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是哪國造的
由西門子和哈爾斯克公司展出了世界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這條電氣化鐵路長約300米,線路呈橢圓形,軌距為l米,在上面運行的機車只有954公斤重,車上裝有2.2千瓦的直流電動機,由150伏的外部直流電源經中間的第三軌供電,以兩條走行軌作為迴路。1881年,在柏林郊區修建了一條2.45公里長的電車線路,採用180伏直流電源,分別由兩條彼此絕緣的軌道供電和作迴路。這種電車形式的電氣化鐵路的出現,極大地刺激了當時西歐、美國和日本。於是,很多國家紛紛開始興建電氣化鐵路。1893年,瑞典在斯德哥爾摩以北11公里長的區段實現了直流電力牽引。1895年,美國在巴爾的摩——俄亥俄間5.6公里長的隧道區段修建了675伏的直流電氣化鐵路。同年,日本在京都的下京區修建了6.7公里長的55 0伏的直流電氣化鐵路。1899年,瑞士在澤巴哈——維提金區段實現了電力牽引。1902年,義大利在瓦爾切里納線上修建了一條三相交流電氣化鐵路。不過這些電氣化鐵路大都是採用低壓直流和三相交流的,而且又都是修建在工礦線路和一些大城市的近郊線路上。後來,隨著工業的發展,逐漸發展到城市之間和運輸繁忙的鐵路干線上來了。
2、世界電氣化鐵路發展現狀與前景
到了20世紀50年代,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為了完成急劇增長的運輸任務,以及與其他運輸業競爭的需要,開始大規模地進行鐵路牽引動力現代化的建設,電氣化鐵路的建設速度不斷加快,修建的國家逐漸增多。獨聯體(原蘇聯)、日本、德國、法國、義大利和波蘭等國家的主要鐵路干線都已實現了電氣化,而且已經初步成網。近年來,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度、朝鮮電氣化鐵路發展很快。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也開始發展電氣化鐵路。特別是我國電氣化鐵路更有了飛速的發展,現在,我國的電氣化鐵路建設速度,已躍居世界前列。
現在,世界已進入建設高速電氣化鐵路的新時期,修建的國家越來越多。已建成的國家有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西班牙、波蘭等,正在修建的國家有美國、瑞士、奧地利、瑞典、比利時、韓國、獨聯體等,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澳大利亞、荷蘭、加拿大、印度和我國台灣省等也在積極籌建高速電氣化鐵路。到目前為止,時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電氣化鐵路長度已達5500多公里。預計到下個世紀初,世界高速電氣化鐵路長度將達到30000多公里。
⑵ 鐵路電氣化是什麼意思
鐵路電氣化指的是能供電力火車運行的鐵路,因這類鐵路的沿線都需要配套相應的電氣化設備為列車提供電力保障而得名。
電氣化鐵路是伴隨著電力機車的出現而產生的,因為電力機車本身不自帶能源,需要鐵路沿途的供電系統源源不斷地為其輸送電能來驅動車輛。由於電力機車相比內燃機車有更強的運力優勢,所以相同規模下電氣化鐵路的運輸能力遠超過非電氣化鐵路,成為現代化鐵路的主流類型。
電氣化鐵路廣泛運用於高快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中,很多非電氣化鐵路亦相繼實現電氣化升級改造。不過電氣化鐵路的建造要求高、難度大,不適合一些特殊的地理環境,故電氣化鐵路還不能完全取代非電氣化鐵路。
電氣化鐵道發展很快,已成為最現代化的鐵道。其主要特點是:
(1)電力機車效率高。採用火力發電的效率是蒸汽機車的4倍;如用水力發電,效率為蒸汽機車的10倍。
(2)功率大。20世紀末最大功率電力機車可達10000馬力以上(中國使用的韶山型電力機車功率為5700馬力),是蒸汽機車的4倍,內燃機車也難以比擬。由於牽引能力很強,在運輸繁忙的鐵道上採用,可以緩和運輸的緊張情況。
(3)加速快和爬坡能力強,特別適用於山區鐵路。此外,電力機車不污染環境,司機勞動條件好,旅客在旅途中也可免受煤煙和廢氣困擾。
⑶ 什麼是電氣化鐵路
電氣化鐵路就是設有牽引供電系統,以電力列車作為列車牽引動力的鐵路。
鐵路最初發明時是採用蒸汽機車作動力的。直到1879年,世界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才在德國柏林建成。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氣化鐵路在許多國家競相出現。到20世紀80年代,全世界的電氣化鐵路總里程已達16.5萬千米,佔世界鐵路總里程的13%。而德國、日本、法國的電氣化鐵路已佔本國鐵路總里程的1/3,但卻能完成運量的3/4。
