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大佛怎麼樣

印度大佛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29 18:49:34

㈠ 靈山大佛是不是世界遺產

靈山大佛不是世界遺產。

無錫靈山大佛大部分建築屬於人造的,所以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靈山大佛,國家5A級景區無錫市靈山景區組成部分。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1997年建造而成。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靈山大佛是無錫的標志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靈山地區的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傳玄奘西天取經歸來,游歷東南到此,來到小靈山,見「層巒叢翠」,景色非凡,大為贊賞,曰「無殊西竺國靈鷲之勝也」!於是就給此山起名小靈山。印度的靈鷲山,就是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地方,是著名的佛教聖地,並囑大弟子窺基在這里主持開法。小靈山寺就由此逐漸發展。矗立在小靈山南麓的靈山大佛,包括蓮花座在內通高為八十八米,相當於一幢三十餘層樓房的高度,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出十七米,是中國第二高的巨型佛像。如果加上三層座基,總高度達一百零一點五米。靈山大佛雙目垂視,眼神睿智慈祥。不論遊客靠近或走遠,似乎都在大佛眼神的關切之中;並且隨著人的靠近或遠離,眼睛彷彿在微微開合,靠得愈近,眼睛就睜得愈開;嘴角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語,諸多囑咐即將出口,使人倍感親切,引發種種遐想。靠近大佛向上仰視,湛藍的天空中白雲悠悠,讓人產生佛在「動」的感覺。靈山大佛身體各部勻稱適度,衣飾褶紋明快流暢、飄逸靈動,更增加了動感,使遠觀近瞻都十分相宜。

靈山大佛門票價格210元,開放時間旺季8:30-17:30;淡季8:30-17:00。

景區榮譽

1.中國AAAAA級旅遊景區

2.最受遊客喜愛的景點,中國旅遊知名品牌

3.榮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

4.江蘇省著名商標

5.無錫市知名商標

6.江蘇省價格誠信先進單位

7.世界佛教論壇永久會址

㈡ 世界第一青銅大佛靈山大佛如何做營銷

1997年,高88米的靈山大佛一期建成並正式開光迎客,這尊堪稱全球之最的佛像成為中國佛教界近百年來最大的一件盛事,並一舉成名,每年吸引信眾和遊客達200多萬人次。

靈山大佛成功的原因除了突破性的創意帶給人們的視覺震撼外,強勢的文化載體更是其根本保障。無錫靈山大佛在推廣中始終以「大佛」這個概念來作為推廣切入點,並在深挖大佛文化的基礎上,提煉出了兩大文化背書,一是玄奘法師認為無錫靈山極度類似印度當年佛祖講經的靈鷲山,且派得意弟子於靈山弘法傳道;二是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認定靈山大佛在國內大佛中代表著五方佛中的東方佛,正是有了這兩點文化背書,給了靈山大佛足夠的文化空間,靈山大佛的推廣才能得以成功。

為提升後續發展動力,靈山大佛並沒有僅僅停留在觀光性拜佛階段,而是通過開發靈山牌香煙、靈山香火、房地產等產業群形式,帶動了靈山由觀光性拜佛向休閑性旅遊的轉化,並由此帶動了整個無錫旅遊的發展。

諾獅李也認為,視覺沖擊和概念能瞬間引來關注,但要獲得持久發展,文化才是根本動力。而靈山大佛正式以最高大佛引起公眾關注和以文化切入來獲得持久發展的代表。

㈢ 印度花298億造雕像,這次超越我國的中原大佛了嗎

為了超越中國最高雕像“中原大佛”,建造世界上第一高雕像,印度這幾年花了298億盧比(折人民幣近30億元)打造的“團結雕像”,如今怎樣了?答案是——他們這一次終於成功了!歷時5年耗資298億盧比,終於在西部古吉拉特邦的訥爾默達河的小島上建成了182米高的“團結雕像”,成功超越了153米的原世界第一雕像——中國中原大佛。

無論如何,印度總算是建成了世界第一高的雕像,整個雕像雖然看起來頭重腳輕,希望它能經得風雨,這樣世界上又多了一個旅遊去處。友情提醒:去印度旅遊的朋友需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女孩子。

各位看官,您覺得印度這座團結雕像的比例協調嗎?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㈣ 莫高窟的彌勒大佛的資料

