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經濟發展靠什麼產業

印度經濟發展靠什麼產業

發布時間:2022-07-26 09:52:37

❶ 印度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1、印度優先發展服務業的原因一個國家的經濟構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就是工業,主要是製造業;最後一個是第三產業,主要是服務業。在工業革命以前都是農業為主的,工業革命後才開始有工業和製造業,而歷史上的大國幾乎都是工業強國,荷蘭和西班牙除外,算是貿易立國的,這是算是服務業,優先發展工業

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工業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農業人口的轉換問題,隨後就會迎來城鎮化,城鎮化的提升帶來的是服務業的需求,這是之前很多國家走過的老路,在工業化發展的初期,國內的消費能力較低,無法自行消化工業生產能力,只能出口給其他的國家,利用出口的優勢來發展過來的工業/製造業,中國走的是這樣的策略,但是印度不是。

而印度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是傳統的農業國家,從1991年開始「改革開放」後實施市場經濟的政策,但是在經濟的發展策略上是優先發展服務產業的,製造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其中個中原因有多種,印度是一個民主制度的國家,土地私有化,政府之間是聯邦的體制,要發展製造業就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但是因為中央協調的能力較弱,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統一協調能力,導致基礎建設停滯不前。沒有基礎建設,製造業就難有大的發展。

還因為宗教信仰,比如種姓制度,導致人口的流動有很大的困難,這是就業的一個基礎,製造業的發展需要人力資源是自由的,也就是就業市場是自由交換的。土地的私有化也為工業化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因為合約談判的成本太高,政府很難做統一的徵收和規劃,私人之間的談判成本太高,盡管現在印度在努力改變這種現狀,但是進展依然緩慢。

2、印度的農業增加值在經濟中的比重印度的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和中國的農業佔GDP的比重曾經是同樣的水平,在1990年之前,總體而言印度的農業比重還在中國之上,印度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了42.8%的比重,這是完完全全的農業國家了。不過整體來看,農業所佔的比重是逐漸降低的,到2018年印度的這個比重已經降到了14.46%,比1967年的高點下降了28個百分點,這個降幅是非常巨大的。

而印度2018年的製造業增加值只有4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的十分之一,雖然在全球排名第六位,但是絕對值還是非常低,大概是相當於中國20年前的水平。印度單靠服務業的發展是無法解決貧困問題的,發展製造業是唯一的出路。

❷ 印度國家的經濟發展有哪些特點

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2007年),印度經濟是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系。若以美元為貨幣單位的GDP計
算(2007年估計為1.09萬億美元),印度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在主要經濟體中,印度的經濟增長名列第二,2006/07財政年度的GDP增長達
9.4%。不過,印度人口龐大,其人均收入(2007年估計數字)僅為$4,182(以PPP計算)或$964(名義人均收入)。 世界銀行也將印度界定為低收入經濟體。
雖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簡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日益重要。印度憑借信息技術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青年,發展成為全球企業將客戶服務和技術支持等「後勤工序」外判的中心。印度成為軟體及金融技術人員的「輸出國」,其他行業如製造業、制葯、生物科技、電訊、造船、航空和旅遊的發展潛力也十分龐大。
從英國獨立後,印度奉行社會主義的經濟路線,嚴格限制私營公司、對外貿易和外來投資。不過,自1990年代起,印度逐步開放市場,實施經濟改革,減少政府對貿易和投資的控制。縱然面對政治爭議,印度政府逐步將公營機構私營化,以及開放部分行業予以私營和外資參與。
印度面對的經濟問題來自龐大並持續增長的人口,以及嚴重的貧富懸殊。貧窮仍是印度急需解決的問題,官方估計,2004至2005年印度有27%人口屬於貧困人口。

❸ 印度的經濟特點

印度從經濟上來說是世界第七大經濟的名義GDP和第三大的購買力平價(PPP)。印度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排名第139 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2,134美元和第122位,在經過1991年的經濟自由化,印度每年實現6-7%的平均GDP的增長。自2014年以來,除2017年外,印度經濟一直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主要經濟體。

