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靠什麼發展經濟
印度的經濟主要靠部分工業產業拉動增長,例如,軟體、電子、醫葯等領域。
近幾年,印度經濟發展迅速,發展速度也一直排在世界前列。所以印度方面也普遍的保持樂觀態度,認為自己國家將會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下一個風口。那麼印度的經濟增長主要靠什麼產業來拉動的呢?
綜上所述。目前印度的經濟增長主要靠少部分工業產業來拉動。由於國內財富差距不斷拉大,所以無法形成足夠的消費人群,這就使得印度經濟的抗壓能力比較差。除了靠部分工業拉動經濟之外,前幾年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後推力,也給到印度一定的幫助。
② 印度很有錢嗎它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什麼行業印度空軍實力到底如何
印度有12億人口啊,人均印度沒錢,但總量不小。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很發達。總體遠不如中國印度空軍實力不及中國,但在世界上排名還是很靠前的。他的空軍裝備還是非常先進的,但都是買的美俄的裝備。我們空軍的F10是我們自行研製的,印度比不了
③ 印度產業現狀
經濟: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主要農產品有稻米、小麥、油料、甘蔗、茶葉、棉花和黃麻等。全國耕地面積約1. 6億公頃,人均0. 17公頃。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產奶國,也是世界重要的產棉國和產茶國。牛、山羊、綿羊、水牛頭數居世界第一。
印度資源豐富,擁有雲母、煤、鐵、鋁、鉻、錳、鋅、銅、鉛、磷酸鹽、黃金、石油等豐富的礦產資源,其中雲母的產量和儲量為世界之首,鋁土產量和煤產量均居世界第五位。森林5300萬公頃,覆蓋率為16%。工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自給能力較強。其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電力、礦業、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製造、軟體製造和航空等行業。
近年來,印度政府實行全面經濟改革,經濟發展速度引人注目。目前,印度在天體物理、空間技術、分子生物、電子技術等高科技領域都已達到較高水平。此外,印度的旅遊業和服務業也比較發達,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珠寶製品、棉紗及棉織品、化工製品、機械及五金製品、石油製品、皮革、海產品、鐵礦砂及礦產品等。
此外,印度的旅遊業和服務業也比較發達,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印度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納蘭達、邁索爾、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鐵路是印度最大的國營部門,亦為主要運輸手段,總長度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近年來,公路運輸發展較快,已承擔了全國80%的客運量和60%的貨運量,全國日平均客運量逾6000萬人次,為世界最大的公路網之一。貨幣名稱:印度盧比(Rupee);1盧比=100派士。
④ 印度哪來的近9000億的國民生產總值
印度經濟以傳統耕種、現代農業、手工業、現代工業以及其支撐產業為主。全國依然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溫飽無法滿足。印度擁有較充沛的外幣儲備,印度貨幣匯率穩定。
印度的製造業出口已經開始下滑,在全國的很多地區電力供應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語的受良好教育人士,還是主要的電腦軟體服務出口國以及大批軟體工程師的母國。
去年12月,美國新澤西州初步通過了一項議案。此議案如同半空里的一聲驚雷,在印度炸響。議案很簡單:今後政府部門的工作一律不外包給非美國公民,不管是軟體設計還是呼叫中心。
對於印度的科技企業來講,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警醒——就在兩年以前,所有的媒體都還在對印度在信息產業方面的威力津津樂道。而現在,隨著美國和歐洲經濟疲軟,失業率上升,印度的高科技企業終於嘗到了歐美經濟不景氣的苦酒。
對印度的排斥不僅僅來自於幾個議會代表,一些移民官員也有類似表現。比如,三月份,荷蘭移民局以簽證無效為由,扣留並最終驅逐了15名來自印度某知名IT企業的訪問人員。如此種種,都意味著歐美對印的態度轉向,印度高科產業以後將面臨新的考驗。同時,更嚴酷的商業環境,更激烈的競爭,以及更苛刻的消費者,都在蠶食印度高科產業的利潤。
21世紀上半葉的全球經濟中,兩個亞洲巨人在勞動力方面的差別依然清晰:作為全球工廠的中國,生產著從鞋到電腦的所有商品。全球外包中心的印度為全球提供從編寫軟體補丁到跟蹤信用卡信息的各類服務。
印度的服務業享譽全球,但是製造業卻默默無聞。受制於落後的基礎設施、官僚體制的繁文縟節和嚴苛的勞工法案,印度的製造業在全球舞台上仍拿不到重要角色。1990至2005年期間,製造業在印度國民經濟所佔比重基本保持不變,徘徊在25%到27%之間。同期,服務業在國民經濟所佔比例從37%躍升至52%。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專家指出,2005年印度製造業出口總值370億美元,占其國內生產總值6%,同比中國7120億美元和35%的份額。誠然,中國出口商品中60%來自總部設在中國以外的公司。
