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的神明有哪些

印度的神明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1-26 06:24:45

1. 印度所有的神

象頭神迦尼薩Ganesha是濕婆神(Shiva)與雪山女神(Parvati)之子,在印度,人們進行任何活動前均先禮拜象頭神迦尼薩,因為他是創生和破除障礙之神,他也協助信眾接近其他的神祗,世人相信迦尼薩帶來成功和幸福。印度教在舉行儀式之前、結婚、朝聖前、出遠門、拜師開學、開店都會敬拜迦尼薩,詩人也從他那裡得到靈感。他是印度的家庭守護神。

關於象頭神Ganesha的來歷有幾種版本,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說大自在天濕婆的太太婆婆諦(Parvati, 佩爾巴利? 雪山女神)婚後久無子息, 濕婆自己是破壞神, 也沒辦法, 只好叫老婆去拜託毗濕奴, 每日以鮮花, 果品, 珍寶, 黃金供養, 並飯婆羅門一千人, 持續一年, 並齋戒沐浴, 凝神壹志, 存想毗濕奴. 婆婆諦就在恆河邊舉行這種儀式. 有一天見到一個老婆羅門, 叫她回自己的屋裡, 就可以得到一個兒子. 羅門是克利斯那天 (Krishna) 化身, 他後來就變成婆婆諦的兒子, 叫做迦尼薩 (Ganesa) 婆婆諦得子, 諸神都來慶賀, 大家都搶著看嬰兒,只有土星神莎尼(Sani)低首垂目, 不敢看嬰兒一眼. 婆婆諦問其故, 莎尼回答說, 他以前一心虔禮毗濕奴,而疏於禮敬毗濕奴的太太,毗太太於是加以詛咒, 讓他不管目光看到誰誰就會死掉 (照攪海神話來看, 毗太太應該是吉祥天, 不過這么狠的詛咒看起來實在不大合吉祥天的形象, 不過 自古以來神都滿亂來的, 不予深究) , 為了避免發生不幸, 所以不敢看人, 更別說是三大神之一的兒子了. 婆婆諦聽了不以為意, 想說自己地位跟毗太太也是不相上下, 說不定還有跟毗太太較勁之意, 不惜拿孩子的小命開玩笑, 就硬逼土星神看她的兒子, 一看之下, 小孩當場身首分家, 頭飛回克利斯那天宮, 跟那化身為子的天神重新結合了. 心傷愛子慘死的濕婆神投地痛哭, 諸神也同樣哭泣, 毗濕奴眼看這禍事是自己的老婆惹出來的, 再加上自己身為守護生命的大神, 也不能不管, 就騎上了他的大鵬金翅鳥喀緱丹(Garuda),飛到普修薄波陀羅(Pushpabhadra)河邊, 找到一頭在睡覺的大象, 就把象頭砍了下來, 拿回來裝在死嬰的脖子上, 因此迦尼薩就成了象頭人身. 雖然變成象頭, 畢竟嬰兒死而復活, 婆婆諦為此舉行盛大的慶祝宴會, 只有倒霉的土星神被踢出諸神集團, 還遭到婆婆諦的詛咒, 變成跛腳, 真是有夠歹命.... 這個故事的版本尚有許多, 暫且不表. \"孔雀王\" 里有一段 \"地獄門\" , 里頭的大反派叫做 \"大聖歡喜天\" , 即為迦尼薩在密宗里的名字, 也是畫做象頭之形, \"孔雀王\" 的考據之謹慎令人肅然起敬.。

另一個傳說版本是說雪山神女在濕婆離家不在的日子裡,生下愛子迦尼薩。因為迦尼薩是神之子,出生後就長的十分高大強壯,有一天帕爾瓦蒂想洗澡,就讓兒子守在門外,不讓外人偷窺。不久濕婆神回家,見到有一個高大英俊的小夥子站在門口,誤以為老婆與人私通,醋意大發,非要闖進去找雪山神女說個明白,而迦尼薩則堅守母親的囑托,死活不肯讓老子進去。於是這對沒有見面的父子開打起來,濕婆氣怒之下,一刀砍下兒子的頭,迦尼薩立刻身首二處。

雪山神女聽見外面的吵架聲,趕出門來看時,正見丈夫砍下親生兒子的頭,於是痛哭失聲 ,此時濕婆才知道做錯了事,於是去求守護生命神毗濕奴。毗濕奴告訴濕婆神,明天太陽升起,按照他指引的線路,將見到的第一個生物的頭砍下,安裝在他兒子的脖子上,就可以使迦尼薩死而復活。濕婆依言上路,結果碰上第一個生物就是大象。(據說這頭可憐的大象也不是凡物的,正是印度教中「萬神之王」因陀羅的坐騎。)於是取下象頭,放在兒子的身上,因此迦尼薩就成了象頭人身。同時濕婆為了補償他的兒子,便命令所有的神都要全力幫助象頭神達成目標,從此只要有象頭神想要完成的願望,諸神就會竭盡全力去幫助他掃除一切障礙,於是象頭神就成了掃除障礙之神,受到眾多信徒的膜拜。

