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錫丹有多少人口和面積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是印度的邦,面積7096平方公里,海拔超過1500米,人口約60.7688萬人,居民信奉婆羅門教和佛教。
錫金曾經是一個王國,1975年在印度的操縱下,錫金舉行全民投票,廢除錫金王國,加入印度,第12代國王佩登東杜南嘉流亡美國。
清朝期間,哲孟雄是西藏的藩屬國,錫金與中國西藏、不丹和尼泊爾接壤。南部為肥沃的谷地,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
中國政府於2003年6月23日正式承認了錫金為印度的一個邦的既成事實。
B. 搜集一些地理知識
1、東亞各國 東亞有五國:中朝韓日蒙①。 蒙古居內陸,畜牧業較盛; 朝鮮分南北②,北朝資源豐; 南韓經濟發,與日稱「小龍」; 中國更重要,後面另外評。 ①朝,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②朝鮮,指朝鮮半島。 2、東亞地形 東亞海岸線曲折,半島島嶼似星羅; 西部高原和山地,東部平原丘陵多; 地勢西高東部低,東流入海是江河。 3、東亞季風氣候 東亞季風顯著,東海西部大陸。 海陸比熱不同,氣壓隨季擺動。 夏陸增溫較快,形成低氣壓帶; 海水吸熱較遲,低溫高氣壓在; 季風從海到陸,近海降水豐富。 氣候還分兩種,溫帶亞熱季風。 4、東亞沿海與內陸差異 東亞之沿海,溫濕人稠密; 平原耕地廣,稻茶絲產地; 沿海多良港,經濟貿易益。 西部人口少,多高原山地; 草原氣候干,畜牧加工宜。 5、中亞 中亞有五國,哈塔吉土烏①。 歐亞鐵路橋,「絲綢之路」古; 五國內陸居,高原平原主; 氣候多乾旱,卡拉沙漠著②; 河湖多內流,灌溉引阿姆③。 民族一百三,奉教伊斯蘭。 「白金之國」烏④,產棉世第三。 礦產儲量大,煤鐵石油天⑤。 烏都塔什干,大城樞紐站。 ①哈,哈薩克。塔,塔吉克。吉,吉爾吉斯斯坦。 土,土庫曼。烏,烏茲別克;下面④也指此國,不再另注。 ②卡拉沙漠,卡拉庫姆沙漠。 ③阿姆,阿姆河。⑤天,天然氣。 6、哈薩克 中亞哈薩克,世界最大內陸國; 民族俄羅哈薩克①,耕地草原面積闊, 能源采礦工業體,石油煤礦儲產多, 卡拉干達工業地,阿拉木圖為國都。 ①俄羅,俄羅斯。 7、亞洲綜述 (1)氣候 氣候復雜千萬象,水熱分布差異大。 東部季風多雨雪,西部大陸多風沙。 南部低緯號暖國,北部高緯稱寒極。 (2)高原山地 帕米爾高原,四周山脈環; 喜馬拉雅山,珠峰世界巔; 天山阿爾泰,興都庫什南。 青藏最高原,北蒙南德干; 中西伯利亞,伊阿隔海灣①。 (3)湖泊河流 裏海最大湖,西北屬於歐; 死海貝加爾,最咸最深屬。 長江第一河,黑湄入太波②; 北流勒時鄂③,南流恆印河。 ①伊阿,伊朗高原和阿拉伯高原。 ②黑湄入太波,黑龍江、湄公河都注入太平洋。 ③勒葉鄂,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 8、中亞五國名稱: 哈吉塔連我肩,烏茲別克鹹海邊。 裏海岸邊土庫曼,中亞五國記心間。 9、中亞知識概括: 中亞距海位置遠,冬冷夏熱降水難。 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庫沙漠居西南。 東和東南地勢高,天山米爾邊境間。 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與圖蘭。 河流多數為內流,錫爾阿姆水量減。 裏海最大世著稱,鹹海變化危機現。 土庫棉田產量增,功在卡庫運河建。 額爾齊斯外流河,流經三國向北穿。 產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國」美名傳。 民族多信伊斯蘭,最大城市塔什干。 第二節 人文環境 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 1、日本的自然環境特點: 海岸曲折多良港,橫濱神戶最優越。 位於板塊交界處,地震火山甚活躍。 氣候具有海洋性,河流短急資源缺。 2、日本 日本四大島,本洲最重要; 海岸線曲折,人稠地狹小; 地震活動頻,海洋季風顯; 森林水力富,礦產資源少; 經濟發展快,科技水平高; 經濟四要區,原料進口靠; 對外貿易港,神橫本州島。 東京為樞紐,鐵路速度高; 寒暖流交匯,捕魚北海道; 地小靠機械,農業單產高; 文化東西兼,櫻花國代表。 3、日本 島國多山多港灣,火山密布地震繁。 季風氣候海洋性,梅雨季節雨綿綿。 關東平原東京美,富士山高櫻花艷。 原料燃料靠進口,國際市場闊無邊。 4、日本經濟特徵 島國日本位居東亞,資本主義經濟發達。 供銷依賴國際市場,資源能源進口量大。 汽車船舶電子先進,工業分布四大區域。 農業現代化程度高,仍為糧食進口國家。 擁有北海道大漁場,該國漁業特別發達。 