「時至今日,印度尚未在跨國製造型企業版圖中佔有一席之地,」波士頓咨詢公司駐新德里分部主任南德高恩卡(Sachin Nandgaonkar)。「當然,和五年前相比,情況已經改善了許多。」
波士頓咨詢公司和沃頓商學院的專家們認為,透過表面現象,印度的製造業實際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印度蓬勃發展的國內市場的帶動下和相對廉價的高技術勞動力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印度開設生產業務。福特、現代和鈴木公司,都通過其在印度的工廠大量向外出口汽車。LG、摩托羅拉和諾基亞,要麼已經在印度開始生產手機,要麼正在籌備設廠,產品中相當大部分將出口海外。ABB、施耐德(Schneider)、霍尼韋爾(Honeywell)和西門子公司在印度設廠,為印度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生產電工和電子產品。
另外,還有一批具備全球競爭能力的印度本土生產企業——大部分集中在汽車業——已成功立足全球供應鏈中。桑德蘭姆閥門公司(Sundram Fasteners)為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發電機閥門。總部設在新德里的Moser Baer公司,自己發展成為數碼存儲介質,如DVD和CD光碟,的全球生產商。還有發展迅猛的制葯公司:印度現有60家制葯企業達到了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苛刻的質量要求。這是美國以外達到此項要求最多的國家。印度的制葯公司正在全球拓展市場。
「過去的五、六年間,很多公司已經重組了生產部門,並已達世界標准,」波士頓咨詢公司新德里辦事處的印度工業產品部門主管兼研究主任巴塔查亞(Arindam Bhattacharya)指出。「印度正在不同行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製造基地,從制葯、汽車配件,到汽車和摩托車。速度雖然不快,但步伐堅定。」
國內需求
印度製造業的騰飛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它已顯露出與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完全不同的特質。私人股權投資公司華平投資(Warburg Pincus)在中國和印度都有業務。其常務董事帕塔克(Dalip Pathak)指出,中國擁有世界級的基礎設施,政府關注就業問題,而為製造型企業創造優越的投資環境,這使得中國成為製造業長期投資的最佳目的地。
在印度,外商投資就沒有那麼一帆風順了。印度的文盲率持續超過東亞各國水平,非熟練勞動力的生產效率也比中國或越南要低。但是,很多情況下,巴塔查亞(Bhattacharya)指出,印度的平均生產率因為高效的企業管理體制而大大提升。嚴苛的勞工法——例如員工人數超過100人的公司在辭退工人時,須徵得政府同意——使得那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如製鞋業或玩具製造業,都會避印度而遠之。印度經濟中一些部門,諸如手工紡織業,仍保留有低效率的小作坊運作方式。電價高而供應無保證、道路糟、碼頭堵,再加上繁文縟節,都阻礙了外商在印度的投資。據國際金融公司2006年9月發布的統計表,在世界各國新開辦企業所需時間方面,印度需要35天,美國需要5天,英國需要18天。在此方面,印度終於能與中國(35天)和泰國(33天)處於同一水平上,並領先於巴西(152天)。
沃頓商學院的管理學教授喬胡瑞(Saikat Chaudhuri)認為,印度的全球製造業在其不斷擴張的國內需求帶動下大幅增長。他點出像LG、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這樣手機生產商,如福特、現代和豐田一類的汽車廠商。一些公司正在改變其全球布局。巴塔查亞拿現代汽車作例子,現代汽車將其在印度的工廠定位為全球唯一生產小型車的工廠,並將其在韓國本土的生產能力逐步轉移到這里。進口准證制度漸被取消、關稅逐漸降低和外匯監管體制逐步放寬,引發了以消費為帶動的經濟可持續大發展。據波士頓咨詢公司預測,印度國內汽車年銷售量從1995年的26.5萬輛,增長到2005年82萬輛;本財年前8個月,汽車銷售量已達87萬輛。印度的手機月銷售量已經高於300萬只。
「印度的國內需求不斷增長,使得建立供應鏈成為可能,」喬胡瑞強調說。「只要印度能不斷提升基礎設施,並能吸引更多外國投資,這將成為另一種成功模式。」印度市場對商品價格的敏感性高,為本地製造業帶來了更多的動力。巴塔查亞說,印度政府通過設立經濟特區、允許私人機構介入港口建設,以及大手筆投資公路建設等措施來壯大製造能力的努力,已經初見成效。
福特亞太公司負責業務開發的常務董事施奈德(David Snyder)預測,印度的汽車市場規模,包括多用途車,將在未來十年中翻一番,從目前的140萬輛增長到280萬輛。這一增幅雖說只相當於福特在中國市場預計增幅的四分之一,但比其在東盟國家的130萬輛的同期預計增幅要多。福特公司在北美、歐洲和日本市場的銷售漸趨平淡,整個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印度和東盟國家——成為福特公司首要發展市場。
汽車配件:印度製造的舞台
諸如汽車配件廠商巴拉特鑄造公司(Bharat Forge)的成功故事證實了,印度的競爭力在於相對高端的製造領域。印度大學每年為社會培養出40萬名工程技術人員,僅次於中國,居全球第二。
在印度擅長的汽車配件業中,越來越多的印度企業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和生產工序,躋身於跨國汽車企業的合格配件供貨商。有十餘家汽車配件企業,包括索納克尤轉向系統公司(Sona Koyo Steering Systems)、桑德拉姆•克萊頓公司(Sundaram Clayton)和總部設在欽奈TVS集團下屬的TVS Motor公司,都贏得了著名的日本質量大獎—戴明獎(Deming prize)。盡管大多數印度出口的汽車配件技術含量都不高,豐田汽車公司在班加羅爾的工廠已經可以生產變速箱。南德高恩卡指出,豐田公司這一決策,兼顧了質量和成本兩方面因素。「如果我能拿到日本質量,但是價格卻很低,何樂而不為呢?」他說道。
