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衛星失聯怎麼找到

印度衛星失聯怎麼找到

發布時間:2022-07-29 02:21:27

⑴ 失聯的月船2號著陸器已找到,它還能被聯繫上嗎

聯繫上的希望比較渺茫。雖說失聯的位置並不高,但是失聯就說明著陸器的某一環出現了問題。修復是比較困難的。

希望這以後,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能聯繫到真的很不容易。失而復得,人們應該更加珍惜。

⑵ 印度登月器差2公里到月球,卻失聯了,發生了什麼

綜合媒體報道,9月7日引起多個國家關注的印度「維克拉姆」登月器在距月球表面僅2公里左右時失去聯系。登月器很可能撞上了月球表面。

行星協會的編輯傑森·戴維斯在一篇文章中寫道:「這些屏幕顯示,航天器的水平速度約為48米/秒(107英里/小時),垂直速度約為60米/秒(134英里/小時)。」與洛法低頻射電望遠鏡合作的天文學家塞斯巴薩(cees bassa)上周五在監測飛船下落時,情況似乎突然惡化,後來他在twitter上說,數據顯示著陸器「墜毀」。在剎車減速階段之後,航天器的多普勒曲線顯示出一些振盪,然後,在20:20:01協調世界時,信號消失了。

如果飛船真的墜毀了,目前還不清楚它是否墜落到月球表面,火箭是否爆炸,或者是否有其他具體後果。

⑶ 「月船2號」失聯後,印度做了哪些努力來尋找它

印度通過軌道器技術來找到的,就算是印度沒有能力找到美國和俄羅斯也會幫他尋找到的。因為此次發射,美國和印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說他們承擔起了很大的責任。然而由於印度它的技術水平不成熟,也使得這次發射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是發射失敗,也一定要努力把它找到。找出失敗的原因以及問題好好研究。

所以印度的事故也告訴了我們一定要標准化的生產,而且一定要把生產質量提高上去,這樣才能保證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如果是在航天技術這種高科技的領域,也一定要做好監督工作,這樣才能使一些小失誤越來越少。

⑷ 失聯的mh370到底在哪兒

還沒有找到

【最新消息】
中國官方昨日發布衛星圖片顯示,18日中午,中國高分一號衛星在南印度洋觀測到22米長、13米寬疑似MH370漂浮物。澳專家分析,如果公布尺寸正確,那麼物體就不太可能是集裝箱,其很像飛機機翼。目前,中國空軍兩架伊爾-76飛機於22日飛抵澳大利亞西部城市珀斯以北50公里的皮爾斯空軍基地,同日另有1架運-8飛機從馬來西亞梳邦空軍基地飛赴印度洋東北部的安達曼海域,3架飛機兵分兩路執行空中搜救馬航失聯客機任務。一民用飛機的機上人員肉眼發現包括木質托盤在內的「多個小物件」,軍機已投擲浮標,並通知附近商船前往搜尋。

⑸ 印度「月船1號」失聯8年被美科學家找到是怎麼回事

最近美國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提到,2016年7月至10月,雷達信號多次捕捉到一個失聯繞月探測器的蹤影。經分析,它就是印度的「月船1號」,仍在約200公里高的月球軌道上繞行。至此失聯8年的印度「月船1號」被找到。

美國航天局說,大型地基雷達已被用來觀測距地球數百萬公里的小型小行星,而找到「月船1號」表明它們也「能用來探測與跟蹤月球軌道上的小型探測器」。這意味著地基雷達有可能在將來的無人與載人探月任務中發揮作用——既能作為碰撞風險評估工具,也能為遇到導航或通信問題的探測器提供安全保障途徑。

⑹ 人造衛星消失了13年後再現,這是怎麼回事

人類自數百萬年前誕生之後,開始一步步進化和發展,最終形成了人類文明。而人類文明也經歷了不斷的發展和變化才有了現在的科技文明。

可以說人類能夠走到今天的科技時代,的確是件不容易的事。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真正迎來了飛速發展時期,各種科技產品不斷出現,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讓人類對這個世界,這個宇宙有了更多的認知。

