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大洋的經緯度范圍是什麼
太平洋:從北緯66.5到南緯66.5,東經105(南海)到西經75(南美洲西海岸)
大西洋:北緯66.5到南緯66.5,西經100(墨西哥灣)到東經40(黑海)
印度洋:北緯30(紅海)到南緯66.5,東經30(紅海)到東經135(澳大利亞西北海岸)
北冰洋:北緯66.5以北,所有經度。
世界七大板塊:太平洋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北美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板塊、南美板塊。
1、太平洋板塊:太平洋板塊東以太平洋海隆為界,北、西、西南都為深海溝,與阿留申島弧、日本島弧、菲律賓板塊和印度板塊接界,南部以海嶺同南極洲板塊相接的板塊。
2、歐亞板塊:為包括大部份歐亞地區的大陸板塊,但不含括南亞的印度半島(印度次大陸)、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阿拉伯次大陸)以及東西伯利亞的上揚斯克山脈以東的地區。
3、非洲板塊:非洲板塊的西界是一個離散邊界,形成中大西洋海嶺的中段和南段,非洲板塊隔此邊界在北部與北美洲板塊相接,在南部與南美洲板塊相接。
非洲板塊的東北界與阿拉伯板塊相接,東南界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相接,在北部和南部與之相鄰的則分別是歐亞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除了與歐亞板塊之間的北界外,其餘邊界均是離散邊界。
4、北美板塊:是一個較大的板塊,它的范圍覆蓋了北美洲的大部,向東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嶺,向西延伸至東西伯利亞的切爾斯基山脈。它是1968年薩維爾·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塊中美洲板塊的一部分。後來,美洲板塊又被細分為北部的北美洲板塊、南部的南美洲板塊和周圍的一些小板塊。
5、印度洋板塊:為次級的大陸板塊,屬於印度洋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
6、南極板塊:是一塊包括南極洲和周圍洋面的板塊,面積約169,000,000平方公里。每年正以1公分的速度向大西洋移動。南極洲板塊與納斯卡板塊、非洲板塊、南美洲板塊、斯科舍板塊和印度-澳洲板塊交界,並正與合並。
7、南美板塊:包括南美洲和南大西洋的西部。其東以大西洋中脊的南段與非洲板塊接界;西界為南美濱太平洋深海溝,北部與加勒比板塊接觸,南部為南極板塊。南美板塊同北美板塊一起向西運動,在南美洲的西部形成了高聳的安第斯山脈。
B. 印度洋在哪裡
印度以南、爪哇半島以西、模里西斯以東、南極以北,就這塊區域成為印度洋。具體到坐標就是北緯27度以南、東經61度以西與東經44度之間、南緯74度以北。
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所在的經緯度范圍是多少
太平洋經度范圍大致為(東經105°-180°經線-西經75°)。
大西洋經度范圍大致為(西經90°-0°經線-東經15°)。
印度洋范圍大致為(東經30°--東經105°)。
印度洋范圍大致為(北緯66.5°以北)。
太平洋佔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世界海洋面積太平洋占將近一半,其他三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佔一半。
太平洋總面積18134.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0個南美洲,18個中國,佔地球表面積35.6%,佔世界海洋面積近1/2,平均水深3940米,海水體積72370萬立方公里。太平洋佔世界海洋面積的49.8%幾乎一半。東西最寬19900公里,南北最寬15900公里。
大西洋總面積9431.4萬平方公里,南北長15742公里,東西寬約6852公里,佔世界海洋面積的25.4%,平均水深3575米,海水體積33717萬立方公里。相當於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四洲面積的總和。
印度洋總面積7411.8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海洋面積的21.1%,面積居第三位。平均水深3840米,僅次於太平洋,位居四大洋海洋深度第二位,其最深處在阿米蘭特群島西側的阿米蘭特海溝底部,深達9074米。海水體積總計29195萬立方公里。
北冰洋總面積1225.7萬平方公里,面積最小。比南極洲1400萬平方公里小近200萬平方公里。北冰洋最寬約4233公里,最窄處1900公里。北冰洋雖小,然而北冰洋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從北冰洋出發,到達西方發達國家的距離最短。
D. 印度洋經緯位置如北緯西經什麼的
印度洋 :北緯30(紅海)到南緯66.5,東經30(紅海)到東經135(澳大利亞西北海岸)
E. 四大洋詳細的經緯度
四大洋經緯度范圍:
1、太平洋:北到白令海峽,北緯65度44分,南到南極洲,南緯85度33分,跨緯度151度。東到西經78度08分,西到東經99度10分。
2、大西洋:位於歐洲、非洲與北美、南美之間,北接北冰洋,南接南極洲,西南以通過合恩角的經線(西經67°)與太平洋為界,東南以通過厄加勒斯角的經線與印度洋為界。
3、印度洋:從非洲厄加勒斯角向南,沿東經20°線直抵南極大陸。東南部從塔斯馬尼亞島的東南角向南,沿東經147°線至南極大陸。印度洋位於亞洲、非洲、南極洲和大洋洲大陸之間,西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東經20°線與大西洋為界,東南以通過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的東經146度51分線為界,與太平洋相接。
4、北冰洋:北冰洋被陸地包圍。通過挪威海、格陵蘭海和巴芬灣同大西洋連接。在歐洲與北美洲之間以冰島-法羅海檻和威維亞·湯姆遜海嶺與大西洋分界。
F. 四大洋的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
太平洋:經緯度:北緯66.5到南緯66.5,東經105(南海)到西經75(南美洲西海岸)。
海陸:北到白令海峽,南到南極洲,西臨亞洲和大洋洲,東面北美洲和南美洲。
半球:西半球,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大西洋:經緯度:北緯66.5到南緯66.5,西經100(墨西哥灣)到東經40(黑海)。
海陸:北到格陵蘭島,南到南極洲,西臨南北美洲,東面歐洲和非洲。
半球:大部分在西半球,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印度洋:經緯度:北緯30(紅海)到南緯66.5,東經30(紅海)到東經135(澳大利亞西北岸)。
海陸:北到亞洲,南到南極洲,西臨非洲,東面大洋洲。
半球:東半球。
北冰洋:經緯度:北緯66.5以北,所有經度。
海陸:南到亞歐大陸和北美洲
半球:東西半球,北半球。
參考http://..com/question/277174385.html
G. 七大洲的緯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
亞洲:北緯60°5′~南緯1°17′
主要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
北,北冰洋;東,太平洋;北,印度洋;西北,歐洲;西南,非洲;東南,大洋洲;東北,北美洲.
