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曾經統治過印度河流域的帝國有哪些
是英國和阿拉伯國家,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㈡ 印度地區的哪個帝國曾經與漢朝爭奪西域
「西域」最早指周朝諸地、漢以來成為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地區等。
所以,印度半島地區距離「西域」還是非常遙遠的,即使那個遙遠年代,在漢代,印度地區的國家也沒有染指西域。。當然如果貴霜帝國(疆域從今日的塔吉克綿延至裏海、阿富汗及印度河流域,國界已經到了現在的中亞)算是印度地區的話,這個帝國確實與漢朝擦過火。。。
㈢ 印度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哪裡
印度河流域文明(Ins Valley Civilization)亦稱印度河文明(Ins civilization)或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
印度次大陸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文化,1921年第一次在旁遮普邦(Punjab)的哈拉帕發現,1922年又在信德邦(Sindh)境內印度河畔的摩亨約-達羅(Mohenjo-daro)發現(現在這兩個地方都屬於巴基斯坦)。後來,在喀拉蚩(Karachi)以西480公里(300哩),靠近阿拉伯海岸的蘇特克根多爾(Sutkagen Dor),在喀拉蚩東北1,600公里(1000哩)西姆拉山(Simla Hills)麓的魯伯爾(Rupar),在距喀拉蚩東南800公里(500哩)西海岸南部的坎貝灣(Gulf of Cambay),以及在離德里北邊50公里(30哩)的亞穆納河盆地(Yamuna Basin),都發現這一文明的遺跡。它比稍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埃及文明分布更廣。
印度河文明包括哈拉帕和摩亨約-達羅兩個大城市以及100多個較小的城鎮和村莊。兩個大城市方圓都超過5公里(3哩),由其規模可推測是兩個大邦的政治中心或是一個大帝國輪流以兩地為京城(印度歷史上原是有一國兩都之制的),但也可能是哈拉帕繼摩亨約-達羅之後成為京城所在地,因為摩亨約-達羅不止一次受到大洪水的破壞。在卡提阿瓦(Kathiawar)以及更往南的南部文化區比主要的印度河地區略遲開發,這種文化有文字,字元約有250�6�5500個,部分已被試作解讀,此種語言已暫被歸入達羅毗荼(Dravidian)語族。該文明的中心時期約在西元前2500�6�5前1700年,但在前2千紀出現的南部地區文化可能延續到更晚的時候。
印度河文明顯然是由鄰近地方或古時的村莊演變而來。採行美索不達米亞的灌溉農耕方式,一則有足夠的技術在廣闊肥沃的印度河流域收獲作物,再則可控制每年一度既會肥沃土地又會製造禍患的水災。新文明一旦在平原區取得立足點並能應付切身問題,無疑將使人民溫飽,人口數量增加,下一步當然是沿著大河道兩側向前擴展。雖然零星的商業在此出現過,人民仍賴農業為生,除了栽種小麥和六行型大麥外,也找到飼料豆、芥末、芝麻以及一些棗核和些許最早栽植棉花的痕跡。馴養的動物有狗、貓、瘤牛、短角牛、家禽等,還可能飼養過豬、駱駝、水牛。象可能也被馴養,象牙的使用頗為普遍。由於沖積平原沒有礦產,礦物有時自外地運來。黃金由南印度或阿富汗輸入,銀和銅自阿富汗或印度西北(今拉賈斯坦〔Rajasthan〕)輸入,青金石來自阿富汗,綠松石來自伊朗(波斯),另有似玉的白雲母來自印度南部。
印度河流域文明發生晚於尼羅河流域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但早於商朝.距今大概是3300–1700 BC.考古工作在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人口都在4萬以上。兩個城市的中心都有一個人工堆成的土墩,用作衛城。在這個土墩上建有大谷倉,對其居民來說,這就好比是現在的中央銀行,發現了古代城市的遺址,發現了大量石器、青銅器和農作物遺跡,同時出土大量印章,但印章上文字至今無人能夠解讀,甚至不能確定其究竟是文字還是圖象符號。
㈣ 印度河流域的國家
印度河主要流經的國家是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印度洋)。印度河的老家在我國西藏自治區岡底斯山西麓。它向西北穿過克什米爾的深山峽谷,再轉向南行,就進入巴基斯坦的東北邊境了。入境後切穿鹽嶺,又進入了號稱「五河之地」的旁遮普平原。因為它在這里接納了5條支流,水量大大增加。再向南,流過沖積平原和三角洲,最後進入阿拉伯海。印度河全長3 180千米,是南亞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96萬平方千米。它的幹流大部分在巴基斯坦境內,只有上游一部分幹流和一些支流在印度境內。
㈤ 印度河的源頭在哪個國家
在中國,印度河的源頭位於我國西藏自治區岡底斯山西麓。
經中國 巴基斯坦 印度 孟加拉國
