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做餅怎麼烙

印度人做餅怎麼烙

發布時間:2022-07-26 04:34:11

① 印度薄餅(又名拋餅)的配料及做法

原料:

低筋麵粉 270克、高筋麵粉 30克、酥油 45克、片狀馬琪琳 250克、水150克。

做法:

1、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團,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鬆弛20分鍾;

2、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擀成片狀;

3、將鬆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

4、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後將邊捏好,將面片擀長,象疊被子那樣四折,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長。重復3次。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鬆弛20分鍾;

5、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開,擀成面片。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鍾;

6、將鬆弛好的面分成均等的小劑,每一份都先搓成長條,然後螺旋裝的落在一起,壓實。再擀成薄薄的一片;

7、烤箱預熱175度,烤5分鍾即可。

包瑪琪琳那個面不要擀得太薄,容易破。等包好瑪琪琳後可以多疊幾層,這樣出來的層多好吃。

② 印度烙餅應該怎麼做

1. 把麵粉跟熱水用筷子攪拌到呈羽毛狀
2. 開始揉面 會有一些黏手 但如果不是非常黏的話可以不用加麵粉
3. 面團揉三光:手光 面光 碗光然後分成半手掌大的劑子
4. 用擀麵棍把劑子擀成0.5cm的圓形面團 放入加熱的不粘鍋開始烙餅
5. 面團正反呈現氣泡時 即可起鍋配裡面夾肉醬都很好吃
低筋麵粉180克,高筋麵粉200克,糖1又1/2小匙,鹽少許,酵母,牛奶680ML
1、將材料低筋麵粉與高筋麵粉倒入盤內,加入糖和鹽,攪拌均勻。
2、將雞蛋和牛奶180ML攪打均勻。
3、將做法2和做法1混合,揉搓均勻(這個過程中要不時添加牛奶和麵粉)直至牛奶完全均勻和入整個面團為止。
3、將做法3的面團蓋上濕布,靜止半個小時等待發酵。
4、將發酵好的面團分成4等份,擀成薄片狀,放入平底鍋中,用中火煎烤兩面約3-5分鍾至熟即可

用料:低筋麵粉、蛋黃、沙糖、鹽、水、煉奶、牛油
做法:
1. 將水和煉奶攪勻,放入沙糖、鹽拌至融化。
2. 放入麵粉蛋黃拌勻成面團。
3. 用打面機打面團至有一點起筋(快打),再慢打至柔滑即可。
4. 靜止10分鍾,等其柔滑光亮。
5. 用手抓一小球,抓至光滑,表面塗上牛油放入盆內。
6. 3小時後可食用。1:油鍋燒熱,將烤餅放入炸2-3秒,撈起濾掉多餘的油即可。(油要夠熱,炸的時候要控制好,不然容易焦。)
2:可直接在火上烘烤若干秒即可。
3:將烤餅兩面刷上油,放入微波爐大火轉45秒左右即可。
1. 將酵母,砂糖和一半的高筋麵粉倒入盆中,加入溫水,讓酵母溶化
2. 用刮刀混合均勻
3. 上述混合均勻後加入剩下的一半高筋麵粉和鹽
4. 繼續混合均勻
5. 轉移到面板上搓揉面團
8. 面團滾圓蓋保鮮膜40度發酵25分鍾左右
9. 發好的面團
10. 面團排氣,分成六等份並滾圓,蓋濕布或保鮮膜靜置10分鍾
11. 不用進行二次發酵。每個小團,一手拉著一端另一手擀開
13. 平底鍋開小火,啥也不用放,餅放進去烘,蓋上蓋子比較好。
14. 時不時翻看看底部的火候,有漂亮焦黃色出現後翻面
15. 再烘個2~3分鍾

③ 印度人喜歡送親朋好友牛糞餅,有什麼講究

在印度,牛是他們心中最神聖的動物,在他們看來,牛的渾身上下都是寶,就連用的乳液、葯水、葯片等產品的主要成分也都跟牛尿、牛糞有關系。他們認定這些產品是可以包治百病的,印度各大商場都有銷售,而且生意還火爆異常。

