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河谷的基礎是什麼

印度河谷的基礎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5 03:24:04

『壹』 印度河谷文明的基礎是什麼

印度河谷文明(約公元前3200—1600年)面積近50萬平方公里,從阿拉伯海岸起,北經印度河水系直抵阿富汗北部的阿穆達利亞(烏滸河)。盡管該文明的基礎是農業,但其本質是城市文明,它是一個功利主義的、講究享受的都市社會,與外界有大規模貿易。與美索不達米亞的交往在公元前2300—2000年間特別活躍。在已發掘的約70個中心城市中,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是兩個主要遺址,前者距海岸約300英里,後者座落於由河上溯至400英里的旁遮普。據估計兩個城市各有35,000以上的人口,並且在住房式樣上鮮明地反映了各階級不同的財富擁有量和不同的社會地位。兩城市都是城堡式的,有堅固的磚結構,展示了與雄心和智慧相應的設計能力。甚至有些三層的堅固的房屋,配有帶下水道的浴室,排污管鋪設在主要街道下面。摩亨佐——達羅建有900平方英尺的公共浴池,周圍用不透水的磚砌成並配有美麗的裝飾。哈拉帕的一個巨大的糧倉由一個升起的平台作基礎,以防止所存儲的各種穀物被洪水淹沒。馴養的動物有有隆肉的牛(瘤牛)和沒有隆肉的牛、水牛、山羊、豬、驢和家禽。只有少部分印度河谷文明的文物被重新找回,大部分都不可復得,因為水平面已上升數百年了。但所獲證據足夠說明,這一文明在其頂峰時期,是高度發達,可與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媲美。

印度河谷文明時期正是印度的青銅時代。賞心悅目的帶有金銀飾物的銅和青銅器皿已被發現。手工技術是專門化的,其水平極高。雖然印度河谷居民沒留下威儀堂堂的紀念碑,但他們在個人飾物,動物和人物優雅自然的造型上展示了手工藝才能。一些象徵被採納,其中包括?字元,它成為以後印度藝術的基本裝飾圖形。在哈拉帕發現了兩件石刻的男子軀干造型,它們完美地符合解剖規律,比起一千年後古希臘的雕刻來,更具有生氣。

一批在美學上有深遠意義但卻是為日常生活而設計的物品,包括方形和長方形的石印,已發現2,000多件。每一個印——大概是用於個人簽字標志,正如美索不達米亞的圓筒印章——都刻上一個動物和一行簡短的文字,它提供了迄今所發現的惟一的書寫證據。印度河谷文書有約270個象形文字或字母,與任何別的體系的文字明顯無關。遺憾的是,由於這種文書至今仍沒破解,所以還不能斷言使用它們的人與智慧的生活有關。

關於早期印度河谷居民們的眾多宗教信仰和實踐問題是需要推測的,但無疑它們為印度宗教遺產提供了持久的因素。已發現的雕刻和造型表明了生殖崇拜的突出地位。男性生殖器象徵,一個母親女神,一個男性神袛,一株聖樹,一頭公牛,這些都是聖物。一個出現在三個印上、頭上有角的雄性形象被認為是印度教廣為人知的濕婆神的原型。

神母塑像

『貳』 印度河發源於……………………

D、岡底斯山脈
印度河,巴基斯坦主要河流。該河流發源於中國西藏西部,從喜馬拉雅山脈朝西北方向流入克什米爾,調頭向南流入巴基斯坦,河流總長度2900~3200公里。
岡底斯山脈是中國西藏山脈。西北-東南走向,與喜馬拉雅山平行,東接念青唐古拉山,海拔6,000∼6,500公尺。主峰岡仁波齊峰(藏語∶雪的寶貝)在瑪旁雍錯(Mapam Yumco)以北,海拔6,656公尺,雪線6,000公尺。山頂有28條冰川,面積只有88.8平方公里,以冰斗冰川和懸冰川為主。南坡冰川多於北坡。喇嘛教以岡底斯山為宇宙中心,尊為聖地。尼泊爾人、印度人則以山為濕婆(印度教三尊神之一)的樂園。以瑪旁雍錯為聖湖。香客多來此朝拜。由巴噶經普蘭,沿孔雀河谷有道路通往尼泊爾。岡底斯山地勢高聳,為雅魯藏布江與印度河的分水嶺。印度河上源獅泉河發源於岡底斯山北側,朗欽藏布(象泉河)發源於山南,進入印度境內稱薩特萊傑河(Cis-Sutlej)。岡底斯山南北側均為地震活動帶,近40年間多次發生六級以上地震。