印度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服務業之一,自2001年以來年增長率超過9%,佔2012 - 13年GDP的57%。印度已成為IT服務,業務流程外包服務和軟體服務的主要出口國,2017財年的收入為1540億美元。這是印度經濟增長最快的部分。 IT行業仍然是印度最大的私營部門僱主。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創業中心,2018 - 19年間有超過3,100家技術初創企業。印度汽車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工業之一,2013 - 14年度年產量為2148萬輛(主要是兩輪和三輪)。 2015年,印度擁有價值6000億美元的零售市場,也是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之一。

❹ 印度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1、【服務業】

佔印度GDP55.1%。主要部門有貿易服務、金融服務、運輸、通信和信息服務業等。2007/2008財年增長約為10%。2006年印度軟體服務業產值約396億美元,其中出口314億美。

2、【旅遊業】

旅遊業因其良好的社會和創匯效益被印政府列為發展重點,該產業已成為主要創匯部門和重要的就業創造部門。

旅遊業直接提供約5190萬個就業崗位。2006年訪印外國遊客人數約為443萬,比上年增長14.2%,創匯約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6%。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納蘭達、邁索爾、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3、【交通運輸】

鐵路是最大的國營部門,是印主要運輸手段。鐵路部門實行單獨預算,每年與中央財政預算一起提交議會討論通過。近年來,公路運輸發展較快,已承擔了全國貨運和客運量的70%和85%,是世界最大公路網之一。海運能力世界第17位。

(4)印度經濟發展靠什麼產業擴展閱讀:

支柱產業原則:

1、突出重點原則

「大而全」、「小而全」,觀望、攀比,這是我國區域經濟中常見的一種小生產習氣,是區域間產業結構雷同、生產效率低下、重復發展、惡性競爭的根源。

市場競爭最根本的是資源市場和產品市場的競爭,一個地區不可能所有產業都同樣具有競爭優勢,因此在支柱產業的選擇中必須堅持有所不為,突出重點的原則。

選擇一、二個具有確定優勢的產業作為突破口,形成「支柱」;再圍繞「支柱」培養一批重點產業,形成支柱產業群,支撐整個區域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2、技術開發原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支柱產業必須最大限度地增加其科技含量和發展潛力,因為科學技術水平是產品的產量、質量及實現升級換代的決定性因素;科學技術的推廣運用還有利於節約能源,降低成本,保護環境,並且有助於提高生產管理水平,延長支柱產業的生命周期。

只有源源不斷地將新的科學技術注入支柱產業,才能使其適應市場變化,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達到投資成本利潤最大化。

3、扶持培育原則

支柱產業發展、壯大的「原動力」是市場作用,但並不等於作為市場宏觀調控主體的政府可以放手不管,「無為而治」。政府必須採取相應的調節、引導措施以補救市場本身的缺陷,促進支柱產業形成規模,優化結構。

尤其在我國,市場機制尚不健全,市場本身的盲目性和滯後性,市場信息的屏蔽以及政治、軍事和各種非經濟因素影響客觀存在,政府更有必要通過產業政策的規范作用和行政干預來引導支柱產業發展;實施有利於支柱產業發展的投資政策來擴大和改善投資、融資機制。

加強能源、交通和信息等基礎產業建設,改善基礎設施,保證生產正常運行;擴大外貿經營自主權,鼓勵企業向境外發展,盡快形成跨國大集團和公司。

❺ 印度的經濟支柱產業是什麼

印度的經濟支柱產業應該是農業吧,網上看到印度的工業基礎是比較薄弱的。

❻ 印度的國民經濟的增長主要是依靠什麼

提起印度,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歌舞,咖喱和神油。印度作為一個南亞地區的大國,其經濟體兩還是不小的。之所以印度的國民經濟能夠快速增長,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新德里地區的電子科技非常發達,而且這些企業都是印度的龍頭奇特。其次就是印度的旅遊業還是非常發達的,所以帶動著印度的服務行業也開始快速發展。最後就是印度的制葯業和石油加工行業這幾年的發展勢頭也是不小的。這三者基本上是印度經濟發展最主要的依靠和依賴了。

最後就是印度的制葯行業和石油加工行業,近幾年發展勢頭也是非常厲害的。從《我不是葯神》這部片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印度的制葯業的力量。而且實際上印度的制葯業也的確非常發達,許多生產葯品的大廠都選擇印度作為代工廠。其次還有印度的石油加工業,印度的石油加工業也非常發達,畢竟印度緊挨著印度洋,有大量對海底石油進行開採的技術和需求。