關於Ganesha的傳說,還有一件事情很有名,就是印度最偉大的經典之一《摩訶婆羅多》的創作經過。《摩訶婆羅多》是世界第一長詩,我們今天看到的印度神話,幾乎都包括在這一本巨著裡面。

傳說中作者在構思完整部書之後,不知如何把他寫下,只好求助於天神梵天。梵天指點他,可以找Ganesha幫忙,於是這部巨著就被整理記錄下來了。

印度的傳統,一切的榮耀都會歸屬於神明,這一類關於文字與智慧的事情,就是會歸類到Ganesha的管轄的。象頭神在亞洲地區流傳非常廣,神亦為佛教所接受,稱為大聖歡喜自在天、或歡喜天、聖天,為佛教的守護神。很多地區也把Ganesha當成財神,胖嘟嘟的樣子也的確喜氣洋洋。

關於大聖歡喜天的傳說還有一個是和觀音有關的。佛典《四部毗那夜迦法》中有一個「大聖歡喜天」的故事,大自在天(即顯婆神)的兒子,象頭人身,他性絡暴戾,所以又叫大荒神;觀音菩薩為了降伏他的荒暴,化身為一個女子去找他,他一見女子,欲心熾盛,欲擁抱其身,該女子拒絕說:「你想觸摸我的玉身,能為護持佛法不?依我護法後,能莫作障礙不?」他回答說:「我依緣今後全隨你。」於是毗那夜達女含笑接受他的擁抱性合,得到了他的歡心,從而把他調伏到佛教中來,因此皆大歡喜,得名「大聖歡喜天」。

在日本,Ganesha被認為是財神,或夫婦圓滿之神。

在泰國,是「象頭神財天」。

在西藏密宗,紅象頭王財神,或稱為紅財神。

在印度他更是一般商店供奉的神。

2. 印度的宗教和神靈都有那些

印度教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羅門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羅門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學習和領會。然而佛陀並非毫無選擇的全盤接受,而是以批評的態度,透過個人的修證體驗,對於婆羅門教的主張,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說有「我」,佛教則說「無我」;印度教說「梵」為宇宙之體,佛教則說諸法因緣生滅的本體是空;印度教嚴格區分階級制度,佛教則提倡一切眾生平等;後期印度教的派別中出現以苦行或樂行的修持,佛教則主張「中道」為修行原則等。

盡管在學說上彼此各成體系,但兩千五百多年來,佛教與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豐富了印度的哲學思想。尤其是當古印度中的四姓階級轉信佛教,悟道證果,乃至在印度中期,印度教藉佛教壯大自宗,都顯而易見佛教的出現為印度教的過去提供了深刻的反省,也為印度教的未來指出了寬闊的走向。

印度教的簡介

西元前十六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開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對自然山川的敬畏與崇拜,雅利安人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須膜拜、禮贊、歌頌一切自然神只,且將贊歌編為聖典,相互傳頌。到了後期,與人們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漸轉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為了與神溝通,祭祀便成為一件大事,司祭者擁有無上權威,能為自己祭祀、為他人祭祀及教授聖典。於是,在階級制度嚴格劃分的社會里,司祭者被尊為最高階級的婆羅門,他們依著「祭祀萬能」的神聖職權,開啟了神權色彩濃厚的婆羅門思想。

婆羅門教主張:「梵」是宇宙現象的本體,人的生命現象為「我」,宇宙萬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來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輪回受苦,唯有體證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脫。此思想彌漫在當時的印度社會,直到西元前六世紀,出現了反婆羅門教的思想家,他們反對祭祀,主張透過禪定、苦行或享樂來完成解脫。鑒於當時修苦、修樂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於苦,不偏於樂的中道觀,做為修行的根本原則。

阿育王及迦膩色迦王時期,佛教成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紀時,婆羅門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進一步雜糅了佛教及其他學派的思想,於是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而以「新婆羅門教」自居,企圖恢復舊有地位,這就是今日所說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許多流派中,又以毗濕奴派、濕婆派及性力派為主。八世紀以後,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羅,依據婆羅門教的根本教義,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優點,使印度教宗教實踐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瑣的理論淡化,印度教遂一躍而成為當時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蘭教入侵印度以後,佛教遭受嚴重迫害,印度教卻因為與伊斯蘭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區域仍舊保持著很大的勢力。

