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葉紫檀手串怎麼鑒別真假
鑒定方法
一、取一木片在白紙上劃,若是檀香紫檀則有紫紅色的劃痕,用相同的力度劃第二次,第三次……,劃痕變淡至消失;若有劃痕繼續下一步。
二、取木屑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木屑與水的比例:體積比大約1:3——1:10),若是檀香紫檀則過12小時可見水的最上層(視覺效果:水的最上層和玻璃杯壁附近最明顯)有藍色機油般熒光現象,過24小時熒光更明顯,此步主要用於排除盧氏黑黃檀等其他酸枝木和非紫檀屬木材;若有熒光現象繼續下一步。
三、觀察上一步中木屑水浸出液的顏色。若是檀香紫檀則是紫紅色(顏色的深淺與取材的部位、水的多少及浸泡時間的長短有密切關系);若是紫紅色或不好確定繼續下一步。
四、看橫切面上管孔的分布。若是檀香紫檀則整個生長輪內管孔直徑略相等且分布較均勻;橫切面可用一把鋒利的刀一刀削成,最好不要回刀,觀看時可塗一些清水,最好用十倍放大鏡或更高倍數的放大鏡觀察;若分布較均勻或不好確定繼續下一步。
五、看生長輪。在橫切面上觀察生長輪,若是檀香紫檀則生長輪不明顯;若生長輪不明顯或不好確定繼續以下四步。
六、看板面材色。若是檀香紫檀則新剖面為桔紅色,久則為深紫或黑紫,常帶淺色和紫黑條紋。
七、聞香氣。若是檀香紫檀在與物體磨擦時則有很微弱的清香氣(似檀香味,但不與我們平時生活聞到的燃香一樣),用銼刀銼、台鋸刨的時候氣味很大。
八、看紋理。若是檀香紫檀則紋理交錯,有的局部捲曲。看小葉紫檀的紋路及顏色, 牛毛紋、金星都是紫檀的典型特點,但不可把其他木材的導管誤認為是紫檀的牛毛紋,關鍵還是自己多看實物,看多了也就找到識別紫檀紋路的感覺了。
九、看油質感。若是檀香紫檀則有油質感;若能通過此四步繼續下一步。
十、橫切面30倍放大。這是個人識別的最後一步,在木材的三個切面上,橫切面提供了最為豐富的信息,要仔細觀察橫切面的特徵,與國家標准《紅木》中的描述和圖片相比較,若是檀香紫檀則相符(若沒條件此步可略去不做)。
若能通過以上十一步的檢驗就可確定這種木材是檀香紫檀,若有其中任何一步明顯不符合則可判定不是檀香紫檀,若仍有疑問,可取樣(麻將大小)送有關部門(比如中國林科院)做木材樹種鑒定。
(1)印度小葉紫檀怎麼切擴展閱讀
區分小葉紫檀和大葉紫檀
紫檀木的特點是生長不明顯,心材新切面桔紅色,久則轉為深紫或黑紫,常帶淺色和紫黑條紋;棕眼細而密,猶如牛毛,稱牛毛紋,日久會產生角質光澤,有些角度觀察紫檀,會有緞子一樣亮澤的反光。
紫檀比重大,超過與之類似的紅木,入水即沉;香氣無或很微弱;紫檀木性穩定,不裂不翹,易於雕刻……
由於世人對於紫檀木的青睞,很多其它種類的木材魚龍混雜,比較突出的是以非洲馬達加斯加盧氏黑黃檀(俗稱「大葉紫檀」)冒充印度小葉紫檀。
實際上,印度小葉紫檀是非常具有特點的,兩者的主要區分方式如下:
1、導管 印度小葉紫檀:充滿紅色樹膠及紫檀素 盧氏黑黃檀:導管線色深,與本色對比大。
2、重量印度小葉紫檀:沉於水 盧氏黑黃檀:沉於水,比重<1者浮於水。
3、板面材色印度小葉紫檀:紫紅或深紫紅色 盧氏黑黃檀:新開面桔紅色,久後為深紫或底色發烏咖啡色。
4、熒光反映 印度小葉紫檀:有 盧氏黑黃檀:無。