顯然,電氣化鐵路比傳統的蒸汽機或柴油機為動力的鐵路相比,有明顯的優越性。
首先,它的運輸能力大。一般來說,電力機車的功率都很大。一般要比內燃機或蒸汽機車大1倍左右。功率大,牽引力就大,就可以加大行車速度,提高運輸能力。第二,它的耗能比較省。電力機車的熱效率一般為20%~26%,要高於柴油機的20%和蒸汽機的6%~7%。第三,它的運營成本低。正是由於電力機車耗能低,檢修維護費用低,使運營成本下降,尤其在長途運輸時更為明顯。第四,它的工作條件好,雜訊、污染大為減少,操作簡便。
但是,電氣化鐵路一般所需投資都比較大,所以它在應用上還不如傳統的柴油機車和蒸汽機車為動力的鐵路普遍。
電氣化鐵路使用電力機車為動力,那麼它的電源從哪裡來呢?電力機車上是不安裝發電機的,它的電力由電力牽引供電系統提供。
這種供電系統由牽引變電所和接觸網組成。來自發電廠的電能,經過牽引變電所變壓後,向架設在鐵路上空的接觸網送電,而電力機車則是從接觸網上取電,這有點類似於城市中運行的有軌電車,然後驅動電力機車前進。
牽引供電的制式有直流制和交流制兩種。鑒於直流制的供電電壓難以繼續提高,已有被交流製取代的趨勢。中國的電氣化鐵路一開始就採用了交流制。
修建一條電氣化鐵路,沿線要建許多牽引變電所,單線鐵路每60千米就要建一座,雙線鐵路每40千米就要建一座。由此也可以看出,電氣化鐵路造價之大。
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是1961年8月建成的寶成線的寶雞至鳳州段。到1984年已累計建成電氣化鐵路3500千米。
新鋪通的南昆鐵路,被大西南人民稱之為世紀之夢。南昆鐵路從海拔78米的南寧盆地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的雲貴高原,高差之大,在我國鐵路建築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還有,整個線路形成溝梁相間、橋隧相連的走勢,沿線土層十分復雜,被稱為「地層博覽」、「地下迷宮」。光是為鋪鐵路所打通的隧道就有258條,總長194.6千米;修橋476座,總長79.8千米。其中許多座大橋、特大橋的高橋墩、大跨度、新結構具有全國領先水平。
南昆鐵路這項國家重點工程,是溝通西南與華南沿海的一條重要通道,是雲、貴、川出海的最佳、最近的途徑。這條鐵路,從1990年12月開工,6萬鐵路建設者攻難克險,終於鋪通,圓了大西南人民的「世紀之夢」。
⑷ 什麼是電氣化鐵路,有什麼作用
電氣化鐵路
electric railway
電氣化鐵路的牽引動力是電力機車,機車本身不帶能源,所需能源由電力牽引供電系統提供。牽引供電系統主要是指牽引變電所和接觸網兩大部分。變電所設在鐵道附近,它將從發電廠經高壓輸電線送來的電流,送到鐵路上空的接觸網上。接觸網是向電力機車直接輸送電能的設備。沿著鐵路線的兩旁,架設著一排支柱,上面懸掛著金屬線,即為接觸網,它也可以被看作是電氣化鐵路的動脈。電力機車利用車頂的受電弓從接觸網獲得電能,牽引列車運行。牽引供電制式按接觸網的電流制有直流制和交流制兩種。直流制是將高壓、三相電力在牽引變電所降壓和整流後,向接觸網供直流電,這是發展最早的一種電流制,到20世紀50年代以後已較少使用。交流制是將高壓、三相電力在變電所降壓和變成單相後,向接觸網供交流電。交流制供電電壓較高,發展很快。我國電氣化鐵路的牽引供電制式從一開始就採用單相工頻(50赫)25千伏交流制,這一選擇有利於今後電氣化鐵路的發展。
和傳統的蒸汽機車或柴油機車牽引列車運行的鐵路不同,電氣化鐵路是指從外部電源和牽引供電系統獲得電能,通過電力機車牽引列車運行的鐵路。它包括電力機車、機務設施、牽引供電系統、各種電力裝置以及相應的鐵路通信、信號等設備。電氣化鐵路具有運輸能力大、行駛速度快、消耗能源少、運營成本低、工作條件好等優點,對運量大的干線鐵路和具有陡坡、長大隧道的山區干線鐵路實現電氣化,在技術上、經濟上均有明顯的優越性。
用電力機車作為牽引動力的鐵路。世界上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於1879年在德國柏林建成。中國於1961年建成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的寶雞至鳳州段。電氣化鐵路問世後發展很快,法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已成為電氣化鐵路為主的鐵路運輸業,大部分貨運量是由電氣鐵路完成的。電氣化機車上不設原動機,其電力由鐵路電力供應系統提供。該系統由牽引變電所和接觸網構成。來自高壓輸電線路的高壓電經牽引變電所降壓整流後,送至鐵路架空接觸網,電氣機車通過滑線弓受電,牽引機車行駛。供電制式分為直流制。電氣化鐵路與現有其他動力牽引的鐵路相比,具有的優越性是能源節省,其熱效率可達 20%~26% ;運輸能力大 ,功率大,可使牽引總重提高;運輸成本低,維修少,機車車輛周轉快,整備作業少、耗能少;污染少,粉塵與雜訊小,勞動條件也較好等。