到了近代,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傳入,印度教掀起了廣泛的宗教改革,反對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種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瑣宗教儀式、寡婦殉葬等愚昧現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大多數人多信奉此教,其種族階級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婦殉葬等諸多民間陋習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也不能這么說佛教現在印度有2千萬的信眾

3. 印度神話中有多少神明各司何職

印度神話人物
天龍八部佛經解釋
天龍八部,又叫做八部龍神,因為天龍在八部眾中居於首位。八部:一、天,二、龍,三、夜叉,四、干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現在一一的解釋如下:
「天」,是「提婆」的音譯,有欲界的六天,及色界無色界等諸天。在《法華論》中說:「清凈光潔,最尊最勝,故名為天。」這是對於帝釋、自在天、毗沙門天以外諸天部樂界的總稱。

「龍」,梵語「那伽」,是禽類的水屬之王。龍身到處隱顯自在,在《法華經》中列有八大龍王之名。

「夜叉」,這是勇健鬼,暴惡鬼,能飛行空中的鬼類。
「干闥婆」,梵語是「彥闥縛」,譯有「尋香」、「食香」、「嗅香」、「香神」的多種不同,以香為食,侍奉帝釋而司奏伎樂,常在須彌山之南,金剛窟中,能飛行虛空。
「阿修羅」,正音應讀為「阿素洛」,譯為「非天」,其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是鬼神的一類,也譯為「無端正」,男醜女端正之義,又譯為「無酒」,因為宿世好酒,而不能隨順己意,故持不飲酒戒。阿修羅,很多地方都略稱修羅。修羅在前世雖然也修五戒十善,可是他有我慢勝他之心,猜忌之念甚盛,死了以後即是阿修羅,與忉利天互相憎嫉,故恆有戰斗,常受三時銅鑊、劍戟等苦。世俗容易發怒的人,稱為燃燒著修羅的瞋火,就是從這里而來,修羅不一定要說住在天上,人間到處都有修羅。
「迦樓羅」,是印度神話中的怪鳥,梵音叫「揭路荼」,譯為「金翅鳥」或「妙翅鳥」;又稱為「迦樓羅王」,即是一切鳥類之王。住在須彌山北方大鐵樹間,翅翼金色,兩翼之端相距,三百三十六萬里。日日巡視須彌四天下,捕龍而食。頭上掛有如意珠,常從口中吐大火焰,所以又有名字叫做「迦樓羅炎」。
「緊那羅」,梵音的正音是Kililmara,譯為「疑人」,或「疑神」,因人形而頭上有一角,人見之常疑為似人或非人,故得此名。乃帝釋的樂神,能以歌舞侍奉帝釋,其形象稍似馬首人身,人首鳥身。
「摩睺羅伽」,正音是「牟咜洛迦」,譯為「大腹行」或「蟒神」,是人形蛇首。

4. 印度的宗教信仰里都有哪些神

三世佛:南無過去、現在、未來註:通常三世佛分橫三世佛與豎三世佛。

豎三世佛:
過去佛的燃燈上古佛,加上現在世的釋迦佛(原名:悉達多),以及未來世的彌勒佛

橫三世佛:
中間是釋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薩,左立普賢菩薩;
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旁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左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佛,兩旁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
(因都有如來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這個名詞.西遊原著里,提及了南無過去現在未來佛,本書中稱之為三世佛。)

四大金剛: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潑法金剛、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昆侖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五方佛:
東方不動(身)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薩:
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靈吉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波離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迦旃延論議第一、羅睺羅密行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羅漢:
托塔羅漢、探手羅漢、過江羅漢、芭蕉羅漢、靜座羅漢、騎象羅漢、看門羅漢、降龍羅漢、舉缽羅漢、布袋羅漢、長眉羅漢、開心羅漢、喜慶羅漢、挖耳羅漢、笑獅羅漢、伏虎羅漢、沉思羅漢、騎鹿羅漢、

十八伽藍
美音、梵音、天鼓、嘆妙、嘆美、摩妙、雷音、師子、妙嘆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視

二十諸天:
日天(又名日宮天子)、大梵天、多聞天、金剛密跡、鬼子母神;
月天(又名月宮天子)、帝釋天、持國天、大自在天、摩利支天;
(大)辯才天、(大)功德天、增長天、散脂大將、婆竭龍王;
韋馱天(戰神塞犍陀)、堅牢地神、廣目天、菩提樹神、閻摩羅王。

其它:
金頂大仙、阿儺、伽葉。

婆羅門教諸神:
佛祖摩訶婆羅佛與婆羅三世佛(此四佛全部為虛構、以下人名為與如來有關的仙、人)

頻婆娑、阿羅藍、郁陀、提婆達多
主要大神:

大梵天、濕婆樓陀羅、雪山女神杜爾迦、群主婆羅八部(婆羅門天龍八部)-(婆羅八部為虛構)
印度創世諸神:
水神伐樓那、土神陀濕多、風神伐由、日神蘇里耶、天帝因陀羅道神普善、保護神毗濕奴、阿修羅:底提耶與檀那婆、火神婆由。

5. 印度的守護神有哪些

印度教眾神

梵天/Brahma/ブラフマ
最普遍的觀念認為梵天是眾神之首,宇宙的構造者和世界的守護者.他被認為是從漂浮在宇宙洪水上的宇宙金卵中孵化出來的;也有的說他是從毗濕奴肚臍上生出的蓮花中誕生的。梵天本來是宇宙精神[梵>的人格化體現,但是當其演化為與其他神一樣具有了肉體的時候這個神的地位也不可避免的開始了墮落.
八部眾:婆羅門神話中有八種不同部類的神,是佛教八類護法天神。其中以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故稱「天龍八部」,亦稱「八部眾」。

天天眾

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為婆羅門教的創世神)、帝釋天(原為雷雨神兼戰神)、多聞天、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皆屬於天眾。

龍眾

梵語稱為那迦,是護衛佛法的有功之臣,專司興雲降雨。在佛經里,龍擁有大量的珠寶,是海里的富豪。

夜叉

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 「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輕捷」等。佛教中,北方毗沙門天王即率領夜叉八大將,護眾生界。在古印度神話中,夜叉是一種半神,有關其來源,說法不一。據《毗濕奴往世書》所述,夜叉與羅剎同時由大梵天的腳掌中生出,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羅剎不同,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因而被稱為「真誠者」。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

乾闥婆

是香神或樂神。原為婆羅門教崇拜的群神,據稱是侍奉帝釋天而司奏伎樂之神。乾闥婆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大多被描述為少女形象,體態豐滿,飄帶飛揚,凌空飄盪,極為優美。在古印度神話中,他們屬於半神,熟諳並揭示上天的奧秘和聖理,被視為太陽光焰的化身。相傳,他們為天神備制蘇摩酒。(乾闥婆在神話中就是帝釋天的樂師,而且與蘇摩極有淵源) 他們在佛前演唱的時候 『三千世界皆為之震動『。

毗濕奴/Vishnu/ヴィシュヌ

印度教三神組合之一,維持的神毗濕奴.掌管世界的繁榮並維護世界.在《吠陀》中,毗濕奴僅僅以「三步」著稱,他用三步量出了地界和諸天的大小。這一行為的意義後來在史詩中被引申為包括其他職能,毗濕奴等同於創造者和最高神。
毗濕奴的天國韋昆塔在世界之山梅盧正的山坡上,方圓八萬英里,全部用黃金和寶石築造。韋昆塔有五個池塘,塘中長著藍色的、紅色的和白色的蓮花;毗濕奴和拉克希米置身於白色蓮花之中。

與強調暴力的濕婆不同,毗濕奴的神話更多地體現了他睿智的一面.毗濕奴經常通過化身的辦法來尋找不可動的法則的空子從而達到目的.他最有名的事跡都是通過化身而不是他本人完成的.

濕婆/Siva/シヴァ

印度教三神組合之一,破壞神濕婆.當一個時代結束時他毀滅世界為新世界的再生做准備.吠陀時代濕婆的前身魯陀羅,是紅色的風暴和閃電之神。居住在山中的恐怖之神,人們必須好言撫慰的牲畜和醫葯之神。作為閃電之神。由於魯陀羅是濕婆的前身,濕婆作為他的後繼者可以要求得到眾神的祭司和最高神權候補者的地位。
阿修羅

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佛教經籍稱阿修羅為 「非天」或「劣天」。他與鬼蜮有相似之處,卻不是鬼蜮;他與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卻不是人。他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又極端丑惡的怪物。據佛教傳說,阿修羅與帝釋天是冤家對頭,總是互相爭斗不休。因為是與天神對立的最高惡魔,被逐出天界,居於彌盧山洞窟中,曾多次與天神惡戰,但皆處於劣勢。

迦樓羅

金翅鳥。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濕奴的坐騎,眾鳥之王。其形象為半人半鳥,生有鷹首、利爪和喙,身軀和四肢則與人無異。 佛教中的金翅神鳥,極其龐大,據說兩翅展開就有 336萬里。 密宗中 迦樓羅 象徵勇健菩提心。