5、油質感 印度小葉紫檀:強 盧氏黑黃檀:強,比重輕者差。
6、香氣 印度小葉紫檀:無或清香氣微弱盧氏黑黃檀:酸香味 如果從微觀上觀察,二者的區別也是顯然的。
7、紋理 印度小葉紫檀:紋理直,花紋較少 盧氏黑黃檀:花紋明顯、局部捲曲。
② 印度小葉紫檀鑒別
應該是印度小葉紫檀,
③ 印度小葉紫檀手把件怎麼盤
手把件小的話可以用毛巾縫制一個布袋,在布袋裡面盤玩,如果略大或者不方便的話就用純棉的禮儀手套盤玩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別沾汗別沾水,紫檀沾水開裂沾汗漆黑無光澤,把件每天盤玩半小時以上就可以了連續盤玩兩個月就可以形成包漿,包漿後就可以上手把玩了。
④ 印度 小葉紫檀 鑒別
1看顏色
老料的顏色較深較紅潤,油性好,適合剛開的料,有時候油性差的料子經過氧化,顏色也容易變深。所以這點需要點經驗。而油性差的珠子則顏色較黃,發白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有什麼不懂的請繼續追問
⑤ 印度小葉紫檀和象牙海岸小葉紫檀如何區分!
非洲小葉紫檀采自非洲的原始森林,木材經打磨後有光澤,結構甚細,木材沉水,心材新切面為富貴紅,隨日久氧化後為紫黑色,鋸末可做染料,開花為白色蝶形花,蕊為淡黃色。和印度同等緯度上生長的印度小葉紫檀的色澤、氣味、特性、精度、硬度、紋理都非常相似,唯有其油性比印度小葉紫檀稍差,是目前市場上除「小大葉」之外最容易冒充印度小葉紫檀的木材。
非洲小葉紫檀,又名科檀(象牙海岸小葉紫檀),切割時無任何香氣;其鋸末為淺紅色,木材表面,特別是接近原木中心地方多呈黃色、金黃色,接近原木外表顏色逐漸猩紅色;木材表面細膩平滑,不見棕眼或棕線,更不見牛毛(S)紋。這三點,與印度小葉紫檀區別甚大。
印度小葉紫檀,又名檀香紫檀,切割時有酸香氣;其鋸末為橘黃色;心材新切面為橘黃色,個別老建築拆房料為橘紅色,空氣氧化後為紅色,久則深紫;木材表面可見棕眼或棕線,多見牛毛(S)紋。
用感覺來形容,非洲小葉紫檀干凈、粉嫩,缺少印度小葉紫檀的滄桑感。好比說越黃紋理輕浮散淡,海黃紋理蒼勁有力。
⑥ 如何辨別尼泊爾紫檀和印度小葉紫檀
1、性質不同:印度小葉紫檀為紫檀樹的一種,又名檀香紫檀。氏紅心漆,俗稱小紅木。
2、產地不同:印度小葉紫檀原產地印度。尼泊爾紫檀和產於泰國及緬甸。
3、屬性不同:印度小葉紫檀屬落葉大喬木,高20~25米,樹皮黑褐色,樹干通直而下滑。尼泊爾紫檀心材鮮紅色至深紅赫色,氣干密度為0.64到0.96。
4、材質不同:尼檀棕眼粗大,油性一般,木材觀感相對粗糙一些,而印度小葉紫檀相對來說油性好,棕眼小一些,材質細膩。
(6)印度小葉紫檀怎麼切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小葉紫檀對溫度的要求:小葉紫檀是熱帶植物,喜歡陽光,20-30度是最適合它生長的溫度。小葉紫檀不耐低溫,冬天的溫度不要低於3度。
2、小葉紫檀養在室內最好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如果經常放在卧室和書房,不利於小葉紫檀 的生長,最好是放在陽台上,但是在夏季也要注意不要暴曬。
