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各國核廢料的處理方案是什麼
埋~往其他國家埋
② 核廢料是什麼,應該如何處理核廢料
核能-這個詞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這項技術是體現了一個國家經濟、工業和科技的綜合實力水平的最直接的證明,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核能產生的核廢料的處理方式是怎樣的?那麼,就由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應該如何正確處理核廢料呢?
1、將這類物質送出地球,太空則是最好的選擇;
2、埋在海底,利用水泥固化法將核廢料儲存在鋼筒內,待核廢料的放射性最低時將其拋進海底的數千公尺海溝中,永久的埋起來;
3、封入合成岩,因為這樣岩可以吸收清水反應堆和鈈核裂變所產生的廢物;
4、玻璃固化法,玻璃固化法是將廢料混入玻璃材料中作成一固化之產物;
5、儲存法,放在專門存儲這類物質的地方,存放,待放射性完全消失,則可按一般垃圾處理;
③ 核電站的廢料是怎樣處理的
利用核反應堆發電是清潔?高效的能源獲得方式?然而,反應堆排出的核廢料有一定的放射性,會危害人類的健康,所以就必須妥善地處理核電站產生的核廢料?
目前,全世界的核廢料已積累了大約100萬立方米,科學家們反復論證,設想出了一些妥善處理的方法?一種方法是,我們可以把核廢料埋入地下?首先用滲透性小並且耐輻射的材料做成的箱子把核廢料裝起來,再放入用耐腐蝕的不銹鋼做成的箱子裡面,然後埋入岩層之下深600米的地方,再用有較好吸附力的岩土加以填實?
另一種方法是把核廢料埋入海底,即在海底打一口豎井,把裝有核廢料的合金箱子裝在井裡,然後再用混凝土密封起來?
還有一種方法是把核廢料用火箭發射到太空去?由於發射高度達3000千米,因此核廢料就會離開地球,從而不再危及人類的健康?
④ 核輻射的廢料輻射性能很強,各個國家是如何處理的
核電站產生的放射線核廢料為高度危險物質,人體暴露在核廢料下可能致癌。核廢料的放射毒性取決於多種因素,如物理半衰期、生物半衰期、核素可能富集的器官或組織對核輻射的敏感性、核素輻射的致電離功率(取決於放射性核素釋放的輻射能量)等。據此,137銫、90鍶、和131碘屬於在人體壽命范圍內具有最高危險性的放射性核素。其他具有長期危險性的核素還包括239鏷。這些核素對子孫後代都將構成嚴重威脅。
核廢料的處理必須符合美國國家環保局頒布的嚴格環保法規的要求。地下水滲率試驗採用美國環保局制定的《毒性特性滲率試驗程序》。試驗中,將核廢料浸沒在水中,然後檢測滲率中的顆粒污染物濃度。長期耐久性試驗則採用《產品均一性測試驗程序》,該實驗程序與TCLP類似,但暴露時間更長,從而精確檢定污染物類別。
⑤ 核電站的廢料都是怎麼處理的,處理後已經安全了嗎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安拉莫果爾多沙漠引爆,人類第一次見識了蘊藏在原子核內魔鬼般的強大能量。人們在感到戰栗的同時,也對能夠控制這種能量心生嚮往,令人欣慰的是,經過不懈的努力,現在的我們已經可以部分地利用這種能量了。
需要指出的是,到目前為止,關於處理高放核廢料的相關技術並沒有完全成熟,在不少方面都還在處於研究狀態,因此世界上現有的絕大多數高放核廢料,都還暫時保存在各個核電站的硼水池子里,等待著最終的處理方法。不過我們也不用太過擔心,第一是因為高放核廢料本來就不多(只佔核廢料總量的大約3%),第二是因為核電是人類非常在意的優質能源,所以世界上各個國家都對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
⑥ 核廢料如何處理
樓上的你猜的吧,怎麼能用混凝土封後深埋地下?放射性能穿過混凝土的啊!用的是鉛盒封,再深埋地下。因為鉛吸收放射性的能力強。
⑦ 核電站的核廢料都是怎麼處理的處理不好會有什麼危害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在這顆星球上,不管是低等動物,還是高智慧的人類都離不開資源的需求。只不過動物的需求相對較簡單,而人類由於形成了文明,所以更注重能源的需求。為了減小大氣的污染,近年來核電、水電、太陽能、風電等新型清潔能源得到了飛速發展,其中核電是爭議比較大的能源。而如何處理掉這些廢料,就成了很多科學家頭疼的問題。
由於該地區沒有地震、沒有海嘯、基本沒有自然災害,回填之後也完全不需要人力管理,這個核廢料處置庫的設計壽命10萬年。世界上其他國家,包括我國也都在建設永久性核廢料處置庫。這樣處理之後的核廢料,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人類的好奇心。即使這些核廢料在地底10萬年也不會泄露,但是如果這些設施被不知道多少年後的人類發現了,好奇心會讓他們想要打開它,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金字塔是設計給古埃及法老們永久休息之地。但是我們打開了它們,因為我們很好奇。而打開核廢料處置庫,將釋放輻射到未來的文明中。我們該如何警示這些幾千年甚至幾萬年後的文明,讓他們知道好奇心會害死貓呢?什麼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安全的處理核廢料問題,而不僅僅是將它們掩埋留給子孫去解決呢?