緊那羅

歌神。據《羅摩衍那》所述,為人軀馬首,或馬軀人首,又說為人首鳥軀。緊那羅與乾逹婆的聯姻 緊那羅的頭上都長有一個犄角,所以又有一個名字叫疑神。

羅剎女

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暴惡、可畏。原是印度神話中的惡魔,乃是人類之敵。羅剎性情暴戾,喜歡在夜間活動,時常出沒於墳地。常會化作種種形象,殘害人命。羅剎有男女之分,男羅剎膚色黝黑、朱發、綠眼,一副鬼相;女羅剎,又名羅剎女,則是絕色美女。據傳說,羅剎和夜叉一起生於大梵天之足。

帝釋天

又稱「帝釋」、「天帝釋」,亦做帝釋尊天,梵文音譯為「釋迦提桓因陀羅」,既印度教和婆羅門教中的雷帝因陀羅。是《梨俱吠陀》中的主神,稱他統治一切,被尊為「世界大王」。但是,吠陀神祗被佛教吸收之後,身份和神性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成了佛教護法神,地位比原來低了許多。傳說其「身體巨大,力大無窮,全身茶褐色,毛發直立。手持金剛杵,坐在軍車上巡視大地」。在佛教中隸屬八部眾天眾中的二十諸天。傳說釋迦降生時,他與大梵天分侍左右,其形象為女相帝王身。

阿修羅

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佛教經籍稱阿修羅為「非天」或「劣天」。他與鬼蜮有相似之處,卻不是鬼蜮;他與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卻不是人。他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又極端丑惡的怪物,「具三面六臂,青黑色,呈忿怒裸形之相」。據佛教傳說,阿修羅與帝釋天是冤家對頭,總是互相爭斗不休。因為是與天神對立的最高惡魔,被逐出天界,居於彌盧山洞窟中,曾多次與天神惡戰,亦被稱做「斗神」,但皆處於劣勢。因為他太好戰,所以後世便把戰場稱做修羅場。(很符合要毀滅一切的阿修羅形象,此外,大家該知道「非天夢魔」的意思了吧!) 在佛教世界,他改邪歸正,成了護法「八部眾」之一,輪回六道之一就是修羅道。(阿修羅在眾多漫畫中出任主角,象CLAMP的《聖傳》)
羅剎

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暴惡」、「可畏」。原是印度神話中的惡魔,乃是人類之敵。羅剎性情暴戾,喜歡在夜間活動,時常出沒於墳地。常會化作種種形象,殘害人命。羅剎有男女之分,男羅剎膚色黝黑、朱發、綠眼,一副鬼相;女羅剎,又名羅剎女,(《大唐雙龍傳》?)則是絕色美女。據傳說,羅剎和夜叉一起生於大梵天之足。

蘇摩

古印度神話中的酒神,後演變為月神之稱謂。「蘇摩」原為一種蔓草,取其莖在水中浸泡後以石榨取黃汁,經羊毛篩過濾,再以水稀釋,加入牛乳、麥粉攪勻,發酵後釀成蘇摩酒。印度神話中常以此酒祭神。在《梨俱吠陀》中稱蘇摩酒為天神之甘露,可賦予飲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在史詩中,蘇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葯草,是該四項的保護神。

吉祥天

吉祥天女,即大功德天。本為婆羅門教、印度教所信奉之神。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梵文音譯「摩訶室利」,「摩訶」意為「大」,「室利」有二義:功德和吉祥。合起來即「大功德」、「大吉祥」。

吉祥天女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吉祥女神、幸福女神。佛教傳說她是毗沙門天王之妹,因毗沙門兼任婆羅門的財神,所以她也是財富女神。又稱她功德圓滿,並有大功德於眾,故還是位大功德神。吉祥天女長得十分漂亮,所以又是一位美麗女神。

有的印度神話說她是在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坐於蓮上手持蓮花出世,所以又有「乳海之女」的名字。有的神話則把她說成是三大神之一「救世者」毗濕奴的夫人。(不是毗沙門天的夫人啊?)

吉祥天女在中國寺廟中,形象端莊美麗,後妃裝束,兩只手(或四隻手),一手持蓮花,一手灑金錢,有兩只白象伴護,這是吉祥的象徵。她的坐騎除蓮花之外,還有金翅鳥和貓頭鷹。

明王

在佛教中的身份就是佛的「忿化身」。俗話說:佛都有火,佛一旦發火後會怎樣呢?那就是變身啦。每個佛都有個對應的「忿化身」,如釋迦牟尼如來佛的「忿化身」是無能勝明王,彌勒佛的「忿化身」是中央不動尊明王等。密宗中的明王有很多,常見的有五大明王,八大明王,十大明王,最為人所樂道的當然是孔雀明王,看過獲野真《孔雀王》的朋友的朋友一定不少吧。(guggle:不過一直不清楚孔雀明王是哪位佛的「忿化身」,知道的高人請賜教)