另外,印度的科技智庫,有助實現分解自動化、本地設計和采購汽車配件生產流程中成本較高的部分。波士頓咨詢公司預測,這樣的工藝工程能將配件工廠的資本成本降低近40%到60%。
「如果與中國經濟相比,印度的經濟結構優勢還是相對有限的,」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巴塔查亞如是認為。「但高效的領導力和將智力應用到改善產品的能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得這些公司具備了競爭優勢。」
隨著越來越多的美日歐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從印度購買製成品,全球發展大趨勢也將有利於印度。除了汽車配件、電信設備和制葯業,印度在如金屬製品業、高端化學品、消費電子產品和電腦硬體這類技術密集行業中具備競爭力。
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南德高恩卡說,印度出口工業園近期改善基礎設施並提高效率,讓他對印度充滿信心。他還注意到擁有全球雄心和實力的年輕一代企業家正在不斷涌現出來。華平投資的帕塔克補充說,近些年印度利率逐年調低,調控得當而高效的資本市場在亞洲地區也首屈一指,都是印度的亮點。「未來十年,印度將發展成為全球製造業中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帕塔克說。
「在印度日趨增長的國內需求和技術為支持的出口優勢背景下,我看見製造業的神話正在印度上演」,南德高恩卡說。「如果你留意製造業中的新投資或預計開工項目,未來五到十年間,項目數量將會大漲。」
喬胡瑞對未來也充滿信心。「所有跨國大公司都盯緊了印度,」他說道。「發展只是時間問題。」
⑤ 印度經濟情況如何為什麼
印度已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並有望在未來 10 至 15 年內成為經濟強國之一,這得益於其強大的民主和牢固的夥伴關系。按當前價格計算,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為盧比。根據 2021-22 財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的臨時估計,22 財年第一季度為 512.3 億千萬盧比(6949.3 億美元)。
根據經濟事務部報告中公布的數據,22 財年第一季度,印度的產出同比增長 20.1%,恢復了 20 財年第一季度大流行前產出的 90% 以上。印度的實際總增加值 (GVA) 在 22 財年第一季度也同比增長 18.8%,恢復了其相應的大流行前水平(20 財年第一季度)的 92% 以上。此外,在 21 財年,印度的經常賬戶盈餘占 GDP 的 0.9%。經濟復甦的增長是由於政府繼續努力加快公民的疫苗接種覆蓋率,這也為進一步振興工業活動提供了樂觀的前景。
⑥ 印度的什麼產業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崛起的孔雀王朝統一印度,中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1600年英國侵入,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淪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是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雖然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⑦ 印度的國民經濟的增長主要是依靠什麼
提起印度,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歌舞,咖喱和神油。印度作為一個南亞地區的大國,其經濟體兩還是不小的。之所以印度的國民經濟能夠快速增長,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新德里地區的電子科技非常發達,而且這些企業都是印度的龍頭奇特。其次就是印度的旅遊業還是非常發達的,所以帶動著印度的服務行業也開始快速發展。最後就是印度的制葯業和石油加工行業這幾年的發展勢頭也是不小的。這三者基本上是印度經濟發展最主要的依靠和依賴了。
最後就是印度的制葯行業和石油加工行業,近幾年發展勢頭也是非常厲害的。從《我不是葯神》這部片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印度的制葯業的力量。而且實際上印度的制葯業也的確非常發達,許多生產葯品的大廠都選擇印度作為代工廠。其次還有印度的石油加工業,印度的石油加工業也非常發達,畢竟印度緊挨著印度洋,有大量對海底石油進行開採的技術和需求。
⑧ 印度哪個方面發達
印度三個方面比較發達。
信息技術
印度信息技術領域的成功已經為人們所熟知。印度憑借人才優勢,通過為發達國家提供服務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信息技術產業對印度GDP的貢獻已從1999~2000年度的1.2%增長到2005~2006年度估計的4.8%。印度的軟體和信息技術帶動的服務在過去五年間年均增長率超過了28%。信息技術的成功徹底改變了歐洲和美國對印度的評價和印象。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印度對自身潛力的看法,正在培植著印度的科學自信。印度在信息技術領域的成功對於吸引跨國研發中心和外籍印度人在印度投資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生物技術
