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創造了什麼軟體

印度人創造了什麼軟體

發布時間:2022-07-29 13:19:25

⑴ 為什麼不發達國家也能成為軟體大國

我要講的是印度

印度是一個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10億人口中約5億是文盲,但是軟體業的成就卻舉世矚目。據印度軟體行業協會統計,僅10年時間,印度軟體業就將日本和歐洲遠遠拋在了後面,成為僅次於美國、雄居世界第二的軟體大國。近幾年,印度軟體業的年增長率均在50%以上。在全球被評為軟體能力成熟度五級的40家企業中,印度就有29家。同時,印度獲得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
軟體公司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印度人把軟體業做成了一個大品牌。

依據國情提出培養軟體人才的國策

印度在IT領域創造的輝煌,首先應歸功於被譽為「計算機總理」的拉吉夫·甘地。他於1984年高瞻遠矚地提出了「要用電子革命把印度帶入21世紀」的治國方略,認為印度發展軟體業有三大優勢:第一,軟體業是人口密集型而非資本密集型的產業,要求有高技能的年輕人。而印度軟體業的發達也正是得力於其400萬高水平的人力資源。第二,發展軟體業需要普及英語。而印度是長期英屬殖民地,英語相當普及,儲存了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能講英語的科技人才庫。第三,發展軟體業必須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印度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數學發達的國家,數學教育課時很多,中學的數學課課時每年約達200小時。印度重視對學生邏輯思維力的培養,從中學開始,試題中就很少出現選擇題,而多為綜合分析題,促使學生進行完整的思考。正如日本東京理科大學教授旁澤光雄所指出,印度的軟體業取得巨大發展的原因是重視數學教育。印度軟體工程師也認為他們在軟體方面的強大實力主要得益於數學。可以說,印度重視數學教育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軟體業的發展。

從1998年起,印度政府制訂了一系列促進國家信息化的政策,其中有IT行業政策、軟體人才政策,把人力資源開發列為國家的長期政策,大力扶植教育培訓,為此還特地重新定義了軟體業,把培訓也列為軟體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就是軟體,享受與軟體同樣的優惠政策。與此同時,各級政府還制訂了加速培訓和吸引軟體人才回國的具體政策:第一,除繼續發揮名牌理工學院培養高級軟體人才的傳統優勢外,在400多所大學、1000所工程技術學院開設計算機軟體課程,形成多層次的軟體人才培訓體系。第二,大力吸引外資和私人資本投入計算機軟、硬體的專業培訓領域,與正規的理工大學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以利於軟體人才梯隊的成長。第三,為了滿足信息時代對計算機軟體人才的需求,各級政府在稅收、工資待遇、創業資本等方面制訂優惠政策,通過實行雇員持股、提高軟體人才的社會聲望和社會地位等方式,吸引大批印裔海外科技人才特別是軟體人才回國服務。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印度大學畢業生流入美國的累計達54萬,五所名牌理工學院畢業生有80%流入美國,美國矽谷的工作人員中有38%是印裔。制定上述政策後,使軟體人才在印度本土找到了強烈的歸屬感,紛紛回國,減少了本國人才缺乏的危機。

普及計算機教育從娃娃抓起

隨著軟體業逐漸成為印度的明星產業,印度政府把普及計算機啟蒙教育看成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前不久,印度政府決定將IT教育引入全國教學大綱,要求小學生學會電腦基本操作;初中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使用教育軟體,通過電子郵件與他人聯系;高中生熟練運用電腦,搜集整理數據並根據需要學會使用特定的技術服務軟體。電子部與教育部還聯合推出了一項「中學計算機掃盲和學習計劃」,以期喚起中學生學習電腦知識的熱情。