菩薩

全稱是「菩提薩垂」,意為「覺有情」,「道眾生」等。有時又譯為「開士」「大士」。所以常有人把菩薩稱為大士的,比如「觀音大士」既是。菩薩在佛國的地位僅次於佛,最有名的四個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
金剛

是梵文Vajra的意譯,意譯為「縛日羅」、「伐折羅」。本來是指吠陀和印度神話中的狼牙棒、粗棒,是眾神之王因陀羅的武器。金剛由金、銅、鐵;山岩製成,有4角或l0O個角,還有1000個利齒,在佛教中,金剛以其譬喻堅固、銳利、能摧毀一切,成為堅固、不滅的象徵。古印度兵器金剛桿也作為豐產的象徵,也曾作為公牛生殖器的形像,在佛教密宗中則表示伏魔、斷煩惱、堅利智的法器。

金剛力士:就是一些手執金剛柞在佛國從事護法的衛士。

金剛密跡:又叫密跡金剛、密跡力士、秘密主,是手持金剛杵給佛擔任警衛的夜叉神的總頭目。「夜叉」是梵文音譯,又譯為「葯叉」,意思是「能啖鬼」、「捷疾鬼」、「勇健」是印度神話中一種半神的小神靈。《大日疏經》卷一說;「西方謂夜叉為秘密,以其身口意速疾隱秘,難可了知,故舊翻或為密跡。若淺略明義,秘密主即是夜叉王也。」「密跡」是因其能聽到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

6. 印度有多少個神

佛教中的護法諸神,天龍八部。天龍八部又叫"八部眾",是佛教八類天神。 天眾(天王) 天即神,著名的大梵天(原為婆羅門教的創世神)、帝釋天(原為雷雨神兼戰神)、多聞天、持國天、增長天、廣目天、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皆屬於天眾。 龍眾(龍王) 梵語稱為那迦,是護衛佛法的有功之臣,專司興雲降雨。在佛經里,龍擁有大量的珠寶,是海里的富豪

夜叉 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能啖鬼"、"捷疾鬼"、"勇健"、"輕捷"等。佛教中,北方毗沙門天王即率領夜叉八大將,護眾生界。在古印度神話中,夜叉是一種半神,有關其來源,說法不一。據《毗濕奴往世書》所述,夜叉與羅剎同時由大梵天的腳掌中生出,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羅剎不同,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因而被稱為"真誠者"。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

乾闥婆 是香神或樂神。原為婆羅門教崇拜的群神,據稱是侍奉帝釋天而司奏伎樂之神。乾闥婆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大多被描述為少女形象,體態豐滿,飄帶飛揚,凌空飄盪,極為優美。在古印度神話中,他們屬於半神,熟諳並揭示上天的奧秘和聖理,被視為太陽光焰的化身。相傳,他們為天神備制蘇摩酒。(乾闥婆在神話中就是帝釋天的樂師,而且與蘇摩極有淵源)
阿修羅 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佛教經籍稱阿修羅為"非天"或"劣天"。他與鬼蜮有相似之處,卻不是鬼蜮;他與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卻不是人。他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又極端丑惡的怪物。據佛教傳說,阿修羅與帝釋天是冤家對頭,總是互相爭斗不休。因為是與天神對立的最高惡魔,被逐出天界,居於彌盧山洞窟中,曾多次與天神惡戰,但皆處於劣勢。

迦樓羅 金翅鳥。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濕奴的坐騎,眾鳥之王。其形象為半人半鳥,生有鷹首、利爪和喙,身軀和四肢則與人無異。

緊那羅 歌神。據《羅摩衍那》所述,為人軀馬首,或馬軀人首,又說為人首鳥軀
摩喉羅迦 大蟒神

蘇摩 古印度神話中的酒神,蘇摩"原為一種蔓草,取其莖在水中浸泡後以石榨取黃汁,經羊毛篩過濾,再以水稀釋,加入牛乳、麥粉攪勻,發酵後釀成蘇摩酒。印度神話中常以此酒祭神。在《梨俱吠陀》中稱蘇摩酒為天神之甘露,可賦予飲用者超自然之力或永生之力。在史詩中,蘇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葯草,是該四項的保護神

