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泰姬陵為什麼被稱為七大奇跡之一
世界七大奇跡之所以被稱為奇跡,是因為它們都是不可復制的,是特定時期、特定時間下的產物。
時至今日,泰姬陵已經建成300多年了,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市是當時統治全印度的莫卧兒帝國首都, 該帝國於公元16世紀至18世紀在印度達到了全盛時期,其市郊亞木納河畔的泰姬陵是莫卧兒帝國第五代君主沙·賈汗與第二任愛妻穆塔茲·瑪哈爾的長眠之地。
泰姬陵是一座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宮殿式陵園,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陵園正中央是陵寢,陵寢的四角各有一座尖塔,高達40米,內有50層階梯,專供穆斯林阿訇拾級而上,祈禱朝拜。陵寢東西兩側各建有答辯廳和清真寺兩座式樣相同、對稱均衡的建築。
(1)印度太極陵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1、這座伊斯蘭風格的建築外形端莊宏偉,無懈可擊,寢宮門窗及圍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鏤雕而成,牆上用各色寶石鑲嵌出色彩艷麗的花朵。
2、泰姬陵的構思和布局充分體現了伊斯蘭建築藝術庄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特點,整個建築富於哲理,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藝術珍品。所有遊客都把印度人民的這一非凡傑作稱為印度的奇珍。
3、陵園無論構思還是布局都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整體,它充分體現了伊斯蘭建築藝術的庄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獨特魅力。凡到此陵參觀過的遊客,無不感嘆。
❷ 泰姬陵的寓意是什麼
泰姬陵的寓意是沙·賈汗為紀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茲·馬哈爾。
泰姬陵是沙·賈汗為紀念他第二任妻子穆塔茲·馬哈爾修建的。1631年馬哈爾死於他們的第十四個孩子出生之後,時年39歲。
沙·賈汗極度傷心,據說一夜間白了頭發。同年這座陵墓動工修建,當時的許多工匠都是來自歐洲。直到年這座陵墓才被建成,當然耗資巨大。
有傳說,沙·賈汗曾想在河對岸修建一座和泰姬陵一樣的黑色大理石的陵墓,但因他晚年遭兒子囚禁,所以這個願望沒能實現。
(2)印度太極陵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泰姬陵布局很簡明,陵墓是唯一的構圖中心,它不像胡瑪雍陵那樣居於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於中軸線末端,在前面展開方形的草地,因此一進第二道門,有足夠的觀賞距離,視角良好,仰角大約是1比4.5。
建築群的色彩沉靜明麗,湛藍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著晶瑩潔白的陵墓和高塔,兩側赭紅色的建築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盪漾在澄澈的水池中,當噴泉飛濺水霧迷時,景象尤其魅人。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著樂生的歡愉氣息。
❸ 印度泰姬陵有何來歷和歷史背景
泰戈爾說過泰姬陵是「永恆面頰上的一滴淚」。
阿吉曼·巴努是一位美麗、聰明、多才多藝的波斯女子,她在皇宮里已經呆了19年,親眼目睹了沙賈汗用自己的生命進行的榮辱戰爭。
沙迦汗給她取名為「泰姬陵」,意思是「皇冠」,可以說有三千個寵兒在一個。遺憾的是,無論中外,自古以來,泰姬陵的生活多麼貧困,她在生下第14個孩子後就去世了。當沙賈汗的死訊傳來時,他一夜之間臉色發白。
所以,一個悲傷的丈夫,利用皇室特權,傾注全國的力量,花了無數的錢,花了22年的時間為妻子寫下了這首壯麗的歌。正如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所說,愛的力量震撼了這里的每一個人。
1632年,由沙賈汗選擇的印度北部亞穆納河轉彎處的一個大花園開始修建泰姬陵。位於亞穆納河下游,非常寬敞。從上游的阿格拉城堡可以看到沙伊坎。
建築和珠寶是沙賈汗的最愛。因此,他選擇大理石建造泰姬陵,並用無數寶石鑲嵌精美工藝裝飾泰姬陵。
來自波斯、土耳其和巴格達的20000多名建築師、馬賽克、書法家、雕塑家和石工人參加了泰姬陵的建設。該項目使用國產大理石、中國寶石、水晶、翡翠、巴格達和葉門瑪瑙、斯里蘭卡寶石和阿拉伯珊瑚。