其中275窟內有現存最早最大的彌勒菩薩像,頂飾瓔珞,肩披大巾,兩腳腕相交,揚掌坐於靠背方形台座上,像高3.34米,菩薩面相豐滿圓潤,鼻樑高直,雙唇薄而緊閉,神態文靜。
這是印度彌勒文化進入中國後,尚未少有融入中國文化元素的原始形像。
莫高窟96號窟內,還有世界上最大的石胎泥彌勒雕像,開鑿於初唐,原為四層,1935年加至為9層,窟內彌勒坐像由石胎泥塑彩繪而成,高度35.6米,僅次於四川樂山大佛和容縣大佛。
佛像是在原山體的岩石上開鑿出佛像大致形狀,再以草泥、麻泥雕塑、最後以礦石顏料著色,泥塑栩栩如生,彩繪明麗精緻,巨佛的面部線條柔和,肢體豐腴,衣上褶皺分明,幾乎每個細節都極富韻律,藝術感強烈。

㈤ 大佛的介紹

一丈六尺以上之巨大佛像。又作大像。材料多為岩石、金屬,或木石塑漆等。依高僧法顯 1傳所載,北天竺陀歷國有高達八丈之木雕彌勒菩薩像,造於佛陀涅槃後三百年,佛教之宣流即始自此像之造立。大唐西域記 2卷五羯若鞠闍國條、卷八摩揭陀國條、卷十一摩訶刺侘國條等亦有三十尺至七十尺高之大佛像之記載。今印度聯合州迦斯阿(Kasia)西南之涅槃堂尚有長約六點五公尺之大涅槃像,依其銘文及造像手法推定,約為五世紀左右所雕造。另於孟買甘赫瑞(Kanheri)窟殿之壁上,亦保存一座約七公尺高之立佛像,右手下垂,左手持法衣置肩,面容端嚴,身軀雄偉,為七世紀頃之作品。在錫蘭,保存完善之古代大佛像甚多,其中以阿烏卡那(Awkana)石像最壯大,系就斷崖而雕造成者,高約十五公尺,右手上舉,伸五指,左手執衣端置肩,立於蓮花上,姿勢優美,毫無硬直之感,衣紋之雕法亦生動有致,推定為笈多王朝時期所造立。此外,北印度之犍陀羅(梵Gandha^ra )本是佛像藝術之搖籃地,然由近年所發掘之古代遺品,大多為小佛像,而罕見大像之殘片,或此地並未流行大佛之雕造。至於西域,今阿富汗之巴米揚大佛立像,各高五十六、三十六點八公尺,皆為二世紀頃之作品,惜已剝落,不復舊觀。

㈥ 釋迦牟尼佛在佛教的過去7大佛中為何只排第七,第一是誰

在佛教的等級體系中,佛是最高一等的存在,總計有八十八佛(過去五十三佛加現在三十五佛),唐僧的南無栴檀功德佛和孫悟空的南無斗戰勝如來都屬於現在三十五佛;其中又有以燃燈古佛為首的二十四佛和以毗婆屍佛為首的七大佛,現在這里要說的就是七大佛。

TOP、7 釋迦牟尼佛



在佛教諸多佛中,釋迦牟尼佛主修今生,是現在佛,燃燈佛則修過去為過去佛,彌勒主修未來,為未來佛;而且據說燃燈古佛還是釋迦牟尼佛的老師,並預言釋迦牟尼將在九十一劫之後的此賢劫時成佛,授釋迦牟尼佛。

㈦ 關於大佛的典故和知識

佛教認為的佛是無限的。

早先,佛僅是佛陀的簡稱。這個詞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覺悟者」。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覺悟的人,是一個對於宇宙人生徹底明白的人,真正圓滿覺悟的人;印度話稱這種人叫「佛陀」。所以,按照小乘佛教的觀點來看,佛陀不是神,是一個真正得到究竟圓滿覺悟的人。

大乘佛教認為,人人都可以成佛,而且世界所有生命的最終歸宿都是成為佛。有的教派認為可以即心即佛,立地成佛。只要心中沒有妄想、分別、執作,處處都是極樂世界。在佛看來,這個世界是不空不有的,與凡夫所見的世界有山有水不同,凡夫執著於有,所以《金剛經》以空來破有。佛,比如如來,《金剛經》里說不能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其緣由是如來是一個理體,也就是僅僅是一個概念,他也是不空不有的,是無法探測到的,不要說不同於一塊鐵可以以鐵的相示現於人,他比磁場更為虛無飄渺,是為不能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之緣由。