❼ 為什麼印度的三大產業中第三產業比重最大,但印度經濟還是不景氣,求詳細解釋

印度農業生產技術落後,工業基礎相對薄弱;服務業相對較發達。

沒有足夠的物質財富,服務業是無根之樹。

印度服務和IT外包業務對印度經濟的左右被嚴重誇張了,最多隻佔GDP的5%,跟中國商品出口額相比,可以忽略。

物質財富畢竟要靠第二產業來生產。沒有強大的第二產業,也不像美國可以依靠中國的第二產業,永遠都只能是窮國。

第二產業依託於第一產業的概念是——你只有吃飽了飯,才會考慮購買工業品提高生活水平。

第三產業依託於第二產業的概念是——你只有有了足夠的物質財富,才會想到保險、金融、醫療這些更高層次的財富消費。


(7)印度經濟發展靠什麼產業擴展閱讀

印度的支柱產業【服務業】佔印度gdp55.1%。主要部門有貿易服務、金融服務、運輸、通信和信息服務業等。2007/2008財年增長約為10%。2006年印度軟體服務業產值約396億美元,其中出口314億美元。
【旅遊業】旅遊業因其良好的社會和創匯效益被印政府列為發展重點,該產業已成為主要創匯部門和重要的就業創造部門。旅遊業直接提供約5190萬個就業崗位。2006年訪印外國遊客人數約為443萬,比上年增長14.2%,創匯約6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6%。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納蘭達、邁索爾、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運輸】鐵路是最大的國營部門,是印主要運輸手段。鐵路部門實行單獨預算,每年與中央財政預算一起提交議會討論通過。近年來,公路運輸發展較快,已承擔了全國貨運和客運量的70%和85%,是世界最大公路網之一。海運能力世界第17位。

❽ 印度經濟來源是靠什麼來問

服務外包產業

❾ 印度主要產業是什麼

印度的主要產業是農業、工業、旅遊業以及對外貿易。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簡介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गणराज्य,英語:TheRepublicofIndia,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自然資源
印度礦產資源豐富,鋁土儲量和煤產量均佔世界第五位,雲母出口量佔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資源可采儲量估計為:煤463.89億噸(不含焦煤),鐵礦石97.54億噸,鋁土22.53億噸,鉻鐵礦1.24億噸,錳礦石6550萬噸,鋅589萬噸,銅352萬噸,鉛136萬噸,石灰石684.77億噸,磷酸鹽8100萬噸,黃金86噸,石油8.96億噸,天然氣697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雲母、石膏、鑽石及鈦、釷、鈾等礦藏。森林覆蓋率為21.9%。

❿ 印度如此貧瘠卻有大筆軍費購置武器,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什麼

印度人口眾多,大部分人們從事農業或者旅遊業,印度的年輕人從事IT工作使經濟得到發展。加上政府推行一系列的財政政策,這種政策給經濟帶來了積極影響。

還要另一方面的原因印度高等教育發達,憑借信息技術及大量受過教育並懂得英語的青年,成為技術支持的中心。雖然印度製造業比起中國來依舊十分落後,但是在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產業,在服務業上,憑借政策和先天優勢,印度已經遠遠領先於依舊滿足製造基地地位的中國。

閱讀全文

與印度經濟發展靠什麼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和新加坡時差是多少 瀏覽:958
不會越南語英文怎麼自由行 瀏覽:188
歐若為印度多少 瀏覽:789
義大利的潤滑油在哪裡 瀏覽:608
英國如何買國內葯 瀏覽:665
印度聯邦實力如何 瀏覽:129
英國王室延續多久 瀏覽:268
越南為什麼人口增長過快 瀏覽:45
印尼什麼插座標 瀏覽:965
百香果們為什麼要去義大利 瀏覽:528
中國有多少對列車 瀏覽:208
中國最漂亮山是什麼山 瀏覽:414
義大利面怎麼做造型 瀏覽:535
出差印尼買些什麼 瀏覽:899
韓國在中國的衣服品牌有哪些品牌 瀏覽:814
義大利哪個國家確診人數最多 瀏覽:988
中國被割了多少地 瀏覽:975
義大利進口男鞋有哪些品牌 瀏覽:492
印尼的天空在哪裡 瀏覽:62
伊朗拐點是什麼意思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