帝釋天 帝釋天又稱"帝釋"、"天帝釋",梵文音譯為"釋迦提桓因陀羅"。其中,"釋迦"的意思是"能",是其姓;"提桓"意為"天";"因陀羅"意為"帝";合起來即是"能天帝"、"天帝"。帝釋原為古印度吠陀神話中的一位大神。 吠陀神話是印度上古神話,主要保存於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梨俱吠陀》中。帝釋是《梨俱吠陀》中的主神,稱他統治一切,被尊為"世界大王"。但是,吠陀神祗被佛教吸收之後,身份和神性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多成了佛教護法神,地位比原來低了許多。 帝釋成為佛教護法神之後,被安排作了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居住在須彌山頂之善見城。須彌山本為印度神話中的山名,是一座巨大無比的金山,是宇宙的中心;也是日月星辰賴以轉動的軸心。此說法亦為佛教所沿用。須彌山頂中央為帝釋的居所,四方又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山頂上有座天宮「善見",即帝釋所居。須彌山的四面山腰為四天王天,住著四大天王,周圍又有七香海、七金山,再外環繞著鹹海,鹹海四周即四大部洲。 帝釋天當上欲界忉利天眾神之王,王宮的設備自然極其富麗堂皇,他身邊的侍女也多不勝數。帝釋天是天上和人間的道德維護者。如果天神違犯天規,他便予以懲罰;要是人間出現暴君,他也會去除暴安良。 在佛教神話中,帝釋天最重要的職責是保護佛祖、佛法和出家人。其形象頭戴寶冠,身上裝飾種種瓔珞,手持杖或杵。在中國寺廟里,帝釋多為少年帝王像,且是男人女相

吉祥天 吉祥天女,即大功德天。本為婆羅門教、印度教所信奉之神。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梵文音譯"摩訶室利","摩訶"意為"大","室利"有二義:功德和吉祥。合起來即"大功德"、"大吉祥"。 吉祥天女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吉祥女神、幸福女神。佛教傳說她是毗沙門天王之妹,因毗沙門兼任婆羅門的財神,所以她也是財富女神。又稱她功德圓滿,並有大功德於眾,故還是位大功德神。吉祥天女長得十分漂亮,所以又是一位美麗女神。 有的印度神話說她是在天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坐於蓮上手持蓮花出世,所以又?quot;乳海之女"的名字。有的神話則把她說成是三大神之一"救世者"毗濕奴的夫人。 吉祥天女在中國寺廟中,形象端莊美麗,後妃裝束,兩只手(或四隻手),一手持蓮花,一手灑金錢,有兩只白象伴護,這是吉祥的象徵。她的坐騎除蓮花之外,還有金翅鳥和貓頭鷹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恐怕是佛教國家裡名氣最大的神將,他們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話傳說和古印度教中關於"天"的種種說法,提出"三界說"。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皆在三界?quot;輪回"不已。三界中欲界為最低一界,人類社會居此界,地獄、餓鬼、畜生居此界,諸天神亦居此界。不過,天神住在此界天上,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離人世最近。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處。 佛經說,四天王天就在著名的須彌山山腰,那裡聳立著一座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山峰,稱須彌四寶山,"四寶所成,東面黃金,西面白銀,南面琉璃,北面瑪瑙。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務是各護一方世界,即佛教所說的須彌山四方的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故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quot;多羅吒"是梵文的音譯,意譯"持國","持國"的意思就是慈悲為懷,保護眾生。他是主樂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既然同為樂神,那麼乾闥婆王是持國天也就不奇怪了) 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寶劍。"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譯,意譯"增長"。"增長"指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纏一龍。"毗留博叉"意譯"廣目",即能以凈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他為群龍領袖,故手持一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身綠色,穿甲胄,右手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握神鼠----銀鼠。"毗沙門"意譯即"多聞",比喻福、德之名聞於四方。手持寶傘,用以制服魔眾,保護人民財富。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他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財天,在印度古神話中既是北方的守護神,又是財富之神,故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

羅剎 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暴惡"、"可畏"。原是印度神話中的惡魔,乃是人類之敵。羅剎性情暴戾,喜歡在夜間活動,時常出沒於墳地。常會化作種種形象,殘害人命。羅剎有男女之分,男羅剎膚色黝黑、朱發、綠眼,一副鬼相;女羅剎,又名羅剎女,則是絕色美女。據傳說,羅剎和夜叉一起生於大梵天之足。(所以和夜叉是兄弟吧)

多摩羅 古印度神話中的人物。據《羅摩衍那》所述,為達剎波舍波提的16個女兒之一,仙人迦葉波娶她為妻,生有5女。

希望採納!!

7. 印度的神明古印度三大神明印度有多少神明

印度神話人物
天龍八部佛經解釋
天龍八部,又叫做八部龍神,因為天龍在八部眾中居於首位。八部:一、天,二、龍,三、夜叉,四、干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

8. 中國有哪些印度神明

印度的宗教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宗教的影響深入到它的社會與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這個國家及其絕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決定性的角色。印度被稱為「宗教博物館」,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約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創立的婆羅門教,公元8世紀左右,商羯羅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義,發展成為印度教。該教綜合了多種信仰,非常復雜。

