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地位最低的民族是哪個

印度地位最低的民族是哪個

發布時間:2022-07-21 04:41:29

❶ 印度種族等級制度

(婆羅門)

首先,讓大家了解一下不同種姓的差別。婆羅門地位最尊崇,因為在遠古時代雅利安人尊崇神權,婆羅門僧侶具有天然的神聖性,也是少數掌握文化話語權的群體,因此被認定為第一種姓,神聖不可侵犯。即便到了現在,重要的宗教儀式依舊由他們主持,婆羅門階層在印度的教育,文化界勢力很大。

其次是剎帝利,不管是實行軍事民主制的原始社會末期還是到了中世紀封建時代,國家的武力階層和行政官僚都是高高在上的。剎帝利階層的人是天生的軍人和公職人員,君主。他們直接管理世俗社會,因此位居第二種姓。

再次是吠舍和首陀羅,他們是商人,手工業勞動者和農民。比如,印度總理莫迪,家裡以前是賣油郎,標準的吠舍階層。他們是國家重要的稅收來源,也是古代社會中的良民,構成了社會的中下層。與吠舍不同的是,首陀羅在古代大多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半奴身份,不屬於自由民。今天在印度看到的小商販,司機,大商人基本都是吠舍和首陀羅。
(吠舍)

當然,最可憐的是達利特。在印度教社會中,達利特屬於最底層的人,即便到了現在,達利特也被人看不起。人們認為欺負達利特是理所應當的,他們很難去做良民能從事的職業,大多數從事屠宰,喪葬,排污工作。

對於大多數印度人來說,想知道另一個人屬於什麼種姓,只要知道對方的姓名就可以了。印度人的名字都和他們的職業,祖先,居住地息息相關,具有特殊含義。

有些人的姓氏意思是「國王」,「勇猛」,「戰士」或者「宰相」,那麼他一定是剎帝利。有些人的姓氏是「富有四海」,「儲蓄」,「財富」,那麼他一定是吠舍階層。而姓氏的含義中包含了學問,神袛,宗教相關的詞彙,那麼他一定是婆羅門。

沒有人會傻到改變姓氏,因為你根本不可能冒充高種姓。只要外人詢問你的家庭條件,你兄弟姐妹結婚,就讀的情況一下子就知道真偽了。假冒高種姓即便被打死都不奇怪。
(達利特)

大多數印度人就是通過姓氏判斷種姓的,甚至有些印度人也會詢問外國人的姓氏。

除此之外,印度的穆斯林,錫克教徒不屬於印度教種姓制度的范疇,但實際上人家也有默認的身份。高等級的穆斯林「阿什拉夫」是古代突厥人,阿富汗人,阿拉伯人和波斯征服者後裔,他們做功可以去清真寺內部,而低等級的人就只能在門外。至於錫克教徒,他們和拉起普特人一樣以武力起家,被默認為是剎帝利種姓。

❷ 印度有哪些民族屬於低種姓哪些民族屬於高種姓 印度斯坦族人屬於高還是低種姓 (網上說印地語是梵

嗯,首先種姓並不是按照民族區分的,純粹是出身。即使是十分弱的少數民族,只要祖上牛,一樣可以很多婆羅門。就好比漢人里有權貴,蒙古族裡有權貴,滿族裡也有權貴,你不能按一族來區分貴賤。

印度種姓分4+1檔,從高到低是執掌宗教的婆羅門,控制軍事的剎帝利,作為農民和牧人的(口犬)舍,和作為奴僕的首陀羅,然後是四等以下的不潔之人,也就是賤民。可以看出來種姓和祖上的職能有關,並不是按照種族區分,每個種族都有婆羅門,也都有賤民。印度斯坦是印度十大民族裡人口最多的民族,幾乎佔一半印度總人口,所以五億這個數字沒有錯,但並不代表人家都是賤民,而且相反,人口基數大往往代表高種姓的人的絕對數量上有優勢。

❸ 印度的種族等級制度

印度種姓制度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

第三等級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拓展資料:

印度種姓制度是以印度為主的南亞各國印度教居民中存在的一種彼此嚴格區分的社會等級或集團制度。梵語為瓦爾納,意為色、種、質。中國古代的漢譯佛經或旅印高僧的著作中,稱為種姓或族姓。依葡萄牙語音譯為卡斯塔,世界上則多用卡斯特一詞。現在已逐漸廢除。但在一些民族中依然存在。

