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茶從哪裡來

印度茶從哪裡來

發布時間:2022-06-21 13:38:12

① 茶葉是如何從中國傳到印度的 茶葉是如何從中國傳到印度的

茶葉是如何從中國傳到印度的:
1772年,斯德哥爾摩老城區斯塔丹島一座剛竣工不久的皇宮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頭戴皇冠,手握權杖,愁眉苦臉地坐在龍椅上發呆。一位大臣剛剛向他呈報說:從遙遠東方傳過來一種神奇的樹葉,正在宮外引起軒然大波,人們擔心飲了這些東西會被毒死。
為了一辨真偽,古斯塔夫三世叫人把一對被判死刑的孿生兄弟押進了皇宮,命令他們:「你倆一個每天飲茶,一個每天飲咖啡,既可免去死罪。」60年後,兄弟倆中飲咖啡者因病過世,再過了十多年,飲茶者無疾而終。
這段故事,是西方關於茶葉最戲劇性的細節之一。事實上,從16世紀西方接觸茶算起,在3個多世紀中,茶葉一直被西方人疑為有毒之物。
雖然早在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就開始種植茶樹,但直到16世紀中葉它才為西方人所知。
茶葉的種子被偷到印度
茶葉的西進之路,在美洲大陸,引發了一場戰爭使一個國家走向獨立;在亞歐大陸,也引起了一場戰爭使一個帝國走向衰落。茶葉就這樣改變了歷史,改變了世界。

② 茶葉的起源地在哪裡

茶是我國人們都很喜歡的飲品,它屬於山茶科,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植株高達1米~6米。因為它喜歡濕潤的氣候,所以在我國的南方生長的比較多。

茶的歷史淵源

根據文史資料顯示,茶最早起源於我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飲茶習慣也是從我國傳過去的,所以人們就普遍的認為飲茶的故事也是起源於中國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們飲茶或者是種植茶葉也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在西方國家,英國人們也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認為茶的歷史起源於印度,原因就是在1823年的時候,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日本發現了他們所認為的野生大茶樹,於是,就認為茶的發源地就是印度。

但是在印度幾千年的茶史上,從未出現過野生大茶樹。英國人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茶的歷史比人類還要早,不能說哪裡有茶樹,哪裡就是制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制茶飲茶的最早記錄是在中國,茶葉在很久以前就是人們交易的產品。根據可靠的考古學家發現,中國才是茶真正的發源地。如果非要說要古老的茶樹,那麼在中國的浙江餘姚田螺山的遺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樹,如果按照英國人猜測的邏輯,那麼浙江6000年的茶樹,更是可以相信中國才是發源地。

其實,中國也不是只有浙江有古老的茶樹,在其他的地方還出現過比浙江茶樹更老的茶樹,中國的野生大茶樹主要集中在雲南等地區。

茶樹的起源地

關於茶樹在我國的起源地,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說法。

1.西南

「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西南部指的范圍很大,而且茶喜濕潤,西南的氣候條件也正好符合,所以西南的說法在這兩點上正確率就高的。

2.四川

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意思就是,在秦人入蜀前,在今天的四川一帶就有飲茶的歷史了。四川在我國也是屬於我國的西南地區,如果說四川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麼西南的說法就更准確了,雖然四川的說法要比雲南的更加精密一些,但還是有一些風險性的。

3.雲南

雲南則認為茶是起源於西雙版納一帶,因為這一帶卻是植物的王國,如果說那裡存在著原生茶樹的種類也是完全可能的,但茶樹並不是茶文化,在「人文」這一方面,存在著風險。

4.川東鄂西

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這里的巴山峽川就好是指今天的川東鄂西地區。既然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但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呢?沒有見到證據。所以,這種說法也不能成立。

5.江浙

江浙一帶的茶葉行業是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但也不能證明就是茶的起源地。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有的茶樹不一定能發展成飲茶的習俗來。所以說還是存在很大的疑問的。

茶葯與茶療

茶文化和中醫葯學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在唐代時期就有「茶葯」一詞了,宋代的《山家清供》總也有記載著「茶,即葯也」,茶在古代被稱為本草,在醫葯書上有記載。

茶葉的功效有很多,它可以防治多種內外及婦幼各科的很多病症,在唐代陳藏器所強調「茶為萬病之葯」。茶不僅只是有治療多種疾病的作用,而且茶可以作為延年益壽的保健飲品。

茶葉的種類

一、按茶葉顏色分類:

1.綠茶:綠茶是我國產量最對的一種茶葉,它不是經過發酵之後的茶葉,而是經過晾曬之後,然後再炒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保持它的綠色,綠茶的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的色香味具全,是認為人們喜愛的它的主要原因。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廬山雲霧茶、信陽毛尖、六安瓜片等等,都是比較名貴的綠茶。

