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的氣候分為一年雨熱涼三季是什麼意思東南亞的呢
東南亞一般不說分三季,就是分旱雨兩季。
熱帶季風氣候(tropical monsoon climate)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的大部分地區,零星分布於中國台灣南部、廣東南部、廣西南部、海南島、雲南西雙版納,以及菲律賓群島北部。(世界氣候示意圖中的湖藍色部分,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附近)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其特點為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系,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1500—2500毫米,但有些地區遠多於此數。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其特點為年平均溫高,年溫差較大,日溫差更大,甚至日溫差大於年溫差,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許多地區只有數十毫米,甚至數毫米,降水變率很大,常常連續數年不下雨。
秋冬三季平均月雨量在100毫米以下,6—9月雨量大,全年氣溫在16到35攝氏度之間。
2. 如圖是印度1月和7月風向圖,回答下列問題:(1)印度大部分地區屬______氣候,圖A中,印度盛行______季風
(1)印度熱帶季風氣候最顯著的特徵是一年可分為三季.3至5月的熱季,西南季風尚未來臨,高溫少雨;(如圖A)6至10月的雨季,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帶來大量雨水,降水量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0%~90%,濕熱多雨;(如圖B)從11月到次年2月為涼季,盛行乾燥的東北季風,氣候涼爽宜人.
(2)印度的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主要分布於印度東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孟加拉國西部.其次為小麥,主要分布於西北部乾旱少雨地區.每年西南季風帶來的豐沛雨水,是印度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但由於西南季風到來的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際變率大,容易發生旱澇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故答案為:(1)熱帶季風;西南;印度;濕熱;東北;(2)水稻;小麥;西南;旱澇.
3. 印度一月盛行什麼風
印度的氣候可能寬廣地被描述為熱帶的季節風類型。
有四個季節:
(i) 冬天 (一月-二月),
(ii) 熱的天氣夏天;(三月-五月)
(iii) 下雨的西南方的季節風 (六月-九月) 和
(iv) 在季節風之後的, 也知道如半島 (十月-十二月) 南部的東北季節風.
印度的氣候被二季節的風影響 - 東北的季節風和西南的季節風。東北方季節風, 普遍知道如冬天季節風從土地到海洋吹, 然而西南方的季節風, 像是夏天季節風從海洋到土地在橫越印度洋,阿拉伯海 , 和孟加拉的海灣之後吹。 西南方的季節風在國家的一年期間帶來大部份的降雨。
南亞1月份盛行東北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
4. 印度1月吹西北風還是東北風
印度1月盛行東北風。
因為印度屬於熱帶季風氣候,1月為印度冬季,因受北部蒙古高壓影響,在1月吹東北季風。
5. 印度一月,風從什麼吹向什麼'叫什麼季風
印度是熱帶季風氣候
北半球夏季盛行西南風,冬季西北風,冬季風
6. 印度半島1月,7月的盛行風向分別是什麼
1月,為南亞冬季,來自蒙古—西北利亞的冬季風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南亞盛行東北季風;
7月,為南亞夏季,由於氣壓帶、風帶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並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偏轉成西南季風, 因此,此時南亞盛行西南季風。
7. 印度地方主要是什麼季風
印度季風是盛行於阿拉伯海及印度半島一帶的季風。6至9月盛行西南季風,11月到來年4月盛行東北季風。
滿意就採納哦