通過職業教育培養大批軟體人才

印度的軟體人才主要是通過職業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來培養的,從而大大降低培養成本和使用成本,縮短了培養周期。目前,印度每年約有50萬新生軟體人才,其中大學畢業的只有七萬多人,剩下的幾乎全是通過職業教育培訓的模式培養的。究其原因,對軟體市場開發來說,最重要的是擁有大量的、能夠實際開發出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軟體應用型人才。對大多數軟體人才來說,主要的能力是「做」,而不是掌握系統的計算機理論,進行計算機科學研究。職業教育以應用性、標准性和針對性為主,通常是將最新的國際軟體使用方法教給學生。在接受了IT職業教育後,學生成為合格的軟體技術人員,就可以負責任何一個大型軟體的某個具體環節的工作。

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教育模式

印度的軟體業屬於外向型產業,為了爭取更多的軟體外包工程,擴大軟體出口份額,政府鼓勵軟體公司辦學,提高員工素質。例如,以生產教育軟體為主的印度著名軟體公司--全國信息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在20個國家設立了800個教育中心,每年培訓15萬軟體人才。印度阿普特克計算機教育公司在30個國家設立了1500個教育中心。

在教學方面,學員實踐是主要模式。教學不是按從基礎理論到專業理論,再到實習的路徑,而是把順序顛倒過來,先從「做」開始,在做的過程中,學生如遇到問題,再以此問題為基點去學習專業理論。學員一入學,便要做項目,培訓中心把所承接的大項目分解成一個個小項目,然後要求每個學員完成一個小項目,讓學員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習。培訓中心的學員最後一年都在公司實習,積累工作經驗,同時也給企業提供深入了解僱員的機會。除此之外,培訓中心十分重視課程開發,如NIIT軟體培訓中心設有課程開發部,由專家專門負責課程開發。在培訓管理方面,許多培訓中心引進了ISO標准,實施全面質量管理。

2003年8月3日,印度政府成立了由人力資源開發部長掛帥,財政部長、信息技術部長、中高等教育局局長、印度理工學院院長參加的九人特別小組,專門負責信息技術人力資源開發工作,以提高現有信息技術培訓設施的利用率,培養更多更好的軟體人才。電子部組織了35家機構和5家資源中心聯合實施「印度人才開發與計算機培訓」計劃。其中「計算機人才開發」計劃偏重於在全國250所機構教授電腦課程,每年培養畢業生一萬餘人。政府還計劃在落後的東北部七個邦446個地區啟動信息工程,傳播計算機和軟體知識。

通過高等學校培養出類拔萃的軟體工程師

大力加強軟體人才的培養,已成為印度立國之本,因此僅靠全民普及計算機知識遠遠不夠,必須通過高等學校培養出類拔萃的軟體工程師,這與印度特別重視高等教育的傳統是一致的。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印度總理尼赫魯依靠聯合國及英、美、蘇、德等國的援助,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樣板,集中力量興辦了五所既有公認的國際一流水平,又保持印度文化特色的理工學院。近些年來,印度理工學院之所以能不斷地造就出世界一流的軟體人才,一是不惜重金聘請世界各地的知名學者授課;二是每年從全國各地選拔最優秀的學生;三是學校的軟體教育與產業互動非常密切;四是學校領導遠見卓識的策略--充分利用業界的力量。學校領導認為,學校的責任是創造一個環境,讓學生對科技有充分的接觸。因此,各個學院有許多課程是由「業界老師」所開設,如IBM公司的「電子商務最新應用」、摩托羅拉公司的「通信軟體」等,這些「業界老師」教的都是最新的軟體技術。在學校與產業密切的互動下,學生、學校與業界串起一個共存共榮的循環體系:業界提供豐富的資源;學校搭橋運輸養分;學生畢業後投身產業;把吸收的養分回饋產業。理工學院畢業生的質量可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法國巴黎綜合技術大學相媲美。這五所理工學院帶動了印度全國一批綜合性大學和各類學院的發展。由於學生所學知識與創新技術不脫節,這也是矽谷特別偏愛印度工程師的原因之一。