人類的科技產物給我們的生活和文明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幫助,比如我們熟知的計算機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幫助是巨大的。還有一種科技產物的貢獻也非常大,它就是人造衛星。自從1957年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標志著人類向太空走出了第一步,打開了航天時代的大門。



有一些腦洞大開的朋友猜測,有可能是外星文明經過地球,想要了解地球的信息,可又不想跟人類接觸,所以將目光放在了環繞地球運行的那些衛星。而這顆IMAGE衛星由於報廢太久,跟地球處於斷開狀態,正好符合外星文明的研究目標,於是將IMAGE衛星修好,在上面尋找到一些有關地球的信息。

當然,外星文明修好IMAGE衛星只是腦洞大開人們的猜想和幻想,這種事發生的可能性極小,IMAGE衛星的這種情況更大的可能還是自我修復,太空環境和地球環境不同,如果在2005年的時候,由於某個零件因為某種原因出現了故障,導致衛星跟地球失陪。

隨後由於太空環境的特殊性,當初出現故障的零件有可能在某種機緣巧合之下正好恢復了,才讓IMAGE重新活了過來。活過來的衛星繼續執行著13年前的指令,向地球傳送信息並進行聯系。

⑺ inmarsat如何定位馬航失聯飛機

前身為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的Inmarsat公司為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電話和數據服務,攜帶型或移動式終端能夠通過Inmarsat的10顆同步通信衛星與地面站進行通信。Inmarsat的網路可以為政府、援助機構、媒體和企業等在缺乏可靠地面網路的偏遠地區提供通信服務。
Inmarsat在MH370的通信定址與報告系統(ACARS)關閉後,接收到至少5小時的ping信號。
在MH370的ACARS關閉後,Inmarsat距離地球22000英里的衛星仍然接收到飛機每小時自動傳來的ping信號。這是因為在一小時的時間里,地面站如果沒有從飛機收到信號,就會用該飛機特有的識別碼向其發出一個「登錄/登出」的信息,通常也叫做ping信號。如果飛機接收到這個信息,就會「回復」一個簡短的信息表明仍在「登錄」狀態。這整個過程是自動完成的,也被描述成「握手」。在ACARS停止發送信息後,總共發生了6次「握手」。然而這些信號只是簡單的聲脈沖,不含全球定位系統(GPS)數據、時間、地點等信息。
通過已知的衛星位置、ping信號的發送和返回時間以及仰角信息,Inmarsat推測出兩條MH370可能的最後飛行路線。

通過已知的衛星位置、ping信號的發送和返回時間以及仰角信息,Inmarsat計算出一個以接收到信號的衛星地球投射點為圓心,半徑為8000公里左右的圓形。在考慮到航班的實際載油量、飛行時間以及由兩者共同決定的最大飛行距離,並減去多國雷達已經監測過的范圍後,最終推測出南北兩條MH370最後可能的飛行區域弧形區域:一條經印度尼西亞至南印度洋,一條自泰國北部至哈薩克和土庫曼邊境。
基於多普勒效應,Inmarsat和英國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通過分析將MH370的最後飛行路線鎖定在南部線路,即南印度洋。

Inmarsat將從MH370收集到的數據與相似飛機進行比較
基於多普勒效應,Inmarsat和AAIB在波音公司和行業專家等的協助下,將MH370的飛行路線鎖定在南印度洋。這同時也意味著飛機遠離了可能的著陸地點,最終墜入了南印度洋。
多普勒效應是指由於波源與觀察者之間的相對速度造成的波的頻率的變化,即由於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使觀察者感到頻率發生變化的現象。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增大;如果二者遠離,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減小。這種波可以是光波,也可以是聲波。音調的變化同聲源與觀測者間的相對速度和聲速的比值有關。這一比值越大,改變就越顯著。如一列火車從身邊駛過時,火車從遠到近的過程中,汽笛聲變響,音調變尖,而從近而遠的過程里汽笛聲變弱,音調變低。

