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為什麼軟體開發那麼厲害
1、印度人軟體開發上有著語言上的優勢,比較易學英文類的開發工具。
一個印度中學生把主要精力花在學軟體上就行了,沒有語言障礙。
2、由於歷史原因,印度在經濟上比較依賴歐美,經濟聯系也比較緊密。所以,歐美要搞外包,肯定會選印度。
3、印度去歐美留學的學生多,成績好,無論在歐美工作,還是在印度工作,都在學習或接收著歐美經營管理思想。為外包培養了一批先行者和管理者。
4、印度的教育體制比較靈活,為印度培養了一大批軟體開發各階段的工人
5、印度是人口大國,就業難,軟體業良性發展,吸引各種資源湧入,成就了印度軟體產業規模。
⑵ 為什麼印度電腦軟體行業處於世界前列
印度的軟體發展始於1990年,只用了不到十年,印度的軟體發展就飛躍至世界領先地位。印度的軟體行業主要集中在南部城市,班加羅爾是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5大城市,人口約650萬人。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來,這座首府城市已經逐漸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讓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成為印度軟體的中心,俗稱「印度矽谷」。
全球有5000多家的科技公司從事軟體開發,軟體評級公司將他們分別排位從1等到5等。目前全世界能達到5等的公司不足百家,其中有半數在印度,而這其中就有30多家屬於班加羅爾這座城市。
⑶ 印度的軟體為什麼那麼牛
軟體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屬於知識和智力密集型產業。近幾年,中國軟體業雖然保持穩健、快速的發展,並且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軟體人才,但每年仍存在幾十萬的人才缺口。關於解決軟體人才荒的辦法,是很值得向印度學習的。在人力資源日益成為軟體業發展第一大資源的今天,印度的「軟體人才戰略」給了同樣期待在軟體上「創造輝煌」的中國同行以巨大的啟示。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軟體大國,單看他們「世界第一大軟體外包供應國」的名號就能知道軟體業在他們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分量,他們的Java程序員約占所有程序員總數的20%,Java及相關產業甚至占據印度GDP的2%。印度軟體業的崛起,固然有諸多因素,但人才優勢無疑是這其中的一個亮點。據有關數據顯示,10億人口的印度至少有35萬名合格的軟體人才,並正在以每年6萬人的速度急劇增長。龐大而優質的軟體人才庫成為印度這塊相對貧瘠的土地上一筆無價的財富。高質量、低成本的軟體人才成為印度軟體業乃至整個信息產業迅速崛起的引擎。由於有相當規模的人力資源,印度有實力提高軟體業的產業化程度,並能在軟體開發領域提供一流的技術和質量保證。由此為印度贏得了大筆海外訂單和高額出口回報。
能夠擁有這么豐厚的人才儲備,和印度的教育模式是分不開的。印度許多中學都開設了電腦課。每年培養出50萬軟體人才,可來自高校的卻僅佔15%左右,各種各樣既可降低培養成本,又可縮短培養周期的培訓機構在印度軟體業發展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就這個問題,筆者走訪了北京一家著名的職業教育機構「國信藍點java培訓中心」,他們的負責人分析道:「職業教育給印度軟體業帶來的益處十分明顯,不但有效地解決了低端人才缺乏問題,大大縮短人才培養時間,提高了人才使用效率,而且結合實踐的教學方式培養出的人才更好地滿足了企業需求,豐富的人才儲備更使人力資本成本降低,提升了軟體企業及產業競爭力。這些都是中國的教育機構應該學習和借鑒的!」
反觀中國,在職業教育這方面和印度比起來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大多數人的心裡,職業教育只是「非正宗」的教育方式,他們更願意通過「初中-高中-大學」的教育模式來學習。但是大學教育現在很多時候是與市場需求脫節的,所以出現了大學生數量水漲船高,失業和待業人數也與日俱增的態勢。更多的人在找不到工作後再參加職業教育,以期學到一技之長,找到滿意的工作。對於這個問題,國信藍點java培訓中心的負責人說:「培養正確的學習和職業觀念是很重要的!而且如果想要從事一種職業,需要盡早培養。例如我們的項目驅動式教育模式,就是中心將java的特點和學員的學習心理結合起來開發的一種教育模式。我們應該學習印度,把國民教育和市場結合起來,市場需要什麼要的人才我們就以此為尺度去投入培養。」 作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的直屬單位,國信藍點對於職業教育的發展還是很在意的。
很多人會說,印度的綜合國力還沒中國強呢!也許你是正確的,但是對於它在軟體業上的成功,我們還是值得好好借鑒一下。古語有雲,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做好我們的軟體業,就要從最基礎的人才培養抓起,這樣行業的發展能更持久!