3、小葉紫檀不耐寒,而且對水分的要求很高。因此在養殖小葉紫檀的時候一定要勤澆水,2-3天澆水一次,如果是在冬天可以減少次數。澆水的是澆透,不要只是灑濕土壤表面。
4、小葉紫檀如果放在室內,則要放在通風的位置,這樣放置有助於小葉紫檀的呼吸。
⑦ 印度小葉紫檀和非洲小葉紫檀的區別
叫印度小葉紫檀分兩種、一種是印度紫檀、另一種是檀香紫檀、這種才是真正小葉紫檀,這種有香味有熒光沉水,
檀香紫檀才是真正小葉紫檀,別名小葉紫檀。為蝶形花科、紫檀屬。
檀香紫檀為紫檀中精品,密度大棕眼小是其顯著的特點,且木性非常穩定,不易變形開裂。
檀香紫檀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邁索爾邦地區、緬甸地區所出產的紫檀最優。
紫檀質地堅硬,色澤從深黑到紅棕,變幻多樣,紋理細密。
紫檀有許多種類,紫檀生長速度緩慢,5年才一年輪,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為木材之首,系稱「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氣密度一般在1.05~1.34之間,沉水,
⑧ 印度小葉紫檀怎麼盤
印度小葉紫檀怎麼盤
1 、盤紫檀佛珠之前,珠子上要無油無蠟。如果您想小葉紫檀手鏈以後能盤出很好的效果, 就要在請購之初讓商家給你不上蠟、油的小葉紫檀佛珠,如果紫檀佛珠已經上蠟或油, 應該先去掉油蠟後再來盤。
2 、用盤玩手套精心揉搓,作用是清潔珠子表面的臟色以及進行再光。每天大約 2-3 小時。
3 、用盤玩手套盤搓小葉紫檀手鏈一個星期,這時軟布表面會有紅色痕跡,這都是正常現象,一個星期後顏色會變淡。小葉紫檀手鏈的盤玩方法
4 、開始手盤。這時的手一定剛剛洗過並且已經干透。汗手請不要直接盤,最好佩戴棉手套盤, 注意小葉紫檀手鏈珠子的孔口周圍一定要盤到。一天可以盤30分鍾左右, 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後,你可以感覺到盤珠子的時候有掛嗒掛嗒的粗糙感,其實這時的珠子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
5 、這時就可以放置一段時間,再進行自然乾燥,也讓包漿進行一定程度的硬化。一般是一個星期左右。
6、經過約 3 個月左右的時間,會看到小葉紫檀手鏈珠子呈現出很有靈氣的光澤。盤得好的珠子有時會呈現較強烈的反光,有些像玻璃光澤。小葉紫檀手鏈的盤玩方法
7、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珠子不要在任何時候接觸較大的水分。如果珠子臟了可以用微微濕潤的棉布擦拭幾遍,然後放置一段時間再盤玩。小葉紫檀手鏈盤的時候珠子的所有區域都盡量盤到,特別是孔口,盤珠子最忌諱的就是急功近利,只能慢慢地一個過程一個過程得來,隨著珠子的變化隨即也可以得到一種精神的愉悅。引用
⑨ 如何辨別和挑選印度小葉紫檀手串
一 看料子的密度
20mm的小葉紫檀手串重量大概在59-79克之間,但是並不是越沉的就是好料,在做珠子的時候圈大點,孔小一些珠子的重量就上來了,那麼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能判斷珠子的密度呢?