❹ 印度有多少個民族錫克族地位很高嗎

印度是一個有一百多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具體數字印度也沒有統計,錫克族如今在印度地位比較高
印度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泰盧固族、馬拉提族、泰米爾族、比哈爾族、拉賈斯坦族、古吉拉特族、馬拉雅蘭族、旁遮普族、坎納達族、馬拉雅蘭族、奧里雅族和阿薩姆族。此外,還有五百多個表列部落。它們屬於印度的少數民族。

錫克族其實是信仰錫克教的人的統稱,錫克教徒尚武,著名的勤勞善戰,不接受種姓制度,在現代印度地位確實比較高。

❺ 印度人如何區分高低種姓

印度種姓制度是世界上比較典型的等級制度,並且特別森嚴,不能隨便逾越。比如互相之間通婚之類的會有嚴格的限制和規定。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這四類等級其實看職業應該能看出來。

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印度是十分信仰佛教的,僧侶的地位非常高,什麼神牛、恆河沐浴之類的非常流行。所以看到僧侶就知道人家肯定是第一等級的種性了。

剎帝利是軍事和政府貴族。其實除了神就是軍人和政府了,一個是能在思想上控制人,一個是能用槍桿子和權力制度制約人,想一想也知道是高級種性呀。

吠舍就是自由平民階級了。從事比較日常的工作,比如農林牧副漁等,但是沒有什麼特權,其實就是供養兩個特權階級的人呀。

第四等級就是從事比較低賤的職業了。大多數人都不願意乾的臟亂差的活。所以從職業就可以看出來。

❻ 印度種姓制度的首陀羅是當時的古印度人嗎

是的,是古印度地位最低的一種姓氏,在古印度僧侶地位最高

❼ 印度種姓制度中以下哪一個種姓的等級最低

在種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
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
波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級種姓,佔有了古代印度社會中的大部分財富,依靠剝削為生,是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吠舍是古代印度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
首陀羅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實際上處於奴隸的地位。

❽ 美國、日本、俄羅斯、印度、德國和中國的佔主導地位的民族分別是多少

美國的主要民族:美利堅民族,是多國移民形成的新民族,其中德國後裔,愛爾蘭後裔,非洲後裔人數最多。18世紀中葉,北美新英格蘭各主要城市內河和沿海水路把各殖民地之間的壁壘打通,統一的北美市場形成。各殖民地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而英語便是這個共同的文化的媒介。北美居民在開拓新世界的艱苦鬥爭中,養成了一種特有的性格,勇於創新、富於進取和個人奮斗的精神。因此,到18世紀中葉,在北美英屬殖民地上已經形成了一個新興的民族——美利堅民族。隨著美利堅民族的形成,民族自覺也日益增長。

日本的主要民族:大和民族,亦稱「和人」,是日本民族的主體,約占總人口的 98% 以上。大和人屬蒙古人種東亞類型,其系統特徵是頭較短,黃皮膚,黑頭發,體毛和胡須較少。日本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悠久的歷史,孕育了別具一格的和族文化。櫻花、和服、俳句與武士、清酒、神道教構成了傳統日本的兩個方面——菊與劍。

俄羅斯的主要民族:俄羅斯族,屬於歐羅巴人種(白種人)。人體特點是膚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藍色,鼻高、唇薄、細軟黃發、身材高大,第三類毛發(胡須、腋毛等)中等發達。俄羅斯人被認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個民族,在現實生活和文學作品中,東正教所宣傳的愛與寬恕的思想處處可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列夫·托爾斯泰等著名俄羅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滿了種種宗教的哲理。

印度的主要民族:印度斯坦族,是印度人數最多的民族。該民族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主要分布於恆河中上游的印地語地區和印度斯坦語地區,主要操印地語,大體可以分為雅利安人和達羅毗荼人兩大類。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德國的主要民族:德意志民族,是古代日耳曼人的直系後裔,屬歐羅巴人種阿爾卑斯類型,部分屬北歐類型。德意志民族使用德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分高地德語和低地德語,南北方言差別較大。文字用拉丁字母拼寫,並有一套獨特的花體字母。書面語言以高地德語為標准。德意志民族多信基督教新教,部分信天主教。