有個中國遊客很好奇,就和印度人問了起來:關於這個烤餅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印度人回答說:這個烤餅就是用牛糞來烤的,而現在鍋中的灰土就是牛糞燃燒後的灰燼,聽完這名中國遊客當場就惡心的吐了。感覺印度簡直是太神奇了,竟然用牛糞來做烤餅,竟然用牛糞與餅放在一起烤,想想都惡心。他們純手工製作出來的這個牛糞餅,操作全程也不佩帶手套,對於雙手沾滿牛糞對他們而言一件十分榮耀的一件事情,能夠把掌印留在餅上就代表非常虔誠的寓意。

④ 怎樣做印度煎餅,家常印度煎餅做法大全

印度甜薄餅的做法步驟

1
在一個盆里,放入麵粉,鹽和水一起攪拌,直至形成軟面團。將面團倒在撒有麵粉的板上,揉一會。然後將面團分成小團,約高爾夫球大小,用濕布或保鮮膜蓋上。

2
取一小面團,用擀麵棍擀得非常薄,但不要擀破。均勻撒上細糖粉,折疊成小方塊後再用擀麵棍擀,直到非常薄。

3
取一平底煎鍋置於中火上,刷薄油,把擀好的薄餅放入,每面煎30秒到1分鍾,直到呈金黃色。趁熱馬上吃。

4
重復上述步驟,直到所有的面團球已擀完和煎完。

⑤ 印度人做的印度飛餅,怎麼樣

說實話,中國國內的飛餅,都是加工後的產品,裡面參雜了很多東西,比如蓮子,綠豆等,味道肯定好些,印度本地產的飛餅就是甩出來的一張餅,就著一些咖喱羊肉汁吃,味道還湊合。印度人左手上廁所,右手吃飯,分的很清楚,至於做餅。。。 肯定不可能單手啊。我還見過用手炒麵的呢。nan,Jabati都只有在印度有,國內是沒得的。

⑥ 印度特色小吃

印 度 美 食
作 者:領子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道菜都用,如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場上還出售各種調料粉,赤、橙、黃、綠、棕,五顏六色的,好看而且味美。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虔誠的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食牛肉。於是,殺牛和吃牛肉常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沖突的導火索。在印度,由於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數(82%),牛肉成為禁忌,因此市場上的牛肉價格最便宜。豬肉也比較便宜,因為穆斯林和高種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豬肉,低種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豬肉。羊肉價格最貴,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虔誠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不沾葷腥;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婦老幼都喝牛奶。其奶製品如冰淇淋、乳酪、酸奶、蛋糕等,質量也屬上乘。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每樣菜都燒得爛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黃色。印度人的早餐已經西化,一般是一杯牛奶,幾片麵包,果醬、黃油,但中午飯和晚飯則是地道的印度風味,每餐都有豆子湯。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印度人進餐時,傳統方法一般是一隻盤子、一杯涼水,把米飯或餅放在盤內,菜和湯澆在上面。多數印度人進食時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餅內,或用手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來送進嘴裡。留洋的知識分子或中產階級家庭則使用刀、叉和勺子。

印度的甜食可謂「名符其實」,甜得發膩。甜食種類很多,有煎的、炸的、烘的、烤的,一應俱全,但每一道甜食都無一例外地甜得要命。多數印度人都嗜食甜食,印度人容易發胖,大概與嗜食過多的甜食有關。印度人的晚餐也晚得名符其實,最早的在晚上8點左右,晚的在10點左右。吃完飯後不久就上床睡覺,不發胖才怪呢。

由於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印度人也像英國人一樣,有喝下午茶的習慣。印度的茶是奶茶,做法是把牛奶摻水煮開,再把茶葉倒進去,煮沸後用小篩子把茶葉濾出,加糖後即可飲用。

印度水果

印度的水果種類繁多,一年四季不斷。最便宜的是香蕉,因而被稱為「窮人的水果」。石榴約有小碗般大,紅彤彤的,有的咧開了嘴,露出一粒粒晶瑩透亮、紅瑪瑙般的果粒,十分誘人。葡萄有乳白色的,有紫紅色的,一串串像玉雕,剝一粒放在口中,香甜多汁,吃完後手會被粘住,是糖分太高的緣故。

