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什麼人給印度捐了多少錢

什麼人給印度捐了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2-07-30 06:22:47

A. 中國紅十字會向印度提供援助,此次援助了哪些物資

此次援助了100台制氧機,還有20台有創呼吸機和20台無創呼吸機,還有其他的一些物資,其實中國已經不止一次地援助了印度,希望他們能夠早日渡過難關。

B. 汶川地震中,日本與印度捐了多少善款

我們如今的生活是越過越好,每天都為了未來而奮斗努力著,勤勤懇懇地在各自領域發揮著作用,為這社會貢獻一份力量。而時下的資訊日新月異,不是每個人都能及時了解到,這樣難免讓我們錯過很多,為了不讓我們留有遺憾,小編通過資料編撰讓大家了解一些社會資訊,也給大家開闊下自己的眼界,希望大家都能喜歡。今天小編和大家說說汶川地震中,日本與印度捐了多少善款?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對此,你們一定有自己的看法,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下意見。我們每個人對待事情的看法一定都是不同的,所以見解也必定不一樣,不一樣的見解都值得探討一番。希望大家都能積極發言評論,多多點贊,多多收藏,也希望你們看完都能有所收獲,我們相約下期,下期再相會,小編會寫出更好的文章的。

C. 印尼海嘯的捐款名單和此次地震捐贈對比:

哥們,罵這些企業應該,知道我們國家捐給印尼多少,2000萬RMB,2億元的物資,咱的地震印尼紅十字會捐給我們200萬RMB,還不如在印尼的華僑捐得多,98年的事你懂得。中國政府你懂得

D. 中國紅十字會向印度提供人道主義支持,向印度捐贈了多少物資

為助力印度開展抗擊新冠疫情工作,中國紅十字會通過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向印度紅十字會提供100萬美元現金援助。另外,首批援助印度的抗疫物資已運抵當地,在裝物資的箱子上,寫有“命運與共,戰勝疫情”的字樣。 首批援助印度的抗疫物資已於5月9日上午運往印度班加羅爾。該批抗疫物資包括100台制氧機、20台無創呼吸機和20台有創呼吸機。

E. 邁克爾傑克遜對印度的捐款有多少

具體只有傑克遜知道
貌似5000W~~6700W美元吧

F. 印度海嘯時,姚明捐了多少錢

美國卡特里娜颶風死亡人數1209人,姚明慷慨解囊200萬美元. 他的祖國汶川大地震目前已經死亡15000人,姚明慷慨解囊7萬美元.姚明的年收入2745.5萬美元*7=19218.5萬人民幣。對此,姚明想對祖國人民說些什麼呢?姚明,一個完全被中國人捧紅的傻大個,現在居然拿這點錢施捨災區人民,我想,如果中國人都關上電視,不看NBA,你個傻大個能賺這么多,能有那麼多廣告商找你??看中的還不是中國的市場.現在祖國有難,你個傻大個就當施捨乞丐一樣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獎,你沒有資格拿。

但是有的人說卡特里娜颶風那時姚明沒捐款。

印度海嘯是那次阿?

G. 邁克爾傑克遜一生共捐款幾億

邁克爾傑克遜一生共捐款的數目截止到2019年2月21為止還不明確,以下是已知邁克爾傑克遜捐款的簡介:

1、1994年年初,邁克爾·傑克遜為伊麗莎白·泰勒的艾滋病基金捐助50萬美元。

2、1996年11月,邁克爾·傑克遜把在"歷史"世界巡迴演唱會印度站所獲得的百分之八十五的收入捐獻給北印度的一家慈善機構"Shiv Udyog Sena"。

3、1997年1月25日,邁克爾·傑克遜在孟買捐獻了110萬美元給當地的一家慈善機構,以幫助貧民區的失學兒童獲得教育。4月4日,英國《OK!》雜志花了100萬英鎊拿到邁克爾兒子普林斯的獨家照片,邁克爾把這筆錢捐給了慈善機構。

(7)什麼人給印度捐了多少錢擴展閱讀

邁克爾傑克遜捐款的其他事跡:

1、1985年1月28日,為了賑濟非洲飢民,邁克爾·傑克遜和眾多藝人走進了A&M的「Lion ,最終有6000多萬的唱片收益直接送抵災害最嚴重的非洲地區。

2、1986年初,「邁克爾·傑克遜聯合國兒童捐助學術獎金基金會」誕生,這個擁有150萬美元的基金會旨在幫助學習表演藝術和交際學的學生能每年獲得一筆費用,以進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員大學或院校學習。

3、1987年9月,在日本巡演期間,邁克爾·傑克遜捐獻了30件個人物品用於拍賣,所得的收益用於第三世界的兒童教育。 9月,邁克爾·傑克遜向日本小男孩Yoshiyaki的家裡捐獻了兩萬美元。

4、1988年7月16日,在Wembley Stadium演唱會之前,邁克爾·傑克遜與威爾士王子查爾斯和王妃黛安娜會面,向為貧困兒童而設立的組織「英國王子信託基金會」捐贈了45萬美元。

H. 中國紅十字會向印度提供援助,援助了哪些物資

在印度新冠疫情告急之際,中國紅十字會向印度提供人道主義支持:援助制氧機、呼吸機、100萬美元!據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發推披露,中國紅十字會向印度捐贈的首批100台制氧機、40台呼吸機以及其他防疫物資,4月9日已由中國貨機從成都運抵印度。

