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印度自衛反擊戰的原因
印度越過根本不存在的麥克馬洪線,首先開槍射擊,打死我國邊防戰士,並進一步侵佔了我國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國土,我國多次警告無效,不得不進行武力驅逐收復國土,可悲的是,戰爭我們勝利了,故土現在卻還是被他們佔領著。可以說我們花了無數的生命打贏了一場失敗的戰爭。
㈡ 中印、中越、中緬三次自衛反擊戰之後,國內外的媒體都是怎麼評價的呢
中印、中越自衛反擊戰!!!
中印反擊戰,歐美一致聲討包括前蘇聯也是,後來中國自動撤軍,而且歸還繳獲裝備羞辱了印度一番,但是失去了收復藏南的大好機會。
中越反擊戰,前蘇聯力挺越南,但是在歐美壓力下蘇聯也沒有干預。當時正處於中國和歐美的蜜月期,並且歐美傾向於讓中國出口削弱前蘇聯在東南亞的勢力,所以他們是支持的。
中緬沒有,2003年倒是有個中緬作戰。
㈢ 為什麼歷史對印度自衛反擊戰沒什麼詳細的闡述
應該是歷史機密檔案吧。大致經過都在那裡,還有紀錄片和文獻,一般也就有個別沒有解密的檔案。你需要知道哪些經過?
㈣ 外國怎樣評價中印戰爭
多數媒體認為印度只能失敗,李奇微評價中印戰爭也是如此。
並且他非常同意麥克阿瑟曾說的話:「誰想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這也充分顯示出李奇微對此次戰爭,中國的勝利是勢在必得的。麥克阿瑟和李奇微都曾在朝鮮戰成上與中國志願軍發生過戰爭,而且都曾見證過中國部隊的陸戰能力,這都是在朝鮮戰場上總結出來的經驗。
同時,印度軍隊並不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而中國解放軍經歷了很多次的戰爭,同時也有更強的軍事領導。再加上剛經歷不久的朝鮮戰爭的洗禮,豐富了戰爭經驗,中印戰爭的勝利應該非中國所屬。
(4)怎麼評價對印度自衛反擊戰擴展閱讀:
事件背景
中印邊界分東、中、西三段,全長2000公里,雖未正式劃定,但存在著一條雙方歷史形成的傳統習慣線。 1951年印度軍隊越過傳統習慣線向北推進,侵佔了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此後印軍侵佔了東段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兼則馬尼。
中段和西段的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波林三多、香扎和拉不底以及巴里斯等地區。1959年人民解放軍取得西藏平叛的勝利後,印度政府公開向中國提出將東段9萬平方公里和西段3.2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劃歸印度,在其無理要求遭中國政府拒絕後。
便推行前進政策繼續蠶食中國領土。1959年8月和10月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東段和西段製造了朗久、空喀山口事件,打死打傷中國邊防部隊官兵多人。
㈤ 中國對印度的自衛反擊戰時,巴基斯坦的態度
巴基斯坦當然是支持中國的呀,巴基斯坦的政策就是和我國保持對印統一戰線
㈥ 求教大家:請問對印度、對越南兩場自衛反擊戰有何不同誰贏了對兩個國家分別造成了什麼影響
1.規模不同,對印戰爭是大規模的反侵略戰爭。對越戰爭是局部領土爭奪戰爭。2.結局不太相同,雖然結局都是勝了。但是,對越戰爭付出的傷亡較大。對印戰爭,以極小的代價贏得了全面的勝利。3.戰爭形式不同,對越戰爭是以山地戰爭為主的攻防戰。對印是大范圍的路地反擊戰。
㈦ 對印自衛反擊戰,印度為什麼不堪一擊
1、對中國軍隊的進攻缺乏准備
2、人數上處於絕對劣勢
3、指揮體繫上缺乏靈活性
㈧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印度軍隊為何損兵折將如此大敗
因為他們輕敵了。印度軍隊覺得中國的解放軍隊伍武力不強,是支不入流的軍隊。內心一直覺得自己會獲勝,既沒有戰略部署也沒有中方軍隊的詳細情形,兩眼摸黑地上戰場,輸是必然的。一味地輕敵自然只會造成戰爭的失敗。
看得出來,1962年印度軍隊的失敗是必然的。當他們從一開始就輕視對手,不去了解對手的軍事情況,沒有對作戰方略進行統一的部署,甚至連針對高原地區的相應措施都沒有,這就已經註定了印度軍隊的失敗。驕兵必敗,這句中國的古話適用於世界上所有的軍隊。而這一次的失敗也讓印度人耿耿於懷。
㈨ 印度人怎麼看待1962中印戰爭
派駐印度的美國軍事專家理查德·安德魯斯准將對外稱:這是一場中國形勢的「殲滅戰的開始」。我們在韓戰中多次領教過這種手法。印度通往前方的軍事補給線,完全被中國軍隊切斷。士兵們在缺乏食物的戰斗狀態下,開始出現大面積渙散。隨即,中國軍隊抓住有力戰機,開始發起「中國形式的」殲滅戰。短短8個小時。印度號稱「東亞1,2旅的」2支主力部隊被盡數殲滅。此時,中國軍隊繼續向前推進。其先遣部隊,已接近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圍50公里處。其深入印度作戰達212公里。但是,此時中國政府作出了讓印度人驚訝的決定,中國軍隊開始快速回撤。中國在後期正式宣布:中印自衛戰爭結束。而且,中國方面歸還了包括印軍第7旅旅長達爾維准將在內3968名戰俘,以及全部繳獲的印度軍隊的武器裝備。
中國軍隊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 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擊斃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 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1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1524名)。
由於受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限制,這場戰爭基本上是雙方的步兵部隊參與,在這里只簡單介紹一下雙方的步兵裝備。中國軍隊步兵武器是新換裝不久的56式系列班用武器(56式半自動步槍、56式沖鋒槍、56式班用機槍),而印度士兵手中是二戰英國軍隊制式裝備李-恩菲爾德步槍和司登II、III及斯特林L2A3 沖鋒槍,印軍使用的輕機槍是布倫MKII、III輕機槍。其他的不談,印軍武器裝備還停留在1947年的水平上,而我軍輕武器比印軍的要先進2代,比英美援助印軍的先進1代。戰場上,中國軍隊戰士對大量繳獲的還沒開箱的英美自動武器根本就不屑一顧。雙方士兵的戰斗素質也沒有在一個檔次上,除了廓爾喀這支雇傭兵部隊,印度人從來就不是英勇的戰士。
這次戰爭一舉粉碎了印度的「前進政策」,維持了中印邊境近40年的和平局面,超過當時「1場戰爭管30年」的估計。最重要的是中國軍隊擊敗了來自當時世界上軍事兩大最強大陣營,北約以及華約聯合支持的印度。這是任何一個國家,即便是在現在的先進條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㈩ 印度是怎麼看中印自衛反擊戰
這個就得理論上的公平和正義來看待這個問題,一個國家的戰爭無疑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和名族的利益。但是當別的國家侵害了我國的利益,那就是正義的反擊。如果是找借口為了我國的利益而去發動戰爭,那對中國來說就是正義的保衛,但是雙方都有公平和正義的原則,所有這個是需要你個人的想法去判斷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