⑧ 核電站用過的核廢料是怎麼處理的
核廢料之處理方法
當地點,因而常因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引起了紛爭,究竟核廢料應該如何處理呢
大致分為了以下三種方法:
1.玻璃固化法
玻璃固化法是將廢料混入玻璃材料中作成一固化之產物,如同英Harvest 計畫中
研究的.這種玻璃固化法廢料是在圓柱狀容器內製成,在英國現行的容器尺寸為
高3米,直徑約半米.依目前的核能計畫,約需 72000 個此類容器.(注二)
2.儲存法
核廢料掩埋法其實就像把食物放進倉庫里一樣,只不過他需要更精密的防護措
施.核能發電是利用核燃料分裂的熱,產生蒸汽,推動發電器風扇發電.而核分
裂已減弱的燃料便必須丟棄,稱為「核廢料」.核廢料因仍存在輻射,所以必須經
過一連串嚴密的手續,像是送去減容中心,減少廢料的體積……等.而各核電廠
都自備燃料池可儲存40年的時間,時間到了,便必須送去儲存廠,大約10年
輻射已降低至無害,可像一般垃圾處理.(注三)
3.海洋掩埋法
所謂的海洋掩埋法就是......「深海投擲法」故名思義就是將核廢料永久棄置於深海
底的意思,也就是海洋掩埋法.利用水泥固化法將核廢料儲存在鋼筒內,經過數
年的暫時儲放〈目前台灣存放在蘭嶼〉,等核廢料中的放射性降的最低後,再投
擲到深海或數千公尺海溝中,作永久性儲存.(注四)
A.核廢料可否埋存於海底
具有高度放射性的廢料是核能應用上無法避免的產物.一法是將這些廢料存置於
深海底部,但須先將此項海床存置方法對環境的沖擊及潛在的影響做一完整的
評估.高度放射性廢料的產生是核能應用上無法避免的結果.在照過燃料元件再
處理過程中,將未曾用盡的鈾及鈽收回,以供再次使用;而在此過程中將產生
一些「高階廢料」這包括分離出來的分裂產物,一些沒有被收回的鈾和鈽,其他
的錒系元素,以及一些活化產物.目前此類廢料是以液體狀態儲存於適當的封閉
容器內.雖然在短時間(數十年)內此種儲存方式頗合適,但現在理論是如欲做
長期存置,則應先將廢料予以固化.目前的人造容器的壽命還不能長至可供長半
3/5
核廢料之處理方法
衰期的廢料在其內完全衰變.因此必須藉核轉變先將放射性廢料變成傷害性較低
之物質,再將之銷毀移除(在此種作法曾經研究過但結果並不理想).另一方法
是先固化廢料,再加以「處置」.「處置」的意義為將廢料置放於某處而不再收回.
對於處置固化高階廢料的場所,曾有三種不同的建議:(1)深洋底(2)洋
底地表下(3)陸地下的地質岩層.關於這些建議,我們必須仔細審查研究,以
便將來作決定時有足夠的資料,而能作出最佳的選擇.英國國家放射防護委員會
最近對在深洋底的處置廢料,所造成放射性的可能後果作了一番評估.在報告中
提出某些方面仍需要更多的資料與研究.在英國國家放射防護委員會的報告中,
主要是設計一種模式以研究積存於海洋底層的放射性物質如何回到人體,特別
是如何經由食物鏈導致人體感染.此項評估盡可能做得切合實際.在數據不族時
盡可能作較保守的假設,如此得到的結果會比較安全.其結果乃以個人之劑量或
一群人口的集體劑量表示出來.放射性廢料的處置需要連續不斷的作業,而上述
評估系針對核能發電總量為1.2×107(百萬瓦一年)所產生的高階廢料的處理問
題.這大約是從現在到西元2000年全球核能發電廠攢生的總廢料,我們估計屆
時核能發電量為2.5×106百萬瓦.盡管近年來在能量需求上的減少,可能使電力
的生產不能達此數,但數值上並不會因此而改變太多.再進一步假設廢料中各種
同位素的含量系比照輕水反應器的廢料比例.在西元2000年以內這是一種合理
的假設,因為屆時即使有其他形式的熱中子反應器,甚至是快滋生反應器的使
用,均將不會影響廢料產量的數量級,也不致大量產生迄今仍為慮及的核種.