印度確立了新的重點領域和發展方向,其中又以生物技術為重點。過去10年,生物技術領域的研發投資已經從1987~1988年度的9600萬美元增加到了2004~2005年度的3.58億美元,其中,資金增加的部分重點支持的是生物制葯,而非農業生物技術。
2004~2005年,印度的生物技術收入增加了37%,達到了11億美元。國家生物技術發展戰略制定了2010年將這一數字提高到50億美元的目標。2005年3月,印度科學部長稱贊生物技術是印度隊的「最佳擊球手」,並且認為生物技術可以成為有助於提供人們支付得起的衛生保健並減輕貧困的印度「下一個大獲成功的實例」。2004年生物技術部發布了一項計劃,要將印度變成「生物信息學的全球中心」。
太空技術
經過多年發展,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其運載火箭技術也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2009,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的國產運載火箭:「衛星運載火箭3(SLV-3)」、「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印度在大力發展火箭和衛星技術的同時,還謀求有更大的作為。例如,2007年,印度將首個返回式太空艙和3顆衛星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為該國未來實施載人航天計劃等獲取了重要數據。此外,印度還在緊鑼密鼓地實施自己的探月計劃,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2008年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9:20(北京時間11:50),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載10顆衛星升空。繼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和中國之後第五個掌握了「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並一箭十星成為第一。
⑨ 印度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1、印度優先發展服務業的原因一個國家的經濟構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就是工業,主要是製造業;最後一個是第三產業,主要是服務業。在工業革命以前都是農業為主的,工業革命後才開始有工業和製造業,而歷史上的大國幾乎都是工業強國,荷蘭和西班牙除外,算是貿易立國的,這是算是服務業,優先發展工業
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工業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農業人口的轉換問題,隨後就會迎來城鎮化,城鎮化的提升帶來的是服務業的需求,這是之前很多國家走過的老路,在工業化發展的初期,國內的消費能力較低,無法自行消化工業生產能力,只能出口給其他的國家,利用出口的優勢來發展過來的工業/製造業,中國走的是這樣的策略,但是印度不是。
而印度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是傳統的農業國家,從1991年開始「改革開放」後實施市場經濟的政策,但是在經濟的發展策略上是優先發展服務產業的,製造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其中個中原因有多種,印度是一個民主制度的國家,土地私有化,政府之間是聯邦的體制,要發展製造業就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但是因為中央協調的能力較弱,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統一協調能力,導致基礎建設停滯不前。沒有基礎建設,製造業就難有大的發展。
還因為宗教信仰,比如種姓制度,導致人口的流動有很大的困難,這是就業的一個基礎,製造業的發展需要人力資源是自由的,也就是就業市場是自由交換的。土地的私有化也為工業化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因為合約談判的成本太高,政府很難做統一的徵收和規劃,私人之間的談判成本太高,盡管現在印度在努力改變這種現狀,但是進展依然緩慢。
2、印度的農業增加值在經濟中的比重印度的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和中國的農業佔GDP的比重曾經是同樣的水平,在1990年之前,總體而言印度的農業比重還在中國之上,印度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了42.8%的比重,這是完完全全的農業國家了。不過整體來看,農業所佔的比重是逐漸降低的,到2018年印度的這個比重已經降到了14.46%,比1967年的高點下降了28個百分點,這個降幅是非常巨大的。
而印度2018年的製造業增加值只有4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的十分之一,雖然在全球排名第六位,但是絕對值還是非常低,大概是相當於中國20年前的水平。印度單靠服務業的發展是無法解決貧困問題的,發展製造業是唯一的出路。
⑩ 印度的GDP產值是多少