8. 印度盛行什麼季風
季風是由於大陸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熱和冷卻程度不同,在大陸和海洋之間大范圍的、風向隨季節有規律改變的風。形成季風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質不同,熱力反映的差異。由海陸分布、大氣環流、大陸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為周期的大范圍的冬夏季節盛行風向相反的現象。
其中熱帶季風主要分布在北緯10°到北回歸線附近的南亞和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如印度半島大部;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沿海等地。這里熱帶季風顯著,一年中風向的季節變化明顯。特點是在熱帶大陸氣團(Tc)控制時,降水稀少,稱為旱季。而當赤道海洋氣團(E)控制時,降水豐沛,稱為雨季。
印度就主要盛行熱帶季風,因此每年6月—9月,風從海洋吹向陸地,盛行西南季風,即赤道海洋氣團,為雨季;10月—次年5月,風從陸地吹向海洋,盛行東北季風,即熱帶大陸氣團,為旱季。
9. 印度的夏季風和冬季風分別是屬於哪個方向的季風(東北還是西南)
印度的夏季風和冬季風分別是屬於哪個方向的季風(東北還是西南)
印度的夏季風和冬季風分別是屬於哪個方向的季風(東北還是西南)冬季風是東北季風,是由於大陸冷高壓底部的東北風形成的;夏季風是西南季風,是由於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西南風和南半球越赤道氣流疊加形成的
印度的夏季風和冬季風哪個對印度南部影響大夏季風對印度南部影響比較大,因為冬季從北部來的冬季風,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擋,大大削弱了冬季風的強度,而且印度南部靠近海洋,從海洋吹來富含水分的空氣,遇到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形成地形雨,造就了世界雨極-乞拉朋其。年降雨量是世界第一。
夏季風冬季風分別源於哪裡?夏季來源於赤道兩側,冬季來源於地球兩極
亞洲南部的冬季風和夏季風分別來自?亞洲南部沒有真正的冬季,不能用冬季風和夏季風來說明。
10月到第二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來自亞洲內陸,6到9月盛行西南季風,來自印度洋。
什麼是冬季風和夏季風?冬季風與夏季風是由於大陸和海洋在冬夏兩季的氣壓差所造成的
夏季:海水溫度低海面氣壓高陸地溫度高氣壓低風由海面吹響陸地為夏季風
冬季:海水溫度高海面氣壓高陸地溫度低氣壓高風由陸地吹響海面為冬季風
冬季風是指季風地區冬季由大陸冷高壓吹出的風。東亞的冬季風現象最為典型,風力較夏季風強。在北半球的冬季由於西伯利亞高壓與阿留申低壓的相互作用影響而盛行西北風,即冬季風。
夏季風是指季風地區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陸的盛行風。由於夏季亞洲大陸上為一巨大的熱低壓控制,海洋上是高氣壓,氣流由高壓區吹向低壓區。南海夏季風是東亞季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海夏季風的爆發標志著冬季環流向夏季環流的轉變,也預示著東亞夏季風的來臨和中國雨季的開始。[1]它的活動不僅會對亞洲季風系統,而且會對北半球的環流和天氣產生重要影響。南海夏季風爆發日期成為每年全國/華南「汛期氣候趨勢會商」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而且隨著經濟、農業的發展,南海夏季風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特別是南海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高度重視。
亞洲南部的冬季風和夏季風分別來自哪裡亞洲南部的冬季風來自亞歐大陸內部。(原因是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冬季亞歐大陸上形成高壓,吹來自內陸的東北季風,特點是高溫少雨。)
亞洲南部的夏季風是來自印度洋。(原因是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的影響,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特點是高溫多雨。)
冬季風來自西伯利亞夏季風來自印度洋
海南屬於什麼亞的?東亞?季風是夏季風強還是冬季風強?是夏季風,因為太平洋的水汽會由夏季風帶到中國,降水受夏季風的影響.而海南離太平洋最近降水時間最長.
