。
因為我們都知道等到清朝晚期的時候,整個局面都是非常復雜的,特別是清朝的一些八旗軍已經不堪一擊了,而且在這種情況之下一些達成,他們對於慈禧太後也不是太認可或者是有自己的勢力,他們也不想影響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整個潮劇都會非常復雜,而且很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所以也就使得這八國聯軍能夠比較輕松的打到皇帝跟前。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朋友可以在相關評論區點來關注,我將會和大家積極互動,積極討論。
⑤ 印度人在一戰中表現如何
印度在歷史上曾被大英帝國殖民統治了近二百年,是英國最大的殖民地,曾被英國人譽為「王冠上的明珠」。從1757年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之後,大批的印度人加入了英國軍隊,並參與了英國對外擴張的一系列戰爭,在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在英國兵營中都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在第一次世界戰爭爆發後,數十萬印度人跟隨英軍奔赴戰場,但是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並不理想,甚至在一定程度拖了英國人的後腿。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曾有大量的印度士兵跟隨英軍前往非洲的德國殖民地,與那裡的德國軍隊和非洲土著進行作戰,印度士兵在剛踏上非洲大陸便受到了挫折,而挫折來自於非洲的殺人蜂,這些殺人蜂大多居住在枯木里,一個印度士兵的步槍走火後驚動了這些小動物,它們開始蜂擁而至,對登陸的英印士兵進行了攻擊。
據一名被蜜蜂蟄昏的英國工程師回憶,當他蘇醒之後,發現那些印度士兵扔掉了身上的所有裝備,穿過堆滿剛剛從運輸船上卸載的軍需品的海灘,跳進海里高舉雙手向運輸船游去。
後來駐扎在岸邊的德國人對潰退的英軍進行了攻擊,英軍的這次登陸以失敗告終,有800多名英印士兵犧牲,500多名士兵受傷,還有大約200名印度裔士兵失蹤,不知去向,而與他們作戰的德軍只有15名白人士兵和54名土著士兵傷亡,並且德軍還獲得了英軍丟棄在海岸的物資,並一直使用的戰爭結束。
這次失敗之後不久,英軍在蒙巴薩起航,率軍在東非的一個港口成功登陸,在經過兩個多月的船上生活之後,英軍中的印度士兵早已經精疲力盡,不斷有人在行軍中陷入沼澤,在經過紅樹林的時候小心翼翼的不敢行走,生怕樹林里跳出「吃人的黑鬼」,就這樣,他們在登陸兩天兩夜之後,才陸續到達了指定地點。
英軍在到達目的地之後,在一片可可園里進行休整,德軍在發現之後就立刻向他們發起了進攻,當時德軍的人數只有英軍的八分之一,英國軍隊在聽到槍聲之後立刻組織士兵反擊,卻發現號稱印度最精銳的拉傑普特團里一百多名士兵,躲在可可園里不敢出來,當德軍的土著士兵沖向那些印度人之後,印度士兵們掉頭就跑,留下了破口大罵的英國軍官。
當時有一名英國軍官試圖阻止印度士兵的潰逃,結果一名印度軍官卻拔出軍刀要砍他,指揮官出於自衛擊斃了那名印度軍官,後來那名英國軍官在評價印度士兵時說道:「我從來不敢相信任何種族的男人會墮落到如此不知羞恥的地步」
⑥ 英國有多少人口是非歐洲族裔
約為6200萬。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英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的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除本土之外,其還擁有十四個海外領地。總人口超過6600萬,其中以英格蘭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83.9%。
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國力迅速壯大。18世紀至20世紀初期,英國統治的領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國,其殖民地面積等於本土的111倍,號稱日不落帝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取得了勝利,但國力嚴重受損。到20世紀下半葉,大英帝國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霸權的地位被美國取代。不過,現在英國仍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國,是英聯邦元首國、七國集團成員國、北約創始會員國,同時也是五大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
⑦ 1900年英國殖民地,印度,參加到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嗎
當時的印度比中國海積貧積弱呢怎麼會有能力參加八國聯軍呢?當時的八國聯軍是:英國,美國,法國,俄國,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小日本。不過當時的英軍裡面有一個特殊的戰斗部隊叫克爾喀兵,這些人都是印度人,被英國訓練出來之後當炮灰的,但是這些兵的戰鬥力很強
⑧ 八國聯軍裡面有印度人嗎
八國聯軍中有無印度建制的軍隊,沒有詳細的記載。但兩次鴉片戰爭中都有印度軍隊的影子。這支印度部隊的名字叫「捷特連」,是印度一支老牌部隊,組建於英屬印度時期,是一支常勝軍。曾參加過 兩次對中國的鴉片戰爭,鎮壓過太平天國運動,1860年又跟隨英軍打進北京,參與火燒圓明園,1904年侵犯我拉薩。後來這支連隊在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被中國軍隊全殲。
⑨ 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初征服印度時用了多少名軍隊好像只是幾百名,是不是
1757年6月23日發生的普拉西戰役,英軍的勝利標志著印度開始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此戰當中,英軍的指揮官是克萊武,他手下的軍隊只有900名英兵,還有2000名印度雇傭兵。
關於英國在印度的雇傭兵:
隨著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勢力的不斷擴張,他們開始訓練僱傭軍。這些僱傭軍表面上是印度封建王公所擁有,但這些封建王公因受到東印度公司的「保護」,實際上是為英國人服務的。這支雇傭兵由印度當地人組成,由歐洲軍官指揮,對英國佔領印度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這支僱傭軍,英國就不可能征服印度。
這支印度僱傭軍隨著時間的退役,在英國殖民印度期間,逐漸體現出不同的地域和民族色彩。比如有:廓爾喀騎兵、旁遮普騎兵、錫克騎兵、孟加拉輕騎兵、孟加拉步兵等。
⑩ 八國聯軍裡面有印度嗎
八國聯軍的組成沒有印度,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以軍事行動侵入中國的大英帝國(英)、美利堅合眾國(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德意志帝國(德)、俄羅斯帝國(俄)、日本帝國(日)、奧匈帝國(奧)、義大利王國(意)的八國聯合軍隊。
其中英軍有(主要由印度人組成,還包括香港及威海衛華人)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