I. 2012年我國援助過哪些國家

新中國對外援助究竟有多少?
——我國外交檔案解密透露1960年底以前的實情

多年以前,作為我國外交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外援助」這個「關鍵詞」頻頻出現在報紙上、廣播里。對於上點歲數的中國人來說,「外援」一詞並不生疏。但是,有關我國「外援」的具體情況及統計數據,恐怕很少有人說得清楚。

隨著外交檔案不斷解密,新中國的「對外援助」也已不再是秘密。在近日向公眾開放的、至1960年底的外交檔案中,記者發現含有「對外援助」字樣的標題竟有200多個。

1 蒙古國最早請求支援勞動力

新中國剛成立,國外請求援助的信函便紛至沓來。

「越南請求中國援助大米事」,「關於寮國要求我國提供經濟援助問題」,「關於葉門要求援助事」,「幾內亞高官要求我經濟援助等談話記錄」,「印尼要求我援建紡織廠事及印尼工業部長為此擬訪華事」……外交檔案顯示,某某國「要求中國提供」、「請求中國援助」、「請求我給予」、「要求我援建」、「要求我派」,是上世紀50年代我國一些駐外大使館來電及外交部上送報告中的常見字句。

向中國要錢要糧要物或援建工廠的要求,不少是國家元首親口提出的,他們或找我駐外大使,或直接專門致函我國領導人,還有的以國家政府或外交部給我國發照會的方式,商談和辦理「援外」事務;在當時我國外交部和外貿部等政府部門、駐相關國家大使館的工作中,這一項佔有不小的分量和重要地位。

1950年7月,我國首任駐蒙古國大使吉雅泰到任不久,蒙古總理喬巴山就向他提出「要求幫助解決勞動力的問題」。這大概是向我國最早提出的外援請求。當時,中方的答復是:「因為國內解放戰爭尚未結束,動員工人出國是有困難的,這個問題容後考慮。」

周恩來總理記住了對蒙古國的這一承諾。1954年11月,烏蘭夫副總理率中共代表團前往烏蘭巴托,臨行前,周總理指示外交部電告何英大使:「通知蒙方此次代表團去蒙,除參加蒙黨代大會外,並希望了解一下蒙方在勞動力方面有何困難,以及我國可能給予何種幫助的問題。」12月8日,中共中央正式電告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我們當在可能范圍內盡量滿足你們的要求。」1個月後,蒙古國向我駐蒙使館提交了總計12250名工人的清單,包括粗細木匠、泥瓦匠、制磚瓦、燒石灰、穀物蔬菜樹木花卉種植、傢具製造、廚師、裁縫、制靴、印染、桶匠、捕魚等近40個工種,蒙方同時要求工人自帶工具。

對此,外交部給使館的回電中頗顯為難:「此次蒙古所提出的工人種類繁多,要求去蒙的時間又急,並且所涉及的問題甚廣……進行動員是有困難的。」「又如去漁工,蒙方有無漁船、漁工?」後來,根據中方建議,雙方就此組團商談。1955年4月底,相關部門在東北三省開始了赴蒙工人的組織工作。當年,首批8200名工人赴蒙。

越南向我國提出援助的時間也很早。在標明1951年5月15日的一份材料上,越方的要求開門見山:「我們正處在青黃不接期間,如無援米必告斷炊。……因此,懇切要求你們再幫助我們一千五百噸至二千噸大米,以渡過此難關。」顯然,在此之前,我國已支援過越南糧食了。

2 援越物資表裡有葡萄乾和酒

記者粗略統計,到1960年底,我國提供援助的國家還有:朝鮮、柬埔寨、尼泊爾、緬甸、馬里、烏干達、剛果、喀麥隆、伊拉克、敘利亞、埃及、阿富汗等,一共22國。

我國幫助蒙古國建學校、醫院、療養院、專家招待所、熱電站、玻璃廠、造紙廠、養雞場,修橋造路,解決燕麥種子,供應木材,修復古廟等,援建紡織廠的設備國內提供不了,我們就用稀缺的外匯到英國訂購。

在《中國和越南關於中國1955年援助越南的議定書》的附件中,中方援越的貨物表裡,有30000噸大米、300噸麵粉、5000公斤葡萄乾、180根皮帶、1130箱酒及粉條、香煙、中成葯、醫療器械等;援建鐵路的物資表裡,有電爐、輪船、電話機、卡尺、燈泡等物;農業援助項目從農作物栽培、選種、育種、病蟲害防治,到建獸醫院、家畜防疫葯劑製造廠等,還有10個碾米廠、2個汽油庫、火柴廠、加固水壩等等。這其中的30000噸大米,是在議定書簽訂之前5個月,越南勞動黨中央致中共中央絕密函中提出的,當時中共中央回電:「雖然國內大米供應也較緊張,但為著援助新解放的兄弟國家,同意照撥。」那時大多數中國人也難以享用葡萄乾和高檔酒。

在柬埔寨,我們除了援建水泥、紡織、木板、造紙、鋼鐵等各種廠子外,還幫他們建藝術學校、電台,勘探鐵礦煤礦。

1955年9月30日,在援越的越池橋修建工地,因水流湍急,運送鋼纜的船傾斜進水,29歲的中國工長、共產黨員陳國平為救船上「6名越南同志」掉入水中,第一個為我國的援外事業獻出了生命。為報告國內這一不幸事件及善後,使館先後發回3個篇幅很長的電報。