2010年前的各國gdp如下)說下印度吧:印度的綜合水平在國際上還是可以的,發展也不錯,和中國的發展速度差不多,只是發展晚了點,和中國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國際上稱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為金磚四國!這你應該知道,說明印度的地位在國際是也在慢慢提高!一個國家的國力主要看gdp,所以單從gdp上看,印度還行,但是人均gdp就不容樂觀了,可以是很低,2010年是980美元,中國是2千多,不及歐美的1/10,所以說印度也是很窮的!
GDP排名197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1,0255億美元
02----日本----------2068億美元
03----西德----------2037億美元
04----法國----------1470億美元
05----英國----------1236億美元
06---義大利---------1077億美元
07---加拿大----------851億美元
08--澳大利亞---------429億美元
09---墨西哥----------396億美元
10---西班牙----------390億美元
11----瑞典-----------357億美元
12----荷蘭-----------351億美元
13----中國-----------272億美元 ★★★★★
198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2,7956億美元
02----日本---------1,0279億美元
03----西德-----------8261億美元
04----法國-----------6824億美元
05----英國-----------5367億美元
06---義大利----------4546億美元
07----中國-----------3015億美元 ★★★★★
08---加拿大----------2689億美元
09---西班牙----------2218億美元
10---阿根廷----------2090億美元
199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5,8033億美元
02----日本---------3,0522億美元
03----德國---------1,5470億美元
04----法國---------1,2198億美元
05---義大利--------1,1045億美元
06----英國-----------9946億美元
07---加拿大----------5827億美元
08---西班牙----------5115億美元
09----巴西-----------4650億美元
10----中國-----------3878億美元 ★★★★★
1995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數據參考 http://www.eia.doe.gov/pub/international/iealf/tableb2.xls
01----美國---------7,4005億美元
02----日本---------5,2929億美元
03----德國---------2,4166億美元
04----法國---------1,5257億美元
05----英國---------1,1032億美元
06---義大利--------1,0661億美元
07----中國-----------7006億美元 ★★★★★
08----巴西-----------6756億美元
09---加拿大----------5760億美元
10---西班牙----------5709億美元
200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9,8247億美元
02----日本---------4,7661億美元
03----德國---------1,8752億美元
04----英國---------1,4409億美元
05----法國---------1,3133億美元
06----中國---------1,0808億美元 ★★★★★
07---義大利--------1,0776億美元
09---加拿大----------7242億美元
08----巴西-----------5998億美元
10---墨西哥----------5814億美元
2001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 TOP 40(重新整理)
01----美國--------10,1714億美元
02----日本---------4,2451億美元
03----德國---------1,8738億美元
04----英國---------1,4063億美元
05----法國---------1,3027億美元
06----中國---------1,1590億美元 ★★★★★
07---義大利--------1,1409億美元
08---加拿大----------6771億美元
09---墨西哥----------6178億美元
10---西班牙----------5775億美元
11----巴西-----------5025億美元
12----印度-----------4775億美元
13----韓國-----------4221億美元
14----荷蘭-----------3749億美元
15--澳大利亞---------3685億美元
16---俄羅斯----------3099億美元
17---阿根廷----------2687億美元
18----台灣-----------2644億美元
19----瑞士-----------2473億美元
20---比利時----------2276億美元
21----瑞典-----------2101億美元
22---奧地利----------1887億美元
23----波蘭-----------1745億美元
24-沙烏地阿拉伯--------1732億美元
25----挪威-----------1654億美元
26----丹麥-----------1628億美元
27----香港-----------1626億美元