MH370頻率偏移示意
由於飛機和衛星之間存在相對運動,收發的頻率與其正常值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就是多普勒效應產生的結果,被稱為頻率偏移。頻率偏移的變化取決於飛機在弧形區域的可能的位置、飛行方向以及速度。Inmarsat利用來自MH370的信號頻率數據與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以往飛行過相同路線的波音777飛機的數據進行比對,以此判斷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頻率的微小改變。

MH370 測量數據與預測數據的對比
由於在吉隆坡機場和早前的飛行階段MH370發送過幾次信息,而且目前飛機的大概飛行區域和衛星的位置都是已確定,所以可以計算出飛機、衛星和地面站的數據關系。地面站記錄了每次「握手」的脈沖頻率,在數據關系和衛星地點已知的情況下,再考慮到飛機的性能就可以判斷出兩條弧形線路上最符合頻率偏移的地點。如圖所示,藍色的線是測量到的MH370頻率偏移的情況;綠色的線是預測的南部路線頻率偏移的情況,它與6次「握手」中測量到的實際數據顯示出密切的相關性;紅色的線預測的北部路線頻率偏移的情況,與實際數據不存在相關性。顯然,南部的線路更符合分析結果,因此MH370最後的飛行路線被鎖定在南印度洋。

⑻ 印度失聯著陸器月球表面被找到,印度方面能對它重建聯系嗎

現在不管世界哪一個國家,對於航天之路我都一直在堅持著走下去,特別是對於美國和我們中國還有以及其他的大國,對於航天之路走得更是比較長遠。對於那些科技比較發達的國家來說,航天之路可能走得會相對順利一些,然而對於印度這樣的國家來說,航天之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就我個人而言,能夠聯繫上的希望還是比較渺茫的,雖然是聯的位置並不高,但是失聯也就說明這著陸器的某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而對於著陸器來說,是先肯定已經把撞擊力度考慮進去了,但是考慮進去的時候是按照正常情況來考慮的,所以在這個時候也沒有必要考慮在施工條件下的撞擊力度。。其實印度在這個時候想著能夠重建聯系,倒不如多多發展一下自己的科技,為下一步登上月球能夠吸取一個教訓

⑼ 印度「月船2號」失聯,月球探測器的著陸都有什麼技術難點

首先會存在著月球表面登陸的困難。比如說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月球探測器是否能軟著陸。當然更重要的是登月上去是否會因為月球上的灰塵,使得航天器出現故障。這些都是非常難以預測的困難。所以印度這種並不具備非常出色的核心科技的國家,貿然的進行月球探測,註定是會失敗的。主要是因為印度並沒有掌握自己的核心科技。

其實這也給了我們很多的警示,就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在自己的科技水平不允許的情況下,貿然進行登陸探測這種操作。因為這樣註定會失敗的,如果是載人登月的話,那麼就會造成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閱讀全文

與印度衛星失聯怎麼找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賓士車要多少錢 瀏覽:32
中國最美的海花島在哪裡 瀏覽:928
印尼indosat怎麼查話費 瀏覽:98
越南語柴油怎麼說 瀏覽:522
英國投資總額多少錢 瀏覽:854
印度女人怎麼燉魚 瀏覽:248
越南的小說平台有哪些 瀏覽:51
印度產的牛肉是什麼 瀏覽:819
伊朗為什麼高核武器 瀏覽:536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瀏覽:222
英國的雞怎麼畫 瀏覽:506
遨遊中國中如何休息 瀏覽:800
英國留學公章怎麼寫 瀏覽:381
為什麼印度電影比較好 瀏覽:241
印度大選花費多少 瀏覽:24
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為什麼舉重 瀏覽:782
印度銀行有多少家 瀏覽:734
義大利現代輕奢傢具有些什麼品牌 瀏覽:278
為什麼印度人咬腳 瀏覽:854
中國西電歷史最高股價是多少 瀏覽: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