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個國家的標志性建築物是
中國---萬里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長城連續修築時間之長,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艱巨,歷史文化內涵之豐富,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難以相比的。
美國——自由女神像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位於美國紐約市哈得德遜河口附近。
法國——埃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法語:La Tour Eiffel)1889年建成,高324米,被法國人愛稱為「鐵娘子」。它和紐約的帝國大廈、東京的電視塔同被譽為西方三大著名建築。
英國——大本鍾
英國倫敦著名的大本鍾(Big Ben),建於1858年,每走一小時,就發出深沉而又鏗鏘的報時聲,通過廣播,鍾聲遠及世界各地。
俄羅斯——莫斯科紅場
紅場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著名廣場,位於莫斯科市中心,西南與克里姆林宮相毗連。西側是克里姆林宮,北面為國立歷史博物館。
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是公認的20世紀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劇院設備完善,使用效果優良,是一座成功的音樂、戲劇演出建築。
義大利——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
印度——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美麗無比,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德國——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門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牆的的一道城門,因通往勃蘭登堡而得名。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建築奇跡之一。
希臘——巴特農神廟
在希臘首都雅典衛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聳峙著一座長方形建築物,就是在世界藝術寶庫中著名的帕特儂神廟。
荷蘭——風車
荷蘭被稱為「風車之國」,是歐洲西部只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國家。它的真正國名叫「尼德蘭」。
比利時——撒尿男童
比利時最著名的景點撒尿的男童銅像。銅像的來歷是一個小男孩在無意中用自己的尿澆滅了將要引爆布魯塞爾市政廳炸彈的導火索,為了紀念他的勇敢舉動,塑造了這尊銅像。
新加坡——魚尾獅
魚尾獅像坐落於市內新加坡河畔。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共同雕塑的,於1972年5月完成。
丹麥——美人魚
世界聞名的美人魚銅像,位於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Langelinie)。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
巴西——救世主耶穌基督像
巴西基督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雕像中的耶穌基督身著長袍,雙臂平舉,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約熱內盧市的美麗全景,預示著博愛的精神。
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子塔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雙子塔(Petronas Towers),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雙子樓。雙塔大廈於1998年完工共88層,高1483英尺(452米)。
日本——東京塔
東京塔高達333米,1958年12月建成。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運動帶給羅馬的偉大建築物。它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教堂,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可容納約60000人。
阿聯酋——阿拉伯塔酒店
世界最豪華的酒店當數阿聯酋迪拜的泊瓷(BurjAl-Arab)酒店,是世界為數不多的七星級酒店之一。酒店建在海濱的一個人工島上,56層,321米高。
韓國——崇禮門
崇禮門位於韓國首都首爾市中,分上下兩層。東西兩邊也有可以互通的門。
柬埔寨——吳哥窟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於世。
緬甸——仰光大金塔
金碧輝煌的緬甸仰光大金塔,與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吳哥窟一起被稱為東方藝術的瑰寶,是馳名世界的佛塔。
捷克——布拉格廣場
布拉格最著名的廣場是老城廣場。廣場的中心是揚·胡斯雕像,廣場最具特色的古建築是自鳴鍾。
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非亞大教堂建於東羅馬皇帝Justinian統治時期,作為世界上十大令人嚮往的教堂之一,聖索非亞教堂體現出了卓越的建築藝術。
Ⅱ 印度的標志和代表人物
菩提樹,孔雀,咖喱
聖雄甘地
Ⅲ 各個國家的標志性建築物是什麼
各個國家的標志性建築物是:
1、英國——大本鍾
伊麗莎白塔,舊稱大本鍾,就是威斯敏斯特宮鍾塔,是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築之一,也是倫敦的標志性建築,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鍾樓的大報時鍾。
Ⅳ 印度標志性建築物是什麼
印度建築泰姬陵很有名,還有柯布西耶的一些現代建築,包括他給昌迪加爾做的規劃還是很有分量的,自己的理解,你可以查查外建史,另外彭一剛院士的《建築空間組合論》上也有對印度建築的介紹,比較專業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Ⅳ 印度的標志性建築有什麼