以下是列舉的佛的介紹:
1、如來:

如來本是佛的代號,實際上佛有十種不同名稱,如來是一種,佛是一種,世尊也是一種。不過,中國人搞慣了,經常把他們連起來,所以我們常常聽到如來佛的稱法。如來及佛是通稱,等於我們中國稱聖人,孔子是聖人、周公也是聖人、文王、堯舜都是聖人。聖人就是通稱,而孔子、周公就是特稱。所以一切佛皆稱如來,像葯師如來、釋迦牟尼如來、阿彌陀如來等等,如來是通稱,葯師、釋迦牟尼、阿彌陀等都是特稱。

但在許多小說中,一般都把釋迦牟尼佛稱為如來佛,尺寸想這大概是因為如來佛叫著順口些,不像釋迦牟尼這幾個梵文譯音那麼叫著咬嘴。雖然這於佛經不符,但中國人叫慣了都不願意深究,所以尺寸在《孫悟空之死》中也是這么安排的。

《金剛經》中佛自己對如來下了一個註解:「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無來也無去,換句話說,不生也不滅,不動也不靜,當然無喜亦無憂,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永遠存在,這個道理就是如來。用現在的觀念說,他永遠在你這里,永遠在你的前面,只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這里。

2、五方佛:

根據唐不空所譯《菩提心論》記載,大日如來為教化眾生,將其自身具備的五智變化為五方五佛:中央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代表法界體性智;東方阿閦佛(不動如來),代表大圓鏡智;南方寶生佛,代表平等性智;西方阿彌陀佛,代表妙觀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這就是極為有名的「五方佛」的來歷!

【註:密宗把釋迦牟尼稱為毗盧遮那佛,意譯即為大日如來。梵文「毗盧遮那」為「日」的別稱,即把釋迦牟尼比作永遠不落的太陽】

3、混沌邪神

許多人都認為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前還有一個混沌神,也就是生養盤古的天地混沌的本位神,尺寸也已經發現許多小說中都出現了混沌神的身影,但我國並沒有關於那個被盤古劈開的混沌之神的記載。唯一一個記載了混沌的資料是《莊子·內篇·應帝王第七》——

「南海之帝為儵(音shu)北海之帝
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但這個混沌顯然不是盤古劈開的那個宇宙混沌,只是一個有著混沌特徵的人——沒有七竅,混沌一團。而且這兩個混沌顯然都是不幸的:一個被強大的盤古用斧子劈成了兩半(就算是有混沌神恐怕也被劈死了);另一個更倒霉了,他好心招待儵和忽兩個朋友,結果卻被這兩個朋友給鑿死了,雖然人家也是好心想幫他鑿開人人皆有的七竅,但畢竟是被害死了,而且死的還挺窩囊!

4、豎三世佛:

過去佛燃燈古佛,「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然(燃)燈太子,作佛亦名然燈」;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即中國俗稱的如來佛;未來佛彌勒佛,彌勒意為「慈氏」,這是佛教菩薩名,《阿彌陀經疏》解釋道「或言彌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名慈氏。修慈最多,名無能勝」。彌勒佛本是如來的弟子,為彌勒菩薩,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天宮,在那裡講經說法,由於釋迦牟尼佛預記他在兜率天壽命終盡時將下生人間,繼之為佛,因此他又被稱為一生補處菩薩,即下一輩子即可替補成佛的菩薩。由於他將來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稱為彌勒佛。

最初的彌勒信仰基本上完全照搬印度佛教,尤其表現在上生信仰上,基本上全是依照印度佛教經典;在造像上,最初的彌勒多為頭戴寶冠、身披瓔珞的菩薩裝,姿勢基本上是交腳坐式,其造型帶有濃郁的印度風格。晚唐五代之後,以遊方僧人契此為原型的「大肚彌勒」流行起來,成為長期流傳和普遍歡迎的中國彌勒佛。

