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印度班加羅爾高新技術區發展模式
上世紀50年代初,印度剛剛獨立之際,尼赫魯政府為選定印度的高科技發展基地煞費苦心。經過反復比較,決定選擇海拔90多米、四季氣候宜人、干凈整潔美麗的班加羅爾作為首選城市,其主要理由是,班加羅爾的空氣質量很好,符合精密製造業研究發展的要求。當時,新成立的印度政府選中它作為武器和航天實驗室的所在地。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一系列的科研機構在班加羅爾落戶,如印度太空研究機構、國家航空實驗室、國家軟體科技中心等等,數以千計的工程師、科學家來這里工作,形成了以空間技術、電器和通訊設備、飛機製造、機床、汽車等產業為龍頭的一批重量級產業,逐步奠定了雄厚的科研基礎,成為印度有名的「科學城」。
20世紀70年代,由於印度政府對外國投資設置限制、設立高關稅,並用官僚的規則封閉國內公司,因此,當西方研製更快、更新的計算機時,印度仍沿用著落後的舊機器。1977年,印度嚴厲的外資利用政策迫使可口可樂、IBM等跨國公司撤離印度。因此,在技術隔離時期,印度計算機公司只好憑借自身的技術人才優勢和印度人與生俱來的語言優勢,被迫致力於軟體設計與開發。
以良好的人才教育資源集聚高技術企業。卡邦從70年代開始進行教育改革,目前是印度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邦之一。現在,卡邦雲集了包括印度科學研究所、班加羅爾大學、農業科學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學院、國家高級研究學院、印度信息技術學院等各種工程學院125所,在數量上居印度首位,是美國工程學院數量的一半。
據了解,印度政府的科技教育政策,以大力扶持「產業導向」的科技學院成立為主要方向,傾全力為其提供土地、資金、協助募款等服務。每年,這些學院則可輸出1.8萬名高級電腦工程師。據最新統計,班加羅爾的軟體工程師已經超過15萬人,堪與美國矽谷比肩,也因此吸引了GE、IBM、惠普、微軟、英特爾、思科等一大批世界頂尖高科技公司競相前來「獵取」最聰明的創新頭腦。
20世紀80年代中期,印度已出現個人電腦,但對硬體元件徵收100%以上的關稅,使得硬體生產停滯不前,軟體編寫便一枝獨秀。這時,美國的公司紛紛到班加羅爾尋找人才,他們發現了「巨大的精通英語的人才庫」,印度的程序員幾乎都是「編寫精確、完美代碼的專家」,印度人開始大量進人美國矽谷。同時,那些立足本土的印度人常常在結束為美國矽谷的工作後,向少數印度公司出售軟體和提供服務,由此走上了創業之路。印度對美英的軟體業出口具有得天獨厚的語言優勢。由於歷史原因,英語在印度相當普及,被印度政府定為官方語言,印度全國約有5000萬人能熟練運用英語,是世界上講英語人口第二多的國家。
印度屬發展中國家,經濟較為貧困,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最初,美國公司偶然發現在公司工作的印度留學生的軟體開發能力較強,尤其是印度班加羅爾的留學生表現突出。後來最終發現,印度本地的軟體人才資源豐富,英語熟練,而且勞動成本大大低於美國。為了自己能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美國公司就開始放手使用印度軟體人才。所以說,處於萌芽期的印度外向型軟體產業,面對世界范圍內的眾多潛在競爭對手,能夠抓住發展的機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印度獨特的發展路徑和文化積淀。
此外,編寫計算機軟體程序,要求軟體工程師有較好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而印度人和中國人一樣,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天賦。印度軟體專業學生大多熟悉開放式軟體開發環境及最新的編程技術,對軟體國際質量標准也能熟練運用。
20世紀90年代,印度政策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開始降低外國商品的關稅,放鬆投資限制,吸引外國公司進人。這一時期,Texas Instruments、IBM、Sony等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紛紛落戶班加羅爾,建立分支機構。印度政府根據信息技術發展的潮流,特別是美國信息高速公路發展的趨勢,制定了重點發展計算機軟體的長遠戰略,並在班加羅爾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計算機軟體科技園。
1991年,印度在班加羅爾正式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計算機軟體技術園區——班加羅爾軟體產業科技園,園區耗資60億盧比,由邦政府、印度塔塔集團與來自新加坡的資金合建,邦政府佔20%股份,其他兩家各佔40%。1992年,班加羅爾成為印度第一個設有衛星地面站的城市,以專門的衛星通訊渠道為軟體出口提供高速信息交流服務。2000年8月,班加羅爾又率先建立了印度第一個科技孵化中心。到2003年,班加羅爾IT企業總數達1154家,軟體出口達25.69億美元,佔全印度軟體出口額的1/3以上,已經成為印度和亞洲最大的軟體中心,並躋身世界軟體科技園的前4名。