非洲國家是從1958年底才開始陸續與我國建交的,對他們的援助一般在建交前幾個月開始。我們援建他們中小型工業項目和農場,幫助他們找水打井。糧食是這些國家最希望從我國得到的東西,1959年到1960年,我國糧食連續兩年減產,但對於非洲國家的要求,仍然慷慨解囊。如1960年,我們援助幾內亞10000噸大米,還宣布「向剛果提供5000噸至10000噸小麥或大米」。

此時,新中國政府面對的是多年戰爭後民國政府留下的爛攤子,百廢待興,國力有限,但我國人民仍節衣縮食,克服重重困難,一一滿足各國的要求。而且,我們的援助從不附帶任何條件。

3 受援國家的要求往往過大、過多、過急

雖說是我國提供外援,我們給人家東西,但與受援國就外援的談判並不容易,執行中也出現過一些問題。

1955年2月16日,中蒙雙方為中國援助蒙古勞動力問題開始談判。「至4月7日正式簽字,共進行了14次會談。」為什麼要談判這么多次?原來,蒙方提出,中國去的工人「希攜家屬來蒙,居留期間愈長愈好」,工期「不少於五年」,與蒙古員工同工同酬,而且「所得工資都用在蒙古,不寄回國內」。我談判代表團給國務院的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話:「在談判中我們的許多意見都經過多次解釋才被接受,如我們提出工人的工期為三年,派遣中國幹部帶隊及在蒙古成立工人事務處,准許工人兌回工資百分之三十的現款養家及把餘款存入蒙古銀行,列入非貿易賬戶匯款等問題,均經過多次反復磋商。」

這樣的問題似乎不只發生在對個別國家的援助中。1960年的一份檔案中說:「從幾年來的實際情況看,受援國家提出要求我國幫助建設的不少項目,往往超出他們國內的實際需要和可能條件。」「他們提出要求援助的項目往往過大、過多、過急。同時,按照我國的實際情況,對外提供經濟技術援助的能力也有一定限度。」

由於受援國的要求往往過急,「以致有些項目的建成時間和設備交付時間規定得比較緊迫,給執行協定帶來了一定的困難」。1958年底,一份總結外援工作的檔案列舉了一些存在的問題:援蒙的「個別項目規模過大、標准偏高」,「磚瓦廠由於原協定限期太緊,國內的設計和設備製造工作無法如期完成,推遲半年才完工」,「據估計蔬菜農場生產的蔬菜比當地的肉價還要貴。」按協議,1958年我國應向朝鮮供應6萬紗錠紡織機械設備,但「由於目前優質鋼缺乏,不能盡早滿足朝方要求」。

因此,當時外貿部等一些部門提出:「對兄弟國家提供援助……是為了幫助和推動他們自力更生,促進他們在經濟上獨立自主。」外援要「貫徹執行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細水長流的方針,做到因地制宜,中小為主,多快好省」。

4 11年外援總額:40.28億元人民幣

「從1950年起至1960年6月底,我國同某些兄弟國家和亞非民族主義國家達成協議由我國提供無償援助和貸款總額為40.28億元人民幣,其中援助兄弟國家35.39億元(無償援助25.79億元,貸款9.60億元),援助民族主義國家4.89億元(無償援助2.38億元,貸款2.51億元)。在援助總額中,用於提供成套設備的為9.86億元,其中對兄弟國家9.62億元;對民族主義國家2470萬元。」

這是1960年7月1日,時任外貿部副部長的李強向全國外事會議報告的統計數據。他的發言稿題為「幾年來的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工作」,上面標有「絕密材料會後收回」8個字。46年後,這個發言稿加上了印有檔號的封面,向公眾亮相。在當時我國的經濟總量中,40.28億元的外援總額佔有多大比重?根據《中國統計年鑒》,這個數字接近1953年到1957年「一五」計劃期間國家基建投資計劃427.4億元的1/10。

當時,我們的「兄弟國家」是新中國成立後很快與我國建交的蘇聯、東歐及越南、朝鮮等11個社會主義國家。據外交檔案記載,在歐洲的「兄弟國家」中,11年間我國僅少量援助過阿爾巴尼亞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因此,援助「兄弟國家」的35.39億元款項,絕大部分由越南、蒙古、朝鮮三個國家分享。而接受我們援助的「民族主義國家」,則主要是柬埔寨、葉門、尼泊爾、阿爾及利亞、蘇丹等國。

李強還介紹,我國對外提供成套設備的援助從1955年開始,「到1960年6月底,按照我國同九個國家簽訂的經濟技術協定和議定書的規定,援外的成套項目為182項,其中對『兄弟國家』165項(朝鮮8項,越南100項,蒙古53項,阿爾巴尼亞3項,捷克1項)。」在其餘援助「亞非民族主義國家」的17項中,剛與我國建交兩年的柬埔寨得到了8項。「共派出工程技術人員7558人次,建築工人25566人次。……共接受和培養了外國實習生2864名。」