1、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2、孟買印度門正對孟買灣,是印度的門面和標志性建築,高26米,外形酷似法國的凱旋門,是為紀念喬治五世和皇後瑪麗的訪印之行而建,現為孟買的門面,用於接待重要的賓客,為印度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3、蓮花廟又名巴哈伊寺,這座由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的建築,以其壯觀美麗著稱,早已成為印度人的驕傲。作為德里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築,其巧妙設計成為這座寺廟的最大看點,蓮花廟以其獨特的魅力,多年來,以大海般的胸懷,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慕名而來的遊客。
4、琥珀堡位於齋浦爾城郊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古代藩王的都城, 建於1592年。遊客可騎大象上山參觀。由於城堡建在一座叫琥珀的小山上,故稱之為琥珀堡。
5、甘地陵,位於新德里東郊朱木拿河畔,是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陵墓。陵園呈凹形,在陵園正中,靜卧著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墓,它是一個普通的正方形平台的樣子,高約1米,長寬約3米。
Ⅵ 印度的代表性建築是什麼
泰姬陵
泰姬陵(波斯語,烏爾都語: تاج محل ),全稱為「泰吉·瑪哈爾陵」,又譯泰姬瑪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是莫卧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後阿姬曼·芭奴(ممتاز محل)而建立的陵墓,被譽為「完美建築」。它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美麗無比。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伊斯蘭教建築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http://ke..com/view/28824.html?wtp=tt
Ⅶ 印度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印度標志性建築是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泰姬陵是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其妃子於1631年至年在阿格拉而建的。
泰姬陵位於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內,亞穆納河右側。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獨具風格的建築美學:
泰姬陵無論構思還是布局都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整體,它充分體現了伊斯蘭建築藝術的庄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獨特魅力。在建築美學上,最引人注意的是其完全對稱。
以主殿中心向兩向延伸之軸線切割之中軸線,可以看到相對於中軸線之距離相等之處的雕飾在數量、尺寸及樣式上完全對稱。其中軸線貫穿園區各門、水池及道路等之中線。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兒建築成就的高峰,它的構思和布局充分體現了伊斯蘭建築藝術庄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特點,整個建築富於哲理,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藝術珍品。
Ⅷ 印度的標志建築物是
泰姬陵
新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中文名稱: 泰姬陵
英文名稱: Taj Mahal
國家: 印度
所屬洲: 亞洲
一譯「泰吉·瑪哈爾陵」。莫卧兒帝國著名建築。在今印度北方邦的阿格拉。莫卧兒帝國國王沙傑汗為他死去的皇妃蒙太姬修建的陵墓。公元1630年始建,年建成。它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伊斯蘭教建築中的代表作。
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評選標准C (I) 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屆會議報告。
是北京時間2007年7月8日凌晨公布的「新七大奇跡」之一
建於1632年至1654年的泰姬陵表達了一個國王對他親愛的妻子無與倫比和刻骨銘心的紀念。
1631年莫卧兒人皇帝的妻子在分娩第十四個孩子時難產去世。她當時36歲,已結婚18年,對她的丈夫沙賈汗(ShahJahan)來說失去的不但是親愛的妻子,而且還是一個精明的顧問。據說他穿了兩年喪服(據另一記載,他的頭發因悲傷而變白了)。他發誓要建一個配得上他妻子的、無可比擬的陵墓,以紀念他的妻子。沒有人能否認他的成功。阿米曼達班奴,或者叫墨姆塔茲馬哈爾(意即「被選中的宮殿」)里有一個令人驚嘆的建築物,作為對她的紀念,上面刻著她名字的縮寫:泰姬·瑪哈爾。由於用了太多的最高級贊美詞來描繪這個建築,因此大多數去參觀的人走近它時害怕他們將會失望。
從數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為飯店的標志、酸辣醬和調味品的商標,實際上它被用在隨便什麼地方,人們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盡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厭,它仍舊能使人驚訝。它在一天里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自然光線中顯現出不同的特色。雖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卻沒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間浮動。它的和諧對稱、花園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令無數參觀者驚嘆不已的奇跡。估計有2萬名工匠參與了泰姬陵的建造,歷時22年才完成。據說一位法國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參與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沒有一位建築師被記錄肯定參與了陵墓的建造——這對這個建築物是很適宜的,因為建造它的本意在於讓人們只記住在陵墓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