從發展歷程看,1985年—1995年,園區以軟體組件與維修服務為主要業務,1995年—2000年以電子商務、ERP為主要業務,2001年—2004年轉以系統整合、軟體外包、BPO為主要業務;近年來轉向以IT顧問、IT委外服務為主,業務范圍、客戶數量與內容深刻不斷擴大。班加羅爾已有高科技企業5000多家(1000多家由外資參與經營)。全球軟體開發評級CMM的最高等級是五級,印度擁有58家,其中33家就在班加羅爾。
在以上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班加羅爾以外包服務業為核心的發展模式,充分利用了本土軟體人力資源的優勢,以軟體服務、軟體出口為主,以低成本、高質量使印度成為世界的軟體加工基地。印度政府為了獲取更多的國際訂單,採取了現場開發和離岸開發兩種運行模式。一方面,將班加羅爾建設成為具有世界水平的軟體開發配套環境,讓國外跨國公司與本國軟體企業合作在班加羅爾建立軟體開發中心,推進軟體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另一方面,印度鼓勵本國軟體企業在海外,尤其在矽谷設立分支機構,把許多開發人員派送到用戶身邊以提供開發和服務,在班加羅爾和矽谷之間建立起「橋梁」或「網路」,並通過衛星使美國和印度兩地的開發人員24小時連續協同工作,這增強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我就找到這些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我的回答。
B. 讀下列三幅圖,回答問題。 美國「矽谷」 印度的班加羅爾 中國的中關村(1)美國「矽谷」、亞洲「矽谷
(1)美國「矽谷」是地中海氣候,特點是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印度的班加羅爾是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干濕季分明;中關村是溫帶季風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 (2)接近高校科研院所,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 (3)人才和交通硅島(九州島)慕尼黑 (4)離市區近,環境質量較差,交通擁擠,用地緊張,地價高,研究開發費用投入不足,科技創新不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 C. 印度班加羅爾科技園為什麼吸引大量外國公司 因為市場潛力大 D. 亞洲矽谷班加羅爾的印度的「矽谷」 班加羅爾——印度的「矽谷」 E. 印度矽谷之稱的城市是什麼 班加羅爾。 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我國的友好鄰邦,同我國一樣也屬於發展中國家。但是它的高新技術產業卻發展得非常快,它充分利用本國的高科技人才來開發高科技產業,如軟體業的開發,使印度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軟體出口國,班加羅爾已成為世界電腦軟體技術資源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印度的「矽谷」。 該城市矽谷跡象 迄今為止,在印度「矽谷」創立的高科技企業達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資參與。班加羅爾已成為全球第5大信息科技中心,被IT業內人士認為已經具備了向美國矽谷挑戰的實力。這里不僅有印度知名的印孚瑟斯公司,還創造了「印度的比爾·蓋茨」——該國首富普雷吉姆。 HOSUR是班加羅爾的的一條著名商業街,漫步其中,滿眼望去都是IT公司。到班市的高科技園區走一走,英特爾、通用、微軟、IBM、SAP、甲骨文、德州儀器等131家國際知名品牌公司挨肩接踵。 印度本地的著名軟體企業信息系統(INFOSYS)、惠普羅(WIPRO)和TATA咨詢公司等雄踞一方,讓人深切感到其雄厚的實力。美國財經記者BEEBE在考察完印度INFOSYS公司呼叫中心後感嘆不已:「這個城市的步伐從未停止過,她也從未入睡。」 F. 印度的「矽谷」是哪個地方 印度中南部城市班加羅爾由於國外高技術公司在當地建立科研設施和生產設施而被譽為「軟體之都」和「印度矽谷」 G. 工業園、產業園、高新技術區的區別是什麼
從我國的實踐看,國家將開發區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類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兩類開發區的主要區別是: 與印度科技園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閃電戰斗機用什麼發動機
瀏覽:106
英國貿易銀元價格如何
瀏覽:131
伊朗國旗為什麼是紅色
瀏覽:858
英國補辦長期護照要多久
瀏覽:875
中國和印度之間發生什麼
瀏覽:124
義大利語下載什麼軟體
瀏覽:25
法國義大利哪個給的時間長
瀏覽:965
中國到智利有多少公里
瀏覽:497
北京義大利餐廳哪裡最好
瀏覽:754
1965年印尼華人大屠中國做了什麼
瀏覽:809
英國羊怎麼防盜
瀏覽:984
在line上為什麼找不到印尼
瀏覽:338
義大利和法國哪個更加藝術
瀏覽:352
中國最大的卧佛是哪裡
瀏覽:404
1965年印尼對中國做什麼
瀏覽:764
伊朗現在怎麼收款
瀏覽:1002
越南語ba是什麼意思
瀏覽:464
越南女性怎麼上戶口本
瀏覽:176
伊朗文字世界文明怎麼說
瀏覽:974
伊朗為什麼越來越強大
瀏覽: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