5 中國還積極參與了人道主義援助

翻閱半個世紀前的援外檔案,我們不能不想到當時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直到1960年底,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僅38個,其中10個還是1958年7月以後才建交的。新中國愛好和平,希望創造有利於國內建設的周邊環境和國際環境,希望不斷擴大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不少檔案都提到:「認真做好外援工作,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外援』擴大了我國的影響,對發展我國同各國的友好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正是基於這樣的出發點,我國還積極參與了國際上的人道主義救援活動。一次次救援款物的辦理經過,也都詳細記載在了外交檔案中。如1952年5月,日本北海道札榥郡一個主婦會致毛主席信,說當地發生嚴重地震和海嘯,居民受災嚴重請求援助,中國紅十字會立即電匯過去2億元人民幣(舊幣,下同)。1955年7月,在聯合國駐阿富汗的技術援助專家名單中,就有我國兩位養蠶專家和他們的夫人。1957年7月伊朗地震,我國也迅速提供了救濟。

1952年,印度發生災荒,我國先後以紅十字會、全國總工會等4個群眾團體的名義,兩次各捐款20億人民幣。1953年8月,印度北部洪水泛濫成災,中央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建議中央,我國援助印度10.5億元人民幣,當毛澤東主席了解到蘇聯捐贈了25萬盧布(約合人民幣17億)時,批示「款數似應增加至十五億或廿億人民幣」,相關部門最後定為15億元。與當時美國給印度捐1萬美元、200萬磅奶粉,英國捐500英鎊,南非捐100鎊相比,我們援助的15億元也是不少的。

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說:鄧小平告訴1976年訪華的李資政:中國援出了200億美元,基本上屬於無償性質的。

據中國軍事科學院專家曲愛國的研究及越南政治家黃文歡的回憶錄:在越南抗法戰爭期間(後來才有抗美階段),中國是世界上惟一向越共提供軍事援助的國家,在武器、裝備和後勤配合方面,是按「要多少給多少」的指示辦。毛澤東是這么告訴過胡志明的:「我們是一家子。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據李光耀估計,20世紀80年代中國援了10億美元。

1、援助阿爾巴尼亞:

中國為阿爾巴尼亞援建了大量的企業,後來基本處在停產、半停產的狀態,設備早成為了廢鐵;幫助阿國建設的備戰用的堡壘,他們開始用它喂雞了……

當時的對外聯絡部部長耿飈透露,1964-1970年代末,中國給了阿國90億元人民幣!(有學者根據貨幣含金量、購買力測算,它相當於現在的上千億!它還相當於給當時人口規模為200萬的阿國人每人發了4000多元的紅包!)

伍修權將軍的文章《回憶與懷念》說,阿爾巴尼亞獨裁者霍查的女婿、阿外交官馬利列,在他的文章《我眼中的中國政要》里講敘了這么一件事:1962年,他到中國要求糧食援助,找到外貿部部長李強,無果;後來還是找到劉少奇解決了問題。恰巧當時,缺糧食的中國向加拿大進口了大批小麥,幾艘載滿小麥的中國輪船正在大西洋駛往中國,接到中央的命令後,立即改變航向,調頭駛向阿國的港口卸下了全部小麥。馬外交官敘說此事時,沒有忘記留下一句溢美之詞。伍將軍心痛地補充了一句:中國人慷慨呀!

2、越南:

對於越南,中國除了經濟援助,更多的是無償的作戰和勞務援助。中國軍人除了在一線作戰之外,還在承擔通信、後勤、築路、掃雪,甚至還承擔了為他們的農民挖溝、種地等事情。

另外,中國還援助了槍11.6萬支,大炮4630門,工兵、通訊器材、衣物、大米、葯品、汽油、機車……

越南人1978年發起的對華戰爭中,他們用中國人送去的槍炮作武器,用中國人援助的成袋成袋的大米作支槍的架子和掩體的材料,來射殺中國的軍人!……

3、朝鮮:

為朝鮮,中國付出了幾十萬中華兒女的生命(沒有可供引用的、公認的精確數字),支出了63億元的戰爭費用,560萬噸作戰物資……

1996年5月,援朝2萬噸糧食;1999年6月,援助15萬噸糧食,40萬噸煉焦煤;2001年3月,朝在接待曾慶紅到訪時對我國「提供無償援助表示感謝」。給的什麼,給了多少,不詳;2001年9月,朱邦造答記者時說,在中國元首訪朝之際,要給朝方提供「糧食及物資援助」,數量不詳。……

新加坡《聯合早報》2000年6月11日的文章說:中國對朝提供的實質援助,要比公眾所了解的多得多:每年提供給朝鮮50萬噸糧食,100萬噸石油,250萬噸煤炭。

4、「非洲兄弟」:

1967年,尚比亞總統卡翁達訪華拉贊助,他在盛贊毛澤東是非洲人最景仰的「老者、勇者、智者」之後,又說了「中國的工作使世界變得有希望」的溢美之詞,毛現場辦公,拍了板:「這條鐵路不過投資一億英鎊,沒什麼了不起」。此情此境,在座的中國官員都不敢出聲。中國負責修路工程的官員對鐵路的評估結論是:1800多公里長度,近20億人民幣的投入。最後到底花費了多少,沒有資料。不單單是錢的付出,也不單單是10年的艱苦施工。同胞兄弟有78人為此獻出了生命,其中最小的年僅26歲。

這是我找到的一些資料,關於2012年的找不到,建議關心新聞,歸納整理。

J. MJ一生捐助慈善事業多少錢

1979年1月,邁克爾-傑克遜捐獻了包括《彼得-潘》在內的大量書籍給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的年輕人部,此舉是為響應鼓勵青年讀書的"隨書起舞"計劃。