夏季風&冬季風中國的冬季風\夏季風中國位於地球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南部。由於海陸的物理性質不同,特別是熱力作用的差異,冬季亞洲大陸是冷空氣的源地,形成冷高壓,冷空氣從大陸向四周輻散;夏季陸地加熱迅速,形成熱低壓,暖濕空氣從四周海洋吹向低壓中心。這種冬夏相反的盛行風向的變化,帶來了明顯的氣候季節變化,這一變化就形成了中國的季風氣候。
冬季風大陸上的冷高壓於9月形成,中心位於蒙古。由此吹出寒冷乾燥的西北或東北季風,最先到達中國北方,很快就向南推進到江淮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冬季風隨季節變化而逐月加強,1月最強盛,每隔7~10天冷空氣爆發南下,至華南地區24小時可降溫12~16℃,有時伴有中到大雨。海南島亦可降溫8℃以上。冷空氣到達南部沿海一帶常有低雲形成,並伴有毛毛細雨。冬季風強盛時可吹到澳大利亞北部,亦即冬季風的最南界限。南北半球冷暖空氣經常混合於此輻合帶或熱帶輻合帶,這時從亞洲大陸吹來的冬季風與太平洋上副熱帶高壓吹來的涼濕氣流相遇後形成一條南北向的輻合線,在這些輻合帶上降水量較豐沛。冬季風只盛行於低空(3000米以下),中國西南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因此冷空氣很難越過青藏高原,冬季風沿高原東側及其以東流向中國東部地區。冷空氣常隨冷鋒南下,在北部多大風晴天,至江淮及其以南地區運行緩慢;在雲貴高原地區常形成一條靜止鋒,表現為大范圍的陰雨天氣。
夏季風4、5月亞洲大陸升溫迅速,形成熱低壓,其中心位於青藏高原西邊。而由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輻散的暖濕氣流從東南沿海地區以東南或西南季風形式深入到北部及河套一帶,其氣候特點表現為濕熱而多雷陣雨。
影響中國的夏季風來自3個源地:第1支源於南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在阿拉伯海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經過印度半島影響西南及華南地區;第2支源於澳大利亞北部的東南信風,越赤道經印度尼西亞或馬來半島與第1支氣流及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匯合成赤道輻合帶;第3支氣流源於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即為主要影響中國東部地區的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它們深入到中國東北地區的西北部及內蒙古的北部,亦即為中國夏季風的北界,它與從西北來的冷空氣相遇後形成一條大雨帶,帶來了充沛的降水。通常以這條大雨帶表示夏季風的活動。東亞夏季風進退有兩次急進和一次速退。一般5月初夏季風盛行到華南,此時即為華南季風雨的開始;5月底或6月初盛行到西南地區;6月中夏季風突然盛行到江淮流域,即為江淮流域梅雨季節的開始。7月中夏季風再次北躍到華北與東北地區,即為北方地區雨季的開始,同時亦為華中梅雨季結束進入伏旱天氣;到8月中下旬為夏季風鼎盛時期,此時推進到達中國最北和最西界限。因此夏季風活動從華南到華北以北地區約需4個月之久。而其撤退又是一次突變,一般9月初北方的冷空氣開始加強,即冬季風開始建立。冬季風的來臨只需1個月的時間,很快從北向南抵達華南或沿海地區。中國夏季風的進退與另一著名季風區的印度季風進退速度恰好相反,印度夏季風的來臨呈爆發式,從南到北只需1個月,而它的退卻需4~5個月的時間。
季風氣候特徵中國氣候的形成與演變受大氣環流(包括季風環流)及其季節變化的影響。其基本特點如下:
①干濕季明顯,四季分明。冬季受高緯度來的偏北季風控制,氣候乾冷、風大。夏季主要受來自海洋的偏南氣流影響,氣候濕熱、多雨。過渡季節即為這兩種控制氣流相互作用,天氣冷、熱、晴、雨多變。
②雨季起迄規律性明顯。南方早,北方遲,東部早,西部遲。雨季結束,北方早,南方遲,東部早,西部遲。
③由於受季風影響,東部近海多雨,西部乾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季風雨的多少及來臨遲早均對農業生產產生深刻影響,甚至會引起大范圍的水旱災害。
④中國北部冬乾冷、夏濕熱,溫度年變化與日變化比南方大。中國南北各地溫度和濕度相差大,冬季比夏季相差更大
⑤冬季中國東部地區北同緯度世界各地氣溫低,如:北京1月平均溫度比同緯度美國的紐約和希臘的布爾薩氣溫各低4~10℃;漢口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低10℃左右。夏季的氣溫比較高,但不如冬季的差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