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西北部地區降水稀少,這是因為
處在南亞西北部印、巴邊境的塔爾地區,冬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流下沉,空氣乾燥;夏季炎熱,形成低壓中心,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氣候。其原因從自然因素來說,一是西北來的氣流,先經阿富汗、俾路支的乾旱高原再下降到這里,則更加乾燥,不易降水;二是沿恆河上溯的氣流,在途中也失去水汽,等到再下降到這里,也難以致雨;三是本區南海岸盛行西風和西南風,這種氣流是來自俾路支高原上的西北氣流,經海時間短,吸收水汽少,同時由於沙漠乾熱,也不足以興雲致雨;四是這里上層有來自西方的極干氣流的存在,上升氣流未達露點,即被乾燥氣流挾走,因此上升冷卻而致雨的機會極少。而使西高止山形成豐沛降水的西南季風氣流,在它的北緣上呈一簿楔,被上面下降的大陸空氣所覆蓋,鋒面不活躍,逆溫現象阻止了對流活動,因此使這里夏季各月少雨或無雨。
Ⅱ 印度西北部為什麼降水量較少
在印度半島西北側的塔爾沙漠形成了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具體原因有三
(1)與印度低壓有關:
①塔爾沙漠經過北回歸線,位於副熱帶高氣壓帶內。在夏季形成熱低壓,但高空上仍受副高控制,下沉氣流盛行,形成高低壓疊置,使得地表低壓氣流不能進一步上升,對流作用受阻,不易成雲致雨。
②春、夏季那裡是印度低亞的中心區域。但由於北半球氣旋是作逆時針方向流動的,塔爾沙漠地區的氣流多來自撒哈拉和阿拉伯沙漠地區,水汽很少,較乾燥。
(2)與地形有關:
印度河平原位於南亞內陸地區,受周圍高原山地,特別是伊朗高原的影響,很少降水。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末端已是強弩之末,影響微弱;又受伊朗高原、蘇萊曼山脈的阻擋,水汽難以深入。即山地背風坡的地區氣候了。
(3)與人類活動有關:
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歷史上對印度河流域的過度開發,古代原始森林遭到破壞,地面缺乏植被保護。又由於該地區地下水埋藏較深,土壤含水少,鹽灘地、龜裂地等廣布,大部分地區無植物生長,少數耐干、熱的植物可以生存,生態環境惡劣而且脆弱。據科學家們發現,塔爾沙漠上空的空氣渾濁不堪,塵埃彌漫,白天遮天蔽日,灰濛蒙一片,夜間也不見群星。塵埃一方面反射一部分陽光,另一方面又吸收一部分陽光,使其本身增溫而散熱。塵埃削弱太陽輻射使得地面不被加熱,從而形成一個逆溫層,空氣不易上升,也就難以成雲致雨
Ⅲ 同樣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何印度在氣溫、降水方面比泰國更極端
印度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部,冬季受喜馬拉雅山脈阻擋,東北季風較弱,氣溫較高;夏季西南季風強勁,受喜馬拉雅山脈阻擋被迫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
Ⅳ 印度降水特點及成因
印度半島地形可以分為三部份:北部是高峻的喜馬拉雅山地,中部是廣闊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平坦的德干高原。高原東西兩側有東高止山和西高止山。地勢是南北高,中部低
印度半島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冬季東北是吹東北季風,夏季是吹西南季風。北側由於受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北方的冷空氣無法南下,.因此東北季風的影響很小,西南季風是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地球自轉偏向力偏轉而成。風力強大時極易造成熱帶風暴和洪澇。印度半島的降水量東西差異很大,基本由東向西遞減。東高止山和西高止山的瀕海一側和北部山地多為地形雨,印度的乞拉朋齊成為世界上降水量最豐富在地區之一。
德干高原西側是西南季風的迎風坡,西側地處地勢較高的西高止山迎風坡多地形雨,故降水豐富。
Ⅳ 印度的旱季和雨季分別是哪個月份風向來源有什麼影響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印度半島上,受冬季風和夏季風交替控制,形成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雨季大致是每年6月份到9月份,這一段時間受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控制,降水豐富。旱季受東北季風影響,東北季風來自陸地,水汽比較少,降水量少。
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對農業生產不利,需要大力建設水利工程。
Ⅵ 印度西北部為什麼水少
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季風的影響,季風的話,一般是從東南方向向西北方向前進,所以的話,西北部受到了影響,會比較小一點,因為季風到了西北部的時候,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削弱,也就是說帶來的雨水會比較少,所以說西北不地方雨水會少一些,也是屬於正常的,這個是季風氣候的一個表現。
Ⅶ 為什麼沙烏地阿拉伯夏季滴雨不下,而在同一緯度的印度夏季卻發生
因為兩地氣候不一樣,印度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季風盛行。當夏天時盛行西南風,從印度洋上帶來大量水分。而沙烏地阿拉伯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少雨,且植被稀少。這一切導致了兩地氣候的極大不同。
Ⅷ 莫迪動員全國准備收集雨水,印度為何面臨水資源匱乏難題
印度面臨水資源匱乏的難題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下面就來簡單的分析一下吧。
第一個原因就是近些年來印度人口增長的很快,十幾億人分配有限的水資源導致了水資源越來越不夠用。雖然總體來說印度的水資源也算比較豐富,但是印度的人口也是在不斷增加的,每年都有很多新生兒加入到用水大軍之中,使得印度的人均水資源分配越來越低,這也就讓印度陷入了一個越來越深的泥潭中。如果印度再任由人口持續無節制的增長的話,那印度水資源匱乏的難題將會越來越大,人均水資源的分配自然也就越來越少了。
第四個原因就是印度居民的用水成本很低,導致了很多的印度人浪費水資源比較嚴重。由於種種原因,印度很多地區用水都是免費的,或者是在象徵性的收取很低廉的一些費用。這也就導致了很多的印度人沒有養成一個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印度每年都會這個原因而浪費掉很多寶貴的水資源。所以,印度想依靠收集雨水來解決水資源匱乏的問題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的,要從法律法規、居民習慣這些細節做起,也要合理的規劃全國的水利設施,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印度水資源匱乏的問題。
Ⅸ 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什麼東西啊
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是季風影響。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根本原因是西南季風不穩定,當西南季風來得早,退得晚,會形成澇災,反之則形成旱災。
季風氣候的特點
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氣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來自大陸的乾冷氣流的影響,氣候寒冷,乾燥少雨,氣候具有大陸性。
在季風氣候條件下,夏季潮濕多雨,冬季乾燥少雨。季風氣候的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雖然不免有悶熱難熬之苦,卻對發展農業十分有利。因為在作物生長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時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應。
Ⅹ 印度常年少雨夏季多雨的主要原因
印度常年少雨夏季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印度冬季盛行東北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乾燥少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高溫多雨。
印度主要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大陸東岸,以亞洲的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等地受西南季風影響地區為典型。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超過20℃。盛行風向的季節轉換顯著。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風,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氣候特徵與熱帶雨林氣候相似;冬半年盛行東北季風,降水明顯減少,形成乾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總量的80—90%以上,干濕兩季分明。自然植被為熱帶季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