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外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1、越南
越南人的中秋節稱為「望月節」,以孩子和鯉魚為貴。所以越南中秋節最高興的是小孩子,用他們自己的話說,中秋節是孩子們的節日。到了晚上,家長會給孩子送上最喜愛的玩具和各種零食。
有些地方的少年會提前幾個晚上一起去舞獅子。每家每戶都很歡迎少年們來舞獅子,主人認為獅子登門能驅邪。中秋夜,孩子們均要提鯉魚燈籠出遊玩耍,預示長大後「跳龍門」。
2、泰國
泰國人把中秋節喚做「祈月節」。每當泰國的八月十五之夜,各家各戶,男女老少都要參拜月亮。人們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禱,互相祝福。
中秋桌上供奉著中國民間傳說的「八洞神仙」,個個栩栩如生。桌上還擺滿了「壽桃」、「月餅」之類美食。據泰國傳說,中秋祈月,八仙會帶著壽桃到月宮給觀音祝壽,菩薩神仙們就會「降福生靈」。
既然是過節,美食當然少不了月餅,當地還有榴槤味的月餅。泰國人在中秋節必吃柚子,因為中秋節前後正好是柚子上市的季節,柚子又大又圓,也象徵「團圓」。
3、日本
日本的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也叫芋名月。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團子」,稱為「月間團子」。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節還會舉辦專門的賞月會,成千上萬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裝,吟唱吆喝,扶老攜幼,抬著神龕到廟里去進香。
孩子們還到野外採集象徵吉祥如意的野草裝飾家門,迎來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擺上瓜果、米團子等供奉月神,然後分食、賞月,聆聽老人講述關於月亮的神話。
4、韓國
韓國人稱中秋節為「秋夕節」,從農歷八月十四日開始全國上下就要接連放假3天,慶祝佳節。「秋夕節」全家人要團聚到爺爺奶奶家,首先是祭拜祖先,然後全家人一起跳舞、賞月。女孩子們會穿上艷麗的傳統服飾,玩起古老的跳板游戲。
韓國也有獨特的中秋食物——松餅。松餅形如半月,用米粉製成,內餡是豆沙、棗泥等,因蒸時墊有松毛而得名,中秋時家家蒸食並互相饋送。
5、柬埔寨
柬埔寨人在佛歷十二月會舉行傳統的「拜月節」。這天清晨,人們開始准備供月禮品,有的采鮮花,有的挖木薯熬湯,有的舂扁米,有的煮甘蔗水,一派歡樂繁忙。
晚上,大家把供品放進托盤,將托盤放在房前一張大席子上,靜待明月東升。當月上樹梢頭,人們虔心拜月,祈乞賜福。拜畢,老人把扁米塞進孩子嘴裡,直到塞滿不能咀嚼時為止,這表示「圓圓滿滿」、「和和美美」。
6、尼泊爾
尼泊爾的中秋節稱為「德賽節」,每年9月~10月間的月圓之時在全國各地舉行,連續進行9天。「德賽節」則是尼泊爾全國性的節日,全國各地都會舉行祭祀,慶祝活動。
祭祀的方式各地不一。但不管何地,節日期間每天都有信徒來到黑色的杜爾加神像面前,供奉動物祭品。前8天在家庭或公共場合舉行一些簡單的儀式,選擇一個處女作為崇拜的對象,或者在第五天選擇9個處女集合一起崇拜。第九天,百姓還會宰殺水牛,供奉杜爾加女神。
7、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親朋好友、商業夥伴之間相互饋贈月餅,藉此表示問候與祝願。新加坡是一個旅遊國家,中秋佳節無疑是一個吸引遊客的絕好機會。
每年中秋臨近時,當地著名的烏節路、新加坡河畔、牛車水及裕華園等地裝飾一新。入夜時分,華燈初上,整個大街小巷一片紅彤彤的景象,場面十分壯觀。
8、緬甸
緬甸人在八月的「月圓日」要大張燈火,以慶祝「光明節」的光臨。節日之夜,萬家燈火,亮若白晝,到處是「不夜城鄉」。天上皓月,地上明燈,照耀緬甸一片光明。全國各地通宵達旦放電影、演出話劇、木偶戲、跳舞唱歌,佛塔內還有大規模的布施齋飯等活動,熱鬧非凡。
② 世界上哪些國家過中秋節
中國、朝鮮半島、越南、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
中秋節也是越南兒童的一個節日。當晚,孩子們聆聽關於阿貴的傳說,去看舞獅,有的還得到父親給他買一個用來舞獅的獅子跟朋友們一起玩耍。 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鯉魚燈出遊玩耍,還預示長大「跳龍門」之意。
日本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團子」。由於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獲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日本人也會賞月,稱之為「月見」,屋內會陳列賞月團子、芒草、芋等。