㈥ 古印度文明在哪個流域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城市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如摩亨佐·達羅城,面積達260公頃,全城劃分為12個街區,有整齊寬闊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統,有的住宅精美寬敞,開始邁入文明的門檻。這一文明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國的入侵。波斯人統治印度河流域近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才一度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征服。旃陀羅笈多領導了反馬其頓起義,在驅逐了侵略者後統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從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代發展到全盛時期。他經過多年征戰,使王朝版圖擴展到除印度半島最南端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個龐大的帝國是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後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推翻。此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在文學方面,創作了不朽的史詩《摩訶婆國多》和《羅摩衍那》。在哲學方面,創立了「因明學」,相當於今天的邏輯學。在自然科學方面,最傑出的貢獻是發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計數法,創造了包括「0」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所謂阿拉伯數字實際上起源於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人傳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紀,在古代印度還產生了佛教,後來先後傳入中國、朝鮮、日本。
㈦ 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河名出自梵文Sindhu(信度)之拉丁語式拼法Ins--即「河流」之意,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僅次於恆河,為該地區的文化和商業中心地帶。河流總長度2900~3200公里。印度河文明為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和定居社會主要文明之一。
印度河幹流源於中國西藏境內喜馬拉雅山系凱拉斯峰的東北部,山峰平均海拔約5500m,終年冰雪覆蓋。印度河上游為獅泉河,河流在印度境內基本上向西北流。河流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之間,接納眾多冰川,進入巴基斯坦境內後,在布恩吉(Bungi)附近與吉爾吉特(Gilgit)河相匯,然後轉向西南流,轉向西南貫穿巴基斯坦全境,在卡拉奇附近注入阿拉伯海。左側支流的上游部分大部分在印度境內,少部分在中國境內,右側的一些支流源於阿富汗。
㈧ 公元前327年,哪個國王侵入了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在滅亡波斯帝國後侵入了印度河流域,亞歷山大試圖乘勝東進,制服恆河流域。但懾於摩揭陀國的強大,加上士兵在連年爭戰中已經厭倦這樣的生活,厭倦了討伐,於是亞歷山大放棄了原來的計劃於兩年後返回了巴比倫。此時,西北地區由於亞歷山大的撤退,留下了一個政治空白,同時也給了時刻准備著的旃陀羅笈多一個天賜良機。
孔雀王朝時代的玉牛
㈨ 四大文明古國印度河流域的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地除了尼羅河下游,印度河流域外,還有西亞的兩河流域和黃河中下游地區.
㈩ 印度河和恆河分別主要流經哪個國家
印度河流經中國和印度。
印度河(Ins),梵名Sindhu(信度)。乃南亞之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喜馬拉雅山與喀喇昆侖山兩山脈之間,流向西南而貫穿喜馬拉雅山,右岸交會喀布爾河,左岸匯流旁遮普(梵Pan~ja^b,五河之意)地方之諸支流,經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五河之地乃古印度文化之據點;佛教文化則盛行於喀布爾河流域、旁遮普北方之犍陀羅。
恆河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國。支流在中國雅魯藏布江。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孟加拉國,與賈木納河(雅魯藏布江下游)匯合後,改稱帕德瑪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