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挑選印度星龜
印度星龜(詳情介紹)
印度星龜的外形絢麗,很容易讓人為其著迷。不過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印度星龜這種寵物龜並不是十分容易飼養,所以對於養龜新手來說還是要考慮清楚是否飼養這種龜。如果已經決定好要飼養這種寵物龜的話,我們就再來說說如何挑選印度星龜。
星龜雖然不好養,但是只要有好的環境以及有規律的飼養,那麼就不會有什麼令你發愁的問題。在這個前提下,你必須挑選一隻體質好的星龜,這是基本,否則接踵而來的可能是一系列讓你發愁的問題,挑選星龜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要看它是否健壯,你可以去扒扒它的前爪,如果它會用力的掙脫你,那麼說明它很有力氣,狀態很好。
2.看眼神,什麼爬行動物有一樣,一隻體質好的星,它會很精神,就算害怕你也會睜著眼睛。如果它不是一直閉眼,那就說明它比較有精神,體質會比較好。
3.如果可以,你要看看它的排便和拍酸,如果這一切都正常,那麼差不多這只星的體質就沒問題了。
每一隻星龜的性格都不一樣,有的膽大,有的膽小,有的好動,有的靦腆。因此,你買回星龜後如果出現了它不進食的問題,先不要擔心,它要有1-3天的適應期,一般的星龜在買到家的一天就會進食,所以如果真的碰到不進食的情況,不要先著急,給它好的環境,定時泡澡,不要對環境做什麼改變,它就會慢慢適應了。
Ⅱ 印度棱背龜怎麼養
中 文 名:印度棱背龜
俗名別名:印度鋸背龜
英 文 名:Indian roofed turtle
拉丁學名:Kachuga tecta
地理分布:印度北部,孟加拉,巴基斯坦。
繁殖方式:卵生。雌龜每窩可產3-5顆蛋,約80-100 天左右孵化。
習性:棲息於大型河流,喜在流速平緩或靜水中。
體形特徵:
高聳的背甲,尤其是第三節椎盾特別高聳。背甲上有小黑點,背甲中部龍骨終止於五邊形的第三椎盾一突出的結節上;腹甲黃色,幼體腹甲橘黃帶黑色斑;頭頂黑色,兩側為黃色;頸部黑帶細黃色細紋。雌雄辨別可以由尾巴來分辨,雌龜尾巴較為短小,雄龜粗大。
食性:植食性
護 理:
飼養印度棱背龜的環境與一般水龜的環境相同,半水半陸,不需要特別的布置。食性比較偏向雜食性,一般水龜飼料,葉菜,死魚,死蝦和冷凍赤蟲,麵包蟲等都能接受。只要進口個體沒有被感染發病,飼養的難度並不高。印度棱背龜體型大小懸殊,通常雌龜為雄龜的一倍大。
Ⅲ 印度已經兩次發現金龜,這種龜為何是金色的
據近期印度林業局發布的報告顯示,印度已經連著在三個月內發現了兩次金色烏龜,這說明在南亞地區金龜並不是偶然的存在,而很可能已經形成了種群,數量在增長擴大。至於這些烏龜為何會變成金色的,科學家認為應該是遺傳基因突變引起的,就好像白虎、白孔雀一樣,屬於基因突變後改變身體色素的產物。
動物遺傳基因突變的話,經常會影響到本身的皮膚或體毛的色素,從而產生許多體表顏色變異的動物,有時候動物間的雜交也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在動物園中見到的白熊貓、白孔雀和白虎就是這樣的,只是烏龜變成了金色卻讓人比較詫異。可金色烏龜還不夠奇怪,印度甚至有爬蟲學家說,在特殊情況下,這種烏龜還會顯示出紅色的皮膚,也就是說將來可能會被人們發現有紅色的烏龜。
Ⅳ 有誰對印度星龜了解