1981年6月,邁克爾-傑克遜和兄弟們在亞特蘭大舉行了《Triumph》演唱會,其中的收益的10萬美元將捐給"亞特蘭大兒童基金會"。當時在亞特蘭大爆發了一系列綁架謀殺兒童案,為期數月、人心惶惶。這筆善款將用來撫慰那些心靈受到創傷的孩子們。

1984年1月,邁克爾-傑克遜在為百事可樂公司拍攝廣告時被燒傷。意外發生後,他被送到了加州庫爾佛市布洛特曼醫療中心接受治療。事故原因是煙火噴射方位出現偏差,從而給他的後腦頭皮造成面積為手掌大的2。3級燒傷。盡管如此,邁克爾到了醫院還是不忘去慰問其他的燒傷病人。後來他還為自己捐資修建的"邁克爾-傑克遜燒傷中心"捐贈了一個用於治療的高壓氧倉。

1984年5月,邁克爾-傑克遜同意把他的歌曲《Beat It》用在不酗酒駕車的全國公益廣告中。由於他的卓越貢獻,總統羅納德-里根特邀邁克爾至白宮為他頒發了"特殊貢獻大獎"。

1984年7月5日,邁克爾-傑克遜和他的家族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改變《Victory》演唱會的門票發放方法。在發言中,他宣布:"最後,也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在同意進行『Victory』巡演的同時,就已經決定把我所有的個人巡演收入捐獻給慈善組織。"有三個慈善組織在邁克爾-傑克遜這次的慷慨中受益,它們分別是:"聯合黑人學院基金"(其設立了"邁克爾-傑克遜獎學基金",到1988年為止,這個獎學基金已向"聯合黑人學院基金"隸屬學校的70名學生提供了發放了獎學金)、"好時光夏令營"(為幫助絕症兒童)、"T.J.瑪特爾白血病和癌症研究基金會"。

1984年7月,邁克爾-傑克遜把德克薩斯體育場(達拉斯)演唱會的1200張門票捐送給了那些無力購買演唱會門票的孩子們,價值約3,9000美元。

1984年夏季,14歲的小男孩大衛-史密西在"圓夢協會"組織的幫助下如願以償:他被邀請到邁克爾-傑克遜在恩西諾的家裡做客。大衛-史密西是一名囊腫性纖維化病的患者,他一直希望能夠見到邁克爾-傑克遜。兩個人在邁克爾-傑克遜的私人電影放映廳里度過了一個下午,共進了午餐,一起玩電子游戲。在大衛-史密西離開的時候,邁克爾送給他一副鑲著黑色金屬片的手套和一件在"Beat It"音樂錄影中穿過的一件紅色夾克。七個星期之後,小男孩因病離開了人世。

1984年12月13日,邁克爾-傑克遜參觀布洛特曼醫療中心,他曾在這里接受因拍攝百事廣告造成嚴重燒傷的治療。他將從百事那裡得到的150萬賠償金,全部捐給"邁克爾-傑克遜燒傷中心"。

1985年1月28日,為了賑濟非洲飢民,邁克爾-傑克遜和眾多重量級藝人走進了A&M的"Lion Share"錄音室,花了一個通宵成功灌制了錄音藝術史上收益最高的單曲——《天下一家》(We Are The World)。其衍生的書籍,錄影帶等各種來源的收益將全部用於援助飢餓中的非洲人民。最終有6000多萬的唱片收益直接送抵災害最嚴重的非洲地區。邁克爾-傑克遜在其中不止進行了表演,而且還與萊昂納爾-里奇一道參與了歌曲創作,他還錄制該歌曲的領唱樣帶並分發給了所有參加歌手們。

1986年初,"邁克爾-傑克遜聯合國兒童捐助學術獎金基金會"誕生,這個擁有150萬美元的基金會旨在幫助學習表演藝術和交際學的學生能每年獲得一筆費用,以進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成員大學或院校學習。

1986年2月,當邁克爾-傑克遜了解到唐娜-艾什洛克是一個非常忠誠的歌迷,並且唐娜剛剛接受了一個心臟移植手術後。邁克爾傑克遜給這個住在加州帕特森市的14歲女孩去了電話。3月8日,這個女孩應邀到了邁克爾-傑克遜在恩西諾的家,在那裡他們一起共進午餐,並觀摩了電影。

1986年10月,邁克爾-傑克遜的寵物們被製作成玩具在商店裡上架,邁克爾-傑克遜對商家提出要求:每賣出一個玩具,就要向兒童慈善組織捐贈1美元。

1987年9月,在日本巡演期間,邁克爾-傑克遜捐獻了30件個人物品用於拍賣,所得的收益用於第三世界的兒童教育。這些物品其中包括他戴的墨鏡、T恤和防風上衣等。

1987年9月,邁克爾-傑克遜向日本小男孩Yoshiyaki的家裡捐獻了兩萬美元,這個小男孩在邁克爾-傑克遜的日本巡演期間被綁架並殺害。從當時的錄影片段里可以看到,邁克爾-傑克遜提到Yoshiyaki和他家人的時候情緒非常的激動:"當我聽說『Yoshiyaki事件』的時候我感覺到非常的傷心和難過,我真想沖到Yoshiyaki的父母跟前以表達我深深的哀悼,並為Yoshiyaki獻祭。我把我在日本的演出獻給Yoshiyaki…Yoshiyaki,我知道你在天邊看著我們。我希望這種殘忍而傷心的事情再也不要發生了,我愛你。"隨後邁克爾-傑克遜演唱了"I Just Can't Stop Loving You"。