印度高校注重培養「復合型」的軟體人才。一方面,重視計算機學科與其它學科的交叉培養,軟體工程師不僅懂得軟體程序設計,而且深諳哲學、歷史、藝術等學科;另一方面,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印度的理工學院大多開設溝通技巧之類的課程,通過一次次公開演講,讓學生學會如何清楚地表達意見,如何快速切入重點,如何使自己的態度顯得落落大方。這些課程的開設使印度軟體工程師大多能侃侃而談,且言之有物,條理分明。

進入21世紀,為了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軟體工程師,印度信息技術部制定了一項名為「知識行動」的人才培養計劃。在這項計劃中,印度政府率先向印度理工學院撥款8.985億盧比,計劃將全國43所地區工程學院提升到理工學院的水平。印度各邦政府紛紛以理工學院為示範,著手建立專門的軟體學院。目前,班加羅爾、海得拉巴、馬德拉斯等地的信息技術學院已建成,軟體專業已成為年輕人報考大學的熱門。

從印度軟體業的飛速發展中,我們感受到教育在一個國家發展中所起的神奇作用。印度教育培養出來的軟體人才不僅成為推動印度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也給世界軟體業帶來巨大沖擊

⑵ 印度為什麼軟體開發那麼厲害

1、印度人軟體開發上有著語言上的優勢,比較易學英文類的開發工具。
一個印度中學生把主要精力花在學軟體上就行了,沒有語言障礙。
2、由於歷史原因,印度在經濟上比較依賴歐美,經濟聯系也比較緊密。所以,歐美要搞外包,肯定會選印度。
3、印度去歐美留學的學生多,成績好,無論在歐美工作,還是在印度工作,都在學習或接收著歐美經營管理思想。為外包培養了一批先行者和管理者。
4、印度的教育體制比較靈活,為印度培養了一大批軟體開發各階段的工人
5、印度是人口大國,就業難,軟體業良性發展,吸引各種資源湧入,成就了印度軟體產業規模。

⑶ 都說印度IT產業很厲害,那麼他們到底開發出了什麼軟體呢

印度是做軟體開發外包業務的,都是攬的歐美國家的企業的外包生意,自己沒有署名,不是印度國家的企業,所以你不知道。印度還出口軟體人才,比如矽谷很多CEO和高級軟體工程師都是印度人,舉例微軟的CEO就是個印度人。

⑷ 網評印度軟體世界第一是真的嗎

印度的軟體不能說是世界第一,不過排名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說起印度的話,人們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貧富差距巨大,兩極分化嚴重。基本在人們的印象中,印度都是一個很不好的國家存在。其實,印度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比如,印度的制葯業,軟體行業等,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

由於美國軟體在世界上的地位,而美國在軟體技術上給予了印度一定的幫助。即使這個幫助出自一定的政治和經濟的目的,印度當局也接受了這一幫助。美國將自己軟體行業的一部分機密透漏給印度,使印度的軟體行業得到發展,在矽谷有很大一部分的軟體精英都來自於印度。

印度是一個能抓住機遇的國家,同時,印度的貧窮也促使它不得不接受這一機遇。印度的軟體行業得到空前的發展,一方面來自資本主義國家的培訓,另一方面則是自身的智慧驅使了。

⑸ 印度人竟然也玩類似於抖音的軟體,還拍蛇

印度人的it產業挺發達的,手機市場發展很快,許多中國手機廠商都把印度當做自己的突破重點,印度發展出抖音這類的軟體就不稀奇了,耍蛇是印度的傳統雜技節目,拍成短視頻放到網上很正常啊。

⑹ 印度人創立了什麼,發明了什麼

印度釋加世尊因一大事因緣創立佛教
印度人創造了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 阿拉伯人對它加以改造並傳到歐洲,這一計數法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數字有古印度人創造當然是梵文了