印度教

印度教信眾超過人口的82%,也就是說多達8億以上的人口信奉該教。印度教由大約形成於公元前10世紀的婆羅門教發展而來。印度教是多神教。據說,印度教的神有3.33億之多。印度教經典繁多,教義十分繁雜,它既有崇尚神明的理論,也有一些無神論的思想。它既是一種禁慾的宗教,又是一種縱欲享樂的宗教,而在實際生活中,它則變成一種哲學、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風俗習慣。正如馬克思所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欲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慾主義的宗教;既是林加(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宗教,又是扎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印度教的組織形式比較鬆散,但也有一種獨特的社會組織形式,即所謂的「種姓制度」。這種制度的典型特徵是:社會分隔、等級制度、飲食與社交限制、不同集團具有不同的世俗和宗教權利、職業世襲以及內婚制和順婚制(即高等種姓的男子可娶較低種姓的女子,反之則被視為大逆不道)。印度教的宗教儀式相當繁復。一個正統的印度教徒一生中要經過家庭祭祀和公共祭祀的16種聖禮。

9. 古印度的神有那些

濕婆(Shiva):雖然濕婆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創造和毀滅之神,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佛教中的大自在天,這有點如伊斯蘭教義中也承認耶穌一樣的有趣。作為破壞神的濕婆負責在舊時代結束時毀滅世界以便為新世界的再生做准備,而他毀天滅地的偉大力量據說來自於來自於刻苦修煉瑜伽。神話中的濕婆皮膚白皙,有著藍色喉嚨,五個面孔,四條手臂和三隻眼睛。對於年輕一代的讀者而言,日本國寶級漫畫家高田裕三的《3X3隻眼》中那位鬼眼王濕婆可能更令他們有熟悉的感覺吧?濕婆的第三隻眼睛是一件強大的武器,當濕婆用它盯住敵人時,它能噴火燒死他們。在宇宙周期性的毀滅之際,他用這隻眼睛殺死所有神和其他生物。他另外的武器還有一柄稱作比那卡的三叉戟,是閃電的象徵,標志著濕婆是風暴之神;有一口劍;一張稱作阿賈伽瓦的弓和一根底端有一個骷髏的棍棒,被稱作卡特萬伽。另外的武器是三條蛇,它們纏在他身上,能飛快地沖向敵人:一條蛇纏在他束起的頭發中,在他的頭上揚起頭兜;一條蛇纏在他的肩上或頸上;另一條蛇構成他的聖線。除了這些武器之外,濕婆的大部分狀貌特徵都強調此神凶暴的方面,這些特徵包括他用蛇作的頭飾和骷髏的項鏈,伴隨他的公牛南迪或者是南迪的新月形標志。

10. 印度神廟主要信奉哪些神明

印度的神廟最主要是支提和毗訶羅。支提(Chaitya),原義是火葬的柴堆,泛指禮拜場所,在佛教建築中特指塔廟、祠堂或佛殿。其中最著名的是卡爾利(BuddhistChaitya,Karli)的支提窟。毗訶羅(Vihara)意思是休閑安居的園林,佛教建築指的是僧房、精舍和寺院。早期的支提和毗訶羅是木構建築。這種毗訶羅(僧院)主要包括一個正方庭院,圍著幾排僧房,它也許達三層,或更多層。院子中間是一座小庭堂,有石柱或木柱支撐。而遺存至今的多為仿木結構的岩鑿建築,稱作支提窟或毗訶羅窟。這種石窟建築常常位於峭壁上的岩穴中,是印度典型的建築類型。在印度人的觀念中,大地的隱深處和神域之間存在著某種關系。佛教的僧徒依山鑿窟,這些石窟往往是用來舉行宗教儀式的。

印度卡爾利支提窟

閱讀全文

與印度的神明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四川品牌冰淇淋排行榜有哪些 瀏覽:396
印尼是信仰什麼的 瀏覽:279
中國去伊朗要多少個小時 瀏覽:444
越南戰爭多少個子彈打死一人 瀏覽:710
中國為什麼不營救印尼地震 瀏覽:542
京東在印尼開了什麼超市 瀏覽:472
義大利和香港哪裡留學好 瀏覽:72
印度為什麼有牛肉出口國 瀏覽:731
98年印尼和中國發生了什麼時候 瀏覽:290
印尼撈面醬包怎麼開 瀏覽:111
中國老人掉光牙怎麼辦 瀏覽:136
美國到英國的飛機多少錢 瀏覽:421
廈門哪裡可以換印尼幣 瀏覽:518
印尼東帝汶怎麼樣 瀏覽:13
伊朗藏紅花精油怎麼用 瀏覽:855
牛排的義大利面怎麼 瀏覽:863
義大利出口到做什麼產地證 瀏覽:69
為什麼沒有國家幫伊朗 瀏覽:297
印度空軍裝備多少架飛機 瀏覽:692
越南一棟房子需要多少越南盾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