1. 觀察棕眼的疏密、粗細、形狀、形態.
a、棕眼越細密,甚至沒有棕眼光滑如鏡的料子密度好 ;棕眼越疏鬆、越粗大密度越差。沒有棕眼的珠子,帶熒光的虎皮紋,油性好 密度好。疏鬆粗大棕眼握在手裡感覺和木柴一樣的珠子密度差。
b.含有閉合狀棕眼的料子以及棕眼呈小S狀的料子密度比較好,棕眼呈黑線似的閉合狀態,是因為料子放性時間較長,棕眼乾透收縮,或是樹木晚年所居山地貧瘠,造成樹木營養不良棕眼萎縮所造成的。
c.通過牛毛紋來判斷珠子的密度,紫檀料子表面牛毛紋越密集呈小S型,料子密度越好;棕眼越筆直舒展,密度越差.
2、觀察珠子表皮的紋路,一般有細小雞翅紋的珠子密度較好(這就是商家在賣手串的時候都強調雞翅紋的原因).
雞翅紋既是小葉紫檀密度高的體現同時又是科檀和巴西紫檀的明顯特徵,所以新手很難區分這幾種木料.
二.看油性
紫檀的拋光後的油性主要是從珠子表面的光滑程度以及光澤度區分的,在無膠,無蠟的情況下,好的油性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a.似和田玉般的油脂光澤,其主要特點是細膩.
b.似翡翠般的玻璃光澤,其特點是陽光或者燈光下起熒光。比較差的料一般密度都不是很好,表現為發干,發柴.
三.看工藝
主要是指珠子的圓度,兩通以及三通的打眼。好的工藝絕對是順紋,三通不歪,順紋是指珠子打眼與棕眼走向一致。
一串好的佛珠手串是用原木大料製成,打眼方向是垂直於樹木橫切面,但是有的商家為了節約成本,用下腳料做珠子,或是因為留疤料子等料型不規則,一般都是先把木料做成方塊,再隨意打眼,其打眼方向無法保證與棕眼方向一致因此就不是順紋。
四 觀察金星
金星的小葉紫檀手串現在也是淘寶的熱門貨,有帶金星的和滿金星之分那麼評定的標准也就出來了 疏密、粗細,一般金星越細密越好.
⑩ 印度小葉紫檀手串怎麼盤玩方法
多數名貴木材的手串由於木質細膩都有不同含油量,盤的時候不需上任何油。上油會適得其反,木質會變得烏黑,再難形成包漿。 使用柔軟的棉布盤搓一段時間也相當於5000目砂紙拋光。如果是小葉紫檀手串,會有掉色現象,一個星期後顏色會變淡或不掉色了,這屬於正常現象。然後需放置陰涼處自然乾燥,同時表面均勻的和空氣接觸形成細密均勻的氧化保護層。這樣,一段時間下來,您就會發現珠子表面變得更加光滑了。
這時就可以手盤,盤玩時的手一定是要洗過並且干透,保證手上無汗,盤玩的時候要感覺到珠子的溫潤光滑,如果盤玩時感到珠子澀手,就要停止盤玩了。珠子的孔口周圍也一定要盤到。每天不用有時間就盤,珠子也需要休息,10天以後,微汗手盤玩時可以感覺珠子有輕微的粘阻感,這是的珠子已經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包漿,需要繼續乾燥。光滑盤玩–粘阻感–乾燥–光滑盤玩(保持珠子干凈)
佛珠包漿就是歲月留在佛珠上的留痕。這層包漿是由於把玩者長時間精心照顧佛珠逐漸形成的具有琥珀質感表麵皮殼。它溫潤光滑、幽光沉靜、入目三分、凝聚了佛珠主人對佛珠的喜愛。從剛請回佛珠的那種浮躁簡單的表面光澤,轉變為溫潤光澤,就像給佛珠掛了一層「瓷面」。包漿是在歲月的流逝運動慢慢打磨氧化後呈現出來的,這層自然形成的包漿,含蓄溫潤,幽幽的毫不張揚,予人一份親切,有如古之君子,謙謙和藹,與其接觸總能感覺到春風沐人,它符合一個儒者的學養。包漿的形成,是本身珠子的材質和體液的長時間氧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