契此,生活在唐末五代,是一個下層遊方僧人,由於經常被著一個布袋,又被稱為布袋和尚。他的形貌很有特徵,「形裁腲脮,蹙頞皤腹」,皺鼻樑,大肚子,身體十分肥胖。作為一個遊方僧人,契此是十分貼近民間的,因而很受普通百姓的喜愛。他的形象和藹可親,雖然不象金身彌勒那樣庄嚴肅穆,卻增加了一種親和力。他雖然顯現神通,卻又只是暗示於人,更不以此為己謀利,直到臨終,他才暗示自己就是彌勒的化身。

以契此為原型,後人又加上了笑口常開的特徵,從而形成矮身大肚、蹙鼻笑口的典型的彌勒佛的形象。

㈧ 全球最高的5座雕像分別是什麼

隨著旅遊業的興起,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有出去過幾次,都有見識過外邊的世界,那麼說到旅遊景點,總有一些景點是世界之最,或者是全球之最,再或者是全球唯一或者是首個怎麼樣的景點,畢竟每個景點都有它獨特的一面,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上最高的幾座雕像。一般雕像都是歐洲比較多,但我國的雕像其實也不少。

伏爾加格勒雕像(祖國母親在召喚)

位於我國的一座大佛,佛像本身的高度有108米,加上底座有208米,歷經5年的時間才建造完成,總耗資2.8億人民幣,如今已經是我國5A景點了。因為它建立與茂密的山野間,所以看上去非常的神聖而莊重,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仙境一樣,一身金黃色非常的霸氣。

這幾個雕像在國際上的知名度都是非常高的,無論哪一個都具有非常大的意義,耗資也都非常的大,除了印度的那個雕像之外,剩下的四個都已經是知名的旅遊景點了。不知道這5個你去過哪一個?你認為這幾個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

㈨ 印度的團結雕像,將要超過中國的中原大佛嗎

古往至今,每個時代每個時期都會有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築出現。而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修建人物雕像。所謂人物雕像,就是為了用來紀念有影響力的偉岸的人,這之中就有不少雕像成為了文化和信仰的象徵。在我們國家,第一高的雕像就是中原大佛。而且還是全球第一高的雕塑,每年都有很多的遊客來觀覽這座高達80米的建築。而印度也有在打造一個最高的建築,而且還下了血本,看這樣子是要追趕追趕的節奏?

所以,對於團結雕像的建造有著不同的看法,眾說紛紜。有印度人覺得:要是建成這個高度,那麼就超越了偉大的甘地的雕像,同時也比印度國父的雕像要高,這樣這些有名望的雕像就顯得很矮小,可以說有點不尊敬了。所以讓很多當地人都覺得無奈。

對於這么一個並不富裕的國家,卻花了很多的錢來企圖建造世界上最高的雕像,你會怎麼看待這個事情呢?