2.紅茶:因為紅茶泡製出來的顏色是紅色的,所以將它其名為紅茶。紅茶的加工過程與綠茶相反,紅茶是一種全發酵茶。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是在它枯萎之後,然後再揉捻再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不是完全的溶於水,它是一部分溶於水,一部分留在茶葉里。祁紅、滇紅、英紅都是比較名貴的紅茶。

3.青茶:青茶又被稱為烏龍茶,製作的時的工藝不同於紅茶和綠茶,它在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就可以了。烏龍茶的泡法復雜,但很講究,因此人們將喝烏龍茶稱為喝功夫茶。烏龍茶是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它泡製之後,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北苑御茶、矮腳烏龍、武夷岩茶、鐵觀音、鳳凰單叢、台灣烏龍茶等,都是非常名貴的青茶。

4.黃茶:著名的君山銀針就屬於黃茶,黃的製法是有些像綠茶,但是需要三天時間將它悶黃,所以黃茶的湯汁是黃色的。

5.黑茶:由於黑茶在加工時堆積發酵的時間比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故其名為黑茶。有的人認為普洱茶也是黑茶,但是業內對此卻有異議後來經過商議之後達成共識,認為普洱茶是一種特別的特種茶,因而它不屬於任何一種茶類。

6.白茶:白茶是我國的特產,它無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色澤、香味上都是非常的好的。白茶製作的過程基本上就是靠日曬,不炒也不揉,只是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曬干或用文火烘乾,從而才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我國的白茶的往海外銷量很大,白豪銀針茶、白牡丹都是我國比較名貴的白茶。

③ 茶葉是如何從中國傳到印度的

茶葉的巨大的利潤,直接導致了引狼入室。當年的英國強盜直接用槍炮裹挾著鴉片轟開中國的貿易大門,為了追求高額利潤,英國派遣「經濟特務」福鈞盜取了中國的茶葉種植技術,轉而在當時殖民地種植、加工。

1848年12月,福鈞弄到了大量茶種和茶樹苗,為了盡量減少損失,他將發往印度的每批茶種和茶樹苗都是分三隻船裝運。然而,要想把中國的種茶和制茶技術傳到印度,僅僅靠福鈞一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因此在回印度前,福鈞招聘了8名中國工人(6名種茶和制茶工人,2名製作茶葉罐的工人)。

至此,中國的茶葉傳入了印度。

④ 茶是印度傳入中國的嗎

今天的印度,並不是古時候的印度,只能說古印度的地理沒有變,人物種族,語言,都變了。

⑤ 印度茶葉分布在東北部的形成成因

⑥ 茶葉是如何從中國傳到印度的

公元5世紀南北朝時期,我國茶文化在日本發揚光大的同時也開始被陸續傳播至東南亞鄰國。
越南與我國接壤。東漢末年,佛教傳入越南,並於10世紀被尊為國教。我國茶葉傳入越南的時間最遲不晚於這一時期。越南種植茶葉的歷史悠久,於19世紀開始大規模地種植經營茶業。隨後,越南引進南亞的茶種與制茶的技術設備,使得茶葉的生產與貿易發展迅速。1684年,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從我國取茶籽試種,隨後,又分別引入日本、阿薩姆(印度)試種。南亞的印度通過英屬東印度公司與1780年試種我國茶籽,隨後大規模的引種、擴種,創辦茶場,派遣制茶人員到我國學習種茶、制茶技藝,並招聘中國技術人員去印度親自授教。通過各方努力,印度茶文化的發展至19世界後葉已達「印度茶之名,充噪於世」的程度。斯里蘭卡於17世紀引入我國茶籽,並於1780年試種,1824年後,又大量引入我國茶籽及印度茶籽進行擴種,並聘請專業技術人員予以指導。
唐代,我國茶葉傳播至西亞阿拉伯地區,從此正式進入阿拉伯國家。據《新唐書·陸羽傳》記載:「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其後尚茶成風,時回紇入朝始驅馬市茶。」回紇人用馬來交換茶葉,在飲用的同時,將部分茶葉販賣至土耳其等阿拉伯國家,從中獲取暴利。西亞的土耳其於1888年開始進行茶葉種植,先從日本引入茶籽試種,1937年又從喬治亞引入茶籽種植。經過分批開發、種植後,其茶業規模逐漸成形並穩步向前發展。
西方最早有關茶葉記載的文獻是公元851年一位阿拉伯商人撰寫的《中國與印度的關系》。隨後,一些西方旅行家也對茶葉進行了描述,這使得西方人對茶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直至17世紀,茶葉才被傳教士帶回歐洲。
(李姿筱提供)

⑦ 印度的茶怎麼樣

布是很好喝有點苦

⑧ 茶葉的發源地在什麼地方

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8)印度茶從哪裡來擴展閱讀

茶多酚是茶葉中含量最多的一類可溶性成分,也是茶葉發揮其健康保健功效最主要的物質,最典型的代表是兒茶素(酚),具有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抗炎、降低心血管病發病幾率、預防癌症、降血脂、減少體脂形成、抗菌、改變腸道菌群生態等多項功效。