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遊行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型大小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櫃,報紙、電視台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為喜迎中秋營造了節日氣氛。
吉隆坡一些地方的華人社團當前舉行了提燈籠遊行慶中秋活動,除舞龍舞獅外,一輛輛載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車漫遊其間,服飾鮮艷的藝人和青年載歌載舞。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佳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熱鬧非凡,當地華僑華人舉行活動,歡度中秋節。
華僑華人聚居區的主要商業街道張燈結綵,主要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都掛上了彩幅,許多商店出售自製的或從中國進口的各式月餅。中秋慶祝活動包括舞龍遊行、民族服裝遊行、燈籠遊行和花車遊行等。
③ 亞洲其他國家中秋節過法,亞洲其他國家怎麼過中秋節
亞洲其他國家中秋節過法,亞洲其他國家怎麼過中秋節
越南人農歷八月十五也過中秋節,同樣也吃月餅也賞月,不過越南的中秋節主要是給小孩過的。在越南的中秋節,家長們會給孩子送上五顏六色的花燈、玩具以及各種零食
④ 亞洲國家中秋習俗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僑華人的傳統節日。雖然同為中秋,但各國習俗不同,多樣的形式一並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日本人中秋節不吃月餅
在日本,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這一天同樣有賞月的習俗,在日語里稱為「月見」。日本的賞月習俗來源於中國,在1000多年前傳到日本後,當地開始出現邊賞月邊舉行宴會的風俗習慣,被稱為「觀月宴」。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團子」。由於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獲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廢除了農歷,改用陽歷,但是現在日本各地仍保留著中秋賞月的習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節還要舉辦專門的賞月會。
越南中秋節兒童唱主角
隨著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臨近,商家之間展開的「月餅大戰」、「玩具大戰」使越南各地的節日氣氛尤顯濃烈。與中國的中秋節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節是兒童唱主角。市場上口味各異的各式月餅、千姿百態的花燈、五顏六色的兒童玩具等節日食品、玩具應有盡有,孩子們的臉上溢滿了對節日渴望。今年中秋節,首都河內的大小街道沿街擺賣月餅的店鋪披紅掛綠,上書「月餅」字樣的大紅燈籠高懸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種品牌的月餅擺滿了貨架。
每年中秋節期間,越南各地都要舉行花燈節,並對花燈的設計進行評比,優勝者將獲得獎勵。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還在節日期間組織舞獅,常在農歷八月十四、十五兩晚進行。當地人過節時或全家圍坐陽台上、院子里,或舉家外出到野外,擺上月餅、水果及其他各式點心,邊賞月、邊品嘗美味的月餅。孩子們則提著各種燈籠,成群結隊地盡情嬉鬧。
隨著近年來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習俗也悄然發生了變化。許多年輕人在節日里或在家聚會、唱歌跳舞,或結伴外出遊玩賞月,增進同伴之間的了解與情誼。因此,越南的中秋節除了傳統的合家團圓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內涵,逐漸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新加坡:中秋也打「旅遊牌」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親朋好友、商業夥伴之間相互饋贈月餅,藉此表示問候與祝願。