⑨ 核電站用過的核廢料怎麼處理
核廢料之處理方法
當地點,因而常因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引起了紛爭,究竟核廢料應該如何處理呢
大致分為了以下三種方法:
1.玻璃固化法
玻璃固化法是將廢料混入玻璃材料中作成一固化之產物,如同英Harvest 計畫中
研究的.這種玻璃固化法廢料是在圓柱狀容器內製成,在英國現行的容器尺寸為
高3米,直徑約半米.依目前的核能計畫,約需 72000 個此類容器.(注二)
2.儲存法
核廢料掩埋法其實就像把食物放進倉庫里一樣,只不過他需要更精密的防護措
施.核能發電是利用核燃料分裂的熱,產生蒸汽,推動發電器風扇發電.而核分
裂已減弱的燃料便必須丟棄,稱為「核廢料」.核廢料因仍存在輻射,所以必須經
過一連串嚴密的手續,像是送去減容中心,減少廢料的體積……等.而各核電廠
都自備燃料池可儲存40年的時間,時間到了,便必須送去儲存廠,大約10年
輻射已降低至無害,可像一般垃圾處理.(注三)
3.海洋掩埋法
所謂的海洋掩埋法就是......「深海投擲法」故名思義就是將核廢料永久棄置於深海
底的意思,也就是海洋掩埋法.利用水泥固化法將核廢料儲存在鋼筒內,經過數
年的暫時儲放〈目前台灣存放在蘭嶼〉,等核廢料中的放射性降的最低後,再投
擲到深海或數千公尺海溝中,作永久性儲存.(注四)
A.核廢料可否埋存於海底
具有高度放射性的廢料是核能應用上無法避免的產物.一法是將這些廢料存置於
深海底部,但須先將此項海床存置方法對環境的沖擊及潛在的影響做一完整的
評估.高度放射性廢料的產生是核能應用上無法避免的結果.在照過燃料元件再
處理過程中,將未曾用盡的鈾及鈽收回,以供再次使用;而在此過程中將產生
一些「高階廢料」這包括分離出來的分裂產物,一些沒有被收回的鈾和鈽,其他
的錒系元素,以及一些活化產物.目前此類廢料是以液體狀態儲存於適當的封閉
容器內.雖然在短時間(數十年)內此種儲存方式頗合適,但現在理論是如欲做
長期存置,則應先將廢料予以固化.目前的人造容器的壽命還不能長至可供長半
3/5
核廢料之處理方法
衰期的廢料在其內完全衰變.因此必須藉核轉變先將放射性廢料變成傷害性較低
之物質,再將之銷毀移除(在此種作法曾經研究過但結果並不理想).另一方法
是先固化廢料,再加以「處置」.「處置」的意義為將廢料置放於某處而不再收回.
對於處置固化高階廢料的場所,曾有三種不同的建議:(1)深洋底(2)洋
底地表下(3)陸地下的地質岩層.關於這些建議,我們必須仔細審查研究,以
便將來作決定時有足夠的資料,而能作出最佳的選擇.英國國家放射防護委員會
最近對在深洋底的處置廢料,所造成放射性的可能後果作了一番評估.在報告中
提出某些方面仍需要更多的資料與研究.在英國國家放射防護委員會的報告中,
主要是設計一種模式以研究積存於海洋底層的放射性物質如何回到人體,特別
是如何經由食物鏈導致人體感染.此項評估盡可能做得切合實際.在數據不族時
盡可能作較保守的假設,如此得到的結果會比較安全.其結果乃以個人之劑量或
一群人口的集體劑量表示出來.放射性廢料的處置需要連續不斷的作業,而上述
評估系針對核能發電總量為1.2×107(百萬瓦一年)所產生的高階廢料的處理問
題.這大約是從現在到西元2000年全球核能發電廠攢生的總廢料,我們估計屆
時核能發電量為2.5×106百萬瓦.盡管近年來在能量需求上的減少,可能使電力
的生產不能達此數,但數值上並不會因此而改變太多.再進一步假設廢料中各種
同位素的含量系比照輕水反應器的廢料比例.在西元2000年以內這是一種合理
的假設,因為屆時即使有其他形式的熱中子反應器,甚至是快滋生反應器的使
用,均將不會影響廢料產量的數量級,也不致大量產生迄今仍為慮及的核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