第二節 東南亞 1、東南亞地理狀況 「南洋」東南亞,共十個國家; 最大群島國,印度尼西亞。 歐洲向東行,必經馬六甲; 印太兩洋間,「十字路口」卡。 半島山河間,分布呈縱列。 上游「V」字谷,流急水力富; 下游寬且緩,沖積成平原; 土肥灌溉便,人稠農業興。 群島多火山,三大板塊間; 印度尼西亞,「火山國」名兼, 農民不怕險,火山口種田。 2、東南亞兩種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赤道邊,馬來半島群島焉; 全年對流雨為主,一載降水過二千; 雨熱充足植物茂,四季農作不休閑。 熱帶季風分雨旱,中南半島菲北邊; 六至十月為雨季,旱十一至五月天; 全年降水一千五,雨季播種收在旱。 3、東南亞居民和物產 東南亞人稠,物產多量大: 橡膠油棕錫,盛產馬來亞①; 椰子和蕉麻,菲律賓可誇; 稻米為主食,泰國質量佳; 印尼汶萊國,石油在開發; 人稠多信佛,建築出精華; 柬寨吳哥窟,仰光大金塔; 經濟有發展,華人貢獻大。 ①馬來亞,馬來西亞。 4、新加坡 馬來半島新加坡,形如獅子市島國; 島小如星人稠密,四分之三華人多。 「十字路口」馬六甲,太印航行必經過。 資源貧乏靠進口,獨立新興工業國。 地理優越港口良,對外貿易航運多; 開放吸資引技術,工業發展「小龍」活。 花園城市環境美,旅遊行業創匯頗。 5、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群島國最大。 產量世界首,木胡藤金納①; 石油輸出口,本區亦最大; 熱帶雨林景,翡翠鏈項掛; 萬隆環境雅,療養旅遊佳; 都城雅加達,位於島爪哇。 ①木,木棉,胡,胡椒。金納,金雞納。 6、東南亞地區 (一)「十字路口」東南亞,海上咽喉馬六甲。 華人華僑集聚地,經濟文化大開發。 (二)熱帶作物東南亞,泰國橡膠賓(菲律賓)蕉麻。 馬來(馬來西亞)棕油印尼(印度尼西亞)椰,新馬泰路旅遊熱。 7、《贈緬甸友人》——陳毅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 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 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 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 8、中南半島與我國山水相連 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 彼此相無限,共飲一江水。 9、東南亞主要河流 中南半島五大河,自西向東別記錯。 伊洛瓦底薩爾溫,湄南湄公過紅河。 第三節 印度 1、印度: 印度人口近十億,亞洲耕地數第一, 聞名古跡泰姬陵,首都設在新德里, 民族工業已崛起,鋼鐵機械與紡織。 綠色革命創奇跡,人口過多莫忽視。 2、南亞地理氣候 南亞次大陸,地形分三部: 北部為山地,三國居內陸; 南德干高原,土肥礦產富; 中間農業區,平原連成弧。 三條大河流,沖積平原出; 印河便灌溉,恆布下游匯①。 氣候熱季風,降水有偏護。 ①恆,恆河。布,布拉馬普特拉河;本河源於中國境內,在中國稱雅魯藏布江。 3、印度 南亞最大國,首都馬德里; 人口世居二,耕地亞洲一; 麻茶世界首,棉蔗屬經濟; 孟加兩大港①,棉麻工業地。 ①孟,孟買。加,加爾各答。 4、印度主要作物 水稻小麥棉花茶,還有花生甘蔗和黃麻。 5、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南亞西,工業棉紡織第一; 農業主要靠灌溉,乾旱恆河解危機; 伊斯蘭堡為首都,最大城港卡拉奇。 6、氣候與農業 南亞地區大部分,熱帶季風分兩季。 旱季10月到5月,6到9月是雨季。 各地降水相差大,乞拉朋齊一萬一。 塔爾沙漠在西北,氣候乾燥降水稀。 季風強弱與遲早,農業生產有意義。 7、南亞的國家 南亞八國家,海上斯與馬。 內陸錫尼不,臨海孟印巴。 相鄰有五國,錫尼不印巴。 8、南亞概述 南來八國一地區,印佛兩教發源地。 地形分為三大區,北部高聳是山地。 中部平原面積廣,德干高原佔南方。 恆河水豐居中央,印度河長位居西。 歷史悠久南亞地,反帝反殖斗爭急。 9、南亞三大地形區 北部高山鄰我國,中部平原有兩河。 南部抬升是高原,取經到此艱險多。 10、南亞 喜山尼錫丹,海上馬斯蘭。 德干獨印度,孟巴兩平原。
C. 錫丹有沒有與中國建交
沒有「錫丹」這個國家。
有「錫金」和「不丹」。這兩個地方都位於印度和我國之間。
「錫金」已經被印度強行吞並,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相當於我國的省)。
「不丹」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2008年,廢除世襲君主制變為議會民主制,成立不丹聯邦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