歐洲:北緯71°08′~北緯36°
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
北,北冰洋;西南,大西洋;東,亞洲;南,非洲;西北,北美洲.
非洲:北緯37°21′~南緯34°51′
位於東半球西南部
北,地中海;西南,大西洋;東,印度洋;北,歐洲;東北,亞洲.
南美洲:北緯 12°25′~南緯54°57′
大多數位於西半球和南半球
西,太平洋;東,大西洋;北,加勒比海;北,北美洲;
北美洲:北緯71°59′~北緯7°12′
位於西半球北和北半球
北,北冰洋,東,大西洋,西,太平洋,南,墨西哥灣;南,南美洲.
大洋州:大多數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
西,印度洋;東,太平洋;西北,亞洲;南,南極洲.
南極洲:南緯65°36′~南緯82°
南半球
北,印度洋;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北,南美洲;北,大洋州.
H. 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緯度、半球和海陸位置
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陸位置:
1、亞洲海陸位置: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西臨歐洲,西南臨非洲。
亞洲緯度位置:位於南緯10度到北緯80度。地跨南北半球。
2、歐洲海陸位置: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東部以亞洲為鄰,南部隔地中海與非洲為鄰。
歐洲緯度位置:北緯36度到北緯71度。
3、非洲海陸位置:西臨大西洋,東臨印度洋。北臨地中海與歐洲相望,南到好望角。
非洲緯度位置:北緯37度到南緯34度。
4、北美洲海陸位置: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部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 鄰。
北美洲緯度位置:北緯83度到北緯7度。
5、南美洲海陸位置: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部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北美洲相鄰,南隔德雷 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
南美洲緯度位置:北緯10度到南緯60度
6、大洋洲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
大洋洲緯度位置:北緯30度到南緯47度。
7、南極洲海陸位置:自西向東依次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南極洲緯度位置:主要位於南緯66.5度到南緯90度之間。
I. 七大洲四大洋的經緯度范圍
歐洲: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66°10′E,67°46′N),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度36分,北緯36度),西至羅卡角(9°31′W,38°47′N),北至諾爾辰角(27°42′E,71°08′N);
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169°39′7″W,66°4′45″N),南至丹絨比亞(103°31′E,1°16′N),西至巴巴角(26°3′E,39°27′N),北至切柳斯金角(104°18′E,77°43′N);
非洲:東至哈豐角(東經51°24',北緯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東經20°02',南緯34°51'),西至維德角(西經17°33',北緯14°45'),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東經9°50',北緯37°21');
南美洲:東至布朗庫角(西經34°46',南緯7°09'),南至弗羅厄德角(西經71°18',南緯53°54'),西至帕里尼亞斯角(西經81°20',南緯4°41'),北至加伊納斯角(西經71°40',北緯12°28');
北美洲:東至聖查爾斯角(西經55°40′,北緯52°13′),南至馬里亞托角(西經81°05′,北緯7°12′),西至威爾士王子角(西經168°05′,北緯65°37′),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西經94°26′,北緯71°59′);
大洋洲:南緯47°到北緯30°,東經110°到西經160°;
南極洲:西經30°向東延伸到東經170°;西南極洲位於西經50~160°之間。
太平洋:北到白令海峽,北緯65°44′,南到南極洲,南緯85°33′,跨緯度151°。東到西經78°08′,西到東經99°10′;
北冰洋:大致以北極為中心,介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之間,為三洲所環抱。北冰洋跨經度360°;
大西洋:北緯66.5°到南緯66.5°,西經100°到東經40°;
印度洋:北緯30°(紅海)到南緯66.5°,東經30°(紅海)到東經135°(澳大利亞西北海岸)。
拓展資料:
七大洲指地球陸地分成的七大陸地板塊,包括亞洲(全稱亞細亞洲)(Asia)、歐洲(全稱歐羅巴洲 )(Europe)、北美洲(全稱北亞美利加洲)(North America)、南美洲(全稱南亞美利加洲) (South America)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Africa)、大洋洲(Oceania)、南極洲(Antarctica);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總稱。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海洋面積為36100萬平方公里,太平洋佔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