A、烏拉圭山脈在非洲 B阿爾卑斯山脈在歐洲 C昆侖山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是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山。

『叄』 早期印度河谷居民們有怎樣的多宗教信仰

關於早期印度河谷居民們的眾多宗教信仰和實踐問題是需要推測的,但無疑它們為印度宗教遺產提供了持久的因素。已發現的雕刻和造型表明了生殖崇拜的突出地位。男性生殖器象徵,一個母親女神,一個男性神祇,一株聖樹,一頭公牛,這些都是聖物。一個出現在三個印上、頭上有角的雄性形象被認為是印度教廣為人知的濕婆神的原型。

『肆』 古巴比倫河谷印度的特點個是什麼

發源地
古巴比倫: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古印度:印度河、恆河流域

文明產時間
古巴比倫:約公元前4000年
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

社會等級 統治階級:
古巴比倫:奴隸主
古印度:婆羅門、剎帝利

被統治階級:
古巴比倫:自由民、奴隸
古巴比倫:吠舍、首陀羅

文字
古巴比倫:楔形文字
古印度:梵文

天文歷法
古巴比倫:太陰歷、星期制
古印度:太陽歷

代表性建築
古巴比倫:空中花園
古印度:泰姬陵

政治制度
古巴比倫:制定奴隸製法律治國,居民分為奴隸主、自由民和奴隸三級。
古印度:人分為婆羅門(祭司)、剎帝利(貴族、武士)、吠舍(商人、農民)和首陀羅(奴隸)四大等級,各等級之間不得通婚。

『伍』 印度河谷文明興起時中國是什麼朝代

印度河谷文明興起時是於中國的夏朝(約前2070~前1600)。
印度河谷文明(約公元前3200—1600年)面積近50萬平方公里,從阿拉伯海岸起,北經印度河水系直抵阿富汗北部的阿穆達利亞(烏滸河)。盡管該文明的基礎是農業,但其本質是城市文明,它是一個功利主義的、講究享受的都市社會,與外界有大規模貿易。與美索不達米亞的交往在公元前2300—2000年間特別活躍。在已發掘的約70個中心城市中,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是兩個主要遺址,前者距海岸約300英里,後者座落於由河上溯至400英里的旁遮普。據估計兩個城市各有35,000以上的人口,並且在住房式樣上鮮明地反映了各階級不同的財富擁有量和不同的社會地位。兩城市都是城堡式的,有堅固的磚結構,展示了與雄心和智慧相應的設計能力。甚至有些三層的堅固的房屋,配有帶下水道的浴室,排污管鋪設在主要街道下面。摩亨佐——達羅建有900平方英尺的公共浴池,周圍用不透水的磚砌成並配有美麗的裝飾。哈拉帕的一個巨大的糧倉由一個升起的平台作基礎,以防止所存儲的各種穀物被洪水淹沒。馴養的動物有有隆肉的牛(瘤牛)和沒有隆肉的牛、水牛、山羊、豬、驢和家禽。只有少部分印度河谷文明的文物被重新找回,大部分都不可復得,因為水平面已上升數百年了。但所獲證據足夠說明,這一文明在其頂峰時期,是高度發達,可與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媲美。
印度河谷文明時期正是印度的青銅時代。賞心悅目的帶有金銀飾物的銅和青銅器皿已被發現。手工技術是專門化的,其水平極高。雖然印度河谷居民沒留下威儀堂堂的紀念碑,但他們在個人飾物,動物和人物優雅自然的造型上展示了手工藝才能。一些象徵被採納,其中包括?字元,它成為以後印度藝術的基本裝飾圖形。在哈拉帕發現了兩件石刻的男子軀干造型,它們完美地符合解剖規律,比起一千年後古希臘的雕刻來,更具有生氣。

『陸』 如何認識印度河谷文明

印度河谷文明(約公元前3200—1600年)面積近50萬平方公里,從阿拉伯海岸起,北經印度河水系直抵阿富汗北部的阿穆達利亞(烏滸河)。盡管該文明的基礎是農業,但其本質是城市文明,它是一個功利主義的、講究享受的都市社會,與外界有大規模貿易。

『柒』 關於印度河谷文明有哪些有趣的事實呢

很少有古代文明像印度河流域那樣發達和繁榮。與許多其他文明相比,它有組織的城市,繁榮的經濟,更高的生活質量。

封條

為了保證貿易,信任是必不可少的。買賣雙方必須互相信任。如今,商標,如徽標或標簽。

但是數千年前,印度河谷的人們已經發明了這一方法。特別是,他們使用的陶土印章具有與現代品牌相同的功能。他們證明了產品的質量以及特定社區的商人身份。

『捌』 印度河是印度的主要灌溉水源嗎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主要(也可說是最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但印度河也是印度的重要灌溉水源,印度的主要灌溉水源是恆河。