1987年9月13日,邁克爾-傑克遜支持一個反對種族歧視的活動。支持(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為反對歧視黑人藝人所做出的努力。

1987年10月,在BAD巡演結束後,邁克爾-傑克遜再次捐獻了一些個人物品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用於慈善拍賣。而拍賣所得將被用於發展中國家的兒童教育事業上。

1987年11月,邁克爾-傑克遜捐贈了一萬英鎊給英國"吶喊中的兒童"基金會。

1988年2月1日,單曲《Man in the Mirror》入榜,邁克爾-傑克遜將發行該曲所得的版稅捐給"羅納德-麥克唐納夏令營",這個夏令營旨在幫助身患癌症的孩子。

1988年3月,邁克爾-傑克遜的《Bad》美國巡演首輪第二站來到了紐約的麥迪遜廣場花園。在該地舉辦的三場演唱會中的首場收入將捐給"聯合黑人學院基金"。他向"聯合黑人學院基金"會長克里斯托夫-埃德利遞交了一張60萬美元的支票,從而成為了"聯合黑人學院基金"的最大的捐贈者。據紐約的評論報道:"邁克爾-傑克遜此舉遠遠超越了一場流行音樂演唱會的意義,與此同時,已有97名年輕人在邁克爾-傑克遜為『黑人聯合大學基金』的慷慨捐款中受益。

1988年4月1日,邁克爾-傑克遜宣布將他一部分亞特蘭大和喬治亞演唱會的門票無償贈送給"許願基金會"。

1988年4月,邁克爾-傑克遜宣布將他4000張倫敦演唱會的門票無償贈送給英國ITV電視台的"聯播募捐"節目,以期為大奧爾蒙街兒童醫院籌款20萬英鎊。

1988年5月22日,邁克爾-傑克遜在巡演期間到訪了羅馬Bambin Gesie醫院。同時簽下了10萬磅的支票用於支持醫院的發展。

1988年6月,音樂名人拍賣會為"T.J.瑪特爾基金會"進行慈善募捐,其收益將用於對白血病、癌症和艾滋病的研究。邁克爾-傑克遜捐贈了一頂自己戴過的黑色的昵帽,被人以超過4000美元的高價拍得。

1988年7月16日,在Wembley Stadium演唱會之前,邁克爾-傑克遜與威爾士王子查爾斯和王妃黛安娜會面,向"英國王子信託基金會"捐贈了45萬美元,這是一個為貧困兒童而設立的組織,由查爾斯王子建立。邁克爾-傑克遜同時也為"美好祝願基金會"捐贈,該基金會旨在為新建倫敦兒童醫院而籌款。邁克爾傑克遜走訪了許多的醫院並看望了裡面的孩子。他還捐贈了10萬美元給大奧爾蒙街兒童醫院,並看望了孩子們,還為他們講故事。

1988年7月20日,邁克爾-傑克遜走訪並看望了大奧爾蒙街兒童醫院里的生命垂危的孩子們。在一個病人健康情況好一些的病房裡,邁克爾傑克遜多呆了一會,並為孩子們講述故事。

1988年8月29日,邁克爾-傑克遜為英國的慈善組織"獻禮生命"舉行了一次演唱會,所得的13萬美元收入被用於幫助4萬兒童進行免疫防治。

1988年10月,邁克爾-傑克遜向艾斯達-愛德華茲和白瑞-高迪遞交了一張125,000美元的支票,作為Motown博物館"希祠維爾"(位於底特律)的維修運作費用;他同時也為博物館捐贈了他的黑色昵帽和白色手套以及他在Motown時代的標志裝束以供展出。

1989年1月,邁克爾-傑克遜把從洛杉磯一場表演中的所得捐助給"美國幫助兒童協會",這是美國最大的反兒童虐待慈善機構。為了感謝邁克爾傑克遜作出的貢獻,北卡羅萊那州的"幫助兒童協會"建立了一個"邁克爾-傑克遜兒童虐待研究國際組織"。

1989年1月10日 "真棒"巡演接近尾聲,但每一場演唱會,孩子們都能得到免費的門票。邁克爾-傑克遜也繼續向當地的醫院、孤兒院和慈善機構捐款。

1989年2月,邁克爾-傑克遜拜訪了加州斯托克頓市的克里夫蘭小學,一名狙擊手曾經在這所小學裡面開槍打死師生,給這些兒童留下了心靈的創傷。後來他們許多人表示:邁克爾-傑克遜的到來再次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了安全感。

1989年3月5日,邁克爾-傑克遜招待"生理障礙兒童聖文森特之家"和"兄弟姐妹協會"送來的200個孩子到聖芭芭拉的瓦加司馬戲團,一起慶祝邁克爾-傑克遜喬遷烏有鄉牧場之喜。

1989年11月13日,在"實現願望"組織的幫助下,4歲的患有白血病的Darian Pagan終於如願以償地見到了邁克爾-傑克遜。他邀請這個小孩子共同觀看了加拿大演員的精彩雜技表演。