研究表明,喝下一杯茶半小時後,血中的抗氧化容量(對抗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加41%~48%,並能在高水平狀態持續一個半小時。

茶色素主要包括葉綠素、β-胡蘿卜素等,具有抗腫癌、延緩衰老以及美容等作用。茶氨酸能提高大腦功能,增強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對阿爾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都有預防作用。

⑨ 印度茶葉的種植歷史是怎樣的

178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主從廣 州運少量中國茶籽至加爾各答,印度總督 哈斯丁斯寄了一部分給東北部不丹包格爾 栽植,其餘茶籽栽植於英軍官凱特私人的 加爾各答植物園中,這是印度最早的栽植茶 樹的紀錄。1788年,英國自然科學家班克斯最早提 倡由中國引種至印度;並應東印度公司之 約,寫小冊子介紹中國的種茶方法。同時指 出比哈爾、蘭格普爾和可茨比哈爾等地適宜種茶。1834年,印度總督本廷克成立茶葉委員 會,研究中國茶樹究竟有無可能在印度繁殖。 該會秘書戈登來中國調查栽茶制茶方法。中 國制茶工人和技師亦於1837年到達阿薩姆。 1838年製成第一批茶葉約250公斤,東印度 公司董事會認為質量很好,並以高價公開出 售。次年即有95箱印度茶葉運抵倫敦。與此 同時,在印度公司董事會還批准了英國商人 立即組織職權薩姆茶葉公司」的請求,這家 公司於1839後在上阿薩姆正式成立,投資為 50萬英鎊。從總的情況來看,19世紀50年代以前印度植茶業還處於萌芽時期,但到19世紀60年 代以後,英國許多資本家在印度紛紛投資興 建茶園,掀起了第一次種茶高潮。印度的第一個茶葉公司成立於19世紀40 年代,英屬印度政府把除了查布瓦茶園以外 的所有茶園出售給該公司(查布瓦茶園為一 個中國人購買經營)。該公司在1852年售茶獲 利,第一次向股東分紅,消息傳開,引起轟 動,私人資本躍躍欲試。1857年英國鎮壓印 度民族大起義後,改組印度政府,把印度置 於英王的直接管轄之下,英國資本大規模進 入印度,相當大一部分投人種茶業,各種茶 葉公司紛紛涌現,1881年在加爾各答成立印 度茶業聯合會。成立之初,聯合會的成員擁 有10.3萬英畝茶園。聯合會在茶的種植、加 工、運輸、銷售等方面協調成員的利益,交 流情報、技術,採取共同措施,搶占國際市 場,打擊排斥中國茶。19世紀60年代後期,歐洲到印度的海底 電纜鋪設完成,印度各主要城市電訊業務迅 速發展起來,了解歐美的市場信息、聯系供 銷訂貨業務在頃刻之間就可以完成。英國資本憑借其雄厚的實力,組成生產、加工、運輸、銷售一條龍的龐大公司,大大提高了印度茶的國際競爭能力。例如,1892年成立的馬丁公司擁有鐵路、煤礦、船塢、茶葉種植園、錳礦、水泥廠、電力公司、保險公司等,其競爭實力,中國的單家獨戶的茶農和行商坐賈難以望其項背。19世紀70年代以後,印度茶出口逐年上升。1875年印度茶銷往倫敦2950萬磅,1881年為4575萬鎊,1886年增加至7650萬磅。1893年英國從印度進口 10814萬磅茶,從斯里蘭卡進口 640.8萬磅,從中國只進口了 3206萬鎊,僅佔15.6%。印度茶園經營走專業化、企業化道路,相對集中,規模較大,茶葉種植園(場)是印度茶葉生產的基本單位,多屬大公司或私人經營。

閱讀全文

與印度茶從哪裡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來中國做什麼工作英語 瀏覽:150
在中國怎麼快遞到越南 瀏覽:538
印度和中國有哪些爭端 瀏覽:721
美國人怎麼對伊朗 瀏覽:127
今晚看中國好聲音怎麼樣英文 瀏覽:690
印尼電多少錢一度 瀏覽:672
成都自駕越南河內多少公里 瀏覽:402
越南住宅用地多少錢一畝 瀏覽:412
伊朗與斯巴達簽訂了什麼 瀏覽:184
為什麼向義大利出口西紅柿 瀏覽:432
中國商人怎麼去阿富汗 瀏覽:851
英國潛艇為什麼上浮 瀏覽:487
伊朗發射導彈用什麼定位 瀏覽:170
第一次走飛機去越南注意什麼 瀏覽:654
中國去伊朗怎麼去 瀏覽:362
越南戰役美軍傷亡多少 瀏覽:997
1塊錢兌換多少伊朗幣 瀏覽:683
中國最高房子是多少 瀏覽:568
義大利撒丁島的海是什麼海 瀏覽:757
中國空間站微博如何進入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