印度最引人注目、令人垂涎的水果是荔枝。每年4、5月份是印度最熱的季節,也是荔枝上市的季節。印度的荔枝是連枝葉賣的,攤主為防水分蒸發,還在荔枝上噴上清水。一束束紅艷艷的荔枝,被沾著晶瑩水珠的綠葉襯托著,格外誘人、醒目。剝開紅艷艷的果皮,甘甜的汁水四濺,透明如玉的果肉令人垂涎欲滴,咬下去,甘甜、爽口,齒痕留香,百食不厭。

印度最有名的水果大概要數芒果了。每年夏天,首都新德里都要舉行芒果節,展出的芒果大約有400多個品種,有的大如西瓜,有的小巧如杏;有的紅艷欲滴,有的黃如美玉;有的綠瑩瑩的,有的黃中帶紅。形狀也各不相同,有圓的、長長的、橢圓的、兩頭尖尖的……有一種芒果,汁多味美,輕輕挖開一個小口,可用吸管吸食。

印度的木瓜非常便宜,大如西瓜,但味道一般,有的放得久了似有一股臭味。番石榴的味道也難以讓人接受,這種果子形狀像石榴、裡面有黑色的小籽,印度人吃時有時撒上一層胡椒粉。椰子也是一年四季都有,大概是從南印運來的。小販除了賣椰汁外,還把潔白的椰肉切成一塊一塊,放在托盤里沿街叫賣。那椰肉有一股特殊的清香,越嚼越香。

⑦ 印度人的飲食習慣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

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全部都是製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由於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義者,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他們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他們的一道主菜呈現給你。 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殺牛和吃牛肉常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沖突的導火索。 虔誠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不沾葷腥。

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婦老幼,都喝牛奶。奶製品如冰淇淋、乳酪、酸奶、蛋糕等,質量也屬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幾十個盧比。

印度人進餐時一般是一隻盤子、一杯涼水,把米飯或餅放在盤內,菜和湯澆在上面。多數印度人進食時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餅內,或用手把米飯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來送進嘴裡。留洋的知識分子或中產階級家庭則使用刀、叉和勺子。

(7)印度人做餅怎麼烙擴展閱讀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約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 72%為印度-雅利安人,25%為達羅毗荼人。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里人和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徵。

尼格利陀人長期停留在石器時代,過著最為原始的狩獵、採集生活。在新移民到來以後,尼格利陀人多被他們屠殺、同化,或驅趕到人跡罕至的叢林以及孟加拉灣中的島嶼

在尼格利陀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屬於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原始澳大利亞人一般為中等身材,頭發捲曲或呈波浪形,膚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較寬,嘴唇較厚。

現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廣闊地帶的蒙達人、高爾人、桑塔爾人和比爾人普遍被認為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

他們至今保留著自己獨特的體貌特徵、生活方式以及語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庫龍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

原始澳大利亞人信奉泛靈論。泛靈論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為印度東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幹部落民所篤信。他們輕易不對樹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該邦還擁有很高的森林覆蓋率。

⑧ 印度流傳500年的鐵球餅,究竟是怎樣一種美食

現在這個時代吃貨非常的多,而每次去到不同的國家裡面旅遊的時候,最先關注的就是當地的美食啦。不過話說回來,世界上有著這么一個國家的美食多,但是卻不怎麼受歡迎,其實就是神秘國度印度啦,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想起來了。印度特色美食「甜紙餅」,用一塊布抹在鐵球上,聽說有很長的歷史。

這時候印度人就會往裡面加入一些食材,接著就把餅皮給捲起來,然後就可以直接吃了起來。雖然說在印度大街上很難看到這一種做法,但是聽一位朋友說,有著特別長的歷史,最少就有五百年呢。看完之後有什麼想說的話,歡迎在評論下方告訴一下小愛哦。

⑨ 我不明白印度薄餅怎樣做

印度飛餅
傳統的印度佬做:

用料:低筋麵粉、蛋黃、沙糖、鹽、水、煉奶、牛油

做法:
1。將水和煉奶攪勻,放入沙糖、鹽拌至融化。
2。放入麵粉蛋黃拌勻成面團。
3。用打面機打面團至有一點起筋(快打),再慢打至柔滑即可!
4。靜止10分鍾,等其柔滑光亮!
5。用手抓一小球,抓至光滑,表面塗上牛油放入盆內!
6。3小時後可以用!