年(或1654年),泰姬陵建成。如今,它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但它的輝煌和風格沒有改變。
(3)印度太極陵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兒建築成就的高峰。這種風格的陵墓豎立在一個底座上,上面飾有光塔,人們對它懷有和對清真寺同樣的崇敬的心情。這種風格的紀念陵墓在印度北部發展並隨之消失。
印度泰姬陵的工藝成就:
1、建築群總體布局完善:布局很簡明,陵墓是唯一的構圖中心。
2、陵墓肅穆明朗構圖穩重舒展:台基寬闊,和主體約略成一個方錐形,但四座塔又使綜輪廓空靈,同青空相穿插滲透。
4、熟練運用構圖的對立統一規律:陵墓方形的主體和渾圓的穹頂在形體上對比很強。
泰姬陵還被美國《國家地理·旅行家》雜志評為是「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的人類創造的不朽的「世界奇觀」
❹ 泰姬陵為什麼叫泰姬陵它有什麼故事嗎
因為泰姬陵是為了紀念名叫泰姬的皇後而建造的,所以叫作泰姬陵。
盡管沙賈汗是國王,但他對巴努非常忠誠,並給她一個頭銜「Mumtaz Mahal」,意思是「宮廷王冠」,以證明他對她的深愛。沙賈汗,一個奴隸,所以花了19年,甜蜜的愛情,認為兩個人能走在一起生活,然而,它是證明了「美自古以來更高峰」這句話,39英航奴隸出生在她和沙賈汗14個孩子死了,當時間一去不復返了真愛讓沙賈汗曾經難以接受,這消息使他整夜臉色蒼白。<<<<<
❺ 泰姬陵建造的目的是什麼
據說,國王的愛妻阿姬曼芭奴是個波斯女子,她不但貌美聰穎,更是多才多藝。在她入宮的19年間,她見證了「沙傑罕」的榮辱征戰。後來國王對她進行了最高加封,她成為宮廷的皇冠,真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可是,紅顏自古命薄,在泰姬生下第14個孩子後就死去了,國王也因此一夜白了頭發。無論多麼英勇善戰的國王,也有被溫柔折服的時候。
就這樣,這個悲痛的國王,動用權力,勞民傷財,為自己的愛妃建造了一個華麗的陵墓。痴情的國王本想在和對面為自己建造一個與「泰姬陵」一模一樣的陵墓,可是沒過多久皇室內部紛爭激烈,工程也因此耽擱了。他的兒子殺死兄弟,囚禁了國王沙傑罕。被關在阿格拉堡的沙傑罕,只能痴痴地凝望數公里愛人的陵墓。
泰姬陵因具有神秘的愛情故事,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
但是,據說在泰姬陵竣工後,國王下令砍掉所有參與建設的工匠手,並將設計師的頭砍下來,為的就是避免日後的陵墓勝過泰姬陵。如此血腥,世上罕有。
據說,如此浩大的工程用了22年的時間才完成,而且每天要有2萬工人做工。這座陵墓無論從裝飾還是外觀上都很獨特,單單鑲嵌那些精美圖案所用的寶石種類就多達43種。墓內到處可見的純銀燭台、燈座以及華麗的波斯地毯使整個陵墓更加雍容華貴。
1857年,蒙兀爾帝國滅亡,泰姬陵內的金銀珠寶也被人洗劫一空,幸好陵墓本身沒有受到破壞。幾百年來,它仍然屹立河畔旁邊,被人視為完美愛情的象徵。可有趣的是,古今人對泰姬陵的看法是有很大區別的。據說,在17世紀時,歐洲人來印度旅行,所見到的沙傑罕國王原本就是個功權熏心,荒淫無度的傢伙,根本不是一個愛情轉一的好丈夫。還有人說他竟然與長女亂倫。為了奪取皇位,他不念手足之情,殺死自己兄長。有些人會懷疑傳言的准確性,但仍能找到史實記載:
他的愛妃生前就喜歡陪伴沙傑罕出征,由此可間,夫妻二人都是擅長殺戮的。在她石棺上刻有:「求真主保佑我們能抵禦外族教徒入侵。」沙傑罕在位期間,一直不斷擴張勢力。他的虛榮心很強,以建造宏偉的建築物來炫耀帝國財富。建造豪華的泰姬陵,也許只是他揮霍財富的一個縮影。
令後人不解的是泰姬陵完工後,國王為什麼要將設計師與工匠殺死或致殘?僅僅是為了以後不出現這么完美的建築?還是他想掩蓋自己什麼?這很值得我們去思考!
❻ 泰姬陵的簡介
泰姬陵是印度北方邦亞格拉市郊的著名古陵墓。在印度北方邦亞格拉市郊區,西北距新德里195km。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是莫卧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其愛妻泰姬·瑪哈爾修建的,故名。世界七大建築奇跡之一。歷時22年築成。
陵園呈長方形,佔地17萬平方米,以自南面大門至北面陵墓的直長甬道對稱排列,四周圍以紅砂石牆。甬道兩旁為人行道,中間有一「十」字形噴泉水池。
陵墓概況
宏偉的陵墓呈白色,外觀為八角形的陵壁,上覆高聳飽滿的穹窿頂,高67米,建在邊長95米、高7米的正方形基座上。基座四角各有一座高40米、稍向外傾的圓塔。泰姬和沙賈漢的大理石棺置放在陵墓中央室。
結構嚴謹,方、圓、三角等圖形配合巧妙,直線與曲線、單純與復雜、勻齊與參差揉合恰當,紅砂石附屬建築烘托著白色大理石主體建築,表現出極美的旋律。
❼ 印度泰姬陵有什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請詳細說明哦!)