⑺ 印度宣布將永久封禁59款中國APP,印度有什麼著名的APP嗎

印度著名App,我知道一個,它就是Quick Heal

Quick Heal是一款安全軟體。 Quick Heal 的實時監控功能十分強大!它擁有七大防護模塊:網路防火牆防護、標準的本地文件讀取防護、網頁防護、即時通訊軟體防護、郵件收發防護、P2P軟體防護。這么完善的防護系統,定能讓你的系統練就一副金剛不壞之身!任意開啟各項保護模塊能夠查殺流氓軟體,比如3721。升級很人性化。

正是因為它這些特點以及優點,使得研發它的公司獲得VB100Award獎項 。VB100Award獎項是英國著名的獨立病毒測試中心Bulletinx以世界性組織Wild List病毒資料庫作為病毒來源,對世界各國的防病毒軟體進行測試後,診斷率100%、誤診率0%時賦予的獎項.這個獎項足夠說明Quick Heal是一個著名的APP。

⑻ 為什麼說印度人編寫了什麼軟體,都說他們IT厲害

印吹而已,印度的IT比之中國差遠了,中國軟體大多內銷,人家是做底層外包。

世界程序員素質排名:中國排名全球第1,印度排名第31

印度的軟體總產值=深圳市, 確實牛逼啊

當然印吹們要是說在美國的印度人怎麼怎麼牛逼,那為啥台積電、油管、英偉達等等是華人創辦不是印度人呢

⑼ 印度那麼窮,為什麼軟體業這么出名呢

1.印度軟體業的發達,第一功勞在「印度的軟體之父」柯理,卻把軟體概念引入印度。70年代,計算機剛剛興起,大部分的國家和企業豆漿精力集中在計算機硬體的研發上,相比之下,人們軟體只是硬體的附加品,無法獲取利潤。但柯理與之相反的認為軟體具有巨大的無形價值,「軟硬體是一體的,硬體達到某種規模之後,軟體勢必有大量需求。」

4.印度的軟體業也並非想像般的強大。印度軟體業的強大僅僅強在單點的幾個方面,而非軟體業的全方位發達,更不是整個軟硬體信息技術產業的強大。

⑽ 印度那麼貧窮,為什麼IT業卻很發達,程序員數量也比其它國家多

大多數人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後的,然後還有落後的社會制度造成的問題,如婦女問題、健康問題、高文盲率、貧富差距嚴重等。然而,奇怪的是,在如此大的環境下,印度的信息技術產業非常發達,印度程序員也受到該產業的高度關注和青睞。不僅如此,印度也是程序員數量最多的國家。為什麼印度的程序員比其他亞洲國家多?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貧窮的低種姓印度人不想每天都呆在垃圾里,不想每天都吃腹瀉,不想看到他們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地死去,然後他們想通過成為程序員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畢竟,程序員是印度最與世界接軌的主流行業之一。

與印度人創造了什麼軟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的疫情為什麼一直嚴重 瀏覽:152
中國以前有什麼恐龍 瀏覽:388
如何寫中國夢 瀏覽:964
疫情印尼航班什麼時候恢復 瀏覽:657
印尼什麼游戲火 瀏覽:954
二戰義大利侵犯了哪些國家 瀏覽:546
中國女皇在哪個省 瀏覽:211
印尼羊肉薄餅怎麼做 瀏覽:965
在英國留學生如何求職 瀏覽:690
印度舞有哪些曲目 瀏覽:167
英國人為什麼不踢正步 瀏覽:726
印度的戰斗機都是哪些國家的 瀏覽:953
越南有多少個美國人 瀏覽:997
印尼寬頻怎麼選擇 瀏覽:437
中國財務大咖齊昊哪個大學畢業 瀏覽:670
印度匯豐銀行在哪個城市 瀏覽:282
英國人對水過敏怎麼辦 瀏覽:702
巴厘島哪裡可以兌換人民幣印尼幣 瀏覽:69
越南到濟南運費每噸多少錢大概 瀏覽:711
哪些義大利的服裝品牌賣給中國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