⑸ 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國家積極建設電氣化鐵路
世界上最早實現鐵路電氣化的國家是多山地的瑞士。而電氣化鐵路線路最長的國家是蘇聯。到1983年,蘇聯的電氣化鐵路有46826千米,佔全世界的27.1%,佔全蘇聯鐵路的32.6%。電氣化鐵路線路在1萬千米以上的國家還有日本(14438千米)、德國(11553千米)、法國(10335千米)。
我國也在積極建設電氣化鐵路,如隴海路(蘭州——連雲港)、寶成路(寶雞——成都)、鄭武路(鄭州——武漢)、大秦路(大同——秦皇島)、豐沙大路(豐台——沙城——大同)等,都已電氣化了。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鐵路電氣化會越來越普及。
⑹ 鐵道電氣化是干什麼的
鐵道電氣化是變電所設在鐵道附近,它將從發電廠經高壓輸電線或高壓輸電纜送過來的電流送到鐵路上空的接觸電網或鐵軌旁邊的供電軌道中,接觸網或供電軌則是向電力機車直接輸送電能的電氣設備,電力機車通過集電弓或導電車輪從接觸網或供電軌中獲得所需電能。
電氣化鐵路指能供電力火車運行的鐵路,因這類鐵路的沿線都需要配套相應的電氣化設備為列車提供電力保障而得名。電氣化鐵路是伴隨著電力機車的出現而產生的,因為電力機車本身不自帶能源,需要鐵路沿途的供電系統源源不斷地為其輸送電能來驅動車輛。
由於電力機車相比內燃機車有更強的運力優勢,所以相同規模下電氣化鐵路的運輸能力遠超過非電氣化鐵路,成為現代化鐵路的主流類型。
(6)印度如何實現鐵路電氣化擴展閱讀
和傳統的蒸汽機車或柴油機車牽引列車運行的鐵路不同,電氣化鐵路是指從外部電源和牽引供電系統獲得電能,通過電力機車牽引列車運行的鐵路。
它包括電力機車、機務設施、牽引供電系統、各種電力裝置以及相應的鐵路通信、信號等設備。
電氣化鐵路具有運輸能力大、行駛速度快、消耗能源少、運營成本低、工作條件好等優點,對運量大的干線鐵路和具有陡坡、長大隧道的山區干線鐵路實現電氣化,在技術上、經濟上均有明顯的優越性。
高架電纜連接在電氣化鐵路的供電電網上,分為柔性和剛性兩類,電力機車或動車組通過架式集電弓連接接觸網,從其中取電。
架空電纜和高架電纜是香港和台灣的說法,在中國大陸通常被稱為接觸網供電。在中國大陸,架空電纜和高架電纜一般是指高壓輸電線路。
兩種導線類型,最終都通過列車正常的運行軌道接地形成迴路。也有少數鐵路使用第四軌(例如倫敦地鐵)作為電流迴路。
高架電纜有個好處,就是同時能當高壓輸電道,如日本京急線。
⑺ 世界電氣化鐵路發展歷史是什麼
直流供電時期
1879年5月柏林貿易展覽會上展示了第一條電氣化鐵道。這是一條長約300m的橢圓形鐵路,軌距1m,由150V的外部直流電源經第三軌供電,以兩條軌作為軌道迴路;電力機車只有945kg,這條電氣化鐵路雖然很短,卻奠定了電氣化鐵道的基礎. 電氣化鐵路
1881年在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利希特非爾德——軍事學院修建了一條2.45km的電氣化鐵路,同年,在法國倫敦出現第一條架空導線供電的500m長的有軌電車線路,並於1885年正式投入商業運行中。
交流供電時期
1903年,匈牙利出現了由架空的三根導線供電的三相交流電力機車,但很快就停止了,主要是維修太困難了。 1932年,匈牙利首先成功地在電氣化鐵道上采有16kV工頻單相交流電。 1950年,法國通過研究論證,修建了25KV單相工頻實驗線,並於1953年把單相交流電25KV80Hz電流制用於東南線,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⑻ 電氣化火車是如何實現供電的
電氣化火車使用的電壓是25千伏。
1、電氣化鐵路,亦稱電化鐵路,是由電力機車或動車組這兩種鐵路列車(即通稱的火車)為主,所行走的鐵路。
2、電氣化鐵路的牽引動力是電力機車,機車本身不帶能源,所需能源由電力牽引供電系統提供。牽引供電系統主要是指牽引變電所和接觸網兩大部分。變電所設在鐵道附近,它將從發電廠經高壓輸電線送來的電流,送到鐵路上空的接觸網上。接觸網是向電力機車直接輸送電能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