㈩ 巴米揚大佛都受到了什麼藝術風格的影響

深受印度:巴米揚山谷的佛像和岩洞藝術是中亞地區干達拉文化中佛教藝術的典範,形成了獨特的干達拉文化。塞爾薩爾只剩下一個佛像的形狀,並詳細記錄了王城中的佛教寺院和高大精美的佛像。 為了避免再遭破壞,巴米揚石窟就開造在代瓦傑山南面的斷崖上。巴米揚大佛大約雕造於公元4-5世紀間。巴米揚石窟;第三次是在19世紀:巴米揚山谷的佛像和建築遺跡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佛教中心;中國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從長安到印度求法標准(i)。巴米揚山谷也是2001年震驚世界的塔利班炸毀兩尊巴米揚大佛悲劇的見證。 巴米揚佛像群如今一片凄涼,後期又有了穆斯林文化的影響,但日本和印度等國政府已表示願意出資幫助修復佛像,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上是朝聖的中心;第二次是在13世紀初; 標准(iii),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遠遠望去十分地醒目,肢體殘斷,戰火滄桑。雖然目前還沒有修復的計劃。巴米揚石窟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別開鑿在東段和西段的兩尊高大的立佛像,應該就包括了今天已經遭受滅頂之災的巴米揚石窟群和東西大立佛,前後有4次、希臘。巴米揚山谷擁有眾多的寺廟。山崖下只是佛像形狀的石窟和佛像的殘骸,阿富汗武裝派別塔利班更是不顧聯合國和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羅馬和薩桑文化的影響,巴米揚石窟已面目全非,它的北面是興都庫什山的支脈代瓦傑山,仍不難想像當年的壯觀景象,可拾級而上、西亞與中亞的交通要道,其上平台處可站立百餘人,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巴米揚山谷介紹,但仰頭而望,比我國新疆拜城的克孜爾石窟和甘肅敦煌的莫高窟都要大得多,著紅色袈裟,巴米揚河從兩山間流過。巴米揚石窟,巴米揚石窟沒有躲過這次戰火的劫難:巴米揚山谷是業已消失的中亞文化傳統的有力見證,從此巴米揚大佛滿目瘡痍,當地政府禁止從這里取走泥塊;巴米揚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玄奘法師親眼所見的梵衍那國的寺廟和佛像中,佛像臉部和雙手均塗有金色,佔領巴米揚的英軍炮擊了巴米揚石窟的兩尊大佛,身披藍色袈裟,東西方文化都曾在這里交匯,直達佛頂。巴米揚山谷的佛像和洞窟標志性的象徵意義使遺址的存在多次受到威脅,巴米揚石窟是現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時間是在公元8世紀。佛像不見了。 巴米揚石窟擁有兩項世界之最。他在《大唐西域記》中將此地譯作「梵衍那國」,洞高數十米,佛像巨大的胳膊留下的凹痕清晰可見,成吉思汗蒙古大軍的鐵蹄踏上了這塊土地; 標准(iv),在梵衍那城陷寺毀後:巴米揚山谷是傑出的文化景觀,俗稱「東大佛」和「西大佛」:巴米揚山谷是西方的佛教聖地: 阿富汗是中亞地區的文明古國,全長1300多米,也嚴禁在這里埋地雷。兩尊佛像的兩側均有暗洞,兩尊大佛相距400米。巴米揚石窟在建成後的千百年中、炸葯以及火箭筒等各種戰爭武器,也有穆斯林時代的軍事工事: 巴米揚山谷的佛像和岩洞藝術是公元1世紀到6世紀之間古代巴克特里亞文化宗教發展的傑出代表,描述了佛教發展史上一段輝煌的歷史,當帝國主義將戰火燒到阿富汗領土時。2001年3月。有記載的大規模破壞。第一次發生在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征服巴米揚期間; 標准(vi),其中最嚴重的是2001年震驚世界的蓄意爆炸行為。 巴米揚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山地國家,已飽經戰火的劫難。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將多種文化的影響融匯進了干達拉文化中的佛教藝術。斯里蘭卡政府表示有意購買被阿富汗塔利巴政權摧毀的巴米揚佛像碎石或殘骸﹐作為日後重建之用,位於今阿富汗中部巴米揚城北興都庫什山區海拔2590米的小河谷中,大大小小的洞窟有700多個,曾途經徑巴米揚,向南是巴巴山脈,所據地理位置為連接印度,石窟外到處是碎石和黃土塊。東大佛高37米,動用大炮,西大佛高55米,經歷風風雨雨,摧毀了巴米揚包括塞爾薩爾和沙瑪瑪在內的所有佛像

閱讀全文

與印度大佛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公司如何 瀏覽:949
1美金對於多少印尼盾 瀏覽:972
伊朗學校教什麼 瀏覽:748
印尼黃花梨傢具價格多少 瀏覽:680
伊朗一共捐了多少物資 瀏覽:228
伊朗的疫情為什麼一直嚴重 瀏覽:152
中國以前有什麼恐龍 瀏覽:388
如何寫中國夢 瀏覽:964
疫情印尼航班什麼時候恢復 瀏覽:657
印尼什麼游戲火 瀏覽:954
二戰義大利侵犯了哪些國家 瀏覽:546
中國女皇在哪個省 瀏覽:211
印尼羊肉薄餅怎麼做 瀏覽:965
在英國留學生如何求職 瀏覽:690
印度舞有哪些曲目 瀏覽:167
英國人為什麼不踢正步 瀏覽:726
印度的戰斗機都是哪些國家的 瀏覽:953
越南有多少個美國人 瀏覽:997
印尼寬頻怎麼選擇 瀏覽:437
中國財務大咖齊昊哪個大學畢業 瀏覽: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