缺點:不能存放、味道單一、底味不足!最多2天!(因為有雞蛋,所以發起)

優點:傳統、煎出來表面脆!成本低!

⑩ 請教一下印度飛餅怎麼做啊要詳細的做法哦

印度飛餅—真的會飛的餅;印度飛餅的神奇,至於中國人所謂的「印度飛餅」,在印度稱之為「加巴地」,似乎更應稱作是一件絕妙的手工藝品。印度人做加
巴地時,先利索地和面,捏成一個小圓團,用手擀幾下,只見師傅捏緊面餅一端按順時針方向轉動,
手裡的面餅越轉越大,越轉越薄,幾近透明。接著就是放餡料,放入烤盤,餅迅速鼓起,煞是美觀,
稍做切割,裝盤。太美妙了。廚師會利索地用手把它拎起來,放入盤中,嗬,香噴噴的,前後不過三分鍾。
食客們難以抵住剛出爐的「加巴地」的誘惑,沒有誰能悟出「加巴地」里怎麼會有那麼多熱氣,能將薄如蟬翼的餅撐得如蒙古包般飽滿。用筷子一戳,呼的一聲,熱氣向外蒸騰,好不有趣。原來吹彈欲破的「加巴地」竟然還分為兩層,外層淺黃鬆脆,內層綿軟白皙,略帶甜味,嚼起來層次豐富,一軟一脆,口感對比強烈,嚼過之後,齒頰留芳。如果用「加巴地」包著羊肉或雞肉一起吃,回味更是雋永綿長。 印度飛餅的種類:印度飛餅里可加碎牛肉、蛋片、洋蔥,配有咖哩醬。可選加蛋或不加蛋的,根據各人喜好選擇不同的咖喱(或白糖)蘸著吃,讓人愛不釋口。還可以用最傳統的吃法——用手抓來吃。

印度飛餅來源於印度首都新德里孟加拉灣大山脈,當地居民常年以筋面,椰槳,黃油,煉乳等製作食物,是享譽印度的一道名小吃,是用調和好的麵粉在空中用「飛」的絕技做成, 其風味獨特,製作神奇,薄如蟬翼,外酥里嫩,松軟可口,色澤金黃,品種繁多,內有精心調制的各種餡料,由於它獨特的工藝,和面對著顧客現做現品,而使人有著很強的感觀,和好奇心 加巴地印度飛餅配製秘方奇特、工藝復雜、變化繁多,其特點為:「精、美、優、特」。外形美觀、欣賞價值高、營養豐富,按不同的口味,配製秘方不同,分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營養脂肪、鈣、鐵、鋅等各種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份,色澤鮮艷,金黃而透明,口感脆嫩、醇香、味美、可口,有健胃養脾 ,益神養血等功效。現場製作品味繁多,變幻莫測。成為國內飛速發展、具有異域特色風味的泊來、休閑、時尚的大眾消費食品。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做餅怎麼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壽財險金融公司怎麼樣 瀏覽:672
800公斤越南盾是多少 瀏覽:976
蝗蟲是怎麼被印度人消滅的 瀏覽:922
槍火義大利2手機版在哪裡下 瀏覽:704
中國四個選擇是指什麼 瀏覽:777
中國國產動畫有多少 瀏覽:215
中國和新加坡時差是多少 瀏覽:960
不會越南語英文怎麼自由行 瀏覽:190
歐若為印度多少 瀏覽:791
義大利的潤滑油在哪裡 瀏覽:610
英國如何買國內葯 瀏覽:667
印度聯邦實力如何 瀏覽:131
英國王室延續多久 瀏覽:270
越南為什麼人口增長過快 瀏覽:47
印尼什麼插座標 瀏覽:967
百香果們為什麼要去義大利 瀏覽:528
中國有多少對列車 瀏覽:208
中國最漂亮山是什麼山 瀏覽:414
義大利面怎麼做造型 瀏覽:535
出差印尼買些什麼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