印度星龜(Indi-anStarTortoise)是一種相當美麗的陸龜。雖然不怎麼好養,但是因為背甲上有奪目的黃色星形紋路,近年來廣受愛龜者的歡迎。因此本期的另類寵物版面,特地收集了一些關於這種獨特陸龜的資料,讓你全面了解印度星龜的生活習性。
印度星龜屬陸龜科,是象龜屬(Geochelone)中體型最小的成員。印度星龜的產地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因為生活在半乾旱、
布滿荊棘的草原中和一些高降雨量的地區,所以他們有著草原地區動物的生活習性,適宜在植物種類多的地方放養。
長什麼樣
印度星龜體長約28-38厘米。成體的絕大部分甲殼都會有隆起現象,而且每個脊椎及肋骨上的鱗甲都單獨地發展成低金字塔狀。鱗甲的中間是亮黃色的,並有放射狀的黃線,一枚盾板中有8條或以上的線,但在幼體中數目就較少。印度星龜的背甲底色是深棕黑色,背甲上有著黃色的星形紋路,腹甲是黃色的,有黃黑色的放射狀紋路,頭和腳都是淡黃棕色。
如何辨別
印度星龜和緬甸星龜較容易混淆。兩者外形相似,不同之處是龜殼上的輻射紋路。印度星龜每塊背殼鱗甲的輻射紋路多數是8條或以上,而且在腹殼上也有相同的輻射紋。但緬甸星龜每塊背殼鱗甲的輻射紋多數只有6條或以下,並呈現對稱且清晰的放射排列。最好分辨的地方是,印度星龜的每塊背殼鱗甲上必有一條垂直的輻射紋,而緬甸星龜卻沒有。
怎樣飼養
印度星龜在龜類中,算是飼養難度較大的品種,它們需要寬闊的室內或室外飼所,需要定期泡溫水澡。不過只要買到體質較好的個體,就會較容易飼養。除了在餵食方面要注意以外,飼養環境的濕度、溫度、燈照、通風也需要仔細安排。最好使用較乾燥的飼育箱飼養印度星龜。飼育箱的溫度最低也要22℃以上,如有條件,26-30℃更好。
素食一族
印度星龜是絕對的素食一族,不能食用肉類。蛋白質含量過高的蔬菜,如豆類等,也應排除在印度星龜的食譜之外。如果它們一直攝入此類食物,在過度生長的同時會導致骨骼發育不良、尿液帶血、膀胱結石以及肝臟問題。印度星龜需要大量的鈣質和礦物質微量元素,尤其是對印度星龜幼體和孵化期的雌性印度星龜來說更是如此。這種陸龜喜歡吃果類、多刺仙人掌等莖葉肥厚的植物。許多飼養印度星龜的人說,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聽它們吃東西時,那「咔嚓咔嚓」的咀嚼聲。印度星龜邊吃東西還會邊吐舌頭,樣子很可愛。但要注意的是,家養的印度星龜如果喂過多的多汁植物,例如萵苣、生菜、番茄等,反而會對它們的健康不利。實際上,印度星龜需要粗質的高纖維食物,如食用過多的多汁水果和軟性食物容易患腸胃疾病。
不會冬眠
印度星龜適合被放養在熱帶地區覆蓋植被的戶外花園,接受陽光的照射。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是早上9點前和下午3點後,一次不要曬太長時間,並且要注意溫度不能過高。如果是飼養在室內,就必須在食物中添加維生素D3。印度星龜需要定期泡溫水澡,這能有助於它排便。不過它們喜歡在淺水地區泡澡,所以還要定期清理它們使用的飲水碟。如果偶爾在幫它刷殼的時候,發現它的身上有一些脫皮,不用擔心,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印度星龜容易從其它龜類處傳染上疾病,所以不要把它們和其它龜類混養在一起,即使是健康的印度星龜個體。需要注意的是,印度星龜不像有些龜類會冬眠,它們是不冬眠的。
如何飼育小龜