從遠古以來,印度河水灌溉就一直是成功的農業的基礎。現代灌溉工程始於1850年左右,龐大的灌渠系統是英國行政機構修築的。信德和旁遮普的許多舊渠道和泄洪道得到恢復和實現現代化;從而創立了世界上最龐大的灌溉渠網。1947年分治時,印度與西巴基斯坦之間的國際界線將原來設計為一體的巴里河間地區灌溉網和蘇特萊傑河谷工程分為兩個部分。其源頭工程在印度而灌渠流經巴基斯坦。這就導致巴基斯坦某些地區供水中斷。由此而引起持續若干年的爭端,通過世界銀行的斡旋得以解決,巴基斯坦和印度訂立《印度河河水條約》(1960)。根據此條約,印度河流域西部3條河流--印度河、傑赫勒姆河與傑納布河--的水量(除少量用於喀什米爾)供巴基斯坦使用,而東部3條河流--拉維河、貝阿斯河與蘇特萊傑河--的全部水量完全供給印度。

『玖』 印度河--恆河平原的成因是什麼

恆河平原是沖積平原!
恆河從上游攜帶泥沙,到下游時河谷變寬,水流變慢,泥沙沉積,形成沖積平原。

『拾』 印度河谷文明怎樣走向衰敗

印度河谷文明在公元前第二千紀的上半期衰敗了,似乎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就已終結。其原因仍在爭論中。一個重要的干擾因素大概是一系列的洪水和地震,它使印度河水改道並淹沒了人口稠密的地區。與此同時,印度西北部遭到半開化部落的入侵,那些武士摧毀了城市並佔領了土地。然而,人們不再相信,印度河谷文明是突然崩解的,或只是野蠻人入侵造成衰敗的這種說法。入侵者帶來了新印度文明的種子,但也與被征服的居民融合,吸收並延續了土著文化的許多因素。入侵與印度早期文明衰落的巧合並不是世界上的一個孤立事件。公元前2000年稍後,還有一些環境因素——可能是中亞和西亞草原的不斷減少——包括游牧民族的大量遷移,也突現出來。移民主要定居在亞洲南部和西部(例如約公元前1,600年赫梯對安納托利亞的佔領),但這種人口流動所產生的文化效應比區域的物質效應深遠得多。雖然移民部落社會較為原始並缺乏文字體系,但他們的口語卻很發達,大有替代所遇居民口語的趨勢。現代術語「印歐語」是特指從印度斯坦到歐洲西部和北部邊界線這一廣大地區的一種占壓倒優勢的語族。它包括古希臘語和拉丁語,也包括現代歐洲語言——希臘語、羅曼語、斯拉夫語,克爾特語和日耳曼語(主要的例外有匈牙利語、芬蘭語和愛沙尼亞語)。在公元前兩千紀上半期的大移民中,兩個關系密切的部族從俄羅斯西部草原向東南方向移動,一支進入伊朗高原,另一支穿越興都庫什山脈進入印度西北部。這兩部分人都自稱是「雅利安」(Arya,「貴族」之意);地理和政治名詞「伊朗」即由此而來,這一詞的一些印度變種也從此而來。嚴格來說,雅利安這一名稱只適用於伊朗人(波斯人)和次大陸的印度——雅利安人,雖然它常常被寬泛地用於整個印歐語族。用它來稱呼任何歐洲民族或種族是不適當的。

閱讀全文

與印度河谷的基礎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哪個城市被列車拉來了 瀏覽:548
我想去伊朗旅遊怎麼樣 瀏覽:797
中國人壽財險金融公司怎麼樣 瀏覽:672
800公斤越南盾是多少 瀏覽:976
蝗蟲是怎麼被印度人消滅的 瀏覽:922
槍火義大利2手機版在哪裡下 瀏覽:704
中國四個選擇是指什麼 瀏覽:777
中國國產動畫有多少 瀏覽:215
中國和新加坡時差是多少 瀏覽:960
不會越南語英文怎麼自由行 瀏覽:190
歐若為印度多少 瀏覽:791
義大利的潤滑油在哪裡 瀏覽:610
英國如何買國內葯 瀏覽:667
印度聯邦實力如何 瀏覽:131
英國王室延續多久 瀏覽:270
越南為什麼人口增長過快 瀏覽:47
印尼什麼插座標 瀏覽:967
百香果們為什麼要去義大利 瀏覽:528
中國有多少對列車 瀏覽:209
中國最漂亮山是什麼山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