⑷ 印度的軟體產業為什麼會那麼發達
在全球的軟體產業中,美國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成為信息產業的發源地,得益也是最為明顯。印度和愛爾蘭由於決策正確,措施得當,充分利用產業經濟區域聚集的優勢,在軟體產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們的經驗和模式,給了我們許多啟迪,對發展我國軟體產業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印度是一個具有10億人口的大國,經濟卻不發達,但由於決策和定位得當,迅速崛起成為一個軟體超級大國,軟體產值從1990年微不足道的5千萬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0億美元軟體出口值,翻了200倍還多,年增長率超過50%,使印度的軟體產業成為國家經濟的主要推動力。目前印度雄心勃勃的目標是,2008年實現軟體出口500億美元,成為軟體出口的龍頭霸主。
班加羅爾是印度的科技中心,那裡的軟體園增長率居印度全國之首,有2家公司軟體出口超100 億盧比(約2億美元),13 家公司軟體出口超10 億盧比,66 家公司軟體出口在1~10 億盧比之間。TCS、Infosys、Wipro、Satyam、和Digital Equipment India公司印度軟體出口前五名。
印度軟體發展給我們的啟示至少有四條:一是應當建立像班加羅爾這樣的區域聚集軟體產業經濟;二是應當努力打造產值超億美元的大型軟體企業;三是術業有專攻,應當准確定位有本國或者本區域特色的軟體產業,印度選擇的是軟體出口和外包這條道路;最後是,政府應當在制定軟體產業政策、引導軟體產業發展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
⑸ 為什麼印度的軟體行業這么發達
1.令人吃驚的印度教育 3.歲開始學習使用電腦,5歲學習乘法、解應用題,數學基礎大大的好; 2.普及計算機教育從娃娃抓起 隨著軟體業逐漸成為印度的明星產業,印度政府把普及計算機啟蒙教育看成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前不久,印度政府決定將IT教育引入全國教學大綱,要求小學生學會電腦基本操作;初中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使用教育軟體,通過電子郵件與他人聯系;高中生熟練運用電腦,搜集整理數據並根據需要學會使用特定的技術服務軟體。電子部與教育部還聯合推出了一項「中學計算機掃盲和學習計劃」,以期喚起中學生學習電腦知識的熱情。 3. 提出培養軟體人才的國策 印度政府制訂了一系列促進國家信息化的政策,其中有IT行業政策、軟體人才政策,把人力資源開發列為國家的長期政策,大力扶植教育培訓,為此還特地重新定義了軟體業,把培訓也列為軟體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就是軟體,享受與軟體同樣的優惠政策。.