印度星龜雌龜每年產卵2-3次,每次可產5-7顆蛋,在最適合的溫度29-30℃下約100天左右可以孵化。雖然年幼的印度星龜在亞洲寵物市場比較常見,但據統計,由於飼主的飼育方法欠妥當及環境布置的失敗,有95%的幼星個體未滿6個月就會夭折。所以絕對有必要給它們提供一個正確的生態環境,同時還要給它們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3。如果不採取這些措施,小龜很容易死於骨骼的新陳代謝。要給小龜餵食高品質的爬蟲專用鈣粉,假如沒有,可以將人用鈣片磨成極細的細粉,填加到它的食物中去。
分類 陸龜科 象龜屬
別名
產地 分布於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地。
體長 38cm
形態特徵 尾端有爪,在背甲各盾板中出現放射狀星形花紋。一枚盾板中有8條以上的線,但在幼體中數目就較少,在腹甲部分也有同樣的花紋。
生活環境 這種陸龜分布在半乾旱,布滿荊棘的草原中,在一些高降雨量的地區也能發現它們的蹤跡。給予他們在草原地區生活的習性,讓它們在混有各種植物的地方放養。
食譜 它們喜歡吃果類、多刺仙人掌、莖葉肥厚的植物和薊。而家養的印度星龜如果喂過多的多汁植物則會造成惡劣影響,例如萵苣、生菜、番茄、和多汁性水果,實際上,這種陸龜需要粗質的高纖維食物。過度的多汁水果和軟性食物容易患腸胃疾病,如加速腸胃蠕動導致腹瀉。
繁殖習性
飼養難度
珍稀程度
注意事項 印度星龜喜歡棲息在平坦的草地上,
肉類絕不能給印度星龜食用,同樣蛋白質含量過高的蔬菜,如豆類也應排除在印度星龜的食譜之外。如果它們一直攝入此類食物,在過度生長的同時會導致骨骼發育不良,尿液帶血,膀胱結石以及肝臟問題。印度星龜需要大量補充鈣質和礦物質微量元素。尤其是對印度星龜幼體和孵化期的雌性印度星龜採取一些輔助措施至關重要。該種陸龜適合在放養在熱帶地區覆蓋植被的戶外花園,接受陽光的照射,但注意不要溫度過高,遮陰物的布置同樣重要。如果飼養在室內,必須在食物中填加維生素D3。選擇性地使用大功率的UV-B全光譜燈管,定期更換。印度星龜喜歡在淺水地區飲水和泡澡,所以還要定期清理給它們使用的飲水碟。不要把它們和其它龜類混養在一起,因為印度星龜容易從其它龜類傳染上疾病,即使是健康的印度星龜個體。
產自印度內陸;不能冬眠;100%的素食菜譜;棲息地是乾燥的草原;不能忍受濕冷;需要寬闊的室內和室外飼所;需要定期泡溫水澡
Ⅳ 印度棱背龜的基本簡介
印度鋸背龜屬於高背龜屬(Kachuga),特徵就是高聳的背甲,尤其是第三節椎盾特別高聳。共有七個種類, 印度棱背龜,紅圈鋸背龜,史密斯棱背龜,紅冠棱背龜,巨型棱背龜,阿薩姆棱背龜,緬甸棱背龜。在亞洲水棲龜類來說,是第一大屬,在分類上也有許多不同的見解。其中又以本種K.tecta印度鋸背龜和K.tentoria紅圈鋸背龜兩種最受市場歡迎。算是最出色的。又名印度鋸背龜,分布在印度北部,孟加拉,巴基斯坦一帶。飼養幼龜水深最好不要超過龜龜直立的高度以免幼龜溺水。印度鋸背龜一直都被列為CITES I保育,因為族群數量顯著回升,因此已經被列入降類為CITES II的提案,2004年通過。