1990年1月6日,邁克爾-傑克遜通過"幫助兒童協會"邀請了82名被虐待或被忽視的孩子到烏有鄉牧場作客。游戲,燒烤,電影放映……大家都很盡興。

1990年2月,邁克爾-傑克遜在向小薩米-戴維斯(Sammy Davis Jr.)致敬的活動上表演,所得的25萬美元的收益全部捐獻給"美國聯合黑人學院基金"。

1990年4月,邁克爾-傑克遜被首都兒童博物館評為"十年藝人"。後來他作為嘉賓參加了該組織的慈善募捐宴會。該獎項由總統喬治-布希在白宮頒發。

1990年5月,在"許願基金會"的撮合下,邁克爾-傑克遜在他的烏有鄉牧場接待了兒童癌症患者約翰-布朗。

1990年7月,由"夢想街道工程"選出的45名身患絕症的兒童到烏有鄉牧場作客。

1990年8月,由洛杉磯和聖芭芭拉的"YWCA夏日計劃"選出的130名兒童在邁克爾-傑克遜的牧場中作客。他們一起燒烤、玩電子游戲、游覽動物園、看電影。每個孩子在回家之前都得到了一雙運動鞋。

1991年4月,邁克爾-傑克遜組織了一次"黑猩猩茶話會"以支持Jane Goodall的猿類研究所。5月份,Michael出席了"Jane Goodall國際慶典慈善會",並擔任了該組織的名譽主席。

1992年2月,在11天之內,邁克爾-傑克遜在非洲的行程超過了3萬英里,期間他到訪了醫院,孤兒院,學校,教堂和一些幫助精神存在問題的兒童的組織。

1992年2月3日,邁克爾-傑克遜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危險之旅"世界巡演,並成立新的"拯救世界"基金會以救助患有艾滋病和青少年糖尿症的病人。

1992年9月,邁克爾-傑克遜為"西班牙女王基金會"捐助100萬西班牙元。

1992年12月26日,邁克爾-傑克遜在電台廣播中呼籲為「黑人聯合學院基金會"捐款,邁克爾-傑克遜說到:"黑人大學和學院為我們這個時代培養出了傑出的精英,他們在商業、法律、科學與技術、政治和宗教信仰等領域里都是佼佼者。我非常自豪的是,邁克爾-傑克遜獎學金項目讓200多位年輕的黑人男子和女子接受了正規的教育。」

1993年,Heal L.A.(拯救洛城)——一個新的救濟兒童的運動在洛杉磯宣布發起。它和"校內城邦"組織、"兄弟姐妹"協會、"BEST基金會"、"瓦特健康基金會"、"美國拒毒聯盟"展開協作,這次活動將有助於解決現代都市青年面臨的一系列問題,並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關於濫用毒品及艾滋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識、教育和指導。

1994年年初,邁克爾傑克遜為伊麗莎白-泰勒的艾滋病基金捐助50萬美元。

1994年1月7日,在紀念馬丁-路德-金生日的那個周末,邁克爾傑克遜在他的烏有鄉牧場為100名殘疾兒童准備了聚會。

1994年1月,"拯救世界"基金會與通用電氣公司、利華兄弟公司、沙弗-沃什公司向25個非盈利性組織捐贈了洗衣機、乾衣機和肥皂,以向1994年1月17日洛杉磯大地震中的受災居民提供免費洗熨服務。

1994年2月22日,"Jackson家族榮譽"電視特輯播放,節目所得將捐給他們自己新近成立的慈善機構"互相關愛之家"。

1994年8月6日,邁克爾傑克遜和妻子麗莎-瑪莉在布達佩斯參觀了兩座醫院。並且,邁克爾傑克遜的"拯救世界"基金會與"Toys'R'Us"玩具公司以及"美國愛心"組織(AmeriCares)為匈牙利布達佩斯醫院的兒童們送去了價值兩萬美元的玩具、食品和供給。

1995年,邁克爾傑克遜呼籲人們釋放被多年囚禁起來的海豚,他相信應該有其他合適的方法讓海豚生活在動物園里或者公園里。

1995年3月,"拯救世界"基金會為四歲的Bela Farkas支付了肝臟移植的手術費用。正是邁克爾傑克遜全力以赴的幫助讓這位小病人抓住了生命的最後一線希望。

1995年12月,"拯救世界基金會/世界兒童年會"的大使為墨西哥城的"未來守護者"紀念碑獻詞,這次活動由"EC2000組織"、"Terra Christa交流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墨西哥城市長辦公室、"地球兒童聯盟"共同主辦。

1996年2月,"拯救世界基金會/世界兒童年會"的一名墨西哥籍的兒童大使向聯合國第二屆環境預備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創建可持續發展環境的模本建議。

1996年11月,邁克爾-傑克遜把在"歷史"世界巡迴演唱會印度站所獲得的百分之八十五的收入捐獻給北印度的一家慈善機構"Shiv Udyog Sena",這筆款項將幫助印度領導人為馬哈拉施特拉邦的270,000名青年人解決工作的問題。

1997年1月25日,邁克爾-傑克遜在孟買捐獻了110萬美元給當地的一家慈善機構,以幫助貧民區的失學兒童獲得教育。

1997年4月4日,英國《OK!》雜志花了100萬英鎊拿到邁克爾兒子普林斯的獨家照片。邁克爾把這筆錢捐給了慈善機構。

1998年11月16日,邁克爾抵達辛巴威哈拉雷。他是辛巴威國防部長邀請來訪問的美國使團中的一員。這個使團對辛巴威政府維護地區和平的努力表示了感謝。

1999年6月,邁克爾-傑克遜與他的朋友慈善演唱會在韓國和德國舉行共募集了330萬的善款,全部捐獻給了人道主義機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爾遜-曼德拉兒童基金會、國際紅十字聯盟和紅色新月協會。