中國的主要民族:漢族。漢族稱謂始於漢代,並沿用至今,是外族對華夏族的稱呼。漢族是經過長期歷史發展。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多次民族遷徙和融合,使漢族不斷得以發展興旺,逐漸成為中國人口最多、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民族。漢族是數個現代國家的主體族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中國各地皆有分布。

❾ 不認可自己是印度人,印度最「特別」的民族究竟是誰

每個國家都是由各種民族組成的一個“大家庭”。印度這個神秘的國度就是我們今天要來了解的主角。這個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並且這個國家的宗教文化也很濃厚。例如,我們了解的如來佛祖就是來自印度的。但是在這個國度里,有著一個“特別”的民族不認可自己是印度人,還說是“中國的後裔”。

雖然不知道這段歷史是否是真的,是否是因為歷史長河不小心把他們遺忘了還是其他原因,從而導致他們在其他國家。但是還是很佩服他們在印度這樣一個性別不平等的國家裡脫穎而出,還能做到男女平等。也很感謝這個民族對中國的信賴,每一個母親都是期待著自己的孩子能夠回到自己的懷抱里的,不管因為什麼,這個值得贊揚的民族請繼續好好保持著自己。

❿ 古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哪一個地位最低

古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地位最低的種姓是首陀羅。

印度種姓制度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

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第三等級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階層。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他們從事農、牧、漁、獵等業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特徵:一是各等級職業世襲,父子世代相傳。二是各等級實行內部同一等級通婚,嚴格禁止低種姓之男與高種姓之女通婚,但可以低種姓之女嫁給高種姓之男。三是首陀羅沒有參加宗教生活的權利。四是各等級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 、剎帝利 、吠舍 和首陀羅 。

婆羅門即僧侶階層,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剎帝利即武士階層,為第二種姓,僅次於婆羅門,負責行政管理和作戰。

吠舍即平民,為第三種姓,經營商業貿易。

首陀羅為第四種姓,地位最低,從事農業和各種體力及手工業勞動等。同時,各種姓派生出許多副種姓(或稱亞種姓、次種姓),進而衍生出更多分支。除四大種姓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外的人,即所謂「不可接受的賤民」,又稱「達利特」。他們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

(10)印度地位最低的民族是哪個擴展閱讀:

種姓制度的運作:

如果說種姓制度的核心觀念是潔凈與不潔,種姓的實際運作則呈現「集體性」與「階序」的特徵。這些特徵意味種姓並非一成不變的體系,而是深具包容性與彈性的社會制度。

禁忌與食物接觸

印度教徒只可吃婆羅門和與他同一種姓的人的食物。由牛油煮的食物任何種姓也可食。在進食前會專門洗澡,素食戒酒者也比食肉的地位高。

政治權力

由於種姓制度與地域緊密結合,並有明顯的區域范圍,因此其政治權力可依區域大小分為三個等級:地方的小王國或地區行政中心、聚落以及各別聚落內的種姓。

這三個層級的權力運作雖有高低之分,而且差異甚大,但其共同特色是權力施行者都在模仿瓦爾納階序中的剎帝利,而且都會宣稱其權力的合法性與有效性,即使實際上未必如此。尼泊爾的種姓制度與印度不同:婆羅門與剎帝利遠多於首陀羅,是印度的婆羅門有意為之的結果。

閱讀全文

與印度地位最低的民族是哪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向義大利出口西紅柿 瀏覽:432
中國商人怎麼去阿富汗 瀏覽:851
英國潛艇為什麼上浮 瀏覽:487
伊朗發射導彈用什麼定位 瀏覽:170
第一次走飛機去越南注意什麼 瀏覽:654
中國去伊朗怎麼去 瀏覽:362
越南戰役美軍傷亡多少 瀏覽:997
1塊錢兌換多少伊朗幣 瀏覽:683
中國最高房子是多少 瀏覽:568
義大利撒丁島的海是什麼海 瀏覽:757
中國空間站微博如何進入 瀏覽:597
越南姑娘用什麼東西煲湯 瀏覽:257
在越南人眼中中國人怎麼樣 瀏覽:651
2020年新發明有哪些中國 瀏覽:754
中國怎麼對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防控 瀏覽:767
我的世界中國版最新如何自定皮膚 瀏覽:372
印度人怎麼在中國買車 瀏覽:149
伊朗雪崩什麼時候 瀏覽:25
義大利黃金大運河在哪裡 瀏覽:475
印尼有什麼好看的風景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