新加坡是一個旅遊城市,中秋佳節無疑是一個吸引遊客的絕好機會。每年中秋臨近時,當地著名的烏節路、新加坡河畔、牛車水及裕華園等地裝飾一新。入夜時分,華燈初上,整個大街小巷一片紅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動。
2004年中秋節,在新加坡河畔矗立著一盞長300米、高4.5米,耗資7萬美元製作的祥雲巨型龍燈。每當夜幕降臨,噴著水的巨型龍燈通身發光,將新加坡河面映照得一片火紅,場面十分壯觀。在華人的傳統聚居地牛車水,除了從尼泊爾、越南等國進口的巨型燈籠熠熠生輝之外,由1364盞小紅燈籠組成的44條小龍更是令牛車水增色不少。在新加坡頗具中華古老園林風韻的御花園,目前正在舉辦規模宏大的夢幻彩燈會。這里既有令人們喜愛的迪斯尼系列燈飾,也有巨大的北京天壇和巨龍造型的燈飾,分外引人注目。
馬來西亞、菲律賓:華僑華人不忘中秋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遊行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型大小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櫃,報紙、電視台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為喜迎中秋營造了節日氣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華人社團近日舉行了提燈籠遊行慶中秋活動,除舞龍舞獅外,一輛輛載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車漫遊其間,服飾鮮艷的藝人和青年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佳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熱鬧非凡,當地華僑華人舉行活動,歡度中秋節。華僑華人聚居區的主要商業街道張燈結綵,主要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都掛上了彩幅,許多商店出售自製的或從中國進口的各式月餅。中秋慶祝活動包括舞龍遊行、民族服裝遊行、燈籠遊行和花車遊行等,活動吸引了大批觀眾,使歷史悠久的唐人街充滿了歡快的節日氣氛。
在韓國,中秋節是和春節元旦同等重要的大節日,從農歷八月十四日開始全國上下就要接連放假3天,慶祝中秋佳節。韓國中秋節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團聚到爺爺奶奶家,首先是祭拜祖先,然後全家人一起喝酒、跳舞、賞月 慶祝。中秋節習慣吃「松糕」,這是有點類似月餅的食物。
泰國「祈月節」跟中國中秋節一樣,也是在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泰國男女老少都要參拜月亮。人們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禱,拜觀音菩薩和八仙。傳說,中秋祈月,八仙會帶著壽桃到月宮給觀音祝壽,神仙們就會「降福」。此外,每家每戶桌上還擺滿了「桃」、「月餅」之類美食。
緬甸人在8月的「月圓日」要張燈結綵,以慶祝「光明節」的到來。緬王每年親自主持慶祝活動。國王還要在衛隊和文武百官簇擁下,出宮觀燈並舉行盛大施捨。 節日之夜,緬甸萬家燈火,亮若白晝,到處是「不夜城」。各地還要通宵達旦放電影、演出話劇及木偶戲、跳舞唱歌,佛塔內還有大規模的布施齋飯等活動。
印度人稱中秋節為「明月節」。在月圓之夜,年輕婦女頭頂5個重疊的泥水罐,站在駱駝背上,慢慢爬上沙丘,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明月節」又名排燈節。排燈節一般延續5天,紀念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智慧戰勝無知。節日期間,所有建築、水體都被扮亮,或蠟燭,或油燈——這些都是篝火時代之後最早期的人工取火方式。
斯里蘭卡的「月圓節」,是按「佛歷」習俗流傳的,每月當月亮「團圓」時,就要過一次佳節,當然以「中秋」的「月圓節」最隆重。「月圓節」這天,斯里蘭卡全國放假。善男信女們都爭先恐後地到寺廟或神堂去聽講經,拜月亮。
柬埔寨人,在佛歷十二月上弦十五日舉行傳統的「拜月節」。這天清晨,人們開始准備供月禮品,采鮮花、挖木薯熬湯、舂扁米,煮甘蔗水,一派歡樂繁忙。晚上,大家把供品放進托盤,當月上樹梢頭,人們虔心拜月,祈乞賜福。拜畢,老人把扁米塞進孩子嘴裡,直到塞滿不能咀嚼時方止。這表示「圓圓滿滿」、「和和美美」。