2000年,在《吉尼斯世界紀錄》千禧版本中,邁克爾-傑克遜被評為支持慈善機構最多的流行歌星。邁克爾-傑克遜支持了39個之多的慈善機構,不僅是在金錢和物品上予以資助,他還常常參加它們的相關活動。這些機構包括:洛杉磯艾滋病防治計劃,美國防癌協會,BMI基金會,資助美國兒童慈善會,聯合黑人學院基金會,第28街基督教青年會,美國鐮狀細胞研究基金會和美國志願者協會等。

2000年5月,邁克爾-傑克遜為第四屆T.J.馬特爾基金會年度在線拍賣捐獻物品,所得的款項用於愛滋病,白血病,癌症的研究。同月,邁克爾-傑克遜還陪同伊麗莎白-泰勒出席了為她在倫敦的皇家艾伯特音樂大廳的致敬音樂會,所得收益將全部捐獻給紅熱艾滋病慈善會和伊麗莎白-泰勒艾滋病基金會。

2001年3月26日,邁克爾在新澤西紐華克的一家戲院里向青少年發送書籍。這個活動是為了啟動邁克爾-傑克遜國際讀書俱樂部計劃,這是他新的拯救兒童慈善計劃的項目之一,目的是為了鼓勵兒童讀書,並促進家長重新開始給孩子們講床前故事。

2001年9月7日,在邁克爾-傑克遜30周年獨唱生涯紀念演出上,老牌影帝馬龍-白蘭度宣布邁克爾將把30周年演唱會上所有的收益捐出以在佛羅里達修建一兒童醫院。

2002年4月25日,邁克爾-傑克遜在紐約哈萊姆區哈阿波羅劇院舉行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募捐會上表演,幫助籌集了300萬美元的競選注冊金。

2003年8月,根據MSNBC電視台的節目《倒記時》報道,邁克爾-傑克遜同美國總統小布希在電話上交談了45分鍾,商議在晚上6點到7點段設立一個全國范圍的家庭時刻,讓每個家庭有時間坐在一起共進晚餐。他同小布希還討論如何將此信息傳達到全國。邁克爾-傑克遜建議採用電視和電台的公共服務通告的途徑。邁克爾同時也表示:任何一個加夜班的父母都應該享有暫離工作崗位打電話問候家人的時間。

2003年10月1日,邁克爾-傑克遜出席了"洛杉磯狼瘡慈善基金會"和"狼瘡研究所"在貝弗利山莊貝弗利大酒店主辦的慈善會——"關愛-光明-歡笑之夜",以示支持。

2003年10月,邁克爾-傑克遜的慈善單曲《What More Can I Give》在Clear Channel廣播公司的支持下正式啟動。這首群星合唱的歌曲本來是為"911事件"的受害者和家屬募捐的,但由於索尼音樂的阻撓,竟被擱置了兩年。現在它已正式在網上發行,通過收費下載的方式募捐;同時,該計劃內的有著眾星簽名的一輛邁克爾-傑克遜賓利豪華轎車也將拍賣,募得的款項將捐給兒童慈善機構。

2003年10月,邁克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這是他繼1998年後第2次獲得該獎項的提名,以獎勵他孜孜不倦的慈善事業和通過音樂的方式促進世界和平所取得的成就。拉斯維加斯市長為獎勵和感謝邁克爾-傑克遜的慈善努力,把該市的"金鑰匙"贈予了他,並下令將10月25日定為"拉斯維加斯市邁克爾-傑克遜日,在該市逗留期間,邁克爾-傑克遜還參加了音樂藝術店的簽售活動,為研治兒童疾病的"Lili Claire基金會"募捐。

2004年4月,邁克爾-傑克遜到訪美國國會,與議員和部分非洲國家大使交流看法,決定繼續開展他在非洲的慈善計劃。美國"非洲大使夫人協會"隨後還在衣索比亞使館授予傑克遜一座"人道主義獎",以表彰他為非洲的慈善貢獻。

閱讀全文

與什麼人給印度捐了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學校教什麼 瀏覽:748
印尼黃花梨傢具價格多少 瀏覽:680
伊朗一共捐了多少物資 瀏覽:228
伊朗的疫情為什麼一直嚴重 瀏覽:152
中國以前有什麼恐龍 瀏覽:388
如何寫中國夢 瀏覽:964
疫情印尼航班什麼時候恢復 瀏覽:657
印尼什麼游戲火 瀏覽:954
二戰義大利侵犯了哪些國家 瀏覽:546
中國女皇在哪個省 瀏覽:211
印尼羊肉薄餅怎麼做 瀏覽:965
在英國留學生如何求職 瀏覽:690
印度舞有哪些曲目 瀏覽:167
英國人為什麼不踢正步 瀏覽:726
印度的戰斗機都是哪些國家的 瀏覽:953
越南有多少個美國人 瀏覽:997
印尼寬頻怎麼選擇 瀏覽:437
中國財務大咖齊昊哪個大學畢業 瀏覽:670
印度匯豐銀行在哪個城市 瀏覽:282
英國人對水過敏怎麼辦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