⑹ 印度那麼窮,為什麼軟體業這么出名呢
1.印度軟體業的發達,第一功勞在「印度的軟體之父」柯理,卻把軟體概念引入印度。70年代,計算機剛剛興起,大部分的國家和企業豆漿精力集中在計算機硬體的研發上,相比之下,人們軟體只是硬體的附加品,無法獲取利潤。但柯理與之相反的認為軟體具有巨大的無形價值,「軟硬體是一體的,硬體達到某種規模之後,軟體勢必有大量需求。」
4.印度的軟體業也並非想像般的強大。印度軟體業的強大僅僅強在單點的幾個方面,而非軟體業的全方位發達,更不是整個軟硬體信息技術產業的強大。
⑺ 為什麼說印度人編寫了什麼軟體,都說他們IT厲害
印吹而已,印度的IT比之中國差遠了,中國軟體大多內銷,人家是做底層外包。
世界程序員素質排名:中國排名全球第1,印度排名第31
印度的軟體總產值=深圳市, 確實牛逼啊
當然印吹們要是說在美國的印度人怎麼怎麼牛逼,那為啥台積電、油管、英偉達等等是華人創辦不是印度人呢
⑻ 為什麼印度的軟體發展的這么好。
樓上別胡扯哈!你指的軟體應該是一些外包服務,原因1。印度的母語是英語(英國前殖民地嘛),與歐美公司合作幾乎無障礙。2。印度的基礎設施不健全,印度火車全世界聞名,呵呵。所以暫時不適合發展實體行業,互聯網行業沒什麼障礙。(不過以前看過一些新聞之類的,印度互聯網公司大多自備發電設備,萬一停電了呢,哈哈)。3.印度的工資成本很低。但軟體行業是互聯網行業中的一小部分,軟體行業只是基礎,但要讓整個互聯網行業發展起來,還要靠創新意識和國家經濟水平的提升,這也是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比印度先進的原因,印度本土至今沒有像樣的世界級互聯網公司
⑼ 為什麼印度的軟體業如此發達
1.政府的大力支持:20世紀80年代初,印度政府明確提出「要用電子革命把印度帶入21世紀。」其政府推動和政策切入點就是軟體業。1984年印度政府頒布了計算機政策,明確了軟體業為產業,可以獲得相應的補貼和優惠,1986年,印度政府再次頒布相關政策,為軟體生產提供了一切必需的投入,20世紀90年代,印度政府制定的軟體技術園區的政策,成為印度軟體騰飛的助燃劑,1998年,印度瓦傑帕伊總理組建「國家信息技術與軟體發展委員會」,該委員會發布了著名的《2008年信息技術發展計劃》,為印度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了變革的動力和宏偉藍圖。
2.有豐富的人才儲備:印度獲得軟體技術人員的途徑比較多,一是依靠高等院校,二是依靠民辦或私營機構培訓人才,三是軟體企業自身建立培訓機構。
3.產業聚集度高:在印度規模最大的軟體園內,有軟體企業近1200家,占據印度軟體企業半壁江山。
⑽ 印度的軟體產業為什麼發達
政策引導產業發展,印度是個發展中國家,綜合國力不強。但印度政府的發展策略是從幾個主要產業入手,使用有限的資源和集中的政策扶持發展相關產業,成效就是使印度成為了世界軟體第二大國。
由於決策和定位得當,印度迅速崛起為一個軟體生產大國,1990年軟體產值為5000萬美元,到2004年印度的軟體出口值已達120億美元。印度還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目標:2008年要實現軟體出口500億美元,力爭成為世界軟體出口的龍頭。
(10)印度的軟體為什麼那麼好擴展閱讀:
印度扶持政策:
1、融資優惠政策:包括設立信息技術產業風險投資基金,允許上市軟體企業進入國內外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允許外資對軟體技術園區內的企業100%控股,放寬對20大軟體出口企業的融資額度和收購額度的限制等。
2、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對軟體企業在2010年前免徵所得稅;對其開發所必須的軟體進口實施零關稅;對進口設備實施關稅減讓,對盈利企業免徵進口設備關稅,允許企業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相當於出口價值50%的產品等。
3、實施軟體技術園區計劃:印度政府在1992年啟動了軟體技術園區(TheSoftwareTechnologyParks,STP)計劃。在STP內的企業是100%的出口導向型企業,園區內的企業可以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軟體產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度軟體企業國際化研究