印度鋸背龜是變溫動物,所以對環境溫度的變化反應靈敏。它的攝食、活動等均受環境溫度的影響。由於印度鋸背龜新陳代謝所產的熱有限,它們又缺乏保留住體內產生熱的控制機制。為了克服這一缺陷,印度鋸背龜靠的是找涼或熱的地方來控制每天體溫的波動。在飼養龜的人工小環境溫度與自然棲息地相一致時,才能保證印度鋸背龜生理和心理健康。一般熱帶龜適宜溫度時27~38攝氏度,溫帶龜20~35攝氏度。有些印度鋸背龜致死溫度在適宜溫度上限之外5攝氏度左右。當溫度較低時,龜不活動(墊伏)。要人工飼養下達到繁殖龜的目的,應避免龜的環境溫度過高過低或大幅度波動。當溫度在10攝氏度左右時,龜便開始進入冬眠狀態。溫度上升到15攝氏度左右龜便開始活動,有的甚至能開始進食。一般習慣上把溫度在25攝氏度時,龜的攝食、活動情況定為正常值。而溫度在30攝氏度左右則是龜最佳的進食、活動、生長的溫度。所以,在國內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的4~10月份是龜的攝食、活動時期;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則是龜冬眠期。
Ⅵ 印度星龜是什麼品種
印度星龜
印度星龜是比較受環境的陸龜品種,但是這是一種比較難飼養的龜,這並不是因為印度星龜會生病,而是因為它通常會暴斃,生病我們可以慢慢治療,但是對於暴斃我們就只能束手無策了。
中文學名:印度星龜
中文別名:印度星斑陸龜
二名法:Geochelone elegans
英文名:Indian Star Tortoise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爬行綱
目:龜鱉目
亞目:曲頸龜亞目
科:陸龜科
屬:象龜屬
種:印度星龜
分布: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地。
外觀特徵:在背甲各盾板中出現放射狀星形花紋。一枚盾板中有8條以上的線,但在幼體中數目就較少,在腹甲部分也有同樣的花紋。
生活習性:在野外,印度星龜多在晨昏時活動,由於分布於廣大的印度及巴基斯坦,分布的地形從荒漠、草原到落葉林,因此環境上的差異會造成不同的生態。
繁殖特點:雌龜會用後腳挖出一個大約15公分深的水瓶狀巢穴。如果土壤太干或太硬,它會用小便把土澆濕再挖。接著它就會在巢穴中產下1~6顆蛋。
食性:它們喜歡吃水果類、多刺仙人掌、莖葉肥厚的植物和薊。而家養的印度星龜如果喂過多的多汁植物則會造成惡劣影響,例如萵苣、生菜、番茄、和多汁性水果。
Ⅶ 印度棱背龜的龜板鑒別
龜板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腹甲,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強骨、養血補心的功效。由於烏龜資源減少,加之東南亞國家的商品龜大量進入國內市場,致使商品龜板中出現大量淆品,據報道共有17種之多。
在安徽亳州葯材市場曾發現數量較大的偽品龜板,經研究鑒定,為印度棱背龜的腹板。鑒定結果如下:
正品龜板呈板片狀,近長方橢圓形,長8~15CM,寬5~8CM.外表面淡黃色,具盾片12塊,每塊具紫褐色放射狀紋理或大部分呈紫褐色,內表面黃白色,略帶血跡或殘肉,前端鈍圓或平截,後端具三角形缺刻,兩側均有呈翼狀向斜上方彎曲的甲橋(牆板)。各盾片大小排列順序為:腹盾>股盾>胸盾>肱盾>喉盾>於肛盾。各盾片的接縫均較平直。
偽品龜板呈板片狀,近長方橢圓形,長8~12CM,寬5~7CM.外表面黃色,具盾片12塊,除喉盾和肛盾各有一塊較大黑斑外,其餘盾片均有2~3塊黑色斑塊。內表面黃白色,略帶血跡及殘肉。前端微凹陷,後端具三角狀缺刻,兩側均有呈翼裝向斜上方變曲的甲橋(牆板)。各盾片大小排列順序為:腹盾>股盾>肱盾>肛盾>胸盾>喉盾。喉盾與胸盾及股盾與肛盾的接縫呈弧狀變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