28---土耳其----------1476億美元
29-印度尼西亞--------1453億美元
30--委內瑞拉---------1249億美元
31----芬蘭-----------1219億美元
32----伊朗-----------1188億美元
33----希臘-----------1163億美元
34----泰國-----------1147億美元
35----南非-----------1132億美元
36---以色列----------1103億美元
37---葡萄牙----------1084億美元
38---愛爾蘭----------1011億美元
39----埃及------------975億美元
40---新加坡-----------922億美元
2002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10,3831億美元
02----日本---------3,9934億美元
03----德國---------1,9841億美元
04----英國---------1,5636億美元
05----法國---------1,4313億美元
06----中國---------1,2371億美元 ★★★★★
07---義大利--------1,1843億美元
08---加拿大----------7167億美元
09---西班牙----------6531億美元
10---墨西哥----------6304億美元
2003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2004年1月1日匯率)
01----美國--------10,8572億美元
02----日本---------4,2907億美元
03----德國---------2,3862億美元
04----英國---------1,7750億美元
05----法國---------1,7316億美元
06---義大利--------1,4554億美元
07----中國---------1,3720億美元 ★★★★★
08---加拿大----------8505億美元
09---西班牙----------8271億美元
10---墨西哥----------6116億美元
2004年
01----美國--------117423.51億美元--面積--963.14萬Km2--人口--29523萬--人均-39709美元zo/@]v
02----日本---------59487.61億美元--面積---37.78萬Km2--人口--12733萬--人均-46719美元QBve:}
03----德國---------25862.04億美元--面積---35.70萬Km2--人口---8242萬--人均-31378美元u%
05----英國---------19448.58億美元--面積---24.48萬Km2--人口---6027萬--人均-32269美元:XB
04----法國---------18516.13億美元--面積---54.70萬Km2--人口---6043萬--人均-30640美元:"&xEN
06----中國---------16492.12億美元--面積--959.70萬Km2--人口-131185萬--人均--1257美元5t
07---義大利--------15758.59億美元--面積---30.12萬Km2--人口---5806萬--人均-27417美元(pw
08---西班牙---------8361.00億美元--面積---50.48萬Km2--人口---4028萬--人均-20757美元W
09---加拿大---------8343.90億美元--面積--998.47萬Km2--人口---3251萬--人均-25665美元-p)<-
10---墨西哥---------6260.80億美元--面積--197.26萬Km2--人口--10496萬--人均--5965美元=udmEz
國家 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按名義匯率計算) 單位:百萬美元
1 美國 14,486,624
2 日本 4,663,823
3 德國 2,730,109
4 英國 2,227,551
5 中國 2,054,880
6 法國1,972,724
7 義大利 1,709,668
8 加拿大 1,034,532
9 西班牙 1,019,024
10 印度 719,819
2006年世界經濟排名
排名 國家 06年GDP
1 美國 14,979,169
2 日本 5,083,367
3 德國 2,812,558
4 中國 2,587,999
5 英國 2,292,149
6 法國 2,108,307
7 義大利 1,728,474
8 西班牙 1,069,499
9 加拿大 1,057,291
10 印度 778,521
2007年
1 美國 139800 46280
2 日本 52900 41480
3 中國 33700 2520
4 德國 32800 39710
5 英國 25700 42430
6 法國 25200 41200
7 義大利 20900 35980
8 西班牙 14100 30820
9 加拿大 13600 41470
10 俄羅斯 11400 8030
2008年
— World 78,360,000
— 歐盟 18,930,000
1 美國 14,330,000
2 日本 4,844,000
3 中國 4,222,000
4 德國 3,818,000
5 法國 2,978,000
6 英國 2,787,000
7 義大利 2,399,000
8 俄羅斯 1,757,000
9 西班牙 1,683,000
10 巴西 1,665,000
2009年世界各國GDP排名
1、美國 14.8萬億
2、中國 5.2萬億
3、日本 5萬億
4、德國 3.5萬億
5、法國 2.5萬億
6、義大利 2.2萬億
7、英國 2萬億
8、加拿大 1.5萬億
9、西班牙 1.4萬億
10、印度 1.3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