泰姬陵(印地語: �1�4�1�0�1�6 �1�4�1�5�1�8 波斯語,烏爾都語: �1�2�1�9�1�4 �1�9�1�5�1�8 ),全稱為「泰吉·瑪哈爾陵」,又譯泰姬瑪哈,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 (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是莫卧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後阿姬曼·芭奴(�1�9�1�9�1�2�1�9�1�0 �1�9�1�5�1�8)而建立的陵墓,被譽為「完美建築」。它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絢麗奪目。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是伊斯蘭教建築中的代表作。2007年7月7日,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泰姬陵代表了莫卧兒建築成就的高峰。這種風格的陵墓豎立在一個底座上,上面飾有光塔,人們對它懷有和對清真寺同樣的崇敬的心情。這種風格的紀念陵墓在印度北部發展並隨之消失。
毫無疑問,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藝術的典範。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築毫無瑕庇,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她不僅表達了沙賈汗對愛妻的深切紀念,也是他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令世人贊嘆的經典傑作之一。泰姬·瑪哈爾的工藝成就首先在於建築群總體布局的完美。布局很單純,陵墓是唯一的構圖中心,它不象胡瑪雍陵那樣居於方形院落的中心,而是居於中軸線未端,在前面展開方形的草地,因之,一進第二道門,有足夠的觀賞距離,視角良好,仰角大約是1:4.5。 建築群的色彩沉靜明麗,湛藍的天空下,草色青青托著晶瑩潔白的陵墓和高塔,兩側赭紅色的建築物把它映照得格外如冰如雪。倒影清亮,盪漾在澄澈的水池中,當噴泉飛濺,水霧迷時,它閃爍顫動,倏整倏散,飄忽變幻,景象尤其魅人。為死者而建的陵墓,竟洋溢著樂生的歡愉氣息。
泰姬·瑪哈爾的第二個成就是創造了陵墓本身肅穆而又明朗的形象。它的構圖穩重而又舒展:台基寬闊,和主體約略成一個方錐形,但四座塔又使綜輪廓空靈,同青空相穿插滲透透。它的體形洗練:各部分的幾何形狀明確,互相關系清楚,虛實變化肯定,沒有過於瑣碎的東西,沒有含糊不清的東西,誠朴坦率。它的比例和諧:主要部分之間有大體相近的幾何關系,例如,塔高(連台基)近於兩塔間距離的一半,主體的立面的中央部分的高近於立面總寬度的一半,立面兩側部分的高近於立面不計抹角部分的寬度的一半,其餘的大小、高低、粗細也各得其宜。它的主次分明:穹頂統率全局,尺度最大;正中凹廊是立面的中心,尺度其次;兩側和抹角斜面上凹廊反襯中央凹廊,尺度第三;四角的共事尺度最小,它們反過來襯托出中央的闊大宏偉。此外,大小凹廊造成的層次進退、光影變化、虛實對照,大小穹頂和高塔造成的活潑的天際輪廓,穹頂和發券和柔和的曲線,等等,使陵墓於肅穆的紀念性之外,又具有開朗親切的性格。
泰姬·瑪哈爾的第三個成就是,熟練地運用了構圖的對立統一規律,使這座很簡純的建築物豐富多姿。陵墓方形的主體和渾圓的穹頂在形體上對比很強,但它們卻是統一的:它們都有一致的幾何精確性,主體正面發券的輪廓同穹頂的相呼應,立面中央部分的寬度和穹頂的直徑相當。同時,主體和穹頂之間的過渡聯系很有匠心:主體抹角,向圓接近;在穹頂的四角布置了小穹頂,它們形成了方形的布局;小穹頂是圓的,而它們下面的亭子卻是八角形的,同主體呼應。四個小穹頂同在穹頂在相似之外好包含著對比:一是體積和尺度的對比,反襯出大穹頂的宏偉;二是虛實的對比,反襯出大穹頂的莊重。細高的塔同陵墓本身形成最強的對比,它們把陵墓映照得分外端遍地開花宏大。同時,它們之間也是統一的:它們都有相同的穹頂,它們都是簡練單純的,包含著圓和直的形式因互;而且它們在構圖上聯系密切,一起被高高的台基穩穩托著,兩座塔形成的矩形同陵墓主體正立面的矩形的比例是相似的,等等。除了對比著各部分有適當的聯系、呼應、相似和彼此滲透之外,它們之間十分明確的主從關系保證了陵墓的統一完整。
❽ 解密:印度泰姬陵有著什麼樣的歷史影響和評價
泰姬陵(Taj Mahal ),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世界文化遺產,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跡」。
泰姬陵全稱為「泰姬·瑪哈爾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於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內,亞穆納河右側。由殿堂、鍾樓、尖塔、水池等構成,全部用純白色大理石建築,用玻璃、瑪瑙鑲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被譽為「完美建築」,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譽。
❾ 泰姬陵 是幹啥的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是莫卧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後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