⑤ 印度中秋節的來歷
印度人稱中秋節為「明月節」在月圓之夜,年輕婦女頭頂5個重疊的泥水罐,站在駱駝背上,慢慢爬上沙丘,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明月節」又名排燈節。排燈節一般延續5天,紀念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智慧戰勝無知。節日期間,所有建築、水體都被扮亮,或蠟燭,或油燈——這些都是篝火時代之後最早期的人工取火方式。
⑥ 印度中秋節和中國的是同一天嗎
我懂你說的印度中秋節了!是不是印度婦人會拿著篩麵粉有細細的網子的盆(我不會說那個名稱,如圖下),對著滿月的月亮,然後再轉身對著的丈夫。是不是啊?那不是中秋節,那是印度結了婚的婦女習俗。俗稱印度「女人節」。
過後他們就要拿那盆子對著月亮,再來轉身對著站在身後的丈夫,透過迷濛的篩子網,深情的看著自己的丈夫;再在他的額前點上硃砂痣,讓丈夫喂她們喝水和吃一小塊的甜點,象徵著儀式正式結束。
看見丈夫溫柔的微笑,自己一整天所受的飢渴和飢餓的苦都值得了。如果遠在從軍的丈夫,婦女們就拿著丈夫的照片,自行的完成儀式。
(我有時想,這算是印度式的浪漫吧~可惜我男朋友是華人,無緣做這些==『』)
⑦ 有什麼國家也過中秋節有什麼不同習俗
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也是韓國、日本等國的傳統節日。
韓國人又稱中秋節為「秋夕」或「感恩節」。中秋節在中國不是法定節日,韓國則放假五天,是一年中放假最長的節日。
在日本,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這一天同樣有賞月的習俗,在日語里稱為「月見」。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團子」。
與中國的中秋節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節是兒童唱主角。市場上口味各異的各式月餅、千姿百態的花燈、五顏六色的兒童玩具等節日食品、玩具應有盡有,孩子們的臉上溢滿了對節日渴望。每年中秋節期間,越南各地都要舉行花燈節,並對花燈的設計進行評比,優勝者將獲得獎勵。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親朋好友、商業夥伴之間相互饋贈月餅,藉此表示問候與祝願。
泰國人民把中秋節喚做「祈月節」。
緬甸人在8月的「月圓日」要大張燈火,以慶祝「光明節」的光臨。
朝鮮稱中秋為「秋夕」,時在農歷8月15日。金風盪暑,五穀豐登,月圓又明,喜氣洋洋。
此外,中秋節在印度稱「明月節」;尼泊爾叫「德賽節」;印尼稱「大月節」;寮國呼「月福節」等等。雖說名目各異,但祭月、祈月、賞月、團聚等風情基本一致。
⑧ 國外中秋節習俗 國外中秋是怎麼過 各國中秋不同
1、朝鮮半島
韓語稱「추석(秋夕)」「중추절(仲秋節)」「가배(嘉俳)」「중추(仲秋)」「가배일(嘉俳日)」「중추가절(仲秋佳節)」。是掃墓並用新收獲的穀物和果實祭祀先祖的日子。回鄉探親,向親朋戚友送禮亦是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英文亦把朝鮮半島的中秋節叫做「韓國感恩節」(Korean Thanksgiving Day)。
2、越南
中秋節也是越南兒童的一個節日。當晚,孩子們聆聽關於阿貴的傳說,去看舞獅,有的還得到父親給他買一個用來舞獅的獅子跟朋友們一起玩耍。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鯉魚燈出遊玩耍,還預示長大「跳龍門」之意。
3、日本
日本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團子」。由於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獲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日本人也會賞月,稱之為「月見」,屋內會陳列賞月團子、芒草、芋等。
(8)印度的中秋怎麼過擴展閱讀:
中國的過節習俗:
1、祭月(拜月)
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以來,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
2、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3、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